麻山药高产技术

合集下载

河北省麻山药产业

河北省麻山药产业

河北省麻山药产业麻山药,又被称为天麻,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镇痛、镇静、抗癫痫等药理作用,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河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之一,其麻山药产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介绍河北省麻山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情况,探讨其潜力与前景。

一、产业概况麻山药作为一种中药材,具备广阔的市场需求。

河北省地理环境适宜,土地肥沃,气候条件有利于麻山药的生长。

许多农村地区有较大的麻山药种植面积,农民们依靠种植麻山药获得了丰厚的收益。

二、种植技术与规范化管理为提高麻山药的品质和产量,种植者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技术与管理方法。

首先,选择适宜的土壤和种植场地是种植成功的关键。

其次,种子的选用也非常重要,只有选用有良好萌发能力的种子,才能保证产量和质量。

此外,科学合理的施肥、病虫害防治、定期翻耕等措施也是种植者需要注意的方面。

三、加工与销售麻山药的加工环节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麻山药采收后需要进行清洗、晾晒与初步加工,以去除杂质和控制湿度。

随着麻山药行业的发展,现代化的加工设备也逐渐应用到产业链中,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河北省的麻山药销售渠道多样,可通过中药材市场、医药企业、电商平台等多种途径进行销售。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中药材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为麻山药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产业发展前景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麻山药作为中药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市场都具有广阔的前景。

河北省作为中国传统中药材种植大省,其麻山药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河北省政府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了麻山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推动麻山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强种植技术研究,提高麻山药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拓宽销售渠道,推动麻山药产品的国际化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麻山药产业才能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总之,河北省麻山药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拥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潜力。

优质麻山药栽培技术

优质麻山药栽培技术

优质麻山药栽培技术作者:王永辉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2年第10期一、土壤的选择和土地整理运用常规技术栽培麻山药,以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向阳、排水流畅的沙质壤土为好。

但种植麻山药的土壤不宜完全采用沙土,因为漏水漏肥严重,且宜导致麻山药块茎生长变形,影响商品价值。

麻山药块茎具有下扎的特性,入土可达30~100厘米。

因此需要将生土深耕,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紧实度,以利于块茎下扎生长。

一般在冬前深翻土地,挖土时将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

经过冬季日晒风化后,于翌年春天下种前施入基肥。

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堆肥约5000公斤。

并注意将肥料施在30厘米以上的土壤中,不能施入未捣碎的肥料块,否则会引起烧根或导致块茎畸形。

然后将施好肥的土壤回填麻山药沟内。

注意先填入底土再填入表士,分层用脚踩实。

否则土壤太疏松,容易造成土壤塌坑,损坏块茎和根系。

土壤回填完以后,如果墒情不足,需要浇透水1次。

二、种薯制备选用健壮、高产优质、抗病的品种,如日本白、小白嘴、长山药等。

栽培麻山药需事先制备种薯,种薯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麻山药块茎的产量和品质。

常规种薯制备有3种:使用麻山药栽子、使用麻山药段子、使用麻山药零余子。

1. 使用麻山药栽子制备种薯麻山药栽子也叫麻山药嘴子,麻山药栽子是麻山药块茎上端有芽的一节,在收获麻山药时获取。

麻山药栽子一般长17~20厘米,如果太短将影响产量。

制种方法:首先是掰栽子。

掰栽子一般与麻山药收获同时进行。

在麻山药收获时选择脖颈短粗、芽头饱满、健壮无病、无虫、无分叉、色泽正常的麻山药块茎,用手掰下,也可用刀切下。

接下来晾晒4~5天,为的是让栽子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切面伤口愈合,妥善保存,避免腐烂变质而影响栽培。

2. 使用麻山药段子制备种薯只有在麻山药栽子不足时才使用麻山药段子做种薯。

麻山药段子都是在播种前一个月左右准备好,将麻山药块茎按8~10厘米切成小段,每块段子重50~75克。

分切时,应该注意保留每块段子上的皮层,以免损伤了定芽,导致将来不能萌芽。

麻山药管培种植与管理技术

麻山药管培种植与管理技术

麻山药管培种植与管理技术麻山药是一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的根茎类蔬菜,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为了提高麻山药的产量和质量,采用管培种植技术进行种植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麻山药管培种植与管理技术的各个环节。

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麻山药品种,如河北的麻山药一号、二号等。

二、苗床准备1. 选择地块: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地块作为苗床,同时要求地下水位较低,土壤富含有机质。

2. 整地施肥:在播种前15天左右,将苗床深翻30厘米左右,晒土杀菌。

结合整地,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同时加入适量的复合肥和杀菌剂,以增加土壤肥力和防治病虫害。

3. 做畦铺膜:苗床整平后,做成高畦,畦宽1.2米左右,高20厘米左右,长度根据地块大小而定。

然后在畦面上铺一层地膜,以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

三、播种1. 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3月份左右进行播种,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而定。

2. 播种方法:在苗床上按行距30厘米左右开沟,沟深根据品种特性而定,一般10-15厘米左右。

将麻山药种子按照株距15厘米左右放入沟内,然后覆土盖膜。

3. 苗期管理:当麻山药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防止高温烫伤幼苗。

在出苗后1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当苗高3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

同时根据土壤肥力和幼苗生长情况,适量追肥,促进幼苗生长。

四、田间管理1. 搭架引蔓:当麻山药藤蔓长到30厘米左右时,及时搭架引蔓,以促进藤蔓攀爬生长。

一般采用竹竿或钢筋架作为支架,高度根据品种特性而定。

2. 追肥:根据麻山药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追肥,一般分为两次。

第一次在6月份左右,追施氮肥和钾肥;第二次在7月份左右,追施复合肥和微肥。

追肥量根据地块肥力和品种特性而定。

3. 浇水排水:在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在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淹浸。

4. 除草松土:在麻山药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透气,有利于麻山药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麻山药栽培管理技术

麻山药栽培管理技术

麻山药栽培管理技术麻山药是一种很重要的药材,它的开发利用对推动中药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麻山药也是一种非常有营养价值的食品,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因此,麻山药的种植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麻山药的生态环境麻山药是一种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年平均温度在8℃左右,侵食作用比较强的地貌区域,这种环境非常适合麻山药的生长。

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麻山药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和抗逆性,它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

二、麻山药的栽培条件1、地理位置麻山药的栽培要求海拔高度在2200-3600米之间,年降雨量在1000-1500mm之间,具有半湿润或湿润的气候条件。

同时,适宜种植的地区必须在冬季干燥,能够保证麻山药在休眠期正常生长。

2、土壤条件麻山药对土壤的要求很高,适宜生长的土壤应该是属于中性或微酸性,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磷酸盐的肥沃土壤。

同时,土壤的酸碱度、水分和温度等环境条件也是影响麻山药生长的重要因素。

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对于土壤的精细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3、种植技术在种植技术上,麻山药的种植方法有很大的讲究。

首先要精心筛选种苗,选择生长健壮、萌发快、无病虫害的饱满种马肉。

其次,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花期和缩短枯死期,采取及时摘花、除雄、撒播根芽等措施,确保麻山药的正常生长和充实发育。

4、施肥管理麻山药对土壤的pH值和饱和度要求比较高,如果土壤过于偏碱或偏酸,就会影响麻山药的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

在施肥管理方面,要根据土壤的pH值来调整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比例,适当增加腐熟有机肥,促进麻山药的根系结构生长和发育。

5、病虫害防治在麻山药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是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麻山药的生命力比较旺盛,所以,在施药防治时要注意药量的控制,避免过多使用药物影响药材的品质。

同时,对于病虫害来临时,要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包括物理控制、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

总结麻山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材,其栽培管理技术在增加药材产量,提高品质、保障质量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麻山药营养健康栽培高产方案

麻山药营养健康栽培高产方案
好伴侣10ml、100ml
调水质,增加渗透性,扩展性,防雨水冲刷,提高肥效和药效30%。
追肥
根根乐+硝酸铵钙2-3遍结合化肥
强力生根,改善根际环境,补充钙元素。
6月20日左右,追施高钾型硝硫基复合肥40-50公斤或冲施高氮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5—10公斤。
膨大期(7.20-9.20)
用药
用药基本同上,根据天气情况,间隔10—15天。
追肥
第一次7月20日左右一次,追施高钾型硝硫基复合肥或冲施高氮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5—10公斤
第二次8月20日左右一次,追施高钾型硝硫基复合肥冲施高氮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5—10公斤
9月15日左右追施安杰硝酸钾10公斤+硝酸铵钙50斤/亩。
硬化期
防止早衰
叶面喷施含海藻酸的海力佳、西班牙进口叶面肥格朗斯、英国欧麦思果美多叶面肥。
浇水
速钾沃钙20公斤或硝酸铵钙25公斤
时间掌握在麦收前后麻山药第一水(6月10日左右)
生长盛期(6.20-7.20)
全面预防药剂
美生(80%代锰1公斤);70%日曹甲托(1kg)
艾胜25%嘧菌酯悬浮剂
艾胜专杀高等真菌,为麻山药提供全面保护,生长盛期全程使用,间隔7-10天,可防止麻山药遭受病菌侵害。
炭疽病、褐斑病
45%咪鲜胺(100ml)
悬浮剂,吸收好,对炭疽病特效。100ml一瓶3-4壶水
43%七洲戊唑醇(100ml)
悬浮剂含量高,对褐斑病特效,与咪鲜胺交替使用减少抗性。一瓶5壶水。
10%苯醚甲环唑;37%苯醚甲环唑
三唑类杀菌剂,光谱高效,与咪鲜胺交替使用。
爱妙(50%苯甲丙环唑100ml)
四川安杰硝酸钾(13.5-0-44.5)

山药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

山药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
15
麻山药地下部病害
发生规律和条件 从山药出苗到9月上、中旬均可发病,一般干旱年份发生轻,
田间积水时发病重,新茬地发生轻。
16
山药枯萎病
初在藤蔓基部出现菱形 湿腐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褐色病斑,后病 斑扩展,茎基部整个表皮 腐烂,致地上部叶片逐渐 黄化、脱落,藤蔓迅速枯 死。剖开茎基,病部变褐。 块茎染病,在皮孔四周产 生圆形至不规则形暗褐色 病斑,皮孔上的细根和块 茎的内部也边褐色,干腐, 严重的整个块茎变细变褐。 贮藏期间该病可继续扩展 危害。
山药为什么会出现畸形块茎 • 在生长初期其尖端部分遇到了不利甚至有
害的情况:线虫寄生,蛴螬咬伤,碰上小 石头或前茬作物留下的残根,在山药生长 的下方施有堆厩肥料,或化肥浓度过高, 整地粗糙,有硬块。
3
山药块根变成"牛筋山药",煮不烂,味变 苦,是由蛴螬危害所致。
4
地下害虫(蛴螬、蝼蛄等)防治方法
• 多雨季节茎蔓基部积水是严重发病的主要原因。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有二: 一是改变栽培方式:提倡垄栽,不要沟栽,发病很轻。二是药剂防治:多雨 季节茎蔓基部喷药,也有良好效果防治方法:
• 亩用53.8%可杀得干悬浮剂或1.5%易除(噻霉酮)水乳剂1000倍液、农用 链霉素(1000万单位)15克+回生露60毫升兑水30公斤,细菌一号水剂1支 (2毫升)+钙伽力30毫升兑水15公斤喷洒。7-10天防治一次,连续防治2- 3次防治方法:
• 亩用53.8%可杀得干悬浮剂或1.5%易除(噻霉酮)水乳剂1000倍液、农用 链
14
麻山药地上叶部病害
预防叶部病害:在山药蔓爬架爬到二分之一的时候用丙森锌(安 泰生)600倍液喷施,或用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喷施,每15 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叶部病害基本都能防治住了。 治疗叶部病害:进入雨季以后,喷施治疗性杀菌剂:戊唑醇(好 力克)6ML/亩,或戊唑醇+肟菌酯(拿敌稳)5-10克/亩;拿敌稳 的持效期20-25天。

麻山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麻山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麻山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麻山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做畦、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关键词麻山药;栽培技术;无公害中图分类号s63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077-011整地做畦种植麻山药最适宜的土壤为砂壤土、轻壤土、壤土。

第1年种植,按80 cm距离开沟,沟宽、深分别为30、70~100 cm。

冬前翻耕沟土,早春在土壤解冻时填入土沟,结合填土施肥料,并混匀,土壤墒情不足时,可于做畦前浇透水。

2种子处理目前高阳县主栽品种是系统选育的棒药、紫药两大类。

为有效防治褐色腐败病、线虫病等病原菌,催芽、播种前要严格剔除有病种块,而后苗床用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2~3 g/m2对水配制成900倍液喷洒,或用50%辛硫磷200倍液喷洒床土。

待土面干后,按常规播种。

麻山药催芽后播种能有效延长生长时间,提高产量。

山药咀、山药段子、山药豆3种种苗无病虫害,苗芽健壮。

用山药咀子作种苗,可直接播种,用块根或山药段子作种苗必须进行催芽,因为块根出苗慢,达不到催芽效果[1]。

催芽标准以种芽露白为宜,催芽后的块根定植时一定要横放。

山药咀、山药段子应整齐一致,长度均为15 cm。

山药豆大小均匀一致。

由于长期选用山药咀、山药段子作种苗,种性易退化,产量逐年下降,因此应每隔2~3年选用山药豆繁种1次,以提高种性和产量。

3播种高阳县麻山药定植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最迟不超过4月25日,以5 cm地温达到10 ℃为标准,可栽植11.25万~12.75万株/hm2,宽、窄行行距分别为70~80、30~35 cm,株距16~20 cm,栽植深度3.0~4.5 cm。

4田间管理4.1平衡施肥一般施有机肥75~90 t/hm2,或腐熟的鸡粪30 t/hm2、磷酸二铵255~300 kg/hm2、钾肥450~525 kg/hm2、硫酸锌30 kg/hm2。

麻山药高效栽培技术

麻山药高效栽培技术

更 新 复壮 ,防 止 品种 退化 。
2 适 时定植
导致 生长较 弱 的麻 山药 死 亡。三是 粪便 在 发酵 时会 产 生 臭味 ,招 来蝇 蛆 为害 麻 山药生 长 ,臭 味还 能污
麻 山药 的定植 期 因气 候条 件 不 同而有 差 异 。一
般 要 求 地 表 温 度 稳 定 在 9℃ ~1 0℃ 即 可 定 植 。华
42 施 用 化 学 肥 料 。 施 用 化 肥 为 麻 山 药 追 肥 时 , . 第 1次应 该在麻 山药 出苗 1 月后 ,每 亩 施用 尿 素 个
茎 颈 短 、粗 壮 、无 分 支 和 病 虫 害 。麻 山药
・ 栽了 一 长 1 般 6~2 m,太短 将影 响 出苗和 0c l喜 产 量 。麻 山药 栽子 的截 取 。首 先 是掰 栽 子 , 毫'
免 导致 整 个 植株 “ 死 ” 泡 。立秋 后 为 促 使 麻 山药 块 茎 增粗 ,可浇 大 水一 次 。此次 浇 大水 ,具 有抑 制 块
染环 境 。四是 粪便 中含 有 大量 的尿 酸 ,未经 腐熟 转
化 的,直接 接 触种 苗将 会 抑制 种 苗 生长 。五 是没 有
北大 部 分 地 区在 4月 中下旬 定 植 。只 要 地表 不 冻 , 定 植 越 早越 好 。早 定植 可 使 根系 发 达 ,生 长 健 壮 , 块 茎 产 量增 加 。如 果提 早 定 植 , 则扣 上地 膜 为 好 ,
也 便 于 加快 切 面伤 口愈合 , 妥善 保 存 ,避 增 免 腐烂变 质 而影 响下 一年 的麻 山药栽 培 。
1 使 用 零余 子 制 备种 薯 。零 余 子 是麻 山 . 2
转 化 为无 机 态 养 分 ,从 而 容 易被 麻 山药 吸 收利 用 , 不 要采 用 “ 晒粪 干 ” 的方法 , 因为在 此过 程 中肥 料 中的氮 素会 损 失很大 。麻 山药栽 培 中使用 腐 熟后 的 有 机肥 ,具 有 多方面 的效 能 ,可 称 为 “ 完全 肥料 ” , 即 可作为麻 山药基 肥施 用 ,可 作 为追肥 施 用 。在施 用 厩 肥 等 有机 肥 的 同时 ,也 可 以根 据 肥 料 的效 力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山药的发展及高产管理技术
河北省的麻山药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以及麻山药的介绍
麻山药的高产管理技术麻山药栽子处理、麻山药种植前土壤处理、麻山药垄
沟喷药、麻山药雨季管理麻山药病害及药害防治措施总结,麻山药高产管理的叶面补肥总结。

河北省的麻山药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麻山药系河北省保定市蠡县地方品种,在河北省清苑、高阳县、定兴县也有大量栽培。

茎蔓细长,绿色或紫绿色。

叶片对生或三叶轮生,叶片三角状卵形,绿色。

叶腋间生零余子,大而多。

块茎圆柱形,长60~70 cm,最长可达80 cm,直径为7~8 cm。

表皮暗褐色,粗糙。

须根较长,粗而密。

块茎单重800~1 500 g,整形好,皮厚,质地细软,含水分多,肉白,品质好。

10月中下旬刨收。

栽培前,施足底肥,做畦,行距60~80 cm,株距15~20 cm,开沟后将种薯放入沟内,覆土。

苗高15 cm时插架。

7月上旬开始增加浇水次数,追肥1次。

4月上旬切段播种,每段长15~ 20 cm。

生 长期180天左右。

不宜在盐碱地栽培,喜疏松肥沃土壤。

每 667 m 2 产量为2 500~3 000 kg。

现在麻山药在保定种植面积大约8万亩,麻山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种植面积也在扩大。

麻山药的高产管理技术麻山药栽子处理、麻山药种植前土壤处理、麻山药垄沟喷药、麻山药雨季管理麻山药病害及药害防治措施总结,麻山药高产管理的叶面补肥总结。

麻山药栽子处理
1、选种要过关
农民选种时往往是只注重眼前利益,习惯选择品质好、块茎均匀的出售,留为种用的多为次等的、畸形的、有病的块根块茎。

这样做当年的收入也许会高些,但第二年、第三年以后病虫害加重,畸形块根块茎增多,山药的产量和品质下降,致使效益降低。

因此山药种应选择均匀、整齐、无病的块茎,而且需经4~5年换1次,以减少因连年种植品种退化现象的发生。

2、种块要处理
在选种过关的基础上,种块的处理也特别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产量。

种块处理分为两个步骤:
1.种块的储藏和消毒
种块选好后在储藏时必须要进行消毒工作,防止烂块。

用果多鲜600倍液(即每10ml 药剂兑水12斤)去浸泡薯块,然后捞出晾干储藏,减少病菌侵染种块。

2.切种前晒种1到2天
3.药剂浸种消毒杀菌:用瑞苗清8ml+益微20克兑水12到15斤去浸泡薯块,然后捞出晾干,减少病菌侵染种块。

麻山药种植前土壤处理
1.土壤环境要适合
麻山药要想高产对土壤的要求特别严格,必须是沙质壤土,土壤不能过重。

但在实际种植过程当中,由于农民不合理的施肥,化肥用量过大,造成土壤的板结和酸化,使麻山药的块
根下扎困难,这也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

因此对于连年重茬种植或土壤质地不好的地块必须要改良,每亩用汽巴松土精400—500克,在整好地、做好畦之后,撒施到定植畦内,疏松土壤,促进块根在下扎过程当中比较顺利,在增加麻山药的商品性的同时还能增加麻山药的产量。

2.施肥要平衡
麻山药施肥要求均衡,尤其是底肥,是高产的基础,要求要施足,所以有机肥、化肥、微量元素都不能少。

有机肥必须腐熟发酵好,否则会加重地下害虫的发生,每亩用腐熟发酵好的有机肥1—2方即可;化肥比例要合适,底肥选用低氮高磷中钾的复合肥,每亩60—80斤;微量元素主要补充硼、锌和钙,如果缺少会影响块根的下扎造成生理性病害如麻山药胡头,每亩用汽巴硼锌肥150—300克+瑞培钙200克,每亩用益生元二代一桶提高麻山药品质将这四种肥料混合均匀后撒施于定植畦内。

麻山药垄沟喷药
在播种时,将麻山药栽子放入定植沟内后先不要盖土,喷施高巧、益微、碧欧混合药液,每亩用高巧40ml+益微20克+碧欧30ml兑水60斤,喷施时连山药栽子带定植沟要全部喷到,然后再盖土,在防止地下害虫和病害的同时,能使麻山药根茎粗壮、表皮光滑,每亩增产在800—1000斤以上。

麻山药雨季管理
进入雨季之后,麻山药到了管理的关键季节,因为进入雨季后,不仅麻山药的病害开始严重发生,需要及时的防治,而且也到了施肥管理最关键的时期,因此雨季管理的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麻山药后期的产量和品质。

麻山药的雨季管理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合理化控是关键
由于雨季的高温高湿,会造成麻山药的生长过旺,所以进入雨季前必须要化控,而且宜早不宜迟,应从麻山药蔓爬到2/3架面时就应该开始,喷施PBO 50克/亩+瑞培乐10克/亩,根据秧子的长势间隔15天左右一次,连喷2—3次,这样可以做到茎叶壮而不旺,控上促下,平衡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获得较高的产量。

2、改良土壤促扎根
麻山药根茎的下扎对土壤的要求特别严格,必须是沙质壤土,土壤不能过重。

但在实际种植过程当中,由于农民不合理的施肥,化肥用量过大,造成土壤的板结和酸化,使麻山药的块根下扎困难,这也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

因此对于连年重茬种植或土壤质地不好的地块必须要改良,每亩用汽巴松土精1公斤,兑20斤细土或细沙,撒施到畦内,疏松土壤,促进块根在下扎过程当中比较顺利,在增加麻山药的商品性的同时还能增加麻山药的产量。

3、药肥同施防死秧
进入6月底,麻山药的根茎进入快速膨大期,此期对于水肥的要求达到了最大,但此期由于湿度的增大和降雨的增多,导致麻山药枯萎病,即死蔓问题严重,所以既要追肥,还要防死秧,每亩随水冲施瑞苗清200ml+冲施伴侣1.5公斤,在防病的同时替代追肥,不需要再用其它的肥料了。

往常年枯萎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在7月底再冲施一次,可以有效的防止麻山药的死秧。

4、控制病害保高产
麻山药病害分为两类,一类是地上部的病害,主要包括炭疽病、褐斑病、斑枯病、白涩病和疫病;另一类是地下部的病害,主要是枯萎病和红斑病。

预防叶部病害应该从上架后开始,用安泰生25克/桶水+万家30克/桶水喷施,12—15天喷施一次,此配方杀菌谱较广,持效期长,安全性强,可以有效的预防炭疽病、褐斑病、斑枯病等多种叶部病害的发生。

如果已经发生这几种病害,或为了长效的防治病害,可以每25天喷施一次拿敌稳5克/桶水+万华25克/桶水,都能控制住病害危害。

麻山药进入雨季发生最严重的地下病害就是枯萎病,也就是咱们农民常说的死蔓,属于典型的重茬病害,而且重茬年数越长,发病越重,一旦发生,就没有办法了,所以只能提前预防,一是冲施瑞苗清200ml/亩+冲施伴侣1.5公斤,二是在特别严重的地块,着重于麻山药的根茎部喷淋瑞苗清8ml/桶水+益微20克/桶水,都能可大大降低病害的发生。

麻山药在中后期由于下雨较多容易出现疫病,疫病发生时掉叶严重传染面积快造成麻山药大片死秧,在下完雨以5后用每桶水加上霉多克25克一桶水进行预防,如果发生疫病每桶水加银法利25ml进行治疗。

5、叶面补肥不可少
在麻山药进入雨季后,叶面补肥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在块根膨大初期喷施瑞培钙10克/桶水,防止麻山药的黑头问题,7—10天一次,连喷3次。

喷施汽巴硼锌肥20克/桶水,防止麻山药根茎分叉或畸形,10—15天一次,连喷2次。

在块根膨大中期喷施碧欧10ml/桶水+汽巴二氢钾25克/桶水,增产防早衰明显。

麻山药高产管理的叶面补肥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