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achman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实用英语课程测试设计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下英语听力测试的效度分析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下英语听力测试的效度分析作者:钟奇来源:《新课程·教师》2012年第02期一、引言目前,语言测试已经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科学。
Bachman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交际能力理论模式,使得交际测试理论达到完善的阶段。
听力作为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衡量测试者英语运用能力以及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自2010年开始,湖南省高考英语考试中听力部分分为对话和听力填空题两节。
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后验收的头两年,英语听力测试的信度和效度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Bachman的语言测试理论角度出发,通过对近两年湖南省高考英语听力部分题型、文本的分析,研究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效度。
二、交际语言测试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Hymes,Bachman,Canale和Swain等人在对语言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之后对于语言能力有了更广泛的界定方式。
Hymes认为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核心是交际能力,这一学说由Bachman作了进一步发展。
Bachman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应当包括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
语言能力由一系列具体的语言知识构成,即语言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组成。
语言组织能力又包括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
策略能力是指策略能力在具体的语言交际时,运用各种语言知识的心理能力。
心理生理机制则指把语言交际看作一种物理现象,运用语言交际时所牵涉到的神经和心理过程。
三、近两年湖南省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效度分析(一)听力测试文本分析2010-2011年湖南省高考英语考试中听力测试题共分为对话和听力填空题两节。
其中2010年对话一的内容主旨为父女讨论为母亲购买生日礼物;对话二托人去邮局寄信;对话三谈论夜晚活动计划;对话四街上问路;对话五谈论车祸后的情况;对话六谈论饮食健康,听力填空为电话自动应答。
2011年对话一寻找钥匙;对话二乘坐交通工具;对话三派对邀请;对话四购买手机;对话五电话问候;对话六谈论夜晚活动计划,听力填空为我的理想城市。
从巴赫曼的测试有用性原则分析高校英语专业考试

从 巴赫 曼 的 测 试 有 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 原 则 分 析 高 校 英 语 专 业 考 试
田 丽
( 京 物 资学 院 外 语 系 , 京 北 北
摘 要 : 多研 究 者 对 高校 英 语 专 业 四级 考 试 都有 评 价 。 很 或 单 独 分析 其 信 度 、 度 , 着 重其 后 效 作 用 的研 究 。本 文根 效 或 据 B c ma & am r 1 9 ) 出 的考 试 有 用 性 原 则 , 六 个 方 ah n Pl e(9 6 提 从 面 反 思 高校 英 语 专 业 四级 考 试 的 有 用 性 . 旨 全 面 分析 其 质 在 量 。 出改 革 的 方向 。整 体 看 来 , 语 专 业 四级 考试 设 计 理 念 提 英 仍 以分 离 式测 试 为 主 .显 然 与 当今 培 养 语 言 运 用 能 力 为主 的 教 学 理 念 相 偏 离 . 试 的信 度 虽 高 . 其 真 实 性 、 互 作 用 性 测 但 相 较低 . 对教 学 的 负面 后 效作 用明 显 , 而 减 弱 了其 实用 性 。 从 关 键 词 : 赫 曼 有 用性 原 则 高校 英 语 专 业 考试 巴 测 试 有 用 性原 则 B cma ah n的交 际语 言 测 试 模 式 提 出 后 ,在语 言测 试领 域 产 生 了深 刻 的 影 响 。S ea 称 其 为 语 言 测试 史上 的 一 个 里 程 khn 碑 E。B c m n曾指 出教 育 考 试 的基 本 用 处 是 提 供 信 息 来 评 1 ah a ] 价 。语 言测 试 是 语 言 教 学 的必 要 组 成 部 分 , 其 是 教 学 考 试 , 尤 它 是 用来 检 验 教 学 大 纲 的执 行 情 况 , 评估 教学 质 量 , 而 给 教 从 学 双 方提 供 反 馈 的 必要 手 段 [。B cm n a r 出 在设 计 2 ah a &P l 提 j me 和 发 展语 言 测 试 的 时候 ,最 应 该 考 虑 的 是 考 试 的 目的 和考 试 的有 用性 。虽 然 研 究 者们 对 于语 言 测 试 的 有 用 性 一 直 争论 不 休 E( ) 是 B cma& Pl e提 出 了一 个 评 价 考 试 是 否 有 用 3' ,  ̄1 但 1 6 ah n am r 的 原则 . 这个 原 则 可 用来 评 价 一 个 考试 的质 量 。 原 则 可 以用 该 下 列 公 式 表 示 [( : 用 性 ( sfl s) 3 ] 有 ) U e n s=信 度 ( e ait) ue R lbly + i i 构念 效度 ( os ut a dt) C nt cv ii +真 实 性 ( uh n cy +相 互 作 r l y A tet i ) it 用性 ( t at ees+影 响 (m at +实用 性 (rc cly 。 I e cvn s) nr i I pc) Patai ) i t 与其 他 学者 不 同的是 ,他 们 的原则 强 调六 个 因素之 间 的互 补和平 衡 。他们认 为考 试整 体 的有 用性 应该 得到重 视 , 而不是 强 调单个 因 素 ; 以对 某个 因素 进行 单 独评 价 , 必 须 以它们 对 考 可 但 试 有用 性 的整体 影 响为 基础 : 必须 根据 具体 情 形 . 量 六个 因 素 衡 的作用 和平衡 关 系。 计任 何有用 的语 言考 试 , 设 设计 者 都要 考 虑 清 楚该 考 试 的特 定 目的 、 特定 使 用人 群 及特 定 的语 言使用 域 。 高校 英 语 专 业 四级 考 试 ,全 称 为全 国高 校 英 语 专业 四级 考 试 ( 下 简 称 专 四考 试 ) 自19 年 起 由 中 国 大 陆 教 育 部 实 以 , 91 行, 考查 全 国综合 性 大 学英 语 专业 学 生 的英 语 水平 。 自开考 以 来 ,据 林 劲 文 中的 数 据 显 示 ,参 加 考 试 人 数 从 19 年 的8 5 92 54 人 , 升 至2 o 年 的 18 1人 。 上 06 02 0 可见 考 试 的影 响 力 1趋 增 大 [ 3 4 ] 。 专 四考 试 的设 计 出发 点 为 成 绩 测试 (e om n eet, pr r a c t ) 即教 学 f s 性考 试 ,考 试 的 目的是 全 面检 查 已学 完 英语 专业 四级 课 程 的 “ 学生 是 否 达 到教 学大 纲 所 规定 的各 项要 求 . 核 学生 运 用各 项 考 基本 技 能 的能 力 以及 学 生 对语 法 结构 和词 语用 法 的 掌握 程 度 , 既测 试 学生 的综 合能 力 , 测 试学 生 的单 项 技 能 。 时 , 又 同 也是 评 估 教 学 质量 ,推 动校 际交 流学 习 的一 种 手段 ”《 语 专业 考 试 (英 四级 大 纲》 。但 是 专 四考 试 的 影 响力 远 不仅 如 此 , 高 校 把 ) 一些 专 四证 书与 毕 业证 挂 钩 . 人单 位 更 是把 证 书 当作 了人 才选 拔 用 的门 槛条 件 。 显 然 , 四考 试 已超 越 了 教学 考 试 的作 用 。 们 禁 不住 要 专 我 问 专 四 考试 能 否 实 现 它最 初 的 设计 目的 ? 质 量 该 如 何评 价 ? 其 鉴 于 它 的大 规 模 使用 . 我认 为对 其 有 用性 的探 讨 非 常必 要 。 由 此 本 文 根 据B c m n&P l e提 出的 有 用 性 原 则 [ 结 合 设 计 ah a am r . 目的 、 用 人 群 , 高 校 专 业 四级 考 试 进 行 分 析 , 便 全 面 衡 使 对 以 量 该考 试 , 对 其 改 革 提 出建 议 。 并 二、 高校 英 语 专 业 四级 考 试 评 析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模式与评估标准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模式与评估标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语言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语言测试作为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方式。
在众多语言测试理论中,交际语言测试因其注重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而受到广泛。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际语言测试的理论模式与评估标准,以期为语言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交际语言测试的理论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测试目标:交际语言测试旨在测试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测试内容:测试内容应贴近实际生活,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例如,可以设计商务情境、旅游情境、学术情境等,以评估学生在不同场合下的语言运用能力。
测试方式:交际语言测试多采用综合测试法,将多项语言技能融合在一起进行测试,以模拟真实语境。
交际语言测试的优势在于其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然而,由于交际语言测试对语境的依赖,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对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社会经验等因素考虑不足,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偏差。
交际语言测试的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效性:评估结果应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与传统的分离式语言测试相比,交际语言测试的有效性更高。
客观性:评估标准应清晰明确,不受评估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通过设计详细的评分标准和流程,可以提高评估的客观性。
可行性:评估方法应简单易行,成本效益高。
交际语言测试多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和互联网测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效率。
制定和实施评估标准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以保证交际语言测试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以一家跨国公司的员工英语测试为例,我们来看看交际语言测试在实际中的应用。
该公司为了评估员工的英语沟通能力,采用交际语言测试进行评估。
测试内容包括商务情境下的听说能力,以及读写能力。
评估标准包括有效性、客观性和可行性三个方面的考量。
通过实际应用,我们发现该交际语言测试能够有效评估员工的英语沟通能力。
从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模式看口译

Chen Jing
(Collegeo fF oreignL anguagesa ndC ultures,X iamenU niversity,X iamen3 61005,C hina)
A b s t r a c t : Thet heoryo fc ommunicativel anguaget estinga sa dvocatedb yL yleF B achmanh asg reati nfluencei nt hef ieldo fl anguaget esting worldwide.T hep resentw riterh oldst hatt het heorys ervesa sa s oundt heoreticalf rameworkf ort het estingo fi nterpretingd uet ot hef actt hat interpretingi sb yn aturea c omplexc ommunicativea ct.T hep apera ttemptst oc lassifyt hec ommunicativec ompetenceo fi nterpretinga sk nowl- edgec ompetence,s killc ompetencea ndp sychophysiologyc ompetence.I ta lsoh oldst hatf ort hep urposeo fc reatinga c ommunicatives ituation ast hec ontext,a uthenticityi st her ulet of ollowi nc onductingi nterpretingt ests. K e y w o r d s : Bachman;c ommunicativel anguaget esting ;i nterpretingt esting
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指导口译测试设计方案国内分析研究综述

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指导口译测试设计国内研究综述-设计论文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指导口译测试设计国内研究综述计霄雯(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上海200083)摘要:口译测试设计是科学公平选拔合格口译人才的前提条件。
口译测试也是语言测试,因而可以借鉴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
本文梳理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所强调的测试内容和方法,分析反观近年来国内将语言测试与口译测试结合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方向,以期对科学合理设计口译测试有所借鉴。
关键词:综述;国内研究;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口译测试设计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132-03随着中国不断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口译活动日渐频繁,对合格口译人员的需求也更多。
如何选拔出合格的口译人员呢?目前国内对口译人才的选拔科学度仍需更上一层台阶,学术界对口译测试的研究也明显不足。
口译测试也是语言测试,因而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对于口译测试设计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这一方面的研究对于口译测试理论及口译人才选拔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一、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体系1. 测试内容———交际语言能力(CLA,communicativelanguage ability)。
Bachman[1]认为交际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知识(languageknowledge)、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以及心理生理机制(psyc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三个部分。
语言知识包括组织架构能力及语用能力;策略能力指将语言知识与交流者知识结构及交际场合特征结合的能力;心理生理机制指交际时的神经及生理机制。
2.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指导下的测试方法。
上述Bachman交际语言能力模型,为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指导下的语言测试方法设计提供了依据。
从Bachman的交际测试模式看CET-4

第 5期
S IN E&T C NO O YIF R TON CE C E H L G O MA I N
O外语论 ̄ 0 2
科技信息
从 B c ma ah n的交际测试模 式看 C T 4 E 一
刘 宜珍 ( 南京 航 空航天 大学 金城 学院外 语 系
o h flo ng p  ̄s e tn ,i sr c ins h r c e itc o n u ,c a a t rsi s f r s o s ,c a a t rsi s f n u n e pe td r p c i f t e ol wi a :s t g n tu to ,c a a t rsi s f i p t h ce i t o e p n e h c e t o i p t a d x c e v i r c r i c
【 摘 要 】 文从 Bcma 的 交际测试模 式 中的测试 环境 、 本 a h n 测试说 明、 输入方 式、 答题 方式与材料 输入方 式及 答题之 关 系这五 个方面对 C T4 E 一 真题进行分析 . 旨在评析 C T 4 E 一 试卷 与此理论 的相符程度, 也为教学提 供一个指南。 【 关键词 】 交际测试 ; E 一 ; C T 4 操作过程 【 btatBcm n S o m n av sn r e o s h o oua oew i sue o Ti ppraa s E 一 r h A s c] a a ’ cm ui tet tgfm w r i tem s ppl n h hi s al . hs ae nl e C T 4f m te r h ci ei a k t r c d t ys o
rs o s s epne・
【 e od]o m n av t t gC T 4 Oeaoaz i K yw rsCm ui tee i ; E 一; pri l ao c i sn tn it n
交际语言测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交际语言测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交际语言测试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定义与特点、重要性、在听力、口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交际语言测试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
在听力教学中,交际语言测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技能,增强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在口语教学中,交际语言测试可以促使学生大胆开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交际语言测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交际语言测试对英语教学起着促进作用,并且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为英语教学的改进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交际语言测试、英语教学、听力教学、口语教学、写作教学、促进作用、发展方向、建议1. 引言1.1 交际语言测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概述交际语言测试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交际语言测试,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交际语言测试不仅可以检测学生的语言技能,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全球通用语言,交际能力成为衡量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
交际语言测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2. 正文2.1 交际语言测试的定义与特点交际语言测试是指通过一系列交际性的语言活动,评估学生在语言交流中的能力和技巧。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强调真实性和实用性:交际语言测试注重考察学生在真实交流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评估其语言交际效果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2. 注重交际功能:交际语言测试注重考察学生语言运用的交际功能,如信息交流、意见表达、情感表达等,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语法和词汇知识。
3. 评估全面性:交际语言测试综合考察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语言技能,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能力。
4. 强调任务驱动:交际语言测试通常以任务为驱动,要求学生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语言交流,而非简单地回答某种语言形式的问题。
Bachman CLA 模式与英语综合性测试的内容

Bachman CLA 模式与英语综合性测试的内容摘要:英语测试是英语语言教学中十分熟悉的一种评估手段。
在日益发展的今天,英语测试向规范化发展。
因此英语测试需要理论的支持。
Bachman 的这种交际语言测试提出后,在语言测试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模式语言交际能力模式充分吸取了今年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本文旨在分析Bachman CLA 模式与英语综合性测试的内容的关系。
关键词:Bachman CLA 模式英语测试英语综合性测试的内容一引言英语测试是英语语言教学中十分熟悉的一种评估手段。
语言测验是一门边缘学科,它和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以及心理学的发展演变息息相关,体现了各学科间的借鉴和交流。
语言能力问题,作为语言测验领域的一个核心课题,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在学校,英语测试应运用于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客观地对待和科学地分析测试结果,从中发现并解决测试中暴露出的教学中双方的问题。
二英语测试的现状当代的英语测试主要两方面的不足:一是无法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全面语言能力,特别是听说写的能力;二是测试的语言内容与真实生活中的运用有着一定的距离。
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动态的交际过程,语言测试的内容既要体现其真实性和实用性。
“因为真正的语言使用能力是在生活中体现出来的”(Clard,1975)随着语言学研究和发展,人们早已不满意足于传统的以语言知识结构为中的测试模式,并且为新的交际英语的测试模式开辟了新的方面。
英语测试不仅要反映出学生知道什么,而且还要体现出学生能做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能力学以致用。
现在的英语测试在设计时,一是设计题目难。
对于大规模标准化考试中来说,命题工作是一项专业极强,命题难,周期长。
因此制作大型考试是一项耗时长、难度高、难度高的工作。
二是无法测试考生的语言能力。
英语并不是一种单靠选择题来作出判断的。
三理论依据——Bachman CLA 模式Bachman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就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它由语言知识和一系列认知策略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Bachman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实用
英语课程测试设计
摘要:本文在Bachman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指导下,剖析了职业院校实用英语课程测试存在的测试题目缺乏真实语言材料、测试评价缺乏统一标准、命题者跨文化意识和语言交际意识薄弱等三方面问题,设计改进了测试模式、内容和评价方法,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估学习者的英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Bachman交际语言测试理论;语言测试命题;英语测试;英语教学
一、引言
在英语课程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教学目标中,能力目标指的是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需学生重点掌握。
教师综合运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方法,注重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从而在价值层面培塑国际化素养、强化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意识。
语言教学与语言测试相辅相成,通过测试,教师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且测试结果对教学也有着反向促进作用。
本研究以Bachman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为指导,设计改进职业院校实用英语课程测
试,以期得到更加客观、科学的测试结果,进而提升语言交际能力。
二、Bachman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概述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应用语言学家Lyle. F. Bachman等人提出了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模式。
该理论从交际语言能力模式、测试方法层面模式和测试评价原则等三部分阐释了语言交际是一个发生在语境、说话人/听话人和话语之间动态交互的过程。
语言测试应关注语言交际能力。
(一)交际语言能力模式
Bachman(1990)语言能力观认为:语言能力应包括语法规则知识和如何使用语言达到特定交流目的的知识。
交际语言能力有机结合了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和其对社会和世界的知识结构。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及心理生理机制。
语言使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
因此,语言测试必须符合语言交际的现实。
(二)测试评价原则:有用性
语言测试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以何种标准和原则来评价试题质量的优劣和可行性。
Bachman和Palmer(1996)提出了外语测试设计和评价的“有用性”原则。
该原则共有六个特性:信度、构想效度、真实性、相互作用性、反拨作用和
适用性。
Bachman和Palmer认为:如果某项测试有较高的真实性,那么对测试任务中所表现出的语言能力的评价就可以推断出受试者在真实语言环境中的语言能力。
真实性能潜在影响受试者对测试的接受程度。
真实性高的测试会激发受试者对测试任务的积极反应,从而有助于他们发挥最佳水平。
综上,根据Bachman的交际语言测试理论,语言测试的目的是测试受试者运用语言的能力。
受试者测试成功的标准并不是形式上的正确,而是交际上的有效。
三、实用英语课程测试存在的问题
实用英语课程测试采用形成性测试和终结性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形成性测试是在授课过程中对前一阶段所学内容的阶段性检测,测试形式为口语和笔试。
期末考试作为终结性测试,题型包括听力、阅读、英汉互译和写作等。
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如下问题:
(一)测试题目缺乏真实的语言材料
尽管实用英语课程强调其内容实用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受限于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语言水平,学习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偏离真实的语言环境,从而使得取自于学习内容的测试题目比较固定,并且素材宽泛庞杂没有突出职业特点以及在特定语言场景中的语言应用及应变能力。
(二)测试评价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形成性测试一般是授课过程中由任课教师组织开展的,特别是口语环节,由于各任课教师对考核内容、组织形式和侧重点有不同理解,加之所带学生水平能力差异,因此,测试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从而无法准确测量受试者在真实语言环境中的语言能力进而无法有效反哺教学。
(三)命题者跨文化意识和语言交际意识薄弱
当前,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师缺少在英语语言环境交流的机会,自身也鲜少同英语母语者交流,因此英语教师作为命题者自身跨文化意识和语言交际意识薄弱,而测试内容仅取自校本教材和网络素材,很难贴近真实的语言使用。
四、基于Bachman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实用英语课程测试设计
针对以上问题,基于Bachman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实用英语课程测试应在考察学生语言知识、技能和应用的基础上,从原有的以终结性测试为中心转向以形成性测试为中心,同时有机融合测试性评估和非测试性评估,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本研究构建的多元化测评模式如图:
图1 基于Bachman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实用英语课程测评模式图该模式依托情境教学,在授课时加强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完成语言交际任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测试题目上,在卷面测试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引入实践考核,创设真实情境,把语言考核设定在具体工作场景中。
在测试方式上,内在地契合“交际语言测试”的发展要求。
测试性评估中,更加丰富口语测试的形式,如开展角色扮演、讲演辩论、情境对话等,在书面测试环节,更加注重试题的交际性,如写作时在题型和话题上注重真实性,写作主题贴近真实生活,弱化作文模板的作用,考查学生完成任务的交际语言能力。
将测试任务化,更能检测出学生在真实语言情景中进行交际时的语言能力,还能够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本身(如语言的准确度、流利度和复杂度)进行准确测量。
在非测试性评估中综合学生课堂表现、课外作业、第二课堂、自我评价等,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学为主体”。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是语言学习的建构者,通过积极主动的建
构过程在新知识内部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是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从而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双向提升。
还应注意,在测试内容上,以职业特点为导向。
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增设专业英语语言知识。
以机电专业为例,在测试内容上,以英文维修任务单的形式,既考察学生英文能力,又考察专业能力。
对于命题者跨文化意识和语言交际意识薄弱的问题,加强相关方面学术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另外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分批分层参加培训交流、执行涉外任务;同时邀请外国高水平学者讲学,弥补短板。
五、结语
根据Bachman交际语言测试理论,运用语言需调动语言知识、专业知识、逻辑思维、综合分析、书面表达等能力以及情感因素等等,而在职业教育本科化的发展背景下,英语学习也有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综合能力。
因此,英语教学也应顺应时代发展,通过测试准确评价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进而也反向推动英语教学的改进,摒弃“哑巴英语”。
参考文献:
[1]Bachman, L. 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85-87.
[2]Bachman, L. F. & A. S. 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20-36.
[3]王博.Bachman交际测试理论模式视阈下的高校英语教学多元化测评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教育研
究,2021(36):4-6.
[4] 黄珊,胡明霞. Bachman交际语言测试视角下的军事英语测试命题现状与反思[J]. 教育界,2019(2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