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细集料的划分标准
粗细集料试验方法

粗细集料试验方法集料的概念及分类集料(骨料)是指在混合料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料,包括碎石、砾石、机制砂、石屑、砂等。
集料的类型:根据集料形成的过程可分为经自然风化、地质作用形成的卵石、砂砾石;人工机械加工而成的碎石;工业生产副产品矿渣根据粒径大小可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根据化学成分分为酸性集料和碱性集料。
粗细集料划分的粒径:在水泥混凝土中,粗、细集料的界限尺寸为4.75mm,但在沥青混合料中,界限尺寸通常为2.36mm。
标准筛对颗粒性材料进行筛分试验用的符合标准形状和尺寸规格要求的系列样品筛。
标准筛筛孔为正方形(方孔筛)。
筛孔尺寸依次为:单位:mm集料的取样量和试验用量集料取样量的多少取决于要进行的试验项目、集料公称粒径的大小。
不同试验项目需要不同的试验数量,同时随公称粒径的增加,相应的试验项目所需的集料用量随之加大。
集料筛分试验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1)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
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可采用干筛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2)该法也适用于同时含有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的筛分试验。
如未筛碎石、级配碎石、天然砂砾、级配砂砾、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沥青拌和楼的冷料混合料、热料仓材料、沥青混合料经溶剂抽提后的矿料等(2)仪具与材料l)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2)摇筛机;3)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4)其它:盘子、铲子、毛刷等。
(3)试验准备: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筛分试验所要求的试样质量,风干后备用。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4)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筛分试验(干筛法) 1)试验步骤①取试样一份置105℃士5℃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3), 准确至0.1%。
②用搪瓷盘作筛分容器,按筛孔大小排列顺序逐个将集料过筛。
集料分类、粒径、标准筛以及取样实验量等概念

一、集料分类集料是粒径不同的碎石、砾石等粒状材料的总称,在混合料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
依据不同方式可将集料划分成不同的类型:(1)根据集料形成的过程可分为经自然风化、地质作用形成的卵石、砂砾石和人工机械加工而成的碎石;(2)根据粒径大小可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又称砂);(3)根据化学成分分为酸性集料和碱性集料。
二、集料粒径根据粒径的大小将集料分成粗细两种类型,不同用途粗细集料粒径的划分采用不同的划分尺寸。
用于水泥混凝土的粗细集料分界尺寸是4,75mm,而用于沥青混合料时,该界限为2.36mm。
粒径大于该分界尺寸(包括该尺寸)的颗粒是粗集料,其余则是细集料。
有关集料粒径内容还涉及一个较为重要但又容易引起混淆的概念——有关集料中颗粒的最大粒径,这一概念由两个不同定义构成,即集料最大粒径和集料公称最大粒径。
(1)集料最大粒径:指集料100%都要求通过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2)集料公称最大粒径:指集料可能全部通过或允许有少量筛余(筛余量不超过1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这两个定义涉及的粒径有着明显区别,通常集料公称最大粒径比最大粒径要小一个粒级。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甚至在一些书本资料上也常无严格区别,容易引起混淆。
实际上,工程中所指的最大粒径往往是指公称最大粒径,这一点在今后的应用中要加以区分。
三、标准筛对集料颗粒大小的划分和相应筛分试验都要依靠标准筛来进行,标准筛由一组多个不同大小孔径的套筛组成。
根据现行规范的规定,砂石材料所用标准筛的筛孔形状全部为方形孔,相应的筛孔尺寸由大到小依次为75mm、63mm、53mm、37.5mn、31.5mm、26.5mm、19mm、16mm、13.2mm、9.5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和0.m5mm。
需要说明的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所用标准筛分成沥青混合料用标准筛和水泥混凝土用标准筛两套系统,这种做法与国际上的做法有较大的区别。
道路 粗细集料

第三章集料1. 粗集料黏附性试验方法:大于13.2mm的集料选用水煮法,小于或等于13.2mm的集料用水浸法2. 根据粒径大小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根据化学成分中氧化硅含量分为酸性集料(二氧化硅≥65%)和碱性集料(二氧化硅≤52%)3. 天然砂包括河沙、海砂、山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矿渣砂、锻烧砂4. 粗细集料划分界限:对于沥青混合料(除SMA沥青混合料),界限是2.36mm;对于水泥混凝土,界限是4.75mm;对于路面基层粗细界限是4.75mmSMA沥青混合料:SMA-10界限是2.36mm,SMA-13、SMA-16、SMA-20界限是4.75mm 5. 集料最大粒径是指集料能够100%通过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集料最大公称粒径是指可能或允许有少量筛余(筛余量不超过1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6. 集料所用标准筛有17个不同孔径筛子组成,依次有:75mm、63mm、53mm、37.5mm、31.5mm、26.5mm、19mm、16mm、13.2mm、9.5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0.075mm7. 粗集料物理性质①表观密度(视密度):集料自身实体体积和闭口孔隙体积之和②毛体积密度:集料自身实体体积、闭口孔隙体积和开口孔隙体积之和③表干密度:粗集料表面干燥而开口孔隙中充满水的质量④堆积密度:集料自身实体体积、闭口孔隙体积、开口孔隙体积和颗粒之间空隙体积之和⑤真密度:集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V堆>V毛>V表>V密实ρ堆<ρ毛<ρ表<ρ真8. 空隙率:堆积时空隙体积占集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空隙率=(1-ρ毛/ρ真)*1009. 理想的集料形状应接近球体或立方体当针片状颗粒含量较高时,会使集料堆积在一起时的空隙率增大10. 用于水泥混凝土时,针片状颗粒用针状会片状规准仪判定用于沥青混合料,针片状颗粒用游标卡尺测定的粗集料颗粒的最大长度方向与最小厚度方向之比≥3的颗粒11. 影响粗集料坚固性的因素:与砂石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孔隙率、饱水程度粗集料的坚固性:集料经饱和硫酸钠(硫酸镁)多次浸泡于烘干循环,在该过程中硫酸钠(硫酸镁)会发生晶胀作用,晶胀作用比冻胀作用更明显12. 粗集料力学性质(主要指抗压碎能力和磨耗性)①压碎值:越小越好②磨耗性:现行规范检测评定方法用洛杉矶磨耗试验③磨耗值(磨耗率):试验方法用道瑞磨耗试验机测定,磨耗值越小,表示抗磨耗性能越好④磨光值:磨光值越高,抗滑性越好13. 细集料根据细度模数分为:粗砂:3.7-3.1 中砂:3.1-2.3 细砂:2.2-1.6 特细砂:1.5-0.714. 级配反映粗细集料的分布状况,细度模数反映集料的粗细程度15. 细集料有害物质:泥、泥块、有机质、云母、轻物质、三氧化硫、氯离子16. 粗集料取样方法:首先去除堆角处无代表性的部分,再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底部几个不用部位进行取样;若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用接料器定时取有代表性的试样;若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应从不同的部位和深度取样(用四分法或分料器进行缩分)17. 粗集料密度试验(网篮法)①水面高出试样至少20mm,控制水温在15-25℃最后放入105±5℃的烘箱中烘干②表观相对密度=烘干质量/(烘干质量-水中质量)毛体积相对密度=烘干质量/(饱和面干质量-水中质量)表干相对密度=饱和面干质量/(饱和面干质量-水中质量)吸水率=(饱和面干质量-烘干质量)/水中质量*100%③俩次结果相差不超过0.02,吸水率不超过0.2%④对粒径偏小(2.36-4.75mm)都的集料,用毛巾擦拭时易造成颗粒损失,应采用纯棉汗衫进行擦拭⑤试验时温度应保持在15-25℃,并且实验过程中波动不超过2℃18.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①松散堆积密度试验:装料的过程中,要求铁锹下沿离容量筒上口距离在50mm左右。
粗细集料

粗细集料最大粒径和公称最大粒径概念1.集料最大粒径指集料100%都要求通过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2.集料公称最大粒径指集料可能全部通过或允许有少量筛余(筛余量不超过1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表干密度、毛体积密度试验:试验一:表观密度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粗集料多种形式的密度,包括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等,为计算空隙率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2.试验仪器设备(1)静水天平(或天平):可悬挂吊篮测定集料在水中的质量,能够满足不同粒径粗集料试验时的称量要求,感量不大于最大称量的0.05%。
(2)吊篮:采用带有小孔的耐锈蚀材料制成,体积大小要适合每次试验材料数量。
(3)带有溢流口的水槽,试验时能保证水面高度一致。
(4)烘箱:能控温在105℃±5℃。
(5)其他:包括温度计、瓷盘、标准筛、刷子、毛巾等。
3.试验方法和步骤(1)将待测试样用 4.75mm的筛过筛,对2.36-4.75mm集料,或者混在4.75mm以下的石屑中的粗集料,则用2.36mm标准筛过筛,用四分法缩或分料器法缩分成所需的质量,分两份备用。
针对沥青路面用粗集料,应对不同规格的集料分别测定,并要求每份试样保持原有的级配。
在测定2.36-4。
75mm的粗集料时试验过程中应特别小心,不得丢失集料。
(所需最小试样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2)将待测试样浸泡水中一段时间后,小心漂洗干净,漂洗时防止颗粒损失。
(3)取一份试样放入盛水器皿中,注入清水,高出试样至少20mm,搅动石料,排除其上的气泡。
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
(4)将吊篮浸入溢流水槽中,控制水温在15~25℃的范围。
水槽的水面高度由溢流口调节,试验过程始终保持在同一位置。
天平调零。
(5)将试样转入吊篮,在水面维持不变的状态下,称取集料在水中的质量(mw)。
(6)提起吊篮稍加滴水后,将试样全部倒人瓷盘或直接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
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拭集料颗粒表面的水,直到表面看不到发亮的水迹,使石料处在饱和面干状态;当集料颗粒较大时,也可逐颗擦干。
公路水运工程-材料复习题

材料复习题一、填空题:1、石料分级的依据是(洛杉矶磨耗值)和(单轴抗压强度)。
2、压力机压试件时,加荷速度越大,(测定值)越大。
3、石料磨光值越高,(抗磨光性)越好,(抗滑性)越好。
4、粗集料的力学指标有(集料压碎值)、(磨光值)、(冲击值)、(道瑞磨耗值)5、通常砂的粗细程度是用(细度模数)来表示,细度模数越大,砂(越粗)。
6、砂中的有害杂质主要有(泥)、(泥块)、(云母含量)、(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质)。
7、随着石料中二氧化硅含量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降低)。
酸性石料中二氧化硅含量(大于65%),与沥青的粘附性(差)。
碱性石料中二氧化硅含量(小于52%),与沥青的粘附性(好)。
粘附性试验室内采用(水煮法)和(水浸法)。
8、对于沥青混合料采用(游标卡尺法)测定集料针片状含量,对于水泥混凝土采用(规准仪法)测定集料针片状含量。
9、筛分试验计算的三个参数是(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和(通过百分率)。
用(累计筛余百分率)计算细度模数,用(细度模数)评价砂的粗细程度。
10、水泥的生产工艺是(二磨一烧)。
11、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用(空隙率)、(饱和度)和(残留稳定度)来评价。
12、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用(磨光值)、(道瑞磨耗值)和(冲击值)来评价。
13、按我国现行国标(GB175-92)和(GB1344-92)要求,对水泥的技术性质应进行(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胶砂强度)试验。
14、目前我国混凝土拌合物水灰比快速测定的方法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即(物理法)和(化学法)。
15、目前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常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16、新拌混凝土拌合物,要有一定的(流动性)、(均匀不离析)、(不渗水)、(易抹平)等性质,以适合于运送、灌筑、捣实等施工要求。
这些性质总称为(和易性)。
通常用(稠度)表示。
粗细集料技指标

粗细集料技指标————————————————————————————————作者:————————————————————————————————日期:水泥混凝土用粗细集料技术指标 一、细集料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且粒径小于5mm 的河砂;当河砂不易得到时,可采用符合规定的其他天然砂或人工砂;细集料不宜采用海砂,不得不采用时,应经冲洗处理。
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6.3.1的规定。
表6.3.1细集料的技术指标注:1、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
2、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的混合砂。
3、石粉含量系指粒径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
4、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5、当对砂的坚固性有怀疑时,应做坚固性试验。
6、当碱集料反应不符合表中要求时,应采取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6.3.2细集料宜按同产地、同规格、连续进场数量不超过400m 3或600t 为一验收批,小批量进场的宜以不超过200m 3或300t 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当质量稳定且进料量较大时,可以1000t 为一验收批。
检验内容应包括外观、筛分、细度模数、有机物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及人工砂的石粉含量等;必要时尚应对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及碱活性等指标进行检验。
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的规定。
项 目技术要求Ⅰ类 Ⅱ类 Ⅲ类 有害物质含量云母(按质量计,%) ≤1.0 ≤2.0 ≤2.0 轻物质(按质量计,%)≤1.0 ≤1.0 ≤1.0 有机物(比色法)合格 合格 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 3质量计,%) ≤1.0 ≤1.0 ≤1.0 氯化物(以氯离子质量计,%)<0.01 <0.02 <0.06 天然砂含泥量(按质量计,%) ≤2.0 ≤3.0 ≤5.0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5 ≤1.0 ≤2.0 人工砂的石粉含量(按质量计,%)亚甲蓝试验MB 值<1.4或合格 ≤5.0 ≤7.0 ≤10.0 MB 值≥1.4或不合格≤2.0 ≤3.0 ≤5.0 坚固性天然砂(硫酸钠溶液法经5次循环合的质量损失,%)≤8 ≤8 ≤10 人工砂单级最大压碎指标(%) <20<25 <30表观密度(kg/m 3) >2 500 松散堆积密度我(kg/m 3)>1 350 空隙率(%) <47碱集料反应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配制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6.3.3砂的分类应符合表6.3.3的规定。
粗砂、中砂和细砂的国家标准尺寸

粗砂、中砂和细砂的国家标准尺寸什么是粗砂?什么是中砂?什么是细砂?多大的又算是碎石呢?也许您对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模糊,今天隆中重工就告诉您:粗砂中砂细砂及石子的粒度范围各是多少?其实在每个行业这个粒度范围规定都不太一样,下面收集的数据仅供参考!根据粒径的大小将集料分成粗细两种类型,不同用途粗细集料粒径的划分采用不同的划分尺寸。
用于水泥混凝土的粗细集料分界尺寸是4.75mm;而用于沥青混合料时,该界限为2.36mm。
粒径大于该分界尺寸(包括该尺寸)的颗粒是粗集料,其余则是细集料。
在土木工程中,粒径大于4.75mm的骨料为粗骨料,又称为“石子”;粒径介于0.15mm-4.75mm之间的骨料为细骨料,又称为“砂”。
大于2毫米称砾,也叫砾石。
小于2毫米叫砂。
民间,建筑上称沙。
地质上称砂。
与成分没关系。
石头与沙子一般没有严格的界线,但地质学以2毫米为划分界线。
砾砂是砂土中砾粒(粒径大于2毫米)含量占总质量25%~50%的砂。
建筑用砂中砂的标准:指粒径小于5mm,在湖、海、河等天然水域中形成和堆积的岩石碎屑。
也可以是岩体风化后在山间适当地形中堆积下来的岩石碎屑。
表征天然砂粒径的粗细程度及类别的指标称为细度模数。
MX=[(A0.15+A0.3+A0.6+A1.18+A2.36)-5A4.75]/(100-A4.75) MX ——细度模数;[(0.15+0.3+0.6+1.18+2.36)-5*4.75]/(100-4.75)A0.15——粒径0.15mm上颗粒累计筛余百分率(%);其他依次类推。
天然砂: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天然砂按原产地又分河砂、海砂和山砂。
砂子的粗细按细度模数分为4级。
粗砂: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0.5mm以上。
中砂:细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0.5—0.35mm。
细砂:细度模数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0.25mm。
特细砂:细度模数为1.5一0.7,平均粒径为0.25mm以下。
粗细集料试验结果精度及允许偏差

粗细集料试验技术要求粗集料:1、筛分:称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筛分后质量损失不大于0.5%结果精确至0.1%,取平均值,两次P0.75差值超1%时重新试验。
2、密度吸水率:感量不大于最大称量的0.05%,结果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两次结果之差不超过0.02,吸水率精确至0.01%两结果之差不超过0.2%。
3、堆积密度:感量不大于称量的确良0.1%,结果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到平均值。
4、含泥量泥块含量:感量不大于称量的0.1%,计算精确至0.1%,取平均值,两结果差超过0.2%重新试验,泥块含量超过0.1%重新试验。
5、针片状含量:感量不大于称量的0.1%计算精确至0.1%,结果差小于平均值的20%加一次取3次试验平均值。
6、压碎值:称量准确至1g,计算至0.1%结果取3次试验的平均值。
细集料:1、筛分:称500g准确至0.5g,筛分后质量损失不大于1%,结果取平均值,两细度模数差超过0.2时应重新试验。
2、表观密度:称300g,天平感量不大于1g,试验温度23±1.7O C,取两次结果平均值,两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01g/cm3。
3、密度吸水率:称1000g,天平感量不大于0.1g,试验温度23±1.7O C,结果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两次结果于平均值之差不大于0.01g/cm3,吸水率精确至0.01%,两次结果与平均值之差不大于0.02%。
4、堆积密度:取1L容量筒天平感量5g,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空隙率精确至0.1%,取两次结果平均值。
5、含水率:感量不大于2g,称500g,结果结果精确至0.1%,取平均值。
6、含泥量:称取400g试样两份(天平感量不大于1g),结果计算至0.1%取平均值,两次结果差超过0.5%重新试验。
7、泥块含量:称200g,(天平感量2g),结果精确至0.1%取平均值,两结果差超过0.4%重新试验。
8、云母含量:称10-20g(天平感量不大于0.01g),结果精确至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粗细集料的划分标准
一、粗细集料的定义与作用
粗细集料是指在混凝土制作中使用的不同粒径的骨料。
粗粒集料指颗粒直径大于5mm的骨料,细粒集料指颗粒直径小于5mm的骨料。
在混凝土中,粗细集料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根据颗粒直径划分
根据颗粒直径的大小,可以将集料划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
一般来说,颗粒直径大于5mm的骨料被归为粗集料,而颗粒直径小于5mm 的骨料被归为细集料。
这种划分标准是最常用的,也是最直观的。
2.根据颗粒形状划分
根据颗粒形状的不同,可以将集料划分为角形集料和圆形集料。
角形集料的颗粒形状不规则,具有较多的棱角,而圆形集料的颗粒形状规则,没有棱角。
角形集料在混凝土中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能够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开裂性能;而圆形集料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3.根据颗粒含量划分
根据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将集料划分为单一集料和砂石混合集料。
单一集料是指只含有一种粒径的骨料,而砂石混合集料是指含有不同粒径的骨料混合而成。
砂石混合集料在混凝土中能够填充骨料之
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三、粗细集料的选择与使用
1.粗集料的选择与使用
粗集料在混凝土中起着骨架的作用,能够提供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因此,在选择粗集料时,需要考虑其强度、硬度和耐久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常用的粗集料有砾石、鹅卵石和碎石等。
2.细集料的选择与使用
细集料在混凝土中能够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工作性能。
因此,在选择细集料时,需要考虑其颗粒形状和颗粒分布等因素。
一般来说,常用的细集料有砂子和矿渣粉等。
3.粗细集料的配合比例
粗细集料的配合比例对于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粗细集料的配合比例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要求来确定。
在一般情况下,粗集料和细集料的比例为1:3至1:5。
四、粗细集料的应用领域
粗细集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粗细集料用于制作混凝土,用于浇筑楼板、柱子和墙体等结构件。
在道路工程中,粗细集料用于制作路面,用于铺设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
在水利工程中,粗细集料用于制作防护堤坝和堤岸,用于加固河道和水库等工程。
粗细集料在混凝土制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选择和使用粗细集料,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和使用粗细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