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高一化学第3章 第2节 苯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
2020-2021学年化学人教版必修2:3-2-2 苯

都相等 ⑥分子中各 C—H 键键长相等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全部
解析:凯库勒结构式是单双键相间的结构,与苯的实际结
构不符。
探究点二 苯的取代反应的有关实验
1.苯与液溴的反应 下面是制取溴苯的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
把苯和少量液态溴放在烧瓶里,同时加入少量铁屑作催化 剂。用带导管的瓶塞塞紧瓶口(如图),跟瓶口垂直的一段导管可 以兼起冷凝器的作用。在常温时,很快就会看到在导管口附近 出现白雾(由溴化氢遇水蒸气所形成)。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内 的液体里滴入 AgNO3 溶液,有浅黄色溴化银沉淀生成。把烧瓶 里的液体倒在盛有冷水的烧杯里,烧杯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 液体。不溶于水的液体是溴苯,它是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液体, 由于溶解了溴而显褐色。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2课时 苯
01课前自主学习 03随堂基础巩固
02课堂互动探究 课时作业
一、苯 1.苯的分子结构 (1)分子式: C6H6 。 (2)结构式:
(3)结构特点:a. 平面正六边形 结构,所有原子共平面。 b.碳碳键键长相等,不是 单、双键 的交替,苯环上的 碳碳键是一种 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 独特的共价键。
(3)苯的分子结构
特别提醒:①凯库勒式
不合理就是 C===C 和 C—C 交替
排列的结构。
②由于苯环结构的特殊性,在判断苯能否与其他物质反应
时,要特别注意,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
2.性质方面的体现 (1)苯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和溴水褪色,由此可知苯在化 学性质上与烯烃有很大差别。 (2)苯在催化剂(Fe 或 FeBr3)作用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说 明苯具有类似烷烃的性质。 (3)苯又能与 H2 或 Cl2 分别在催化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说 明苯具有烯烃的性质。 总之,苯易发生取代反应,能发生加成反应,难被氧化, 其化学性质不同于烷烃、烯烃。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苯》优质说课稿

《苯》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为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苯。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法、说教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谈谈对这节课的设想。
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烷烃、烯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苯是芳香族化合物的母体,所以学好这一内容是后面学习芳香烃、苯的同系物及其衍生物的基础!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苯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②苯的结构,苯中碳碳键的特点。
③苯的化学性质(燃烧、溴代、硝化、加成)。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苯的物理性质。
②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实验,推测和验证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苯的凯库勒式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介绍苯的结构的发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并用凯库勒的故事教育学生只有严谨、勤奋才能把握机遇。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以及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难点:苯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苯作为芳香族化合物的母体,苯的结构及性质决定着芳香族化合物的基本性质,是以后学习芳香烃和苯的同系物的基础,所以苯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决定的苯的化学性质就成了这节课教学的重点。
苯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是这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分析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来探究苯的结构和性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能力,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在本节教学中把以讲授为主改为以启发引导为主,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使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过程得到有机的整合。
四、教学过程:五.课后思考题1.苯和乙炔分子式不同、结构不同、类别也不同,为什么燃烧现象相似呢?2.课后讨论,凯库勒的“美梦”是怎样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凯库勒的“美梦”?。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第二课时苯的教学设计

《苯》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的发现过程
2、知道苯的主要物理性质、结构特征,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苯分子组成及结构、性质的探究加强观察、归纳、推理、总结的能力。
2、认识到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结构的辩证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苯分子结构的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
对科学研究的热情,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苯分子的机构特点及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方法
运用化学史实、实验探究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设计
2、结构简式:凯库勒式
放映:观看视频
放映:观看苯的模型图片
板书
3、空间构型:平面
正六边形
三、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五、板书设计
一、苯的物理性质
二、苯的分子结构
1、分子式C6H6
2、结构简式:
凯库勒式或
3、空间构型:平面正六边形
三、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2、取代反应
①卤代反应:液溴
②苯的硝化反应
4、苯的加成反应。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二节 苯 第2课时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前言我们分析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北京考生的成绩,发现能够考上清北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先开始我们认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化学一定学得好。
可是在分析没有考上清北的学生的成绩的时候发现,很多与清北失之交臂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要略低,数学物理的分数却不相上下。
我们仔细讨论其中的缘由,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更容易在理综上考得高分!这是因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能够用更快的速度在理综考试中解决100分的分值,之后孩子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处理没有见过的物理难题。
物理的难题在充分的时间中得到更多考虑的空间,使得考生在理综总分上能够有所突破。
所以想上好大学,化学必须学好,化学的使命就是在高考当中帮助考生提速提分。
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
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第2课时苯一、苯1(1)苯的氧化反应①苯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______的火焰,有浓烟产生。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______。
(2)苯的取代反应①与Br2反应在Fe或FeBr3催化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溴苯的密度比水的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HNO3反应(硝化反应)在浓H2SO4作用下,苯在50~60 ℃时与浓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苯》(共33张PPT)

结构简式 :
或:
(凯库勒式)
注意:苯中的6个C原子和H原子位置等同
结 论 苯的一取代物只有一种
1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苯的物理性质 苯通常是 无色、
(苦杏仁味)
有气特味殊的
有 毒 液体,
溶不于水,密度比水 ,
熔点小为5.5℃ ,沸点80.1℃,
易挥发。易溶于有机试剂
常做有机溶剂
三、苯的化学性质 • 1、氧化反应—燃烧: 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
②. 混合时,要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浓硝酸中,并不 断振荡。
3、苯的加成反应
3 +
H2
催化剂 △
环己烷
苯比烯烃难进行加成反应
请你写出苯与Cl2 加成 反应的方程式
思考: 1、苯能发生取代反应,与哪一种烃相似?
对比苯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 哪个更容易发生?
2、苯能发生加成反应,与哪一种烃相似?
对比苯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条件, 哪个更容易发生?
一、苯分子的结构 分子式: C6H6 结构式 :
结构简式 :
科学史话 P71
苯的发现和苯分子结构学说
19世纪60年代,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已经知道苯的分子 式为C6H6,但它们是如何排列、连接的呢?他提出多 种可能的排法,但经过推敲后都放弃了,他被这件工
作弄得疲惫不堪。一天,他搁下写满字的厚厚一叠纸 便朦胧地睡了。他在梦中看见6个碳原子组成了古怪的 形状。6个碳原子组成的“蛇”不断“弯弯曲曲地蠕动 着”。突然这条蛇似乎被什么东西所激怒,它狠狠地
如何除溴苯中的溴?
先加氢氧化钠后分液
实验证明: 苯分子中不存在与乙烯类似 的碳碳双键。
思考:苯分子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能描述苯分子结构的特殊性。
通过对苯物理性质的感性认识,能说出苯的主要物理性质。
能以苯的反应事实为依据,归纳出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
学会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看、闻、查、验。
通过讨论、交流、汇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相互协作能力。
认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
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目标:
知道我国是煤藏量丰富的国家,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并从节能减排角度体会发展煤炭事业的责任感。
通过对苯的性质的探究及苯的历史回顾,养成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苯的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教学难点:苯的结构、苯的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3.2.2苯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3.2.2 苯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3.2.2 苯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3.2.2 苯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3.2.2 苯错误!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2。
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共热至50~60℃B.乙烯通入溴水中C.苯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得环己烷D.苯与溴水混合后,溴水层褪色3.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A.CH2===CH2(乙烯)B.CH2===CH—CH3(丙烯)4.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结构简式为,它一般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有机溶剂B.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4倍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5.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气发生完全加成,加成产物的一氯取代物有()A.7种B.6种C.5种D.4种6.已知:CH4+Br2错误!CH3Br+HBr;将甲苯()与液溴混合,加入铁粉,其反应产物可能有(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④⑤⑥⑦C.只有①⑤ D.①②③④⑤⑥⑦7.下列物质中,既能因发生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①SO2②CH3CH2CH===CH2③④CH3CH3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④ D.①②8.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反应;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醇的反应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层变无色;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9.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A.甲烷 B.苯C.乙烯 D.乙烷10.已知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它可以使溴水褪色C.它可与Cl2发生取代反应D.1 mol该有机物燃烧消耗氧气为15 mol答案1.D 从苯的分子式C6H6看,其氢原子数未达饱和,应属不饱和烃,而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苯的凯库勒式并未反映出苯的真实结构,只是由于习惯而沿用,不能由此来认定苯分子中含有双键,因而苯也不属于烯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了溴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其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2.A 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共热至50~60℃时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B、C两项都发生加成反应;D项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天津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2节苯教案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1)记住苯的物理性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2)会写苯的燃烧反应、卤代反应、硝化反应、加成反应等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要求(1)通过分析推测苯的结构,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2)通过苯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学习,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学习,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难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课始检测】(1)烷烃、烯烃燃烧的现象?(2)烷烃、烯烃的特征反应是什么?【导入】】这节课起我们学习一种特殊的烃,先请大家一起看以下化学史资料。
【科学史话】19世纪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使煤炭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生产煤气剩余一种油状、臭味、粘稠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
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这种油状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
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确定了这种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并叫作苯。
【探究问题1】(1)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根据苯的分子式C6H6 苯是饱和烃吗?(2)在1866年,凯库勒提出两个假说: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_____状链,即平面六边形环。
2.各碳原子之间存在____交替形式凯库勒认为苯的结构式: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板书】苯的分子式:凯库勒结构式:结构简式:【探究问题2】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重要化学性质能使溴水褪色;使锰酸钾褪色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验】教材第69页实验3-1从实验入手了解苯的物理、化学性质特点。
1、将1滴管苯滴入装有水的试管,振荡,观察。
2、将1滴管苯与1滴管溴水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观察现象3、将1滴管苯与1滴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提问】实验现象是?【强调】科学研究表明: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结论】苯分子的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归纳小结】[板书]一、苯的组成与结构1、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_______或_________【思考与交流】:苯的结构简式用哪种形式表示更为合理?注意:凯库勒式不科学,但仍被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苯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苯的泄漏会造成严重的危险,以下说法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D.由于苯有毒,所有工作人员在处理事故时,都要做相关防护措施解析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易燃,有毒。
答案A2.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甲烷燃烧B.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C.苯的硝化反应D.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解析甲烷燃烧属于氧化反应,A错误;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错误;苯的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正确;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
答案C3.下列实验中,不能获得成功的是()A.用水检验苯和溴苯B.苯、浓硫酸、浓硝酸共热制硝基苯C.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D.苯、液溴、溴化铁混合制溴苯解析苯和溴苯均不溶于水,苯的密度比水小在上层,溴苯的密度比水大在下层,可以检验;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溴与己烯加成后生成的产物仍能溶在苯中,不能用溴水除去苯中的己烯;苯和液溴在溴化铁催化下能反应生成溴苯。
答案C4.以下有关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二氯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D.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解析甲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因为甲苯可以看成是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苯基取代,A项错误;二氯甲烷分子为四面体结构,但不是正四面体,C项错误;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D项正确。
答案D5.下列关于乙烯和苯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苯能发生取代反应B.将乙烯通入溴水和将苯加入溴水中的现象相同C.乙烯和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D.等物质的量的苯和乙烯完全燃烧时,乙烯耗氧量较多解析乙烯能与溴或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苯能与溴、硝酸等发生取代反应,A项正确;将乙烯通入溴水,溶液褪色,但不分层,而将苯加入溴水中,溶液分层,二者现象不同,B项错误;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项错误;苯的分子式为C6H6,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故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完全燃烧时,苯消耗氧气较多,D项错误。
答案A6.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溴苯中混有溴,将其加入NaOH稀溶液中反复洗涤、分液B.乙烷中混有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C.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将其加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D.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通入NaOH溶液中洗气解析B项,无法控制氢气的用量,氢气不足量时,无法除净其中的乙烯,氢气过量时,又会引入新的杂质。
答案B7.已知:CH4+Br2(g)CH3Br+HBr;+Br2(l)HBr+将甲苯与液溴混合,加入铁粉,其反应产物可能有() ①②③④⑤⑥⑦A.①②③B.④⑤⑥⑦C.①⑤D.①②③④⑤⑥⑦解析在铁与溴生成的FeBr3的催化作用下,甲苯与溴只能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答案B8.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1)把苯加入到盛有溴水的试管中,液体会出现分层现象,充分振荡、静置,出现橙红色液体的一层在(填“上”或“下”)层;把苯加入到盛有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说明苯分子中(填“有”或“没有”)碳碳双键。
(2)下图是某些有机物的比例模型,其中表示为苯的是。
(3)在催化剂作用下,苯能与H2反应生成环己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苯的密度比水的小,橙红色在上层,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苯分子是由6个C原子和6个H原子组成的平面分子。
答案(1)上没有(2)D(3)+3H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1865年,凯库勒从苯的分子式C6H6出发,结合以往研究的成果,综合提出了苯的结构()。
根据现代物理方法如X射线法、光谱法等证明了苯分子是一个平面正六边形构型,且其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易溶解许多有机化合物及溴单质和碘单质等,不溶于水,密度为 0.879 g·cm-3,沸点为80.5 ℃。
(1)苯分子中各碳碳键夹角是。
(2)苯的二氯代物有种,其结构简式分别为。
(3)用苯提取溴水中的溴或碘水中的碘是利用了的性质。
解析(1)苯分子结构是平面正六边形构型,而平面正六边形内角为120°,故苯分子中碳碳键夹角应为120°。
(2)由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的事实,可知苯分子环状结构中的各个顶点上碳及碳上面的氢应是分别等同的,各碳碳键(即正六边形各个边)也是等同的,因此苯的二氯代物应为3种,表示如下:、、。
(3)由于苯为液体可做有机溶剂,且苯不溶于水,而且溴或碘的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故利用苯可将溴或碘单质从其相应水溶液中萃取出来。
答案(1)120°(2)3、、(3)溴或碘的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其在水中的大,且苯不溶于水,也不与溴或碘单质反应10.导学号66474084如图所示是制取溴苯的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证明。
(3)装置B是吸收瓶,瓶内盛有CCl4,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原因是;如果没有装置B,将装置A、C直接相连,则该套实验装置(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4)实验完毕后,将装置A试管中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烧杯(填“下”或“上”)层为溴苯。
解析(1)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HBr。
(2)生成的HBr遇到AgNO3溶液中的水蒸气,在导管口形成白雾,在AgNO3溶液中,发生反应Ag++Br-AgBr↓,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3)苯与液溴的取代反应是放热反应,装置A中充满的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
Br2易溶于CCl4而HBr不溶,故可用CCl4除去HBr中的溴蒸气。
若没有装置B,则挥发出的溴蒸气进入装置C,可发生反应:Br2+H2OH++Br-+HBrO,Ag++Br-AgBr↓,影响对苯与液溴反应原理的探究。
(4)溴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大,故溴苯在下层。
答案(1)2Fe+3Br22FeBr3、+Br2+HBr(2)导管口有白雾出现,试管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有HBr生成(3)液体呈橙红色反应放热,装置A中的溴蒸气逸出并溶于CCl4中不合理逸出的溴蒸气也能与AgNO3溶液反应(4)下11.实验室用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制取硝基苯的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需在50~60 ℃的温度下进行,图中给反应物加热的方法是水浴加热,其优点是和。
(2)在配制混合酸时应将加入到中去。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
(4)由于装置的缺陷,该实验可能会导致的不良后果是。
(5)反应完毕后,除去混合酸,所得粗产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用10%NaOH溶液洗⑤水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③①C.④②③①⑤D.②④①⑤③解析(1)水浴加热的优点是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2)浓硝酸的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因此两种酸混合时,把浓硫酸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边加边搅拌。
(3)苯和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硝基取代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其化学方程式为+HNO3(浓)+H2O。
(4)苯、浓硫酸是易挥发性液体,根据装置图的特点,会造成苯、浓硝酸的挥发,污染空气。
(5)硝基苯中混有混合酸,先用水洗,除去大部分混合酸,然后用10%NaOH溶液洗涤,除去剩下的酸,再用水洗,除去碱,接着用干燥剂除去水,最后蒸馏得到溴苯,B正确。
答案(1)便于控制温度受热均匀(2)浓硫酸浓硝酸(3)+HNO3(浓)+H2O取代反应(4)苯、浓硝酸挥发到空气中,造成污染(5)B能力提升1.下列有关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B.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在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红色D.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橙红色解析A项,苯在FeBr3作催化剂条件下能与液态溴发生取代反应;B项,一定条件下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C项,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与KMnO4溶液混合后会分层,苯在上层;D项,苯能萃取溴水中的Br2使溴水褪色,由于苯的密度比水的小,因此液体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上层为橙红色,下层近于无色。
答案D2.对于苯乙烯()有下列叙述:①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③可溶于水;④可溶于苯中;⑤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⑥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苯乙烯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故应具有苯和乙烯的性质,如碳碳双键既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又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苯能发生硝化反应;苯乙烯属于烃类,而烃都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中;从分子结构看,苯乙烯是苯、乙烯两个平面结构的组合,这两个平面有可能重合,C正确。
答案C3.导学号66474085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
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解析苯与汽油互溶,与水不互溶,因此将会分成两层,苯与汽油在上层,水在下层。
答案D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0~60 ℃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解析A项正确,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时发生反应:+HO—NO2+H2O;B项正确,苯乙烯()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二者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项正确,乙烯(CH2CH2)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Br2中的Br—Br键断裂,两个溴原子分别加在两个价键不饱和的碳原子上,生成1,2-二溴乙烷(Br—CH2—CH2—Br);D项错误,甲苯()与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时取代的是—CH3上的氢而非苯环上的氢。
答案D5.某烃的结构简式为,有关其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C.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解析苯环和双键都是平面结构,由于末端甲基是立体结构,所以不可能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C6.已知二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从而可以推知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A.1B.2C.3D.4解析二氯苯是苯分子中的2个H被Cl取代,而四氯苯可认为是六氯苯上的2个Cl被H取代,其取代方式相似,即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