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同步教师用书:第3章 第2节 课时2 苯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3.2.2苯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3.2.2苯课件

课堂小结
苯的特殊结构
苯的特殊性质
饱和烃
不饱和烃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总结:苯的化学性质:
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
1、能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相间交替的事
实是 ①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②苯环中碳 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邻二氯苯只有一种;④在
一定条件下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 B)
A. ①②③④
A、2种 B、3种 C、4种
D、6种
归纳:哪些事实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 结构?
1.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2.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4.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 5.经测定,苯环中碳碳键的键能均相等。

现象
无烟
有黑烟
浓烟

结论
C%低 C%较高
C%高
1:该实验中哪些现象说明苯与溴发
生了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吗?为什么?
锥形瓶内出现淡黄色沉 淀,说明苯与溴反应生成 溴苯的同时有溴化氢生 成,说明它们发生了取代 反应而非加成反应。因加 成反应不会生成溴化氢。
2、纯净的溴苯应是无色的,为什 么所得溴苯为褐色?怎样提纯?
(2)苯的硝化反应
H + HO-NO2
浓H2SO4 水浴加热
①反应温度50°~60°
硝基苯
NO2 + H2O
② HO-NO2是HNO3的一种结构简式
③硝基苯是一种带有苦杏仁味、无色油状密度比 水大的液体
④浓硫酸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⑤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NO2(硝基)取代——硝 化反应
注意事项:
①反应温度50°~60°,采用水
1、氧化反应 ⑴在空气里燃烧火焰明亮且带有黑烟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3章 第2节第2课时苯课件(49张)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3章 第2节第2课时苯课件(49张)
栏目导航
2.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26
,有关
其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C.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 [苯环和双键都是平面结构,由于末端甲基是立体结构,所以
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栏目导航
27
苯的主要性质及实验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点拨: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如甲苯、二甲苯也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和加成反应。
栏目导航
12
三、苯的同系物、芳香烃及芳香化合物
栏目导航
13
1.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苯是一种密度大于水的无色油状液体,难溶于水( ) (2)78 g 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数目为 3NA( ) (3)溴水中加入一定量苯,水层褪色,说明 Br2 与苯发生了加成反 应( ) (4)因为苯分子中含有 CC 和 CC 键,故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加 成反应( ) [提示] (1)× (2)× (3)× (4)×
栏目导航
14
2.下列有机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且密度比水小的液体
是( )
①苯 ②硝基苯 ③溴苯 ④CCl4 ⑤环己烷
A.②③④
B.①⑤
C.②③④⑤
D.全部都是
[答案] B
栏目导航
15
3.下列物质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芳香烃的 是________,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填编号)。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课时2 苯
2
目标与素养:1.了解苯的应用和物理性质。(宏观辨识)2.掌握苯分 子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微观探析与变化观念)3.了解芳香化合物和 芳香烃的概念。(宏观辨识与模型认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苯 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苯 课程教学设计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实验现象】1、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2、分层,苯在上层;3、苯凝结成无色晶体;根据实验,可得到苯的物理性质:物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苯无色特殊气味液体比水小不溶于水【过渡】结构决定性质,为了研究苯的化学性质,我们先来看一下苯的结构。

【板书】二、苯的结构【过渡】法拉第发现苯以后,立即对苯的组成进行测定,他发现苯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93.2%,相对分子质量为78。

请同学们尝试计算苯的分子式。

【讲解】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苯的分子式为C6H6。

大家想一下,己烷的分子式为C6H14。

可以看到苯比同碳原子的烷烃少了8个氢原子。

即苯中碳原子没有达到饱和。

那苯属不属于烯烃呢?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烯烃的通式为CnH2n,可以看出苯也不属于烯烃。

那么笨的结构是怎么的呢?【讲解】科学家们对苯的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最终发现苯是平面正六边形,所有碳碳键等长,是一种介于单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所有原子共平面。

平均化的碳碳键长是1.4×10-10m;而C=C: 1.33×10-10m;C-C:1.54×10-10m;这说明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苯的结构简式为。

为了纪念凯库勒作出的贡献,依然延续凯库勒式。

【过渡】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苯分子中无碳碳双键?【实验探究】1、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溴水,振荡后,观察现象;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溴水不褪色;2、酸性高锰酸钾不褪色。

【讲解】在学习烯烃时,我们知道碳碳双键可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是苯不能使这两者褪色,说明苯与不饱和烃的性质有很大区别。

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过渡】那么由于苯具有这种特殊的结构,它会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请大家根据之前所学内容对苯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行预测。

【讲解】通过分析苯的结构,其可能具有的性质有:可发生取代反应;可发生加成反应;可发生氧化反应。

高中化学 3.2.2 苯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3.2.2 苯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时苯[目标导航] 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及重要用途。

2.掌握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3.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一、苯的分子结构1.组成与结构(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2)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共平面。

(3)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议一议如何证明苯的分子结构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答案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的邻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这些都说明苯的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二、苯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无色;气味:有特殊气味;状态:液体;毒性:有毒;在水中的溶解性:不溶于水;密度:(与水相比)比水小。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由于苯分子中,碳原子间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因而苯兼有烷烃和烯烃的性质。

(1)氧化反应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能够燃烧,燃烧时发生明亮并带有浓烟的火焰。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 6H 6+15O 2――→点燃12CO 2+6H 2O 。

(2)取代反应 ①与溴的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硝化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苯可以和H 2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醒 制取溴苯时应用液溴而不是溴水。

3.苯的同系物甲苯的分子式C 7H 8,结构简式,二甲苯的分子式C 8H 10,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甲苯和二甲苯都可发生上述类似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议一议(1)如何证明苯与溴单质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2)苯与溴的取代产物溴苯为无色、不溶于水且比水重的油状液体,而实际实验中得到的溴苯因溶有溴而呈黄褐色,如何提纯得到无色的溴苯?答案 (1)苯与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时生成HBr ,若发生加成反应则无HBr 生成。

将反应产生的气体先通过四氯化碳(除去溴蒸气,防止其与水反应生成HBr),再通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发生的是取代反应。

高中化学《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苯》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苯》 新人教版必修2

答案:(1)
(2)稳定 (3)A、D (4)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或其他合理答案)
名师点睛:1.如何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1)从化学性质方面证明,如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加成反应 而褪色,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从结构方面证明,如碳碳键的键长、键角、键能均相 等,邻位二元取代产物的结构只有一种等。
碳碳 双键
介于单键与双键 之间的独特的键
空间结构 正四面体
无色、无味的 物理性质 气体,比空气
轻,难溶于水
平面形
无色、稍有气 味的气体,比 空气轻,难溶 于水
平面正六边形
无色、有特殊气 味的液体,比水 轻,不溶于水
甲烷
乙烯

取代反应

不能

加成反应
不能


燃烧 (100 ℃以上)
体积 不变
体积 不变
2.化学性质
答案:2.
3.苯的同系物、芳香烃及芳香族化合物 3.苯环 苯环 (2)取代 加成
综合拓展
一、苯与溴反应的注意事项
1.苯只能与液溴反应,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但苯能将 溴水中的溴萃取出来而分层,上层(苯层)显橙色或橙红色,下 层(水层)为无色。
2.反应中加入的是Fe,但实际上是Fe与Br2反应生成的 FeBr3起催化作用。
B.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4)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中碳碳之间的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苯不能使溴水褪色,性质类似烷烃。可写出苯 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 结构,辩证地分析了苯的部分性质。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配套课件3-2-2 苯(共45张PPT)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配套课件3-2-2 苯(共45张PPT)

应。溴水中的溴只可被苯________。
b.反应中加入的催化剂是________,实际起催化作用 的是________。 c. 生成 水。 d. 苯与Br2只发生________取代反应。 e.欲得较纯溴苯,可用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洗 涤,以除去________。 是________色液体,密度________
2. 苯的性质 苯是一种________色、________气味,__________的 液体,_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水________。 (1)取代反应——与烷烃相比,苯易于发生取代反应。 (ⅰ)溴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a. 苯只能与________取代,不与________反
不能
不能
基础训练 课堂练习
限时:20分钟
总分:60分
1.1866 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 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 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事实中的(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
解析:如果苯环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它应该能与溴 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邻二溴苯应存在
甲烷 乙烯 空间结构 能否取代反应 能否加成反应 燃烧反应前后体积 变化(100℃以上)

甲烷 乙烯 能否使溴水褪色 能否使 KMnO4 (H+)褪色
苯 __________ (但发生萃取)
答案 1. (1)C6H6 (2) (3) 平面六边形 120℃ 有一个 单、双键 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

两种结构,所以无法解释 A、D 的事实。
答案:AD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苯》优质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苯》优质说课稿

《苯》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为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苯。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法、说教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谈谈对这节课的设想。

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烷烃、烯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苯是芳香族化合物的母体,所以学好这一内容是后面学习芳香烃、苯的同系物及其衍生物的基础!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苯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②苯的结构,苯中碳碳键的特点。

③苯的化学性质(燃烧、溴代、硝化、加成)。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苯的物理性质。

②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实验,推测和验证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苯的凯库勒式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介绍苯的结构的发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并用凯库勒的故事教育学生只有严谨、勤奋才能把握机遇。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以及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难点:苯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苯作为芳香族化合物的母体,苯的结构及性质决定着芳香族化合物的基本性质,是以后学习芳香烃和苯的同系物的基础,所以苯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决定的苯的化学性质就成了这节课教学的重点。

苯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是这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分析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来探究苯的结构和性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能力,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在本节教学中把以讲授为主改为以启发引导为主,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使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过程得到有机的整合。

四、教学过程:五.课后思考题1.苯和乙炔分子式不同、结构不同、类别也不同,为什么燃烧现象相似呢?2.课后讨论,凯库勒的“美梦”是怎样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凯库勒的“美梦”?。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苯》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能描述苯分子结构的特殊性。

通过对苯物理性质的感性认识,能说出苯的主要物理性质。

能以苯的反应事实为依据,归纳出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
学会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看、闻、查、验。

通过讨论、交流、汇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相互协作能力。

认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

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目标:
知道我国是煤藏量丰富的国家,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并从节能减排角度体会发展煤炭事业的责任感。

通过对苯的性质的探究及苯的历史回顾,养成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苯的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教学难点:苯的结构、苯的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2 苯1.会写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知道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重点)2.知道苯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并会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苯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苯的组成和结构1.发现苯是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的,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来自于煤。

2.组成与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比例模型C6H6(1)分子构型: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共面。

(2)化学键: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4.芳香烃是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一类碳氢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苯环的化合物。

其中芳香烃属于芳香化合物。

教材整理2苯的性质1.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毒性 在水中的溶解性 熔、沸点 密度(与水相比)无色 液体 特殊气味 有毒不溶于水 较低 比水小 2.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不能(填“能”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燃烧现象: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

化学方程式:2C 6H 6+15O 2――→点燃12CO 2+6H 2O 。

(2)取代反应①苯的溴代——生成溴苯化学方程式:。

②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反应温度:保持在50~60 ℃。

化学方程式:。

(3)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化学方程式:。

[探究·升华][思考探究]探究 苯的分子结构及其性质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少量溴水,充分振荡。

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少量酸性KMnO 4溶液,充分振荡。

请思考探究(1)实验1中现象是什么?说明什么问题?【提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为橙红色,下层几乎为无色,说明苯分子结构中不含,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小。

(2)实验2中现象是什么?说明什么问题?【提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仍为紫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小。

(3)苯的分子结构用或表示,哪种更科学?【提示】(4)与是同一物质吗?说明什么?【提示】是同一物质,说明中的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键。

[认知升华]升华苯及其他烃的空间结构(1)甲烷型:正四面体→凡是碳原子与4个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时,其空间结构都是四面体,5个原子中最多有3个原子共平面。

(2)乙烯型:平面结构→与碳碳双键直接相连的4个原子与2个碳原子共平面。

(3)苯型:平面结构→位于苯环上的12个原子共平面,位于对角线位置上的4个原子共直线。

[题组·冲关]题组1苯分子结构的考查与探究1.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苯的分子式是C6H6,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B.从苯的凯库勒式()来看,分子中含有双键,所以属于烯烃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解析】苯不属于饱和烃,A错误;苯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属于烯烃,B错误;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C 错误。

【答案】 D2.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B.异丙苯不能使溴水褪色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异丙苯和苯为同系物【解析】A项,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

B项,异丙苯中不含,不能使溴水褪色。

C项,异丙苯中与苯环相连的C原子上有四个单键,所有C 原子不可能共面。

D项,异丙苯和苯的结构相似,相差3个“CH2”原子团,是苯的同系物。

【答案】 C题组2苯的主要性质(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3.下列实验正确的是()A.将液溴和苯混合物加热制溴苯B.用水萃取溶解于溴苯中的溴C.将苯、浓H2SO4、浓HNO3的混合物用水浴加热(60 ℃左右)制硝基苯D.把少量溴水分别加到苯和甲苯中,振荡,根据水层颜色鉴别它们【解析】A项需要Fe作催化剂,不能实现。

溴易溶于有机溶剂溴苯,B 项错。

C项能实现。

苯、甲苯都易溶解Br2,从而从溴水中萃取出Br2,但苯、甲苯都比水轻,都在上层,所以不能区分,D项错。

【答案】 C4.下列有关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B.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在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红色D.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红棕色【解析】A项,苯在FeBr3作催化剂条件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B项,一定条件下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C项,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与酸性KMnO4溶液混合后会分层,苯在上层;D项,苯能萃取溴水中的Br2使溴水褪色,由于苯的密度比水小,因此液体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上层为红棕色,下层接近无色。

【答案】 D甲烷、乙烯与苯的分子结构与性质比较物质甲烷乙烯苯结构特点正四面体所有原子共平面平面正六边形与Br2反应Br2试剂纯溴溴水液溴反应条件光照无FeBr3反应类型取代加成取代氧化反应酸性KMnO4溶液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燃烧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燃烧时火焰明亮,带黑烟燃烧时火焰明亮,带浓黑烟4蒸气光照时发生反应;乙烯和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发生加成反应;苯必须在催化剂存在时和液溴才能发生取代反应。

[题组·冲关]题组常见几种烃代表物的性质及应用1.下列关于甲烷、乙烯、苯三种烃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只有甲烷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在空气中分别完全燃烧等质量的这三种烃,苯消耗的氧气最多C.除甲烷外,其余两种分子内所有原子都共平面D.甲烷和苯属于饱和烃,乙烯是不饱和烃【解析】A项,苯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B项,等质量的条件下,H%越高,消耗O2越多;D项,苯属于不饱和烃。

【答案】 C2.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物;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水浴加热;乙烯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使溴水褪色【解析】甲烷与氯气、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苯与氢气、乙烯与溴、乙烯与水蒸气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

【答案】 C3.A~E是几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含碳量最高的烃是________(填对应字母)。

(2)能够发生加成反应的烃有________(填数字)种。

(3)一卤代物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_(填对应字母)。

(4)等物质的量的上述五种烃,完全燃烧时消耗O2最多的是________(填对应字母)。

(5)在120 ℃、1.01×105Pa下与足量O2混合点燃,完全燃烧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烃是________(填对应字母)。

(6)写出D发生溴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先根据模型判断出A~E分别为CH4、C2H6、C2H4、,再进行分析求解。

【答案】(1)D(2)3(3)E(4)E(5)A、C(6)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全汇总化学热点题型分析化学计算在高中化学中,计算题的主要功能是考查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广度和熟练程度以及知识的系统性。

这类题目考查的形式既有直接的简单化学计算和间接的应用化学原理推算,常见的方法有假设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守恒法等。

化学反应图像化学反应图像题的特征是将一些关键的信息以图像、图表的形式给出,把题目中的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目的是考查考生从图像、图表中获得信息、处理和应用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图像、图表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转换运用能力。

实验仪器的创新实验仪器的创新使用一般体现为三个“一”:一个装置的多种用途、一种用途的多种装置和一种仪器的多种用法,该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化学热点方法聚焦化学计算中的4种常用方法一、假设法所谓假设法,就是假设具有某一条件,推得一个结论,将这个结论与实际情况相对比,进行合理判断,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1.极端假设法主要应用:(1)判断混合物的组成。

把混合物看成由某组分构成的纯净物进行计算,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讨论。

(2)判断可逆反应中某个量的关系。

把可逆反应看作向左或向右进行到底的情况。

(3)判断可逆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的变化。

把可逆反应看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单一反应。

(4)判断生成物的组成。

把多个平行反应看作单一反应。

2.状态假设法状态假设法是指在分析或解决问题时,根据需要,虚拟出能方便解题的中间状态,并以此为中介,实现由条件向结论转化的思维方法。

该方法常在化学平衡的计算中使用。

3.过程假设法过程假设法是指将复杂的变化过程假设为(或等效为)若干个简单的、便于分析和比较的过程,考虑等效状态的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求解的方法。

该方法在等效平衡的计算中使用概率非常高。

4.变向假设法变向假设法指在解题时根据需要改变研究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进而迁移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二、关系式法在多步反应中,关系式法可以把始态的反应物与终态的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表示出来,把多步计算简化成一步计算。

正确书写关系式是用关系式法解化学计算题的前提。

1.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关系式特点:在多步反应中,上一步反应的产物即是下一步反应的反应物。

2.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叠加找关系适用于多步连续反应或循环反应。

方法:将其中几个有关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适当变形(改变化学计量数),然后相加,消去中间产物,即得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差量法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其解题步骤如下:(1)分析题意:分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弄清引起差值的原因。

(2)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分析差值与始态量或终态量之间是否存在比例关系,以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

(3)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与题中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关系,求出答案。

四、守恒法“守恒法”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来列式求解。

它的优点是用宏观的统揽全局的方式列式,不去探求某些细枝末节,直接抓住其中特有的守恒关系,快速建立算式,简捷巧妙地解答题目。

常用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