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范本

合集下载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范本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范本
(1)先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2)按照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依次进行实验。
(3)重复实验3次。
实验结论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班级:四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P17)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
%
课外自主实验应做13个
实做
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开出率
%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班级:四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体验发声的物体(P4-5)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
记录人:
操作人:
实验器材
钢尺、鼓槌、小锤、鼓、音叉
我们的猜想
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关。
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
记录人:
操作人:
实验器材
两个纸杯、约5米长的棉线、钢针
我们的猜想
骨膜会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作用。
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
1.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吗?
2.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一听其他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这样听到声音与耳朵不贴在桌面上的有什么不同?
3.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当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鼓面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
钢尺的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钢尺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班级:四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声音的高低实验(P14)

(完整word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word文档良心出品)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3)实验名称:测量降水量活动实验器材:雨量器实验步骤: 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4、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5、观察比较滤纸,记录观察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吉利希望小学孔小亮分组实验33个:(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3)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一:观察植物的生长实验目的:观察并记录植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实验材料:花盆、土壤、种子(如绿豆、向日葵等)、水、尺子、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在花盆中装入适量的土壤。

2、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

3、适量浇水,使土壤湿润但不过于潮湿。

4、每天定时观察并测量植物的高度,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记录:|日期|植物高度(厘米)|生长情况描述||||||第一天|0|种子刚刚种下,没有明显变化。

||第二天|0|仍未发芽。

||第三天|05|有几颗种子开始发芽,冒出了嫩绿的芽尖。

||第四天|12|芽苗继续生长,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第五天|20|叶子增多,茎干变粗。

||第六天|28|植株生长明显,更加健壮。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发现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土壤。

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会发芽并逐渐长大。

实验二:溶解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材料:食盐、白糖、沙子、食用油、水、玻璃杯、搅拌棒、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在四个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水。

2、向第一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食盐,用搅拌棒搅拌,观察其溶解情况。

3、向第二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搅拌并观察。

4、向第三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沙子,搅拌后观察。

5、向第四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食用油,搅拌后观察。

实验记录:|物质|是否溶解|溶解速度||||||食盐|是|较快||白糖|是|较快||沙子|否|不溶解||食用油|否|浮在水面上|实验结论:食盐和白糖能在水中溶解,而沙子和食用油不能在水中溶解。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实验三:声音的传播实验目的:探究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实验材料:闹钟、玻璃罩、抽气泵、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1、将闹钟放在玻璃罩内,能听到闹钟的声音。

2、用抽气泵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观察闹钟声音的变化。

实验记录:|抽气情况|声音大小|||||未抽气|清晰响亮||抽气中|逐渐变小||抽完气|几乎听不到|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无法传播。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共9篇)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共9篇)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共9篇)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 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3)实验名称:测量降水量活动实验器材:雨量器实验步骤: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 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4、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过滤5、观察比较滤纸,记录观察实验结果。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水的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材料:
- 一个透明的玻璃杯
- 自来水
实验步骤:
1. 将玻璃杯放置在平坦的桌面上,确保杯子稳定不会倾倒。

2. 打开水龙头,让自来水流入杯子中,直到杯子约半满。

3. 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以及表面是否有泡沫等特点。

4. 倾听水流入杯子的声音,观察是否会产生小水花。

5. 按照需要,可以继续观察水的特点,如观察杯子中的水变化颜色、加热或冷却后的变化等。

实验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在杯子中流动时,水流发出潺潺的声音,并产生小水花。

实验结论: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能够流动和发出声音。

思考问题:
1. 除了自来水,还有其他渠道获取水吗?
2. 在不同的温度下,水的性质会有变化吗?
实验探究:
1. 可以使用其他来源的水(如井水、矿泉水)进行比较,观察是否有差异。

2. 可以将一部分水倒入容器中,然后进行加热或冷却,观察水的性质是否有变化。

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以防水溅出或发生意外。

2. 在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洁实验器材和桌面,保持整洁。

实验报告编写人:XXX。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名称: [填写实验的名称]
实验日期: [填写实验的日期]
实验目的: [简要描述实验的目的]
实验材料: [列举实验所使用的材料]
实验步骤: [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
实验结果: [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结果]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
实验总结: [总结实验的经验和收获]
实验改进: [提出对实验方法或步骤的改进意见]
注意事项: [列举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签名: [实验者的签名]
日期: [填写报告填写的日期]
注:这只是一个基本的实验报告单模板,你可以根据具体实验的要求和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测量室内外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 3、读数。

4、比较。

实验结论: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 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测量温度的变化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 1、阳光下和背阴处测量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论: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3 实验名称:温度与气温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实验器材:温度计、百叶箱实验步骤:1、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2、测量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选择同一地点);3、把测得的气温填在记录表中。

实验结论:优良4 实验名称:风向和风速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实验器材:风向标、小风旗实验步骤: 1、学生分组用风向标测试风向。

2、学生分组用小风旗测试风速。

3、总结风力大小。

实验结论:优良5.实验名称: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食盐能否在水中溶解实验器材:烧杯 2 个、搅拌棒 2 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观察实验结论:食盐在水中溶解了6. 实验名称: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面粉能否在水中溶解实验器材:烧杯 1 个、搅拌棒 1 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论: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7. 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 1 个、漏斗一个、烧杯 6 个、玻璃棒 3 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调节这根弦的松紧程度,识别音高的变化。
(3)手指在多根琴弦上连续移动,识别音高的变化。
5.修正方案,并在弦上试弹,寻找影响弦的音高因素。
6.与同学交流,并阐明自己观点。
实验结论
粗细不同的弦,弦越粗,振动频率越慢,音高越低;弦越细,振动频率越快,音高越高。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班级:四年级
时间:
记录人:
操作人:
实验器材
一把吉他
我们的猜想
琴弦的长短、松紧可能会影响弦音高的变化。
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
1.选定一种弦乐器,讨论要解决的问题。
2.找一找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推测音高变化可能存在的规律。
3.在弦乐器上反复试弹,验证预测。
4.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方案:
(1)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识别音高的变化。
我们的猜想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
1.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铝片琴的结构,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吹奏口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口琴的簧片,声音高低和簧片有什么关系?
3.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变化?发出的声音会怎样改变?
咀嚼一次
咀嚼三次
咀嚼五次
食物的状态
嘴里的馒头被要开。
完整的馒头被分成许多小碎片。
碎块已经变得稀烂。
我们的感觉
馒头被轻易地咬开,软软的。
馒头有点儿硬,舌头上有馒头渣。
跟开始的馒头完全不一样,有甜味。
实验结论
牙齿功能是切割、撕碎、咀嚼食物,舌头功能是传送和搅拌食物。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班级:四年级
时间:
(4)将电话线(棉线或尼龙绳)拉直,观察听到的声音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
声音能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班级:四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模拟鼓膜的振动(P9-10)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
记录人:
操作人:
实验器材
气球皮、塑料杯、橡皮筋、音叉、小锤、碎纸屑
实验结论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可以证明鼓膜会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声音的远近和强弱等条件不同,引起鼓膜的振动也不同。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班级:四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声音的强弱实验(P11-12)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
记录人:
操作人:
实验器材
一把钢尺
我们的猜想
钢尺的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有关。
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
1.将一把钢尺(或塑料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先轻轻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钢尺是怎样振动的;再用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的声音和它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
2.同样,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当橡皮筋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它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
我们的猜想
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关。
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
1.观察耳朵的结构图。人的外耳、中耳和内耳主要有什么作用?把预测记录下来。
2.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模拟鼓膜的振动。在“鼓膜”的上面放少量细沙或碎纸屑,用音叉等能发声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观察“鼓膜”是否发生振动,并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结果。
(2)轻轻击鼓,让鼓发出声音。
(3)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声音。
用手轻轻触摸这些还在发声的物体,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实验结论
声音的产生和物体的受力以及运动 方式(振动)有关。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班级:四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声音传播的实验、制作土电话(P7-8)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
实验名称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P19)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
记录人:
操作人:
实验器材
5个相同的碗、水、小棒
我们的猜想
通过敲击让小乐器发出声音,并通过不同水量让小乐器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
1.设计制作方案,画出制作小乐器的示意图。
(1)用什么材料制作小乐器?怎样让这些材料方便地发出声音?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7
7
1-7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18-19
8
2-1
活动对呼吸次数的影响



24
9
2-2
测量我们的肺活量



26
10
2-3
记录一天的食物

28
11
2-4
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脂肪



31
12
2-5
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35
13
3-1
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
记录卡
我们的猜想
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
1.让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了解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
(1)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仔细观察各种食物和碘酒的颜色。在每一种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颜色的变化。
2.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脂肪。
(1)先用食用油在纸上涂抹,出现的油迹。
(2)再用其他食物在纸上涂抹,把留下的痕迹与食用油的油迹与食用油的油迹做比较。如果接近,就说明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脂肪。
记录人:
操作人:
实验器材
两个纸杯、约5米长的棉线、钢针
我们的猜想
骨膜会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作用。
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
1.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吗?
2.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一听其他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这样听到声音与耳朵不贴在桌面上的有什么不同?
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
使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来测量我们的肺活量。
使用方法:
(1)展开测量袋。
(2)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体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
(3)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
(4)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
这就是测得的肺活量。
实验结论
肺活量大的同学,一次性呼出的气体体积也就越大。
%
课外自主实验应做13个
实做

开出率
%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班级:四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体验发声的物体(P4-5)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
记录人:
操作人:
实验器材
钢尺、鼓槌、小锤、鼓、音叉
我们的猜想
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关。
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



42
14
3-2
用气球驱动小车

44
15
3-3
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实验

46
16
3-4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拉力的大小



48
17
3-5
用不同方式搬运重物时拉力大小

53
18
4-4
不同坡度撞击实验记录

55
合计
教师演示实验应做17个
实做

开出率
%
学生课内分组实验应做12个
实做

开出率
3.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当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鼓面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
钢尺的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钢尺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班级:四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声音的高低实验(P14)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
记录人:
操作人:
实验器材
一把钢尺
(2)怎样让我们的小乐器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2.根据自己的设计,一边制作一边修改。制作完成后,试一试自己的小乐器能否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3.在班级或小组内展示自己制作的小乐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发现小乐器的优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1)摆放好5个相同的碗;向碗中倒入不同量的水。
(2)用小棒逐个敲击,听听声音。
静坐5分钟
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24
26
33
23
实验结论
每分钟呼吸次数与运动有关,运动越剧烈,每分钟的呼吸次数越多。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班级:四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测量我们的肺活量(P26)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
记录人:
操作人:
实验器材
肺活量测量袋、通气管
我们的猜想
肺活量大的同学,一次性呼出的气体体积也就越大。
序号
章节
实验名称
教师演示
完成打√
学生分组实验
课外自主实验
完成日期
学生代表签字
教材页数
备注
应做
实做
应做
实做
应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