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感染突发事件及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院感管理制度应急预案

血液透析院感管理制度应急预案

血液透析院感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篇一: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应急管理预案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应急管理预案1.透析患者若查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传染病标志物阳性,应由主管医师于24小时内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需立即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阳性者必须隔离分区专机透析。

2.透析病人疑有感染者立即做血培养或局部培养,出现感染症状者应及时留取标本送检,以尽早确定诊断,确定动、静脉瘘感染时,及时更换瘘管,并行伤口引流和应用抗生素治疗。

3.工作人员遇针刺伤后进行紧急处理并消毒包扎伤口,被HBV或HC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于1-3个月后再检查,仍为阴性者可予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交医院感控科备案。

4.血液净化室工作人员乙肝和丙肝标志物监测阳性者,不得在血透室工作,关于乙肝阴性的工作人员打针乙肝疫苗。

5.若查反渗水、透析液入口细菌数>200cfu/ml。

内毒素>2EU,必须查找原因,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6.对在我院透析室三例以上的相同细菌感抱病例,科室质控员应立即电话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实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控制步伐,避免暴发流行。

篇二: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应急管理预案包头金氏中医肾病医院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应急管理预案1.透析患者若查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传染病标志物阳性,应由主管医师于24小时内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需立即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阳性者必须隔离分区专机透析。

2.透析病人疑有感染者立即做血培养或局部培养,出现感染症状者应及时留取标本送检,以尽早确定诊断,确定动、静脉瘘感染时,及时更换瘘管,并行伤口引流和应用抗生素治疗。

3.工作人员遇针刺伤后进行紧急处理并消毒包扎伤口,被HBV或HC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于1-3个月后再检查,仍为阴性者可予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血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

血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组织领导1. 成立血液透析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2. 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决策、调度和指挥。

3. 设立应急小组,负责具体事件的现场处理、救治和善后工作。

二、应急预案及流程1. 透析器破膜(1)发现透析器破膜,立即停止透析,拔除透析管。

(2)通知医生,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3)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

(4)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给予补液治疗。

(5)将患者送往病房,进行后续治疗。

2. 透析中发生休克(1)立即停止透析,通知医生。

(2)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

(3)给予氧气吸入,维持呼吸功能。

(4)给予补液治疗,纠正低血压。

(5)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送往病房治疗。

3. 透析中发生空气栓塞(1)立即停止透析,通知医生。

(2)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

(3)给予氧气吸入,维持呼吸功能。

(4)给予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

(5)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送往病房治疗。

4. 透析机出现故障(1)立即停止透析,通知维修人员。

(2)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

(3)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给予补液治疗。

(4)待透析机修复后,继续透析。

5. 透析时电源中断(1)立即停止透析,通知电工。

(2)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

(3)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给予补液治疗。

(4)待电源恢复后,继续透析。

三、应急物资及设备1. 急救药品:肾上腺素、阿托品、止血药等。

2. 急救设备:心电监护仪、氧气瓶、呼吸机、除颤器等。

3. 消毒用品:消毒液、无菌敷料、手套等。

四、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对应急物资及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可用。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及流程,旨在提高血液透析室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血透患者突发情况应急预案

血透患者突发情况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确保血透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降低风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血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血压异常、心跳骤停、呼吸困难、过敏反应、透析器破膜、透析液泄露、电解质失衡、感染等。

三、组织机构1.成立血透患者突发情况应急处理小组,由血透室主任担任组长,相关科室主任担任副组长,护士长、医生、护士等人员为成员。

2.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制定、实施、评估和更新本预案。

四、应急处理流程1.发现突发情况(1)值班护士、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应急处理小组。

(2)应急处理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评估和处理。

2.评估情况(1)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2)根据患者症状,判断突发情况的原因。

3.采取应急措施(1)针对血压异常、心跳骤停等情况,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2)针对呼吸困难、过敏反应等情况,给予吸氧、抗过敏药物等治疗。

(3)针对透析器破膜、透析液泄露等情况,立即更换透析器,并给予抗感染治疗。

(4)针对电解质失衡、感染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4.上报(1)应急处理小组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突发情况及处理措施。

(2)如出现严重后果,应立即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5.总结评估(1)应急处理小组对突发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措施。

(2)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五、应急物资储备1.急救药品:肾上腺素、抗过敏药物、抗感染药物、电解质等。

2.急救设备:心脏除颤器、呼吸机、吸氧设备、透析器、透析管路等。

3.防护用品: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六、培训和演练1.应急处理小组成员应定期接受急救知识培训。

2.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找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七、预案更新1.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血透_感染_应急预案

血透_感染_应急预案

一、背景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手段,但在透析过程中,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血管通路暴露等原因,容易发生感染。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血透室感染事件,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领导1. 成立血透室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感染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2. 成立感染防控专家组,负责提供专业指导、评估和决策。

3. 成立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应急物资、设备等保障。

三、预防措施1. 加强血透室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

2.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加强个人防护。

3. 定期对血透室环境、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4. 加强透析器、透析管路、血管通路等无菌物品的管理。

5. 严格执行血液透析操作规程,规范透析操作。

6. 定期对血透室工作人员进行体检,确保无传染病。

四、应急处理1. 发现感染病例时,立即隔离患者,防止交叉感染。

2. 对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源。

3. 对感染源进行彻底消毒、灭活处理。

4. 通知患者及家属,告知感染情况及预防措施。

5. 对感染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6.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治疗。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血透室感染防控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感染病例发现、报告、隔离、消毒、治疗等环节。

3. 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六、总结与评估1. 定期对血透室感染防控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持续改进。

2. 对感染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预防措施。

3. 加强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及时报告感染事件,接受指导和监督。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血透室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各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本预案执行,确保血透室感染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4. 本预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方案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方案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方案一、背景血液透析室是一个高风险的医疗环境,患者的免疫力低下,易受感染。

当发生感染暴发时,迅速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减少感染蔓延的风险,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二、应急处置措施为了有效应对血液透析室感染暴发的紧急情况,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应急处置措施:1. 紧急调度- 向血液透析室通知感染暴发的情况,并紧急调度额外的医务人员和设备支持。

- 召集血液透析室相关专家和管理人员进行紧急会议,制定和执行应急处置计划。

2. 病房控制- 隔离患者:将感染病例隔离,确保其他患者的安全。

合理划分感染区域和非感染区域。

- 对已感染的患者进行追踪和监测,及时掌握感染的发展情况。

- 设置临时观察区域,对疑似感染患者进行隔离观察。

3. 个人防护- 提供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

- 感染病例与非感染病例的医务人员要进行严格的交叉感染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4. 患者教育与宣传- 加强对患者与家属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感染防控的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充分的信息披露,增强对医院管理措施的信任感。

5. 清洁消毒- 加强血液透析室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特别是经常接触到的设备和房间。

- 根据感染性病原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保证消毒效果。

- 定期对血液透析室的空气进行检测,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6. 定期培训- 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的感染控制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 建立感染控制监测系统,定期评估感染防控工作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

三、总结针对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暴发情况,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案是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紧急调度、病房控制、个人防护、患者教育与宣传、清洁消毒和定期培训等多方面的措施,可以降低感染蔓延的风险,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建议血液透析室在日常管理中加强感染防控措施,预防感染暴发的发生。

血透室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血透室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血透室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确保血透室安全运作,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本医院制定了血透室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供实践操作。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
医院承认血透室医院感染任何一个不可预期的事件都可被定义为突发事件。

它们可能会影响血透室的正常运作,危及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突发事件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1. 突然出现大规模医院感染疫情
2. 血透室内狂犬病或其他传染病患者接受治疗
3. 发现医院感染专项监测中未知病原体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目的
1. 为保证血透室安全运作及病人的安全
2. 为保障员工的健康
3. 防止事态的恶化及蔓延
4. 快速响应和控制突发事件
5. 提高血透室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三、预警机制
一旦发生血透室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的处置由紧急办公室统一领导。

四、处置原则
1. 实行紧急反应
2. 秉持专业态度
3. 重点防护
4. 尽快控制,亡羊补牢
5. 进行合理处置
6. 及时通报
五、应急措施
1. 确立紧急预案
2. 实行紧急反应并组织应急救援
3. 严格采取传染病防控措施
4. 严格开展防护工作
5. 成立临时指挥部和各类应急救援队伍
6. 进行人员紧急演练和培训
7. 加强宣传和教育
8. 采取适当措施控制情况发展
9. 迅速采取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10. 告知病人的家属和有关部门
11. 提交上级领导和其他有关部门授权的应急预案。

血透室院感紧急预案演练

血透室院感紧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我院血透室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的认识,提高应对突发医院感染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某日,我院血透室一名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突然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疑似发生医院感染。

经调查,该患者近期有外出史,接触过疑似感染源。

为防止疫情扩散,我院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开展演练。

三、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院感科、血透室、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 演练指挥:由院感科负责人担任。

3. 演练参演人员:血透室全体医护人员、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人员。

4. 演练时间:2021年X月X日四、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血透室患者突发医院感染事件。

2. 演练流程:(1)患者出现症状血透室护士在透析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立即报告值班医生。

(2)值班医生评估值班医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疑似医院感染。

(3)启动应急预案值班医生立即启动血透室院感紧急预案,并向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报告。

(4)隔离患者根据预案要求,将患者隔离至单独房间,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5)采样检测院感科人员对患者进行采样检测,确定病原体。

(6)密切接触者筛查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确保疫情不扩散。

(7)疫情报告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疫情。

(8)疫情处置根据疫情发展,采取相应措施,如隔离、消毒、停诊等。

(9)总结经验教训对本次演练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完善预案。

五、演练要求1. 参演人员要充分认识演练的重要性,认真对待,确保演练效果。

2. 演练过程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

4. 根据演练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提高应对突发医院感染事件的能力。

六、演练总结1. 演练过程中,各部门密切配合,应对突发医院感染事件的能力得到提高。

2. 通过演练,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完善预案提供依据。

血透感染应急预案

血透感染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血透室发生的各类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血透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应急工作的开展。

组长:院长副组长:分管副院长成员: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血透室等相关科室负责人2.成立血透感染突发事件应急专家组,负责对突发事件进行评估、制定应对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组长:院感科主任副组长:血透室主任成员:感染科、微生物检验科等相关科室专家3.成立血透感染突发事件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配。

组长:后勤保障科主任副组长:血透室护士长成员:后勤保障科、血透室等相关人员四、应急处理流程1.发现感染病例(1)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发现疑似感染病例,应立即向血透室主任报告。

(2)血透室主任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应急响应(1)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专家组进行评估。

(2)应急专家组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3.感染病例隔离(1)对疑似感染病例进行隔离,防止感染扩散。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

4.环境消毒(1)对感染病例所在的血透室进行彻底消毒。

(2)对血透室内的设备、器械进行消毒处理。

5.信息报告(1)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感染事件。

(2)对感染病例的诊疗信息进行保密,保护患者隐私。

6.总结评估(1)应急结束后,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原因,完善应急预案。

(2)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五、应急物资储备1.消毒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等。

2.防护用品:医用防护服、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3.隔离用品:隔离床、隔离帘、隔离衣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透室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控制血透室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暴发、流行,快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防止医院感染的继发和蔓延,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血透室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其职责主要是负责组织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组织相关人员会诊,提出处置意见及整改措施;负责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报告。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成立医院感染突发应急事件专家组。

职责主要是负责对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级别确定以及采取的防控措施提出建议;对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处置进行技术指导;对感染病人及高危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进行指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成立医院感染突发应急事件后勤保障组。

其职责主要是提供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所需应急物资,包括药品、器械、消毒药械、个人防护物品等,以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紧急报告程序;
1.若出现HBsAg、HBeAg、抗HCV阳转患者,经确诊后由血透室主管医生即刻将情况汇报科主任。

若出现3例或以上阴转阳患者,应立即报告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2.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科室报告后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并向医务科等相关部门通报;
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立即组织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感染调查及监测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使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4.经调查及医院感染突发应急处置专家组证实为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时,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在12小时内报告区卫计委及疾控中心。

5.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

三、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1.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积极开展调查,根据有关数据,分析可能的感染源和感染途径。

①与阴转阳患者共用机器的其他患者有否出现问题,与其在同一透析房间的其他患者有否出现问题。

若出现多名阴转阳患者,则应检查在操作、消毒、隔离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②若阴转阳患者为偶发的,需了解近期有否术、输血、外伤史等,是否外出透析过一段时间,另外,了解家庭成员或最近社会活动中接触人员是否有肝炎病毒感染等情况。

2. 一旦明确患者出现阴转阳,则需立即转入相应的肝炎阳性专区进行透析治疗。

3.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做好医院内医院感染病原体污染场所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进一步感染。

4.协助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源,对感染乙、丙肝患者、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5.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患者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6.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试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7.做好病例分析与总结,积累诊断治疗的经验。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