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言
中医名言

中医名言1.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2.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3.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4.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5.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6.六腑以通为补7.少年进补,老来吃苦8.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9.暴怒伤肝,五志化火10.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11.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王清任《医林改错》12.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13.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14.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岳美中15.风为百病之长16.痛则不通,通则不痛17.六腑以通为用18.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19.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20.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21.不为良相,则为良医22.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
——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23.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程杏轩《医述·药略》24.必先岁时,勿伐天和25.氣聚則塞,氣散則通26.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27.故治疝必先治氣--金翼匱28.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痛------靈樞?五邪29.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大医精诚.30.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31.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32.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33.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34.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
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35.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36.养生在动,养心在静37.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38.疾虽久,犹可毕也。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中医名言名句集锦

中医名言名句集锦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积累,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其中,许多中医名言名句凝练了中医学的精华,传承并激励着中医医者世世代代。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介绍一些脍炙人口的中医名言名句,让我们一同来领略中医学的智慧和魅力。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这是出自《荀子·劝学篇》的名言,也被广泛运用在中医学中。
它启示我们在中医学的学习和实践中,要注重积累和细节,通过一步步的努力和积累,才能将知识与技能不断推向更深入的层面。
2. "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
" 这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强调了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中医师应该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通过调理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患于未然。
同时,对于已经出现疾病的患者,则应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治疗。
3. "上工不杂病,中工不穷药,下工不死人。
" 这是强调中医医者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上等医者应具备辨证施治的能力,能够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复杂的疾病;中等医者则应善于辨证用药,减少用药的不必要性;初级医者则应牢记务实与安全,避免因治疗错误导致患者的伤害。
4. "察微见著" 这是中医学中提倡的辨证施治能力的重要原则。
它告诉我们,中医医者在诊断和治疗中,应该注意观察患者的细微变化,并从中洞察疾病的症候,从而准确地施以中医治疗。
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这是引自《老子·道德经》的名句,也被运用在中医学中。
它告诉我们,华丽的理论和医术都源于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实践,只有脚踏实地地一步步前行,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中医之路。
6. "不疑则已,疑则勿用。
" 这是中医学中遵循的原则之一。
它强调了中医医者应该保持谦虚和怀疑的态度,遇到不确定之处应当谨慎施治,以免给患者带来额外的风险或伤害。
中医熟记100句名言

中医熟记100句名言1. 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
解释:治疗疾病并不难,难点在于诊断病情。
这句话强调了准确诊断病情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准确地诊断出病情,才能针对性地开出药方进行治疗。
2.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
解释:作为医生,必须具备仁爱之心,能够关心、体贴患者,才能真正地治疗疾病。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的人文素养和医德的重要性。
3. 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
解释:医生必须熟悉医书,才能够理解医学原理,从而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的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4. 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刑。
解释:治疗疾病需要像用兵一样讲究策略和方法,医生需要像用刑一样严格遵守医学原则和规范。
这句话强调了治疗疾病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5.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解释: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治疗疾病时医生应当怀有崇高的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6. 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解释:药物既能治疗疾病也能带来副作用甚至致命危险,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必须十分谨慎。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在用药时的严谨性和责任心。
7. 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
解释:世界上没有难以治愈的疾病,只有不善于治疗的医生;药物没有难以替代的品种,只有不善于使用药物的人。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对于治疗疾病的重要性。
8.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
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
解释: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或抑制疾病的发展,而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
因为大多数疾病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或环境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是导致疾病的根源。
因此,要彻底治愈疾病,需要消除这些不良因素。
9. 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有关中医的名言名句

有关中医的名言名句1、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3、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4、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
——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5、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6、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
——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7、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
——清·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8、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
——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10、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1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帝王世纪·击壤歌》12、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13、天复地载,万物恶备,莫贵于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14、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15、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素问·举痛论》16、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1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
——《吕氏春秋·尽数》18、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19、养心莫善于寡欲。
中医最经典的医德名言

中医最经典的医德名言1. “大医精诚,医者仁心呐!”就像孙思邈那样,一心为患者着想,倾尽全力去救治,这才是真正的中医呀!比如面对一个贫困的病人,医生不仅精心治疗,还自掏腰包为其买药,这就是在践行大医精诚啊!2.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
”哇,这得多高尚的情怀呀!想想那些为了预防疾病而努力宣传的中医们,不就是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嘛,就像小区里义务给大家讲解养生知识的老中医,真的让人敬佩!3.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
”可不是嘛,一个没有医德的医生怎么能算好医生呢!就好像那个只想着赚钱而不顾病人感受的医生,能让人信任吗?而那些真正有仁德的中医,总是能赢得患者的心啊!4.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这话说得太对啦!人的生命多重要啊,就如同那千金般珍贵。
当医生全力抢救一个濒危病人时,不就是把人命看得比什么都重吗!5.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
”哎呀呀,这要求可真高呀!就像那位对每个病人都充满耐心和关爱的医生,真的如同佛一般慈悲,这样的医生才是大家需要的呀!6. “术不近仙者不可为医。
”哇塞,医术要像神仙一样高超才行呢!你看那些妙手回春的中医大师,他们的医术可不就是接近仙了嘛,能把那么多疑难杂症都治好!7. “悬壶济世,医者本分。
”对呀,医生就是要济世救人呀!就如同那个奔波在乡村为百姓看病的中医,不辞辛劳,这就是在履行医者的本分呀!8.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这是多好的志向啊!就像那个放弃从政而选择从医的人,一心想着为人们解除病痛,多么伟大呀!9. “行医一时,鞠躬一生。
”真的是这样啊!医生一辈子都要为病人负责呢。
像那位老中医,即使退休了还经常回医院指导年轻医生,这就是鞠躬一生的体现呀!10. “敬畏生命,尊重患者。
”这绝对是必须的呀!想想如果医生不尊重患者,那怎么能行呢?只有像那些认真倾听患者诉说的医生,才是真正敬畏生命的好医生啊!我觉得中医的这些医德名言真的太重要了,它们体现了中医的高尚品德和对患者的关爱,是中医传承的宝贵财富,应该被每一位中医铭记和践行。
中医名人名言100句

中医名人名言100句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通过世代医家的钻研与实践,涌现出了许多经典的名言,这些名言不仅体现了中医学的智慧,也对我们理解和学习中医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100句中医名人的名言,带我们一起感受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1. "药石之学,以立观念,学其他则不为深矣。
"——医学家扁鹊2. "上工之医,必善于调气。
"——医学家扁鹊3. "夫精诚者,天之弘医。
"——医学家扁鹊4. "病人惧医生,病人不归。
"——医学家扁鹊5. "大医不治病,治未病。
"——医学家扁鹊6. "不洁之气,未发为病;发为病,已病者急。
"——医学家扁鹊7. "上工之医,谓之善言。
"——医学家扁鹊8. "善言者示贤,能复魂魄,致腠理。
"——医学家扁鹊9. "知人生之所生,治之所生。
"——医学家扁鹊10. "用医不足以治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医之义也。
"——医学家张仲景11.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13.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14.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15.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16.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关于中医的名言警句

中医的名言警句关于中医的名言警句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巧用名言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
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中医的名言警句,欢迎大家分享。
1、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3、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4、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
(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5、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6、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
(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7、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
(清·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8、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
(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10、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1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帝王世纪·击壤歌》)12、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13、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14、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15、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素问·举痛论》)16、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中医名言

1、防风得羌活则治诸风,苍术得羌活则止诸痛。
2、柴胡得黄芩则寒,附子得干姜则热。
3、羌活得川芎则止头痛,川芎得天麻则止头眩。
4、干姜得天花粉则治消渴。
5、香薷得白扁豆则消暑。
6、黄芩得连翘则解毒。
7、桑白皮得苏子则止喘,杏仁得五味子则止嗽。
8、丁香得柿蒂、干姜则止呃,干姜得半夏则止呕。
9、半夏得姜汁则回痰,贝母得瓜蒌则开结痰。
10、桔梗得升麻则开提血气。
11、枳实得黄连则能消心下痞,枳壳得桔梗则能使胸中宽。
12、知母、黄柏得山栀子则降火,豆鼓得山栀则懊浓。
13、白术得黄芩则安胎。
14、陈皮得白术则补脾。
15、人参得五味、麦冬则生肾水。
16、附得苍术则开郁结。
17、草果得山楂则消肉食,神曲得麦芽则能消食。
18、乌梅得干葛则消酒。
19、砂仁得枳壳则宽中。
20、木香得姜汁则散气,乌梅得香附则顺气。
21、芍药得甘草则治腹痛,吴茱萸得良姜则亦止腹痛。
22、乳香得没药则止诸痛,芥子得青皮则治胁痛。
23、黄芪得附子则补阳,知母、黄柏得当归则补阴。
24、当归得生地则生血,姜汁得京墨则止血,红花得当归则治血,归尾得桃仁则破血。
25、大黄得芒硝则润下。
26、泽泻得猪苓则能利水渗泻,得白术则能收湿。
27、紫苏配黄连得竹茹则能止呕吐。
28、木香得槟榔则治后重。
治病有主药,口决要记牢治病一定有主药,不用主药便是错。
火结必要用大黄,枳壳枳实紧跟着。
寒结必要用巴豆,三棱莪术紧跟着。
实结必要用山甲,蝎子蜈蚣紧跟着。
调气必要用木香,摈榔元胡紧跟着。
透坚必要用牙皂,细辛辛夷紧跟着。
破血必要用桃仁,红花赤芍紧跟着。
脾胀必要用干漆,火麻郁仁紧跟着,暖胃必要用硫黄,丹参玉竹紧跟着。
腰疼必要用杜仲,续断艾叶紧跟着。
陷下必要用洋参,三生(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狗脊紧跟着。
去虫必要用榧子,芜荑使君紧跟着。
顺气必要用香附,乌药腹毛紧跟着。
通淋必要用斑螫,川漆萆薢紧跟着。
清心必要用黄连,连翘栀子紧跟着。
老痰必要用砒霜,雄黄绿豆紧跟着。
助脾必要用马前,虎骨猴骨紧跟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7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77、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80、足太阴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1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11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1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1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1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
名曰:热如血室。
11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2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2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