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撰写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这本历史名著。书中记述了公元前431年开始的正在崛起的雅典和当时的守成大国斯巴达之间长达十年的战争。这场战争最终导致了这两个国家的灭亡。

哈佛大学教授格林汉姆?阿里森于2012年撰文指出,如果中国和美国不能做得比古希腊人或20世纪初的欧洲人更好,那么,21世纪的历史学家也将用“修昔底德陷阱”来描述中美之间的冲突与灾难。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后来撰文引用了阿里森关于修昔底德陷阱的说法,于是一时间国际上关于中美两国是否会落入修昔底德陷阱议论纷纷。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是否会爆发战争的问题,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而且关系到21世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会见奥巴马总统,双方达成了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不冲突不对抗本质上是什么意思?就是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不重蹈昔日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发生战争的老路。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后来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也一再重申,决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所表达的上述立场,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基于我们时代的主题、两国交往的历史和中美关系大发展的实践。

2016年3月21日,基辛格博士在中国发展论坛上讲话,认为美中两国不会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因为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今天很不一样。基辛格博士这个观点是站得住脚的。今天的时代与2000多年前的时代很不一样,就是与20世纪很长的时期内也不一样。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血与火的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中国革命以及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所爆发的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当时时代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然而,时代主题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世界的进步而变化的。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在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时代主题逐渐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时代主题的变化是国际关系中最大的变化。时代主题既集中地反映了一个时期世界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又指出了解决主要矛盾的路径。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战争能解决问题。20世纪上半叶,日本军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国,他们是劝不出去的,只能通过战争把他们打出去。中国几千年的帝王专制统治通过改良能解决吗?不行。各种改良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最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取得了胜利。

当世界进入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时,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和平与发展能解决问题。这是国际关系的一大进步,这就意味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丛林法则越来越行不通,而和平与发展则是人类在21世纪走向光明未来的必由之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动了三场战争: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交战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美国等西方国家掌握着绝对优势,而交战的另一方则处于绝对的劣势。这三场战争不仅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而且还给美国等西方国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欧洲所面临的难民危机、恐怖袭击,从本质上看,都与美国发动的三场战争有关。

美国在时代主题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坚持通过战争解决问题,撞了南墙,也给中东和北非人民带来了一场浩劫。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一个战略性的决策: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引导中国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进步。

38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中国的gdp仅为1481亿美元,2015年突破了10万亿美元。和平、发展能解决问题,中国的成就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证。

中美关系的历史也证明中美必须走合作共赢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两国是盟国,我们共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并取得了胜利。但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了封锁、禁运、敌对的政策。双方在朝鲜战场上兵戎相见,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美两国还在越南战场上进行了激烈的较量,代价也是沉重的,最后美国从越南撤走了。但是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派了他的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博士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

1971年以来,45年过去了,中美关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971年中美贸易额仅为500万美元,2015年双方贸易额上升到了5600亿美元,中国成为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过去45年中美关系大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2012年5月,国际上的著名智库―美国、欧洲和亚洲的三边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德国柏林举行。我应邀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在会议上介绍了中国所奉行的和平发展战略。哈佛大学教授格林汉姆?阿里森教授也在现场听了我的讲话。随后,他发言说:“如果吴大使所介绍的和平发展战略是中国主流社会的主张的话,那是让人放心的。中国奉行和平发展战略对中国、对世界都是好消息。”我告诉阿里森教授:“中国奉行的和平发展战略是中国政府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所制定的战略。30多年以来的实践证明这个战略是成功的,中国决不会放弃这个战略。”习近平同志就任总书记以来在不同的场合重申了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为什么在世界上也好,在中国也好,不断有人声称中美必将走向对抗,两国定会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呢?造成这种现象有两个根本的原因。

一是零和博弈的思维在世界上统治了几千年,形成了强大的惯性。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有些人“身体已进入了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

第二个原因是利益驱使。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唯恐天下不乱,他们能从对抗、冲突、战争中发大财。

当然,事情总有两面,尽管中美双方都一再向世界重申双方不会落入修昔底德陷阱,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危险是存在的。看到这个危险会促使我们要加倍努力地来处理好中美关系。处理好中美关系必须抓住两个关键:发展共同利益和妥善处理分歧。中美有哪些共同利益呢?至少在三大领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首先是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今天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太多了,诸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流行性疾病、自然灾害、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等,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人类只有携起手来才能生存下去。

2014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发表了第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奥巴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发表了第二个联合声明;2016年3月31日,双方发表了第三个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双方同意4月22日共同签署《巴黎协议》。三个联合声明对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这个领域的贡献是巨大的。中美联合起来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正在成为一个中美之间越来越重要的合作领域。

第二,中美之间的双边合作,诸如经贸、科技、教育、人文领域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中美两国正在加速谈判中美投资协定,一旦达成,将会把中美经贸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第三,中美两国在军事安全领域也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毋庸讳言,军事安全领域十分敏感,双方都在防范对方,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即使在这个领域里,双方也存在着众多的利益汇合点。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我们需要航行自由、飞越自由,我们需要保证国际海上通道的安全。中美完全可以在这个领域开展合作。双方在亚丁湾反海盗合作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先例,今后完全可以扩展到其他地区。

发展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是推动中美关系的重要抓手。中美关系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为两国之间存在着众多的分歧,特别是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作为新兴

大国,美国作为守成大国,二者的矛盾、摩擦在增加。合作不发展,分歧就会把双边关系往后拉,这是中美双方需要高度警惕的。

妥善处理好中美之间的分歧和摩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才能妥善处理分歧和摩擦?

首先双方必须认识到中美之间有分歧、有摩擦是必然的。因为中美双方有着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不同的历史文化,又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今天一个是守成大国,一个是新兴大国。双方的分歧和摩擦是一定会有的。我想不仅现在有分歧,过一百年双方还会有不少分歧。

第二,对中美之间的分歧要有一个客观的、清醒的估量。有的分歧是今天能解决的,有的分歧是明天或者后天才能解决的。今天就解决今天的分歧,而没必要把明天或者后天才能解决的分歧勉强拿到今天来解决,那样是徒劳的。

第三,分歧只能通过对话来解决,而不能搞对抗。对抗解决不了问题。

第四,对分歧要辩证地看。有的时候分歧处理得好,会变成双方合作的新亮点。2015年中美关于网络安全的分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2015年习近平主席9月访美之前,双方就网络安全问题吵的不可开交,但是2015年9月9日至12日,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法委书记、国务委员孟建柱作为习近平主席的特使访问了美国,与美方达成了一系列共识,严重的分歧转变为合作的亮点。这就是习近平主席所称谓的建设性处理两国分歧的范例。

为什么分歧能够成为合作的亮点?因为即便在双方存在严重分歧的领域,也同时存在着共同利益。双方如果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分歧上,那会越吵越厉害,不仅解决不了分歧,而且会使关系越来越紧张。然而,换一个思路,既看到分歧,又看到共同利益,把注意力转移到双方的利益汇合点上,情况就不一样了。

综上所述,有很多根本性的因素决定中美不会落入修昔底德陷阱,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危险的存在。我们必须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就一定能够使中美关系不仅不会落入修昔底德陷阱,而且会在各个领域迎来新的大发展。那样,毫无疑问,不仅会是中美两国的幸事,而且会是21世纪世界和平、发展、稳定、繁荣的福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