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管道系统气密性试验记录表 格式

合集下载

设备管道系统试压、气密完成情况表B

设备管道系统试压、气密完成情况表B
测试时间
初始
打压
气密性
测试结果
压力
时间
压力
时间
压力
建设单位:
日期:年月日
施工单位:
日期:年月日
监理单位:
日期:年月日
打压气密性试验作业记录
工段
精馏工段
设备及管道
精馏釜R1201J
作业时间
压力表测量范围
0-0.6
介质
水、氮气
作业人员
设备管理人员
复核
作业程序:
1.检查设备管线的焊口、法兰以及阀门的耐压情况,对低压系统以及公用系统进行试密,检查有无泄露。2.操作人员进一步熟悉流程,掌握设备管线的操作压力。3、保持冲入的管道气体压力在0.4Mpa左右,经保压,通过检漏液及观察压力表是否有变化,初步判定是否有泄漏。4、缓慢升至测试压力保压1小时,观察所有压力表是否有变化。保压压力为工作压力1.15倍即可,泄露率不超出0.1%即为合格
测试时间
初始
打压
气密性
测试结果
压力
时间
压力
时间
压力
建设单位:
日期:年月日
施工单位:
日期:年月日
监理单位:
日期:年月日
打压气密性试验作业记录
工段
精馏工段
设备及管道
精馏釜R1201F
作业时间
压力表测量范围
0-0.6
介质
水、氮气
作业人员
设备管理人员
复核
作业程序:
1.检查设备管线的焊口、法兰以及阀门的耐压情况,对低压系统以及公用系统进行试密,检查有无泄露。2.操作人员进一步熟悉流程,掌握设备管线的操作压力。3、保持冲入的管道气体压力在0.4Mpa左右,经保压,通过检漏液及观察压力表是否有变化,初步判定是否有泄漏。4、缓慢升至测试压力保压1小时,观察所有压力表是否有变化。保压压力为工作压力1.15倍即可,泄露率不超出0.1%即为合格

管道气密性试验规范

管道气密性试验规范

管道气密性试验规范管道气密性试验是指对管道系统进行气密性试验,检测管道系统是否存在气体泄漏问题,并评估其气密性能力。

以下是一般的管道气密性试验规范。

1. 试验目的和要求试验目的是确定管道系统的气密性能力,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试验要求包括试验压力、试验持续时间、泄漏标准等。

2. 试验设备和材料试验设备包括压力表、流量计、泄漏检测仪等。

试验材料包括压力测试介质、密封材料等。

3. 试验前准备3.1 对管道系统进行清洁。

3.2 进行初始泄漏检测,修复明显泄漏点。

3.3 为试验压力设定合理的增压速率。

3.4 准备试验记录表,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数据。

4. 试验步骤4.1 对试验管道密封,关闭所有与管道系统相连的设备。

4.2 施加试验压力,逐渐增加压力,直到达到试验压力。

4.3 维持试验压力,观察一定持续时间,记录压力变化情况。

4.4 进行泄漏检测,使用泄漏检测仪器对整个管道系统进行检测。

4.5 记录泄漏点,对发现的泄漏点进行修复。

4.6 保持试验压力一定时间,继续进行泄漏检测。

4.7 完成试验,记录试验结果。

5. 试验结果评价根据管道系统的设计要求和试验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

评价包括泄漏点数量、泄漏点大小、泄漏量等。

6. 试验记录完整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包括试验日期、试验人员、试验压力、泄漏检测结果等。

7. 安全措施7.1 试验过程中应保持通风良好。

7.2 避免试验压力超过管道系统设计压力。

7.3 严格遵守压力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以上是一般的管道气密性试验规范,实际试验应根据具体的管道系统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试验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空调制冷系统机组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空调制冷系统机组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8
燃气系统安装
9
氨管道焊缝无损检测
10
乙二醇管道系统规定
11
制冷剂管道试验
符合要求
制冷管道系统进行了强度气密性试 验及真空试验且满足设计和有关规定 的要求。 模块式冷水机组单元多台并联组合 时,接口牢固且严密不漏,连接后机 组的外表平整完好无明显的扭曲。 燃油系统油泵和蓄冷系统载冷剂泵 的安装纵横向水平度偏差实测为( /1000);联轴器两轴芯轴向倾斜偏差 为( /1000),径向位移为( )毫 米 经检测( )处,符合要求
施工单位检 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盖 章):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 论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1
模块式冷水机组安装
2
泵安装
3
制冷剂管道安装
符合要求

4 般
管道焊接
符合要求
管道管件的内外壁经过现场检查清 洁干燥,铜管管道支吊架的型式、位 置间距及管道安装标高符合设计要 求;连接制冷机的吸排气管道设置了 单独支架,管径小于等于20mm的铜管 道在阀门处也设置了支架,管道上下 平行敷设时吸气管在下方接支管。制 冷剂管道弯管的弯曲半径经检查为( )的管道外直径,其最大外径与最小 外径之差经抽测( )处,实测为( )D(外直径)。管材按照设计选用了 ( )材料。 制冷剂管道分支管按 照设计介质流向弯成90o弧度与主管连 接,使用的弯曲半径经过实测为( )D的压制弯管头。铜管切口平整,无 毛刺凹凸等缺陷,切口倾斜偏差经过 实测为管径的( )%,管口翻边后保 持(同心/基本同心/不同心,偏差为 ( )毫米);用承插钎焊焊接连接 应符合规范表8.3.4 的规定承插的 扩口方向应迎介质流向当采用套接钎 焊焊接连接时其插接深度应不小于承 插连接的规定 采用对接焊缝组对管道 的内壁应齐平错边量不大于0.1倍壁厚 且不大于1mm 管道穿越墙体或楼板时 管道的支吊架和钢管的焊接应按 GB50243规范第9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位置方向和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水 平管道上的阀门的手柄无朝下现象, 垂直管道上的阀门手柄朝向于便于操 作的地方。 自控阀门安装的位置符合 设计要求;电磁阀、调节阀、热力膨 胀阀、升降式止回阀等的阀头经检查 均朝向上;热力膨胀阀的安装位置高 于感温包,感温包装设在蒸发器末端 的回气管上,且与管道接触良好绑扎 紧密。 垂直安装的安全阀设置在便于 检修的位置,其排气管的出口朝向安 全地带,排液管装安在泄水管上。 制冷剂阀门安装前进行了强度和严 密性试验,详见试验报告( )份, 报告编号( );合格后的阀门在安 装前检查:阀体内保持干燥,无阀门 进出口封闭、破损或阀体锈蚀的现象 。

制冷管道系统吹污试验记录

制冷管道系统吹污试验记录

制冷管道系统吹污试验记录质控(通)表4.5.3-1 共页第制冷管道系统气密性试验记录质控(通)表4.5.3-2 共页第制冷管道系统真空试验记录质控(通)表4.5.3-3 共页第制冷管道系统充注制冷剂记录质控(通)表4.5.3-5 共页第风管严密性(漏光法检测)检测记录质控(通)表4.5.3-6 共页第页风管严密性(漏风量测试)检测记录质控(通)表4.5.3-7 共页第管道系统冲洗记录质控(通)表4.5.3-8 共页第页冷凝水管道系统充水试验记录质控(通)表4.5.3-9 共页第制冷设备运行调试记录质控(通)表4.5.5 共页第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质控(通)表4.5.6-1 共页第风机盘管、吊顶式空调器水压试验、风机盘管单机试运转记录质控(通)表4.5.6-2 共页第现场组装的空调机组漏风检测记录质控(通)表4.5.6-3 共页第系统风量及风口风量调试记录质控(通)表4.5.6-4 共页第系统流量及空调机组流量调试记录质控(通)表4.5.6-5 共页第空调房间温度、相对湿度及噪声测试记录质控(通)表4.5.6-6 共页第消防防排烟系统调试记录质控(通)表4.5.6-7 共页第风管与配件制作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金属风管)080101□□080201□□080301□□080401□□080501□□风管与配件制作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非金属、复合材料风管)080101□□080201□□080301□□080401□□080501□□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制作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80105□□080405□□080505□□风管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送、排风,防排烟,除尘系统)080103□□080203□□080303□□080403□□风管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空调系统)080403□□风管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净化空调系统)080503□□通风机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80107□□080207□□080306□□080407□□080507□□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通风系统)080304□□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空调系统)080404□□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净化空调系统)080504□□空调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空调水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金属管道)080701□□空调水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非金属管道)080701□□空调水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设备)防腐与绝热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风管系统)080105□□080205□□080306□□080405□□防腐与绝热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管道系统)080604□□080704□□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调试验收记录080100□□080200□□080300□□080400□□080500□□080600□□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送、排风系统)质控(通)表 4.5.8- 1 0801□□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防、排烟系统)质控(通)表 4.5.8- 2 0802□□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除尘系统)质控(通)表 4.5.8- 3 0803□□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空调系统)质控(通)表 4.5.8- 4 0804□□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净化空调系统)质控(通)表 4.5.8- 5 0805□□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制冷系统)质控(通)表 4.5.8- 6 0806□□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空调水系统)质控(通)表 4.5.8-7 0807□□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通风与空调)质控(通)表 4.5.8-8 08□□。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模板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模板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空调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243—080601□□说明080601主控项目1、设备型号、规格和技术参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有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

安装位置、标高、管口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地脚螺栓垫铁位置正确、接触紧密, 螺栓拧紧, 有防松措施。

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 对照图纸核对设备型号、规格。

2、设备的硷基础必须进行质量交接验收, 合格后方可安装。

3、表冷器外表清洁完整, 空气与制冷剂呈逆向流动, 堵严外壳四周缝隙, 冷凝水排放畅通。

观察检查。

4、燃油系统设备与管道等位置和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与消防要求。

燃气系统设备安装应符合设计和消防要求。

调压装置、过滤器安装和调节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且应可靠接地。

按图纸核对、观察、查阅接地测试记录。

5、制冷设备严密性试验和试运行的技术数据, 均应符合规定。

对组装式制冷机组和现场充注制冷剂机组, 必须进行吹污、气密性试验、真空试验和充注制冷剂检漏试验。

观察检查和检查试运行记录。

6、制冷系统管道、管件和阀门的型号、材质及工作压力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法兰、螺纹等处的密封材料应与管内的介质性能相适应; 制冷剂液体管不得向上装成”Ω”形。

气体管道不得向下装成”U”形; 液体支管必须从干管底部或侧面接出; 气体支管必须从干管顶部或侧面接出; 有两根以上的支管从干管引出时, 连接部位应错开, 间距不应小于2倍, 支管直径, 且≥200mm。

制冷机与附属设备之间制冷剂管道坡度与坡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规定时, 应按表8.2.5规定检查。

制冷系统投入运行前, 应对安全阀进行调试校核, 其开启和回座压力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核查合格证明文件、观察、水平仪测量、查阅调校记录。

7、燃油管道系统必须设置可靠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法兰应有导体跨接, 且接合良好。

观察检查, 检查试验记录。

8、燃气系统管道与机组连接不得使用非金属软管。

管道气密性试验报告

管道气密性试验报告

管道气密性试验报告1. 背景介绍管道气密性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检验方法,用于确定管道系统的气密性能。

管道系统的气密性对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避免能源浪费非常重要。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管道气密性试验的步骤和结果分析。

2. 试验目的本次管道气密性试验的目的是评估管道系统的气密性能,确保系统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试验可以检测管道系统中是否存在泄漏点,并对泄漏点进行修复。

3. 试验步骤3.1 准备工作在进行管道气密性试验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确定试验范围和试验对象,包括管道的长度、直径和材质等信息。

•准备试验设备,包括压力表、阀门和密封材料等。

•清洁试验环境,确保试验区域干净整洁。

3.2 密封管道首先,需要密封管道以准备试验。

具体步骤如下:1.关闭管道入口和出口的阀门,确保管道系统处于封闭状态。

2.使用密封材料封堵管道的任何可能泄漏的位置,如接口、连接点和法兰等。

3.检查密封的效果,确保密封牢固可靠。

3.3 施加压力在管道被密封后,可以开始施加压力进行试验。

具体步骤如下:1.将压力表连接到管道系统的合适位置。

确保压力表的读数准确可靠。

2.逐渐打开入口阀门,使空气或气体进入管道系统。

3.当压力达到预定值时,关闭入口阀门,并记录压力表的读数。

3.4 压力保持和泄漏检测在压力达到预定值后,需要保持一段时间并进行泄漏检测。

具体步骤如下:1.记录压力表的读数,并观察压力是否有明显下降。

如果压力下降超过预定范围,则可能存在泄漏。

2.检查管道系统的每个部分,特别是连接点和接口,寻找可能的泄漏点。

3.如果发现泄漏,及时进行修复,并重新进行压力测试。

3.5 压力释放试验结束后,需要逐渐释放管道系统中的压力,确保安全进行。

具体步骤如下:1.逐渐打开出口阀门,使管道系统中的气体缓慢释放。

2.监测压力表的读数,确保压力完全释放,并记录最终的读数。

4. 结果分析根据试验过程中的记录和观察,可以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压力保持时间:记录压力保持时间,如果压力下降较慢,则说明管道系统的气密性较好。

管道(设备)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

管道(设备)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查阅试验记录。
检验方法:管材为钢管、铸铁管时,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管材为塑料管时,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
9.3.1系统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保持不变,不渗不漏。
11.3.1供热管道的水压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下检查,不渗不漏。
13.2.6锅炉的汽、水系统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的压力应符合表13.2.6的规定。
检验方法:钢管或复合管道系统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应不降,且不渗不漏;塑料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连接处不得渗漏。
6.3.1在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玻璃前,应对集热排管和上、下集管作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检验方法:满水试验静置24h观察,不渗不漏;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10min压力不降,不渗不漏。
6.2.1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0.1MP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旁站观察、检查和查阅试运行记录。

06160501压缩式制冷(热)设备系统压力试验及调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06160501压缩式制冷(热)设备系统压力试验及调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C7 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压缩式制冷(热)设备系统压力试验及调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编印填写规则:1、施工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2、验收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33、主控项目:8.2.2 制冷剂管道系统应按设计或产品要求进行强度、气密性及真空试验,且应合格。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旁站、观察检查和查阅试验记录。

11.2.1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完毕,必须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调整(以下简称调试)。

系统调试应包括下列项目:1 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2 系统非设计满负荷条件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检查数量:调试记录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旁站、查阅调试记录。

11.2.2 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2 水泵叶轮旋转方向正确,无异常振动和声响,紧固连接部位无松动,其电机运行功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水泵连续运转2h滑动轴承外壳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不得超过75℃;4 制冷机组的试运转除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和现行国家标准《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4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机组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2)各连接和密封部位应无松动、漏气、漏油等现象;3)吸、排气的压力和温度在正常工作范围内;4)能量调节装置及各保护继电器、安全装置的动作应正确、灵敏、可靠;5)正常运转不少于8h;11.2.7 空调制冷系统、空调水系统与空调风系统的非设计满负荷条件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正常运转不应少于8h;除尘系统不应少于2h。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旁站、查阅调试记录。

4、一般项目:8.3.4 制冷剂系统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制冷剂阀门安装前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强度试验压力为阀门公称压力的 1.5倍,时间不得少于5min;严密性试验压力为阀门公称压力的1.1倍,持续时间30s不漏为合格;2 阀体应清洁、干燥、不得有锈蚀,其安装位置、方向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 水平管道上阀门的手柄不应朝下;垂直管道上的阀门手柄应便于操作;4 自控阀门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