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下的饱和盐水的密度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学问点1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状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状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确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10千克/米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上升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上升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固体、液体质量削减或增加时他们的密度也发生改变吗?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学问点21.质量定义: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同m表示。

单位:千克(kg),常用的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t=1010kg1kg=1010g1g=1010mg理解:质量的大小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无关。

留意:宇航员到月球上质量是不变的,因为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

2.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是试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说明:⑴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范围;⑵要用镊子向天平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⑶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干脆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方法:放平、调平、称平;左物右码。

⑴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⑵调整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这时横梁平衡。

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整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复原平衡。

完井液1

完井液1

第五章完井液一口井的完井工作系指从钻开生产层开始到交付生产为止所进行的各种作业。

这些作业包括钻进、下套管、射孔防砂、装井口等。

完井液可定义为从钻开油层到投产阶段用于井眼的流体。

国外一般把钻开油层、射孔、防砂以及各种增产措施中用于产层的流体称为完井液(Comple-tion Fluids),而将为维护或提高产能而修井时所需的流体称为修井液(Work -over Fluids )。

从广义上讲,从钻开油层到采油及各种增产措施过程中的每一个作业环节, 所使用的与生产层接触的各种工作液体系可以统称为完井液。

为满足井下作业的需要和保证作业的安全,完井液必须能够:1) 平衡地层压力,保证作业的安全;2) 提供储层保护能力,减少对生产层的损害;3) 维持井眼和套管的稳定;4) 携带、悬浮固相颗粒;5) 提供防腐能力,减轻对套管和井下工具的腐蚀;6) 在井下条件下保持各种性能的稳定;7) 与储层液体性质相容,不产生沉淀堵塞孔道。

第一节完井液分类与选择一、完井液的分类完井液按其组成可分为三大类八小类。

包括:1) 水基完井液:①改性钻井液②无固相清洁盐水③有固相粘性盐水2) 油基完井液:①油基钻井液②油包水钻井液3) 气基完井液:①气体②充气泥浆③泡沫完井液根据用途的不同可分为:钻进液: 在油气层钻进时使用的液体。

射孔液:用于套管内射孔作业时的液体。

酸化液:储层酸化时用的作业液。

压裂液:用于压开储层岩石弱的解理面以达到增产目的的液体。

隔离液:用于隔离井下两种不能配伍流体的作业液。

砾石充填液:用于砾石充填作业时携带和输送砾石的作业液。

封隔液:充填在封隔器以上套管和油管环形空间内支撑和保护套管及封隔器的作业液压井液:用于平衡井底孔隙流体压力而充填在井筒中的作业液。

清洗液:清洗套管和井筒的作业液。

修井液:用于井下设备修理维护和重新完井的作业液。

二、完井液对储层的损害及防治生产井钻井和完井的目的是要无限制地沟通储层油气流动的通道,从而确保油井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率。

海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与变化

海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与变化

3.4.1海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与变化世界大洋的温度、盐度和密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是海洋学研究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它几乎与海洋中所有现象都有密切的联系。

从宏观上看,世界大洋中温、盐、密度场的基本特征是,在表层大致沿纬向呈带状分布,即东—西方向上量值的差异相对很小;而在经向,即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却十分显著。

在铅直方向上,基本呈层化状态,且随深度的增加其水平差异逐渐缩小,至深层其温、盐、密的分布均匀。

它们在铅直方向上的变化相对水平方向上要大得多,因为大洋的水平尺度比其深度要大几百倍至几千倍。

图3—10为大洋表面温、盐、密度平均值随纬度的变化。

一、海洋温度的分布与变化对整个世界大洋而言,约75%的水体温度在0~6℃之间,50%的水体温度在1.3~3.8℃之间,整体水温平均为3.8℃。

其中,太平洋平均为3.7℃,大西洋4.0℃,印度洋为3.8℃。

当然,世界大洋中的水温,因时因地而异,比上述平均状况要复杂得多,且一般难以用解析表达式给出。

因此,通常多借助于平面图、剖面图,用绘制等值线的方法,以及绘制铅直分布曲线,时间变化曲线等,将其三维时空结构分解成二维或者一维的结构,通过分析加以综合,从而形成对整个温度场的认识。

这种研究方法同样适应于对盐度、密度场和其它现象的研究。

(一)海洋水温的平面(水平)分布1.大洋表层的水温分布进入海洋中的太阳辐射能,除很少部分返回大气外,余者全被海水吸收,转化为海水的热能。

其中约60%的辐射能被1m厚的表层吸收,因此海洋表层水温较高。

大洋表层水温的分布,主要决定于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大洋环流两个因子。

在极地海域结冰与融冰的影响也起重要作用。

大洋表层水温变化于-2~30℃之间,年平均值为17.4℃。

太平洋最高,平均为19.1℃;印度洋次之,为17.0℃;大西洋为16.9℃。

相比各大洋的总平均温度而言,大洋表层是相当温暖的。

各大洋表层水温的差异,是由其所处地理位置、大洋形状以及大洋环流的配置等因素所造成的。

盐水制冷原理

盐水制冷原理

盐水制冷原理一、引言盐水制冷技术是一种环保、节能的制冷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盐水在低温下的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循环流动来实现制冷。

本文将从盐水的物理性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盐水制冷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盐水的物理性质盐水是由水和溶于其中的无机盐组成的混合物。

相比于纯净水,其物理性质有所不同。

首先,盐水比纯净水密度大,这是因为溶解在其中的无机盐分子增加了其质量。

其次,盐水比纯净水具有更高的沸点和更低的冰点,这是由于无机盐分子对溶液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产生影响所致。

三、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物质随着温度升高而溶解度增加。

但对于一些特殊物质来说,则存在着随着温度降低而溶解度增加的情况。

这种特殊情况就出现在了我们所讲述的盐水制冷技术中。

以氯化钠为例,其在20℃下的溶解度为36.1g/100ml,而在0℃下的溶解度则增加到了35.7g/100ml。

这种现象被称为“负温度系数溶解度”。

四、盐水制冷系统构成盐水制冷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蒸发器:将制冷剂(盐水)从液态变为气态,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

2.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3. 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气体散发出来的热量释放出去,使其变为液态。

4. 膨胀阀:将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降压,使其变为低温低压状态。

五、盐水制冷工作原理在盐水制冷系统中,首先将盐水加热至一定温度,并通过蒸发器进行蒸发。

此时,盐水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并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

接着,经过压缩机的作用,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随后,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却,释放出去的热量使其变为液态。

最后,通过膨胀阀将高压液体降压,使其变为低温低压状态,并重新回到蒸发器中进行循环。

六、盐水制冷技术的优势相比于传统制冷方式,盐水制冷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环保:盐水制冷技术不需要使用任何化学物质,对环境没有污染。

2. 节能:盐水制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比传统制冷方式要少。

第六章 高密度饱和盐水钻井液

第六章  高密度饱和盐水钻井液

第六章高密度饱和盐水钻井液技术第一节高密度饱和盐水钻井液概述一、饱和盐水钻井液的作用和发展概况凡NaCl含量超过1%(质量分数,Cl-含量约为6000 mg/l)的钻井液统称为盐水钻井液。

一般将其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欠饱和盐水钻井液其Cl-含量自6000 mg/l直至饱和之前均属于此类。

(二)和盐水钻井液是指含盐量达到饱和,即常温下NaCl浓度为3.15×105 mg/l(Cl-含量为1.89×105mg/l)左右的钻井液。

注意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三)海水钻井液是指用海水配制而成的含盐钻井液。

体系中不仅含有约3×104 mg/l的NaCl,还含有一定量的Ca2+和Mg2+。

根据含盐量的多少,在国外出版的专著中又将盐水钻井液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含盐量在1%~2%时为微咸水钻井液,在2%~4%时为海水钻井液,在4%与近饱和之间时为非饱和盐水钻井液,在含盐量达最大值31.5%时则被称为饱和盐水钻井液。

如前所述,为了防止盐膏层发生塑性变形和盐溶而造成缩径或井塌等复杂情况的发生,—154—提高所用钻井液的密度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这一点已被国内外盐膏层钻井的实践所证实。

例如,华北油田新家4井使用油包水乳化钻井液钻3630~4518m的盐膏层井段,当钻井液密度为1.90~1.95 g/cm3时,在盐岩或含盐膏泥岩处,起下钻均会遇阻。

而钻井液密度提高至2.03~2.04g/cm3时,井下情况正常,下钻仅轻微遇阻,不需划眼就可通过。

因此,为保证安全顺利钻穿盐膏层,必须提高钻井液密度至能够控制盐岩蠕变和塑性变形所需范围。

所需密度应根据井深、井温及盐岩蠕变规律来确定,同时还要根据已钻井实际资料和岩心实测试验数据来进行修正,钻井过程中还需根据该井段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以确保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钻井液密度的具体确定方法和应用图版已在第四、五章详细介绍过,在此不再赘述。

一般情况下,盐的溶解是造成盐膏层钻井过程中各种井下复杂情况的主要原因。

饱和盐水钻井液配制

饱和盐水钻井液配制

聚合物盐水钻井完井液工艺技术规程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聚合物盐水钻井完井液的应用范围,基本组成及性能指标和施工工艺。

本规程适用于聚合物盐水钻井完井液现场施工。

2 聚合物盐水完井液使用范围该完井液适用于井底温度120。

C以内的中、低渗透油气层。

3 完井液性能的指标见表1表1项目漏斗粘度S 表观粘度mPa.s 塑性粘度mPa.s 动切力Pa 失水量mL 固相含量% PH值指标60--80 45--60 30--50 7--15 3--54 7.5-9注:1.密度根据地层的压力而定,最大密度为1.20g/cm3.2.漏斗粘度为马氏漏斗。

3. 固相含量指低密度固相。

4 基本组成及处理剂的质量标准4.1 基本组成4.1.1 基本配方见表2表2处理剂KCL NaCL SK LV-CMC FT-1NaOH加量(%)3--6 3--36 0.2-1.2 0.2—1.2 1--6 根据PH值要求定4. 1.2 SK系列产品可用PAC系列代替。

4.2 处理剂的的质量标准4.2.1 KCL质量符合GB6549-19864.2.2 NaCL质量符合GB5462-19854.2.3 SK质量符合Q/ZY0811-20024.2.4 LV-CMC质量符合SY/T5093-19924.2.5 FT-1或FT-70质量符合SY/T5794-19934.2.6 NaOH质量符合GB209-19895 配制程序5.1 用清水清洗干净配制容器、设备及管汇。

5.2 配制方法5.2.1 无技术套管的井由泥浆厂配制5.2.1.1 循环罐内加入清水100m3。

5.2.1.2 开泵低循环,从混合漏斗中缓慢加入SK 1000Kg,LV-CMC 1000Kg,NaCL 3000-5000Kg,KCL 2500-3000Kg,NaOH根据PH值要求。

5.2.1.3 加完后继续循环2小时左右,使药品充分溶解,取样测完井液性能,直至达到性能指标。

海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与变化

海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与变化

3.4。

1海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与变化世界大洋的温度、盐度和密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是海洋学研究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它几乎与海洋中所有现象都有密切的联系.从宏观上看,世界大洋中温、盐、密度场的基本特征是,在表层大致沿纬向呈带状分布,即东—西方向上量值的差异相对很小;而在经向,即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却十分显著。

在铅直方向上,基本呈层化状态,且随深度的增加其水平差异逐渐缩小,至深层其温、盐、密的分布均匀。

它们在铅直方向上的变化相对水平方向上要大得多,因为大洋的水平尺度比其深度要大几百倍至几千倍。

图3—10为大洋表面温、盐、密度平均值随纬度的变化.一、海洋温度的分布与变化对整个世界大洋而言,约75%的水体温度在0~6℃之间,50%的水体温度在1。

3~3。

8℃之间,整体水温平均为3.8℃。

其中,太平洋平均为3.7℃,大西洋4。

0℃,印度洋为3.8℃.当然,世界大洋中的水温,因时因地而异,比上述平均状况要复杂得多,且一般难以用解析表达式给出.因此,通常多借助于平面图、剖面图,用绘制等值线的方法,以及绘制铅直分布曲线,时间变化曲线等,将其三维时空结构分解成二维或者一维的结构,通过分析加以综合,从而形成对整个温度场的认识.这种研究方法同样适应于对盐度、密度场和其它现象的研究.(一)海洋水温的平面(水平)分布1。

大洋表层的水温分布进入海洋中的太阳辐射能,除很少部分返回大气外,余者全被海水吸收,转化为海水的热能。

其中约60%的辐射能被1m厚的表层吸收,因此海洋表层水温较高。

大洋表层水温的分布,主要决定于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大洋环流两个因子。

在极地海域结冰与融冰的影响也起重要作用。

大洋表层水温变化于-2~30℃之间,年平均值为17。

4℃。

太平洋最高,平均为19.1℃;印度洋次之,为1 7。

0℃;大西洋为16.9℃.相比各大洋的总平均温度而言,大洋表层是相当温暖的。

各大洋表层水温的差异,是由其所处地理位置、大洋形状以及大洋环流的配置等因素所造成的。

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浓度

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硫酸的质量为y,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z
Zn+H2SO4 == ZnSO4+H2↑
65 98
161 2
6.5g y
zx
65 981612 6.5g y z x
X= y=
= 0.2g =9.8g
z= =16.1g
9 .8 g
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
100%=9.8%
100 g
生成的硫酸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试管 溶液颜 溶 剂 溶 质 溶 液 溶质质量 编号 色比较 质量/g 质量/g 质量/g 分数
1 浅 10g 0.5g 10.5g 4.8% 2 较深 10g 1g 11g 9.1% 3 深 10g 2g 12g 16.7%
[实验9-8]
两杯溶液都是无色透明,
怎样比较溶液的稀浓?
溶质质量/g 溶剂(水)质 现象
Zn + H2SO4 = ZnSO4 + H2↑
65 98
13g X
65 13g
98 X
X=
98 × 13g 65
= 19.6 g
溶质的质量分数
=
19.6g 100g
×
100%
=19.6%
答: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练习:2(课本P45)73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足量 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溶液;
(填“饱和”或“不饱”)
②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31.6g ;
③ 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24% 。
[题型三] :有关溶液稀释或浓缩的计算
计算的依据 :
稀释前溶质质量 = 稀释后溶质质量 浓缩前溶质质量 = 浓缩后溶质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