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鉴赏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赏析原文: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念奴娇·过洞庭字词解释:⑴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⑵风色:风势。

⑶琼:美玉。

⑷着:附着。

⑸扁舟:小船。

⑹素月:洁白的月亮。

⑺明河:天河。

明河一作“银河”。

⑻表里:里里外外。

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⑼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岭表一作“岭海”。

经年,经过一年。

⑽孤光:指月光。

⑾肝胆:一作“肝肺”。

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⑿萧骚:稀疏。

萧骚一作“萧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⒀泛沧:青苍色的水。

⒁挹(yì):舀。

挹一作“吸”。

⒂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⒃北斗:星座名。

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⒄万象:万物。

⒅扣:敲击。

扣一作“叩”。

啸:撮口作声。

啸一作“笑”。

⒆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念奴娇·过洞庭翻译: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

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试题:(1)“妙处难与君说”中“妙处”有怎样的内涵?联系上阕,简要分析。

古诗词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洞庭青草”点出地点,照应题目;“无一点风色”营造了清幽、静谧的环境氛围。

B.“素月分辉,明河共影”,暗点月华星辉,明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

C.“肝胆皆冰雪”与上阕的“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象征词人胸襟坦白与人格高洁。

D.这首词在情与景的交融上有独到之处,物境与心境;昨日与今夕,和谐融会在一起。

16.全词蕴含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看似叙写作者练书法、品茗茶的悠闲,实际上却暗藏诗人无限感慨和牢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公孙丑上》中“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说明人才的重要性。

刘克庄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反问的手法也表达了这一观点。

(3)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上阕写出了元夕夜晚人们满城狂欢的景象,“_____”一句从听觉角度写出了乐器声四处回荡的热闹,“____________”一句则从视觉角度写出了人们彻夜狂欢的景象。

15.B16.(1)写洞庭湖的平静优美,表达对洞庭湖景色的喜爱之情;(2)写洞庭湖的浩淼和开阔,流露出作者以世间万物主人公自居的豪迈之情;(3)“无人可说”,表明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4)写月夜之景,流露出作者的悠然自得和坦荡旷达之情;(5)以孤月为伴,引清光自照,表现了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之情;(6)为人高洁而遭贬,流露出不改初衷的超然物外的自信与旷达之情。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阅读答案及解析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阅读答案及解析

念奴娇·过洞庭①宋张孝祥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吸西江③,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

当时,词人因谗言而被贬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

②青草:指与洞庭湖相连的青草湖。

③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19. 词的上片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来营造月下洞庭湖广阔清净、上下澄明的美好意境。

20. 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赏析。

【答案】19. (1). 比喻 (2). 夸张20. ①“孤光自照”,写出了词人不被人理解的孤独。

②“肝胆皆冰雪”,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身的清白,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坚守。

③“短发萧疏襟袖冷”,抒发了词人年华逝去的感叹和仕途失意的落寞、苍凉。

④词的后五句,运用想象,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抒发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豁达和豪迈。

【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常见的修辞包括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比拟、拟物、夸张等。

鉴赏时首先要准确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的具体运用,并指出其作用。

上片“玉鉴琼田三万顷”一句中,“玉鉴”就是玉镜;琼是美玉,“琼田”就是玉田。

把湖水比作“玉鉴琼田”,运用比喻的手法,形容湖水的平静、明净、光洁。

“三万顷”,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湖面广阔。

因此,作者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营造了月下洞庭湖广阔清净、上下澄明的美好意境。

【20题详解】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赏析诗词情感类的题目,首先要通读诗词,在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题目、作者、注释、意象特点、抒情的词句、抒情手法等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及习题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及习题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及习题【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内容:【原文】【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精品习题及答案】【原词】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释】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风色:风势。

琼:美玉。

着:附着。

扁舟:小船。

素月:洁白的月亮。

明河:天河。

明河一作'银河'。

表里:里里外外。

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岭表一作'岭海'。

经年,经过一年。

孤光:指月光。

肝胆:一作'肝肺'。

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萧骚:稀疏。

萧骚一作'萧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泛沧:青苍色的水。

挹:舀。

挹一作'吸'。

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北斗:星座名。

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万象:万物。

扣:敲击。

扣一作'叩'。

啸:撮口作声。

啸一作'笑'。

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

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作者】张孝祥(1132-1169),今安徽和县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绍兴年间进士,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诗歌鉴赏题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诗歌鉴赏题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诗歌鉴赏题《念奴娇·过洞庭》这首词真是让人一看就心潮澎湃。

想象一下,洞庭湖那样的美景,湖水一波接一波,像是跟人打招呼,波光粼粼,简直像撒了无数的银币。

这种画面让人忍不住想要跳进去,嘿,那可真是个“水乡明珠”啊。

张孝祥在这首词里,细腻地描绘了湖光山色,真是让人一看就想立马去游玩。

你看,词里提到的“孤舟蓑笠翁”,这画面太美了,简直像是电影里的场景。

一个老翁坐在小舟上,蓑衣一披,悠然自得,真是“随风而行”的大自在。

而且啊,张孝祥用“潇洒”这个词形容老翁,简直太贴切了。

你想想,生活中谁不想过得潇洒点呢?没事就出门,背个小包,去看美景,喝点小酒,日子过得可美滋滋。

再说了,老翁的那种随性,更是让人向往。

生活不就是要这么自在吗?不过,咱们的老翁可不是闲着,他的眼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那种情怀,听着就让人心里暖暖的,仿佛连风都变得柔和起来。

再看看湖边的景象,张孝祥的描绘让人忍不住想象那种氛围,湖面平静如镜,仿佛连鱼儿都在享受这份宁静。

你要是仔细听,可能还真能听到水波轻轻拍打岸边的声音,那感觉就像是大自然的低语,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温柔。

湖水映衬着远山,层层叠叠,像是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纱,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

这种美好啊,不光是眼睛能感受到,心里也能感受到,仿佛整个人都被这种氛围包围着。

老翁的孤独也是不容忽视的。

他虽身处美景之中,但心里却有种难言的寂寞。

张孝祥用“孤舟”来表达这种情绪,感觉就像在说,虽然外面的世界再美丽,人心里的孤独感却难以摆脱。

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明明周围热闹非凡,心里却像是一片荒原。

人总是渴望被理解,但有时候又觉得谁都不懂。

老翁在湖上漂荡,虽说潇洒,但心里的那份惆怅,谁又能体会呢?再说词里的“月光”,这也是个让人感动的元素。

月亮总是那么皎洁,洒下的光辉仿佛是为了照亮每一个孤独的灵魂。

老翁看着月光,心中肯定是满满的思绪。

他或许在想,自己这一生,是否也像这湖水一样,总是流淌,却不知去向何方。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及同步习题及解析【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2020】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及同步习题及解析【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2020】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及习题【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内容:【原文】【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精品习题及答案】【原词】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释】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风色:风势。

琼:美玉。

着:附着。

扁舟:小船。

素月:洁白的月亮。

明河:天河。

明河一作'银河'。

表里:里里外外。

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

岭表一作'岭海'。

经年,经过一年。

孤光:指月光。

肝胆:一作'肝肺'。

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萧骚:稀疏。

萧骚一作'萧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泛沧:青苍色的水。

挹:舀。

挹一作'吸'。

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北斗:星座名。

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万象:万物。

扣:敲击。

扣一作'叩'。

啸:撮口作声。

啸一作'笑'。

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

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作者】张孝祥(1132-1169),今安徽和县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绍兴年间进士,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念奴娇_过洞庭》鉴赏

《念奴娇_过洞庭》鉴赏
在一大一小的对比中,展示出洞庭的浩淼和开阔, 也衬托出词人豪迈的气概。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思考】“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堪称千古名句, 请分析这几句在表达上的妙处。
①该句意思是“明月光辉四射,银河与明月一同映入湖水之中,上 下全都清亮明洁。”从秋月写到秋水。 ②双关手法:词人巧妙地将星月辉映,波光粼粼、洁净清朗的洞庭 月夜景色,与作者澄澈纯净的内心世界有机结合。 ③借景抒情: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透明的,没有一 丝儿污浊。 ④表现自己“肝肺皆冰雪”的高洁情怀。
冰 雪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这句话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①用典:“孤光”用了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 盏凄然北望”这一典故。 ②双关:“孤光自照”,一方面指月亮在天宇中,只能自我孤 独地照耀着;另一方面词人回忆起在岭外一年左右的为官生涯 中,自己不同流合污,始终保持高洁的情怀,有所感怀。 “肝肺皆冰雪”与上阙的“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表明词人 胸襟坦白,如同冰雪一样晶莹,这也是词人高洁人格的象征。
楼作》在表达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
答案:(1)《念奴娇·过洞庭》侧重于借景抒情,以乐景 写乐情,在孤独中抒发豪迈之情。上片寓情于景,“玉鉴琼 田”“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诉说自己的澄澈之心,高洁之 向。下片景中见情,“孤光自照”是孤独的月光,也是自己 孤独的坚守。 (2)《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侧重于用典抒情,以乐景 写哀情,在豪迈中倾诉哀愁之情。无论是“君山云气”还是 “阮湘草木”的景色,都让词人独自凝愁。而下片开头写壮 阔之景,却又转想到世间离愁,落脚点还是哀。
译读
同桌搭档(或前后桌搭档),其中一名同学朗读,另一名同学翻译。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 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短发萧骚 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而此刻的我,身着单薄衣衫,平静的泛舟在 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 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扣舷独 笑,不知今夕何夕。(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 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阅读及答案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①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岭表,指五岭以外的地区。

经年是指作者被贬担任广南西路经略抚使,在岭南过的一年。

1.下面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画面的空灵使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

B.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C.诗人独以一颗心面对浩瀚水天,欣然领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心怀坦荡,无惧两鬓已斑,前途坎坷。

D.这是一首豪放词,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

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2.上阕和下阕的结尾,作者都采用了模糊表达的方式。

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4分)
3.这首词和我们学过的《前赤壁赋》写的都是月下泛舟时的所见与所感,抛开文体的因素,你更喜欢哪部作品?为什么?请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手法的角度阐释。

(10分)
参考答案
1.D(不是现实主义,是浪漫主义。


2.①扩大词句的内涵。

②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参与想象。

(两点4分,一点2分。


3.明确喜欢哪一部作品,简要说明原因,联系相关的诗句,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手法的角度具体阐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念奴娇·过洞庭》鉴赏试题及答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①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③,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词人因谗言而被贬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

②青草:湖名,与洞庭湖相连,在湖南岳阳市西南,总称洞庭湖。

③表:即五岭以外的地区。

经年:指作者被贬担任广南西路经略使,在岭南过的一年。

14. 下面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一句,描写已经临近中秋,浩瀚的湖面水波不兴,皓月当空、玉宇澄澈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

B.“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三万顷”是指湖面的广阔,点出了在这美玉一般的偌大湖面上,扁舟一叶,真似仙境。

C.“肝胆皆冰雪” 一句中,作者以“冰雪"自喻,肝胆如冰雪一般晶莹洁白,表达了忠贞高洁的品质和坦荡磊落的胸怀。

D.“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一句中,"尽挹西江”,
是说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

“细斟北斗”,是说对着北斗星慢慢斟酒来喝。

E.这是一首豪放词,笔势雄奇,大气磅礴,同时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

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15.“表里俱澄澈”即使上阕写景的总结,也与下阕的抒情遥相呼应,请结合全词说说你的理解。

(6分)
试题答案:
14.(5分)DE (选D得3分,选E得2分)
【解析】D项,“对着北斗星慢慢斟酒来喝”错,“细斟北斗”是说举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

E项,“现实主义的词作”错,应为“浪漫主义”。

15.(6分)“表里俱澄澈”概括了天上银河璀璨,湖面波光粼粼,月华星辉与波光水色,上下通明,浑然一体的景象,是对上阕写景的总结;(3分)此外,“表里俱澄澈”与下阕的“肝胆皆冰雪”呼应,表达了自己因谗言而被贬职到岭南的那段时间里,虽遭困境,但依然保持高洁品德,连肝胆都如冰雪般晶莹,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