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课程设计 2

合集下载

燃气课程设计 2

燃气课程设计 2
居民生活小时计算流量Q=kt(ΣkNQn)
式中Q—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m3/h);
kt—不同类型用户的同时工作系数,可取kt=1;
k—燃具的同时工作系数;
N—同一类型燃具的数目;
Qn—同一类型燃具的额定流量(m3/h);
由公式计算得居民生活小时用气量为Q=87.21m3/h。
2.2.公共建筑耗热指标及用气量平衡
μ---相应流体的动力黏度,Pa·s;
ρ---流体的密度,kg/m3。
由规范查得各组分的动力粘度代入上式,混合气体的动力粘度为
μ=10.22226×10-6Pa·s
ν=13.60375×10-6m2/s
1.1.6混合气体的低热值
Ht=(y1Ht1+y2Ht2+…+ynHtn)/100
=(96.226×35.902+1.77×64.397+0.6×93.24+0.178×123.649+0.259×156.733)/100
第一章燃气性质计算
1.1.气源基本参数
1.1.1供应燃气为天然气,其设计基本参数如下:
气体
甲烷
乙烷
丙烷
正丁烷
正戊烷
氮气
分子式
CH4
C2H6
C3H8
C4H10
C5H12
N2
体积分数(体积%)
96.22
1.77
0.6
0.178
0.259
0.967
1.1.2分子量的计算
由输配课本表1-4、表1-5查得各组分分子量,按以下公式求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
3、为保证和提高低压管网的供气稳定性,给低压管网供气的相邻调压室之间的连通管道的管径,应大于相邻管网的低压管道管径。

燃气安全教育课程设计

燃气安全教育课程设计

燃气安全教育课程设计燃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提高公众对燃气安全的意识和知识,开展燃气安全教育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燃气的基本知识、燃气安全意识培养、燃气事故预防等方面进行探讨。

燃气是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可燃气体,是一种高效便捷的能源。

在利用燃气的同时,了解其基本知识至关重要。

首先,燃气本身无色、无味,很难被人们察觉到其存在。

因此,一旦发生泄漏,极易造成爆炸或中毒事故。

其次,合理使用和储存燃气也至关重要,避免燃气泄漏导致的危险。

另外,正确安装和使用燃气设备也是保障燃气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提高燃气安全意识方面,燃气安全教育课程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学校、社区、企业等单位可以组织燃气安全知识宣讲活动,向公众普及燃气知识,提高燃气安全意识。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如讲座、演示等,使公众逐渐认识到燃气安全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燃气使用习惯。

此外,燃气事故的预防也是燃气安全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

学习正确的燃气使用方法、如何判断燃气泄漏以及应急处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燃气事故的发生概率。

公众应该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燃气设备,注意燃气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在进行燃气安全教育课程设计时,应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针对学生群体,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和实验等方式讲解燃气安全知识,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

对于企业员工,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他们认识到燃气安全对企业和员工生命财产的重要性。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移动应用等,设计在线燃气安全教育课程。

通过网络直播、微信公众号、APP等方式,实现随时随地的燃气安全教育,方便公众学习和获取相关知识。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还能够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燃气安全教育中来。

在燃气安全教育课程中,还应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通过模拟实验、应急演练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燃气事故的危险和紧急处理方法,提高他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燃气工程课程设计

燃气工程课程设计

燃气工程课程设计题目:XX高层住宅楼的课程设计学院: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班级:10级给水排水一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第一章《燃气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 1 -1、设计任务与设计资料 ............................................................................................................................ - 1 -2.设计内容 ................................................................................................................................................... - 1 -3.设计成果 ................................................................................................................................................... - 2 - 第二章设计计算及说明...................................................................................................................................... - 3 -2.1燃气基本性质及参数计算 .................................................................................................................... - 3 -2.2 用气设备燃气流量 ............................................................................................................................... - 9 -2.3 室内燃气管道布线及设备布置说明.................................................................................................. - 10 -2.4 室内燃气管道设计计算说明.............................................................................................................. - 13 -2.5室内燃气管道水力计算(见附表)................................................................................................... - 15 - 第三章设计总结 ............................................................................................................................................... - 16 - 第四章图纸及附件.......................................................................................................................................... - 18 -第一章《燃气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任务与设计资料1.1 设计任务XX高层住宅楼的燃气设计,具体厨具布置见各层平面。

城市燃气课程设计

城市燃气课程设计

城市燃气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城市燃气的基本知识,包括燃气的种类、性质、输送和应用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描述主要燃气成分及其特性。

2.解释燃气输送和分配的基本原理。

3.识别和分析城市燃气系统的组成部分。

4.探讨燃气应用中的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培养:1.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燃气相关问题。

2.绘制简单的燃气系统图。

3.进行基本的燃气测量和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1.认识燃气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对燃气行业可持续发展负责的态度。

3.增强安全使用燃气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依据教材《城市燃气工程》进行,内容包括:1.燃气的基础知识:燃气成分、性质和分类。

2.燃气输送技术:管道设计、输配系统。

3.燃气应用技术:居民用气、商业用气、工业用气。

4.燃气系统安全与环保:泄漏检测、事故预防与处理、环境影响评估。

教学大纲将按照教材章节顺序展开,每个章节包含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和实际应用等环节。

三、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燃气的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燃气工程案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实验法:进行燃气性质和输送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燃气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课程目标,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城市燃气工程》。

2.参考书籍:提供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视频,生动展示燃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4.实验设备:配备燃气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城市燃气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和小组讨论等环节,记录学生的平时表现。

燃气供应课程设计怎么做

燃气供应课程设计怎么做

燃气供应课程设计怎么做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燃气的性质、供应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安全使用燃气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燃气的定义、性质和分类;•掌握燃气供应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燃气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燃气供应系统的基本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燃气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能够制定安全使用燃气的规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燃气供应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培养学生遵守燃气使用规范,确保个人和公共安全的意识;•培养学生节能环保的意识,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燃气性质和分类:介绍燃气的定义、组成、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燃气的分类和应用。

2.燃气供应系统:讲解燃气供应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燃气源、输配系统、调压系统、计量系统等,并通过实例介绍其工作原理。

3.燃气设备及使用:介绍燃气设备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如燃气灶、燃气热水器等,并讲解安全使用燃气的注意事项。

4.燃气安全:讲解燃气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及燃气泄漏应急处理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燃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使学生掌握燃气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燃气供应系统的运行原理和燃气设备的使用方法。

3.实验法:学生进行燃气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安全使用燃气的意识。

4.讨论法:学生就燃气使用中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燃气供应技术与应用》等。

2.参考书:《城市燃气工程》、《燃气安全技术与法规》等。

3.多媒体资料:燃气供应系统原理图、燃气设备操作视频等。

4.实验设备:燃气灶、燃气热水器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某住宅小区燃气课程设计

某住宅小区燃气课程设计

某住宅小区燃气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住宅小区燃气的相关知识,包括燃气的性质、供应系统、安全使用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燃气的性质和特点,了解其在住宅小区中的应用。

2.解释燃气供应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3.分析燃气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提出预防措施。

4.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燃气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燃气基础知识:介绍燃气的定义、性质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燃气的基本特点。

2.燃气供应系统:讲解燃气供应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维护,使学生掌握燃气供应的基本知识。

3.燃气使用安全:分析燃气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教授学生安全使用燃气的知识和技能。

4.燃气设备安装与维护:介绍燃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燃气的基础知识、供应系统和安全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燃气事故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实验法:学生进行燃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就燃气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燃气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燃气专业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燃气知识课件、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燃气供应系统模型、燃气设备等,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表现评价。

2.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进行批改和反馈。

城镇燃气课程设计

城镇燃气课程设计

城镇燃气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城镇燃气的基本概念,包括燃气的种类、性质和用途。

2. 使学生了解城镇燃气输配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3. 帮助学生理解燃气计量与计价的方法,以及节能减排在燃气使用中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燃气设备、进行简单故障排查和处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开展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认识到燃气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城镇燃气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沟通和表达,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城镇燃气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和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实践。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城镇燃气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燃气的基本概念:燃气的种类、成分、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燃气概述2.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输配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设施设备及其安全运行管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3. 燃气计量与计价:燃气计量原理、计量设备、计价方法及节能减排措施。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燃气计量与计价4. 燃气设备操作与维护:燃气设备的使用方法、常见故障排查与处理、日常维护。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燃气设备操作与维护5. 燃气安全知识:燃气泄漏的危害、预防措施、应急处理方法及安全常识。

- 教材章节:第五章 燃气安全6.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燃气设备操作、故障排查与处理、安全演练等实践活动。

燃气燃烧与应用课程设计

燃气燃烧与应用课程设计

燃气燃烧与应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燃气的性质,掌握燃气燃烧的基本原理;2. 学生能了解燃气的种类及其特点,了解不同燃气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 学生能掌握燃气表的读数方法,了解燃气费用的计算方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与燃气相关的问题;2. 学生能正确使用燃气设备,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合理的燃气应用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燃气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环保意识;2. 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3.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养成关注能源、安全、环保等社会问题的习惯。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结合学生所在年级,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学生在本课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燃气的基本性质与种类:讲解燃气的组成、性质,介绍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常见燃气的特点及用途。

2. 燃气燃烧原理:阐述燃气燃烧的过程,分析燃烧所需的氧气量与燃气的化学反应。

3. 燃气表的读数与计算:教授燃气表的读数方法,讲解燃气费用的计算方式,让学生掌握家庭用气量的估算。

4. 燃气应用与安全:介绍燃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燃气热水器、燃气炉等,讲解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常识和注意事项。

5. 燃气环保与节能:分析燃气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探讨节能减排的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燃气的基本性质与种类第二课时:燃气燃烧原理第三课时:燃气表的读数与计算第四课时:燃气应用与安全第五课时:燃气环保与节能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第一章 燃气的基本性质与种类第二章 燃气燃烧原理第三章 燃气表的读数与计算第四章 燃气应用与安全第五章 燃气环保与节能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输配课本表1-4、表1-5查得各组分分子量,按以下公式求混合气体平均分子 量。
M=(y1M1+ y2M2+……+ ynMn)/100 =(96.226×16.043+1.77×30.070+0.6×44.097+0.178× 58.124+0.259+72.151+0.967×28.0134)/100 =16.79558(g/ mol) 式中 M---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
小区共有 17 栋住宅楼,共有 456 户,每家用户装双眼灶一台,额定热负荷 3.5×
2kW,燃气热值为 36.87236 MJ/m3,燃气密度为 0.751kg/m3,运动粘度为
ν
=13.60375×10-6 m2/s,燃具的额定流量为 Qn= 3.5 2 3600 =0.683 (m3/h) 36872
156.733)/100 =36.87236 MJ/m3
1.1.7 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
然后将组分的惰性气体按照图1-12(输配课本)与可燃气体进行组合,即
yCH4+yN2=97.193% ,
惰性气体 1 0.01 可燃气体 96
由输配课本图1-12查得各混合组分在上述混合比时的爆炸极限相应为6%~15%。
ρi ---燃气中各组分在标准状态时的密度,kg/m3。 (2)相对密度: 气体的相对密度是指气体的密度与相同状态的空气密度的比值。混合气体的 相对密度可按下式计算:
S=ρ/1.293= 0.751429/1.293=0.581Kg/m³
式中 S---混合气体相对密度,空气为 1; ρ---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kg/m3; 1.293---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密度,kg/m3。
由输配课本图1-12查得未与惰性混合气体的组分各混合组分爆炸极限:
乙烷:2.9%~13.0%
丙烷:2.1%~9.5%
正丁烷:1.5%~8.5%
正戊烷:1.4%~8.3%
由式 L
100
得该燃气的爆炸极限为:
y y y y y y

L L L L L L
'
1
' 1
'
2
' 2
'
n ' n
2.2.3.利用储气设施进行调节
输配系统的储气罐、高压燃气管束储气及长输干管末端储气---都可用于调 节日和小时的用气不均匀。地下储气库---可用于调节季节性不均匀和一部分 日用气不均匀。
6
本科课程设计
第三章 输配管网系统设计及水力计算
3.1 布线依据
现代化的城市燃气输配系统是复杂的综合设施,由下表:本设计的输配系统主 要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低压、中压两级压力的燃气管网;2.区域调压站;
用气量平衡方法及措施:
2.2.1.改变气源的生产能力和和设置机动气源
2.2.2.利用缓冲用户进行调节:
在夏季用气处于低谷时,可将多余燃气供应给这些缓冲用户使用,而在 冬季用气高峰时,这些缓冲用户可改用其他燃料---这样可调节季节性不均 匀和一部分日用气不均匀。还可调整某些工业企业用户的厂休日和作息时 间,以及在节日用气高峰时,有计划的暂停供应大型工业企业等方法---来 调节日不均匀性。
1.居民生活耗热指标及用气量........................................................................5 2.公共建筑耗热指标及用气量平衡............................................................... 5 第三章输配管网系统设计及水力计算................................................................. 5 1.布线依据........................................................................................................ 6 2.中压管网布置................................................................................................ 7 3.低压管网布置................................................................................................ 7 4.管道的纵断面布置........................................................................................9 5.管网水利计算及压力降的确定................................................................. 10 6.小区室外低、中压管网水利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小区室内管道水力计算..............................................................................15 8.管材及管道防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调压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调压器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调压器通过能力校核..................................................................................21



1
1
2
2
n n
Ls=14.85%
Lt=14.85%
1.1.8华白指数
W1=H÷ s =36.87÷ 0.58 =48.4(MJ/m3)
W2=H÷ s =40.87÷ 0.58 =53.6(MJ/m3)
5
本科课程设计
第二章 耗气量计算及供需平衡 Nhomakorabea2.1.居民生活耗热指标及用气量
2
本科课程设计
第一章 燃气性质计算 1.1.气源基本参数 1.1.1 供应燃气为天然气,其设计基本参数如下:
气体
甲烷
乙烷
丙烷 正丁烷 正戊烷 氮气
分子式
CH4
体积分数 (体积%)
96.22
C2H6 1.77
C3H8
C4H10
C5H12
N2
0.6
0.178 0.259 0.967
1.1.2分子量的计算
由规范查得各组分的动力粘度代入上式,混合气体的动力粘度为 μ=10.22226×10-6 Pa·s ν=13.60375×10-6 m2/s
4
本科课程设计
1.1.6 混合气体的低热值
Ht=(y1Ht1+y2Ht2+…+ynHtn)/100 =(96.226 × 35.902+1.77 × 64.397+0.6 × 93.24+0.178 × 123.649+0.259 ×
1.1.5.混合气体的运动粘度
(1)混合气体的动力黏度可按下式近似计算:
μ=100/ (gi/μi)
式中 μ---混合气体的动力黏度,Pa·s; gi---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质量成分,%; μi---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动力黏度,Pa·s。
(2)混合气体的运动黏度为: ν=μ/ρ
式中 ν---流体的运动黏度,m2/s; μ---相应流体的动力黏度,Pa·s; ρ---流体的密度,kg/m3。
本科课程设计
目录
概述.......................................................................................................................... 1 第一章 燃气性质计算..........................................................................................2
居民生活小时计算流量 Q=kt(ΣkNQn)
式中 Q—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m3/h);
kt—不同类型用户的同时工作系数,可取 kt=1;
k—燃具的同时工作系数;
N—同一类型燃具的数目; Qn—同一类型燃具的额定流量(m3/h); 由公式计算得居民生活小时用气量为 Q=87.21m3/h 。
2.2.公共建筑耗热指标及用气量平衡
1
本科课程设计
小结........................................................................................................................ 21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1.气源基本参数.................................................................................................. 2 2.燃气性质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耗气量计算及供需平衡............................................................................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