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

合集下载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9.30•【文号】教民厅函〔2019〕11号•【施行日期】2019.09.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族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函〔2019〕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根据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20年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安排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00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4000人。

现将招生计划下达给你们,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调整优化生源和专业结构,切实做好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及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1. 骨干计划是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包括全日制、非全日制),作为动态调整增量,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之内单列下达,请各招生单位在本单位研究生招生总计划内做好统筹安排。

未完成的骨干计划原则上不得挪用。

2. 骨干计划招生是全国研究生招生的一部分,严格执行《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博士研究生年度招生文件,坚持“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

3. 各招生单位要结合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将骨干计划集中安排到本单位优势学科专业,加大民族地区急需紧缺人才、特别是理工农医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

二、招生对象1. 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国家积极推动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旨在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选拔一批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将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进行相关参考内容的介绍。

一、计划实施的目的1.培养和选拔一批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人才;2.促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向教育、科技、文化、农业、医疗等重点领域集聚;3.推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招生对象和条件1.招生对象为少数民族学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相关规定;2.大学本科生要求高中阶段有一门国家课程层面的学科竞赛获奖或专业类竞赛第一名、市级及以上体育竞赛前三名、文艺竞赛一、二等奖、省级及以上文化历史知识竞赛前几名等,考取人数不超过计划的30%;3.硕士研究生重点考虑本科阶段获得过国家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国家级、教育部级、省部级、市级及以上的科技、文化竞赛、发表过顶级学术论文等,考取人数不超过计划的40%;4.博士研究生要求有正常的硕士研究生学历,并在硕士阶段获得过国家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国家级、教育部级、省部级、市级及以上的科技、文化竞赛、在领域内多次发表顶级学术论文等,考取人数不超过计划的30%。

三、考核评价与选拔方式1.综合成绩采用两级方案进行考核,第一级采用专家组面试,第二级采用学科竞赛成绩和素质测评成绩;2.通过对报名者进行深入了解,评定其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综合评价其个人才情和创新意识,对符合要求的考生进行录取。

四、计划分配方式1.总计划招收各民族博士学位研究生1500名,硕士学位研究生3000名,本科学生10000名,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以及各省区市重点高校和优势学科院校;2.其中,每个省区市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分别分配30%和40%至本省区市高等教育机构,其余分别分配至全国高等教育机构;3.本科生招收计划,以各省区市民族比例为基础制定,各地应按照文化、历史、语言等特征分配,确保全国各地少数民族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本计划中来;4.计划实施单位应根据相关规定,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督导、管理和服务,并细化各项记录与统计工作,便于计划的考核、统计和推进工作开展。

内蒙古2020年少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报考须知_少干人才计划是什么.doc

内蒙古2020年少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报考须知_少干人才计划是什么.doc

内蒙古2020年少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报考须知_少干人才计划是什么内蒙古2020年少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报考须知_少干人才计划是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进入后半段,还有10天的时间报名就将结束,大多数人都完成了报名,正在努力的备考。

研究生考试的难度是很大的,没有充足的准备很难顺利上岸。

今天给大家介绍内蒙古2020年少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报考须知!内蒙古2020年少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报考须知(官方)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2019】11号)精神和相关规定,为方便考生做好网上报名审核工作,现将有关报考条件及要求通告如下:一、报考条件1.考生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博士研究生年度招生文件有关要求报考。

2.我区境内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二、报考要求(一)硕士研究生报名1.应届毕业生:按照网上报名审核程序,须在网上提交的审核材料有:身份证、学生证、在校证明(须写明入校前所在省份、入校及毕业时间、所在院系及所学专业、能否正常毕业等内容)。

2.往届生(非在职):按照网上报名审核程序,须在网上提交的审核材料有: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和学位证。

3.在职人员:按照网上报名审核程序,须在网上提交的审核材料有: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和学位证、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加盖单位公章、法人签字)。

企事业单位在职汉族考生到教育厅办理手续时,需提供3年以上的劳动合同、社保部门出具的社保个人参保缴费证明和明细表原件及复印件。

(二)博士研究生报名1.应届、往届、在职人员凡符合报考博士研究生条件的,其所需在网上提交的审核材料、程序与报考硕士研究生相对应人员相同。

2.博士研究生报考最多可报考3所学校(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可报考),在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考登记服务管理系统一次报考3所或3所以内学校,提交材料后不可更改或增添学校。

2023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

2023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

2023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
2023年,根据中央和地方关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支持,按照各地少数民族分布比例,结合少数民族发展需求,出台《2023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

一、财政投入
针对少数民族特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国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拨付的资金将根据少数民族在不同地区的比例进行分配。

二、投入领域
1、教育:财政投入将用于改善少数民族学校的教学设施,改善教学条件,支持少数
民族学校的教育投入;
2、医疗:财政投入将用于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条件,支持少数民族医院投入,保
障少数民族人口健康;
3、科技:财政投入将用于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少数民族
地区的科技水平;
4、文化:财政投入将用于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和发展,提升少数民族文化
质量;
5、民生:财政投入将用于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

三、项目执行
每个省份将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省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确定资金拨付领域,明确投入比例,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具体项目,加强项目建设和实施。

《2023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的出台,旨在加快少数民族发展,改善少数民
族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少数民族发展环境,使少数民族得到更好的发展机遇,实现更加均衡发展。

教育部少干计划分配表

教育部少干计划分配表

教育部少干计划分配表
根据教育部少干计划的分配原则,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分配表,具体分配情况可能因地区和需求而有所不同:
- 北京市:
- 北京大学:20名
- 清华大学:15名
- 中国人民大学:10名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名
- 北京师范大学:5名
- 上海市:
- 复旦大学:20名
- 上海交通大学:15名
- 华东师范大学:10名
- 华东理工大学:5名
- 上海财经大学:5名
- 广州市:
- 中山大学:20名
- 华南师范大学:15名
- 广州大学:10名
- 华南理工大学:5名
- 华南农业大学:5名
- 成都市:
- 西南交通大学:20名
- 四川大学:15名
- 电子科技大学:10名
- 西南财经大学:5名
- 西南民族大学:5名
- 武汉市:
- 武汉大学:20名
- 华中科技大学:15名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0名
- 华中师范大学:5名
- 武汉理工大学:5名
以上只是一个示例,具体的分配将根据各个大学的参与意愿、资源情况、评选和审核等因素进行确定。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是国家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群体中优秀人才接受高等教育和深造的政策。

这一计划分为文、理、工三类专业,针对学士、硕士、博士层次的不同需求,对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进行招生,旨在提升少数民族群体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

在文科类别中,招生专业包括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等。

历史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对历史文物进行文献学和考古学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哲学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进行哲学思辨和社会理论研究的高层次人才,文学专业则着重培养能够进行文学批评、创作和翻译的高层次人才,法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优秀法律素养、执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经济学专业着重培养掌握市场经济和财务管理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在理科类别中,招生专业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

数学专业主要培养能够研究数学基础理论、化学专业则着重于培养具有很强理论与实践能力、物理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卓越地完成物理实验研究并取得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的高层次人才。

在工科类别中,招生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够掌握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的原理和技术、机械工程则着重于培养能够设计和制造工程器具和产品的高层次人才、电子信息专业则主要培养能够研究电子信息传输、处理和控制技术的高层次人才。

除了以上专业,还有交叉学科的跨专业人才培养,例如统计学、生态学、农业科学等专业。

在招生计划中,这些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也是极其受欢迎的。

总之,不管是哪个专业领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都为各个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提供契机,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人才能量。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分配表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分配表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分配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是国家为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设立的一个重要的扶持项目。

为了更加科学、公平、合理地实施该计划,国家颁布了一份详细的分配表,以下是该表的主要内容:1.学科领域分配该分配表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少数民族发展实际,将学科领域分为三大类:一是国家中长期发展重点学科和领域;二是我国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需要的学科和领域;三是其他学科和领域。

其中,对前两类学科领域予以重点支持和倾斜,后一类学科领域也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2.资金分配国家将为该计划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根据财政状况和计划实施需求进行合理分配。

具体而言,将优先保障国家中长期发展重点学科和领域的资金需求,其次是我国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需要的学科和领域,最后是其他学科和领域。

3.鼓励创新该分配表鼓励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在学术和科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就,对其进行适当的奖励。

同时,对于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将优先推荐他们参加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支持。

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家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包括税收优惠、享受社会保险和医疗保健、子女教育支持等方面。

同时,国家也将积极探索本土化的服务措施和文化支持,例如保障少数民族人才的宗教信仰自由、提供针对性的职业发展培训等。

结论:以上就是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分配表的主要内容。

这份分配表在学科领域的支持和倾斜、资金的分配、鼓励创新、政策的支持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划,旨在推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专业发展、个人成长和社会融合。

相信在这份计划的有效落实下,我们一定能够看到更多出色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涌现和成就。

2024年少数名族骨干计划分配表

2024年少数名族骨干计划分配表

2024年少数名族骨干计划分配表2024年,我国继续推进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旨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干部队伍建设。

以下是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整理出的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详细阐述了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分配名额及具体要求。

一、计划概述1.培养目标:培养一批具有坚定政治立场、业务能力强、熟悉民族工作、忠诚党的事业的少数民族骨干人才。

2.培养对象:全国55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的在职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3.培养方式:采取在职学习、脱产学习、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提高少数民族骨干的综合素质。

二、分配表1.内蒙古自治区- 分配名额:10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分配名额:15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民族宗教、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3.广西壮族自治区- 分配名额:8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4.宁夏回族自治区- 分配名额:5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民族宗教、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5.西藏自治区- 分配名额:6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民族宗教、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6.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 分配名额:共计1500人- 培养方向:根据各地实际需求,重点培养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人才三、实施要求1.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实施,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计划顺利推进。

2.各培养单位要严格选拔程序,确保培养对象的质量。

3.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少数民族骨干的实际工作能力。

4.各级政府要为培养对象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政策、资金、培训资源等。

总结: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旨在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骨干人才,以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24
2
2 2 10 2 2 2 4 6 4
42482
18 66 2
4
22
2
228
44664
24642
12 54
4
22
2
226
24446
22442
8 36
4
222
22222222442
30 70
4
22
2
228
24684
424842
6 16
2
2
2
222
4
28 65
6
2
226
45664
33682
6 50
附件1
招生单位
合计 教育部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24664242462
54
2
2
28
2
2
2
2
28
2
2
22
4 12
2
2
222
2
4 10
2
222
2
2 10
2
2
2
2
2
3 10
22
22
2
20 84 2
4
2
224
2 2 4 4 40*
42442
23 80
4
1
1
4222444
2 4 4 40* 2
6 28
2
222
442
22222
2 14
4
2
22
22
28 68 2
博士
硕士计划
计划 小计 河北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兵团 其他
28
24
2
6
12
2
242
2
2 12
2
242
2
58
2
22
2
6
2
22
48
4
22
4
2
2
注:1. “*”为定向西藏新疆公共管理硕士专项计划;“△”含定向新疆喀什地区医学硕士专项计划。 2. 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其招生计划单列为“其他”类。
其他 2 2 2
2 2
—8—
招生单位
中央统战部 暨南大学
交通运输部 大连海事大学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科研院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部省合建院校 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 内蒙古大学 南昌大学 郑州大学 广西大学 海南大学 贵州大学 云南大学 西藏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大学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2 2
2 2 2 2 2 2
硕士计划
海南 重庆 四川 224 224 22 68 246 2 24 44 2 10 10 2 246
4 4 10 20 248 224
26 22
6 2 2
2
22 22
贵州 6 4 2 4 4 2
4 10
8
2 2 24 8 4 4 4 2 2 4 10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南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大学
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
博士
硕士计划
计划 小计 河北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兵团 其他
1000 4000 32 345 64 71 60 73 69 368 40 126 209 328 321 376 48 260 198 199 612 119 14
727 2677 18 231 36 51 41 59 52 221 16 100 129 209 211 276 19 142 125 147 470 87 12
20 76
5
22
223
22224
2 2 2 40* 2
15 76
5
2
224
22324
2 2 2 40* 2
30 76
5
2
224
22324
222
2
2
2
2
268
268
24
2
22
14
18
2
2
2
2
10
2
2
2
4
2
2
4 18
22 2
贵州 2 2 2 2 2 2 10 10 8 4 4 24 2
2 2
2 4 10 2
36
4 2
2
云南 4 4
2 2 10 10 4 2 2 25 2
2 3 2 2 2 2 8
2
34
4 2 2 2
西藏 2 2
2 2 10 10 2 2
其他地方院校 中国音乐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博士 计划
5 5 2 2 5 5 60 60 12 8 4 50 5 4 5 3 4 3 3 4 3 3 3 3 4 3 75 5 2 2
小计 36 36 14 14 20 20 150 150 56 30 26 240 20 15 18 14 20 18 20 20 20 18 14 15 14 14 395 22 10 26 18 4 6
2 2 2 40* 2
3 18
2
22
22
2222
2 16
2
2
222
222
8 50
2
2
2
2
2
40*
2 10
2
2
2
22
7 28
4
4
2
222
22242
3 12
2
2
2
2
2
2
2 16
2
2
2
2222
2
28
2
1
21
2
2 10
2
22
2
11
12 19
2
2
2222
22
3
5 26
4
22
22
2
2226
7 54
6
2
28
24644
—11—
2
2
2
2
2
2
1
11 2
2
2
2
2
1
2
2
2
2
4
2
4
2
4
4
吉林 黑龙江 2 2
2
2
3
3
2
2
2
4
6
2
2
2
2
2
3
2
1
2
2
2
2
2
2
湖北 2 2 2 2 1
2
3
2
2 8 2 2 2 2
1 1
2 2
湖南 2 2 2 1
2 2
8 2 2 2 2 2
2
2 2
广西 6 6 4 4 2 2
4 8
10
2 2 24 8 4 4 4 4 8
10
2 4 25 10 4 5 4 2 4
2
2
2 2
西藏 4 5 2 40* 2
2 8
8
2 2 28 10 4 6 4 4 2
2
4 4 2 2
陕西 2
2 2 5 2 7 2 2 2 1
2 2
甘肃 2 4
2 2
2 5 2 8
2 6 22 10 2 4 4 2 2
2
2 2 2 2
青海 2 4
2 2 2
2 5
工业和信息化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外交部 外交学院
公安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国家体育总局 北京体育大学
博士 计划
18 25 6 20 5 2 5 6 30 5 30 4 2 16 43 25 6 6 4 2 13 2 2 3 2 2 2
42262
15 42
4
2
2
2
4
22224
42262
13 40
4
2
114
22444
22242
35
5
3 15
10 15
2
222
223
4 40
5
1
5
22452
42242
12 42
6
6
2
662
42242
2 12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