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设计内容
工艺设计的基本要素

工艺设计的基本要素1. 概述工艺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的基础上,对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设计和优化的过程。
它涉及到工艺流程、工艺装备、工艺参数等多个方面,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工艺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装备选择、工艺参数确定等内容。
2. 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流程设计是指确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经过的工序和工序之间的关系。
它需要考虑产品的特性、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设备的可用性等因素。
一个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在进行工艺流程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明确产品要求:了解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如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材料硬度等。
•确定工序数量和次序: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生产能力,确定合适的工序数量和次序,确保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和流畅性。
•考虑工序之间的关系:不同工序之间可能存在依赖关系,需要考虑工序之间的顺序、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协调性和连贯性。
•考虑设备和人力资源:根据生产能力和设备的可用性,确定合适的设备和人力资源配置,以满足生产需求。
•优化工艺流程:在确定初步的工艺流程后,可以进行优化,通过改进工序和工序之间的关系,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工艺装备选择工艺装备选择是指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选择适合的设备和工具。
合适的工艺装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在进行工艺装备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了解设备的性能和特点:了解不同设备的性能和特点,包括生产能力、精度、稳定性等,以选择适合的设备。
•考虑设备的可用性和成本:根据生产需求和预算,选择可用性高、成本合理的设备。
•考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对于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非常重要,需要考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要求。
•考虑设备的更新和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变化,设备可能需要更新和升级,需要考虑设备的可扩展性和更新换代的可能性。
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

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一、工艺包设计的内容1.生产工艺流程:工艺包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加工过程的安排、工序之间的衔接和工艺参数的设定等。
在生产工艺流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产品质量要求、生产周期、人力资源、设备能力等。
2.工艺参数:工艺参数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控制的各项指标,如温度、压力、速度、时间等。
在工艺包设计中,需要明确不同工序所需的工艺参数,并设定合理的数值范围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3.设备与工装:工艺包设计中还需要确定所需的设备和工装,以支持产品的生产和组装。
这包括具体的设备型号、数量、布局和使用方法,以及各种工装(如夹具、导向板、模具等)的设计和制造要求。
4.检测和检验:在工艺包设计中,需要考虑产品的检测和检验方法。
这包括确定所需的检测设备和方法、检验标准和频率等。
通过这些检测和检验手段,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5.安全与环保:工艺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环保问题。
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环保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生产环境的卫生。
二、工艺包设计的深度规定1.标准化和规范化:工艺包设计应该尽可能地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便在生产过程中能够高效地进行。
通过统一的工艺流程、参数和设备标准,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变量,并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参数优化:在工艺包设计中,除了设定合理的工艺参数范围外,还可以进行参数优化的工作。
通过实验和优化方法,可以找到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工装和设备改进:工艺包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工装和设备的改进和更新。
通过引入新的工装和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4.自动化和智能化:工艺包设计中还可以考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应用。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工艺控制系统,可以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降低人力资源的需求。
5.培训和教育:工艺包设计中应该考虑到人员培训和教育的需求。
(完整版)工艺设计毕业课程设计

第一章产品及工艺路线的介绍1.1 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1.1.1 产品名称中文名:2-氨基-5-氯二苯甲酮俗名:氨基酮化学名:2-氨基-5-氯二苯甲酮英文名:2-amino-5-chlorobenzophenone1.1.2 化学结构、分子式及分子量1.1.3 理化性质本品为黄色或壳黄色针状结晶,MP95—99℃,无臭,味苦,微溶于水,可溶于二氮甲烷,氯仿,乙醚等。
1.2还原岗位的工艺流程框图1.2.1流程图盐酸还原回收甲苯反应废水层分水弃去(三废)废铁渣压滤甲苯回收弃去(三废)残废液水洗结晶水洗废水弃去(三废)离心甩料离心母液弃去(三废)氨基酮粗品1.2.2 工艺过程将甲苯、水、异噁唑成品、盐酸依次加入到还原反应釜,开搅拌,通蒸汽加热。
再将铁粉加入,升温至95℃。
回流反应3h后停止搅拌,并迅速将废水层分去,将甲苯层通入压滤罐,将废铁渣滤除,将滤液压入水洗结晶罐,将水洗用水加入进行水洗,通蒸汽升温至60℃,保温30min后分去水层。
重复3次后,通入常温水冷却降温析晶,降至35℃时,改用冰盐水冷却,使结晶充分,降至20℃时,出料于离心机重复甩干,离心甩得的粗品经水分检测水分含量﹤8%时,送至临时存放区,待精制用。
将离心母液吸入甲苯蒸馏釜,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甲苯回收,回收的甲苯进行下一次反应套用。
第二章物料衡算2.1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年产 80 吨利眠宁中间体氨基车间还原工段的车间工艺设计工作日:270 天年收率:还原工段收率为 88%—90%产品规格:氨基酮:净含量≥98.5%水分≤1%根据设计任务,分别设定该工段各岗位的收率如下:还原工段:反应岗位为91.8%反应工序为93.7%压滤工序为100%水洗结晶工序为100%离心甩料工序为98%物料衡算以天计算,物料单位为千克,产品规格见下表所示,年产量×产品净含量×1000 年工作日氨基酮的日产量=2.2 设计所涉及物料的工业规格表2-1 物料衡算的物料规格表氨基酮的日产量=年产量×产品净含量×1000工作日 =294.81 kg天所以氨基酮精品的日产量为:294.81 kg天离心阶段甩出的氨基酮的量为:294.8198%=308.83 kg75%氨基酮的粗品量为: 308.8375%=411.77 kg因为精制岗位的总收率为98%,所以氨基酮的量为:308.8398%=315.13 kg 因为还原岗位的收率为93.7%,所以可由氨基酮的量求得异噁唑纯品的量为: 315.13×229.6793.7%231,68=333.401、还原反应工序(收率:93.7%)(1)、已知设计的原料投料比表2-2 还原反应的原料投料比表(2)化学反应方程式N NH2OOCl2H2O Fe phCH3CFe(OH)2Cl分子量:229.671855.85231.6891.55 Fe(OH)2+HCl→ FeCl2+ 2H2O分子量:91.55 36.46 126.76 18(3)进料量计算过程说明:在确定异噁唑的量为计算基准的基础上,根据投料比及物料规格算出各物料的投料量。
工艺设计的内容

芯,烘后最粘合一起;同时烘芯板可通用; ⑤ 砂芯的分盒面应尽量与砂型的分型面一致——起芯与起
模斜度的大小方向一致,以保证砂芯和砂型之间形成的 壁厚均匀,减少披缝,同时有利于气体的排出; ⑥ 便于下芯、合型; ⑦ 设高度方向的分层砂芯——选择砂芯的划分面时,应力 求使同层砂芯组合后的上面为平面,以利于测量组装后 的砂芯尺寸; ⑧ 被分开的砂芯每段要有良好的定位条件; ⑨ 分芯时要考虑下芯的顺序不得产生干涉;
线收缩率(%) 自由收缩 0.9~1.1 0.8~1.0 0.7~0.9 0.8~1.0 0.6~0.8 0.9~1.1 1.5
受阻收缩 0.8~1.0 0.7~0.9 0.6~0.8 0.7~0.9 0.5 0.7~0.9 1.0
几种合金的线收缩率
合金种类
自由收缩 受阻收缩
球墨铸铁
1.0
0.8
白口铸铁 铸钢
9、工艺筋
是为了防止铸件产生裂纹或变形的一个附 加结构,获得铸件后一般都要去除。
工艺筋分为
割筋(收缩筋) 拉筋(加强筋)
第四讲 砂芯
1、砂芯的作用 2、砂芯的构成 3、砂芯的设计原则 4、砂芯的固定和定位 5、芯头间隙 6、芯撑和芯骨(略) 7、砂芯排气(略) 8、砂芯拼合
1、砂芯的作用
铸件的内腔
影响线收缩率的因素:
◆ 合金的种类,成分。(主要) ◆铸件的大小 ◆铸件结构复杂程度 ◆铸型种类 ◆型砂与芯砂的强度 ◆浇冒系统的结构与分布 ◆浇注温度 ◆砂箱箱带的形状和位置
几种合金的线收缩率
合金种类
灰铸铁 筒形铸件 孕育铸铁
中小铸件 大中铸件 特大铸件 长度方向 直径方向 HT250~HT300 HT350
工艺设计方案模板

工艺设计方案模板工艺设计方案模板一、设计目标在本次工艺设计方案中,主要目标是对产品进行优化改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和符合客户需求。
二、设计内容1. 设计工艺流程:根据产品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确保生产过程的顺畅和高效。
2. 工艺设备选择: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设备,包括机器设备、工具和工装,确保设备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3. 工艺参数设定: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工艺流程,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包括温度、时间、速度等,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4. 生产线布局设计: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能力要求,设计合理的生产线布局,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设计步骤1. 产品分析:对产品进行详细分析,了解产品的特点、用途和需求。
2. 工艺流程设计:根据产品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确保生产过程的顺畅和高效。
3. 设备选择: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工艺流程,选择合适的设备,包括机器设备、工具和工装。
4. 工艺参数设定: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工艺流程,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包括温度、时间、速度等。
5. 生产线布局设计: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能力要求,设计合理的生产线布局,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6. 检验和验证:对设计的工艺方案进行检验和验证,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可行性分析1. 生产效率:通过对工艺流程的优化改进,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时间和成本。
2. 成本控制:通过合理选择设备和工艺参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3. 产品质量:通过科学设计和控制,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满足客户需求和要求。
五、意义和影响1.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 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提高客户满意度,树立企业形象。
3. 促进生产线的优化改进,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总结本次工艺设计方案的目标是对产品进行优化改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和符合客户需求。
化工工艺流程设计的内容

化工工艺流程设计的内容一、化工工艺一般工艺流程:IBk»4W-√rI;心事|々上户1,:/>,<,•“,戊1运1仪];产I W,分Kij迎YI~~J变换F 引词冼I-T合心力“6KC=>G1Iro个3Emz*aosnκjsz-F■少W0∙B*g∙*m*cs一生1》口ne.UA»∙-g∙Nd90g俱1,a”・*vsf-g∙go*F<OVΘOH■工WV9.<WMJ:Af1Kf1K工NBg0*工M性气体变换反应:CO+H2O-►CO2+H2水洗CO2+H2O=H2CO3碱洗CO2+NaOH ------------ -N a2CO3+H2O 确定战植介质的技术规格和沆向常用的或能介质:水、水蔽月,冷冻盐水、空气(JI空或IS塘).(Ξ)确定据作条件和拽制方向询定电个生产工厚或每台设色的番个不同部位要达到犯保持的操作条件.1.反应SSKi作公敏的偏宗a可逆反应的平衡(吸热或放热)如:EB<=>Sty+H2+△H采用二段反应,温度序列为先低后高b考虑反应的选择性(按主付反应活化能的大小)如:AE1P AE2S“一•.如果E1为主反应的活化能,且E1>E2 则高温有利于主反应c温度的限制条件(材质和催化剂的要求)(2)组成a某一反应物要求很高的转化率例如CO+C12→COC1(光气)二异氯酸酯的原料要求不含氯,C12的转化率100%,采取CO过量b产物与反应物分离困难如C6H6(苯)+H2→C6H12(环己烷)C6H6:Tb≡353.IkC6H12: Tb≡353.9k苯与环己烷很难分离,因此采取氨气过量,苯完全反应。
c反应的浓度效应(浓度对主付反应速率的影响)d分离循环费用(3)压力a、反应速度b、反应物料的相态(如七项烧化和液相烧化)c、后续分离要求(希望水冷后就产生气液两相)(4)反应的转化率a、准化率和所需反应时间的关系b、各种转化率下的产品分布c、反应系统和分离系统的设备价格2、精储塔工艺参数的确定(D塔压(实质上是塔顶塔釜温度选取的问题)a、尽量避免真空操作(增加真空泵和塔径)b、常压下能用普通冷却水冷却,就不宜采取加压c、对于>16MPa时,究竟采用低压冷冻还是高压冷却,需要做方案比较。
工艺设计的基本要素

工艺设计的基本要素工艺设计是将产品设计转化为实际生产过程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要素,包括工艺路线、工装夹具、工艺参数、生产设备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基本要素。
一、工艺路线工艺路线是指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流程,包括各个工序的顺序、方法、设备和工艺参数等。
工艺路线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产品的特性、质量要求、生产效率和成本等因素。
在工艺路线的设计中,需要确定每个工序的具体操作步骤、所需的设备和工具,以及工艺参数的设置等。
二、工装夹具工装夹具是指用于固定和定位工件的装置,它们在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工装夹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工件的形状、尺寸和固定要求等因素。
工装夹具的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稳定性,能够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准确定位和固定,同时要方便操作和调整。
三、工艺参数工艺参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和调节的各种参数,包括温度、压力、速度、时间等。
工艺参数的设置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工艺参数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产品的特性和要求,以及生产设备的性能和限制等因素。
合理地设置工艺参数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四、生产设备生产设备是工艺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包括各种加工设备、检测设备和辅助设备等。
生产设备的选择和配置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加工要求、生产能力和投资成本等因素。
在生产设备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设备的性能和精度要求,以及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合理地选择和配置生产设备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工艺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工艺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而可持续性则可以确保工艺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工艺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工艺路线、工装夹具、工艺参数和生产设备等。
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产品的质量、成本和生产效率。
在工艺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各个要素的特点和要求,以达到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的目的。
工艺设计知识点

工艺设计知识点工艺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对工艺流程、工装夹具、加工工序等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确保产品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生产制造的一门学科。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工艺设计知识点。
1. 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流程设计是工艺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包括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货的整个生产流程安排。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个生产环节的顺序、工序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生产效率等因素。
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产品质量。
2. 工装夹具设计工装夹具是指用于固定和定位工件、辅助完成加工任务的专用工具。
工装夹具设计需要根据产品的几何形状、加工特点和工艺要求进行设计。
合理的工装夹具设计可以提高加工精度、降低变形风险,并提高生产效率。
3. 工序安排工序安排是指将各个加工工序按照顺序进行排列,并确定每个工序的加工方法和参数。
在进行工序安排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工序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协作关系,以及加工设备的利用率和产品的质量要求等因素。
4. 材料选择材料选择是指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制造。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和加工性能,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强度、硬度、耐腐蚀性、导热性等。
5. 工艺参数设置工艺参数是指在加工过程中对设备、工具和材料等进行调整和设置的参数。
合理的工艺参数设置可以确保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同时提高加工效率。
6. 质量控制工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包括对产品和加工过程进行监测和检验,以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抽样检验、尺寸检测、外观检查等。
7.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工艺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项工艺工序的成本,并通过合理的工艺规划和加工方法来降低成本。
比如,在产品设计时尽量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提高加工精度以减少废品率等。
8. 设备选型设备选型是指根据产品的生产需求和加工工艺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加工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道平面布置图示意
管道平面布置图示意
管道立面布置图示意
管段图
管子、管件、法兰、阀门、管道附件、特殊管件及管道支吊架 等;
与管道相关的内容,如完整的管道编号、介质流向、管道坡度、 弯管曲率半径、冷紧要求、管道等级分界、防烫范围及供货范 围分界号等;
仪表元件,包括流量仪表、液位仪表、压力仪表、温度仪表、 分析仪、安装在管道上的其它仪表及上述仪表的位号等;
尺寸; 7. 管廊的走向、宽度、间距、标高等; 8. 控制室、配电室、检修间、生活间等; 9. 列出相关设备清单; 10. 管口位置和编号;
设备立(剖)布置图
1. 设备的支撑方式和标高、设备名称及位号; 2. 设备的平台、梯子及其标高; 3. 建构筑物的柱、梁,平台、梯子及其标高; 4. 管廊(桥、带)轴线号和各层主梁标高。
管道
1. 与设备相连的所有工艺和公用工程管道(包括开、停 车及事故处理管道),并在管道上标有管道号(介质、 管径、等级、序号、绝热等) ,用箭头表示流向;
2. 除仪表阀门外的所有阀门及其类型; 3. 管道等级变化,标明分界线; 4. 管道特殊要求:如坡度、上抽头、袋形等 5. 开、试车用的放空,吹扫及冲洗接头等 6. 所有管道附件:过滤、软管、视镜、孔板、盲板、可拆
工艺设备管口、设备位号及管道穿越的平台标高; 管道穿越建(构)筑物平台的标高及穿越建筑物墙壁处的标高; 管道的分支和变径、管段长度和标高、支架定位尺寸和型号等; 管道材料表; 图纸分界线、接续图号、建北、尺寸单位、管道条件(如操作压
力、操作温度、设计压力、设计温度)及管道制造要求(如试验 压力、热处理要求、主体材质等; 5. 换热器类,指形式、主体材质、设计参数(管、壳
程分别填写); 6. 工业炉类,指形式、热负荷、炉管材质等。
设备布置图
1. 设备定位尺寸、支承方式和标高、设备位号; 2. 卧式容器和换热设备的固定支座端,换热器的抽
芯方向及空间; 3. 主要设备的操作、维修平台和梯子; 4. 设备吊装空间和方位; 5. 设备检修空间、检修通道等; 6. 装置的建、构筑物轮廓线,各层的标高、柱间距
设备外形(包括裙座、鞍座基础等)、管口(包括人孔)、平台及其标高、 直梯(包括护圈)、斜梯及位号;
建(构)筑物,包括门、窗、柱、梁、平台、轴线号及其标高、直梯(包 括护圈)、斜梯、栏杆、围堰、围堤、电缆桥架、仪表槽盒和风道等;
殊设备检修范围; 管道的定位尺寸和标高、设备和建(构)筑物的定位尺寸及结构尺寸等; 图纸分界线、接续图号、建北、装置边界及坐标等; 图纸说明,包括尺寸单位、相对标高、相关的接续图号及其他需要特
PID注释
P&ID图(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PID注释
1. 设备注释:设备布置的特殊要求或操作空间要 求;
2. 管道注释:注明工艺、配管方面的一些特殊要 求;
3. 仪表注释:注明仪表安装方面的特殊要求; 4. 其它需要注释的内容。
P&ID图(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图例、符号
1. 各类标识符号、缩写、代号的用途; 2. 设备、仪表、管线及管件示意及其代号的编
写规则;
P&ID图示意
设备一览表
工艺设备表应列出所有设备: 1. 位号、 2. 设计文件编号(指非标设备)、 3. 名称、规格(型号)、 4. 操作条件(介质、温度、压力等)、 5. 设计条件(温度、压力等)、 6. 特性(性能)参数、 7. 台数(包括备用台数)、 8. 重量、隔热要求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短接等; 7. 取样点位置、形式、编号 8. 所有安全泄压设施,如安全阀、爆破片、呼吸阀等; 9. 异径管的形式和位置;
P&ID图(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仪表
1. 所有在线仪表,包括测量、记录、调节、分析 仪表等,所有仪表均需编号;
2. 所有调节阀; 3. 联锁关系; 4. 成套设备仪表也要注明;
管段图示意
管架布置图
在管道平面布置图上标明管架编号; 根据管架形式完成管架图; 包括支吊架的结构型式、尺寸及制造安装要求等。
管架布置图示意
管架详图示意
表格类设计文件
设计施工说明书 管道等级表 综合材料表 管架汇总表 压力管道一览表
设备布置图示意
设备布置图示意
管道平面布置图
管子、管件、法兰、阀门、管道附件、特殊管件(包括工艺流程要求 的非标管件、限流孔板、盲板等)及管道支吊架等;
与管道相关的内容,如完整的管道编号、介质流向、管道坡度、弯管 曲率半径、管道等级分界、特殊管件代号、防烫范围及供货范围分界 号等;
仪表元件,包括流量仪表、液位仪表、压力仪表、温度仪表、分析仪、 安装在管道上的其它仪表的位号等;
设备一览表
1. 泵类,指流量、扬程(或进出口压力)、轴功率、配 用电机型号及功率、防爆等级,如果是透平驱动, 则应说明透平型号、功率、形式及蒸汽参数等;
2. 压缩机类,指类型、轴功率、驱动机型式及功率、 流量等;
3. 反应器(容器)类,指形式、主体材质等; 4. 塔类,指形式、规格(包括直径、总高、塔板数或
工艺详细设计图纸内容
P&FD图 P&ID图 设备一览表 管道规格书 设备布置图 管道布置图 管段图(轴侧图、单线图) 管架布置图 表格类设计文件
P&FD图(工艺流程图)
表示完整的生产过程,包括主要工艺设备; 主要工艺管道;物流的编号;换热器的热 负荷;主要控制、联锁方案。
物流数据表 列出各主要物流数据,包括每 股物流的起止点、相态、组成、总流量、 气相流量、液相流量、温度、压力、分子 量、气相密度、液相密度、气相粘度、液 相粘度、气相热焓、液相热焓等。应给出 不同工况的数据。
P&FD图示意
P&ID图(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设备
1. 设备位号和名称,必要时表示主要规格; 2. 成套供应机组的初步范围; 3. 全部设备管口; 4. 非标设备的内件:如塔板、加热冷却盘管等; 5. 必要时注明设备安装高度及设备间相对高
度 6. 动设备的驱动型式
P&ID图(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