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辅助下膀胱癌根治手术的护理配合解析

机器人辅助下膀胱癌根治手术的护理配合解析
机器人辅助下膀胱癌根治手术的护理配合解析

临床护理·外科护理机器人辅助下膀胱癌根治手术的护理配合

邹康李红莉李乔陈红赵体玉

【摘要】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膀胱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方法与技巧。方法回顾

性分析23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行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准备、手术体位及术中配

合经过。结果23例患者手术进行顺利,无与手术配合相关的问题发生,术后无护理相关的并发症

出现。结论熟练掌握护理配合要点,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正确、规范使用机器人系统,积极预防和

处理护理相关问题,才能够保证手术的高效、安全完成。

【关键词】机器人;膀胱癌根治;护理;手术配合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其中鳞癌和腺癌

多为浸润性生长,称为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

术+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尿道改流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

癌的基本治疗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术器械持续

改进和更新,微创外科进入机器人手术时代,达芬奇机器人

系统具有安全、高效、局限性低的特点,目前已在外科手术

中广泛应用[1]。自2003年机器人辅助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robot-assisted radical cystectomy,RARC)首次应用以来,其

已成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新的治疗方法[2],但该手术方法技术难度高,对护理配合的要求专业性强,国内对此类手术

护理配合的报道较少,2015年1-6月我院泌尿外科为23

例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膀胱癌根治术治疗,手术效

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23例,其中男19例,女4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4岁。纳入标准:患者术前均行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组织检查,且均证实为浸润性膀胱癌;超声、肾盂静脉造影、CT或MRI检查,未发现远处淋巴结转移;肾盂静脉造影显示上尿路形态、功能正常;符合机器人手术适应证,且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2.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和静脉复合麻醉,患者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调整手术床使患者头低脚高位。常规消毒铺巾,协助医生依次完成镜头孔、机械臂孔及辅助孔道的建立。各孔道建立完成后缓慢注入二氧化碳气体,气腹压维持在12mmHg(1mmHg=0.133kPa)为宜[3],患者手推车从会阴部进入,机器人四个臂与戳卡连接,分别置入镜头、单极剪刀、双极电凝钳、大抓钳,辅助孔内置入吸引器及无损伤肠钳等辅助器械。完成膀胱切除及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等手术步骤后,取脐下正中约5cm纵切口,开放移除标本。取回肠作“W”形吻合形成新膀胱,吻合输尿管与新膀胱,置入单J管,经尿道置入22F三腔气囊导管至新膀胱,导尿管与2根单J管用丝线固定。将新膀胱放置于原膀胱位置,清点手术用物无误,放置盆腔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

3.结果。23例患者顺利完成在机器人辅助下膀胱癌根治及淋巴结清扫术,无手术配合相关问题出现,平均手术时间3.5h,平均出血量245ml,术后患者无压疮、身体不适等与体位相关的并发症,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5d,术后无尿漏,亦无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护理

一、术前访视

机器人辅助下全膀胱癌根治术是我院开展的新技术,患者对此手术缺乏了解,情绪焦虑,因而巡回护士手术前1d到病房访视患者,用图片及视频等直观方式向其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当天流程,手术体位,与主治医生一起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麻醉及手术的先进性、安全性,缓解患者的焦虑。同时积极取得家属的配合和支持,减轻患者忧郁状态。同时嘱患者在手术日清晨穿医用弹力袜来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通过查阅病历等资料来了解辅助检查结果及皮肤状况,综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二、术前用物准备

1.器械敷料准备。机器人特殊器械及泌尿外科腹腔镜器械,膀胱切除器械包。机器人专用30°镜头,机器人专用手臂。常规开腹所需无菌敷料1套,另备无菌中单3块。

2.特殊物品准备。机器人手臂套3个,镜头臂套1个,镜头套1个,剪刀帽1个,8mm达芬奇戳卡封帽3个,单J 管,标本取出袋,保温杯,Weck夹,2-0可吸收薇桥线,3-0可吸收薇桥线,4-0可吸收薇桥线若干。

3.手术间布局。手术前1d巡回护士将患者手推车对患者会阴处放置于手术床床尾靠墙处,手推车底座在手术床延长线上,并将手推车电源连接上,保持手推车处于充电备用状态。三维成像视频影像放置于床尾左侧消毒区域以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6.16.008

作者单位: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手术室

通信作者:李红莉,Email:chengld138********@https://www.360docs.net/doc/255029258.html,

外,手术医生操作台放置在靠墙消毒区域以外,方便主刀医生能观察到手术每个环节,同时能与助手和麻醉医生进行交流[4]。

三、术中配合

1.巡回护士配合。(1)术前对患者进行简单心理疏导,核对患者信息,建立静脉通道。(2)安置体位,患者常规取截石位,在托腿架与患者下肢之间放置凝胶软垫,保证患者舒适。患者头部垫凝胶软垫,肩部放置肩托固定牢靠,防止头低脚高位时患者向头侧移动。体位安置完毕后,询问患者舒适度,稍作调节后配合麻醉完成。麻醉完成后,使患者双眼闭合,贴膜予以保护。器械护士共同清点手术用物,在主刀医生的主导下进行Time out安全核查,再次共同核对患者信息。助手将所需戳卡置入后,调节二次体位,将手术床头低脚高约60°,背板升高约45°,腿板降低约45°,满足术者要求的同时保证患者舒适。(3)在助手的指挥下,将患者手推车从患者会阴部推入,确保手术部位、机器人镜头臂、患者手推车的纵轴中线,三点成一线,正确连接仪器线路。(4)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输液管道、体位等,配合麻醉及手术安全进行。(5)手术结束关闭体腔前后再次与器械护士清点用物,确保清点无误。

2.器械护士配合。(1)提前30min洗手整理无菌器械台,依次套好器械臂后将器械臂收拢,用无菌中单覆盖防止污染。与巡回护士一起套镜头保护套,调节镜头白平衡及焦距,清点器械敷料。(2)协助医生消毒铺单,建立气腹,协助其建立镜头孔及器械操作孔,协助医生将机器人手臂器械妥善放置于器械孔中,在放置过程中随时与主刀医生进行沟通,防止副损伤。(3)术中通过机器人录像系统随时注意手术进展,准确无误地进行器械臂的更换,备好55℃左右热盐水擦拭镜头,保持镜头成像清晰。(4)小开腹或者临时中转开腹时迅速协助助手从患者身上取出器械和镜头并抬高,移开器械臂。(5)关闭体腔前后与巡回护士再次清点用物。

讨论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是目前临床中最常用的机器人系统,该系统由操作平台、手术机械臂系统和图像处理系统构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克服了传统腹腔镜二维视野、手术器械操作受限等不足,具有三维的操作视野及高清的放大,腕式活动范围可达360°,同时可缓解操作者因疲劳所致的手部颤抖,使手术解剖更加精细,操作更为精准。在背深静脉复合体缝合、神经血管束的保留等操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明显提高了深部狭小空间内的可操作性和精准性,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5]。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其先进性及高精度性对手术配合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手术室护士要改变传统的护理观念,主观上认识到机器人手术护理及器械的特殊性和重要性[7],熟悉此类手术过程,充分掌握该类手术的配合方法与技巧,以保证手术的高效完成。根据本资料的护理配合经验总结如下:(1)术前巡回护士要根据手术方式和体位,对手术间进行布局,将手术医生操作台、患者手推车、设备影像车放置于合适的位置,做好机器的维护。当机器人器械安置后出现不识别状态,应先拆下用干纱布擦拭金属感应部位重新安装器械以及器械臂无菌转接头,本资料有4例器械无法识别,均按以上方法解决。(2)特别注意预防压疮发生,由于该手术时间相对较长,要求手术床铺单平整、清洁、干燥,托腿架上放置凝胶垫,安置肩托时,要距离患者肩部5cm左右,从而在调节二次体位时有缓冲距离,减轻肩部压力,本资料有1例患者由于安置肩托时未在患者肩部预留缓冲空间而致患者肩部紫红。(3)防止术中压伤,用横单固定患者双上肢时注意输液固定牢靠,输液连接处若对皮肤有压迫,用小纱布隔离,避免压伤。由于视野需要,镜头臂放置低下,距离患者面部较近,同时处于主刀医生的盲区,器械护士应该随时关注器械臂有无对患者造成垂直压力,一旦发现要立即与主刀医生沟通,解除压迫。

传统手术中,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及手术医生三者之间的交叉工作较少,而机器人手术需要三者共同完成机器人系统的术前安装、术中调试定位及归位等工作,从而需要医护人员转变配合观念[8]。除了掌握机器人手术的特殊护理技巧以满足微创外科手术的需求外,对患者的手术关怀以及术中护理、各项护理并发症的积极预防也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手术室护理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圣洁,王珏,张征,等.30例机器人辅助下胰岛素瘤切除术患者

的体位安置与安全护理[J].护理学报,2014,21(13):52-54. [2]Lowrance WT,Eastham JA,Savage C,et al.Contemporary open and robot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practice patterns among urolog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J].J Urol,2012,187(6):2087-2092.DOI:10.1016/j. juro.2012.01.061.

[3]刘娜,李湘萍,巩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中不同CO2气腹压对患者

呼吸系统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3):2125-2127. [4]张爱华.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4-15.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2.02.009.

[5]Fonseka T,Ahmed K,Froghi S,et https://www.360docs.net/doc/255029258.html,paring robotic, laparoscopic and open cystectom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rch Ital Urol Androl,2015,87(1):41-48.DOI:10.4081/ aiua.2015.1.41.

[6]赵玉,张艳.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辅助手术的护理体会[J].中

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48.

[7]张圣洁,曹润泽,王珏,等.机器人辅助手术计命器械管理的流程再造[J].护理学报,2015,22(4):9-11.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

04.009.

[8]程勤,张玲琳,王家琳,等.470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护理配合关键

点探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5):546-547.DOI:10.11659/ jjssx.1672-5042.201305040.

(收稿日期:2015-12-11)

(本文编辑:李冬利)

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常规

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常规 1、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持续心电监护,并做好记录:生命体征平稳后可改为2~4h测1次血压。 2、卧位与饮食指导:术后去枕平卧6h,6h后可协助患者翻身,早期床上活动可防止皮肤压疮发生。肠蠕动恢复后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多吃粗纤维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预防便秘。 3、膀胱冲洗的护理:术后保持尿管引流通畅,行持续膀胱冲洗,严密观察尿液的颜色及量的变化,准确记录每日引流量。根据尿液的颜色决定冲洗的速度及时间。在冲洗的过程中如引流液颜色加重或有鲜血流出,应调快冲洗速度。如有血块堵塞尿管,可用无菌注射器冲洗。保持会阴的清洁干燥,每日行会阴擦洗2次,预防逆行感染。停止膀胱冲洗后,嘱患者多饮水。 4、膀胱痉挛的观察与护理:膀胱痉挛是膀胱肿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膀胱三角区的手术。(1)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术后一旦发生膀胱痉挛症状,立即给予心理疏导并耐心抚慰患者,嘱患者深呼吸,全身放松,保持安静,同时适时安排收听音乐或收看电视节目等转移注意力。(2)加强导尿管护理,确保持续膀胱冲洗及引流通畅。(3)术后应用镇痛泵可达到镇痛和抑制膀胱痉挛的双重作用。在应用期间,要注意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如发现血压下降可暂停药液的注入。(4)遵医嘱应用解痉止痛药,如消炎痛栓1枚肛塞,杜冷丁50㎎或吗啡10㎎肌肉注射。 5、刀口及耻骨后引流管的护理: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要动态观察耻骨后负压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每日更换负压引流袋,定期挤压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弯曲、折叠、受压,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刀口有无渗血、肿胀。 6、训练膀胱功能:对膀胱部分切除的患者,膀胱容量变小,拔除尿管后会导致尿频。因此在拔管前数天,指导患者定时放尿,开始每1~2h放尿1次,以后逐渐延长至3~4h,不断充盈膀胱,扩大膀胱容量,减少拔管后尿频的发生。

膀胱癌病人的护理

膀胱癌病人的护理 膀胱癌是指膀胱内细胞的恶性过度生长。最常见的过度生长位于膀胱腔内,也就是膀胱的粘膜上皮。膀胱癌发病率在我国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占第一位,高发病年龄为50-70岁,男女之比为4:1,。大多数病人的肿瘤仅局限于膀胱,只有15%-20%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病因 膀胱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混合、多基因参与、多步骤形成的过程,异常基因型的积累加上外在环境的作用最终导致恶性表型的出现。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病毒或某些化学致癌物作用于人体,使原癌基因激活成癌基因,抑癌基因失活而致癌。80%以上的膀胱癌发病与致癌的危险因素相关。 1.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已肯定的化学致癌物有2-萘胺、联苯胺等。某些职业人员,如染料、纺织、皮革、橡胶、油漆、印刷等,发生膀胱癌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2.吸烟是最常见的致癌因素,大约1/3膀胱癌与吸烟有关。吸烟致癌可能与香烟中含有多种芳香胺的衍生致癌物有关。吸烟量越大、吸烟史越长,发生膀胱肿瘤的危险性也越大。 3.膀胱慢性感染与异物长期刺激膀胱结石、膀胱憩室、膀胱白斑、埃及血吸虫病膀胱炎等会增加发生膀胱癌的危险。 4.其他长期大量服用镇痛药非那西丁、内源性色氨酸的代谢异常等,均可能为膀胱癌的病因或诱因。宫颈癌行盆腔放疗的妇女发生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概率明显增加。近年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多数膀胱癌是由于癌基因的激活和抑制基因的缺失等诱导形成,使移行上皮的基因组发生多处病变,导致细胞无限增殖,最后形成癌。 临床表现 1.症状 (1) 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血尿多为全程,间歇性发作,也可表现为初始血尿或终末血尿,常表现为间歇性肉眼血尿,可自行减轻或停止,易给病人造成“好转”或“治愈”的错觉而贻误治疗。 (2) 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多为膀胱癌的晚期表现,常因肿瘤坏死、溃疡或并发感染所致。 (3) 尿流梗阻症状:肿瘤较大、膀胱颈部位的肿瘤及血块堵塞均可引起排尿不畅甚至尿潴留。肿瘤浸润输尿管口可引起上尿路梗阻,出现腰痛、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 (4) 晚期肿瘤表现:晚期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器官或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时导致膀胱区疼痛、尿道阴道瘘、下肢水肿等相应症状,远处转移时也可出现转移器官功能受损、骨痛及恶液质等表现。 2.体征 多数病人无明显体征。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可触及到下腹部肿块。发生肝或淋巴结转移时,可扪及肿大的肝或锁骨上淋巴结。 辅助检查 1.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在病人新鲜尿液中,易发现脱落的肿瘤细胞,简便易行,故该检查可作为血尿的初步筛选,也可用于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价。 2影像学检查(1)B超:膀胱充盈情况下可以看到肿瘤的位置、大小等特点;(2)CT、

膀胱癌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膀胱癌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膀胱癌临床表现以无痛性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尿频、尿急等)和排尿困难为主,晚期病变亦可导致上尿路梗阻。临床通过尿脱落细胞检查及膀胱镜检查等可帮助诊断。 在治疗上,早期膀胱癌可行电烙或手术切除,同时给予化学药物治疗;若肿瘤侵犯膀胱范围较大,则需要做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在做这种手术时,为了让病人术后仍具有排尿功能,医生通常还要做肠道代膀胱术,就是截一段病人的小肠(回肠),做成人造膀胱,将输尿管接到人造膀胱的一端,另一端开口在腹壁,这也叫“尿路造口术”,尿液经此通道排出体外。 回肠代膀胱的手术设计给患者躯体带来巨大变化,改变了病人正常的排尿方式,造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不方便,又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许多负面影响。有些人对这一变化适应得比较快,有些人的调整则要较长的时间,而对另一些人来说,总有留下某种程度的遗憾和损失的感觉。绝大多数患者术后很自然地会担心怎样处理尿路造口的卫生和清洁,怎样尽量减少造口尿液的外溢,配偶对尿路造口会有怎样的反应等问题。患者起码要用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的时间来适应自己排尿方式的改变,来学习尿路造口的卫生处理。在这个学习训练阶段,若还未掌握好对排泄物的处理,在睡眠和性生活时就可能发生尿路造口尿液外溢,造成患者与家属手足无措、狼狈不堪的局面。 术后护理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导尿管须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经常观察引流情况,注意尿色变化,了解血尿情况。按医嘱定时用1:5000呋喃西林进行冲洗,如有血块堵塞,须及时冲洗。 二、气囊导尿管压迫12h如气囊放松后无血尿产生,2d后即可拔除导尿管;如血尿颜色加深,可继续压迫12ho 三、拔除气囊导尿管后,应观察肾功能及排尿情况。

机器人辅助下膀胱癌根治手术的护理配合解析

临床护理·外科护理机器人辅助下膀胱癌根治手术的护理配合 邹康李红莉李乔陈红赵体玉 【摘要】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膀胱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方法与技巧。方法回顾 性分析23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行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准备、手术体位及术中配 合经过。结果23例患者手术进行顺利,无与手术配合相关的问题发生,术后无护理相关的并发症 出现。结论熟练掌握护理配合要点,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正确、规范使用机器人系统,积极预防和 处理护理相关问题,才能够保证手术的高效、安全完成。 【关键词】机器人;膀胱癌根治;护理;手术配合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其中鳞癌和腺癌 多为浸润性生长,称为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 术+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尿道改流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 癌的基本治疗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术器械持续 改进和更新,微创外科进入机器人手术时代,达芬奇机器人 系统具有安全、高效、局限性低的特点,目前已在外科手术 中广泛应用[1]。自2003年机器人辅助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robot-assisted radical cystectomy,RARC)首次应用以来,其 已成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新的治疗方法[2],但该手术方法技术难度高,对护理配合的要求专业性强,国内对此类手术 护理配合的报道较少,2015年1-6月我院泌尿外科为23 例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膀胱癌根治术治疗,手术效 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23例,其中男19例,女4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4岁。纳入标准:患者术前均行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组织检查,且均证实为浸润性膀胱癌;超声、肾盂静脉造影、CT或MRI检查,未发现远处淋巴结转移;肾盂静脉造影显示上尿路形态、功能正常;符合机器人手术适应证,且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2.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和静脉复合麻醉,患者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调整手术床使患者头低脚高位。常规消毒铺巾,协助医生依次完成镜头孔、机械臂孔及辅助孔道的建立。各孔道建立完成后缓慢注入二氧化碳气体,气腹压维持在12mmHg(1mmHg=0.133kPa)为宜[3],患者手推车从会阴部进入,机器人四个臂与戳卡连接,分别置入镜头、单极剪刀、双极电凝钳、大抓钳,辅助孔内置入吸引器及无损伤肠钳等辅助器械。完成膀胱切除及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等手术步骤后,取脐下正中约5cm纵切口,开放移除标本。取回肠作“W”形吻合形成新膀胱,吻合输尿管与新膀胱,置入单J管,经尿道置入22F三腔气囊导管至新膀胱,导尿管与2根单J管用丝线固定。将新膀胱放置于原膀胱位置,清点手术用物无误,放置盆腔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 3.结果。23例患者顺利完成在机器人辅助下膀胱癌根治及淋巴结清扫术,无手术配合相关问题出现,平均手术时间3.5h,平均出血量245ml,术后患者无压疮、身体不适等与体位相关的并发症,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5d,术后无尿漏,亦无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护理 一、术前访视 机器人辅助下全膀胱癌根治术是我院开展的新技术,患者对此手术缺乏了解,情绪焦虑,因而巡回护士手术前1d到病房访视患者,用图片及视频等直观方式向其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当天流程,手术体位,与主治医生一起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麻醉及手术的先进性、安全性,缓解患者的焦虑。同时积极取得家属的配合和支持,减轻患者忧郁状态。同时嘱患者在手术日清晨穿医用弹力袜来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通过查阅病历等资料来了解辅助检查结果及皮肤状况,综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二、术前用物准备 1.器械敷料准备。机器人特殊器械及泌尿外科腹腔镜器械,膀胱切除器械包。机器人专用30°镜头,机器人专用手臂。常规开腹所需无菌敷料1套,另备无菌中单3块。 2.特殊物品准备。机器人手臂套3个,镜头臂套1个,镜头套1个,剪刀帽1个,8mm达芬奇戳卡封帽3个,单J 管,标本取出袋,保温杯,Weck夹,2-0可吸收薇桥线,3-0可吸收薇桥线,4-0可吸收薇桥线若干。 3.手术间布局。手术前1d巡回护士将患者手推车对患者会阴处放置于手术床床尾靠墙处,手推车底座在手术床延长线上,并将手推车电源连接上,保持手推车处于充电备用状态。三维成像视频影像放置于床尾左侧消毒区域以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6.16.008 作者单位: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手术室 通信作者:李红莉,Email:chengld138********@https://www.360docs.net/doc/255029258.html,

护理干预在膀胱肿瘤病人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膀胱肿瘤病人经尿道绿激光 汽化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朱怀娣,吴 蓉,李红艳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膀胱肿瘤病人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64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病人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病人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不适和护理问题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和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不适和护理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膀胱肿瘤病人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后不适和护理问题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关键词:膀胱肿瘤;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护理干预;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1.036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1A-2933-02 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男性多见,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表浅膀胱肿瘤越来越多地采用激光治疗。2009年5月—2011年9月我科采用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病人,同实施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2011年9月我院采用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病人病人64例,男36例,女28例;年龄24岁~82岁(59±6岁);病史7d至2年(70.0d±14.6d);无痛性间隙性肉眼血尿57例,镜下血尿4例,体检发现3例。单发肿瘤53例,多发肿瘤11例;肿瘤2个~8个;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T、膀胱镜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为膀胱肿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人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针对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病人术后病人易出现的不适及护理问题,制订出护理干预措施。①针对病人术后易出现低落、焦虑、紧张及担心预后等不良情绪所进行的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病人,在病人入院后及时了解病人的个人情况。如病情、手术类型、经济情况、心理状态等,并进行评估。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注意举止轻柔文雅,工作忙而不乱,说话温和谨慎,用心去赢得理解和尊重[1]。护士应多与病人沟通交谈,耐心回答病人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和疑惑,使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介绍手术效果好,积极配合治疗的病友相互认识,现身说法,激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病人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疾病、配合治疗,以达到满意的预后效果。②针对病人手术麻醉产生的不适进行护理干预。病人从手术室安返病房后,护士应安慰病人放松心情;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去枕平卧6h,尽量减少头部活动,避免因抬高头部引起颅腔内压力降低造成头痛;同时也要反复解释,不要过度紧张,可以活动四肢,避免因解释不到位,病人紧张不敢活动肢体,导致长时间处于一个卧位,引起四肢僵直及肌肉酸胀等不适。护士应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减少肠粘连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③针对术后留置尿管引起的不适所进行护理干预。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后,病人一般留置尿管1d~3d。导尿术也是一种应激,可加重病人的恐惧、焦虑情绪[2]。多数病人感到不适难受,病人可由于气囊尿管的气囊注水后压迫尿道内口或直肠,常有想排尿或排便的感觉。此时可让病人适当更换体位,从而减轻压迫感,必要时可适当抽出气囊内的水。亦可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如听音乐、看书、与人交谈等,以减轻不适感。留置尿管期间,每天用0.1%碘伏消毒外阴及尿道口周围2次,每次大便后及时清洗会阴及擦洗尿道口,保持尿道清洁无菌。应嘱病人多饮水,保持尿量≥2 500mL/d,防止尿管扭曲、滑脱,尤其病人在床上翻身活动时注意不可拉扯尿管。下床活动时,集尿袋的位置应低于膀胱,发生尿道口污染后,应进行早期局部治疗,防止细菌逆行感染。如果病情允许,应尽早拔除尿管,以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 ④饮食护理干预。病人安返病房后,一般禁食6h后可进食。向其说明,可先饮少量水,然后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空腹进食牛奶及甜食引起胃肠产气增多而造成不适。少食多餐,不可进食过多过快,增加胃肠道的负担。随着胃肠功能的恢复,可指导病人摄入足量的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及利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忌食辛辣肥腻之品。指导病人家属根据病人的喜好为其提供可口的食物,注意调节食物的色、香、味。由于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后局部组织可形成痂块,术后用力排便腹压增加,可能导致痂块脱落而继发出血。因而指导病人多饮水,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蜂蜜(糖尿病不宜)或口服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⑤针对术后化疗及复查等相关知识缺乏进行的护理干预。对病人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术后早期化疗可以防止残留细胞种植转移,减少复发率[3,4]。术后6h内行丝裂霉素30mg稀释至30mL膀胱灌注,保留1h。术后1周开始丝裂霉素50mg膀胱灌注化疗,每周1次共6次,后每2周1次共6次,后每月1次共6次。第1年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第2年、第3年每个6月复查膀胱镜,4年以上每年复查膀胱镜1次。灌注前应尽量减少饮水,排尽膀胱内尿液,以减少对药物的稀释。灌注后协助病人分别采取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和俯卧位各15min,保留1h后排尿。此时嘱病人多饮水,使尿液稀释,以减轻化疗药物对尿道黏膜的刺激。根据膀胱肿瘤病人灌注化疗周期长、次数多,多数病人不能清楚记清灌注时间次数及膀胱镜检查的日期等原因。我院护士设计了专门的膀胱肿瘤灌注时间表,

探究连续性护理在膀胱癌腹壁造口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探究连续性护理在膀胱癌腹壁造口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19-08-12T11:27:46.48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7期作者:陈晓晖 [导读] 目的观察分析连续性护理措施在膀胱癌腹壁造口术后病人护理中的护理效果。 陈晓晖 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岗鹤矿医院 1541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连续性护理措施在膀胱癌腹壁造口术后病人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泌尿外科2015年10月-2017年8月期间接收进行腹壁造口术治疗的10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连续性护理十预措施,观察对比两个护理小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在术后自我监测、并发症预防、饮食知识以及造口袋更换等方面的医疗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经过护理日常生活能力与精神状态等Spitzer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癌患者腹壁造口术术后临床护理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连续性护理十预措施能够有效保证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自理以及出院后的白护能力,提高康复效果.达到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连续性护理;膀胱癌腹壁造口术;术后病人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measures in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 after abdominal wall stoma.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 who received abdominal wall ostomy from October 2015 to August 2017 in ur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nursing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after operation,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50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post-operative nursing.50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Ten precautions of intensive continuous nursing were taken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patients in two nursing groups.Results 5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mastery of medical and health knowledge in self-monitoring,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dietary knowledge and pocket replacement after operation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Spitzer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such as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and mental state after operation,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 0.05).Significance(P < 0.05);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100.00%)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88.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 Ten precautions of continuous nursing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after abdominal wall ostomy, improve the self-care ability of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ability of white nursing after discharge,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and achieve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 so it has the value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Continuous nursing care;Abdominal wall stoma for bladder cancer;Postoperative patient care 在膀胱癌患者临床手术治疗中腹壁造口术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治疗方式,该手术方式主要内容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并且对尿流进行适当改造,临床上将腹壁造口术作为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权威标准。但是腹壁造口术实际上只在尿流改道方面具有安全可靠性,它手术创伤性较大,经过尿流改道手术后必须终身佩戴尿袋,患者会因排尿方式的改变而产生较大的心理情绪压力,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与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做好腹壁造口术后的连续性护理十预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患者生活白控白理能力。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泌尿外科护理经验,以50例行膀胱癌腹壁造口术的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分析连续性护理措施在膀胱癌腹壁造口术后病人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现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泌尿外科2015年10月-2017年8月期间接收进行腹壁造口术治疗的10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患者的人选标准:患者本人了解自己病情,同意参加临床护理对照实践;年龄均在75岁以下;膀胱癌病情均经过影像学、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学检查;无身体重要脏器疾病且没有贫血与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根据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在48~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25±5.29)岁,膀胱鳞癌9例,膀胱腺癌10例,膀胱移行癌细胞31例;观察组50例患者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在47~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74±5.18)岁,膀胱鳞癌10例,膀胱腺癌10例,膀胱移行癌细胞30例.两组患者病情分布基本均等,且手术状况良好。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护理效果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连续性护理十预措施。 连续性护理十预主要护理内容:①常规基础护理:在手术之后向患者介绍一些基础的自我护理知识,并对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腹壁造口健康知识教育,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分发膀胱癌以及腹壁造口健康知识手册,详细向患者教授腹壁造口袋的更换方式、使用技巧以及安全卫生保证措施,介绍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式,并且劝导患者定期返院复查,在造口袋使用期间如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②心理护理措施:接受过腹壁造口手术的膀胱癌患者必须要终身佩戴造口尿袋,这会对患者的生活工作以及其他社会活动带来不便,因此患者出院之后会有较为沉重的心理压力与负担,各种消极的心理情绪往往会使患者走向悲观绝望,失去生活信心。因此在腹壁造口手术后,应当加强连续性心理护理十预措施,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心理情绪状态,进行一对一地沟通交流,充分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与悲观情绪,帮助患者树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与豁达的人生态度,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避免长时间处在孤独幽僻的环境中,正视自己的疾病,获得生活的信心。另外医护人员需要联系患者家属,向患者家属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家庭心理护理措施,保证患者

膀胱癌动手术后的6个注意事项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近年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膀胱癌恶性程度较高,临床上多数患者确诊就已经到了晚期,大大增加治疗难度。临床上手术是治疗膀胱癌常用的方法,能够直接切除病灶,快速控制病情,但是手术也是一种创伤性较大的治疗,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膀胱癌动手术后的6个注意事项也要引起注意。 膀胱癌患者动手术后,需要注意的6个事项有: 1、由于手术是一种有创治疗,因而术后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如出血、疼痛、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因此,膀胱癌患者动手术后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掌握和处理病情变化,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度过术后危险期,以及术后恢复期。 2、膀胱癌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而手术也会对机体造成损伤,导致术后出现营养不良、消瘦、贫血、乏力等,影响术后机体恢复,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因此,膀胱癌患者动手术后一定要重视患者的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高营养食物,满足患者营养所需,改善患者体质。 3、患上膀胱癌后,患者往往会遭受极大的打击,心理较为脆弱,而术后又时常担心手术效果,很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绝望等负面情绪,影响术后生活质量,甚至治疗效果。因此,手术后一定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给予患者充分的精神、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说出心中感受,给予纠正、指导,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4、膀胱癌患者的体质普遍较差,尤其是经过损伤较大的手术时,因而术后往往会长时间卧床,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因此,膀胱癌患者动手术后一定要注意适当活动,初期时可在家属帮助下活动,随后可鼓励患者自主活动,活动量以不产生劳累感为度。 5、临床上,很多患者和家属都误认为手术后就可以万事大吉了,殊不知手术只能切除局部可见病灶,即使是根治性手术也存在复发、转移风险。因此,膀胱癌动手术后一定要重视防复发工作,如坚持服用中药,既可以促进机体的恢复,又可以清除残留微小、转移病灶,巩固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 6、目前的医疗水平还无法使膀胱癌达到根治效果,因而即使做好防复发工作也无法完全杜绝复发的出现。由于术后复发、转移是导致患者治疗失败,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在做好防复发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术后复查,以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改善复发患者的预后。 对于动手术的膀胱癌患者和家属来说,最担心的莫过于复发、转移,其是导致患者治疗失败,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膀胱癌动手术后一定要做好巩固治疗工作。在预防复发、转移方面,中医治疗可以发挥独特的优势,一方面是其可以清楚残留术后微小、转移病灶,另一方面可以调理机体,恢复气血、阴阳、脏腑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杜绝癌细胞的复发环境,促进患者早日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因此,膀胱癌动手术后一定要尽快配合中医治疗,

膀胱癌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八章:膀胱癌病人的护理 一、单选题 1、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是 B A.肾癌 B.膀胱癌 C.肾母细胞癌 D.前列腺癌 2、膀胱癌与下列哪一项因素有关 A A.吸咽 B.食用蔗糖 C.长期服用抗生素 D.急性膀胱炎症 3、膀胱癌最多见的组织类型是 A A.移行上皮细胞癌 B.鳞癌 C.腺癌 D.特殊癌 4、膀胱癌的主要扩散方式 B A. 种植转移 B. 向膀胱壁的深部浸润 C.血行转移 D.随尿液逆行传播 5、膀胱癌的好发部位是 A A.两侧壁及后壁 B.三角区 C.颈部 D.前壁 6、膀胱癌病人的血尿特点是 B A.全程肉眼血尿,排尿终末疼痛 B.无痛性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 C.初始镜下血尿 D.全程镜下血尿 7、诊断膀胱癌最重要检查方法是 C A.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B. B超检查 C.膀胱镜检查 D.膀胱造影 8、膀胱全切同时行尿流改道适应症不包括 D A. 多发、浸润深、反复复发的膀胱肿瘤 B.估计膀胱部分切除术后不能保留足够膀胱容 量者 C.膀胱三角区和颈部的肿瘤 D.T3期肿瘤,但分化良好、单个局限者 9、膀胱内灌注治疗疗效最好的药物是 A A.卡介苗B.丝裂霉素C.阿霉素D.噻替派 10、全膀胱切除术后输尿管支架管一般放置的时间为 C A.2~3天B.1周C.2周D.1月 二、多选题 1、与膀胱癌发生有关的高危因素包括ABCD A.长期接触油漆、染料、皮革等苯胺类物质 B.色氨酸代谢异常 C.吸烟 D.尿路 感染、结石等慢性刺激 E.长期使用抗生素 2、有关膀胱癌的病理叙述正确的是ACE A.移行上皮细胞癌最常见 B.Ⅰ级细胞分化不良,属高度恶性 C.Ta、T1、T2期膀胱 癌统称为表浅膀胱癌 D. 移行细胞癌多有浸润 E.绝大多数的肿瘤仅局限于膀胱 3、膀胱癌筛选的检查方法有ABE A.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B. B超检查 C.膀胱镜检查 D.膀胱造影 E.流式细胞技术 4、表浅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可选择ABC A.经尿道膀胱镜电切 B.膀胱部分切除术 C.膀胱内灌注化疗 D.膀胱全切 E.放射治疗 5、全膀胱切除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正确的是CDE A.输尿管支架管一般术后1周拔除 B.回肠膀胱内引流管术后2~3天拔除 C.回肠膀胱 内引流管引流液为肠液和尿液 D.观察引流量的颜色 E.尿管拔除后嘱病人 多饮水 三、名词解释 1、膀胱刺激征(P290) 2、膀胱灌注化疗(P292)

膀胱癌患者的护理措施

膀胱癌患者的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7-05-05T15:19:28.35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作者:王霞 [导读] 膀胱灌注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是清除未能完全切除的病灶或预防复发,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康复。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辽宁省沈阳市 【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癌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且随着年龄增加。男女比例约为3:1,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和输尿管口周围,其次为侧壁、后壁、顶部、前壁,甚至侵犯全膀胱。 【关键词】膀胱癌;护理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中70%~80%为非浸润性膀胱癌。男性是女性的3~4倍,吸烟和从事暴露于致癌物的职业是主要危险因素。超过90%的膀胱肿瘤来源于尿路上皮。对于浅表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的手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较高。膀胱灌注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是清除未能完全切除的病灶或预防复发,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康复。 1病因病理 病因至今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吸烟;②职业接触,如芳香胺、联苯胺等;③局部刺激,如感染、结石、尿路梗阻等;④内源性色氨酸代谢异常。膀胱癌的大体分型分为乳头状膀胱癌和浸润性膀胱癌。按组织学分型分为上皮性肿瘤和非上皮性肿瘤。膀胱癌的转移方式包括淋巴转移(最主要)、直接浸润、血行转移。 2诊断 2.1临床表现 ①血尿:最常见。特点为肉眼血尿、突然出现、间歇性、无痛性、全程性。②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③其他症状:排尿困难或尿潴留、肾积水、下肢水肿、下腹部肿块等。 2.2辅助检查 ①尿常规;②尿液脱落细胞检查;③膀胱镜检查;④腹部超声;⑤CT或MRI。 3护理措施 3.1围手术期护理 3.1.1术前常规护理 多和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医护人员产生充分的信任,告知患者良好的心态能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嘱患者家属理解患者受疾病折磨的痛苦,多给予患者关心和照顾,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配合临床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瘦患者注意观察皮肤状况并加强护理,观察患者血尿程度,有无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术前3日指导患者进食流质,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术前1日晚行清洁洗肠,术晨不排尿,利于术中识别充盈的膀胱,防止误伤;做好备皮准备,上至双乳连线平面,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麻醉后留置尿管。 3.1.2术后常规护理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观察腹部体征,有无腹痛、腹胀等;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尿管引流护理.管按照胃管护理常规进行,一般放置48~72小时至肛门排气后拔除;做好口腔护理、尿管护理、定时翻身、皮肤清洁等工作。 3.2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勿折叠、扭曲、压迫管道持续膀胱冲洗,保持尿管引流通畅;观察膀胱冲洗及引流液速度,注意引流液的颜色变化;根据出血情况用生理盐水间断或持续膀胱冲洗,防止血块堵塞造成膀胱充盈出血;术后2-3日拔管,并注意患者自行排尿情况。 3.3术后特殊护理 拔除造瘘管后予油纱填充造瘘曰,并换药1次/d保持造瘘口干燥,2~3日后取出油纱,观察造瘘口皮肤愈合情况及有无漏尿,术后3~4日开始行结肠膀胱冲洗,即先从结肠造口管注人生理盐水100~200ml后,再从结肠造瘘管引出目的是冲洗出结肠膀胱内的分泌物,保持尿液引流通畅,密切观察成形皮肤乳头的血运情况及有无回缩现象,及时发现造口并发症保持伤口、造口部位敷料的干燥,监测体温,注意预防感染;告知患者灌注前半小时及灌注后l小时控制饮水量,以防止灌注后膀胱过度充盈影响化疗药物保留时间及药物浓度;告知患者灌注前排空膀胱,灌注后药物保留2小时,每20分钟更换体位,即仰卧、俯卧、左侧卧、右侧卧交替变换,使药物与膀胱壁充分接触;告知患者由于药物对膀胱、尿道黏膜有刺激,常发生尿频、尿急、尿痛或轻微肉眼血尿等症状。嘱患者增加饮水量使尿液稀释,每昼夜尿量达2500mL以上,可减轻尿道黏膜的刺激,一般在1~3天内症状会消失灌注后指导患者的饮食,告知患者灌注的化疗物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应鼓励患者食易消化、高营养、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3.4尿路改道造口患者的护理 使用一次性造口袋前,应先清洁造口周围皮肤并保持干燥,根据造口大小将造口袋胶板剪下一个适宜的孔径,一般胶板孔比造口孔大O.5~1cm;将胶板放在造口部位的皮肤上,反复按压使其牢固粘贴,然后扣上尿袋,在使用造口袋过程中,定时放出尿液穿着宽松的内裤,内裤外可缝制一个口袋,外出活动时将尿袋放于口袋中,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和美观作用;观察造口的颜色,周围皮肤有无更换造口袋时,用生理盐水清洗造口及周围皮肤,并用纱布轻轻擦干,切忌用力过猛损伤造口皮肤;在护理时应注意:定时导尿,无菌操作;导尿前,将尿管用水煮沸10~20分钟进行消毒;用生理盐水或消毒液状石蜡润滑尿管前端后将尿管缓慢插入造口处引出尿液;若出现尿管堵塞,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肠膀胱;穿棉质衣裤,防止造口皮肤被磨。 参考文献: [1]洪艳辉.膀胱肿瘤患者中断膀胱灌注治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3年03期 [2]王凤英.膀胱肿瘤病人焦虑与抑郁情绪的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0年08期 [3]厉月春,张海燕,陈丽钦.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07期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护理常规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护 理常规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供良好的环境保证患者良好的睡眠 2,,协助患者做好术前检查 3术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粗纤维饮食,防止患者便秘 4戒烟戒酒,术前晚及术日晨灌肠,术前晚十点后禁食禁水。 5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患者的情绪, 二.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根据麻醉方式选择合适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 2.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定时挤压尿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导管扭曲、受 压,每日消毒尿道口2次,更换尿袋1次,保持尿袋低于膀胱,防止逆行感染,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持续膀胱冲洗的速度可根据引流液颜色调节,不可过快,过快会引起膀胱痉挛性疼痛,过慢不能将渗血冲出,造成堵塞。冲洗液转清可改为间断冲洗。一旦出现膀胱痉挛,可经尿道注入利卡因,夹管20 min,缓解后继续冲洗。 3加强营养:不能进食的患者应给予静脉高营养补充蛋白质和脂肪乳,促进患体力恢复,待患者能进食后先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 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术后24 h冲洗液带有血色,若鲜红而浓的冲洗液,提示术后出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停持续膀胱冲洗后,观察留置尿管病人的、量、,如中含乳白

色絮状物,提示尿路感染,报告医生加强抗感染治疗,并嘱患者日饮水2 500~3 000 ml,以达内冲洗的。预防压疮,定时翻身保持皮肤及床单位清洁干燥 5术后的患者如无出血现象,恢复良好,应在术后下地适当活动。 6及时拔除导管:置管患者术后应按时拔除导管,耻骨上膀胱造瘘患者停止膀胱冲洗后即可拔除尿管,留置一般导尿管患者术后3天~5天即可拔除,部分患者根据恢复情况可适当延长至1周拔除。 三。出院指导 1向病人说明膀胱癌治疗后的易复发倾向,要定期复查,一般术后3月做膀胱镜检查,以后每6个月至1年做一次膀胱镜检查。 2定期做膀胱化疗,以防止复发。 3治疗膀胱慢性感染,应大量饮水,达到内冲洗作用。 4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

膀胱癌病人的护理

模块六泌尿生殖系统病人的护理 任务十四膀胱癌病人的护理 【复习提问】 1.肾癌三联征? 答:血尿、肿块、疼痛 2. 实施保留肾单位的局部切除术指征? 答:肾癌直径小于3cm 【新课导入】 【案例】 张女士,72岁,主因无痛性肉眼血尿2天入院。患者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就诊于我院,门诊行泌尿系超声检查示:膀胱残余尿量增多,体腔内实性团块。今为求进一步诊治而以”膀胱肿瘤”收住我院泌尿外科。既往体健。入院查体:T36. 5°C, P80次/分, R20次/分, BP120/65mmHg,神清语利,心肺腹查体均未见明显异常体征。 辅助检查:血常规:RBC:4.04×1012/L,WBC:6.08×109/L, Hb:121g/L尿常规:RBC:(++++)WBC:4/HP膀胱镜检:膀胱壁增厚,大量坏死组织及占位性病变。病理回报:可见异型增生移行上皮。经积极术前检查及准备于全麻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全膀胱、子宫、附件),回肠代膀胱术。分离两侧输尿管置入支架管引流尿液,距回肠末端15cm处取一带血管蒂的回肠12cm,回肠吻合器端侧吻合,带血管蒂的回肠近端封闭,将左侧输尿管自骶前拉至右侧,两侧输尿管分别与回肠吻合,包埋,引流管自回肠远端引出。右侧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处回肠造口,置盆腔引流管。 临床诊断:膀胱癌 思考: 1. 本病最常见症状及表现? 2. 膀胱全切术后卧床时间及目的。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对术前患者进行备皮操作的能力、对术后造瘘患者造瘘口护理的能力、对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常规冲洗患者进行膀胱冲洗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膀胱癌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膀胱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的能力,具备对术后引流患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护理常规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供良好的环境保证患者良好的睡眠 2,,协助患者做好术前检查 3术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粗纤维饮食,防止患者便秘 4戒烟戒酒,术前晚及术日晨灌肠,术前晚十点后禁食禁水。 5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患者的情绪, 二.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根据麻醉方式选择合适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 2.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定时挤压尿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导管扭曲、受压,每日消 毒尿道口2次,更换尿袋1次,保持尿袋低于膀胱,防止逆行感染,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 持续膀胱冲洗的速度可根据引流液颜色调节,不可过快,过快会引起膀胱痉挛性疼痛,过慢不能将渗血冲出,造成引流管堵塞。冲洗液转清可改为间断冲洗。一旦出现膀胱痉挛,可经尿道注入利卡因,夹管20min,缓解后继续冲洗。 3加强营养:不能进食的患者应给予静脉高营养补充蛋白质和脂肪乳,促进患体力恢复,待患者能进食后先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 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术后24h冲洗液带有血色,若鲜红而浓的冲洗液,提示术后出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停持续膀胱冲洗后,注意观察留置尿管病人的尿液颜色、量、性状,如尿液中含乳白色絮状物,提示尿路感染,报告医生加强抗感染治疗,并嘱患者日饮水2500~3000ml,以达内冲洗的作用。预防压疮,定时翻身保持皮肤及床单位清洁干燥 5术后的患者如无出血现象,恢复良好,应在术后下地适当活动。 6及时拔除导管:置管患者术后应按时拔除导管,耻骨上膀胱造瘘患者停止膀胱冲洗后即可拔除尿管,留置一般导尿管患者术后3天~5天即可拔除,部分患者根据恢复情况可适当延长至1周拔除。 三。出院指导? 1向病人说明膀胱癌治疗后的易复发倾向,要定期复查,一般术后3月做膀胱镜检查,以后每6个月至1年做一次膀胱镜检查。 2定期做膀胱灌注化疗,以防止复发。 3治疗膀胱慢性感染,应大量饮水,达到内冲洗作用。 4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

膀胱癌护理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题目:膀胱癌护 专业:护理 姓名:普珍 班级:护理184 指导教师:孙宋瑾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护理评估 (3) 护理诊断/问题 (4) 护理目标 (5) 护理措施 (4) 心理护理 (6) 饮食护理 (7) 护理评价 (8) 参考文献 (9) 一、摘要 膀胱癌根治手术的成功要靠精巧的手术,同时也有赖于精心的专业护理,临床护理的重点是术前积极改善心肺功能,各项指导到位,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营养支持、有效镇痛、患者早期活动等,只有这样才可降低术后风险,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二、前言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50~70岁的人群,男女比例为3~4:1。其典型症状是血尿,可为肉眼血尿也可以是镜下血尿,少数患者为血尿伴随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下腹包块及腰骶部疼痛。进展期肿瘤的症状有骨转移引起的骨痛和腹膜后转移或输尿管梗阻引起的腰痛。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是目前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主要手段,但术后易复发。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手段。全面地进行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身心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护理评估 1.病史:病人工作性质、生活环境,是否长期接触芳香族类物质,如染料、皮革、橡胶、油漆以及吸烟史,是否有膀胱慢性炎症、膀胱结石、尿道梗阻等刺激因素,是否有腺性膀胱炎、黏膜白斑的癌前期病变。服药史及有无寄生虫病等。 2.临床表现:排尿习惯改变、血尿(颜色、间隔时间)及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疾病发展情况。消瘦、贫血、泌尿系统感染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评估病人全身状态和对手术的耐受性。 3.精神心理状况:评估病人焦虑、恐惧的原因、程度及家庭支持程度。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四、护理诊断/问题 1.因术后痰液增多,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导致低效性呼吸形态; 2.因不能进食、水分摄入不足以及术中失血、失液过多导致营养失调; 3.因手术所致的组织创伤、引流管的移动和牵拉有关所导致的痛疼; 4.因术后卧床导致的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5.因留置引流管、肠代膀胱导致感染的危险; 6.因疼痛、体质弱、血钾较低、蛋白较低导致有跌倒的危险-活动无耐力; 7.因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导致引流管效能降低; 8.因膀胱全切处尿流改道、造萎口或引流装置的存在,不能自主排尿导致自我形象紊乱; 9.下肢静脉血栓、出血,尿萎、造口并发症、肠梗阻和肠漏等潜在并发症。 五、护理目标 1.病人焦虑、恐惧、腹痛程度减轻; 2.营养状况有所改善,病人的体重不再下降或有一定的增加; 3.病人能正确对待和接受尿流改道后的状况; 4.潜在并发症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 六、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观察血尿程度。 (3)观察有无膀胱刺激症状。 (4)饮食:多饮水可稀释尿液,以免血块堵塞尿道。 (5)行膀胱全切肠道代膀胱术的病人,按肠切除术前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