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铁路运输组织学课程教学大纲

《铁路运输组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铁路运输组织学 /Rail-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课程代码:030437学时:36 学分:2 讲课学时:32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适用专业: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专业开课院系:管理学院贸易经济系教材:杨浩,何世伟.铁路运输组织学.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主要参考书:1、胡思继.交通运输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2、刘其斌.铁路站场与枢纽.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3、姚养心.铁路货运组织.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4、毛保华.交通规划模型及其应用.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5、沈志云.交通运输工程学.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铁路运输组织学》是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位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交通运输组织的理论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铁路交通运输系统概述第二节运输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第三节运输市场、运输政策、交通运输组织现代化第二章铁路运输需求分析与预测第一节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第二节运输量预测的概念、原理与方法第三节运输需求管理与运输组织第三章铁路交通运输组织工作基础与总体规划第一节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规划第二节交通场站与枢纽布局规划第三节运载工具运用规划第四节交通运输产品规划第五节交通运输生产与服务综合规划—交通时刻表第四章铁路交通运输能力第一节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第二节间断流的交通线路能力计算第三节连续流的交通线路能力计算第四节交通港站能力计算第五章旅客运输组织第一节旅客运输组织概述第二节城际旅客运输组织第三节城市公共交通第四节旅客联合运输第六章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第一节货物运输组织概述第二节货物运输合理化第三节货物装载和配送组织第四节货物多式联运与大陆桥运输组织第七章铁路交通线网运输组织第一节交通运输流概述第二节交通运输流微观分析技术第三节交通运输流组织原理第四节弱可控交通运输流组织原理第五节强可控交通运输流组织原理。
《铁路运输组织》教学大纲

《铁路运输组织》教学大纲第一篇:《铁路运输组织》教学大纲《铁路运输组织》教学大纲Railway Transport Organization课程代码:0110051适用专业: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时数:48学分数:3执笔者:宋建业,朱昌锋编写日期:2009.10一、课程性质和目的《铁路运输组织》是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系统地讲解了现代铁路运输体系及其运输组织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铁路客运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车站及枢纽工作组织、铁路车流组织、铁路货物运输计划、铁路运输能力与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较为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使非运输专业的学生熟悉铁路车站、铁路局运输组织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具体作业组织方法,以满足铁路运输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熟悉铁路运输生产的过程及特点,掌握铁路运输组织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并及时关注本学科发展动态,以便于全面了解铁路客运、货运、行车组织各环节的作业过程与方法,形成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完整的、科学的概念。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2学时)第一篇铁路客流组织与货流组织(总4学时)第一章铁路客流组织(2学时)铁路旅客运输的意义、特点和组织原则,客流的概念、分类及其构成,旅客列车的分类,客流调查与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的编制原理。
第二章铁路货流组织(2学时)铁路货物运输的意义、特点,货源调查与货运量预测,货流组织及其构成,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条件、组织原则。
第二篇车站工作组织(总14学时)第一章概述(2学时)车站作业及其分类,车站作业系统的基本特点,车站工作组织的基本原则,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内容与作用,车站生产活动及其技术作业过程第二章调车工作(2学时)调车工作概念,牵出线调车与驼峰调车的基本原理与作业特点,调车钩、调车程的概念,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原理与方法。
《高速铁路客运组织》教学大纲

《高速铁路客运组织》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高速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高速铁路客运乘务考核方式:考试建议学时:44(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二、课程的性质高速铁路是我国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命脉。
培养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人才是我国高校的重要任务。
“高速铁路客运组织”是职业院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高速铁路客运组织的相关知识,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四、课程学时分配五、教学内容模块1 高速铁路客运工作概述1.教学目录1.1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工作1.1.1 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历程1.1.2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的基本要求1.1.3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的改善措施学习评价思考与练习1.2 高速铁路客运工作法律法规1.2.1 相关法律法规介绍1.2.2 铁路旅客运输的相关知识学习评价思考与练习2.教学目标(1)了解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历程。
(2)掌握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的基本要求。
(3)熟悉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的改善措施。
(4)熟悉客运工作的法律法规。
(5)熟悉铁路旅客运输的相关知识。
3.教学重点(1)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的基本要求。
(2)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的改善措施。
(3)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4)铁路旅客运输的相关知识。
模块2 铁路客运基本规章的运用1.教学目录2.1 高速铁路客运运价概述2.1.1 铁路客运运价确定的依据2.1.2 铁路客运运价基本规定2.1.3 高等级列车和动车组票价的制定2.1.4 高速铁路客运运价制定的原则2.1.5 我国高速铁路客运运价制定的影响因素学习评价思考与练习2.2 铁路旅客运送规章2.2.1 旅客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2.2 旅客承运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2.3 车票的基础知识2.2.4 售票与购票规定高速铁路客运组织目录2.2.5车票的有效期2.2.6 检票、验票和收票2.2.7 乘车条件和旅行变更2.2.8 误售、误购、误乘的处理2.2.9 丢失车票和不符合乘车条件的处理2.2.10 拒绝运送和运输合同的终止2.2.11 退票和携带品2.2.12 旅客遗失物品的处理学习评价思考与练习2.3 铁路行李、包裹运输规章2.3.1 行李票、包裹票2.3.2 行李、包裹托运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3.3 行李、包裹承运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3.4 行李和包裹的范围2.3.5 行李、包裹的托运与承运2.3.6 保价运输、包装和货签2.3.7 包裹的押运2.3.8 行李、包裹的运到期限2.3.9 行李、包裹的到达保管、通知和查询2.3.10 行李、包裹的装卸、交付和转运2.3.11 变更运输2.3.12 品名、重量不符及无票运输的处理2.3.13 无法交付物品的处理学习评价思考与练习2.教学目标(1)了解铁路客运运价确定的依据。
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铁路客运组织》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一)适用专业:铁道交通专业(二)修课方式:必修(三)总学时: 学时总学分:5 学分(四)考核方式:闭卷考核(五)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 %,期中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40%二、说明(一)课程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系统地讲解了现代铁路运输体系及其运输组织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客运运价、旅客运输、行李包裹运输、运输计划与组织、优化列车编组结构及开行方案、客运站及列车工作组织、运输阻碍和事故处理、铁路客运记录及电报、国际旅客联运、路内运输、铁路军事人员运输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较为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熟悉铁路车站、铁路局运输组织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具体作业组织方法,以满足铁路运输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思想,在业务上掌握客运组织的基本知识,熟悉并运用规章处理旅客运输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以及获得办理客运业务的初步技能。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主要在学生学习兴趣和教授的方式上,因这本书的很多内容在之前的教学中都有学习,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减少,因此在讲授方式上主要采取任务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铁路整个运输体系的构成及运输组织原理。
2、掌握铁路车站、铁路局运输组织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具体处理操作办法。
(二)能力目标1、具有组织旅客运输和办理站、车客运工作的初步能力。
2、具有正确处理路内运输中的实际问题。
3、具有编制客运记录和拍发业务的能力(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思想2、获得客运业务的初步技能四、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客运运价主要内容:旅客票价构成要素及票价理论计算、行李包裹运价的制定原理及理论计算、行包运费的核收规定、客运杂费的概念、分类、收费标准和项目。
铁路客运组织—授课计划

教研室主任:刘士局系、部主任:
周
次
讲
次
授课内容
学时数
备注
讲授
习题
实验
测验
复习
累
计
1
1
行李、包裹的范围及分类
2
2
2
行李、包裹的托运和承运
1
1
4
2
3
填制行包票
2
6
4
行李、包裹的运送
2
8
3
5
行李、包裹运到逾期的计算
1
1
10
6
行李、包裹的运输变更
2
12
4
7
技能训练
2
14
8
行李、包裹的交付及无法交付物品的处理
2
54
28
列车乘务工作组织
2
56
15
29
旅客运输服务礼仪
2
58
30
技能训练
2
60
16
31
站车服务标准及文明用语
2
62
32
考核
2
64
学期授课计划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课程名称铁路客运组织
适用班级任课教师
学时分配
教学大纲
(名称、版本、文号)
《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标准
本课程总时数
138
基本教材
(名称、编著、版本)
《铁路客运组织》
已讲授学时数
74
主要参考书
(名称、编著、版本)
《旅客运输》
尚需学时数
64
说
明
考核方式:过程考核
评分标准:
备注
讲授
习题
实验
客运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客运组织课程教学大纲《客运组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加重,城市交通造成的环境日益加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严重制约了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学时学分:(72)学时,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建设和正在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已近30个,规划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4000公里,逐渐形成以地铁、轻轨、单轨、市郊铁路等多种类型并举的轨道交通建设新格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当前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专业培训些列教材。
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站务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对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进行了较详细、较全面的描述。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车站4(4学时))[[教学内容]]:(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置2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点设置[[本章重点]]:(1)项目实施(2)实践训练第二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备设施0(20学时))[[教学内容]]:(1)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类型(2)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规模[[本章重点]]:(1)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施的构成(2)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设置(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内设施及布局(4)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其他建筑及设施(5)列车设备设施第三部分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及信息组织系统4(24学时))[[教学内容]]:(1)乘车服务信息系统(2)车站自动附体日常操作及常见问题处理[本章重点]:(1)车站屏蔽门(2)安全门系统(3)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第四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0(20学时))[[教学内容]]:(1)AFC概述(2)城市轨道交通车票[[本章重点]]:1.车站AFC终端设备的构成及使用2.拓展与提高第五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组织2(2学时))[[教学内容]]::(1)票务组织概述(2)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组织与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关系(3)票务计划[[本章重点]]:(1)车站票务设备的管理(2)车站车票的使用与管理(3)车站先进的使用与管理(4)票务应用管理系统四、课程学时分配讲讲课内容学学时讲课实验上机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车站42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备设施203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及信息组织系统244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205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组织26考试2合计72五、考试形式(1)考试形式:闭卷考试(2)考核办法: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六、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铁路客运组织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全面了解,提高其在铁路运输系统中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和实地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掌握铁路客运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熟悉铁路客运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了解铁路运输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
2. 掌握铁路客运的基本规范和操作流程,能够进行车票预订、检票、行李托运等常规业务操作。
3. 理解铁路客运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措施,能够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和应对各类紧急情况。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项目执行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铁路客运组织基本概念与原理1.1 铁路客运组织的定义和特点1.2 铁路运输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划分1.3 铁路客流预测与调控原理2. 铁路客运基本操作与服务规范2.1 车票预订与销售流程2.2 检票与乘车手续办理流程2.3 行李托运与安全检查规定2.4 旅客服务与投诉处理原则3. 铁路客运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3.1 铁路客运安全管理制度和要求3.2 突发事件处理流程与应对策略3.3 火车站、车厢安全设施和逃生演练4. 实践案例分析与项目实施4.1 实地考察铁路客运站点和运作流程4.2 分析典型案例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4.3 小组合作完成一项铁路客运组织实践项目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PPT演示、课堂讲解等方式,讲述铁路客运组织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要点。
2.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真实案例,提升问题解决和应变能力。
3. 实地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铁路客运站点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练习,加强实践能力。
4.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项目实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5. 网上资源利用: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有关铁路客运组织的资料和最新动态。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大纲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50L278Q2、课程体系/类别:理论课/专业课/主干课3、学时/学分:32/24、先修课程:运输组织学,管理运筹学,交通运输设备5、适用专业:交通运输、铁路运输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本课程授课对象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铁路运输专业本科生,属交通运输专业特色课,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特色课程。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了解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铁路车站、路局运营管理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最有效地综合运用铁路技术设备及能力、完成营销任务、满足市场需求的方法,为从事铁路系统的实际运营管理工作、进行行车组织现代化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四、课程教学安排(一)教学方法绪论1、重点讲述的内容铁路运输生产过程及其特点,铁路行车组织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从相关文献中查找高速铁路及重载运输发展对铁路行车组织的影响。
3、教学方法:本章内容为整个铁路行车组织概括性介绍,定性内容较多,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并要求学生完成自学内容。
4、作业安排:复习思考题,针对教授内容布置小论文一篇或针对自学内容布置读书笔记一篇。
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较为感性的直接认识,并深入理解某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情况。
第二篇车站工作组织第一章概述1、重点讲述的内容技术站办理的列车、货车种类及货车的技术作业过程和作业地点(站内运行径路),掌握用图解方式说明不同种类列车在站内走行径路。
2、建议补充学习的内容高速铁路车站、重载铁路车站、联运站的基本情况。
3、教学方法:本章内容为铁路车站工作组织定性内容较多,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并要求学生完成自学内容。
4、作业安排:复习思考题,针对教授内容布置小论文一篇或针对自学内容布置读书笔记一篇。
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较为感性的直接认识,并深入理解某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客运组织》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一)适用专业:铁道交通专业
(二)修课方式:必修
(三)总学时:学时总学分:5 学分
(四)考核方式:闭卷考核
(五)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 %,期中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40%
二、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系统地讲解了现代铁路运输体系及其运输组织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客运运价、旅客运输、行李包裹运输、运输计划与组织、优化列车编组结构及开行方案、客运站及列车工作组织、运输阻碍和事故处理、铁路客运记录及电报、国际旅客联运、路内运输、铁路军事人员运输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较为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熟悉铁路车站、铁路局运输组织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具体作业组织方法,以满足铁路运输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思想,在业务上掌握客运组织的基本知识,熟悉并运用规章处理旅客运输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以及获得办理客运业务的初步技能。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主要在学生学习兴趣和教授的方式上,因这本书的很多内容在之前的教学中都有学习,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减少,因此在讲授方式上主要采取任务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铁路整个运输体系的构成及运输组织原理。
2、掌握铁路车站、铁路局运输组织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具体处理操作办法。
(二)能力目标
1、具有组织旅客运输和办理站、车客运工作的初步能力。
2、具有正确处理路内运输中的实际问题。
3、具有编制客运记录和拍发业务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思想
2、获得客运业务的初步技能
四、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客运运价
主要内容:旅客票价构成要素及票价理论计算、行李包裹运价的制定原理及理论计算、行包运费的核收规定、客运杂费的概念、分类、收费标准和项
目。
教学要求:了解旅客票价构成要素及行包运费的核收规定
理解行李包裹运价的制定原理、客运杂费的概念分类和收费标准
掌握旅客票价、行包运价的计算
教学重点:行李包裹运价的制定原理,客运票价、行包运价的计算
教学难点:客运票价、行包运价的计算
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讲授法
第二章:旅客运送条件
主要内容:铁路客运运输合同的含义及凭证,旅客承运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车票的作用,旅客乘车条件,退票和旅行变更,旅客携带品
教学要求:了解铁路旅客运输合同的含义和凭证、车票的作用分类
理解旅客承运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旅客乘车条件
掌握代用票的填写以及车票有效期的计算以及不符合乘车条件的处理教学重点:代用票的填写以及车票有效期的计算以及不符合乘车条件的处理
教学难点:退票、误乘误购车票及其他各种旅行变更的处理
教学方法:任务教学、讲授
第三章:行李、包裹运输
主要内容:行李、包裹运输合同;行李、包裹的范围、托运和承运;行李、包裹的运送和运输变更;行李、包裹的交付及违章运输的处理;快运包裹
的运输。
教学要求:了解行李、包裹运输合同及快运包裹的运输
理解行李、包裹的范围、托运和承运及行李、包裹的运送和运输变更
掌握行李、包裹的交付及违章运输的处理
教学重点:行李包裹的范围、托运和承运规定
教学难点:行李包裹票的填写及运输变更的处理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
第四章旅客运输计划与组织
主要内容:旅客运输的计划的意义、种类;旅客运输客流计划、技术计划、日常计划、客运调度工作。
教学要求:了解旅客运输计划的意义种类及特点、客流的形成及分类
理解旅客列车分类及车次的编订、旅客组成规定及主要特点
掌握旅客列车重量、速度、运行区段和行车量的确定、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图
教学重点:客流的形成及分类、旅客列车分类及车次编定;客流调查、预测及客流计划的编制
教学难点:客车方案的编制原则与方法;旅客输送日计划的编制、执法和考核
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讲授法
第五章优化旅客列车编著结构及开行方案
主要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优化旅客列车的编组结构和开行方案,以达到既满足旅客需求又能综合利用铁路运输能力的目的,提高运输效益和
效益。
教学要求:了解调整列车编组内容
理解列车编著结构
掌握优化旅客列车的编组结构和开行方案
教学重点:调整旅客列车编组结构的方法
教学难点: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六章客运站和旅客列车工作组织
主要内容:客运站的主要设备及布置要求;客运站流线及流线组织方法;客运站售票、行包、服务等工作组织;旅客列车乘务工作组织
教学要求:了解客运站的主要设备及布置要求
理解客运站流线及流线组织方法
掌握旅客列车乘务工作组织、客运站售票、行包、服务等工作组织
教学重点:客运站的售票、行包工作组织
教学难点:旅客列车乘务工作组织
教学方法:任务教学、讲授
第七章旅客运输阻碍和事故的处理
主要内容:运输阻碍的分类、发生运输阻碍的应急处理办法、线路中断时的旅客及行包运输组织方法;旅客发生疾病、死亡及意外伤害时的处理方法;
行李包裹事故的种类及等级划分规定
教学要求:了解运输阻碍的分类、行李包裹事故的种类及等级划分规定
理解旅客发生疾病、死亡及意外伤害时的处理方法
掌握发生运输阻碍的应急处理办法、线路中断时的旅客及行包运输组
织方法
教学重点:发生旅客运输阻碍时对旅客、行包运输的安排
教学难点:旅客意外伤害和行包事故的处理
教学方法: 讲授;案例分析法
第八章铁路客运记录及电报
主要内容:铁路客运记录和电报的填写、拍发规定及范围
教学要求:了解客运记录、电报的填写范围
理解客运记录和电报的编写规定
掌握客运记录的编制及电报的拍发
教学重点:客运记录的编制及电报的拍发
教学难点:客运记录和电报的填写规定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
第九章铁路国际旅客联运
主要内容:国际联运的概念;国际联运旅客乘车票据及运输条件、国际联运行李包裹的范围及运送条件;国际联运运费的计算
教学要求:了解国际客运联运的概念
理解国际联运旅客乘车票据及运输条件、国际联运行李包裹的范围及
运送条件
掌握国际联运运费的计算
教学重点:国际联运旅客及行李包裹的运送条件
教学难点:国际联运票据和费用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
第十章路内运输
主要内容:铁路职工乘车证的种类、使用规定及违章使用乘车证的处理;路用品的运送及携带的有关规定
教学要求:了解铁路乘车的种类
理解路用品的运送及携带的有关规定
掌握乘车证的使用规定及违规使用的处理
教学重点:铁路乘车的使用规定
教学难点:铁路乘车证违规使用的处理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授
六、教学实施性建议
1.对教学实施建议、及教学方法等的建议
因本门课程偏向于理论,学生学习较为枯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尽可能地采取案例、任务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对教学设备设施的建议
在课程中会用到多媒体播放案例,教学设施上要满足老师的要求
3.对教学用具的建议
黑板、多媒体
七、建议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 教材
《铁路客运组织》,彭进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年出版,第二版版本。
2. 参考书目(标写一个以上)
《铁路客运业务基础知识》,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