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排水建设与发展(一)
浅谈城市排水系统的功能与发展趋势

浅谈城市排水系统的功能与发展趋势作者:田忠远陈睿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11期摘要: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市政排水是城市的基础性设施建筑,排水工程的建设质量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对市政排水工程给予足够的重视。
文章对于市政排水系统的功能和分类进行了阐述,并且对如今市政排水中的处理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对于市政排水系统建设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排水系统;分流制;合流制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市政排水系统是重要的设施建设,是市政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市政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排水系统的构成主要是由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系统组成,对于城市中的污水、雨水以及生活废水等进行处理,将其排出城市,减少对城市的污染和影响。
在对市政排水系统进行规划设计中,要根据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的发展水平来制定合理的排水系统,完善排水系统体制。
排水系统的设计还应该和环境充分的结合,充分的考虑到对城市未来环境发展的影响。
1 城市排水系统的功能对于城市的排水系统的功能,在传统意义上讲,是为了排除因为洪水而产生的内涝,对于城市中的污水进行排除,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但是这种做法所产生的效应是净化了局部地域的水质,却对更加广泛的地域的水质造成了影响,所以说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讲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学的,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在城市供排水系统中,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对于城市的水源供应发挥了基础的功能,在城市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排水系统的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在局限于对洪水的排除,而是转向于对污水的净化,实现健康的水循环,尽量的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使污水可以得到重复利用,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2 城市排水系统的分类城市排水系统一般可分为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分流制排水系统。
2.1 合流制排水系统的特点合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合在同一个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城市排水系统的革新与发展

城市排水系统的革新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排水系统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在应对大规模降雨、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方面逐渐显露出弊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排水系统不断进行革新与发展。
本文将就城市排水系统的革新与发展进行论述,探讨其对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雨水资源利用与回收在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中,降雨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是通过雨水管道迅速排走。
然而,随着对水资源的日益关注,雨水资源的利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节水手段。
因此,在城市排水系统的革新中,推动雨水资源利用与回收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现如今,许多城市已经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统,将降雨水从雨水管道中收集起来并进行储存。
通过适当的处理,这些雨水可以被用于浇灌公园、绿化带以及家庭庭院等场所。
这不仅降低了城市对于自来水的需求,减轻了自来水厂的压力,同时也实现了废水的回收再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负担。
二、蓄洪调蓄与防洪措施城市排水系统的革新与发展还包括对于蓄洪调蓄与防洪措施的完善。
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在遇到暴雨等极端天气时,常常出现排水能力不足的情况,导致城市内涝和洪水灾害的发生。
因此,城市排水系统进行革新,提高蓄洪调蓄能力,成为了防洪的重要手段。
现代城市排水系统中,蓄洪调蓄设施的建设得到了大力推行。
例如,建设蓄水池、湿地公园等设施,可以在暴雨来临前将雨水储存起来。
当排水管道无法承载大量雨水时,这些蓄洪设施可以通过缓慢释放来减轻排水管道的负担,并有效避免城市内涝的发生。
同时,配合防洪堤坝的建设,城市排水系统的革新为城市提供了更加完善的防洪措施。
三、污水处理与资源回收城市排水系统的革新与发展也涉及到对污水处理的改进。
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中,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或海洋中,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城市排水系统进行革新,加强了对污水的处理与资源回收。
现如今,许多城市采用了污水处理厂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
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被去除,使得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

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负责收集、传输和处理城市内的雨水和污水。
有效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对于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话题。
一、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是指设计、施工和安装相关设备和管道,以确保雨水和污水能够有效地排放和处理。
以下是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几个方面:1.制定综合规划:在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之前,需要制定综合规划,考虑到城市的发展规划、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等因素,确定排水系统的整体布局和方向。
2.清除积水: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城市内的积水问题。
通过规划合理的下水道和排水管网,可以有效地清除城市内的积水,防止积水导致的水患。
3.建设雨水花园和湿地:在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中,可以考虑建设雨水花园和湿地。
这些绿地可以起到雨水过滤和蓄水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
4.利用先进技术:在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中,可以考虑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使用智能监测设备、远程控制系统等,以提高排水系统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城市排水系统管理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是指对已建设的排水系统进行日常运营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有效运作。
以下是城市排水系统管理的几个方面:1.定期巡检和维护: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设备和管道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
通过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可以避免排水系统出现故障和堵塞。
2.加强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城市排水系统管理机制,加强对排水系统的监督,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3.提高应急响应能力:针对城市排水系统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如暴雨等,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
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排水系统在突发情况下的正常运行。
4.加强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
通过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和排放的监管,确保排放达标,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中国给水排水 投稿2篇

中国给水排水投稿标题:中国给水排水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中国给水(供水)排水(污水处理)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部分,对保障人民生活和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发展现状和问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篇一、给水发展现状给水是指为城市居民、企事业单位提供清洁安全的饮用水的系统和服务。
中国在给水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在城市地区。
目前,在城市居民中,有超过90%的人口可以享受到清洁的自来水供应,水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这个成就是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给水问题分析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城市给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仍然存在供水紧张的情况,特别是在旱季的时候,供水困难会进一步加剧。
其次,一些城市供水管网老化严重,漏水率较高,给社会资源和环境造成较大浪费。
第三,一些地区水源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到水质安全。
最后,供水价格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篇一、排水发展现状排水是指将城市排出的废水进行处理,以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工作。
中国的排水系统建设得到了重视,大多数城市都建有相应的污水处理厂。
根据中国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截至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污水处理率已经超过85%,在一些大城市更是达到90%以上。
这一成果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水资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排水问题分析虽然排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地区污水管网不完善,污水流入河流和湖泊,对水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排放标准执行不到位,一些污水处理厂的排放超标,对周边环境造成损害。
此外,一些农村地区和小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相对滞后,存在治理不彻底的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给水排水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诸多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给水质量和排水能力,需要加强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引进和研发创新,加强监管和治理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清洁水资源的需求,同时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市排水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几年 建设 的城 市污 水 处 理 项 目, 已 建成 的污 水 处 使
理设 施 不能正 常运 营和 充分 发挥 效益 。 () 5 资金渠 道单 一 , 建设 、 运行 管 理 资金 筹发 展具 有重要 意义 。
新 中 国建立前 , 国城市 排水 设施很 差 , 我 各大城 市都 没 有完 整 的排 水 系 统 , 水 管 材 材 质 差 、 径 排 管 小, 污水 就近排 入水 体 , 泄 能力 很 低 。17 排 9 8年 , 党 的十一届 三 中全会 作 出实行 改革 开放 的重大 决策 以 来 , 国城市排 水行 业取 得 了较大 进展 , 与 城市社 我 但 会经 济 的发展 速度 相 比还 是 比较缓 慢 的 , 市 排水 城
20 08年第 3期
的有效 配置 , 分发 挥机 械设备 的效 能 。 充
中 州 煤 炭
摘要 : 分析 了 目前 我 国城 市排 水在 立 法 、 金 筹 集 、 设 、 理 等 方 面 存 在 的 一 些 问题 , 排 水 行 业 以后 的 发 资 建 管 对
展 提 出 了一 些 建 议 。
关 键 词 : 市排 水 ; 政 设 施 ; 城 市 污水 处 理 能力 ; 资 源 ; 水 生活 环 境 中 图分 类 号 :U 9 T 92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3— 56 2 0 )3— 08—0 10 0 0 (0 8 0 0 5 l
维普资讯
20 年第 3 08 期
中州 煤炭
总第 13 5 期
中 国 城 市 排 水 现 状 分 析 及 发 展 建 议
岳 崇新 , 刘 刚 , 飞武 谢
( 炭 工业 郑 州 设 计 研 究 院 有 限 公 司 , 南 郑 州 煤 河 40 0 ) 50 7
浅谈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性和发展

浅谈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性和发展[摘要]:城市污水是指城市中排放的各种污水和废水的统称,通常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入渗地下水;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径流雨水。
城市污水和雨水一般都由市政排水管道进行收集和运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担当着重要的责任。
继武汉之后,今年北京也在一场大雨过后成为了“海城”, 7月21日,北京降下的大暴雨造成77人死亡,160多万人受灾,经济损失巨大,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排水系统对居民生活有重大影响,在城市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史,我国排水系统的现状以及发达国城市排水系统的形式等方面加以阐述.[关键词]:城市排水系统城市内涝城市发展前言在国外,为防范城市内涝,城市排水标准普遍比国内高,纽约是“十至十五年一遇"(注:一年一遇是每小时可排36毫米雨量)的标准,东京是“五至十年一遇”,巴黎是“五年一遇”标准。
例如伦敦和巴黎的下水道系统,都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却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排涝功能。
而建成于2006年的东京地下排水系统,更堪称牢固、先进,护卫着东京免遭内涝灾害。
在我国城市排水系统严重滞后,这并非只是北京一个城市的问题。
对于中国大多数城市来说,改革开放30多年,已经使得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地下,却还是二三十年前的样子,一旦遇到暴雨天气,下水道便开始变得不堪重负.相比之下北京故宫、北海团城、江西赣州等古建筑和古城在暴雨面前的承受力却远远超过钢筋混凝土铸成的现代都市。
对此,我们可以在从古人那里汲取排洪防灾的有益经验的同时向发达国家学习……1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性现代城市规划中,给水排水的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它直接关系着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其起直接决定作用,也是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表征。
在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为城市配置一套科学的给排水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保障,无疑会增强城市的硬性投资条件,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弊端与发展方向调研报告

思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共16页拷问“城市的良心” 直击城市排水系统——浅谈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弊端与发展方向09汉语言文学1班陈默 200942302120 一、前言(我的思考)去某地“看海”,成了今年夏天的网络流行语。
“表现疲软”的城市排水系统应付不了一场暴雨,让表面光鲜的城市脆弱得不堪一击。
“桂林因大雨城区严重内涝,部分学校停课”、“广西暴雨频致城市内涝官员承认城建不完善”、“暴雨考验城市防洪能力排水系统脆弱内涝严重”等这样的报道在这个夏天频频见诸报端,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
马路为何瞬间成河,是今年的雨水太大还是说我们的城市排水系统实在是太脆弱了,排水系统,是城市的重要“筋络”。
我们的排水系统出了什么毛病,是年久失修,是设计标准不匹配建设速度,快速扩张的城市步伐中,城市设计又该遵循怎样的规律,我是来自福建的学生,家在一个小山城里,四面环山,但它在今年夏天也出现了内涝的现象,排水系统不给力,从自己房间的窗户望出去,原本热闹非凡的美食街积水严重,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均在漫过膝盖的水中艰难跋涉。
7月30日的这场暴雨让我印象深刻,整个永安小城似乎都陷入了汪洋之中。
望着那浑浊的“洋面”,我不禁联想到了一个月前武汉大雨导致全城内涝,微博上出现最无奈的话语:“各大院校普遍被淹,爱玩的‘童鞋’在操场上尽情畅游,至于是否有人在操场上摸到武昌鱼不得而知。
”还有一张浙江杭州“水漫金山”照片在微博上被网民疯狂转载,从图片上看,建在湖面上的九曲回廊都已经被水淹没了。
而杭州网民“浮夸翁”在转载照片的同时不忘调侃一句:“传说今天在杭州最浪漫的事,就是带着你心爱的人去西湖边看海~”据统计,今夏6月至7月,我国有14座城市被淹,其中包括南京、北京和武汉。
这个夏天里的一场雨也引起了一轮观点“热战”,直击要害。
对于城市排水系统这个话题虽说我是初次涉猎但却并不陌生,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我们的生活起居息息相关,虽然人们很容易将深埋地下的东西忽略,但却暴雨降临永安,街道水流成河,排水系统不给力1思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共16页是必不可少的。
浅议城市排水建设与发展

3 .拓宽投资渠道 ,解决建设及运行管理资金 我 国排水设施 长期滞后于城 市社会经济发展 和人 民生活水平 提 高对环境 的需要 ,除认识和经济政策原 因外 ,资金不足是主要 的制约 因素。 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资金 长期 以来依靠 国家单一的投资渠道解 决。除用好现有资金渠道外 , 应按照 “ 污染者付费 、 利用者补偿 、 破 坏者恢复 ”的原则 , 理顺收费渠道 , 使城市排水设施 的建设资金 , 运
行及养护维修费有 固定 的资金渠道。
总之 , 上述问题的解决有 助于逐 步加快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与发 展 ,改善城市环境 ,促进经济 的快速发展。
2 、 白垩 系早 期 盆 地 以伸 展 拉 张 为 主 ,晚 白 垩 系 以来 经 历 了 2次 规模较大的挤压 改造运动 。早 白垩世晚期的燕 山晚期构造运动 ,构造 应力体制发生转换 ,六盘山群六盘山断陷盆地发生构造反转 ,使早 白 垩地层产 生宽缓褶皱及断裂 ,是六盘 山第一次隆起 。 3 、根据岩性 、岩相特征 ,推演了早 白垩世六盘山盆地的沉积演 化历史 , 认为早 白垩世六盘山盆地发育演化大致经历 了四个时期 : 初 期 ( 三桥组 ) 发 育了冲积扇相沉积 ; 早期 ( 和尚铺 组—李洼峡组 ) 发 育了滨浅湖相沉 积; 中期 ( 马东山组 ) 湖泊发育 到鼎盛时期 ; 晚期 ( 乃 家河组 )为湖泊衰亡期 。 参考文献: f 1 l 陈孝雄 , 王友胜 , 龙 国富 六盘山盆地西南缘逆 冲推覆构造带综合
( 上接第 6 2 0页 ) 中晚侏罗世时期 ,此前形成的香山南麓 、窑山、炭山等山间断陷
处理是不可忽视 的问题 。 城市排水设施不仅是维护城市生态物质代谢 功 能的重要前提 ,也 是保护城市水 质资源和居 民生活 环境 的重要措 施 。要实现城市污染控制 , 对城市排水设施建设 要给予 充分 的重视和 支持 ,需要得 到国家计 委、财政 、物价 、税 收等有关部 门的共识 ,在 政策法规制定 、建设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倾斜 。 2 .理顺管理体制 ,加强城市排水管理 目 前, 城市排水体制不顺 , 管理部 门有责无权 , 难以发挥行业 主 管部 门的作用 。城市排水设施的规划 、建设 、运行与管理长期 以来 由 市政部 门管理 , 但在实际运作 中, 难 以行使行业管理职能 , 形成排水 设施 “ 建管者无权 、不建不管者受 益”以及 “ 多头监督 ,重复收费” 的极不正 常现象 , 使本该用 于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的资金和运行 费大量 流失 , 挪作他用 。而城市污水处理厂则 由于缺少资金不能运行 , 造成 设备 闲置浪费和腐蚀损坏 , 水环境污染依旧。管理体制不顺 , 必然政 出多门,相互扯皮 ,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在执行 中无所适从 ,监督 管理与行业管理职能要分清 ,不能越俎代庖 。为此 ,按有关部委 “ 三 定 方案 ” ,确定 部门职责势在必行 。加强城市排 水的统一管理 ,有利 于有效资金 的利用 ,有利于设施管理专业化、养护机械化 ,促进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市排水建设与发展(一)
摘要:城市排水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
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渍、排涝、防洪的骨干工程。
城市排水设施包括:接纳、输送城市排水的管网、泵站、沟渠,起调蓄功能的湖塘、河道以及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最终处置及相关设施。
城市排水设施是衡量现代化城市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环节。
本文主要论述城市排水不同时期发展状况及完成"九五"规划、2010年目标尚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排水排水设施与建设
我国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历史悠久,秦代已有用以排除城市雨水的管渠。
历代帝王的京都大多建造了较为完整的排水系统。
但是解放前排水工程的发展是缓慢的。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城市排水设施很差,各大城市都没有完整的排水系统,仅有局部雨污水合流制管道。
管材为陶土管、陶瓷管、石棉水泥管和砖、石拱沟,材质差、管径小,污水就近排入水体,排泄能力很低。
污水处理设施仅上海、南京两市有4座城市排水处理厂(上海3座;北区、东区及北新泾西区,南京1座,位于江苏路现南京排水处处址)日处理能力共计4万m3。
实际上能勉强坚持正常运行的只有上海西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1.6万m3,仅占全市污水量的5%左右,90%以上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排水工程建设得到了发展。
国务院相继成立了建筑工程部和城市建设部,作为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设施
运行的政府主管部门。
50年代初期全国十几个大城市建成的城市排水管渠仅有3000km。
许多大中城市的排水工程主要以治理雨污水。
完善排水系统为重点,如北京龙须沟、上海肇家浜、南京秦淮河,武汉黄孝河、天津市海河改造及污水改造工程等治理工程。
70~80年代雨水排水工程中,除北京市修建的北护城河整治工程外,较大的工程还有、上海市南区污水干线排灌工程等。
期间,各城市修建的排水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工程规模不断加大,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工程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解放后,我国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最早始于50年代初。
50年代建有太原西郊、西安邓家村、兰州七里河等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多为一级机械处理工艺,处理规模小,总处理能力约36.3万m3/d。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排水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八五”期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化,以及各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大,加快了城市排水事业的发展。
截止1995年,我国城市市政排水系统和社会自建排水系统的污水年排放量为352.72亿m3,排水管道长度为110062km,按服务面积计算,城市排水管网普及率为64.8%,城市污水年处理量81.602亿m3,污水处理率19.61%。
城市市政排水系统年受纳污水210.03亿m3,其中生活污水90.62亿m3,约占受纳污水量43.2%。
城市污水处理厂169座,(其中二级生化处理厂116座)年处理污水17.49亿m3,处理率8.69%,污
水及雨水排渍泵站3411座(详见"八五"城市排水设施统计表)。
1995年与1990年相比城市排水设施有较大增长,排水管道增加54373km,平均每年增长10874km:城市污水处理厂增加89座,(其中含北京高碑店、天津东郊、石家庄桥西、广州大坦河、无锡芦村、济南等日处理能力10~50万m3的污水处理厂)平均每年建污水处理厂17座。
"八五"期间共处理污水1867.26亿m3,平均每年处理污水373.45亿m3。
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缓解水体污染,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改善投资环境起了积极作用。
“八五”期间为加强排水行业管理,更好地促进和推进城市排水事业发展,制定了相应政策法规及标准。
1991年制定了《城市排水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规定城市排水的发展要"以国家当前产业政策为导向,加快城市公共排水设施建设的速度,逐步建立起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城市排水体系","城市排水应统一规划,纳入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建设规划,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及排污水单位应执行"节水、减污、净化、再用"的技术政策,同时对发展序列、保障政策和实施措施等也做了明确规定。
为推动产业政策实施颁发了《关于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的若干规定》对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有关问题做了规定。
为确保排水设施安全正常运行,进一步控制超标污废水进入排水设施,避免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及损坏排水设施,制定了相应运行管理标准和,《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城市排
水监测工作管理规定》,同时为加大对污废水的监测力度,建立了《国家城市排水监测网》并对监测网的成员单位,进行了国家级城市排水监测计量认证。
城市排水建设资金,基本上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筹资体制。
建设资金的增加加快了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速度。
“八五”期间按行业划分,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为160.18亿元,平均每年投资32.04亿元。
“八五”固定资产投资比“七五”时期增加116.09亿元,这部分投资大部分作为“引资贷款”的配套资金,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部分用于排水管网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含贷款)对加快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偿还"排水设施欠帐起了促进作用。
城市排水科学技术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丰硕。
"八五"期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和污水中污染物质的复杂化,我国城市排水工作者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专用设备的研制开发、自动化仪表、药剂、污泥处理利用、沼气利用及污水回用、国外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部分专用设备已国产化并进入国际市场。
应当看到,尽管我国城市排水事业"八五"期间发展较快,但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相比还是缓慢的。
究其原因,除资金严重不足、资金渠道单一、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筹措资金还有一定困难。
长期以来,对城市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实行无偿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的越多,政府包袱越重。
有不少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因无运行经费而停
产。
更严重的是对城市排水设施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把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污染源和排污大户来对待,并向污水处理厂收取排污费,这种政策上的误导也制约排水事业的发展。
这些问题有待"九五"期间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九五”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最后时期。
2010年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排水设施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乃至全国的环境质量。
在《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中,城市排水的任务和目标是:在进一步完善市区排水管网同时,大力发展污水处理设施。
全国城市建成区平均排水设施普及率达到70%,其中特区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不低于80%;增加排水能力,基本消除内涝渍水情况。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25%,其中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不低于40%。
2010年城市排水的发展趋势是:强化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在更大的范围内,结合流域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排水系统。
污水处理设施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流程,到2010年城市规划控制区要普及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率不低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