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之美点线面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点线面》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点线面》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点线面》一、引言在幼儿园大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们常常采用各种有趣的主题和概念来引导幼儿进行创作。

其中,《点线面》作为一个重要的美术教案主题,旨在通过简单的元素和概念,引导孩子们开拓视野、发挥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点线面》这一美术教案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意义,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点点是构成一切图形的基本单位,它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位置和大小。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点的形态和特点,引导幼儿对点进行认知和感知,比如点的大小、颜色、分布等。

2. 线线是由点延伸而成,是视觉艺术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线条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比如直线、曲线、粗细不一的线条等,让幼儿了解线条的变化和表现力。

3. 面面是由线条所围成的,是视觉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观察不同物体的外形和轮廓,引导他们理解面的概念,并通过简单的造型和拼贴活动,让幼儿从实践中感知面的存在和表现形式。

三、教学方法1. 观察实践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和生活环境,引导幼儿从点、线、面的角度去观察和感知,让他们从实践中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2. 创意表达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拼贴、造型等各种方式进行创意表达,让他们将所学的点、线、面的概念运用到实际的创作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欣赏交流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让他们学会欣赏和理解他人作品,同时也能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促进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意义1. 培养审美情感《点线面》美术教案通过观察和创作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增强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2. 提升创造力通过鼓励幼儿进行创作表达,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3. 发展综合能力通过《点线面》美术教案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还能够促进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和社交交流能力的综合发展。

小学美术课《点线面》教案

小学美术课《点线面》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点的大小、线的类型和面的构成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点、线、面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实际绘画,让学生体验点、线、面的运用和组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点、线、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小学美术课《点线面》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课《点线面》教案,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章《奇妙的线》。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了解点的概念,学会用点表达情感。
2.掌握线条的基本类型,如直线、曲线、波浪线等,并运用线条进行创作。
3.了解面的概念,学会用面表达画面空间。
4.通过观察、想象、实践,运用点、线、面创作一幅具有美感的画作。
4.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培养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导学生关注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理解与尊重。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核心素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点的运用:如何通过点的形状、大小、颜色表达情感。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点线面》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点线面》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点线面》一、教学目标1. 了解“点、线、面”在美术作品中的不同运用方法;2. 通过艺术实践,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3. 培养幼儿的创意思维,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介绍“点、线、面”在美术作品中的不同运用方法,并结合绘画实践,帮助幼儿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其艺术创造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绘画用品:颜料、画笔、画布、纸张等;2. 书籍、图片、实物等相关教学资料;3. PPT或幻灯片等课件。

四、教学步骤Step 1 热身活动(10分钟)请幼儿们找一些房间或公园中看到的点、线、面的实物或图案,老师让孩子依次展示,并向大家介绍是什么。

Step 2 知识介绍(10分钟)通过PPT或者实物,让孩子们了解点、线、面的基本定义和美术用语,通过图片、风景、画作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这种要素在画面中的不同呈现方式和效果。

Step 3 绘画实践(30分钟)①点:在白纸上,用颜料做出点,提示孩子们找到作品中的“点”;②线:同样在白纸上,用颜料连接不同的点,提示孩子们找到作品中的“线”;③面:在画布上,在幼儿自由画画的同时,让幼儿们利用大面积的色块填充画布,提醒他们注意到画面中“面”的性质。

Step 4 展示与评价(10分钟)老师辅导幼儿们将作品放在一起呈现,并与孩子们分析作品类型和元素运用的不同特点。

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画,老师鼓励幼儿们积极参与,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Step 5 教学总结(5分钟)总结一节课的知识点和重要经验,并激发孩子们继续探索艺术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及特色点、线、面是美术基本元素,对绘画非常重要,孩子们可以在观察周围世界的基础上,亲自尝试使用这些要素来创作自己的画作。

在本节课中,孩子们将绘制不同类型的作品,并且反思和总结,以更好地掌握这三个要素。

六、教学评估1. 听课评估:整体反映了整节课程的教学效果;2. 互评:孩子们相互展示、交流意见,评价对方的作品;3. 老师评价:对孩子们在教学中的表现做出评价和鼓励。

点线面美术教案

点线面美术教案

点线面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点、线、面在美术中的基本定义和表现形式;2. 能够初步运用点、线、面进行艺术创作;3. 培养学生艺术观察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1. 理解点线面的概念和表现形式;2. 运用点线面进行艺术创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纸、铅笔、彩色铅笔、彩色水笔等;2. 学生准备艺术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点、线、面的概念,并展示相关的美术作品;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作品中点、线、面的表现形式。

Step 2:点的表现(20分钟)1. 让学生用铅笔在纸上画出点,并观察点的不同形态;2.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点,如:文字上的点、图案上的点等;3. 学生自由创作,用点的形式表现一个事物。

Step 3:线的表现(20分钟)1. 教师示范用线条勾勒物体的形状;2. 引导学生用线条勾勒出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并观察线条的不同表现形式;3. 学生自由创作,用线条表现一个风景。

Step 4:面的表现(20分钟)1. 教师示范用面积填充物体的形状;2. 引导学生用色彩填充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并观察面的不同表现形式;3. 学生自由创作,用色彩填充一个具备立体感的物体。

Step 5:总结(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2.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论。

教学延伸:1. 向学生介绍更多点线面在艺术中的应用;2.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艺术创作,如:运用点线面表现抽象主题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创作情况;2. 在课堂结束时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用一句话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点、线、面的讲解和创作实践,帮助学生理解了这三个概念在美术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式。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较高,能够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创作中。

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点、线、面的表现形式还存在一定困难,后续可以增加更多的练习和例子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美术《点线面》教案

美术《点线面》教案

美术《点线面》教案《美术《点线面》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小学美术校本教材《线条的秘密》教案教学理念:“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美术教学要重视联系生活,联系大自然。

美术作品是自由的情感表现,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的表达。

学生是有差异的而不是有等级的,开放的教学,平等的对待是教育人性化的表现。

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注重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并在动手实践中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推崇创新都是“教”与“学”的追求内容分析:线条是视觉形式中最基本的语言,也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

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不用教,生来就会用线绘画,而怎样引导学生用线传情达意呈现美感,是教学活动体现美术教育功能的关键。

本课以线描为训练的手段,引导学生寻找大自然的资源,发现自然界的纹理,再通过学习线条了解、掌握、运用造型元素和造型组织原理进行创造表现。

教学目的:观察自然界的美丽图形和纹理,感受线条的节奏美韵律美,了解用线装饰物体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落笔大胆,用线流畅,敢想敢画,在绘画的过程中感受绘画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的线条难点:感受线条的情感(线条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评价:评价栏;奖品;展示;互评工具材料准备教具准备:油性笔;彩色笔;彩色卡纸学具准备:大、小号油性笔;彩色笔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提出课堂要求,说明奖励办法。

二、教师范画,引出课题——线条的秘密三、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图片,发现、认识线条,对线条进行分类 (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四、听音乐,感受线条的情感:猜一猜、连一连。

五、范画线条的组合排列,分析线条排列规律,再欣赏作品。

六、作业布置,作业要求 (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设想)七、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完成比较好的同学可以使用老师奖励的彩色卡纸)八、作业展示,评价九、小结。

幼儿园大班美术创意教案《点线面》

幼儿园大班美术创意教案《点线面》

幼儿园大班美术创意教案《点线面》一、概述在幼儿园教学中,美术教育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美术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而《点线面》作为一种美术教学的创意教案,其灵活的设计和丰富的内容,为幼儿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本文将针对《点线面》这一教案进行全面评估和深入探讨,旨在指导教师更好地运用这一教案进行幼儿美术教学。

二、对《点线面》教案的全面评估1. 对幼儿的启发和激发《点线面》教案通过简单的元素,如点、线、面,来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点、线、面的存在,并通过亲身实践,让幼儿从简单的元素中感受到美的力量,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和表现欲。

2. 创意教学的设计和呈现《点线面》教案的设计非常灵活多样,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拼贴等形式进行呈现。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芳龄和兴趣,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使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到点、线、面的魅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构图能力。

3. 对幼儿的认知和表现能力的培养通过《点线面》教案的学习,幼儿能够逐渐认识到点、线、面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事物形态和结构的认知能力。

在绘画、手工制作等实践中,幼儿还可以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培养其表现能力和创造力,使其在美术领域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对《点线面》教案的个人观点和理解《点线面》教案作为一种创意教案,其设计和内容的丰富性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观察、实践和表现,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美术的乐趣,培养艺术修养和审美情感。

与此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一教案激发自己的创意和设计能力,将其灵活运用于美术教学中,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与分析,《点线面》教案作为幼儿美术教学的一种创意教案,其设计和内容的丰富性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艺术修养和审美情感。

2023最新-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优秀4篇

2023最新-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优秀4篇

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优秀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中班美术《点线面》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点、线、面。

2.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感受点、线、面的美。

3.利用画或者拼贴进行点、线、面的排列,创作一幅作品。

4.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性的表现美。

二、教学重点: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并能用绘画或粘贴的方式表现它们的组合变化。

三、教学难点:画面中点、线、面的搭配巧妙,布局合理,富有美感。

四、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示范作品。

学生:铅画纸、水彩笔、彩色铅笔、油画棒、毛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一)、绘画游戏,导入新课1.实物投影演示点、线、面效果。

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色的雨吗?点:滴答,滴答,下雨了!(滴颜料)线:(竖起纸来),低落在窗玻璃上,留下线的痕迹。

面:雨下大了,地面积起了水汪。

2.出示课题生活中,点线面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去寻找他们的足迹吧!(二)、探究体验1.找一找生活中的点线面。

2.摄影作品赏析,感受点线面在作品形成的视觉美感。

(1)停在电线上的麻雀:休息在电线上的燕子是我们熟悉的点和线的结合,大大小小有聚有散的点组合在一起,看起来真有趣。

(2)斜拉桥:斜拉桥有我们熟悉的平行线,由长线到短线的变化,让我们感觉到大桥由近向远延伸。

(3)罗平梯田:云南的罗平梯田是当地人民辛勤劳动的象征。

它展示给我们随意流畅的曲线,时而重叠,时而平行,纵横交错;无论是曲线还是直线,它们时聚时散,为我们勾勒出富有诗意的画面。

3.小练习,认识点线面请同学画画自己认识的点、线、面点:你画的点像什么?画面中你的点是怎样排列的?你能把它变成线吗?(点连接起来就是线,把它放大了就是面。

)线:有曲有直。

可有粗细、方向、组合上的变化。

美术《点、线、面》教案

美术《点、线、面》教案

《点、线、面》教案教学目标:了解点线面在美术设计、创作中的作用,掌握简单的点线面组合。

运用点线面知识进行风景写生练习。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感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习点线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利用生活中的场景进行点线面的写生练习。

教学难点:理解点线面在美术创作的重要作用,创作出富有节奏感的作品。

教学准备:写生工具。

教学课件,相关知识资料。

作业要求:用点线面为元素创作一幅富有节奏感的风景写生画。

用毛线、碎纸片、火柴、纽扣、筷子、铅笔、橡皮、尺子、大小树叶、小石子、黄豆、绿豆、绳、彩带等等生活、学习材料进行点线面的排列。

一张片子,不管内容多么复杂或简单,它内在的构图要素还是点、线、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随手在黑板上画一个点:这是什么?点(板书:点)用尺画:如果画一串点,就是什么?线,虚线。

(板书:线)谁还会画别的样子的线?请几位同学画各种线(直线、曲线、浪线……)。

继续画:一条线连接起来就成了什么?(圆形)三条线连接起来就是什么?(三角形)你还会用线画别的形状吗?请同学画各种形。

这些形状都是一块一块的,我们称为:面(板书:面)二、学习新课: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点线面,我们来找找看——①同学例举身边的点线面,老师可以不断提示:同学们的衣服,教室里的窗,黑板报……②不仅在教室,我们的家里,也处处是点线面。

不信,你来看——(欣赏两幅家装照片,找找里面的点线面。

)初步理解:点线面是相对的。

③在广阔的大自然,点线面也是触目可及的——(欣赏自然风景,找找里面的点线面。

)进一步理解点线面的相对性。

原来,点线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而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创作也离不开点线面。

点线面是绘画、设计中的基本元素。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大师的绘画作品,请大家来找找作品里的点线面。

出示一组康丁斯基的代表作品,请同学来找找作品里的点线面。

总结:看,大师用看似简单的点线面,构成了这么缤纷多姿的画面!从前面的照片以及大师的作品来看,点线面好象是三个亲密的好朋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象之美点线面教案【篇一:《抽象之美》教案】抽象之美——自然、生活与艺术中的抽象课时:1课时课型:美术欣赏课教学目的:通过自然中抽象因素的分析、认识,使学生对艺术作品中的抽象形式有所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感受及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艺术中的抽象形式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评价抽象艺术教学准备:计算机、投影机、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自然中的抽象:图片:《雪山与湖泊》、《山与云》、《河流》、《雪松》、《树》、《倒影》、《沙漠》、《农田》、《水面》、《水珠》、《云》、《晚霞》、《野花》、《草》、《贝壳》、《树叶》、《咖啡豆》、《玉米》、《干裂的土地》、《大理石》、《木材》、《火》、《闪电》、2、生活中的抽象:图片:《建筑》、《礼花》、《铁轨》、《光纤》、《齿轮》、《电路板》、《钢筋》、《钉》、《碎纸》、《纸》、《玻璃》、《彩带》、《布》3、艺术中的抽象:图片:(1)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波洛克(1912—1956年),美国画家,行为绘画(又名抽象表现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最初对雕塑感兴趣,后跟本顿等学画,1945年,开始了他的行动绘画的创作。

波洛克的作品反映了美国民族不墨守成规、勇于进取、不断发掘宏观世界和内在意识深处的精神,也表现了他们在高度工业化社会中的忧虑、焦灼和不安。

(2)德库宁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德库宁(1904—1997年),荷兰画家,是与波洛克齐名的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与波洛克相比,两人的艺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波洛克注重创作过程的精神体验,轻视创作活动的物化结果;而德库宁不仅注重行为,更不放弃结果,他追求人类表达方式的最大容量,即“行动”与“绘画”的双重效果。

(3)康定斯基的热抽象艺术:康定斯基(1866—1944年),俄国抽象主义画家,“抽象艺术之父”,其艺术被称为“热抽象艺术”、或“抒情抽象”。

康定斯基擅长油画、水彩画和版画。

早期作品采取印象主义技法,1910年开始采用音乐名称,形象几乎是用色彩的块面和线条图案暗示出来,如《即兴曲》等。

以后则是纯抽象的绘画,后又转向几何的抽象,其画风充满着幻想、幽默的趣味。

(4)蒙德里安的冷抽象艺术:蒙德里安(1872—1944),荷兰抽象主义画家,其艺术被称为“冷抽象艺术”、或“几何抽象”。

1913年后的绘画以几何性符号式的绘画为主,他在平面上把横线与竖线相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及灰色。

这些新造型主义的抽象艺术及其理论,不仅影响了西方抽象绘画和雕塑,还对现代广告、家具、服装设计、印刷和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米罗的抽象超现实主义绘画:米罗(1918—1922年),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

其盛期的作品画人、动物、象征性的物体,都采用了单纯的线,色彩干净、明亮,他似乎用没有受到任何生活尘埃污染过的、天真无邪的眼睛看世界,但不时对这混乱的世界发出嘲讽的笑,他作画随意、自由,充满着装饰的趣味。

(6)克利的抽象艺术:克利(1879—1940年),瑞士画家。

他认为:绘画或创作活动看作是不可思议的体验,在这种体验过程中,艺术家在得到启发的时刻,把内心的幻想和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结合起来,以表现本质的真实。

(7)夏加尔的抽象艺术:夏加尔(1887—1984年),犹太人,俄裔法国画家。

从小受到俄国和犹太人民间、民俗艺术的熏陶,后又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

他善于把立体构成的因素,自由地融化在富于幽默感和抒情味的表现语言中。

(8)亨利-摩尔的超现实主义雕塑:亨利-摩尔(1898—1986年),英国现代雕塑家。

在他的创作中,既没有实际目标,也不具备具体内容的形象。

亨利-摩尔的作品为时代创造了一种新的雕塑语言,这是一种与环境对话的语言,一种充满人性的现代语言。

(9)马蒂斯的艺术:马蒂斯(1969—1954年),法国野兽派画家。

他善于以强烈的原色对比和粗犷的线条去体现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

透视和明暗手段全被抛弃,可是构图仍是有秩序的生活境界。

同时他吸收了非洲艺术的表现风格,对于东方艺术如日本的版画或阿拉伯装饰图案有一种特殊的敏感。

(10)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达利(1904—1989年),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

他声称艺术的源泉是幻觉,将自己内心世界的荒诞、怪异加入和替代外在的客观世界,创作时陷入疯狂的状态。

他在绘画中用分解、综合、重叠、交错的方式,来反映潜意识的过程。

4、艺术中的具象形式与抽象形式:三、课堂小结:自然、生活和艺术中有很多抽象的形式,我们所看到的往往是抽象化的点、线、面、色彩等因素的组合,它们不仅能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同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思考的空间。

【篇二:《点线面》教学设计】《点、线、面》教学设计凉州区西关小学满建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观察生活中的点、线、面,了解点、线、面组合后形成的美感效果,利用点、线、面创作作品。

过程与方法:运用不同的点、线、面组合变化,尝试用重复、穿插、均衡等方法画或粘贴一幅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点、线、面组合形式的美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尝试表现。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中感受点、线、面的组合变化,尝试用手工绘画设计点、线、面作品教学难点:点线面的运用富于变化,有节奏感。

三、教学策略采用“感悟—发现—尝试—欣赏—创造”的教学策略,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雨”入手,引导学生感悟基本的绘画元素—点、线、面。

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不同的点、线、面,体验不同点、线、面的组合变化,在欣赏中进一步体会点、线、面组合变化形成的秩序美、均衡美,学习色彩的搭配、组合的方法,最后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大胆自由地运用多种材料,以丰富的表现形式,尝试运用重复、穿插、遮挡、均衡等组合方法,创作点、线、面的构成作品。

四、教学过程【篇三:点线面教案】第十课《点线面、黑白灰》的教学反思本课内容重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点线面和黑白灰”,学习运用点线面与黑白灰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开头运用游戏导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了解大千世界都是由点、线、面这些最基本的元素组成的,感受艺术可以表现生活,艺术可以表达情感。

由此我利用大师作品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黑白灰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感受生活中点线面、黑白灰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

接着我运用基本造型要素,运用组织原理进行示范造型,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为了避免生硬的说教,本课将美术知识融入到手工制作中,通过设计服装,将所学知识展现出来,让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实践活动中提高美术的理论与技能、技法知识。

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作业的表现形式是以绘画和剪贴的方法来完成。

服装的设计以平面型为主,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制作立体型的。

只要学生运用点线面、黑白灰最基本的艺术语言处理得当,作品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就达到预期的效果了。

《点线面、黑白灰》教学设计本课内容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课《点线面、黑白灰》。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点线面、黑白灰”,并欣赏图片,了解大千世界都是由点线面和黑白灰这些最基本的元素组成的。

本课将美术知识融入到手工制作中,通过设计服装、将所学的知识展现出来,让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其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美术的理论与技能技法知识。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本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点线面与黑白灰的结合与变化。

教学难点——点线面、黑白灰的构成要合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运用于服装中。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点线面、黑白灰,并且在绘画中,也会用这些艺术语言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

但对点线面黑白灰构成的组合规律运用还比较陌生。

三、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图片中感受点线面与黑白灰的美,并初步运用点线面及黑白灰设计服装。

培养学生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法分析:1、欣赏图片感受点线面与黑白灰的艺术魅力。

2、通过比较,通过观察探讨,感受点线面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装饰效果。

3、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在这部分,我分以下四个环节完成教学。

1、猜一猜的游戏引入,激发学习兴趣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探索性思维,为了符合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注重教法的趣味性,所以我用这样的导入:老师手中的这个圆形是点还是面?学生有不同的答案,为了证实谁的答案对。

我用两张比较图,分别将圆形放入其中,学生并直观的分析出点和面它们之间其实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再分析线与面也同样具有相对性。

接着让黑白灰入场,并直观的引导学生分析明度的差异性。

并揭示课题——《点线面、黑白灰》。

2、欣赏图片,感知点线面黑、白灰的组合魅力用课件展示图片,新课标提出,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受和认识,应当引导他们去欣赏,去感受,去体会。

先引导学生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点线面巧妙组合而成的东西?让学生从具象的图形中找到抽象的点线面。

教师接着出示图片并提问作品中点线面、黑白灰在那里?是怎么组合的?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

此处的欣赏也为下面点线面、黑白灰的组合与变化打下了基础。

3、探讨研究,了解点线面、黑白灰的组合与变化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得让他们通过观察探讨、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等实践活动实现自我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先是引导学生观察老师的范画作品。

学生观察比较这些作品中组合的特点及带来什么感受,老师总结。

本环节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点线面、黑白灰在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效果。

4、实践尝试,运用点线面、黑白灰进行服装的设计。

用黑白灰卡纸或绘画纸进行点线面、黑白灰合理的组合。

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分小组或独立完成,积极地参与。

在学生根据点线的粗细,疏密变化,面的大小变化,进行合理的组合排列。

通过自主尝试,感悟,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点线面、黑白灰的组合效果,是否给人美观、大方的感觉。

六、课堂评价评析作品,分享创作快乐师生共同欣赏学生作品,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件服装最漂亮?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述:黑白灰对比的分布是否合适、点线面的组合是否合理,点线面的使用是否有变化,有节奏感。

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

七、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美观明了,也让学生在欣赏老师的作品中体会到点、线、面的艺术魅力。

课题:点线面、黑白灰课型:设计、运用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明确点线面和黑白灰的构成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设计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