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发展史

合集下载

化工发展历史概述资料

化工发展历史概述资料
• 炸药工业的发展是与其他化学工业的发展密切相 关的。生产火炸药的原料无一不是来自化学工业 的各个部门。
化工概述
化工行业分类 • 化学工业、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的总称或其
单一部分都可称为化工。
化工概述
(1)按化学特性分:分为无机化学工业和有机化学工业。
(2)我国统计的方法,把化学工业划分为下列各种工业: 【合成氨及肥料工业、硫酸工业、制碱工业、无机物工业 (包括无机盐及单质),基本有机原料工业、染料及中间 体工业、产业用炸药工业、化学农药工业、医药药品工业、 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合成纤维工业、合成橡胶工业、橡 胶制品工业、涂料及颜料工业、信息记录材料工业(包括 感光材料、磁记录材料)、化学试剂工业、军用化学品工 业,以及化学矿开采业和化工机械制造业等】。
18世纪,瑞典人舍勒用二氧化锰和盐酸共热制取氯气: 第一个制氯的工厂于1890年在德国建成, 1893年在美国纽约建成第一个电解食盐水制取氯和氢 氧化钠的工厂。
无机化工发展史
吴蕴初(1891—1953)
化工专家,著名的化工实业家,我 国氯碱工业的创始人。在我国创办了第 一个味精厂、氯碱厂、耐酸陶器厂和生 产合成氨与硝酸的工厂。他大力支持学 会活动,资助清寒优秀学生上大学培养 成高级科技人才。他为我国化学工业的 兴起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化学工业发展介绍
主讲人:陈浩
化学工业发展介绍
化学工业发展介绍
化工企业
主要 内容
化工概述 无机化工发展史 有机化工发展史(煤化工、石油化工) 著名的化工企业介绍 湖南地区化工概述
参考资料
1
化工概述
化工概述
• 一、 化工与农业 1、化肥(氮肥、磷肥、钾肥,尿素等) 2、农药 3、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 4、农膜、土壤改良剂、饲料添加剂、人

上海化工发展史

上海化工发展史

上海化工发展史
上海化工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1.艰苦创业阶段:从20世纪初开始,上海成为了中国的一个工业和商业中心,化工行业也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一些国内外的化学家和实业家在此地创办了一批化学工业企业,如方液仙等人创办的中国化学工业社等。

这些企业在创立初期条件艰苦,但他们坚持创新和改进,开创了上海化工的初步发展。

2.全面建设阶段:自1996年起,上海化工区开始全面建设,不断扩大产业规模。

在此过程中,上海化工区积极引进外资,利用国际石化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历史机遇,推动化工产业快速发展。

3.投产运营阶段:在全面建设阶段的基础上,上海化工区实现了投产运营,许多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陆续建成投产,如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

这些企业的投产运营极大地推动了上海化工产业的发展。

4.优化提升阶段:在投产运营的基础上,上海化工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阶段中,上海化工区注重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化工和高新技术的发展。

5.创新引领阶段:自2015年起,上海化工区进入创新引领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上海化工区注重创新驱动,推动化工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同时,上海化工区也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推动化工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总体来说,上海化工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创业、创新、转型和升级
的历史。

在未来发展中,上海化工区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推动化工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球石化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工发展史

化工发展史

代的类化合物,甾族化合物等都是从结构上改进,
发挥出特效作用.1928 年,英国发现,开辟了抗菌
端午假期结束,我就要踏上回校的路程,就在我要出屋的时候,在破旧的窗台上
素药物的新领域.以后研究成功生理上疾病的药
物,如治心血管病,精神病等的药物,以及避孕药. 此外,还有一些专用诊断药物问世.摆脱天然油 漆的传统,改用,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等,以 适应汽车工业等高级涂饰的需要.二次世界大战 后,丁苯胶乳制成水性涂料,成为建筑涂料的大 品种.采用高压无空气喷涂,静电喷涂,电泳涂装,
阴极电沉积涂装,光固化等新技术(见),可节省
劳力和材料,并从而发展了相应的涂料品种.
现代化学工业 20 世纪 60~70 年代以来,化
学工业各企业间竞争激烈,一方面由于对反应过 程的深入了解,可以使一些传统的基本化工产品 的生产装置,日趋大型化,以降低成本.与此同时, 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对化学工业提出了新的 要求,推动了化学工业的技术进步,发展了精细 化工,超纯物质,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规模大型化 1963 年,美国凯洛格设计建设一
端午假期结束,我就要踏上回校的路程,就在我要出屋的时候,在破旧的窗台上
兴起.这个时期之初,英国和美国的等人提出的
概念,奠定了化学工程的基础.它推动了生产技 术的发展,无论是装置规模,或产品产量都增长 很快.
合成氨工业 20 世纪初期异军突起,用物理化
学的反应平衡理论,提出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 的催化方法,以及原料气与产品分离后,经补充 再循环的设想,进一步解决了设备问题.因而使
纪才由炼金术渐转为制药,史称 15~17 世纪为制
药时期.在制药研究中为了配制药物,在实验室
制得了一些化学品如硫酸,硝酸,盐酸和有机酸.

化工发展历史

化工发展历史

化工发展历史
化工是指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进行的物质变换、生产和加工等行为的总称。

化工行业
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广泛的领域。

其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古代
人类早在10万年前就开始探索各种天然物质的用途,比如石油、木炭等。

在古代,化学知识主要以药物和染料为主,通过煮沸、蒸馏、提取等简单的方法进行制造。

二、中世纪
在中世纪,人类开始对金属物质的矿物质进行研究。

一个重要的发现是,以石灰为主
要成分的钙石可以通过石灰石脱水石灰的方法制得。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建筑、焙烧陶瓷、
制造各种化学制品和生产钢铁等领域。

三、近现代
17世纪开始,化学知识的积累为化工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最杰出的代表是托马斯·邦富隆,他在1774年发明了制硫酸的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工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加速。

19世纪初期,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开始在化学工业方面积极探索。

20世纪初期,人工合成纤维、塑料、肥料等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出现,标志着化学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0世纪40年代,原子弹的发明和苯颂、烷类化合物等的发现,开
启了新的化学工业的时代,标志着化学工业从煤、油和天然气计入第一时代。

目前,化工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高度复杂化、高科技化、绿色化和资源节约型化发
展的阶段。

人们通过提高生产力、改进生产工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高效的技术装备,积极推进生产自动化,化学工业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的支柱型产业之一。

化工的起源和发展史

化工的起源和发展史

化工的起源和发展史
化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人类开始尝试从大自然中提取和利用物质。

最早的化工活动包括制作染料、制作陶器和制作酒精等。

在古代文明中,化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古埃及,人们学会了提炼金属和制造玻璃;在古希腊,人们开始研究和应用一些基本的化学原理,如酸碱中和和各种矿物的提取。

然而,化工领域真正的革命发生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

化学家们开始探索和发现大量新的化合物和反应。

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是工业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发明了生产
硫酸和盐酸的方法,开创了化学工业的先河。

19世纪是化工领域的蓬勃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化学的“世纪”。

许多重要的化学原理和实验室技术被发现和建立,如有机合成和无机合成的基础知识、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等。

同时,许多化学家也积极探索和研究新的应用领域,例如合成染料、燃料和肥料等。

20世纪的化工发展更加迅速,化学合成和化学工程技术进一
步完善和发展。

无机和有机合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医药、农业、能源等。

并且,化工工艺的自动化和规模经济也促进了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

至今,化工已经成为一个庞大而综合的领域,包括各种领域的应用,如材料科学、药物研发、生物技术和环境保护等。

化工
不仅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改善人类生活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化工的历史与发展

化工的历史与发展

化工的历史与发展1. 引言化工(化学工程学)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以及将化学原理和知识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学科。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探索如何将各种物质加工和转化为有用的化学产品,而化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从19世纪中期开始形成。

本文将回顾化工的历史与发展,探讨其在人类社会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 化工的起源化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早在古埃及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化学反应将金属精炼、染料制备和香料提取等过程应用于实践中。

古中国、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也都有类似的化学实践活动。

然而,在古代,这些实践主要是基于经验和试错,并缺乏科学原理的印证。

3. 化工的科学基础奠定随着科学方法的逐渐发展和应用,化工开始基于严谨的科学原理进行研究。

18世纪的启蒙时期,化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逐渐与化工相结合。

当时的化学家们如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安托万-洛朗·拉瓦锡和亨利·库朗等人,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为化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化工的工业化发展19世纪是化工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化学工业的兴起带动了化工学科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一些重要的化学工艺被发明和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硫酸制造、氨制造和煤焦油加工等。

这些工艺不仅推动了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为化工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更多实践的基础。

5. 化工的现代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化工在20世纪迎来了显著的发展。

新的化学材料和化学工艺的出现推动了化工领域的创新和进步。

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拓宽了化工的领域,如高分子材料、纳米技术和生物化学工程等。

此外,化工还在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和医药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6. 化工的挑战与机遇虽然化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一直是化工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然而,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化工开始关注环保和可持续性。

通过研发更安全、更环保的工艺和材料,化工有机会应对这些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史

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史

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史
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我国的化学工业还处于萌芽阶段,只有少数的化学品生产企业。

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化学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化学工业。

当时,我国的化学工业主要集中在煤化工、化肥、合成树脂等领域。

其中,煤化工是我国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煤化工可以将煤炭转化为石油化工原料,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化肥、合成树脂等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化学工业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时,我国的化学工业开始向高端化学品领域转型,如精细化学品、高分子材料、电子化学品等。

这些领域的发展需要高端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支持,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同时也加强了自主创新。

21世纪以来,我国的化学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国的化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工业国家之一,化学品生产规模和品种种类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我国的化学工业也开始向绿色化学、循环经济等方向转型,加强了环保和安全生产的管理。

总的来说,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成长的过程,从传统领域到高端领域的转型,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转变。

未来,
我国的化学工业将继续朝着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史

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史

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史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史是一段曲折而不断发展的历史。

在这段历史中,我国化学工业经历了起步、初步建立、发展阶段等不同阶段,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才走到了今天的成果。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这些历程。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49年前)在这个阶段,我国的化学工业还处于一个十分原始的状态,主要的化学品生产依赖于手工制作,生产规模十分有限。

同时,也没有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生产设备。

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国民政府推行了大规模化的冶金和重化工业发展计划,并对原料和制品的供应采取一系列的生产和贸易的保护措施,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独立的化学工业生产。

第二阶段:初步建立阶段(1950年-1977年)在这个阶段,国家开始加强对化学工业的技术研发,建立了一批化学研究院所,为相关化工企业提供科技支持。

我国首次大规模地生产硝酸肥料,并成功地开发了液化气田、解离氢甲酰氨法生产尿素、乙烯、塑料等纯化工产品。

我国化学工业初步建立。

第三阶段:发展阶段(1978年以后)在这个阶段,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累积和协同发挥以及经济发展的基础做法,我国的化学工业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化工企业开始激烈竞争,出现了一批具有核心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的知名企业。

此时,我国以冶金、石油化工为重点,逐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6年,中国的化学工业品种总量已经跃升到了全球第二位,而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总结: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化学工业发展曲折其间,付出了不轻的代价。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化学工业已经从原来的落后阶段走向了现在的进步阶段,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化学工业生产国之一。

而且,在不久的未来,我国化学工业还将会不断地发展,成为更加完善和成熟的产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发展史概述自有史以来,化学工业一直是同发展生产力,保障人类社会生活必需品和应付战争等过程密不可分的.为了满足这些方面的需要,它最初是对天然物质进行简单加工以生产化学品,后来是进行深度加工和仿制,以至创造出自然界根本没有的产品.它对于历史上的产业革命和当代的新技术革命等起着重要作用,足以显示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编辑本段古代的化学加工化学加工在形成工业之前的历史,可以从18世纪中叶追溯到远古时期,从那时起人类就能运用化学加工方法制作一些生活必需品,如制陶,酿造,染色,冶炼,制漆,造纸以及制造医药,火药和肥皂.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洞穴中就有了残陶片.公元前50世纪左右仰韶文化时,已有红陶,灰陶,黑陶,彩陶等出现(见彩图[中国新石器时期(公元前2500年)烧制的彩陶罐],[隋代(581~618)烧制的三彩陶骆驼],[西汉(公元前 206~公元25年)制作的云纹漆]" ,[唐代(618~907)越州窑烧制的青瓷水注],[中国古代炼丹白描图]).在中国浙江河姆渡出土文物中,有同一时期的木胎碗,外涂朱红色生漆.商代(公元前17~前11世纪)遗址中有漆器破片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漆器工艺已十分精美.公元前20世纪,夏禹以酒为饮料并用于祭祀.公元前25世纪,埃及用染色物包裹干尸.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已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5世纪,进入铁器时代,用冶炼之铜,铁制作武器,耕具,炊具,餐具,乐器,货币等.盐,早供食用,在公元前11世纪,周朝已设有掌盐政之官.公元前7~前6世纪,腓尼基人用山羊脂和草木灰制成肥皂.公元1世纪中国东汉时,造纸工艺已相当完善.公元前后,中国和欧洲进入炼丹术,炼金术时期.中国由于炼制长生不老药,而对医药进行研究.于秦汉时期完成的最早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载录了动,植,矿物药品365种.16世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以前药物之大成,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此外,7~9世纪已有关于三种成分混炼法的记载,并且在宋初时火药已作为军用.欧洲自3世纪起迷信炼金术,直至15世纪才由炼金术渐转为制药,史称15~17世纪为制药时期.在制药研究中为了配制药物,在实验室制得了一些化学品如硫酸,硝酸,盐酸和有机酸.虽未形成工业,但它导致化学品制备方法的发展,为18世纪中叶化学工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编辑本段早期的化学工业从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是化学工业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无机化工已初具规模,有机化工正在形成,高分子化工处于萌芽时期.无机化工第一个典型的化工厂是在18世纪40年代于英国建立的硫酸厂.先以硫磺为原料,后以黄铁矿为原料,产品主要用以制硝酸,盐酸及药物,当时产量不大.在产业革命时期,纺织工业发展迅速.它和玻璃,肥皂等工业都大量用碱,而植物碱和天然碱供不应求.1791年在法国科学院悬赏之下,获取专利,以食盐为原料建厂,制得,并且带动硫酸(原料之一)工业的发展;生产中产生的氯化氢用以制盐酸,氯气,漂白粉等为产业界所急需的物质,纯碱又可苛化为,把原料和副产品都充分利用起来,这是当时化工企业的创举;用于吸收氯化氢的填充装置,煅烧原料和半成品的旋转炉,以及浓缩,结晶,过滤等用的设备,逐渐运用于其他化工企业,为化工单元操作打下了基础.吕布兰法于20世纪初逐步被索尔维法(见)取代.19世纪末叶出现电解食盐的.这样,整个化学工业的基础——酸,碱的生产已初具规模.有机化工纺织工业发展起来以后,天然染料便不能满足需要;随着钢铁工业,炼焦工业的发展,副产的煤焦油需要利用.化学家们以有机化学的成就把煤焦油分离为,,,,蒽,菲等.1856年,英国人由合成苯胺紫染料,后经过剖析确定天然茜素的结构为二羟基蒽醌,便以煤焦油中的蒽为原料,经过氧化,取代,水解,重排等反应,仿制了与天然茜素完全相同的产物.同样,制药工业,香料工业也相继合成与天然产物相同的化学品,品种日益增多.1867年,瑞典人发明代那迈特炸药(见),大量用于采掘和军工.当时有机化学品生产还有另一支柱,即乙炔化工.于1895年建立以煤与石灰石为原料,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的第一个工厂,电石再经水解发生乙炔,以此为起点生产乙醛,醋酸等一系列基本有机原料.20世纪中叶发展后,电石耗能太高,大部分原有乙炔系列产品,改由为原料进行生产.高分子材料受热发粘,受冷变硬.1839年美国用硫磺及加热天然橡胶,使其交联成弹性体,应用于轮胎及其他橡胶制品,用途甚广,这是高分子化工的萌芽时期.1869年,美国用樟脑增塑硝酸纤维素制成塑料,很有使用价值.1891年在法国贝桑松建成第一个人造丝厂.1909年,美国制成,俗称电木粉,为第一个,广泛用于电器绝缘材料.这些萌芽产品,在品种,产量,质量等方面都远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所以,上述基础有机化学品的生产和高分子材料生产,在建立起石油化工以后,都获得很大发展.编辑本段化学工业的大发展时期从20世纪初至战后的60~70年代,这是化学工业真正成为大规模生产的主要阶段,一些主要领域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和石油化工得到了发展,进行了开发,逐渐兴起.这个时期之初,英国和美国的等人提出的概念,奠定了化学工程的基础.它推动了生产技术的发展,无论是装置规模,或产品产量都增长很快.合成氨工业20世纪初期异军突起,用物理化学的反应平衡理论,提出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的催化方法,以及原料气与产品分离后,经补充再循环的设想,进一步解决了设备问题.因而使德国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建立第一个由氨生产的工厂,以应战争之需.合成氨原用焦炭为原料,40年代以后改为石油或天然气,使化学工业与石油工业两大部门更密切地联系起来,合理地利用原料和能量.石油化工1920年美国用生产,这是大规模发展石油化工的开端.1939年美国标准油公司开发了临氢催化重整过程,这成为芳烃的重要来源.1941年美国建成第一套以为原料用制乙烯的装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化工产品市场不断扩大,石油可提供大量廉价有机化工原料,同时由于化工生产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石油化工.甚至不产石油的地区,如西欧,日本等也以原油为原料,发展石油化工.同一原料或同一产品,各化工企业却有不同的工艺路线或不同催化剂.由于基本有机原料及高分子材料单体都以石油化工为原料,所以人们以乙烯的产量作为衡量有机化工的标志.80年代,90%以上的有机化工产品,来自石油化工.例如,等,过去以电石乙炔为原料,这时改用氧氯化法以乙烯生产氯乙烯,用丙烯氨氧化(见)法以生产丙烯腈.1951年,以天然气为原料,用蒸汽转化法得到一氧化碳及氢,使得到重视,目前用于生产,,个别地区用生产.石油化工发展史石油化工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起源于美国。

初期依附于石油炼制工业,后来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迅速发展,50年代在欧洲继起,60年代又进一步扩大到日本及世界各国,使世界化学工业的生产结构和原料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很多化学品的生产从以煤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石油化学工业的新工艺、新产品不断出现。

70年代初,美国石油化工生产的各种石油化学产品,多达数千种,当前石油化工已成为各工业国家的重要基干工业。

初创时期:随着石油炼制工业的兴起,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炼厂气。

1917年美国C.埃利斯用炼厂气中的丙烯合成了异丙醇。

1920年,美国新泽西标准油公司采用此法进行工业生产。

这是第一个石油化学品,它标志着石油化工发展的开始。

1919年联合碳化物公司研究了乙烷、丙烷裂解制乙烯的方法,随后林德空气产品公司实现了从裂解气中分离乙烯,并用乙烯加工成化学产品。

1923年,联合碳化物公司在西弗吉尼亚州的查尔斯顿建立了第一个以裂解乙烯为原料的石油化工厂。

在20~30年代,美国石油化学工业,主要利用单烯烃生产化学品。

如丙烯水合制异丙醇、再脱氢制丙酮,次氯酸法乙烯制环氧乙烷,丙烯制环氧丙烷等。

20年代,H.施陶丁格创立了高分子化合物概念;W.H.卡罗瑟斯发现了缩聚法制聚酰胺后,杜邦公司1940年开始将聚酰胺纤维(尼龙)投入市场。

表面活性剂烷基硫酸伯醇酯出现。

这些原来由煤和农副产品生产的新产品,大大刺激了石油化工的发展,同时为这些领域转向石油原料创造了新的技术条件。

这时,石油炼制工业也有新的发展。

1936年催化裂化技术的开发,为石油化工提供了更多低分子烯烃原料。

这些发展使美国的乙烯消费量由1930年的14kt 增加到1940年的120kt。

战时的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至40年代末,美国石油化工在芳烃产品生产及合成橡胶等高分子材料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战争对橡胶的需要,促使丁苯、丁腈等合成橡胶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

1941年陶氏化学公司从烃类裂解产物中分离出丁二烯作为合成橡胶的单体;1943年,又建立了丁烯催化脱氢制丁二烯的大型生产装置。

1945年美国合成橡胶的产量达到 670kt。

为了满足战时对梯恩梯炸药(即TNT)原料(甲苯)的大量需求,1941年美国研究成功由石油轻质馏分催化重整制取芳烃的新工艺,开辟了苯、甲苯和二甲苯等重要芳烃的新来源(在此以前,芳烃主要来自煤的焦化过程)。

当时,由催化重整生产的甲苯占全美国所需甲苯总量的一半以上。

1943年,美国杜邦公司和联合碳化物公司应用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的技术建设成聚乙烯厂;1946年美国壳牌化学公司开始用高温氧化法生产氯丙烯系列产品;1948年,美国标准油公司移植德国技术用氢甲酰化法(见羰基合成)生产八碳醇;1949年,乙烯直接法合成酒精投产。

石油化工的不断发展,使美国在1950年的乙烯产量增至680kt,重要产品品种超过100种,石油化工产品占有机化工产品的60%(1940年仅占5%)。

蓬勃发展: 50年代起,世界经济由战后恢复转入发展时期。

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等材料的迅速发展,使石油化工在欧洲、日本及世界其他地区受到广泛的重视。

在发展高分子化工方面,欧洲在50年代开发成功一些关键性的新技术,如1953年联邦德国化学家K.齐格勒研究成功了低压法生产聚乙烯的新型催化剂体系,并迅速投入了工业生产;1955年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建成了大型聚酯纤维生产厂;1954年意大利化学家G.纳塔进一步发展了齐格勒催化剂,合成了立体等规聚丙烯,并于1957年投入工业生产。

其他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1957年美国俄亥俄标准油公司成功开发了丙烯氨化氧化生产丙烯腈的催化剂,并于1960年投入生产;1957年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醛的方法取得成功,并于1960年建成大型生产厂。

进入60年代,先后投入生产的还有乙烯氧化制醋酸乙烯酯,乙烯氧氯化制氯乙烯等重要化工产品。

石油化工新工艺技术的不断开发成功,使传统上以电石乙炔为起始原料的大宗产品,先后转到石油化工的原料路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