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普通版第五单元第16课: 勾践灭吴 课件
合集下载
《勾践灭吴》课件

心情沉痛,语调哀婉, 心情沉痛,语调哀婉, 第2段的“说”辞, 段 反省自责,立志改革, 反省自责,立志改革, 令人动容。 令人动容。 段和第4段各有一段 第3段和第 段各有一段“誓”辞 段和第 段各有一段“ 第3段中的“誓”辞 表明勾践要学“古之 段中的“ 表明勾践要学“ 贤君” 贤君”,率众休养生 越国将士整装待发前勾践 第4段中的“誓”辞息。 段中的“ 战前动员” “战前动员”的“誓师之 加强思想教育, 词” —— 加强思想教育, 严明法纪军令。 严明法纪军令。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 令壮者无取老妇 将免者以告 当室者死,三年免其政 当室者死,三年免其政 而摩历之于义 摩历之于义 无不餔 无不餔也 无不歠 无不歠也
“帅”通“率” 帅 “取”通“娶” 取 “免”通“娩” 免 “政”通“征”,指赋税徭役 政 “摩历”通“磨砺” 摩历” 摩历 磨砺” “餔”通“哺”,给人事物吃 餔 “歠”通“啜”,给人水喝 歠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春满殿,至今只有鹧鸪飞。 宫女如花春满殿,至今只有鹧鸪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蒲松龄)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生活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 在二千多年前, 在二千多年前,他用过的一把宝 剑今天成为稀世珍品。 剑今天成为稀世珍品。
《勾践灭吴》ppt课件

国君您,就象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
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
请求再打一仗。”勾践就答应了,于是召来大家宣誓,
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不担心自己的人力不
够用,担心的是自己缺少羞耻之心,却担心他的士兵
数量02-1不2-28 够用。现在我将全帮州县上石塘天高级消中学灭他。我不赞
(十万 / 万万)
5、欲其旅进旅退
(共同 / 旅客或者军队编制单位)
6、进不用命
(服从 / 利用)
7、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原野 / 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
(男子 / 女子的配偶)
9、生丈夫
(男孩 / 女子的配偶)
10、南至于句无
(到达 / 达到某程度或另提一事)
11、夫差与之成去之 (离开 / 前往)
4、孰为汝多知乎 知识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重复
复 2、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再,又 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反复
1、既而儿醒,大啼 不久
既 2、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已经 3、将军既帝室之胄 既然
02-12-28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21
一词多义练习
1、果行,国人皆劝 劝勉 劝 2、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说
12、寡人请更
(请允许我 / 请求别人)
13、十年不收于国
(国人 / 国家)
14、贫病者纳宦其子 (贫困 / 疾病)
1502、-12孰-28 是吾君也
全(州县这石塘个高级、中这学 样 / 判断词)
17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1)
文种定计,赴吴求和
第二部分(2、3)
卧薪尝胆,准备复仇
第三部分(4、5)
《勾践灭吴》PPT课件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21卷,分〈周 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 〈吴语 〉〈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2年 (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 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 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 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 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 “求多闻善败以监戒也”。由于〈国语〉在内容 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 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这些事情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勾践复国雪 耻的决心和意志。
所以 ,勾践的形象。是深沉而丰满的:
他不是一个单纯的复仇者,而是一个城 府很深、有胆有识的政治家。他胸怀大志, 处惊不变;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文种的 聪明才智;他不忘国耻,所以甘愿忍辱负 重、卑事仇敌;他要成就大业,所以能卧 薪尝胆、抚慰百姓而痛切地自责。
文章叙事平实清晰,有选择的叙写了 勾践为灭吴所做的主要准备工作,在 叙事中揭示了勾践灭吴的道理,同时 刻画了勾践败而不馁、能屈能伸的坚 忍性格,塑造了一个善于团结国人富 国强兵的政治家形象。
1 .勾践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复兴越国的?
A 外交上:折节忍辱, 屈膝求和。
B 内政上:鼓励生育,壮大国力; 轻徭薄赋,笼络百姓; 广招贤才,休养生息; 艰苦朴素,身为民先。
第二部分(从“勾践说与国人曰”到“民俱有三年之 食”),写勾践卧薪尝胆,准备复仇。
为了复仇,勾践对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生育,减 免徭役,广招贤才,休养生息。经过十年的养精蓄锐, 复仇的条件完全具备。
第三部分(从“国之父兄请曰”到结 束),写越国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由于勾践深得民心,父老兄弟摩拳擦 掌,同仇敌忾,勾践一声令下,“进 则赏,退则罚”,于是越国大举进攻 吴国,而且屡战屡胜,一直打到吴国 都城,灭掉吴国。
勾践灭吴-教学ppt课件教学教材

乎?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
使之行成于
吴。
这段文字提到几个人物,分别是谁? 两个人物。勾践、文种
段意?
勾践临危求贤,文种临危受命。
第二自然段
不可(与之成),省略句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 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
在,这种局面
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
翻译
第四自然段
自己
连词,表转折,却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
导致,以致 使……暴露
在
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
改变(治国政策),此句为省略句。
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养生
慰问
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
翻译
第四自然段
去掉,除掉
所用在动词前面,构成名词性短语。 “……的事”
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
赞成
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刑。进不用 命,退则无耻,则有常刑。”
段意?
段意:越王勾践深得人心,国人两次请战。勾践 发令“进则赏,退则刑”,攻打吴国。
第七自然段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
《国语》
作品简介
《国语》作者没有定论,相传与《左传》都 是左丘明作。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 一卷,全书按周、齐、晋、郑、楚、吴和越八国 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990 年--前453年)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反映了这 一漫长历史时期诸侯各国的交往、争战等情况。 全书以记言为主,与《左传》重记事不同。语言 艺术虽不及《左传》,但说理严密,刻划人物也 比较形象生动,对后代散文有很大影响,在我国 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勾践灭吴PPT(优秀课件)31 人教版

以(之)代乏也(省略介词“以”的宾语 “之”,代皮絺舟车。) 寡人请更(之)(省略宾语,代治国之策)
一中语文组毕鸿鹏专用模板
一中语文组毕鸿鹏专用模板
、重点词语
栖:退守。例:越王勾践~于块稽之上。 昆弟:兄弟。昆:兄。例:凡我父兄昆 弟及国子姓。 知:管理。吾与之共~越国之政。 资:积聚、储备。例:臣闻之,贾人冬 则~皮。
一Hale Waihona Puke 语文组毕鸿鹏专用模板吊:慰问。~有忧,贺有喜。 致:招致、召集。乃~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蕃:生息、繁殖。将帅二三子夫妇以~。 旅:俱,共同。欲其~进~退。 衣:穿。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
餔—哺:给人食物吃。例:国之孺子之游者, 无不~也。 有—又:加上。例:今夫差谁犀之甲者亿~三 千。 雠—仇:敌对方。例:仇~敌战之国也。 已—矣:虽悔之,亦无及~。 句—勾:勾践之地,南至于~无。
一中语文组毕鸿鹏专用模板
取—娶:令壮者无~老妇。 免—娩:将~者以告。 政—征:当室者死,三年释其~。 歠—啜: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也。 帅—率:率领。 摩厉—磨砺:切磋。
文言文分册复习课件(二)
一中语文组毕鸿鹏专用模板
、容易读错、写错的字:
会 稽 ( àī ) : 山 名 , 在 今 浙 江 绍 兴 东 南 。 贾 (ǔ):商人。例:~人夏则资皮。
絺(ī):夏天穿的一种细葛布。例:冬则 资~。
雠(ó):敌对方。例:仇~敌战之国也。武 员(ú):武子胥,名员。
嚭(ǐ):既伯~,吴国大臣。
一中语文组毕鸿鹏专用模板
、句式:
① 判断句 例:仇雠敌战之国也。(“也”表判断) ② 倒装句 例一:宦士三百人于吴(谓语前置) 例二:何后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后?) 例三:又何求焉?(宾语前置,又求何焉?)
一中语文组毕鸿鹏专用模板
一中语文组毕鸿鹏专用模板
、重点词语
栖:退守。例:越王勾践~于块稽之上。 昆弟:兄弟。昆:兄。例:凡我父兄昆 弟及国子姓。 知:管理。吾与之共~越国之政。 资:积聚、储备。例:臣闻之,贾人冬 则~皮。
一Hale Waihona Puke 语文组毕鸿鹏专用模板吊:慰问。~有忧,贺有喜。 致:招致、召集。乃~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蕃:生息、繁殖。将帅二三子夫妇以~。 旅:俱,共同。欲其~进~退。 衣:穿。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
餔—哺:给人食物吃。例:国之孺子之游者, 无不~也。 有—又:加上。例:今夫差谁犀之甲者亿~三 千。 雠—仇:敌对方。例:仇~敌战之国也。 已—矣:虽悔之,亦无及~。 句—勾:勾践之地,南至于~无。
一中语文组毕鸿鹏专用模板
取—娶:令壮者无~老妇。 免—娩:将~者以告。 政—征:当室者死,三年释其~。 歠—啜: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也。 帅—率:率领。 摩厉—磨砺:切磋。
文言文分册复习课件(二)
一中语文组毕鸿鹏专用模板
、容易读错、写错的字:
会 稽 ( àī ) : 山 名 , 在 今 浙 江 绍 兴 东 南 。 贾 (ǔ):商人。例:~人夏则资皮。
絺(ī):夏天穿的一种细葛布。例:冬则 资~。
雠(ó):敌对方。例:仇~敌战之国也。武 员(ú):武子胥,名员。
嚭(ǐ):既伯~,吴国大臣。
一中语文组毕鸿鹏专用模板
、句式:
① 判断句 例:仇雠敌战之国也。(“也”表判断) ② 倒装句 例一:宦士三百人于吴(谓语前置) 例二:何后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后?) 例三:又何求焉?(宾语前置,又求何焉?)
勾践灭吴 PPT课件 16 人教版

•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
A DOG
A PIG
第二段(2—3段)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
反省:“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 与大国执雠。” 态度:“此则寡人之罪,寡人请更。”
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 身错误的?
葬、问、养、吊、贺、 送、迎、去、补
3、从文中找出勾践卧薪尝胆 的句子。
“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 织则不衣。”
用于“中原地区”。句意是,因而使百姓的尸骨暴露 在荒野之中。
寡人请更 请,请允许我。现常用于请别人如何。
句意是,请允许我改正。
丈夫二十不娶 丈夫,男子。今常用于男
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句意是, 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媳妇。
生丈夫 丈夫,男孩。今常用义同前“丈
夫”句。句意是生男孩。
十年不收于国 国,指国内人民。今常用于
勾践求贤, 文种进谏
战败纳谏
勾 践 灭
勾践忍辱 发愤图强
勾践认罪以安抚百姓
卧薪尝胆
休养生息以富国强民
吴
国之父兄两次请战
同仇敌忾
报仇雪耻 举国众志成城败吴 三败吴国
勾践灭吴毫不手软
古今异义词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子,尊称。现常用于人的通
称,或专指儿子。句意是,如果能够听到大夫您的话。
《勾践灭吴》课件

1. 越三败吴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果行,国人皆劝…”曰:‘孰 是君也,而无可死乎?’
可见,勾践最终战败夫差的根本原因 是体恤百姓,获得民心。
重要实词。(知、复、劝、当见课后练习二)
1. 资
① 物资,钱财 《聊斋志异·促织》:成妻具资诣问。
② 费用 所出。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军资
③ 供给,资助 《隆中对》:此殆天所以将军,将军 岂有意乎?
难词:
1 . 知 管理。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2 . 资 储备 积蓄。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资…
3. 更 改换
寡人请更
4. 释 免
5 . 致 招致 召集 6. 旅 共同 俱
支子死,三月释其政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曰 欲其旅进旅退
7.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8. 去民之所恶 9. 今越国亦节矣 10. 国人皆劝 11. 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⑤ 讲和
《勾》:遂使之行成于吴。
3. 游
① 游泳
《吕氏春秋·察今》:其父虽善游,其子岂
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 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 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 胆,处心积虑,报仇雪耻,终达目的的故事。
勾践灭吴
作者作品: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 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自左丘明之 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 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 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 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 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就文学价值而言,《国语》虽不及《左传》但比 《尚书》《春秋》等历史散文还有所发展和提高, 具体表现为1.作者比较善于选择历史人物的一些 精彩言论,来反映和说明某些社会问题。如《周 语》“召公谏弭谤”一节,通过召公之口,阐明 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著名论题。2。在 叙事方面,亦时有缜密、生动之笔。如《晋语》 记优施唆使骊姬谗害申生,《吴语》和《越语》 记载吴越两国斗争始末,多为《左传》所不载, 文章波澜起伏,为历代传诵之名篇。又《晋语》 记董叔将娶于范氏,似绝妙的讽刺小品。3。所 载朝聘、飨宴、辩诘、应对之策,有些部分写的 似精练、真切。由于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国 语》本身的文风不很统一,诚如崔述所说:“周 鲁多平衍,晋楚多尖颖,吴越多恣放。”
提示:“果行,国人皆劝…”曰:‘孰 是君也,而无可死乎?’
可见,勾践最终战败夫差的根本原因 是体恤百姓,获得民心。
重要实词。(知、复、劝、当见课后练习二)
1. 资
① 物资,钱财 《聊斋志异·促织》:成妻具资诣问。
② 费用 所出。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军资
③ 供给,资助 《隆中对》:此殆天所以将军,将军 岂有意乎?
难词:
1 . 知 管理。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2 . 资 储备 积蓄。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资…
3. 更 改换
寡人请更
4. 释 免
5 . 致 招致 召集 6. 旅 共同 俱
支子死,三月释其政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曰 欲其旅进旅退
7.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8. 去民之所恶 9. 今越国亦节矣 10. 国人皆劝 11. 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⑤ 讲和
《勾》:遂使之行成于吴。
3. 游
① 游泳
《吕氏春秋·察今》:其父虽善游,其子岂
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 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 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 胆,处心积虑,报仇雪耻,终达目的的故事。
勾践灭吴
作者作品: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 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自左丘明之 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 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 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 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 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就文学价值而言,《国语》虽不及《左传》但比 《尚书》《春秋》等历史散文还有所发展和提高, 具体表现为1.作者比较善于选择历史人物的一些 精彩言论,来反映和说明某些社会问题。如《周 语》“召公谏弭谤”一节,通过召公之口,阐明 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著名论题。2。在 叙事方面,亦时有缜密、生动之笔。如《晋语》 记优施唆使骊姬谗害申生,《吴语》和《越语》 记载吴越两国斗争始末,多为《左传》所不载, 文章波澜起伏,为历代传诵之名篇。又《晋语》 记董叔将娶于范氏,似绝妙的讽刺小品。3。所 载朝聘、飨宴、辩诘、应对之策,有些部分写的 似精练、真切。由于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国 语》本身的文风不很统一,诚如崔述所说:“周 鲁多平衍,晋楚多尖颖,吴越多恣放。”
高中语文人教普通版第五单元第16课:勾践灭吴课件

• bǔ: Copyright 2004-20通11哺A,sp给os人e P食ty物L吃td.
• Chuò:
通啜,给人水喝
•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 十年不收于国:
穿(名作动) 十年不于国收(于:向)
介词结构后置句
02-12-28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17
• 第二部分(2、3)写勾践卧薪尝胆,准 备复仇。 Evaluation only.
• 反省:“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 国执仇。”
• 认错:“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eated••w勾对ith践 内A是 :sp如o何se.纠Sl正Eidv自easl身ufoa的rti.错oNn误EoTn的l3y?..5 Client Profile 5.2.0 • 葬C、o养py、ri问gh、t 2吊0、04贺-2、01送1 、As迎po、se去P、ty补Ltd.
Cop卧yr薪igh尝t 2胆004,-2准01备1 A复sp仇ose Pty Ltd.
第三部分(4、5)
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02-12-28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7
第一段重点字词
• 乃号令于三军: •于是\于三军号令(介词结构后置句
•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使……退(使动)
• 共知越国之政:
管理
• 贾人: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1
e楚ated釜 沉 舟 , 百 二 秦 关 终 归w有 志 者 , 事 竟 成 , 破 ithCAosppyorsige.hStl2Eid0ve0as4luf-o2art0i.1oN1nEAoTnspl3yo..5seCPliteynL吴t tPdr.薪 尝 胆 , 三 千 越 甲 可 吞ofil苦 心 人 , 天 不 负 , 卧e 5.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12-28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16
• 于舟以行: • 以行: • 国之孺子之游者: • bǔ:
• Chuò :
•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 十年不收于国:
在船上 而行(用在壮语与动词之间表 修饰) 国之游者之孺子(定语后置) 通哺,给人食物吃 通啜,给人水喝 穿(名作动) 十年不于国收(于:向) 介词结构后置句
六、省略句
1、将免者以(之)告(之) 2、十年不收(赋)于国 3、必(于)庙礼之 (宾语) (宾语) (介词)
古今异义(古/今)
1、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2、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3、将不可改于是也 4、亿有三千 5、欲其旅进旅退 6、进不用命 7、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8、丈夫二十不取 9、生丈夫 10、南至于句无 11、夫差与之成去之 12、寡人请更 13、十年不收于国 14、贫病者纳宦其子 15、孰是吾君也
知 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知道 2、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感到,感觉 3、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主持,管理 4、孰为汝多知乎 知识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重复 2、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再,又 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反复 1、既而儿醒,大啼 不久 2、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已经 3、将军既帝室之胄 既然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1)
文种定计,赴吴求和
第二部分(2、3)
卧薪尝胆,准备复仇
第三部分(4、5)
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02-12-28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7
• • • • • • • • • •
第一段重点字词 •于是\于三军号令(介词结构后置句 乃号令于三军: •使……退(使动)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管理 共知越国之政: 商人 贾人: •即使 虽无四方之患: •供养\选择录用 养而择也: 栖于会稽之上: •于会稽之上栖(状语后置) 才 然后乃求谋臣: “无乃……乎”固定结构、“恐 无乃后乎: 02-12-28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子大夫: •敬称怕……吧”“岂不是……吗” 8
根本原因是勾践忍辱负重,全国同仇敌忾。 具体而言就是勾践具有“以民为本”的思想, 他认为只有民心所向,才能无敌于天下,
02-12-28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22
人物形象 勾践—— 败而不馁,能 屈能伸,知人善任, 性格坚忍,善于团 结人民富国强兵的 政治家形象。 但城府太深,只可与共苦,不可 与同甘。
遂
当
昆弟——
国子姓——
贾人——
爪牙之士——
四方之忧——
无乃——
上党之国——
执仇—— 前马—— 当室者—— 达士—— 无庸——
无及——
中原—— 广运—— 支子—— 孺子—— 四封——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用一个成语做标题,注意其中加点的词语。 译文:勾践困守在会稽的时候,喟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 样困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 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者苦胆,无论是坐着 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 •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 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 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 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 时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那些 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 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穷困的人, 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 慰问死者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
17
02-12-28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 第二部分(2、3)写勾践卧薪尝胆,准 备复仇。
02-12-28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18
为了复国,勾践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鼓励生育 十年不收于国 减免赋税 民具有三年之食 广招贤才 抚育幼孤、自立自强
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
勾践富国强兵的政策即: 对外求和,对内休养生息、求才求强。
02-12-28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19
• • • •
父兄请曰\请报之: • 耻吾君: • 越国亦节矣: • 安与知耻: •
• • • • • • • • •
请求\请允许我们 耻(使……受辱,使动) 克制 哪里知道什么是耻辱(与yú 位于句中,表停顿 的语气词) 姑\无庸战: • 暂且\不用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 如果,连词,表假设 • 其有敢不尽力者: 通岂,表反问 • 勾践既许之: • 不久、以后 乃致其众而\誓之: 部属\告诫 • 不患其志行之少\耻: • 志向和操行\缺少\知耻的精神 匹夫 • 平常人 旅进旅退学 • 同 常赏 • 符合国家规定的
何后之有: 有何后(宾语前置) 于吴行成 ,到吴国议 行成于吴:
和(介词结构后置) 武士(古义)、坏人的 爪牙之士: 党羽(今义)
02-12-28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9
阅读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越王勾践兵败被困会稽,面临绝境,他有何举措?
求才、
求和
2、文种的话阐述了怎样的道理,应用了怎样修辞手法?
趣味超短联:
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人高山矮 独角兽
泉
02-12-28
水浊心清 比目鱼
墨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1
沉 舟有 ,志 百者 二, 秦事 关竟 终成 归, 楚破 釜
02-12-28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尝苦 胆心 ,人 三, 千天 越不 甲负 可, 吞卧 吴薪
2
作品简介
《国语》作者没有定论,相传与《左传》都 是左丘明作,有《春秋外传》之称。是我国最早 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全书分国编次。 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五百余年的史 事。 全书以记言为主,说理严密,刻划人物也比较 形象生动,对后代散文有很大影响,在我国文 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此则寡人之过也 (“„„也”) 2、非二三子之罪也
二、定语后置
1、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2、国之孺子之游者
三、宾语前置
何后之有?
四、固定结构
无乃后乎(表推测或反问,恐怕„吧?)
文言句式
五、介词结构后置
1、乃号令于三军曰 2、将不可改于是 3、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4、勾践说于国人曰 5、遂使之行成于吴,宦士三百于吴
读准字音
栖( qī )于 贾( ɡǔ )人 蓑( suō )笠 请更( ɡēnɡ ) 宦( huàn )士 鄞( yín ) 饩( xì ) 餔( bǔ ) 衣( yì ) 囿( yîu ) 会( kuài )稽 资絺( chī ) 暴( pù )露 所恶( wù ) 句( ɡōu )无 豚( tún ) 疾疹( chèn ) 歠( chuî ) 水犀( xī )
02-12-28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20
• 国人皆劝: • 孰\是君也: • 败吴于囿\败之于 没\: • 郊败之
•勉励 •谁\这样的 •于囿败吴\ 于没败之 (介词结构 后置) •名作状(古 代都城百里 以内的地方 叫郊)
02-12-28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21
讨论:
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02-12-28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13
• 南至于句无: • 广运百里: • 乃致其父母兄弟而誓之:
• • • • • •
若水之归下也: 帅二三子以蕃: 二三子: 以蕃: 壮者无取老妇: 将免者以告:
02-12-28
向南(名作状) 土地面积的长和宽 就\招集\发誓(名 作动) 归附 趋向 通率 你们 来 繁殖生息 通娶 通娩、生育 将娩者以(之)告 (之) 14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02-12-28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25
通假字
1、南至于句无 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3、令壮者无取老妇 4、将免者以告 5、三年释其政 6、而摩厉之于义 7、无不餔也 8、无不歠之 9、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10、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1,勾 2,率 3,娶 4,勉
5,征
6,磨砺 7,哺8, 啜 9,岂
卧薪尝胆
同其劳 通“汝” •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 指多种颜色的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 通“赈”, 华美衣服 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 救济 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屈己下人 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慰问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02-12-28
23
• 语言描写,长于写对话, 本是《国语》的一大特色。
02-12-28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
24
领会思想
问:从勾践灭吴这一历史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参考:①知耻而后勇②得民心者得天下③上兵伐谋④“去民 之所恶,补民之不足”要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老百姓 才会支持你复既一词多义练习
劝 1、果行,国人皆劝 劝勉 2、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说 1、自杀未遂 成功 2、登轼而望之„„遂逐其师 于是,就 3、遂使之行成于吴 终于 1、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掌管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正值,正当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阻挡,把守 4、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应该 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将
(管理 / 知道) (勇猛武将 / 走狗、帮凶) (这种状况 / 判断词) (十万 / 万万) (共同 / 旅客或者军队编制) (服从 / 利用) (原野 / 黄河中下游地区) (男子 / 女子的配偶) (男孩 / 女子的配偶) (到达 / 达到某程度或另提一事) (离开 / 前往) (请允许我 / 请求别人) (国人 / 国家) (贫困 / 疾病) (这个、这样 / 判断词)
春秋时期吴越形势图
• 春秋末年,吴越两国经常发生磨擦。公 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 死前叮嘱儿子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3年, 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 稽山上,只剩下五千人。 • 本文叙述的是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上, 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十年准备,终 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 • 勾践灭吴是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很大 的一件事。勾践忍辱负重,报仇雪耻,夫 差倨傲纵敌,身死国亡,对后人都有深刻 的启示。 02-12-28 5 全州县石塘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