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答案电子版

合集下载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及完整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及完整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及完整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________的装置叫电磁铁。

2、水在一般情况下,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摄氏度。

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________伴随着。

4、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__________。

5、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使用太阳能。

6、设计师在设计赛车时,轮胎很粗糙,可以________摩擦力。

7、一年四季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________引起的。

8、科学家用__________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使自然界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是()。

A.人为因素 B.自然因素 C.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2、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是()。

A.为了美观 B.节省材料 C.防止热胀冷缩对铁桥的破坏3、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C.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4、如图,将完全相同的塑料袋放置在阳光下的同一张桌子上,升温最快的是()。

A.B.C.5、不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的因素是()。

A.坡度大小 B.有无植被C.闪电次数6、草原上生活着老鹰、兔子和各种各样动物喜欢吃的草,如果草大量减少,()。

A.老鹰增加,兔子减少B.老鹰减少,兔子减少C.老鹰增加,兔子增加D.老鹰减少,兔子增加7、下列物体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是()。

A.木头B.铜C.泡沫塑料8、如下图,把金属汤勺放在热水里,过一会汤勺的手柄也热了,这种传热方式我们称为()。

A.热传递B.热传导C.热辐射D.对流9、同样重的60摄氏度热水和10摄氏度冷水相比较()。

A.体积相同B.热水体积大C.冷水体积大D.无法判断10、在模拟近视形成的实验中,用()组合来代表眼球。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地球运动主要有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两种形式,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的____________形成的。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金属通常都是从______ 或______中提取出来的。

4、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________。

这样就可以________物体热量的散失。

5、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________,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________。

6、昼夜现象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四季的形成与________的公转、________的倾斜有关。

7、蚯蚓对环境有一定的需要,蚯蚓喜欢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

8、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都涂成________色的,目的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太阳的光和热。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把船造得大些,装载的货物就()。

A.多B.少C.一样2、最不容易变形的支架是()。

A.三角形B.正方形C.圆柱形3、如图,将盛满水并用气球皮密封起来的试管加热之后,发现气球向外突起,这说明()。

A.有水进入试管内B.试管变小了C.试管内水的体积增大了D.有空气进入试管内4、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5、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A.浮力<重力B.浮力=重力C.浮力>重力6、下列关于物体热胀冷缩说法正确的是()。

A.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又鼓起来了,是利用了水的热胀冷缩原理B.水在4摄氏度以下也会热胀冷缩C.空气热胀冷缩的本领比铁小D.夏天自行车轮胎不能在阳光下暴晒,是为了防止轮胎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而爆胎7、“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后题及答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后题及答案

1.地球内部有什么一、我来填一填:1.地球内部有、、、等物体。

2.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

3.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4.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

二.当好小法官:1.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2.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有5000℃。

()3.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5.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三、我来选一选:1.地幔的下面是,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 B.地核 C.地心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 B.沙子 C.土壤3.地核的半径约为千米。

A.3800 B.3300 C. 3400四、科学探究:1.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构想:用炸药把地面炸开一条裂缝,然后往裂缝中注入至少10万吨熔融状态的铁水。

灌入铁水的同时,放入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探测器,从而揭开地核不为人知的真面目……地球会同意这项计划吗?你会同意吗?为什么?2.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参考答案一、我来填一填:1.煤石油火山喷发物金属矿藏2.地壳地幔地核3.地壳地幔地核4.地核二、当好小法官:1.√ 2.× 3.√ 4.× 5.×三、我来选一选:1.B 2.A 3.C四、科学探究:1.答:地球不会同意,我也不会同意。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她,人类要在保护她的基础上研究她,而不能破坏地球。

2.答:石油,煤只存在于地壳一层,不是存在于地球深层,所以温度不会很高,另外它们燃烧需要氧气,在地下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它们燃烧。

2.火山一、我来填一填:1.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下会沿着裂缝上升。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自主学习指导参考答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自主学习指导参考答案
3 地震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岩层 (2)压力 断裂 地震 2.生活中的科学: 地震发生前通常会有一些预兆,你知道哪些?(参考) 地下水位突然改变、动物惊慌不安等。
1
৿ঞࡘᙣἔᤠ ٘风化 风化作用 (2)风化作用 搬运 冲刷 摩擦、碰撞 (3)水
1.填一填。 (1)噪声 污水、废气、垃圾 (2)飞机的轰鸣声、建筑工地的声音、吵闹声 休息 烦躁 (3)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 噪音源与生活区隔离 采用吸音与隔音设备 植树造林 2.生活中的科学。 学校里的噪声有哪些?为了消除它我们应该怎样做?(参考) 学校里的噪声有:高声谈话的嘈杂声;校园内打闹声;高音喇叭…… 为了消除学校里的噪声,我们应该:不大声喧哗;上下楼梯放轻脚步;轻声 关门等。
9 怎样听到声音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外耳 中耳 内耳 中耳 内耳 (2)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鼓膜 耳蜗 听神经 (3)外耳道 听小骨 听神经 (4)听觉 2.生活中的科学。 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呢? 一是尽量避开噪声;二是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或鼓 膜;三是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中,以免震破鼓膜;四是鼻、咽发生炎症时,要 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五是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5 各种各样的矿物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矿物 矿产 (2)能源 金属 非金属 (3)染料、医药、杀虫剂、燃料、合成材料等 (4)《矿产资源法》 2.生活中的科学: 煤是怎样形成的?(参考) 由图可推断:在几千万年、几亿年前,地球上的气候非常温暖湿润,生长着 松柏、银杏等许多高大茂密的树木,地球上到处覆盖着浓密的原始森林,由于气 候的变化,植物大量死亡,死去的树木被泥沙掩埋。如果这些死亡的植物被沉积 物覆盖而不透氧气,植物就不会完全分解,而是在地下形成有机地层。在细菌的 作用下,树木慢慢腐烂分解,后又经地下高温高压作用,最后变成了煤层。因埋 藏深度和埋藏时间的差异,形成的煤也不尽相同。由于地壳的运动,有些煤层被 埋的更深,而有些煤层接近或露在地表。

新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自主学习参考答案

新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自主学习参考答案

Ą ӄ自主学习指导课程·科学五上答案ἔ2.生活中的科学(1)4.彩虹的秘密1.填一填(1)光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2)小水滴 三棱镜 彩虹 小水滴(3)深蓝 (4)空中的小水滴有受热蒸发了2.小法官(1)× (2)×3.生活中的科学Ą ӄ蓝 靛 紫 (6)两 ἔ2.小法官√ × × √3.生活中的科学答:相同点:它们都是由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形成的。

不同点:露形成是地面温度高于0℃,霜形成时地面温度低于0℃;露是Ą ӄ(1)因为地球上的水是在不断循环的。

海洋中的水总是在不断的蒸发减少,所以总也不会溢出来;除了海洋,陆地上的水也在不断蒸发,所以空气中总是有ἔ2.答:没有。

因为水在自然界中是循环的。

3.答:这种现象和自然界中露的形成相类似。

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汽水温度比周围空气要低的多,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汽水瓶就凝结成了小水珠。

4.答:陆地和海洋中的水不断的蒸发,分散到空气中。

接近地面的空气遇冷Ą ӄ11.热辐射ἔ第四单元 12.地球引力我的收获1.填一填(1)地球引力 落叶 跳高运动员跳起后落地Ą ӄ(4)√ (1)在房间躲避时可选择“生命三角区”如墙角、坚固家具附近、卫生间ἔ17.地表的变化我的收获1.填一填(1)地表形态 (2)青藏高原 (4)地表塌陷 (5)停止围湖造田 Ą ӄἔ2.小法官(1)× (2)× (3)√ (4)3.生活中的科学(1)轻,内部有空气等。

 (2)救生材料 20.陶瓷材料Ą ӄ22.居室甲醛哪里来ἔ(6)② (7)② (8)①二、生活中的科学(仅作参考)1.答:棉花不易导热,可以有效阻隔热气,让冰柜里的温度保持最低,节省电源。

2.答:瓷砖、陶罐、陶瓷餐具、高压电线上的绝缘材料等。

Ą ӄ单元活动。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答案电子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答案电子版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A卷)一、填空题1、63002、四面八方、地心、物质、反射、折射3、最外面、岩石、地幔、硅、铁、镁、2900、1000~30004、3400、铁、镍、47005、7、28、7.8、24.2万、2010、玉树、7.1、财产6、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矿石、石膏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选择题1B、2C、3A、4C、5 B、6C、7A、8C四、实践综合题实验课题:研究火山的成因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三角架、铁盒子、土豆泥、蕃茄酱。

实验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番茄酱受热后的现象。

实验现象:番茄酱从土豆泥中冒出来。

实验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岩浆会从地壳薄弱处喷出形成火山。

实验草图:见课本P6页五、简单题1、答: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

来不及逃出时,应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供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2、答:海岸边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海浪拍击,破碎崩塌,被海水搬运到海滩,它们在海滩上长期受到海水冲刷以及相互摩擦、碰撞,便形成了卵石。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B卷)一、填空题1、能源、金属2、地壳、地幔、地核3、地壳、地幔、地核4、地核5、巨大压力、变形6、早、张衡、地动仪7、青藏8、矿物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三、选择题1B、2A、3C、4C、5C、6B、7B、8A C四、简答题1、答: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各层的结构特点: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1至5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1至5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测试题班级等级一、查漏补缺。

14分1. 科学家是利用、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2. 火山大致可分为、、三类。

3. 风化作用的三个重要因素是、、。

4.煤、石油、天然气属于矿产,铁、铜等属于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矿产。

5. 为了保护矿产资源,我国颁布了《》。

6. 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或。

二、明辨是非。

5分1. 地球部是平静的,地球表面也是一成不变的。

()2. 地震与火山对人们的生活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3. 煤可以制作燃料、染料、消毒剂、杀虫剂等。

()4. 岩石由矿物组成。

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5. 地下储藏的能源有很多,所以人类用不着开发新的能源。

()三、拾贝。

5分1.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的半径有()多千米。

A.3400B.2900C.8002. 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

A.一样的B.陆地部分薄海洋部分厚C.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3.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级震,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A.7.8 B.8.0 C.8.14.()是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

A.四光 B.竺可桢 C.景润5. 卵石的形成与()有密切的关系。

A.水B.石头C.风四、我的科学研究。

12分1.如图(1),当手用力一定时,小木棍会,断裂时,手有的感觉;用力挤压毛巾的两端,毛巾会。

这两个图都是模拟形成的实验,毛巾和小木棍相当于地震中的,手用的力表示地球受到的来自的力。

2.如下图(二),将石块在火上烧,之后迅速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会发现石块,说明五.科学与生活。

14分1、地球的结构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见到的鸡蛋、荔枝,你能选择一种画出它的结构图,标出代表地球的哪一部分吗?2、这几年我国南部的部分省经常发生地震,请你给当地的小朋友写一封信,根据你所学的相关知识,告诉他们地震来了应该怎么办?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测试题班级等级一、查漏补缺。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的上册的练习题及答案.docx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的上册的练习题及答案.docx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时练习、期中练习题及答案1课、地球内部有什么填空:1 .从地面到地球中心有(6000 )多千米,最先进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10 )千米。

2.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

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3.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 .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5 .地壳由(岩石)组成,厚( 5 — 70 )千米,地幔由(硅、铁、镁)组成,厚( 2900多)千米,地核由(铁、镍)组成,厚(3400多)千米。

简答:1.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答: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2.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答:知道火山喷发、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可避免它对人类造成灾难。

3 .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答:地球内部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米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厚2900 地核,厚 3400 多千米,温度可达、地幔、地核。

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厚5—70多千米,温度在1200 ℃到 2000 ℃之间;地幔下面是5000 ℃。

千2课、火山1、火山喷发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产物2、1980 年 5 月 18 日(圣海伦斯火山)受地震影响喷发。

3、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隙向上升,在地壳比较薄的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面较近处,上升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4、火山喷发所带来的影响。

(1)地表形态的变化。

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口湖、圆锥形火山和火山岛(2)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灾难——烧毁森林、房屋,覆盖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同时火山喷发也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益处,如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形成铁、铜、金刚石等多种矿藏,火山灰是农作物的上等肥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A卷)一、填空题1、63002、四面八方、地心、物质、反射、折射3、最外面、岩石、地幔、硅、铁、镁、2900、1000~30004、3400、铁、镍、47005、7、28、7.8、24.2万、2010、玉树、7.1、财产6、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矿石、石膏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选择题1B、2C、3A、4C、5 B、6C、7A、8C四、实践综合题实验课题:研究火山的成因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三角架、铁盒子、土豆泥、蕃茄酱。

实验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番茄酱受热后的现象。

实验现象:番茄酱从土豆泥中冒出来。

实验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岩浆会从地壳薄弱处喷出形成火山。

实验草图:见课本P6页五、简单题1、答: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

来不及逃出时,应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供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2、答:海岸边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海浪拍击,破碎崩塌,被海水搬运到海滩,它们在海滩上长期受到海水冲刷以及相互摩擦、碰撞,便形成了卵石。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B卷)一、填空题1、能源、金属2、地壳、地幔、地核3、地壳、地幔、地核4、地核5、巨大压力、变形6、早、张衡、地动仪7、青藏8、矿物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三、选择题1B、2A、3C、4C、5C、6B、7B、8A C四、简答题1、答: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各层的结构特点: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底部薄,陆地部分厚。

地壳下面是地幔,主要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厚2900多千米。

这一层的温度大约1000℃至3000℃,内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

地幔下部是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地核半径3400多千米,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这一层密度大、温度高,温度高约4700℃。

2、答: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有:火山的作用可形成矿藏,火山灰可形成肥力很高的土壤,有的还可制作水泥,许多火山泉水有医疗之效,不少火山区还是旅游胜地,这些都是火山对人类有利的一面。

火山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有:强烈爆发的火山会引起气候异常,火山喷出窒息性和有毒的气体可使人和动、植物死亡,大量的熔浆和火山碎屑物可摧毁城市、村庄和田野,从而造成很大的破坏作用。

五、实验科学探究1、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岩浆、地壳实验看到: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番茄酱从土豆泥中冒出来。

火山喷发的原因:地壳内压力大,岩浆可能从地壳薄处喷出。

2、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1)用力折木棒,木棒会弯曲、变形,当用力很大时,木棒会断裂,感觉振得手发麻,并发出“啪”的声音。

(2)毛巾会弯曲、变形,出现折皱。

(3)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

当受到的力大到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

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形成地震。

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A卷)一、填空题1、液体、固体、气体,四面八方2、振动、波浪、水波、周围、消失3、耳廓、外耳道,听小骨、椭圆、半透明、耳蜗4、外耳道、鼓膜、鼓膜、鼓膜、听小骨、耳蜗、耳蜗、声音信号、大脑5、20~200006、性质、能量、穿透力7、污水、废气、垃圾,污染8、军事领域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选择题1C、2B、3B、4B、5B、6B四、在下图中填写耳朵各部位的名称(见课本P24页)五、简答题1、答:听不到声音。

因为那里没有空气,又不能借助任何工具,声音无法传播,所以听不到。

2、答:马、兔的耳廓很大很长,并且可以转动,这可以使它们听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微弱的声音,及时发现各种危险情况,防止受到伤害。

六、实践综合题实验目的:证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实验器材:两支蜡烛、一盒火柴、大鼓、鼓槌。

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一支放在鼓前面,一支放在较远处作为对比。

2、敲鼓,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在近处的蜡烛火焰跳动,在远处的蜡烛火焰不动实验结论:空气能传播声音。

(敲鼓时,鼓振动发声,鼓振动引起周围的空气振动,空气的振动传到蜡烛的火焰,火焰也同时振动)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B卷)一、填空题1、振动、空气。

2、振动、空气、真空3、鼓膜、耳蜗4、外耳、中耳、内耳,中耳、内耳,外耳,鼓膜、听小骨,椭圆形、半透明,耳蜗、听神经5、物体振幅、振幅大、振幅小6、20~200007、高、低8、产生、传播、生活区9、噪声、污水、废气、垃圾10、液体、固体、气体,不同,真空11、空气、空气二、选择题1B、2C、3A、4C、5A、6A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四、简答题1、答:听不到声音。

因为那里没有空气,又不能借助任何工具,声音无法传播,所以听不到。

2、答: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3、答:保护听力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尽量避开噪声;二是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或鼓膜;三是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以免震破鼓膜;四是鼻、咽发生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五是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重点是保护耳膜,防止因尖硬物体的刺激、巨大的声响、病菌的感染损坏耳膜,使听力下降甚至丧失。

4、答:在学校里,为了减少噪音,应做到以下几点:(1)轻声关门;(2)教室(阅览室)不大声喧哗;(3)楼道里轻放脚步,不能大声尖叫;(4)上课不交头接耳,下课不打闹。

(答案不唯一)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A卷)一、填空题1、观察、研究、区域、区域2、秋季、星座、星座、五颗亮星、M、W3、北、醒目、重要、七颗、勺子、北头七星4、猎户座5、大犬、-1.45、8.66、3000二、判断题1×、2×、3√、4√、5√三、选择题1B、2A、3A、4B四、画出北斗七星在秋季和冬季时的样子秋季冬季五、1、答:不可以,如果不选定参照物,就很判断所观察的星座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2、答:从秋到冬,星星多起来,更亮了,出现了许多秋季没有见过的星座,北斗七星勺柄指向由西方转向北方。

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B卷)一、填空题1、仙后座、M2、北、南、东、西3、南、北、西、东4、猎户座、七、四、又白又亮5、天狼星二、选择题1B、2B、3BA、4A、5B、6B、7C、8BA、9D三、判断题1√、2×、3√、5√、6√、8√、9√、10×、11√、12×四、简答题1、答:观察目的:了解北斗七星组成的形状、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观察地点:开阔地带观察方法:(1)每晚不同时刻。

(2)每晚的同一时刻。

2、答:随着季节的变化,北斗七星的形状没有变化。

在天空中位置有变化,绕北极星按逆时针旋转。

五年级科学期中测试题(A卷)一、填空题1、最外面、坚硬、地幔,硅、铁、镁、2900、1000~30002、四面八方、地心3、地振波、磁力4、2010、4、14、7.1、玉树5、气体、液体、固体6、外耳、内耳7、外耳道、鼓膜、鼓膜8、污水、废气、垃圾、污染9、大熊、北方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选择题1B、2C、3B、4C、5C、6C、7A、8C四、简答题1、答: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消除噪声源;将噪声源与生活区隔开;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地采用吸音与隔音设备来降低噪声;植树造林也是降低城市和工矿企业噪声的方法。

2、答:海岸边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海浪拍击,破碎崩塌,被海水搬运到海滩,它们在海滩上长期受到海水冲刷以及相互摩擦、碰撞,便形成了卵石。

五、实践综合题实验目的:探究声音产生的秘密实验材料:皮筋、鼓、鼓锤、铃铛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五年级科学期中测试题(B卷)一、填空题1、地壳、地幔、地核2、温度、水、植被3、遗体、遗迹4、矿物、矿产5、椭圆、半透明6、硅、铁、镁,铁、镍7、京杭大运河、1794、六、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8、88、自东向西移动9、北方、醒目、重要、七、勺子、北斗七星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选择题1B、2B、3A、4B、5B、6A、7C、8C四、名词解释1、星座: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2、风化: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

五、生活中的科学1、答:在2亿至3亿年前,地球上覆盖了大片的森林、沼泽;在不时代海平面常有变化,当水面升高时,植物因被淹而死亡。

这些死亡的植物因不透氧气而不能完全分解,在地下形成有机地层;随着海平面的升降,会产生多层有机地层;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在温度增高、压力变大的还原环境中,有机层最后会转变为煤层。

因埋藏深度和埋藏时间的差异,形成的煤也不尽相同。

由于地壳运动,有些煤层被埋得更深,而有些煤层接近或露在地表。

2、答:一是尽量避开噪音。

二是避免乱挖耳朵。

三是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以免震破鼓膜。

四是鼻、咽部发生炎症时及时治疗,以免引起中耳炎。

五是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3、答: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

来不及逃出时,应该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以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六、实验题(一)证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实验材料:两支蜡烛、一盒火柴、大鼓、鼓槌。

实验步骤和方法:1、点燃蜡烛,一支放在鼓前面,一支放在较远处作为对比。

2、敲鼓,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在近处的蜡烛火焰跳动,在远处的蜡烛火焰不动实验结论:空气能传播声音(敲鼓时,鼓振动发声,鼓振动引起周围的空气振动,空气的振动传到蜡烛的火焰,火焰也同时振动)。

(二)探究火山成因1、实验材料:酒精灯、三脚架、铁盒子、火柴、土豆泥、番茄酱2、过程与现象:岩浆、地壳、番茄酱、土豆泥,模拟五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测试题(A卷)一、填空题1、天然、重要、珍惜2、龟甲兽骨、竹简、木简3、西汉、植物纤维4、造纸、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书写、蔡侯纸5、鱼、鸟、猪、自身,装饰纹样6、不可缺少、制品、生活中7、生产、销售、使用、0.025、超薄、超市、商场、集贸市场、免费提供二、判断题1√、2×、3√、4√、5√、6√、7×、8√三、选择题1B、2C、3A、4A、5B、6A、7C、8B四、写出制作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的来源轮胎——橡胶、笔记本——木材(答案不唯一)羊绒衫——羊毛、玻璃杯——岩石、石灰——岩石五、简答题1、答:(一)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的塑料购物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