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元素对植物的作用
各种元素对植物的作用

各种元素对植物的作用植物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而各种元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不同的重要作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元素对植物的作用。
1.碳(C):碳是植物体内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主要以二氧化碳(CO2)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碳在光合作用中起到关键作用,帮助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生产有机物质。
这些有机物质为植物提供能量和构建细胞结构所需的碳源。
2.氧(O):氧是植物进行呼吸所必需的元素,通过呼吸,植物将有机物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此外,植物还通过氧化过程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和原材料。
3.氮(N):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关键的营养元素之一、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氮,将其转化为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用于细胞生长和发育。
氮限制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4.磷(P):磷是植物体内的重要元素之一,是构成核酸、磷脂和ATP等生物大分子必需的元素。
磷还参与调节能量转化、光合作用和细胞分裂等生理过程。
缺乏磷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和产量降低。
5.钾(K):钾是植物体内的一种主要离子,参与调节植物的水分平衡和离子运输,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
钾还参与调节酶活性和激素合成,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6.钙(Ca):钙是植物的次要营养元素,但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钙参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和细胞膜的稳定,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影响细胞分裂和器官发育。
7.镁(Mg):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对光合作用至关重要。
镁还参与细胞中许多酶的激活和调节,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效率。
8.铁(Fe):铁是植物体内的微量元素,是细胞色素和酶的结构成分,参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
铁还参与植物的氮代谢和根系发育。
缺铁会导致植物叶片出现黄叶和植株生长不良。
9.锌(Zn):锌是植物体内的微量元素,参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锌是植物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氮的能力和抗病能力。
总之,各种元素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各个元素对植物的作用

各个元素对植物的作用《各个元素对植物的作用》嘿,朋友们!想象一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你漫步在自家的小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绿油油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而你呢,就像一个植物国王,巡视着自己的这片小天地。
这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植物们为啥能长得这么好呢?哈哈,那可少不了各种元素的大功劳呀!先来说说氮吧,这家伙就像是植物的“能量棒”。
氮能让植物的叶子变得又大又绿,就像给它们穿上了一件超级酷炫的绿色披风。
你看那盆绿萝,叶子油亮油亮的,氮元素可出了不少力呢!要是没有氮,植物们就会变得无精打采,就像我们没吃饱饭一样。
磷呢,那可是植物的“大力水手”。
它能让植物的根系长得强壮又结实,牢牢地抓住土壤。
就像盖房子要有牢固的根基一样,植物有了强壮的根系才能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还记得我之前种的那棵小番茄苗吗?给它施了点磷肥后,那根系长得,啧啧,可结实啦!钾就像是植物的“保镖”。
它能让植物更健康、更有抵抗力,不容易生病。
要是植物界也有“选美大赛”,那些钾元素充足的植物肯定能脱颖而出,因为它们总是那么精神抖擞,生机勃勃。
除了这三大元素,其他的元素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呢。
钙就像植物的“骨骼建筑师”,能让植物的枝干更坚硬。
铁呢,是植物的“造血干细胞”,让植物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哎呀呀,这些元素就像是植物的“魔法药水”,每一种都有着神奇的力量。
你看那朵盛开的向日葵,它那灿烂的笑脸背后,可是有着各种元素的默默付出呢。
有时候我就在想,这些小小的元素,怎么就能有这么大的魔力呢?它们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悄悄地工作着,让植物们茁壮成长。
这就好像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着自己的角色和使命,虽然很平凡,但却很重要。
所以啊,朋友们,当我们在欣赏美丽的花朵、翠绿的叶子时,可别忘了这些幕后的“英雄”们哦!它们虽然不起眼,但却是植物世界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让我们一起好好珍惜这些元素,一起守护我们的植物小天地吧!现在你知道了吧,各个元素对植物的作用那可真是至关重要啊!它们就像是一个默契的团队,共同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努力着。
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基本成分,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元素可以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
宏量元素包括氮、磷、钾、钙、镁、硫和碳,微量元素包括铁、锰、锌、铜、硼、钼和氯等。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中最为关键的元素之一,它参与了植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等的合成。
磷元素则在植物体内的核酸、蛋白质、ATP
等物质合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钾元素则在植物体内调节了水分平衡,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抗病能力。
钙元素是植物体内的建筑材料,它在细胞壁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镁元素则在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硫元素则在植物体内的氨基酸、蛋白质等物质合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碳元素则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元素之一,它参与了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过程。
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铁元素、锰元素、锌元素和铜元素等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硼元素则在花芽分化、花粉萌发、根尖细胞分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钼元素则是植物体内铵态氮转化的必需元素。
氯元素则在植物体内的离子平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元素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成分,每种元素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合理施肥和保证土壤养分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 1 -。
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在植物上的作用

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在植物上的作用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在植物上的作用氢、氧它们是植物体内各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有机酸等3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糖是由碳、氢、氧构成的,而糖是植物呼吸作用和体内一系列代谢作用的基础物质,同时也是代谢作用所需能量的原料:氢和氧在植物体内的生物氧化还原过程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氮(N)氮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成分。
蛋白质中氮的含量占16%~18%。
蛋白质是构成作物体内细胞原生质的基本物质。
蛋白质和核酸都是一切作物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基础,核酸与蛋白质结合称为核蛋白。
氮是组成叶绿素、酶和多种维生素的成分。
在维持生命活动和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磷(P)作物体内的核酸、核蛋白、磷脂、植素、磷酸腺甙和多种酶的组成成分。
其中,核酸与核蛋白是细胞核与原生质的组成成分,在作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与遗传变异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植素是磷脂类化合物之一,大量积累贮藏于作物的种子中,以供幼苗生长之需;磷脂是细胞原生质不可缺少的成分;磷酸腺甙对能量的贮藏和供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种含磷酶都具有催化作用,磷是糖类、含氮化合物、脂肪等代谢过程的调节剂。
增施磷肥,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促进作物提早开花,提前成熟。
3.钾(K)钾是多种酶的活化剂。
钾能增强光合作用和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合成。
钾对氮素代谢、蛋白质合成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钾能显著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在收获物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作物上,如薯类作物、纤维作物、糖用作物上施用钾肥,既可提高产量,还能改善产品品质。
4.钙(Ca)在作物体内以果胶酸钙的形态存在,是细胞壁中胶层的组成成分。
钙对体内氮代谢有一定影响,是某些酶促作用的辅助因素,增强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有关酶的活性。
钙能中和作物代谢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有调节作物体内pH的功效,能减低原生质胶体的分散度,有利于作物的正常代谢。
此外,钙还能与某些离子产生拮抗作用,以消除某些离子的毒害作用。
元素对作物的作用

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上的作用各种营养元素在农作物上的作用一、氮元素:正常浓度为1%-5%之间,增加叶绿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植株缺氮时生长矮小.发黄,一般先出现于低位叶片,高位叶片仍很绿,严重缺氮时叶片变褐死亡.二.磷元素正常浓度为0.1%-0.4%之间,最重要的作用是储存和转运能量,从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中获得和能量储存在磷酸盐化合物中,一备以后的生长和繁育利用.缺磷时能限制全株生长,很少看到像其它元素短缺时出现那种明显的叶片症状.三.钾元素正常浓度为1%-5%之间,钾元素在常态下是以活性离子态存在,其功能主要是催化作用:1.酶的激活2.平衡水分3.参与能量形成4.参与同化物的进行(提高作物含糖量)5.参与氮的吸收及蛋白质合成6.活化淀粉合成酶(促使作物灌浆期子粒饱满)7.活化固态酶(可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数).钾养分不足时,植株抗病能力降低,作物品质下降并减产,尤其是水果和蔬菜.大豆的影响明显.四.钙元素:正常浓度为0.2%-1.0%之间,钙在细胞伸长和分裂方面起重要作用,缺钙表现为植株顶芽和根系顶端不发育,生长点停止生长,缺钙还常使番茄发生脐腐病和苹果的苦陷病,果实缺少硬度.五.镁元素:正常浓度为0.1%-0.4%之间,镁是叶绿素分子中仅有的矿物质组成部分.没有叶绿素,植株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缺镁的症状首先在低位叶片出现,并从老部分移向幼嫩部分,进一步发展成为整个叶片组织全部淡黄,然后变褐直至最终坏死,尤其是棉花,下部叶片可能出现紫红色,然后逐渐变褐.坏死.六.硫元素:正常浓度为0.1%-0.4%之间,硫元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植株生长,缺硫会极大地阻碍植株生长,特征均为植株失绿.矮小.茎细和纺锤形.许多植株缺硫症状极似缺氮症状,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对许多缺素原因的误诊.植物光合作用的合成蛋白质,必须组分胱氨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而植株中90%的硫存在于这些氨基酸中,所以,高质量的氨基酸叶面肥能给植物生长补充充足的硫元素.另外,硫还能提高油科作物含油量.七.硼元素:正常浓度为6-60ppm,硼在植物分生组织里的发育和生长中起重要作用,因其不易从衰老组织向活跃生长组织移动,最先见到的缺硼症状是顶芽停止生长,继而幼叶死亡,同时也限制开花和后期果实的发育.缺硼的症状表现为:1.植株幼叶变为淡绿,也基比叶尖失绿更多,基部组织破坏.如果继续生长,叶片偏斜或扭曲,通常叶片死亡,顶端停止生长.2.叶片变厚.萎蔫或卷叶叶柄和茎变粗,开裂或呈水浸状果实.块茎或块根褪色.开裂或腐烂,苹果缩果病.柑橘导致果皮厚薄不一,果实疙疙瘩瘩,根块作物导致黑心病或褐心病等.八.xx:正常浓度为50-250ppm,其作用是:1.增加植物体内的呼吸作用和叶绿体中光合作用的两个代谢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呼吸作用中将氧还原为水,是铁化合物的功能.2.铁能起到使植物稳定生长的作用.3.铁元素参与酶系统的活化作用.缺铁首先出现在植株幼叶上,结果失其生长停止,幼叶出现叶脉间失绿,很快会发展到整个叶片,严重时叶片全白.九.锰元素:正常浓度为20-500ppm,锰是一种植物生长的过渡元素,一般缺锰元素的症状首先表现在幼叶上,阔叶植物表现为叶脉间失绿,和铁元素一样,锰也参与光合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严重缺锰症状有:燕麦灰斑病.湿斑病和斑枯病等.但是,过量使用锰元素对植株生长有害,棉花.烟草.大豆.果树和油菜等卷叶现象,所有这些都是锰过量造成的毒害.氨基酸能使多余的锰元素组成锰蛋白,促进锰元素参与酶的活化系统,能有效的解除锰过量造成的毒害.十.铜元素:铜对植物的作用与铁相似.正常浓度为5-20ppm.各种作物缺铜症状表现不同:玉米缺铜幼叶变黄.收缩,随着缺素加剧,幼叶变白且茎叶老化死亡,更严重时沿叶尖和叶缘出现死亡组织,许多蔬菜作物缺铜则叶片失去膨压,并不出蓝色.失绿.卷曲.不开花.十一.锌元素:锌是植物所需的一种过渡金属微量元素.在植物干物质中正常含量为25-150ppm,缺锌常出现的症状有:1.叶脉间,尤其是底位老叶的叶脉间出现浅绿.黄色或白色区域,失绿叶片部分组织死亡.2.茎与茎节间变短,出现许多叶片丛生,呈莲座状外观.3.叶片小,又窄又厚,通常叶片上部叶组织不断生长造成畸形叶片早落,生长受阻,极易发生病毒病.十二.钼元素:植物中正常含量为0.3-1ppm,所以,钼元素的浓度很低,过量使用也无任何毒副作用.钼元素都存在各种酶中,酶能促使豆科根瘤菌的形成,在植物中对铁的吸收和运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三.氯元素:正常氯元素浓度为0.2%-2.0%,但许多作物都达到10%的含量.氯元素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在钾流动迅速时充作平衡离子,以便维持叶片和植株其它器官的膨压,促使植株的光合作用.氯元素还能起到明显的防病作用,可大大降低冬小麦全蚀根腐病.对其它作物能降低镰刀菌早地根腐病的侵染,能减轻玉米茎腐病的发生.氯过量对作物的危害视作物对其耐受力而异.烟草.桃.梨.瓜类作物对氯最敏感.十四.归硅元素:正常浓度为0.2%-2.0%,主要集中于植物根中.主要作用是对细胞壁结构有作用,提高作物抗病性,对茎秆强度和抗倒伏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植物生长所需常用元素为: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硼.铁.锰.铜.钼.锌.氯和硅.碳.氢.氧.氮.磷.硫,构成植物生命物质,能促使蛋白质的形成,即为原生质.除自然赋予的碳.氢.氧外的元素,称为矿质元素.氮.磷.钾.钙.镁.硫属于大量元素,其余矿质元素为微量元素.。
各种元素对植物的作用

各种元素对植物得作用钾:钾对植物得生长发育也有着重要得作用,但它不象氮、磷一样直接参与构成生物大分子。
它得主要作用就是,在适量得钾存在时,植物得酶才能充分发挥它得作用。
钾能够促进光合作用。
有资料表明含钾高得叶片比含钾低得叶片多转化光能50%-70%。
因而在光照不好得条件下,钾肥得效果就更显著。
此外钾还能够促进碳水化合物得代谢、促进氮素得代谢、使植物经济有效地利用水分与提高植物得抗性。
由于钾能够促进纤维素与木质素得合成,因而使植物茎杆粗壮,抗倒伏能力加强。
此外,由于合成过程加强,使淀粉、蛋白质含量增加,而降低单糖,游离氨基酸等得含量,减少了病原生物得养分。
因此,钾充足时,植物得抗病能力大为增强。
例如,钾充足时,能减轻水稻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赤枯病及玉米茎腐病,大小斑病得危害。
钾能提高植物对钾能增强植物对各种不良状况得忍受能力。
缺乏钾得症状就是:首先从老叶得尖端与边缘开始发黄,并渐次枯萎,叶面出现小斑点,进而干枯或呈焦枯焦状,最后叶脉之间得叶肉也干枯,并在叶面出现褐色斑点与斑块。
ﻫ镁:ﻫ镁就是叶绿素得组成部分,也就是许多酶得活化剂,与碳水化合物得代谢、磷酸化作用、脱羧作用关系密切。
植物缺镁时得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
开始时,植物缺镁时得症状表现在叶得尖端与叶缘得脉尖色泽退淡,由淡绿变黄再变紫,随后向叶基部与中央扩展,但叶脉仍保持绿色,在叶片上形成清晰得网状脉纹;严重时叶片枯萎、脱落。
ﻫ铁:ﻫ铁就是形成叶绿素所必需得,缺铁时便产生缺绿症,叶于呈淡黄色,甚至为白色。
铁还参加细胞得呼吸作用,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它就是一些酶得成分。
由此可见,铁对呼吸作用与代讨过程有重要作用。
铁在植物体中得流动性根小,老叶子中得铁不能向新生组织中转移,因而它不能被再度利用。
因此缺铁时,下部叶片常能保持绿色,而嫩叶上呈现失绿症。
缺铁症状:缺铁时,下部叶片能保持绿色,而嫩叶上呈现失绿症。
ﻫ铜:ﻫ铜就是植物正常生长繁殖所必需得微量营养元素,就是植物体内多种氧化酶得组成成分。
各元素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各元素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植物有16种必须元素,缺一种也不行。
其中有6种大量元素:碳、氢、氮、磷、钾;有3种中量元素:钙、镁、硫;有七种微量元素:铁、锌、锰、铜、硼、钼、氯。
这16种元素除碳、氢、氧来自于大气和水之外,其余13种都来自于土壤。
这13种元素的供应要达到一种平衡,才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不论哪种必需元素,多了少了都不行。
1、氮:氮是氨基酸、蛋白质、核酸、酶、叶绿素、激素、维生素、生物碱以及磷脂等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最基本的生命物质,植物任何一个生长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氮。
叶菜类需氮多。
2、磷:①磷是核酸的组成成分,维持着生命的遗传基因。
②磷是磷酸腺苷的组成成分,糖、淀粉、有机酸、氨基酸、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合成过程中,始终以磷酸腺苷为能量的载体。
③磷是肌醇六磷酸的组成成分,使植物形成了种子和果实等繁殖器官,所以磷促使籽粒饱满,增进品质,并促进成。
3、钾:钾不是植物体内各种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但钾极其重要。
①钾促进糖等营养物质的运输,促进光合作用,促进糖、氨基酸等小分子转化成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等大分子,增加营养积累,所以钾能增进品质,促进上色。
抗倒伏、抗寒、抗旱、抗病虫。
②钾使60多种酶被激活,使植物的各种组织器官维持正常发育。
③钾是一价阳离子,最有优势调节渗透压,将水分子拉入体内,维持细胞膨压,促进细胞伸长,调节气孔开关以控制蒸腾,所以钾能增强植物抗旱力,并在干旱条件下正常生长。
④钾使PH值及阴阳离子保持平衡,促进植物对硝态氨的吸收,促使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并维持蛋白质稳定。
⑤果类需钾多。
4、钙:①钙与果胶酸结合后固定在细胞壁中,稳定细胞壁,加固植株结构,增强了植物抗病力和抗倒伏能力。
②钙调节原生质胶体,使细胞冲水富有弹性,有利于细胞伸长,减轻果实萎缩。
植物生长必需营养元素及其相互作用

植物生长必需营养元素及其相互作用植物的生长与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的供应,这些元素对于植物的正常生理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在植物营养学中,研究了植物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它们包括氮、磷、钾、钙、镁、硫、铁、锌、锰、铜和钼等。
这些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但是它们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中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元素之一,它是构成蛋白质、核酸和酶等生物分子的重要成分。
氮的供应不足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变黄,叶片面积减小等现象。
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它参与了糖类、脂类和核酸的合成,对植物的能量代谢和细胞分裂有重要作用。
磷的缺乏会导致植物生长迟缓,叶片出现紫红色变化。
钾是植物体内的主要阳离子,它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维持细胞正常功能。
钾的缺乏会导致植物叶片边缘焦枯,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除了上述主要营养元素外,钙、镁和硫也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
钙是构成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对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起着重要作用。
钙的供应不足会导致植物的细胞壁脆弱,易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参与光合作用和糖类合成等生理过程。
镁的缺乏会导致植物叶片黄化,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硫是构成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重要成分,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硫的供应不足会导致植物叶片变黄,幼嫩部位生长受限。
微量元素也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铁是植物体内的重要微量元素,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
铁的缺乏会导致植物叶片出现黄化斑点。
锌、锰和铜是植物体内的微量元素,它们参与了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酶的活性调节。
锌的缺乏会导致植物叶片出现白斑,锰的缺乏会导致植物叶片出现斑点,铜的缺乏会导致植物叶片变脆。
钼是植物体内的微量元素,它是植物体内一些酶的辅助因子,参与了氮代谢和硝酸还原等生理过程。
钼的供应不足会导致植物叶片出现黄化。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的供应,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植物体内的生理代谢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元素对植物的作用
钾:
钾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不象氮、磷一样直接参与构成生物大分子。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适量的钾存在时,植物的酶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钾能够促进光合作用。
有资料表明含钾高的叶片比含钾低的叶片多转化光能50%-70%。
因而在光照不好的条件下,钾肥的效果就更显著。
此外钾还能够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促进氮素的代谢、使植物经济有效地利用水分和提高植物的抗性。
由于钾能够促进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合成,因而使植物茎杆粗壮,抗倒伏能力加强。
此外,由于合成过程加强,使淀粉、蛋白质含量增加,而降低单糖,游离氨基酸等的含量,减少了病原生物的养分。
因此,钾充足时,植物的抗病能力大为增强。
例如,钾充足时,能减轻水稻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赤枯病及玉米茎腐病,大小斑病的危害。
钾能提高植物对钾能增强植物对各种不良状况的忍受能力。
缺乏钾的症状是:首先从老叶的尖端和边缘开始发黄,并渐次枯萎,叶面出现小斑点,进而干枯或呈焦枯焦状,最后叶脉之间的叶肉也干枯,并在叶面出现褐色斑点和斑块。
镁: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也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磷酸化作用、脱羧作用关系密切。
植物缺镁时的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
开始时,植物缺镁时的症状表现在叶的尖端和叶缘的脉尖色泽退淡,由淡绿变黄再变紫,随后向叶基部和中央扩展,但叶脉仍保持绿色,在叶片上形成清晰的网状脉纹;严重时叶片枯萎、脱落。
铁:
铁是形成叶绿素所必需的,缺铁时便产生缺绿症,叶于呈淡黄色,甚至为白色。
铁还参加细胞的呼吸作用,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它是一些酶的成分。
由此可见,铁对呼吸作用和代讨过程有重要作用。
铁在植物体中的流动性根小,老叶子中的铁不能向新生组织中转移,因而它不能被再度利用。
因此缺铁时,下部叶片常能保持绿色,而嫩叶上呈现失绿症。
缺铁症状:缺铁时,下部叶片能保持绿色,而嫩叶上呈现失绿症。
铜:
铜是植物正常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是植物体内多种氧化酶的组成成分。
植物中有许多功能酶,如抗坏血酸氧化酶、酚酶、漆酶等都含有铜。
它还参与植物的呼吸作用,影响到作物对铁的利用,在叶绿体中含有较多的铜,因此铜与叶绿素形成有关。
不仅如此,钢还具有提高叶绿素稳定性的能力,避免叶绿素过早遭受破坏,这有利于叶片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铜能催化若干植物过程在氮的代谢中,缺铜能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使氨基酸的比例发生变化,降低蛋白质的含量;在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中,缺铜可抑制光合作用的活性,使叶片畸形和失绿;在木质素的合成中,缺铜会抑制木质化,使叶、茎弯曲和畸形,木质部导管干缩萎蔫。
缺铜时叶绿素减少,叶片出现失绿现象,幼叶的叶尖因缺绿而黄化并干枯,
最后叶片脱落。
缺铜也会使繁殖器官的发育受到破坏
锰:
锰症状首先出现在新梢叶,叶脉间黄化而呈淡绿色,仅与中肋及主要叶脉邻接部分仍保持绿色而呈宽窄不一深绿色带。
阳光透过叶背时清晰可见,嫩叶的叶脉呈绿色网状而叶肉为淡绿色,轻微缺乏时,症状在生长后期即消失;严重缺乏时,叶脉转为灰暗绿色,叶肉仍保持淡绿色或转灰白,症状持续至生长后期仍不消失,出现长短不一线状褐斑,叶片变薄,萎垂,称褐线萎黄症。
锌:
锌缺乏症状首先出现于新稍叶片,症状因作物种类而略有不同。
一般而言,中度至严重缺乏时,叶片小而畸形,节间缩短呈小叶簇生状有些作物尚伴有叶片黄化症状,叶脉间黄化而呈黄绿色,但与叶脉紧邻部分则保持绿色。
苹果缺锌时出现
典型的“小叶病”,新梢极度缩短,腋芽萌生,形成多量细小瘦枝,枝顶轮生小形黄化畸形叶,密生成簇,又名簇叶病,严重时新梢有上而下枯死;
硼:
缺硼的典型症状是叶片变厚和叶色变深,枝条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死亡,缺硼引起根和枝条的发育受阻;缺硼症状的发展是缓慢的,土壤中硼有效性受钙的影响,土壤中钙的含量
高,能降低硼的吸收,其原因可能是钙使硼在土壤中复合或发生沉淀,或降低根系对硼的吸收能力
大量营养元素,有碳(C)、氢(H)、氧(O)、钾(K)
中量营养元素,有镁(Mg)、铁(Fe)
微量营养元素有,锰(Mn)、锌(Zn)、铜(Cu)、硼(B)
一:大量元素
缺氮:有机物合成受阻,植株矮小,叶色发黄或发红,分蘖少,花少,籽粒不饱满,产量降低。
老叶先表现症状。
缺磷:植株瘦小,分蘖或分支减少,叶色呈暗绿或紫红,开花期和成熟期都延迟,产量降低,抗性减弱,老叶先表现症状。
缺钾:抗旱、抗寒性减弱,茎杆柔弱,易倒伏,叶色变黄,叶缘焦枯,生长缓慢,老叶先表现症状。
缺钙:初期顶芽、幼叶呈淡绿色,继而叶尖呈典型的钩状,随后坏死。
首先表现在幼茎、幼叶上。
缺镁:叶片失绿,从下部叶片开始,往往是叶肉变黄而叶脉保持绿色。
严重缺镁
时可引起叶片的早衰与脱落,最终导致整体枯黄、死亡。
缺硫:幼叶先表现症状,新叶均衡失绿,黄化并易脱落。
缺硅:植物蒸腾加快,生长受阻,容易倒伏或受真菌感染。
二、微量元素
缺氯:叶片萎蔫,失绿坏死,最后变成褐色,根系生长受阻、变粗,根尖呈棒状。
缺铁:幼芽幼叶缺绿发黄,下部叶片仍为绿色。
缺硼: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结实率低,根尖和顶芽坏死,顶端优势丧失,分枝增多
缺锰:叶脉间失绿,并出现杂色斑点
缺钠:植物黄化或坏死,甚至不能开花
缺锌:幼叶和茎生长受阻,产生所谓的小叶病和丛叶病
缺铜:叶色蓝绿,有坏死点,先从嫩叶尖起,后沿叶缘扩展到叶基部,叶卷皱或畸形。
缺钼:叶较小,叶脉间失绿,有坏死斑点且叶边缘焦枯,向内卷曲。
氮N也叫叶肥,是多种氨基酸不可缺少的物质。
缺少氮会造成叶色变黄,发育不良;过多又会造成叶色过浓过绿,发育过大,易遭受病虫害,果实畸形,品质低下。
磷酸P也叫果肥,是核酸和磷脂的组成成分。
在发育初期需要大量吸收,才能增加花蕾和果实,也是根须生长的必需成分。
对新陈代谢,糖的循环起作用。
过量会造成铅,铁,镁的缺乏症。
钾K也叫根肥,使根茎粗壮,提高抗病性。
有促进合成蛋白质,和移动存储糖的作用。
可有效地控制氮过剩,使果实,茎更结实。
过量会造成,钙,镁缺乏,有阻碍其吸收的副作用。
2.中量元素
钙对于根端发育,不可缺少。
与酸结合,可使细胞壁加厚,增强耐病性。
过量会造成,镁,钾,磷酸的吸收不足。
镁是叶绿素和各种酵素的催化剂。
植物生长的中后期需要大量镁。
钾,钙,镁不平衡的话,会造成叶子下垂现象。
硫是构成蛋白质的元素,不可缺乏。
3.微量元素、
铁作为铁酵素,是各种构成酵素和搬运的必需要素。
锰有助于叶绿素的形成和光合作用。
对于和维他命合成,呼吸作用,氮同化有关的酵素,是不可缺少的元素。
土壤中的氮含量,根据微生物的活性程度而有所增减。
过剩,会使铁的吸收过多而导致植物体内磷酸循环的恶化。
铜是形成细胞色素,抗坏血素,等酸化酵素的必需元素。
过剩,会阻碍铁,锰的吸收。
钼有助于氮的吸收和维他命C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