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种子的旅行 PPT
幼儿园绘本精品课件《种子的旅行》.

幼儿园绘本精品课件《种子的旅行》.一、教学内容《种子的旅行》选自幼儿园绘本教材第四章《植物的世界》,详细内容包括:种子的结构、种子的传播方式、种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知道种子的传播方式。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的兴趣,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种子的传播方式及种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及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种子、放大镜、种子生长过程的视频。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实物种子,让幼儿观察并猜测是什么种子。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认识的种子,讨论种子的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种子的结构,让幼儿了解种子的各个部分。
(2)介绍种子的传播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一颗种子,讲解该种子的传播方式。
(2)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种传播方式的例子。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种子。
(2)幼儿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5. 动手操作(10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用种子制作手工艺品。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动手制作自己的种子手工艺品。
(2)引导幼儿思考:种子是如何帮助植物生长的?六、板书设计1. 《种子的旅行》2. 内容:种子的结构:种皮、胚乳、胚芽种子的传播方式: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等种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找出一种种子,并描述其传播方式。
2. 答案示例:蒲公英的种子通过风力传播,当风吹过时,种子像小伞一样飘散到远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观察、PPT讲解、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种子的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幼儿绘本故事《种子的旅行》课件.

幼儿绘本故事《种子的旅行》课件.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幼儿绘本故事《种子的旅行》。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种子的成长过程和它们的旅行经历。
故事通过精美的插图和生动的语言,让孩子们了解到种子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方式和传播方式。
我们将学习故事的每一章节,并深入探讨其中的细节。
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种子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故事中的插图和情节,让孩子们能够生动地感受到种子的旅行过程。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难点:通过故事中的插图和情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绘本《种子的旅行》2. 种子样本3. 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颗种子,让孩子们观察种子的外观特征,引发他们对种子的好奇心。
然后,告诉孩子们我们将要学习一个关于种子的故事,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讲述故事(10分钟)1. 按照故事的章节顺序,逐段讲述故事的内容,注意语言的生动和情感的投入,让孩子们能够沉浸到故事中。
2. 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观察插图,鼓励他们描述种子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三、互动讨论(5分钟)1. 提问:故事中种子的旅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们是如何克服的?2. 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引导他们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四、实践活动(5分钟)1. 让孩子们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种子,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出种子的旅行过程。
2. 鼓励孩子们用语言描述他们绘制的内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种子的外观特征,标注出种子的各个部分。
2. 用箭头连接不同的阶段,表示种子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作业设计请孩子们回家后,观察一颗植物的生长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种子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在互动讨论中积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件种子的旅行

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作业设计
5.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种子的传播方式及环保意识的培养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与重点。种子的传播方式涉及到自然界中各种植物的生存策略,而环保意识的培养则有助于幼儿形成关爱自然的观念。
补充:
1.教学难点:在讲解种子的传播方式时,教师应详细阐述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途径,如风力、水力、动物携带等,并通过实例加深幼儿的理解。
2.教学重点:强调种子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关系到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3.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种子的传播方式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学重点:种子的基本结构及功能,观察种子传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种子模型、实物种子、图片、视频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
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的植物,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种子的传播现象。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件种子的旅行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大自然里的奥秘》,详细内容为《种子的旅行》。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自然界中种子的传播方式,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知道种子的传播方式。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方法
1.反思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环节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大班种子的旅行完整版课件

苍耳种子
喷瓜种子
苍耳种子具有钩状的附属结构,能够附着在 动物身上进行传播,体现了其对动物传播的 适应性。
喷瓜种子在成熟时会将种子和粘液一起喷出, 以适应较远的传播距离和避免被动物取食。
2023
PART 04
种子旅行过程中挑战与应 对策略
REPORTING
自然环境挑战及应对方法
风力传播
种子利用自身轻盈、带翅或羽毛 状附属物等特点,适应风力进行
苍耳种子
苍耳种子通过粘附在动物身上进行传播,其表面具有钩状结 构,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动物的毛发或衣物上。
豌豆种子
豌豆种子在成熟后会从豆荚中弹出,利用这种机械力进行传 播,能够扩散到较远的区域。这些种子成功应对了各种挑战, 实现了跨区域的传播和繁衍。
2023
PART 05
种子旅行意义与生态保护 意识培养
学员对自然环境与种 子旅行关系的思考。
学员对种子适应旅行 的结构特点的认识。
拓展延伸:探索更多关于种子旅行话题
01
02
03
04
不同地区种子旅行的特点与差 异。
种子旅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种子旅行的影响及 应对措施。
其他有趣的种子旅行现象和案 例分享。
寄语:珍惜自然资源,关爱地球家园
强调种子旅行等自然现象对生态平衡 的重要性。
开展当地植被恢复项目
组织学生参与当地的植被恢复项目,了解植被恢复技术和方法。
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加入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或志愿者团队,参与生物多样性调查 和监测工作。
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 垃圾分类投放等,为生态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班:种子的旅行[新版].ppt
![大班:种子的旅行[新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14123494cfc789eb172dc8d4.png)
最新.
7
最新.
8
靠动物来传播:苍耳浑身长刺,容易沾到动物和人身上,
动物和人走到哪儿最,新就. 把它带到哪儿,
9
所以动物和人都能帮助苍耳去旅行。
靠弹性传播的 :凤仙花就是靠自己的种子成熟后果壳裂开来,
通过自身弹力把自己弹出去旅行的。还有许多植物也是靠自己来传播的,
象我们常见的黄豆、最赤新豆. 、绿豆等。
10
最新.
11
最新.
12
最新.
13
最新.
14
最新.
15
最新.
16
最新.
17
最新.
1
有趣的种子旅行
最新.
2
最新.
3
最新.
4
借助风力旅行:蒲公英的种子很轻,并且有绒毛,
像一把降落伞,所以蒲公英就是靠风来帮它旅行的,
风能帮助蒲公最新英. 传播种子。
5
最新.
6
靠水来传播:莲蓬像小船一样能浮在水上,的,
水能帮助莲子传播种子。
一粒种子的旅行ppt(共29张PPT)

等学院设计系专门学习插图。1998年毕
业以后,一直以自由创作人的身份为不 同的出版社绘画插图,并创作了很多绘
本。代表作《世界上最最温馨的家》
曾获得德国青少年文学奖科普大奖,
《一粒种子的旅行》获得德国《时代 周刊》和不来梅广播电台评委会联 合颁发的儿童图书Luchs大奖 。
植株
读了这本书,我还懂得了一个道理,种子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感谢它的妈妈,风、小鸟、小动物,同学们我们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每个同学都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他孕育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现在,我们和安妮·默勒一起
为了不挨饿,它们收集树木的种子,作为食物储存起来。
花朵 吃完含油附着物以后,它们就把种子随便扔在某个地方。
• 借助风
罂粟的种子是如何洒向四周的?
罂粟的 蒴果
罂粟种子出 发
对于种子轻的植物来说, 比如婴栗,当种子成熟时, 风一吹,种子就从许多小 口子的外壳里摇出来,洒 向四周
蒲公英的种子乘着降落伞随风舞动了!
蒲公英的 降落伞
带有茸毛的 田蓟(ji)种子
对于有茸毛的植物来说,比如蒲公 英,当种子成熟时,种子附在由细小 茸毛组成的“小伞”上,随风旅行。
从头开始了.
榆树的种子
椴树的种子
云杉的种子 桦树的种子
槭树的种子
樱桃的种子
松树的种子 花楸树
读了这本书,我还懂得 了一个道理,种子也要有一 颗感恩的心,要谢它的妈 妈,风、小鸟、小动物,同 学们我们也要有一颗感恩的 心,我们每个同学都是一粒 小小的种子,他孕育着祖国 的未来和希望。
老师就是一台播种机,他像妈妈一样用 辛勤的汗水和智慧浇灌我们,使我们茁壮成 长,把我们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又一个台 阶送上知识殿堂的高峰,这就是我们的旅行, 我代表全班同学忠心的说一声“老师您辛苦 了”!
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品课件种子的旅行

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品课件种子的旅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大自然》第三节《种子的旅行》。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种子的结构、功能及传播方式;学习种子诗歌《种子的旅行》;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功能及传播方式,提高幼儿对大自然的认知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幼儿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种子的传播方式及诗歌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功能及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种子实物、图片、PPT、视频、诗歌卡片。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种子实物,引发幼儿对种子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是怎么传播的呢?”2. 新课内容:(1)展示种子的图片,讲解种子的结构、功能及传播方式。
(2)播放种子传播的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讨论。
(3)学习诗歌《种子的旅行》,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种子的传播方式,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制作种子画:幼儿用彩纸、画笔等材料制作种子画,展示种子的传播过程。
4.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种子的传播方式。
(2)朗读诗歌《种子的旅行》,并进行表演。
(2)引导幼儿思考:种子传播的意义,如何保护植物和自然环境。
六、板书设计1. 种子的结构、功能及传播方式。
2. 诗歌《种子的旅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关于种子传播的画。
(2)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种子旅行的故事。
2. 答案:(1)画中需包含至少两种种子传播方式。
(2)故事需包含种子的结构、功能及传播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种子的结构、功能及传播方式,但部分幼儿对诗歌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幼儿园大班科学常识课《种子的旅行》ppt课件

保繁衍后代。
互助性
03
一些种子通过与其他植物或动物合作,实现共同传播和生长。
种子旅行的规律
季节性
种子的旅行往往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如春季风大,有利于风传 播种子的扩散。
方向性
种子旅行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如一些种子会被特定方向的风或水 流带到适合生长的地方。
距离性
种子的旅行距离因种类和环境而异,有些种子可以远距离传播, 而有些则仅限于近距离。
影响种子旅行的因素
气候条件
地理环境
风、雨、温度等气候条件对种子的旅行具 有重要影响,如风力大小直接影响风传播 种子的扩散范围。
地形、地貌、土壤等地理环境因素也会影 响种子的旅行,如山地地形可能会影响种 子的传播方向和距离。
生物因素
人类活动
动物、昆虫等生物因素在种子旅行中扮演 重要角色,如一些鸟类和哺乳动物会携带 种子到其他地方,促进种子的传播。
人类活动如农业种植、交通运输等也会对种 子的旅行产生影响,如农业机械的运作可能 会帮助种子扩散到更远的地方。
04
种子旅行对自然界的意义
促进植物繁殖和分布
种子传播有助于植物种群扩散到 新的地区,从而增加植物的分布
范围。
通过风力、水力、动物等媒介, 种子可以被带到远离母株的地方 ,有助于避免过度竞争,提高繁
科学素养培养
通过学习种子的传播方式,可以培养 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 高其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种子的传播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 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植物种群 的扩散和多样性的保护。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让幼儿了解种子的多种传 播方式,如风力传播、水 力传播、动物传播等,并 能简单描述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