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掘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4篇)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4篇)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煤矿作业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综合考虑控制源头、隔离、通风、个体防护等防尘措施,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定和工作程序。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综合防尘目标:明确煤矿对于粉尘控制的整体目标,例如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保证员工的健康等。

2. 组织与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在综合防尘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

3. 防尘控制措施:规定综合防尘的具体控制措施,包括控制源头、隔离、通风、个体防护等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4. 动态监测与评价:制定煤矿综合防尘工作的监测和评价制度,包括空气质量监测、粉尘浓度监测、设备状态监测等。

5. 培训与教育:制定针对煤矿员工的综合防尘培训和教育计划,提高员工对综合防尘工作的认识和技能。

6.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煤矿综合防尘工作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处置程序和责任分工。

7. 监督与检查:明确煤矿综合防尘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和运行。

8. 违规处理:规定对于违反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相应的追责和惩罚措施。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提高煤矿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和员工的健康水平,降低粉尘对员工的危害,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2)为认真贯彻矿及上级一系列安全指示精神,提高现场综合防尘管理水平,夯实安全基础,杜绝综合防尘安全隐患漏洞,尽快达到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样板化验收标准。

结合本单位综合防尘实际情况,依照《兴隆庄煤矿综合防尘管理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一)对照《兴隆庄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办法》进行整改,并全部达标。

(二)尽快实现并完成掘进工作面防尘样板化建设。

(三)确保各掘进工作面防尘设施安装合格、齐全,运行正常,杜绝不正常使用情况的发生;(四)综合防尘质量标准化综合考核分数确保达到____分以上,力争____分以上。

综掘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规范

综掘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规范

综掘工作面煤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综掘工作面粉尘综合防治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综掘工作面。

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煤矿降尘用喷嘴通用技术条件》(MT/T 240)《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 1020)《煤矿安全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粉尘煤尘、岩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粉尘的总称。

3.2 粉尘分散度表示粉尘粒径大小的组成情况,反映固体物质被粉碎的程度的指标。

3.3 游离SiO2。

岩石或矿物中没有与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结合而呈游离状态的SiO23.4 综掘工作面转载喷雾系统综掘工作面转载喷雾系统主要包括综掘机、刮板运输机、胶带输送机等煤流系统转载点喷雾设施。

3.5 控风装置控风装置安装在局部通风机风筒出风口处,将压入的轴向风改为径向风,在掘进机司机前方形成阻止粉尘由工作面向外扩散的空气幕。

3.6 煤尘堆积井下巷道堆积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

4 总体要求4.1煤矿井下所使用的防、降尘装置和设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4.2工作面设置防尘设施管理牌板,标明工作面防尘设施种类、数量等内容。

4.3工作面粉尘检测采样点布置见表1,粉尘浓度计算按《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规定的方法进行。

表1 粉尘浓度测定测点布置表4.4 粉尘检测仪器仪表应具有有效的计量检验合格证。

4.5 矿测尘部门应根据本矿的生产情况配备足够数量且经培训合格的测尘人员,测尘员数量配备标准见表2。

含量每半年测定1次,工作面变动时也要测定1次。

4.6 粉尘分散度和粉尘游离SiO24.7粉尘浓度测定结果按月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4.8采取粉尘综合治理措施后,降尘效率应符合以下规定:综掘机作业时,掘进机司机处及掘进机回风侧4~5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90%;打锚杆眼时,打眼地点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90%;工作面回风巷距工作面10m~15m处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95%;转载点3~5 m处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不小于95%。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采矿技术的不断发展,采掘工作面的安全和环境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尘埃是采矿过程中常见的污染源之一,对工人的健康和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采掘工作面的环境质量和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防尘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工作面粉尘生成与危害分析1. 粉尘生成源:采矿过程中,煤炭、矿石等固体物料的破碎、输送、堆放等操作会产生大量粉尘。

2. 粉尘的危害:呼吸系统,尤其是肺部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粉尘会被吸入肺部,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粉尘还会影响工作面的能见度,增加作业隐患。

三、综合防尘管理措施与方法1. 工作面湿降尘措施:(1)采用水雾降尘装置,在粉尘产生源头进行喷雾,有效降低粉尘扬尘;(2)加强道路湿降尘管理,定期对工作面道路进行湿洗,保持道路湿润。

2. 施工工艺与设备改进:(1)采用闭式破碎、输送装置,降低粉尘扬尘;(2)安装尘埃收集装置,对粉尘进行收集和处理;(3)工作面通风改进,保持气流畅通,加强排风效果。

3. 个体防护措施:(1)工人必须佩戴合适的防尘口罩,防止粉尘吸入呼吸道;(2)加强工人培训,提高工人对尘埃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四、综合防尘管理方案的执行与监督1. 执行责任:(1)由项目经理负责制定并执行综合防尘管理方案;(2)相关部门负责安排并监督综合防尘管理方案的执行。

2. 监督措施:(1)设立尘埃治理督查组,对工作面的尘埃治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2)对违反防尘管理制度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

3. 监测与评估:(1)定期对工作面的尘埃浓度进行监测和评估;(2)对采取的综合防尘措施进行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五、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效果评估与改进1. 效果评估:(1)对工作面的尘埃浓度、工人的身体健康等指标进行定期评估,判断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效果;(2)分析评估结果,发现不足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范本(2篇)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范本(2篇)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采掘工作面防尘工作,保护采掘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提高矿山生产效益。

本制度适用于采掘作业中的各个工作面,包括通风、尘源控制、防尘设备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和操作。

二、通风控制1.采掘工作面应配备足够的通风设备,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2.采掘工作面的通风系统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通风效果。

3.通风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4.通风系统的改造和升级应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并有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和监督。

三、尘源控制1.在采掘工作面的各个作业点,应采取有效的尘源控制措施,包括湿法作业、封闭作业等。

2.尘源控制设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工艺要求,并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

3.尘源控制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控制尘源。

四、防尘设备使用1.采掘工作面人员应按照规定佩戴相应的防尘设备。

2.防尘设备的选用和购买应符合相关标准,并由专业机构进行测试和认证。

3.防尘设备的佩戴和使用应经过培训,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效果。

五、防尘管理1.采掘工作面应设立专门的防尘管理部门,负责防尘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防尘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防尘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防尘意识和技能。

3.防尘管理部门应组织制定防尘工作方案,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4.防尘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采掘工作面进行防尘工作检查和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安全监测1.采掘工作面应配备相应的安全监测设备,对空气质量、粉尘浓度等进行监测。

2.安全监测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符合相关要求,并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

3.安全监测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监测。

七、违规处理1.对于不佩戴防尘设备、不执行防尘控制措施等违规行为,将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2.对于严重违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进行停产整顿,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八、奖惩制度1.对防尘工作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团队,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是指为了保障煤矿作业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综合考虑控制源头、隔离、通风、个体防护等防尘措施,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定和工作程序。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综合防尘目标:明确煤矿对于粉尘控制的整体目标,例如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保证员工的健康等。

2. 组织与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在综合防尘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

3. 防尘控制措施:规定综合防尘的具体控制措施,包括控制源头、隔离、通风、个体防护等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4. 动态监测与评价:制定煤矿综合防尘工作的监测和评价制度,包括空气质量监测、粉尘浓度监测、设备状态监测等。

5. 培训与教育:制定针对煤矿员工的综合防尘培训和教育计划,提高员工对综合防尘工作的认识和技能。

6.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煤矿综合防尘工作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处置程序和责任分工。

7. 监督与检查:明确煤矿综合防尘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和运行。

8. 违规处理:规定对于违反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相应的追责和惩罚措施。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提高煤矿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和员工的健康水平,降低粉尘对员工的危害,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正式)

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5777-77 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掘进工作面为矿井综合防尘管理的重点,必须具有迎头远程喷雾、回风净化水幕、转载点喷雾、湿式打眼、装岩(煤)洒水等防尘设施,防尘喷雾设施必须与供水管路保持连接,供水管路和阀门安装地点必须便于开关。

缺少防尘设施按停止作业进行考核。

安设不合格、不能正常使用达2项(次)以上的,加倍进行考核。

(二)掘进迎头10米内巷道中间安设远程喷雾,喷雾能喷到迎头且封闭巷道全断面。

远程喷雾使用效果可靠,合格有效。

不安设的罚款100元,不合格、不正常使用罚款50元,并立即整改。

(三)迎头外20—30米内安设风流净化水幕和捕尘网,水幕下方不得有任何设备、物品,回风净化水幕能有效封闭全断面。

一处不合格罚款50元。

(四)综掘机组安设水射流除尘风机,除尘风机要落实责任人加强管理保证效果。

(五)锚喷巷道迎头(距喷浆机不大于10米)安设水射流除尘风机,综掘机巷道距迎头10~30米安设湿式除尘风机,除尘风机要落实责任人加强管理保证效果。

除尘风机处巷道要有泄水水沟,并确保畅通。

综掘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规范

综掘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规范

综掘工作面‎煤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综掘工作‎面粉尘综合‎防治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综掘工作‎面。

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煤矿降尘用‎喷嘴通用技‎术条件》(MT/T 240)《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 1020)《煤矿安全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粉尘煤尘、岩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粉‎尘的总称。

3.2 粉尘分散度‎表示粉尘粒‎径大小的组‎成情况,反映固体物‎质被粉碎的‎程度的指标‎。

3.3 游离SiO‎2岩石或矿物‎中没有与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结合而‎呈游离状态‎的SiO2‎。

3.4 综掘工作面‎转载喷雾系‎统综掘工作面‎转载喷雾系‎统主要包括‎综掘机、刮板运输机‎、胶带输送机‎等煤流系统‎转载点喷雾‎设施。

3.5 控风装置控风装置安‎装在局部通‎风机风筒出‎风口处,将压入的轴‎向风改为径‎向风,在掘进机司‎机前方形成‎阻止粉尘由‎工作面向外‎扩散的空气‎幕。

3.6 煤尘堆积井下巷道堆‎积厚度超过‎2m 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

4 总体要求4.1煤矿井下‎所使用的防‎、降尘装置和‎设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4.2工作面设‎置防尘设施‎管理牌板,标明工作面‎防尘设施种‎类、数量等内容‎。

4.3工作面粉‎尘检测采样‎点布置见表‎1,粉尘浓度计‎算按《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规定的方法‎进行。

表1 粉尘浓度测‎定测点布置‎表4.4 粉尘检测仪‎器仪表应具‎有有效的计‎量检验合格‎证。

4.5 矿测尘部门‎应根据本矿‎的生产情况‎配备足够数‎量且经培训‎合格的测尘‎人员,测尘员数量‎配备标准见‎表2。

表2 测尘员配备‎数量表4.6 粉尘分散度‎和粉尘游离‎S i O2含‎量每半年测‎定1次,工作面变动‎时也要测定‎1次。

2、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2、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一、综采、综放工作面防尘管理制度1.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详细制定出本工作面的综合防尘措施,画出本工作面的综合防尘系统图,标出防尘设施、设备的相对位置。

2.工作面应该实行煤体注水。

预先湿润煤体,煤层注水按设计要求应采用长钻孔双巷注水方式,正常生产情况下,应保持上顺槽正常打钻,注水;根据矿井生产情况,利用矿井停产空隙尽最大努力开展下顺槽注水工作。

注水后煤体增加的水份应在1%以上,或其全水份应在4%以上。

3.工作面两巷必须按标准要求设置防尘洒水管路,吊挂平直不漏水,风巷每100米、皮带运输巷每5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和管接头,并配备25m软管。

4.工作面供水管路系统中必须按要求安设过滤器、增压装置。

5.工作面风巷安全出口30m内、运巷距转载机头100m内必须安装净化水幕,对工作面进、回风流实行净化,要求灵敏可靠,使用正常,并能封闭断面。

各道水幕水压不低于4kg/cm2,每个喷咀流量不小于2L/min,水幕坚持停机则停,开机则开。

进入喷雾的水必须经过有效的过滤净化。

6.液压支架应安装自动喷雾系统。

降架、移架或落煤时能实现喷雾,移架时,能打开上风流侧喷咀,形成净化水幕,否则不得移架。

采煤机下风侧应每隔10架有意识专门降落一架,致使实现喷雾,放顶煤支架,放煤口必须安设自动或手动喷雾系统,放煤时必须能及时喷雾降尘。

7.采煤机组应有齐全完好的内外喷雾装置(原无内喷雾的除外),雾化程度高,使用正常,水压不得低于10 kg/cm2,每个喷咀的流量不得少于5 L/min,进入采煤机喷雾及冷却系统的水必须经过过滤器净化,确保水质清洁,喷咀完好不堵塞,对损坏的喷咀要及时更换。

8.采煤机截齿要及时更换,采煤机组的牵引速度和滚筒的转速应调到产尘量最低的最佳匹配位置。

9.各转载点和破碎点必须有完好的喷雾洒水装置,位置要固定,并有专人负责,使用正常。

各转载点水压不低于4 kg/cm2,每个喷咀流量不得少于15L/min,每个转载点喷雾不少于3个喷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掘工作面煤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综掘工作面粉尘综合防治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综掘工作面。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
《煤矿降尘用喷嘴通用技术条件》(MT/T 240)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 1020)
《煤矿安全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粉尘
煤尘、岩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粉尘的总称。

3.2 粉尘分散度
表示粉尘粒径大小的组成情况,反映固体物质被粉碎的程度的指标。

3.3 游离SiO
2。

岩石或矿物中没有与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结合而呈游离状态的SiO
2
3.4 综掘工作面转载喷雾系统
综掘工作面转载喷雾系统主要包括综掘机、刮板运输机、胶带输送机等煤流系统转载点喷雾设施。

3.5 控风装置
控风装置安装在局部通风机风筒出风口处,将压入的轴向风改为径向风,在掘进机司机前方形成阻止粉尘由工作面向外扩散的空气幕。

3.6 煤尘堆积
井下巷道堆积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

4 总体要求
4.1煤矿井下所使用的防、降尘装置和设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4.2工作面设置防尘设施管理牌板,标明工作面防尘设施种类、数量等内容。

4.3工作面粉尘检测采样点布置见表1,粉尘浓度计算按《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规定的方法进行。

4.4 粉尘检测仪器仪表应具有有效的计量检验合格证。

4.5 矿测尘部门应根据本矿的生产情况配备足够数量且经培训合格的测尘人员,测尘员数量配备标准见表2。

含量每半年测定1次,工作面变动时也要测定1次。

4.6 粉尘分散度和粉尘游离SiO
2
4.7粉尘浓度测定结果按月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4.8采取粉尘综合治理措施后,降尘效率应符合以下规定:
综掘机作业时,掘进机司机处及掘进机回风侧4~5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90%;打锚杆眼时,打眼地点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90%;工作面回风巷距工作面10m~15m处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95%;转载点3~5 m处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不小于95%。

4.9 作业人员应佩戴高效个体防尘用具。

4.10 在防尘用水中宜添加降尘剂提高防尘效果,降尘剂必须有卫生检测报告。

5 防尘供水系统
5.1水质、水压
5.1.1 防尘用水悬浮物的含量不得超过50 mg/L、粒径不大于0.3 mm,水的PH值应在
6.0~9.0范围内。

5.1.2供水流量及压力要符合工作面防尘设计要求。

5.2供水管路
5.2.1工作面主供水金属管路的管径不小于φ75mm(薄煤层综掘工作面管径不小于50mm)。

5.2.2 供水管路应安设水质过滤器,过滤网不低于120目,安装地点:掘进开门点附近、综掘机进水管路前端(跟机行走)。

5.2.3 供水管路每隔50m设一个固定手柄三通阀门,每个三通阀门处应配备消防洒水软管,长度不小于25m,软管及控制阀门要设在人行道一侧。

5.2.4 防尘管路每200m及巷道汇合、分岔处要进行标示,内容包括管路尺寸、水流方向等,三通阀门应设置说明牌。

6 粉尘治理
综掘工作面防尘应采取综掘机内外喷雾、净化水幕、除尘器、转载喷雾、冲洗粉尘等措施,主要防尘设施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综掘工作面主要防尘设施布置示意图
6.1 控风装置
综掘工作面控风装置安装在局部通风机风筒出风口处,将压入的轴向风改为径向风,在掘进机司机前方形成阻止粉尘向外扩散的空气幕,见图2。

压入式风筒出风口距迎头的距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图2 综掘工作面除尘装置布置示意图
6.2 除尘风机
除尘风机吸尘口距迎头不得大于5m ;除尘风机距迎头距离一般不超过50m ;除尘风机吸风量应为压入式风机出口风量的1.2~1.4倍,除尘效率不得低于95%。

6.3净化水幕、捕尘帘
6.3.1 综掘工作面安设2道净化水幕,在迎头不超过50m 处安设第一道水幕,与综掘机联动;在开门点以里100m 处安设第二道自动水幕,与捕尘帘配合使用,自动水幕处胶带上方安设导水棚,水幕喷嘴数量3~5个,雾化后应覆盖巷道全断面,水幕技术要求如下:
喷雾压力:≥2MPa ; 喷嘴直径:1.2~1.5mm ; 喷嘴流量:1.0~3.0L/min 。

6.3.2 捕尘帘网孔尺寸不大于3mm ×3mm ,定期清理、冲洗,保持完好。

6.4 综掘机外喷雾装置
综掘机必须安设外喷雾装置,喷雾能覆盖截割区域,见图3。

外喷雾技术要求: 喷雾压力:≥5MPa ; 喷嘴直径:1.2~1.5mm ; 喷嘴数量:≥12个; 喷嘴流量:1.0~3.0L/min 。

6.5 综掘机内喷雾装置
综掘机作业时,应使用内喷雾装置,喷雾压力不应小于5MPa 。

控风装置
胶带输送机
除尘风机
图3 综掘机内、外喷雾装置
6.6 转载喷雾装置
6.6.1 综掘工作面转载点必须安装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应相对固定,喷嘴个数不少于2个,喷雾能够覆盖整个转载点。

技术要求:
喷雾压力:≥2MPa;
喷嘴直径:1.2~1.5mm;
喷嘴流量:1.0~2.0L/min。

6.6.2 转载点落差应小于0.5m,若超过0.5m,则必须安装溜槽或导向板。

6.6.3溜煤眼转载点喷雾要实现自动化,并安装防尘罩,防尘罩留有观察窗,见图4。

图4 溜煤眼转载点防尘罩示意图
6.7 喷雾加压泵
综掘工作面应设置喷雾加压泵。

喷雾加压泵额定压力:≥8Mpa;额定流量:≥75L/min。

6.8 冲洗粉尘
6.8.1 定期冲洗粉尘,杜绝煤尘堆积。

6.8.2 冲洗周期:综掘工作面迎头向外100m范围内每班至少1次;迎头100m以外至回风巷门口区域每天至少1次。

6.8.3 填写冲尘管理牌板,牌板内容中包括巷道冲洗周期、冲洗范围、冲洗日期、冲洗人等。

7 有喷浆作业的综掘工作面喷浆除尘,参照炮掘工作面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