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实体检测报告
市政工程隧道钢支撑支护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市政工程隧道钢支撑支护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项目名称:市政工程隧道钢支撑支护现场项目地点:XXX市XXX区XXX街道检验单位:XXX检验机构检验人员:XXX一、检验目的本次检验旨在对市政工程隧道钢支撑支护现场的质量进行全面检验,对施工过程中的不合格情况及时发现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检验内容1.钢支撑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钢支撑的安装、拆除、调整过程是否按照规范进行;3.支护结构是否牢固稳定,能够承受设计荷载;4.支护结构的防腐涂料是否符合要求;5.支护结构与周边结构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6.其他需要检验的项目。
三、检验方法1.对钢支撑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2.对现场进行实地观察和测量,查看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3.对支护结构进行静力和动力测试,评估其承载能力;4.对防腐涂料进行检测,包括厚度、粘结强度、耐腐蚀性能等。
四、检验结果1.钢支撑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无不合格情况;2.钢支撑的安装、拆除、调整过程符合规范要求,无不合格情况;3.支护结构牢固稳定,经静力和动力测试,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4.防腐涂料的厚度、粘结强度、耐腐蚀性能等均符合要求;5.支护结构与周边结构连接牢固可靠,无不合格情况;6.其他检验项目(如XXX)结果正常。
五、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意见1.部分钢支撑材料的外观存在轻微划痕,建议使用时小心操作,避免进一步损坏;2.部分支护结构的防腐涂料厚度不符合要求,建议重新进行涂料处理;3.对于支护结构与周边结构的连接处,建议进行进一步加固,确保连接牢固。
六、其他意见和建议针对整个市政工程隧道钢支撑支护现场,应加强质量管理,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建议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定期进行质量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工程质量。
对于不合格情况,应及时整改,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隧道检测报告

附加声明1、本报告出现下述情况时,将会导致报告无效:a、报告无本公司“检验检测专用章”无效。
b、未经公司批准,不得复制检测报告,复制需重新加盖“检测专用章”,否则无效。
c、报告无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d、报告数据有手写或涂改现象无效。
2、对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15日内向我公司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3、对于委托检验,样品的代表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地址:邮政编码:目录1.概述 (1)1.1.工程、地质概况 (1)1.1.1.工程概况 (1)1.1.1. 地质概况 (1)1.2.隧道设计及施工完成情况 (2)1.2.1.隧道施工完成情况 (2)1.2.2.隧道支护设计参数 (2)1.3.检测内容 (3)1.4.检测依据及评定标准 (4)1.5.检测仪器 (4)2.检测结果 (5)2.1.锚杆施工数量、长度及锚固密实度 (5)2.1.1.锚杆施工数量 (5)2.1.2.锚杆施工长度及锚固密实度 (5)2.2.锚杆抗拔试验 (8)2.3.初衬喷射混凝土厚度、缺陷 (9)2.4.隧道初衬后净空断面 (9)2.5.防水层施工质量 (11)3.检测结论与建议 (13)3.1.检测结论 (13)3.2. 建议 (15)受XX高速公路项目办委托,xxx工程质量检测咨询有限公司于2018年10月18日对XX 高速公路第11合同段XX隧道进口左洞ZK71+820~ZK71+880段、进口右洞YK71+605~YK71+645段进行施工质量检测。
1.概述1.1 工程、地质概况1.1.1 工程概况XX隧道左幅隧道起讫桩号为ZK70+238~ZK74+010,长3772M,最大埋深约为154M;右幅隧道起讫桩号为YK70+235~YK74+035,长3800M,最大埋深约168M。
隧道进口高程约2036971M,出口高程约2090.359m,隧道进口位于R=1200的圆曲线上,接A-400的缓和曲线、直线和A-400的缓和曲线,出口位于R=1150圆曲线上,右线进口位于R=1200的圆曲线上,接A-400的缓和曲线、直线和A-400的缓和曲线,出口位于R-1100的圆曲线上。
桥梁隧道检查与养护检测报告

4 2-6
完好 完好 完好
1/ 1/ 1/
横向裂缝,累计L=11m, D=4mm
4
2-1
横向裂缝,累计L=12m, D=7mm
4
2-2
横向裂缝,累计L=22m, D=6mm
4
2-3
横向裂缝,累计L=18m, D=4mm
4
2-4
陕西横高向速裂公缝路D,=工9累程m试计m验L=检9测m有,限公4司 2-5 横向裂缝,累计L=9m, 4 2-5
标度
1~5 1~5 1~4 1~5 1~5 1~3 1~4
1~4
1~4
1~5 1~4 1~5
病害位置
/ 第2孔1#联系梁 第2孔3#拱波
/ / / /
主拱圈
病害描述
完好 横向连系梁裂缝 L=0.3m,D=10mm 拱波铰缝渗水泛碱
完好 完好 完好 完好
病照 害片 标编 度号 1/
3 2-8
2 2-9 1/ 1/ 1/
3、技术状况等级评定:
经评分计算,上部结构84.2分,技术状况为2类;下部结构85.2 分,技术状况为2类;桥面系54.9分,技术状况为4类;总体78.74 分,因此该桥桥梁总体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3类。
陕西高速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太峪河桥
4.2 主要病害原因分析
(1)桥面铺装横向贯通裂缝的主要原因是超重超限车辆对 桥面多次碾压导致桥面出现裂缝。
本次共检查桥梁38座,其中小桥17座,总计 273.94米;中桥17座,总计950.77米;大桥4座, 总计777.46米。经检查评定结果如下:2类桥21座 ,占桥梁总数的55%;3类桥11座,占桥梁总数的 29%;上下部结构无法观测桥梁6座,占桥梁总数 的16%。 本次检查共有6座桥,因现场特殊情况上、下部结 构无法检测,均参照上次检查评分及现场公路段技
隧道检测报告

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 工程、地质概况 (3)1.2 隧道设计及施工完成情况 (3)1.3 检测内容 (4)1.4 检测依据及评定标准 (4)1.5 检测仪器设备 (5)第二章隧道施工质量检测技术 (7)2.1 检测方法及原理 (7)2.1.1 锚杆、小导管及管棚的施工质量检测 (7)2.1.2 锚杆拉拔试验检测 (7)2.1.2 初衬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及缺陷检测 (7)2.1.3 初衬后隧道断面净空量测 (9)2.1.4 初衬钢支撑榀数及间距 (9)2.2 隧道施工质量检测项目检测频率汇总 (9)第三章隧道施工质量检测结果 (10)3.1 锚杆及管棚的施工质量检测 (10)3.1.1 锚杆数量检测 (10)3.1.2 管棚数量检测 (11)3.1.3 锚杆施工质量检测 (11)3.1.3 锚杆抗拔力试验检测 (13)3.2 初衬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及缺陷检测 (14)3.2.1 初衬喷射混凝土强度检测 (14)3.2.2 初衬喷射混凝土厚度及缺陷钻孔检测 (16)3.2.3 初衬喷射混凝土缺陷雷达检测 (18)3.3 钢支撑榀数及间距检测 (18)3.4 隧道初衬断面检测 (19)第四章检测结论与建议 (23)4.1 检测结论 (23)4.2 建议 (27)第一章概述1.1 工程、地质概况1.1.1地质概况***隧道以白云质灰岩为主,少量第四系残破积碎石土,碎石土厚度不大,结构松散,围岩稳定性一般。
岩层产状较平缓,风化中等,节理裂隙发育,岩层较破碎,岩质较软。
坡面现状基本稳定,洞口开挖后,岩层易产生垮塌、掉块等现象。
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隧区地形较简单,为单座山丘,山体总体呈向北东走向,属丘陵地貌。
测区中风化基岩出露情况较差,大部分地区被第四系地层及全、强风化岩层所覆盖。
地层主要为第四系粉质黏土、碎石土,元古界板溪群变余粉砂岩。
隧道穿越区无断层,但隧道进洞口以南约240m发育有红石-太平区域性大断层,出口西北约20m沟谷间发育有局部断层。
隧道检测报告二衬

隧道无损检测报告报告编号:14检字隧YQ01工程名称:检测名称:检测类别:委托检测委托单位:检测单位:签发日期:检测人员: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报告审核:报告批准:说明:1、报告未加盖本检测中心检测专用章无效。
2、报告签字不全无效。
3、报告非本中心复制无效,复制需加盖本中心检测专用章,否则无效。
4、对报告有疑问,在收到报告之日起15日内向本中心提出书面申请,逾期不予受理。
5、用户可通过电话、传真等手段向本中心查询报告真伪。
6、未经本中心同意,检测报告不得作为商业广告使用。
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电话:传真:目录第一章检测项目基本情况 (1)一、概述 (1)二、检测及评价依据的技术标准 (1)三、本次检测概况 (1)第二章各检测项目检测结果 (3)一、二衬混凝土质量 (3)(1)xxx隧道D2K72+065~D2K72+610 (6)第三章检测结论及建议 (10)一、检测结论 (10)二、说明 (11)第一章检测项目基本情况一、概述二、检测及评价依据的技术标准1、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2、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2005;3、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TB10204-2002;4、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 02:2005;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三、本次检测概况为便于建设方(业主)及时掌握施工质量问题,建议进行下述项目的衬砌无损检测:1、衬砌混凝土厚度检测:二衬混凝土厚度。
2、缺陷检测:二衬混凝土缺陷、衬砌背后缺陷(空洞)。
3、钢支撑检测:二衬格栅或型钢拱架支撑数量及间距。
本次检测范围:根据《合同文件》及铁路隧道检测规范要求,结合现场等具体情况,本次路梯亚隧道(出口)无损检测工作量如下:表1.1 xxx隧道(出口)无损检测工作量统计表隧道名称检测内容测点/测线工作量备注xxx亚隧道(出口)(1009)二衬厚度及缺陷D2K72+065~D2K72+610 545m 二衬格栅或型钢拱架支撑数量及间距D2K72+065~D2K72+610 545m第二章各检测项目检测结果一、二衬混凝土质量1、检测范围现场xxx道(出口)检测范围为D2K72+065~D2K72+610。
隧道质量检验报告单

G309线固原至西吉公路工程隧检 01表隧道总体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隧检 03表明洞浇筑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隧检 05表明洞防水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隧检 07表明洞回填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隧检 24表洞身开挖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隧检 26表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G309线固原至西吉公路工程隧检 28表锚杆支护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隧检 30表钢筋网支护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G309线固原至西吉公路工程隧检 36表仰拱及底板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隧检 40表混凝土衬砌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隧检 32表钢支撑支护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G309线固原至西吉公路工程隧检 38表衬砌钢筋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隧检 42表隧道防水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G309线固原至西吉公路工程隧检 45表止水带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隧检 63表超前锚杆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隧检 61表超前小导管注浆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隧检 17表洞门端墙、翼墙和挡土墙基坑开挖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隧检 19表洞口端墙、翼墙、挡土墙模板现场安装质量检验报告单隧检 15表洞口砼端墙、翼墙、挡土墙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隧检 13表洞口砌体端墙、翼墙、挡土墙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G309线固原至西吉公路工程隧检 22表洞口排水沟质量检验报告单隧检34表钢格栅制作安装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隧检59表隧道管棚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G309线固原至西吉公路工程隧检55表隧道混凝土整平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监理单位: 编号:G309线固原至西吉公路工程隧检47表隧道中心排水沟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G309线固原至西吉公路工程隧检51表隧道纵〈横)向渗水盲管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合同号:G309线固原至西吉公路工程隧检49表隧道中心排水沟〈边沟)预制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G309线固原至西吉公路工程隧检53表隧道中心检查井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隧检 11表边仰坡锚杆支护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隧检09表洞口开挖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隧检20表截水沟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隧检57表隧道路面面层场质量检验报告单G309线固原至西吉公路工程隧检65表隧道电缆边沟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承包单位: 合同号: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 勿做商业用途。
公路隧道运营期监测及检测报告

公路隧道运营期监测及检测报告目录1 项目概况 (1)2 项目特点 (2)3监测及检测工作程序与方法 (4)3.1工作依据 (4)3.2工作程序 (4)3.3工作内容、方法、试验频率 (5)3.3.1 隧道变形监测 (5)3.3.2南区加油站、收费站监测 (17)4本阶段监测成果与分析 (18)4.1监测成果 (18)4.2本次监测结果分析 (18)4.2.1 监测报警值的确定 (18)4.2.2 沉降分析 (20)4.2.3 断面变形分析 (22)附表1 隧道左线沉降监测成果表 (26)附表2 隧道右线沉降监测成果表 (31)附表3 收费站处主线道路右线沉降监测成果表 (36)附表4 右线加油站立柱沉降监测成果表 (38)附表5 右线加油站油泵沉降监测成果表 (39)附表6 右线加油站围墙沉降监测成果表 (39)附表7 收费站地下通道沉降监测成果表 (40)附表8 左线水平收敛监测成果表 (40)附表9 右线水平收敛监测成果表 (45)附录1 长江隧道南区加油站、收费站沉降测量水准线路 (50)附录2 长江隧道沉降测量水准线路 (51)1 项目概况南京长江隧道位于南京长江大桥和长江三桥之间,南起南京市主城区的滨江快速路,北至江北收费广场连接线,是江苏省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五桥一隧”过江通道中的隧道工程,对于缓解南京市跨江交通压力、促进沿江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该隧道工程采用“左汊盾构隧道+右汊桥梁”方案,其中左汊隧道采用双管单层盾构方案,平面分左右线单独设计。
隧道由浦口引道段、明挖暗埋段、浦口盾构工作井、盾构段、梅子洲盾构工作井、梅子洲明挖暗埋段、梅子洲引道段组成,隧道全长3837m(见图1-1)。
引道段采用“U”型结构,明挖暗埋段采用矩形框架结构,盾构段结构为圆形混凝土管片拼装衬砌结构,圆形隧道内径为13.3m,管片厚度为0.6m,结构外径为14.5m,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之一。
市政工程隧道预埋钢管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市政工程隧道预埋钢管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项目名称:XX市XXX隧道工程项目地点:XX市XX区一、检验单位信息检验单位:XX市市政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二、检验对象信息预埋钢管类型:XXX生产厂家:XXX预埋钢管规格:XXX数量:XXX根三、检验方法本次现场质量检验采用以下方法:1.外观检查2.尺寸测量3.材质分析4.耐久性测试四、检验过程与结果1.外观检查在现场对预埋钢管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结果如下:(详细描述检查结果,包括有无表面缺陷、划痕、锈蚀等情况)2.尺寸测量测量预埋钢管的尺寸,包括外径、壁厚等参数,测量结果如下:(列出每个测量参数的实际值与设计要求的比对结果)3.材质分析对预埋钢管的材质进行分析,包括材质成分、物理性能等指标,分析结果如下:(列出每个分析指标的实际值与设计要求的比对结果)4.耐久性测试对预埋钢管进行耐久性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详细描述测试方法、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五、检验结论根据以上检验过程与结果,对预埋钢管的质量进行评定,并给出检验结论:(根据检验结果,判断预埋钢管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可以分为合格、不合格等评定)六、检验意见与建议对于检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检验意见与建议:(如果发现了预埋钢管存在质量问题,应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七、备注(如有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可以在此进行备注)日期:XXX年XX月XX日检验人员签名:XXX以上是一份市政工程隧道预埋钢管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的示例,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编写报告时,应准确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实体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林和西站隧道工程工程地点:林和西
委托单位:广州市中心区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委托单位地址:广州市东风中路318号
检测日期:2014.4.20
报告编号:xx
x x x x x
2014年4月25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检测目的 (1)
三、检测依据 (1)
四、主要检测设备 (1)
五、检测结果 (2)
1.隧道几何尺寸检测 (2)
2.隧道轴线和几何形状检测 (3)
六、结论 (3)
本报告共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页,其中封面、签名页各1页;目录2页;正文1页
一、工程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林和西站隧道工程位于天河北路和林和西路相交的丁字路口处,跨天河北路。
天河北路是广州市城市主干道,双向八车道,交通繁忙。
设计隧道长为300米,竣工后隧道长度为281米,桩号K3+030~K3+311。
二、检测目的
根据委托要求对隧道进行实体检测,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依据。
三、检测依据
本次隧道实体检测所依据与参考的标准、规范、法规和资料如下:
(1)《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 10223-2004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5)《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 7-2007
(6)《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2003版)
(7)本工程相关图纸、文件
四、主要检测设备
根据本次检测的项目和内容,检测中所采用的各种试验仪器、仪表均达到了检测标准所要求的精度要求,并定期经过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和广州市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等权威单位检定。
详见表1所示。
表 1 试验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五、检测结果
1.隧道几何尺寸检测
注:以下隧道几何尺寸设计值均由委托方提供。
表 2 隧道车行道宽检测结果
表 3 隧道净总宽检测结果
表 4 隧道净空检测结果
表 5 隧道偏位检测结果
表 6 路线中心线与隧道中心线的衔接检测结果
2.隧道轴线和几何形状检测
注:以下隧道几何尺寸设计值均由委托方提供。
表7 隧道轴线检测结果
六、结论
根据检测结果,本次对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林和西站隧道工程进行实体检测,其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均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允许偏差范围内。
2014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