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初中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

初中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
嘿,同学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初中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这可超级重要,一定要认真听哦!
第一种方法就是待定系数法啦!比如说有个一次函数,它过点(1,2)和(3,4),那咱就可以设这个函数解析式是 y=kx+b,然后把这两个点代进去,不就可以求出 k 和 b 的值啦,很神奇吧!你看,用这个方法是不是一下子
就能把函数解析式给确定下来啦!
再来说说第二种,那就是根据函数图像来求呀!如果给你一幅函数图像,哇,那里面藏着好多信息呢。
就像探险一样,从图像上找出关键的点,然后利用这些点来确定函数解析式。
好比说,图像上有个最高点或者最低点,嘿,那可是宝藏信息呀!你能放过吗?肯定不能呀!
第三种方法也超有意思,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来建立函数模型。
比如说,
你去买文具,一支笔 2 块钱,那买 x 支笔的总价 y 不就是 y=2x 嘛!是不
是很简单,但又很实用呢!这不就跟咱们生活联系起来啦,多有意思呀!
最后一种呢,就是通过已知函数的性质来求了。
比如说已知一个函数是偶函数,那它就有特别的性质哦,利用这些性质就能求出解析式啦。
哎呀,这四种方法真的是各有各的奇妙之处呀!就像武林秘籍里的不同招式,学会了它们,对付函数解析式的问题那就是小菜一碟啦!同学们,一定要好好掌握呀,这样在数学的世界里才能游刃有余呢!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四种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很重要,掌握好它们,对我们初中数学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相信你们一定可以的!加油!。
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

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
1.直接法:当函数的表达式比较简单时,可以通过观察函数在一些特定点上的值来找到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给定函数的函数值和定义域,通过观察函数的值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2. 反函数法:对于一些特殊函数,可以通过求解函数的反函数来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对于幂函数y=x^n,可以通过求解其反函数
y=\sqrt[n]{x}来得到幂函数的解析式。
3.已知条件法:对于一些已知条件,可以通过利用这些条件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已知函数的导函数或者积分表达式,可以利用这些条件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4.递归法:有些函数可以通过递归的方式来定义,即函数的值依赖于前面的函数值。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就是通过递归来定义的,可以通过递归的方式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5.求导和积分法:对于一些函数,可以通过求导和积分的方式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特别是对于一些常见的函数,可以通过求导和积分的规则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以上是常用的函数解析式求解方法,不同函数的特点和已知条件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在实际问题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求解函数的解析式。
考点02 求函数解析式的3种方法(解析版)

专题二 函数考点2 求函数解析式的3种方法【方法点拨】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1. 待定系数法:已知函数的类型,利用所给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系数.2. 配凑法或换元法:已知复合函数f[g(x)]=F(x)的解析式,把F(x)配凑成关于g(x)的表达式,再用x 代替g(x),称为配凑法;或者,直接令g(x)=t ,解方程把x 表示成关于t 的函数,再代回,称为换元法,此时要注意新元t 的取值范围.3解方程组法(或赋值法):已知关于f(x)与f(1/x)或f(-x)的表达式,可通过对自变量的不同赋值构造出不同的等式通过解方程组求出f(x).【高考模拟】1.已知()f x 是偶函数,且当0x >时,2()f x x x =-,则当0x <时,()f x 的解析式为( ) A .2()f x x x =-B .2()f x x x =--C .2()f x x x =+D .2()f x x x =-+【答案】C【分析】利用()f x 是偶函数,()()f x f x -=,当0x <,()2f x x x -=+,即可求得答案 【解析】设0x <,则0x ->,当0x >时,()2f x x x =- ()2f x x x ∴-=+,()f x 是偶函数,则()()f x f x -=()2f x x x ∴=+ ()0x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求函数的解析式,掌握解题方法,较为简单.2.已知幂函数()f x 的图象经过点()327,,则()f x 的解析式()f x =( ).A .3xB .3xC .9xD .3log x【答案】A【分析】 设幂函数解析式为()f x x α= ,将点()327,代入即可求解. 【解析】设幂函数为()f x x α= 函数经过点(3,27),273α∴= 解得3α=故()f x 的解析式()3f x x =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幂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是基础题;解题时需要认真审题,准确代入数值.3.若函数2()1x a f x x bx +=++在[]1,1-上是奇函数,则()f x 的解析式为( ). A .2()1x f x x =-+ B .2()1x f x x =+ C .21()1x f x x +=+ D .2()1x f x x x =++ 【答案】B【解析】【分析】由奇函数得()()f x f x -=-,代入后求出解析式【解析】函数()21x a f x x bx +=++在[]1,1-上是奇函数 ()()f x f x ∴-=-,即()()00f f -=-,()00f =,001a a ==, 即()21x f x x bx =++()()11f f -=-,1122b b -=--+ 解得0b =则()21x f x x =+ 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奇偶性的运用,当奇函数定义域取到零时有()00f =,然后再赋值法求出解析式,较为基础。
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的五种方法

五种类型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一次函数学习的重要内容。
下面就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题型作如下的归纳,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根据直线的解析式和图像上一个点的坐标,确定函数的解析式例1、若函数y=3x+b经过点(2,-6),求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因为,函数y=3x+b经过点(2,-6),所以,点的坐标一定满足函数的关系式,所以,只需把x=2,y=-6代入解析式中,就可以求出b的值。
函数的解析式就确定出来了。
解:因为,函数y=3x+b经过点(2,-6),所以,把x=2,y=-6代入解析式中,得:-6=3×2+b,解得:b=-12,所以,函数的解析式是:y=3x-12.二、根据直线经过两个点的坐标,确定函数的解析式例2、直线y=kx+b的图像经过A(3,4)和点B(2,7),求函数的表达式。
分析:把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函数的表达式,用含k的代数式分别表示b,因为b是同一个,这样建立起一个关于k的一元一次方程,这样就可以把k的值求出来,然后,就转化成例1的问题了。
解:因为,直线y=kx+b的图像经过A(3,4)和点B(2,7),所以,4=3k+b,7=2k+b,所以,b=4-3k,b=7-2k,所以,4-3k=7-2k,解得:k=-3,所以,函数变为:y=-3x+b,把x=3,y=4代入上式中,得:4=-3×3+b,解得:b=13,所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3x+13。
三、根据函数的图像,确定函数的解析式例3、如图1表示一辆汽车油箱里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关系.求油箱里所剩油y(升)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且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分析:根据图形是线段,是直线上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可以确定油箱里所剩油y(升)是行驶时间x(小时)的一次函数,明白这些后,就可以利用设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去求函数的解析式。
解:因为,函数的图像是直线,所以,油箱里所剩油y(升)是行驶时间x(小时)的一次函数,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因为,图像经过点A(0,40),B(8,0),所以,把x=0,y=40,x=8,y=0,分别代入y=kx+b中,得:40=k×0+b,0=8k+b解得:k=-5,b=40,所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5x+40。
函数解析式求解常用的方法

函数解析式求解常用的方法1. 根据已知点的坐标求解:这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假设已知函数通过点(x1, y1)、(x2, y2)、(x3, y3)等,可以根据这些点的坐标关系列出方程组,然后通过求解方程组的方法得到函数解析式。
例如,已知函数通过点(1, 3)和(2, 5),可以列出方程y=mx+b,然后代入已知点的坐标求解出m和b的值,从而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2. 根据已知函数特点求解:有些函数具有特定的性质和规律,可以通过观察和推导来求解函数解析式。
例如,对于线性函数y=kx+b,可以通过观察斜率k和截距b的特点来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类似地,对于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也可以通过观察其特点来求解函数解析式。
3. 根据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求解:定义域是指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指函数的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通过分析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特点,可以得到函数解析式的一些限制条件。
例如,对于反三角函数y=sin^(-1)x,其定义域为[-1, 1],值域为[-π/2,π/2],因此函数的解析式必须满足这些条件。
4.根据已知函数的导数求解:导数是函数在其中一点的变化率,通过求解函数的导数可以得到函数的变化趋势和特点。
对于已知函数的导数,可以通过积分的方法求解出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对于导数为f'(x)的函数f(x),可以通过积分来求解出函数f(x)的解析式。
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尤其对于复杂的函数,通过求导和求积分可以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总之,求解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函数特点和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更快地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结合数值计算和图形分析等方法来求解函数解析式,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中根据图象求解析式的几种方法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中根据图象求解析式的几种方法已知函数y =Asin(ωx+φ)+k(A >0,ω>0)的部分图象,求其解析式,与用“五点法”作函数y =Asin(ωx+φ)+k的图象有着密切联系,最主要的是看图象上的“关键点”与“特殊点”.本文就一般情况例析如下.一、A 值的确定方法:A 等于图象中最高点的纵坐标减去最低点的纵坐标所得差的一半.二、 ω值的确定方法:方法1.在一个周期内的五个“关键点”中,若任知其中两点的横坐标,则可先求出周期T,然后据ω=Tπ2求得ω的值. 方法2:“特殊点坐标法”。
特殊点包括曲线与坐标轴的交点、最高点和最低点等。
在求出了A 与φ的值之后,可由特殊点的坐标来确定ω的值.三、 φ值的确定方法:方法1:“关键点对等法”.确定了ω的值之后,把已知图象上五个关键点之一的横坐标代人ωx+φ,它应与曲线y=sinx 上对应五点之一的横坐标相等,由此可求得φ的值.此法最主要的是找准“对等的关键点”,我们知道曲线y =sinx 在区间[0,2π]上的第一至第五个关键点的横坐标依次为0、2π、π、23π、2π,若设所给图象与曲线y=sinx 上对应五点的横坐标为x J (J =1,2,3,4,5), 则顺次有ωx 1+φ=0、 ωx 2+φ=2π、ωx 3+φ=π、ωx 4+φ=23π、ωx 5+φ=2π,由此可求出φ的值。
方法2:“筛选选项法”,对于选择题,可根据图象的平移方向经过筛选选项来确定φ的值.方法3:“特殊点坐标法”.(与2中的方法2类同).四、 k 值的确定方法: K 等于图象向上或向下平移的长度,图象上移时k 为正值,下移时k 为负值.另外A 、ω、φ的值还可以通过“解方程(组)法”来求得. 例1.图1是函数y=2sin (ωx+φ)(ω>0,φ≤2π)的图象,那么正确的是( )A.ω=1110, φ=6π B.ω=1110, φ=-6π C.ω=2,φ=6π D.ω=2,φ=-6π, 解:可用“筛选选项法”.题设图象可看作由y =2sin ωx 的图象向左平移而得到,所以φ>0排除B 和D ,由A,C 知φ=6π;ω值的确定可用“关键点对等法”, 图1因点(1211π,0)是“五点法”中的第五个点,∴ω·1211π+6π=2π 解得ω=2, 故选C .例2.图2是函数y =Asin(ωx+φ)图象上的一段,(A >0,ω>0,φ∈(0,2π)),求该函数的解析式.解法一:观察图象易得A =2,∴T =2×(87π-83π)=π,∴ω=ππ2=2. ∴y =2sin(2x+φ).下面用“关键点对等法”来求出 图2φ的值,由2×83π+φ=π(用“第三点”) 得φ=4π∴所求函数解析式为y =2sin(2x+4π).说明:若用“第二点”,可由2×8π +φ=2π求得φ的值;若用“第五点”,可由2×87π+φ=2π求得φ的值.解法二:由解法一得到T= π,ω=2后,可用“解方程组法”求得φ与A 的值,∵点(0,2)及点(83π,0)在图象上, ∴ Asin φ=2 (1)1211π1211πxy0 2-XY 2Asin(2×83π+φ)=0 (2) 由(2)得 φ=k π-43π(k ∈Z), 又φ∈(0,2π), ∴只有K =1,得φ=4π, 代人(1)得A =2.∴所求函数解析式为 y =2sin(2x+4π).例3.已知函数y =Asin(ωx+φ) (A >0,ω>0, φ<2π)图象上的一部分如图3所示,则必定有( )(A) A=-2 (B )ω=1 (C )φ=3π(D )K =-2解:观察图象可知 A =2,k =2. ∴y =2sin(ωx+φ)+2 下面用“解方程组法”求φ与ω的值.∵ 图象过点(0,2+3)、(-6π,2) ∴ 2+3=2sin φ+2 图32=2sin(-6πω+φ)+2解得ω=2,φ=3π故选C.例4.如图4给出了函数y =Asin(ωx+φ)(A >0,ω>0, φ <2π)图象的一段,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解:由图象可知 T=2×(4-1)=6,∴ω=62π=3π,∴y =2sin (3πx +φ)下面用“特殊点坐标法”求φ,∵ 图象过点(1,2)∴2=2sin(3π×1+φ), 又 φ <2π图4x2+3y0 4 6π-20 1 4 2xy∴只有φ=6π∴所求函数解析式为y =2sin(3πx +6π).说明:本题φ的值也可由“关键点对等法”来求得,如令3π×1+φ=2π 或3π×4+φ=23π等均可求得φ的值.。
如何求函数的解析式

细谈函数的解析式江苏 袁军求函数的解析式是函数中比较重要的一类题型,如何去求函数的解析式,下面就求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方法举例讲解,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代入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已知()f x 的解析式,求(())f g x 的解析式通常用代入法解决。
例1. 已知()43f x x =+,求(32)f x +的解析式。
分析:本题将“32x +”看成x ,代入即可.解:本题用代入法,可以将32x +看成是()f x 中的x ,直接代入即可解决(32)4(32)31211f x x x +=++=+。
随堂训练1.已知21()x f x x +=(0)x ≠,求(1)f x +的解析式。
答案:23(1)1x f x x ++=+(1)x ≠-。
提示:本题容易忽视定义域。
二.换元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已知(())f g x 的解析式,求()f x 的解析式常用换元法解决。
例2. 已知2(21)32f x x x +=++,求()f x 的解析式。
分析:本题利用换元法来解决.解:由已知2(21)32f x x x +=++,令21t x =+,则12t x -=,∴,23()44x f x x =++。
点评:本种类型的问题还可以用“拼凑法”解决,比如本题还可以这样解决:∵2(21)32f x x x +=++,将232x x ++凑成21x +的形式,然后用x 替换21x +即可。
∵213(21)(441)2144f x x x x +=+++++,∴23()44x f x x =++。
随堂训练2.已知2211(),11xx f x x --=++求()f x 的解析式. 答案:22().1x f x x =+提示:用换元法解决.三.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对有些给出函数的特征,求函数的解析式可用待定系数法。
例3. 若()f x 是一次函数,且[]()44f f x x =+;求()f x 的解析式.分析:因为()f x 是一次函数,所以设出()f x 的解析式用代入法解决即可.解:设()(0),f x kx b k =+≠则[]2()().f f x kf x b k kb b =+=++∴244,k x kb b x ++=+比较系数有24,4,k kb b ⎧=⎨+=⎩解得2,4,3k b =⎧⎪⎨=⎪⎩或2,4,k b =-⎧⎨=-⎩ ∴4()23f x x =+或()2 4.f x x =--点评:本题利用()f x 是一次函数,将()f x 的解析式设出,从而代入根据待定系数法的原理从而求出参数的值.随堂训练3.若[]{}()2726,f f f x x =+求一次函数()f x 的解析式.答案:()3 2.f x x =+四.用消去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对已知()f x 及与()f x 相关的代数式可用消去法解决例4. 如果函数()f x 满足()2()3,f x f x x +-=求()f x .分析:将()f x 和()f x -看成是两个未知数,采用解方程组的思想去求()f x 的表达式. 解:设()f x 的定义域为C ,由()2()3,f x f x x +-=知:,,x C x C ∈-∈则将原式中的x 换成x -,原式任然成立,即有()2()3,f x f x x -+=-与原式联立,得:()2()3,()2()3,f x f x x f x f x x +-=⎧⎨-+=-⎩解得()3.f x x =- 点评:本题利用了方程的思想,将()f x 和()f x -视为两个未知数,采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消去()f x -,而得到()f x 的解析式.随堂训练4.设函数()f x 满足214()()15(,0),f x f x x R x x -=∈≠求()f x 的解析式. 答案:221()4f x x x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关键是弄清和找出对接受法则的对象实施怎样的运算.以上各题中,我们使用的方法可以总结为①代入法;②换元法;③待定系数法;④消去法,这些都是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今后随着学习的深入,还会学习其它方法,要注意随时总结,灵活运用.。
函数解析式的七种求法

一)求函数的解析式1、函数的解析式表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就是函数与自变量建立联系的一座桥梁,其一般形式就是y =f(x),不能把它写成f(x,y)=0;2、求函数解析式一般要写出定义域,但若定义域与由解析式所确定的自变量的范围一致时,可以不标出定义域;一般地,我们可以在求解函数解析式的过程中确保恒等变形;3、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方法有:(1)直接法:根据题给条件,合理设置变量,寻找或构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等式,解出y 。
(2)待定系数法:若明确了函数的类型,可以设出其一般形式,然后代值求出参数的值;(3)换元法:若给出了复合函数f [g(x)]的表达式,求f(x)的表达式时可以令t =g(x),以换元法解之;(4)构造方程组法:若给出f(x)与f(-x),或f(x)与f(1/x)的一个方程,则可以x 代换-x(或1/x),构造出另一个方程,解此方程组,消去f(-x)(或f(1/x))即可求出f(x)的表达式;(5)根据实际问题求函数解析式:设定或选取自变量与因变量后,寻找或构造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等式,解出y 的表达式;要注意,此时函数的定义域除了由解析式限定外,还受其实际意义限定。
(二)求函数定义域1、函数定义域就是函数自变量的取值的集合,一般要求用集合或区间来表示;2、常见题型就是由解析式求定义域,此时要认清自变量,其次要考查自变量所在位置,位置决定了自变量的范围,最后将求定义域问题化归为解不等式组的问题;3、如前所述,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定义域除了受解析式限制外,还受实际意义限制,如时间变量一般取非负数,等等;4、对复合函数y =f [g(x)]的定义域的求解,应先由y =f(u)求出u 的范围,即g(x)的范围,再从中解出x 的范围I1;再由g(x)求出y =g(x)的定义域I2,I1与I2的交集即为复合函数的定义域;5、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就是各个区间的并集;6、含有参数的函数的定义域的求解需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若参数在不同的范围内定义域不一样,则在叙述结论时分别说明;7、求定义域时有时需要对自变量进行分类讨论,但在叙述结论时需要对分类后求得的各个集合求并集,作为该函数的定义域;(三)求函数的值域1、函数的值域即为函数值的集合,一般由定义域与对应法则确定,常用集合或区间来表示;2、在函数f:A→B 中,集合B 未必就就是该函数的值域,若记该函数的值域为C,则C 就是B 的子集;若C =B,那么该函数作为映射我们称为“满射”;3、分段函数的值域就是各个区间上值域的并集;4、对含参数的函数的值域,求解时须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叙述结论时要就参数的不同范围分别进行叙述;5、若对自变量进行分类讨论求值域,应对分类后所求的值域求并集;6、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十分丰富,应注意总结函 数 解 析 式 的 七 种 求 法一、 待定系数法:在已知函数解析式的构造时,可用待定系数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函数内容很丰富,它可以和方程、坐标、几何综合起来,涉及的知识也很多。
尤其是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内容。
我们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所具备的三个条件来待定解析式y ax bx c =++2中三个参数a b c 、、的值,是我们掌握的必备知识和方法。
下面我们仅举以下例题:学习如何确定函数的解析式;使同学悟出其中的道理及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函数有关概念的应用。
难点:函数的概念的灵活运用,解决有关问题。
1.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例1. 已知:二次函数y ax bx c a =++≠20(),当x =
32时,有最小值-34
,又方程ax bx c 20++=两根为x x 12,且满足x x 13239+=。
分析:已知x =32函数有最小值-34,说明抛物线顶点坐标为()3234
,-,所以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顶点式比较方便。
又知x x 13239+=,显然要用韦达定理待定系数。
解: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 a x ax ax a =--=-+-()()323439434
22 则x x x x a 1212394341+=⋅=-⎧⎨⎪⎩
⎪() 由x x x x x x x x 132312122
1239+=++-⋅=()[()]
将()1式代入计算求得a =3
∴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 x x =-+3962
例2.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3,,且与x 轴交于()()x x 1200,,且||x x 126-=。
分析:本题的条件与例1基本相同,方法也大致类似,同学们可以自己完成。
解:设y a x ax ax a =++=+++()2344322 ||()x x x x x x x x x x a 1212212121246
443-=+-=+=-⋅=+⎧⎨⎪⎩
⎪ 代入后,解得a =-
13
∴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 x x =-
-+134353
2 例3. 抛物线经过()()-1121,,且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
分析:已知抛物线过两点,可以设一般式,后将两点代入,再由抛物线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说明∆=0,列a b c 、、的三元方程组来求参数值。
解:设二次函数为y ax bx c =++2
代入()()-1121,,,后得
a b c a b c b ac -+=-+=-=⎧⎨⎪⎩
⎪1421402
解方程组为a b c =
=-=494919
,, ∴=-+y x x 4949192 小结:这种方法虽然正确,但运算较大,我们分析两点的特点,当x =-1时,y =1,x =2时,y =1,说明这两点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则对称轴可求得x =
12
,即顶点的横坐标为x =12
,纵坐标为0,这样可以设顶点式为好。
解法2: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 a x =-()12
2 将()-11,代入,求得a =49
∴=-=-+y x x x 491249491922()
例4. 二次函数在y 轴上的截距为-6,而当-≤≤31x 时,y ≤0。
分析:由已知-≤≤31x ,则y ≤0,说明当x =-3时,y =0,x =1时y =0,可以设解析式为二根式,又过()06,-点,问题可以解决。
解: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 x x =+-()()31
将()06,-代入后,-=-36a ,a =2
∴解析式为y x x =+-231()()
即y x x =+-2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