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设计参考实例

合集下载

通风系统的设计实例与步骤

通风系统的设计实例与步骤

通风系统的设计第一步:确定风量房间的洁净等级及换气次数的关系A、B、C、D级这种等级的划分主要是针对的药厂等药监局主管的行业,而ISO为国际等级,主要是食品、电子等行业使用的。

需要注意的事项:在百级及百级以上的计算中,涉及到得层流面积的确定,应该是总面积减去筋条面积,用净面积作为层流面积!例子:我要怎么计算这个净化车间的进风量工厂做了个净化车间工程等着验收,我去检查其进风量,将风速仪贴在风口的高效过滤器上测出了风速,然后应该乘以进风口的截面积即可。

现存在的问题是:高效过滤器是600mm*600mm的规格,也就是说面积是0.36平方米,但是高效过滤器中间其实是有很多筋条网的,如果把那些筋条的网所占的面积减去的话,那么这个高效过滤器真正用来通风的面积大概只有0.36平方米的一半.现在的问题是:我究竟该用我测出来的风速*0.36平方米,还是乘以减去筋条网后的面积?过滤器安装在最外面了?其实应该在后面接出来一段出风口,然后再测量最准确,但是如果没有接的话,我觉得还是应该算净面积,也就是说减去筋条的面积,因为风通过网格后风速要降低下来的,如果网格面积占一半,风速大概要降低为原来的一半,如果你使用网格出口的风速,那还是使用净面积比较准,如果接了一段出风口,就直接按出风口的面积计算!第二步:确定风管所需要的截面积通过以上步骤得到了,就知道了所需要的风量。

比如是每小时需要5000m3。

接下来应该确定风管所需要的截面积风道截面积公式:F=L/(V×3600)F——风管的截面积尺寸,单位是m3L——所需要的风量,比如上面得到的5000m3/h。

V——所确定的风速,在主风道中风速为6—10m/s,一般在计算的时候取8m/s或者是取7m./s,需要注意的是,算出来的截面积尺寸一定要反算一次,算出来的风速,一定要小于等于9m/s,还有最后在选择截面积的时候要可以取大的,但是不能去小的。

还是要考虑舒适度的问题,附表里面有不同的风速所对应的人体所对应的感受。

通风设计参考实例

通风设计参考实例

《通风工程》设计指导书设计题目:某综合楼地下层通风系统设计发题日期:2016年5月9日完成日期:2016年5月20日一、通风系统方案确定1.构思通风系统方案,收集、查阅资料烟气是火灾发生以后对建筑内人员生命安全与健康威胁最大的因素。

机械排烟系统的设计,是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一个设计良好的机械排烟系统,在火灾发生以后不仅可以排除80%的热量,而且可以排除大量的有害烟气,对人员疏散以及消防队员的救援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现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及《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版)的相关规定,对住宅小区及高层民用建筑所属的汽车库及人防地下车库,均应按现行《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的要求进行平时的通风排烟设计。

随着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全面和强制推行,地下车库的通风设计还必须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的有关规定。

2.确定各防火、排烟分区(1)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防火分区:把建筑平面和空间划分为若干防火单元,把火势控制在起火的单元内。

每个防火分区之间用防火墙、耐火楼板、防火卷帘、防火门做隔断。

水平防火分区用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门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成若干防火分区;垂直防火分区宜每层划分。

防烟分区:在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m的房间,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米的梁划分防烟分区。

目的:将烟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2)根据规范对建筑物进行防火防烟分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防火分区划分部分原则:高层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

注:①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1.00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0倍计算。

建筑通风系统设计创新案例

建筑通风系统设计创新案例

建筑通风系统设计创新案例一、引言建筑通风系统设计在现代建筑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一个优秀的通风系统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还能有效地节约能源。

本文将介绍几个创新的建筑通风系统设计案例,展示了在不同场景下,如何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来实现高效的通风系统。

二、案例一:自然通风系统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在某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中,为了降低能源消耗,设计师采用了一种创新的自然通风系统。

该系统通过巧妙的建筑布局和通风孔的设置,实现了室内外气流的有效对流。

例如,在建筑的顶部设置了一系列可开关的通风孔,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时调整开启程度,从而实现了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自动调节。

此外,建筑的外墙还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利用自然风力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

通过这种创新的设计,室内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

三、案例二:集中通风与分散通风相结合的混合式设计在某高层住宅楼的通风系统设计中,为了兼顾住户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设计师采用了一种混合式设计方案。

该方案将集中通风与分散通风相结合,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风险等级,智能地调整通风模式。

例如,在公共区域和窗户周围采用集中通风模式,通过通风设备分配新鲜空气,保持空气流通。

而在卫生间和厨房等密闭空间,则采用分散通风模式,通过排风系统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异味。

通过这种创新的设计,不仅保障了住户的健康和舒适,还提高了整个楼层的室内空气质量和通风效率。

四、案例三:智能感知与自适应控制的通风系统设计在某写字楼的通风系统设计中,设计师引入了智能感知与自适应控制的概念,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和调节。

通过感知室内外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系统可以根据实时数据智能地调整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设置。

例如,在室内温度过高时,通风设备可以自动开启并加大风量,降低室内温度;当室内湿度过高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通风设备的运行时间,以保持湿度在合理范围内。

通过这种创新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通风系统的能效和稳定性,优化室内环境质量。

通风图例示意

通风图例示意

1.风口代号示例2.附件代号示例:AH—单层格栅风口,叶片水平BV—双层格栅风口,叶片垂直C*—矩形散流器,*为出风面数量DF —圆形平面散流器DS —圆形凸面散流器DP —圆盘型散流器DX*—圆型斜片散流器,*为出风面数量DH —圆环型散流器E*—条缝型风口,*为条缝数F*—细叶型斜出风散流器,*为出风面数量FH—门铰型细叶回风口用途与特性:在细叶风口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边框和特制门锁及铰链,使用时用手轻拨门栓,即可打开,有利于安装和与过滤网的清洗。

亦可作检修门配套使用。

关闭时只要将活门推上,两边弹簧门即可自动上锁,常用于客房,大厅的回风口装饰。

FX—座椅旋流风口H—百叶回风口HH—门铰型百叶回风口JG—鼓型喷口K—蛋格型风口KH—门铰型蛋格式回风口L—花板回风口N—防结露送风口T—低温送风口W—外墙防雨百叶XF—旋流送风口蛋格式风口具有独特的格状结构,集送风和装饰于一体,同时它也可作回风和检修口。

蛋格式风口有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活动式蛋格风口同门铰式回风百叶一样,也可配过滤网使用。

J—球型喷口PS—板式排烟口(平时常闭,自动和手动开启,输出信号)安装在走道或防烟前室,无窗房间的排烟系统的排烟口处,可以吊装在天花板上或安装在侧墙。

功能特点:1、平时常闭,控制中心DC24V电信号,排烟口迅开启。

2、远距离手动开启(控制缆绳不超过6米)。

3、远距离手动复位。

4、输出开启动作信号,联锁相关设备。

5、板式排烟口不具有打开后烟气温度达280度时重新关闭的功能。

GP—多叶送风口(平时常闭,自动和手动开启,输出信号)GS—多叶排烟口(平时常闭,自动和手动开启,280℃自动关闭,输出信号)做法与结构完全一样。

楼上两位我想他们应该不熟悉这两种设备的作用。

多叶送风口:一般设在建筑物的楼梯间或走廊,平时常闭,DC24V直流电信号打开,由通风机往这些区域输送新风;多叶排烟口:它同样装在这些场所,功能也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将楼梯间或走廊里的烟气排向外部。

掘进通风设计案例-1

掘进通风设计案例-1

掘进通风设计案例:已知某综采工作面运输巷(半煤岩)巷道最终长度为1000米,断面S为8.0m2, 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2 m3/min,采用爆破掘进,一次爆破炸药量为7.0Kg,工作面作业人数最多为8人。

按以下要求完成该巷道掘进局扇通风设计。

1、确定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并作出平面布置图;2、计算工作面需风量;3、选择局扇通风风筒及接头形式;4、选择局扇;5、编制该工作面掘进通风的技术要求。

一、选择工作面通风方式根据工作面最终掘进长度,确定局扇通风方式采用压抽混合式(长抽----短压)。

工作面最终局扇通风布置如下图所示。

1、压入局扇风筒的最长长度为200米,采用柔性胶皮风筒,10米/节;2、压入局扇风筒距工作面距离为8米;3、两局扇重叠部分长度取15米;4、抽出局扇风筒最终长度为820米(1000-200-8+15+13=820),100米/节,胶粘。

二、计算工作面需风量按生产矿井掘进工作面计算需风量。

分别按炸药量、瓦斯涌出、人员计算需风量,取其中的大者,并进行风速验算,确定工作面需量。

1、按一次爆破的炸药量计算Q掘=25×Aj=25×7=175 m3/min式中:Q掘-工作面配风量,m3/min;Aj:工作面一次起爆最大炸药量,7kg。

2、按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Q掘=100×q掘×k=100×1.2×1.5=180m3/mindq掘: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1.2m3/min;k: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通常1.2~3.0,取1.5.d3、按工作面同时作业的最多人数计算Q掘=4NK=4×8×1.2=38.4(m3/min)式中:Q掘-掘进工作面配风量;N-一个工作面掘进班下井最多人数。

4-规程规定井下每人最低供风标准4m3/min;K-风量备用系数,取1.2;故掘进工作面的风量取其最大值180.0m3/min。

4、风速校验根据《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规定,按煤巷(半煤巷)最大、最小风速验算需风量。

通风实例

通风实例

莆河矿通风设计计算一、概况根据《莆河矿地质报告》所提供的资料以及本矿生产期间实测所得的资料。

确定该矿为高沼气矿井,矿井瓦斯量为5m3/min、0.4m3/min;采煤工作面的沼气、二氧化碳的绝对涌出量最大分别为3.29m3/min、0.45m3/min。

莆河矿北采区煤层有煤尘爆炸危险和自燃发火倾向性。

二生产布局:北采区巷道布置,根据矿井生产能力,北采区正常生产布局为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最多布局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三个掘进工作面,日生产能力330吨,北采区工作面平均采高为2.0米。

三、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1、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采=100 q采瓦×K采通=100×3.29×1.7=560m3/minQ采=100Qco2采×K采通=100×0.45×1.7=76.5 m3/min 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Q瓦采;采煤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米立方/分取3.29m3/minQCO2采;采煤工作面的二氧化碳绝对涌量m3/min取0. 45 m3/minK采通:采煤工作面瓦斯(二氧化碳)涌出不均系数取1.7(一般取1. 5—2. 0)。

2、工作面炸药量计算Q采=25A=25×4.5=112.5 m3/min式中:A;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公斤。

25:每公斤炸药爆破后需要供给的风量,m3/min、公斤。

3、按工作面人数计算:Q采=4N=4×42=168 m3/min式中;N;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

4、按工作面的温度与风速计算:Q采=60×V采×S采=60×1×6.50=390m3/min式中:V采:采煤工作面风速取1m/s。

S采:回采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2×3.25=6.50m25、按工作面允许风速验算:(1)、按采煤工作面最低风速验算采煤工作面最低风速:Q采≥0.25×60×SQ采≥0.25×60×10Q采≥150m3/min式中S采: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顶面积为10m2采高2.0米时最大控顶距离5米,(2)、、按采煤工作面最高风速验算采煤工作面最高风量:Q采≤4×60×S采Q采≤4×60×6Q采≤1440m3/min式中:S采:采煤工作面最小控顶面积为6㎡采高2.0米时最小控顶距离为3m0. 25×60×S≤Q采≤4×60×S0. 25×60×10≤420≤4×60×6即150≤560≤1440采煤工工作面设计需要风量560m3/min,符合要求。

建筑中的通风设计经典.ppt

建筑中的通风设计经典.ppt

60%。三角形平面又能最大限度地接纳阳光,
创造良好的视野,同时又可减少对北邻建筑的
遮挡。因此,大厦被冠以“生态之塔”、“带
有空中花园的能量搅拌器”的美称。
优选
6
2、空间设计 高层建筑窗户的设计近乎敞开,使楼房因自 然空气通风系统的运作而能够“呼吸”,让 人领略微风拂面的凉爽
这便是世界最负盛名的绿色建筑,它枝繁叶 茂、郁郁葱葱,在其三角形内庭里,多个离 地高度不同的空中花园在其周围环绕,令楼 内工作的人员无论走到哪里,距离大片绿色 植物的间隔都不会超出几个层面。
廊设计,中间开阔的中庭共享空间,
被绿色植物充盈,顶部透天设计使阳
光洒满整个中庭。这些空间划分、装
修风格与色调搭配都是那样和谐而自
然。
( 右图) 塔楼的标准层。结构和交
通核心在建筑的角部。这样,中间部
分就被解放出来,以容纳中庭和
花园。在其中一个室内广场的咖啡厅
里,可以劲情享受阳光。我们来看:
4 层高的空中花园沿着建筑的三边
一次,设置空中花园,直至建筑屋顶) 2. 中庭 使凉空气能通过建筑的过度空间。 3. 绿化种植为建筑提供阴影和富氧环境空间 4. 曲面玻璃墙在南北两面为建筑调整日辐射得热量。构造细部使浅绿色的玻璃成为通风滤过器,
从而使室内不至于完全被封闭 5. 每层 办公室都设有外阳台和通高的推拉玻璃门以便控制自然通风的程度 6. 所有楼 电梯和卫生间都是自然采光和通风 7. 屋顶露台由钢和铝的支架结构所覆盖,它同时为屋顶游泳池及顶层体育馆的曲屋顶(远期有安
建筑中的通风设计
优选
1
什么是通风? 通风就是室内外的之间的空气运动 通风模式一般分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混合模式通风
优选

通风工程成功案例

通风工程成功案例

通风工程成功案例一、老厂房的“呼吸”革新。

在城市的角落里,有一个老旧的工厂厂房。

这个厂房就像一个老迈的巨人,内部空气沉闷又浑浊。

工人在里面干活,就像在蒸笼里一样难受,而且空气质量差还影响大家的健康。

老板决定进行通风工程改造。

工程团队来了之后,那可是像侦探一样把厂房的角角落落都勘察了一遍。

他们发现厂房的窗户设计不合理,而且没有专门的通风设备。

于是,他们开始大展身手。

在厂房的顶部安装了几个大型的排风扇。

这些排风扇就像巨人的鼻孔,呼呼地开始把厂房里的闷热空气往外排。

然后,在厂房的侧面安装了一些进风口,还配上了空气过滤装置,就像给厂房戴上了一个口罩,只让干净清新的空气进来。

工程完工后,厂房的空气立马就有了变化。

工人一进去,都感觉像走进了一片小森林,清新的空气在厂房里欢快地流动。

大家干活的效率也提高了,而且生病请假的人也少了很多。

这个老厂房就像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又开始充满生机地运转起来了。

二、美食街的清新秘诀。

美食街,那可是美食的天堂,但也是油烟和异味的“集中营”。

每一家餐馆都散发着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种奇怪的“美食街专属味道”,这可让逛街的顾客们有点受不了。

有个聪明的管理者决定给美食街来个通风大改造。

通风工程团队针对美食街的特殊情况制定了一套超棒的方案。

他们在美食街的屋顶安装了强大的抽风系统,这个抽风系统就像一个超级大嘴巴,贪婪地把各个餐馆飘出来的油烟和异味一股脑儿地往上吸。

然后,沿着美食街的两旁,安装了一些带有香味散发功能的通风口。

这些通风口会释放出淡淡的清新香味,像是刚刚修剪过的草坪散发出来的味道。

经过这么一改造,美食街可就大变样了。

食客们走在美食街上,不再被刺鼻的味道困扰,而是在享受美食香味的同时,还能闻到清新的空气。

餐馆的生意也变得更好了,因为顾客们更愿意在一个空气清新的环境里品尝美食。

三、学校教室的“空气魔法”学校里的教室,学生们就像一群小树苗,需要清新的空气才能茁壮成长。

可是有些教室因为人员密集,通风不好,一到课间就充满了各种味道,有汗味、书本的味道,还有一些说不上来的怪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风工程》设计指导书设计题目Array发题日期完成日期一、通风系统方案确定1 •构思通风系统方案,收集、查阅资料烟气是火灾发生以后对建筑内人员生命安全与健康威胁最大的因素。

机械排烟系统的设计,是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一个设计良好的机械排烟系统,在火灾发生以后不仅可以排除80%的热量,而且可以排除大量的有害烟气,对人员疏散以及消防队员的救援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现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及《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版)的相关规定,对住宅小区及高层民用建筑所属的汽车库及人防地下车库,均应按现行《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的要求进行平时的通风排烟设计。

随着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全面和强制推行,地下车库的通风设计还必须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的有关规定。

2•确定各防火、排烟分区(1) 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防火分区:把建筑平面和空间划分为若干防火单元,把火势控制在起火的单元内。

每个防火分区之间用防火墙、耐火楼板、防火卷帘、防火门做隔断。

水平防火分区用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门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成若干防火分区;垂直防火分区宜每层划分。

防烟分区:在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m的房间,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米的梁划分防烟分区。

目的:将烟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2)根据规范对建筑物进行防火防烟分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防火分区划分部分原则:高层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

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表1注:①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 1.00倍; 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 1.00倍计算。

②一类建筑的电信楼,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50%5.1.2 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m2;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m2。

5.1.3 当高层建筑与其裙房之间设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设施时,其裙房的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500m2,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 1.00倍。

《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汽车库防火分区不应超过2000m2,内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

防烟分区划分部分原则:①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②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规范要求。

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500m2;若净空高度h>6m,一般不划分防烟分区;若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m2;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厅场所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③通常情况下宜按楼层划分防烟分区;④特殊用途的场所应单独划分。

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避难层,避难间等应单独设置防烟分区。

《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 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综上所述,对此地下车库进行分区,防火和防烟分区。

3. 确定各通风、排烟部位车库通风系统一般要求将新鲜空气直接送入呼吸区,将汽车产生的尾气稀释,使有害物浓度降低到允许浓度之下。

对于通风系统的污染物排出一般要求下部能够排2/3,上部排1/3,但现在设计中基本全部上排。

平时排风可以利用车道补风,但火灾时利用车道补风要求车库门没有设防火卷帘,其与地上部门的隔断要求做自动喷水系统。

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

距地面高于2米。

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 1.00m。

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排烟口平时应关闭,并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4. 计算通风系统风量车库通风要求有全面均匀送风和全面均匀排风的机械通风装置。

排气量应大于进气量,以便场内有一定的负压,防止场内空气流入与之相邻的房间。

通风系统的排风、排烟管道可以分设,也可合设。

(1)排风量的确定通风量的确定和车库内许多因素有关. 例如,停车库规定的停车数量(即每个车位的面积指标)、单位时间出入车库的车数与额定停车数之比(称出入频率)、车库内车辆行驶的平均时间及每辆车的CO 排量、车库内容许CO 浓度以及室外CO 浓度。

地下车库的通风量原则上应按将有害物浓度稀释到允许浓度之下,但地下车库散发的有害物数量不能确定时,工程实际中全面通风量多按换气次数进行估算确定。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第442条规定:一般地下停车库汽车为单层停放,采用机械通风系统时,机械排风量可按换气次数计算:1)当层高小于3m时,按实际高度计算换气体积;当层高大于或等于3m,按3m高度计算换气体积。

2)商业建筑停车库汽车出入频率较大时,换气次数按6次/h;汽车出入频一般时,换气次数按5次/h;住宅建筑停车库汽车出入频率较小时,换气次数按4次/h。

全面通风量计算公式:L nV f(1)式中L —全面通风量,m3/hn—换气次数,1/hVf—通风房间体积,m3根据相关文献的规定,机械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确定。

由公式(1)可确定各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量。

(2)送风量的确定为保证地下车库内微负压,一般机械送风量按机械排风量的80%~95%计算,本设计取80%计算,另外的20%~5%的补风由车道等处渗入补充。

(3)补风量的确定对于机械排烟,当只排烟而不进行补风的时候,随着室内负压增大,排烟机所需要克服的阻力越来越大。

当室内负压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加上系统的阻力将会使得风机的扬程不能克服整个系统的总的阻力,风机将不能有效地将烟气排至室外。

因此,需要对机械排烟区域进行补风。

通常补风需要考虑补风的途径:自然补风、机械补风对于该防烟分区可以进行自然补风的时候,尽量使用自然补风。

当该防烟分区不能进行自然补风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机械补风(即用送风机将室外空气送至该防烟分区)补风量的确定:根据排烟量,取其计算数值的一半作为补风量的数值。

设置机械排风系统的车库,如用汽车坡道进行自然补风,车道断面的风速不应大于0.5m/s,以保证进出车辆不受影响。

机械排烟设计要点中规定,汽车库内无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区, 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进风系统,考虑不小于排烟量50%的机械补风。

分别计算出各个防火分区的补风量•二、通风系统布局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计不仅要考虑通风,还要考虑其防火排烟的问题。

如果将车库的通风和防火防烟分开布置,由于其各自功能单一,系统设计很简单。

如果结合布置,则系统设计变的复杂,但这种复杂系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因而采用普遍。

通风排烟系统形式有两种:(1)多支管系统汽车库上部设系统总管,由总管均匀地接出向下的立管,总管上与立管的下部均设有排风口,总管上的排风口兼做排烟口,设置普通排风口,支管上的排风口仅作为排风口之用,设置防烟防火阀,布置如图。

平时,上下排风口同时排风;火灾时,下部排风口的防烟防火阀自动关闭,上部排风口作为排烟口排除烟气。

总管接出多个立管,则每个立管尺寸小,因而占有空间小。

但每个立管上均设置防烟防火阀,不仅初投资大,且由于阀门多,易出现失控和误控情况,影响系统运行的有效性。

1 •单速排风/排烟风机2.排烟防火阀3•防烟防火阀4.排风/排烟口5•排风口(2)单支管系统汽车库上部设系统总管,由总管接出一根支管,该支管在下部形成水平管,总管与立管都均匀设有普通排风口,在支管靠近总管处设置防火防烟阀。

布置如下图。

平时,上下排风口同时排风;火灾时,支管上的防烟防火阀自动关闭,上部排风口作为排烟口。

总管只接出一个立管,则只设一个防烟防火阀就可满足火灾时的排烟需要,控制上较上一个方案简单,且初投资省,但占用空间大。

严/1. 单速排风/排烟风机2.排烟防火阀3•防烟防火阀4.排风/排烟口5.排风口通过比较,选择第二种方案更合理。

因为车库面积大,选该方案经济,方便。

1 •确定通风管道走向在布置送风和排风口时,应防止产生场内局部的气流滞留。

送、排风口的布置应使室内气流分布均匀,避免通风死区,送风口设置位置宜远离排烟口,二者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的原则。

每个防烟分区应设置排烟口,排烟口宜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排烟口距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0m。

房间的机械排烟系统应该按防烟分区设置。

2. 确定管路送、排风口位置根据所给建筑物的情况,此系统送排风、排烟口分开布置。

拟定地下车库的平时通风、机械排烟的送排风口、排烟口的位置,以及风口的数量。

(1) 排烟口的布置垂直布置:对于顶棚高度不超过3m的建筑物,排烟口应设在防烟分区的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即可设在距顶棚800mm以内的高度上;对于顶棚高度在3m〜4m的建筑物,排烟口可设在距地面 2.1m的高度以上;对于顶棚高度超过4m的建筑物,排烟口可设在地面与顶棚之间1/2以上高度的墙面上。

水平布置:排烟口应尽量设置在防烟分区的中心部位,并应距疏散出口的水平距离在2m以上,且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2) 数量及形式根据排烟口的布置位置,计算出排烟口的数量,计算风口风量,同时选出排烟口的形式。

⑶尺寸根据计算所得的风量和排烟口的数量,利用推荐流速法计算风口的规格,确定风口类型。

3. 初绘通风系统网络示意图根据所给建筑物平面图,绘制出通风系统草图,并标示出各送风、排烟系统管道的走向及分支管,送排风口排烟口位置。

4. 设置管道标高根据建筑物的构造形式及实际情况,初步设定送风、排烟管道的安装高度。

5.选择风管材料根据相关文献规定,防排烟系统的风管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并不应穿过防火墙、防火隔墙,当必须穿过时,除应满足本规范相应条款的要求外,还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

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宜为70C,风管的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穿过防火墙的风管,其位于防火墙两侧各2m 范围内的保温材料应为不燃烧材料。

三、通风系统的水力计算通风系统的管道设计计算有三种计算方法:假定流速法,静压复得法,压损平均法。

下面以假定流速法为例介绍风管水力计算的步骤。

(1)绘制通风或空调系统轴测图(2)确定合理的空气流速(3)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和选择的流速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计算最不利环路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4)并联管路的阻力计算(5)计算系统的总阻力(6)选择风机1.通风系统气流组织设计在考虑地下汽车库的气流分布时,防止场内局部产生滞流是最重要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