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中省略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

合集下载

从「甘え」的文化心理看日语中的某些省略表达-

从「甘え」的文化心理看日语中的某些省略表达-

从「甘え」的文化心理看日语的某些省略表达摘要:日本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甘え」文化,它构成了日本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心理,从而产生了「甘え」的日语。

省略暧昧表达是「甘え」日语其中的一种表达形式,它避免冗长,言简意赅,通过以心传心,给交际双方带来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孕育了日本人的「甘え」意识。

关键词:「甘え」心理一体感日语省略表达引言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在其社会实践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是不能脱离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而存在的。

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核。

那么,作为日语学习者熟知的“日语省略暧昧表达”这种语言现象,也并非无源之水,它恰恰是在日本独特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那么,“省略暧昧表达”反映了日本什么样的文化特征呢?本文拟从「甘え」的文化心理这一视点出发,对日语中某些省略暧昧表达方式进行探讨。

一、「甘え」的文化心理及其原型「甘え」是动词「甘える」的名词化,它是日语中固有的词,汉语和英语中没有意义与之相应的确切词语。

在中国也有人简单地理解为“想撒娇、亲近人”等等,当然这只是浅层次的理解。

《广辞苑》中,对「甘える」的其中一种解释是「馴れ親しんでこびる(与人亲近);人の親切·好意を遠慮なく受け入れる(不必客气地接受对方的好意)」。

日本精神分析学家土居健郎在『甘えの構造』《日本人的心理结构》一书的开头提到,「甘え」不仅是理解日本人的精神构造的关键,更是解读日本社会的钥匙。

笔者认为,「甘え」就是一种想要依赖、亲近于他人并得到容许,寻求与他人和周围环境的一体感的欲望;它源于婴儿追求母亲无条件地接受自己、寻找庇护,并祈求母子一体的原始依赖形态。

幼儿时期,孩子对母亲的这种依赖感尤其强烈,随着长大成人,还要继续保持这种亲密的依存关系。

这种幼儿期的母子关系中形成的「甘え」的心理原型,延伸至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中,继而扩大至家庭外的人际关系,从而构成日本独特的社会结构原理。

浅谈日语中的主语或人称代词的省略

浅谈日语中的主语或人称代词的省略


4 某些 表 达 形 式 所 引 起 的省 略
1 意志 、 ) 劝诱 等表达形式作谓语 时 。意 志性助动词 如 “) . ”、 “ j “ 、 及形式 体言 “ 毛 9”, 土_”、 圭0 ” ) 以及表 达劝诱 的助 动词 “ 、 上'” 这些表达形式作谓语时其主语限定 为第一人称 , 弓” “ j 等。 主语常被省略。 1 : 私c 明 日 行 < 屯9 。 1 : 私 c 例 8 ( ) 0 例 9 ( 耋) 毛 弓 毛 .圭 。 2 : 私 c 二札 老南c ’ 2 命令 、 ) 何 ) j 、 例 O ( 耋) 言 土 j ) 。 禁止 等表达形式作谓语时。表达命令禁止 的祈使句中 , 一般为 听话 主语 者。 此时做主语 的第一人称常被省略。 2 : ( 例 1 南 允 ) ) 芑一冬匕 食 芑0 。例 2 : 南 惫 ) 、 2( 乏凡 事 老氮 l守 弓 。3 被动句 : ) 做谓语 时。日语 中第一人称 作主语 的被动句使用频率很高 , 尤其是 表示受 害的被动句。此时 , 主语 也常被省 略。例 2 : 私{ 圣 弓言 3 ( 宣) 扣扎 否 、 一言 宅 、 - 。例 2 : 私 c 子 屯;泣 力扎 、 ) 寸 - 4 ( 土) : 、 土< 寝 札 圭 世 L 。 2 : 私c 友逵} 来 岛札 、 强 例 5 ( 耋) : 勉
■ 语言文字
浅谈 日语 中的 主语 或 人称 代 词 的省 略
蔡 艳 辉
( 南京农 业 大学 外 国语 学院
中图分类号 : 3 H6 文献标识码 : A
江苏・ 南京

209 105)
文章 编号 : 7 - 8 4( 0 9) 5 2 6 0 1 2 7 9 2 0 0— 5 - 1 6

日语中的省略表达刍议

日语中的省略表达刍议

日语中的省略表达刍议作者:尹雅婷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11期摘要:想要研究一种语言,首先了解其国家的背景与文化是最直接的方法。

日语中的省略表达其实就反映了日本人对礼貌和委婉表达的强烈意识,以及视“沉默是金”为处事原则的文化背景。

温润委婉的交流方式造就了日语中的省略表达方式。

关键词:日语;省略;文化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095-01一、日语中的省略表达在日语表达中,省略诸如「誰が?誰に?何を?」这样的主语、宾语等的情况特别多。

然而这并不影响句意的正确表达,以及听众或读者对句意的理解。

比如以下三个例句:1)「母が出かけたら掃除する」誰が掃除するの?→答「×母が/○誰かが」2)「弟は来ると思う」誰が思うの?→答「×弟が/○私が」3)「妻に話すと、同意してくれた」誰が話し、誰が同意?→答「私が私の妻に話すと、私の妻は私に同意してくれた」例如例句(1)“妈妈出门以后就打扫卫生”中,“打扫卫生”的是谁。

答案肯定不是“妈妈”而是其他的人。

根据上下文,如果是“小王的妈妈”那么“打扫卫生”就应该是“小王”。

再如例句(2)“估计弟弟马上就来了”中,到底是谁“估计”的。

答案肯定不是“弟弟”而是“说话人”。

例句(3)“和妻子说了之后,同意了”,谁“和妻子说了”,又是谁“同意了”。

通过上下文,我们即可知道“我和我的妻子说了之后,我的妻子同意了我的意见”。

像这样既省略主语、宾语的句子,在日语表达中,却是极为自然的。

二、省略表达的文化内涵(一)礼貌的请求在日本的电车上,随处可见很多标语牌。

比如其中之一,「リュックは前に」,这句标语是没有动词的,但是如果翻译成中文“请将您的背包放在前面”,却需要将“放”和“您的”明确说明。

但是如果日语也像中文那样「あなたのリュックを前に持ってください」一字不漏的表达的话,就会给人强加于人命令的感觉。

汉日语言中省略表达方式的比较研究

汉日语言中省略表达方式的比较研究

汉日语言中省略表达方式的比较研究“省略”是任何语言中都存在的语言现象。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语言上有相似之处,但受两国不同社会文化的影响,又存在着差异。

本文以省略表达方式为切入点,从主语或人称代词的省略、谓语的省略以及句末的省略这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旨在为跨文化交际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标签:中日省略表达方式比较研究一、引言省略表达方式是指说话者为了表达简洁或其他需求,在一定条件下省去一个或多个句子成分,不影响句义的表达。

中日两国语言中使用省略表达方式的目的大体是一致的,但是受本国社会文化的影响,具体的省略方法各有不同。

通过对省略表达方式的比较分析,可以窥见两国社会文化的特征。

日语同汉语相比,经常使用省略表达方式,从日本人的思维来考虑,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来使说话双方心灵相通,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即“言不尽而意无穷”,这种“以心伝心”的沟通方法颇受日本人的青睐,被他们视为最高的交流境界。

因此,省略表达方式在日语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另一方面,汉语中也存在着省略表达方式,在汉语中经常省略前文所说过的内容,避免谈话的重复冗长。

相对于日语注重形式的协调,汉语不拘泥于语言的形式,只要意思传达出来即可。

本文旨在对汉日语言的省略表达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并进而尝试对省略表达方式中潜在的社会文化进行分析。

二、省略表达方式内容的比较(一)主语或人称代词的省略很多语言学者对日语中主语的省略抱有浓厚的兴趣,因为这一现象无论是在书面文字中还是日常会话中,出现频率极高。

另外,日语中动词主观性很强,即使省略主语,句子的意思也是可以理解的。

(1)A:あのさ、先週沖縄へいってみた。

B:あ、そう。

で、どうだったの。

(2)鈴木と申します。

よろしくお願します。

(3)雨が降りそうだから、傘を持ってあげましょう。

(4)この夏は海岸へ行こうと考えます。

这四个例句在汉语中应该如下表达:(5)A:那个,我上个星期去冲绳了。

从语言文化论的角度来看日语的省略表现

从语言文化论的角度来看日语的省略表现

从语言文化论的角度来看日语的省略表现作者:祝亚萍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1期【摘要】省略表现在人类社会的所有语言中都是具有普遍性特征的语言现象。

日语中有很多省略表现。

文言语法学者松尾舍治郎把省略看作日语的三大特征之一。

本文以2013年至2017年间的日语能力考试的听力会话为素材,从语言文化论的角度来探讨日语的省略表现。

【关键词】省略表现;日语能力考试;听解会话;语言文化论一、前言在日语口语中,经常被人津津乐道的便是有各种各样表达特征的省略表现。

即便如此,在交流中还是会有很多人并不完全理解省略表达的内在意图。

那是为什么呢?根据石田英一郎的说法,“文化本身就是通过记忆、积累和传达人类的经验和知识的手段,并借助语言这一工具体现出来。

”石田氏这样叙述了文化和语言的关系。

另外,森友哲郎(1999)在《日本的正反两面》中,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自然观、舍弃精神等无常观来分析了日本人的爱用语“よくしく”(请多关照)、“やっぱり”(果然)等省略表现。

本文以这些理论和观点为构思,分析潜藏在日语的省略表现背后的文化因素。

这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更好地探究日语的省略表现也是有意义的二、日本人的美意识日语中有句谚语“沉默是金”。

这反映了日本人尊重不明说,不直白描述的态度。

并被认为是不说不写美德。

据森本哲郎(1999)说,日本人讨厌直率的语言。

所谓“直率”,就是说得清楚,但说得清楚就是下流。

所谓“高雅”就是“幽雅”,所谓“幽雅”,就是想让对方产生“里头有什么,想去那里看看”的心情。

也就是说,暧昧的表达才是幽默的。

例如,经常听到的日语省略表现:“请多关照……”,就是暧昧的语言。

日本人在贺年卡上肯定会写“今年也请多关照”。

“请多关照”是说“请在某某方面多多关照”的省略句。

如果对方明确提出具体的要求,会给对方添麻烦,所以不要一一明确说出来,要拜托对方。

例如:例(1)男:ご病気のほうはもうよくなりましたか。

女:はい、おかげさまで。

透过日语无主句特征看日本文化对日语主语省略现象的影响

透过日语无主句特征看日本文化对日语主语省略现象的影响
第2 3 卷
第3 期
成都 理 工大 学学 报 ( 社 会科 学版 )
J OUR NAL O F C HE NG D U UN I V E R S I T Y OF T E C HNO L O G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V o 1 . 2 3 N o . 3
那么, 影 响上 述 主语 省 略现象 的原 因又有 哪 些 ? 任何 一种 语 言 的形 成 , 离不 开它 的生存 环境 、 社 会背 景等, 也 就是 这个 民族特 有 的 民族 文化 。 因此 , 语 言
不 同看法 , 尚未形 成统 一 的意见 。有 比较 极 端 的 , 如
语 言学家 三 上章认 为 : “ 日本 l : 主藉c 、 。 ” L 1 ] 日 语 中不存 在 印欧语 言 那样 的与 谓 语 对 应 的 主 语 , 因 而 主张 取 消 日语 中 主语 的名 称 。也 有 温 和 派 , 如 宫
人 称指 向 的主语省 略等 。
观点, 日语 主语这 一 句子成 分 还是存 在 的 , 只是 在特 定 的语 言环 境下 , 会 出现无 主 句或 主语 被省 略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7 - 1 0
作者 简介 : 姜芳 ( 1 9 7 6 一) 。 女, 河 南 新 乡人 , 讲师 , 主 要 研 究 日语 语 言 文 化 。E—ma i l : r i y u 0 9 0 4 @l 2 6 . c o m
‘ 二 屯多 c 于扎 毫 ) 、 文 胍 ? 埸 面

弓 , ) 屯
加一 ) I ) 、 南 、 圭 、 南, ) 『 ) 寸 为文
0 、 弓屯
南弓 。 ” [ 2 ] 笔 者在 本 文 中采 用 的是 后 者 的

日语中主语省略现象的分析

日语中主语省略现象的分析
4 优化唐 山市高等职业 教育专 【 摘 要】 省略 是 日语 中较 为常见 的一种语 毛 ) 岛 圭L 7 2。 J 业设置对策 言现 象,而 日语 中的主语按照 日本人 的语言 习惯 , ( 4 ) 借助感情、感觉形容词的省略。 日 语中 4 1 优 化 专业 结 构 ,提 高高职 院 经常被 省略 。它既有语言 自身的客观 因素 ,又跟 有很多表达人感情 、感觉的形容词 。如 :“ j扎 L 校 为地 方 经 济 建设 服 务 的水 平 日本 人 的 文化 心 理 密 切 相 关 。本 文 通过 日语 的 省 ” “ 悲L 0 ” “ 寂L0 ” “ 二扣0 l 、 ”等。日本人 专业既是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教学 略现 象,来分析 日本人 的语言心理,以及此种省 认为这些表达人们感情的形容词只能 由说话人 自己 的基本载体 ,又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略 现 象 产生 的 历 史根 源 。 来判断。因此这些感情一般只限定在第一人称范围 的反映 ,是市场需求和学校实际教学 【 关键词 】日 语; 省略 ; 语 言心理 内,所 以主语往往不说出来 。例如 : 工作 的结合点 。因此 ,唐山高职院校 ( 私c 壹) 南 允6 =括会 、 善 6 王尢 . j忙 j 的专业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 日语 中的省略现象 扎L 0 。 据地方经济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升级 根据国立 国语研究所的调查报告显示 ,在 日语 ( 5 ) 借助希望愿望 的表达形式。表达希望愿 和行 业 企业 发 展 的需 要 及变 化 趋势 , 会话中,无主语的句子占总体句子数量的 7 4 %,由 望 的助动词 “ 0 ”和形容词 “ I 王L 0 、 ”等 ,限定 来合理设置学校的专业和课程。 此可见 日语主语省略现象的频繁。很多情况下 ,按 主语为第一人称 ,此时,主语常被省略。例如 : 4 . 2 依 据 区域 产 业布 局 ,加 强职 照逻辑关系添加 了主语反而使语言不够 自 然通顺。 r ( 扫允 L c ) 冷允 、 钦 物力 { L ℃寸 。 J 业教 育改 革创 新 比如 自 我介绍时说的 “ 00 申L圭寸 ”,此时 二、省略的文化背景 高职教育要积极主动适应地方经 如果添加主语说成 “ 私c 土00 申L圭寸力 ,反 整个 日本民族就如同一个大家庭 ,家庭成员之 济建设发展需要 , 合理定位,必须要 而使人觉得不是地道的 日语。下面将从这两方面对 间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 ,他们具有 同样的文化心理 坚持 以就业为导向 , 加强职业教育的 主语省略的此交流 改革创新。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不 1 . 借 助 上 下 文的 省略 的 目的 。 而产 生 这种 现 象 的原 因 , 断满 足地方经 济建设对人才 的需求 , ( 1 )听话人通过上下文的内容判断 出被省略 从三个方面可以得知。 特别是对第一线实用技术型人才的需 的 主语 时 ,可 进行 省 略 。 1 . 地 理 环 境 求 。因此 , 职 业教育的发展定位是 由 藤原 : r 缄 田芑尢汇e 土、毛 ) , ) E日 当允弓埸 日本 国土狭小 ,是一个 四周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决定的。要围 所汇出 , ) 毛 ) 岛 扣 匕、私 困 9圭 t。 ( 缀田 环海 的岛国。在这样一个拥挤且 绕我市主导产业、重点行业和重大建 芑允c 土)屯0 高 <、屯, ) 匕速 <… 尢 、 , ) 孤立 的 自然环境 中长期生存 的过 设项 目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逐步推 < 芑 。 ( 缄 田墨尢e 耋)速 < 行加 善 、 l 于 程 中,逐渐形成 了 日本人 的思维 行订单式培养 , 积极鼓励行业企业及 0 人 尢 亨 。 J 方式 、生活 习性 、风土人情 的同 其他社会力量参 与高职院校办学,大 ( 2)答句中的主语在问旬中已经 出现的情况 性 。形成 的语言也具有 岛国的 力扶持高职院校发展 ,扩大优质教学 下 ,答 句 中 的主语 通 常被 省 略 。 特 点 ,是 一 种 岛国形 式 的语 言 。 资源 , 增强办学活力 , 提高办学效益。 A :l 山田芑无力 进 圭 札允 c , ) 寸加。J 省略的语言表达方式便是 “ 心 4 . 3 整合优化高等职业教 育资源 珏f ( 山田芑尢 力 洼 丧 扎 { 土 ) 1 9 6 5 年 卞J 有灵犀 ”的直接表现 。即使省略 政府应积极推进高职院校之 间的 2 借 助语 境 的省略 , 部分语言 ,也能让对方准确地理 资源共建共享 , 提高兄弟院校的教育 日 语中,也可借助语境省略主语。 解 说 话 人 想 要 表 达 的意 思 ,也 难 资源的使用率 , 实现高校之 间教育资 ( 1 )日语会话 中,当谈话 内容只涉及听话人 怪 日本人对于省略 的语言表达方 源的互通互联。加快唐 山职业教育资 和说话人时,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通常被省略。 式 乐此 不 疲 。 源整合 ,优化教育结构 ,促进职业教 田中: r( 扣 L e 土) 今 日c 耋l 二扎加 岛屯 ÷ 一 2 . 祟尚 “ 沉默 是 金 ” 育向特色化 、品牌化方 向发展 。重点 轩 挡客 芑尢 二 乃6 : 行 加 毒々 日语 中有一句谚语 叫 r 沈然 支持一批综合实力强、办学水平高、 0 c 寸 功 岛、明 日 夜、 j加 。 ( 南 { 耋 金 9 J,它的内涵便是一种 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特色 e 壹) 幻? ( 南 允e 喜) 何加 、 以寡言少语为美德 的语言心理 。 鲜明、示范性强 的学校建设 ,打造唐 予 定 南 为? J E l 本人之所 以对此备加崇 尚,可 山职业 教 育名 牌 。 ( 2 )听话人和说话人面前存在 的事物 ,在会 能有这样两方面原 因。一是古代 参考文献 : 话时无需明确表 明,可以被省略 。 日本人认为 ,语言是一种具有魔 [ 1 ]教育部 . 《 关于推进高等职 A: l( 、 二 9尢 c 耋)0 、 <岛? 力 的东西 ,其神秘的超人力量使 业教 育改革创 新 引领 职业教育 科学 B: l 一, )百 罔。 J 人 一 旦 话 说 出 口 ,便 会 应 验 。 另 发展的若干意见》, 2 0 1 1 . 0 g A: I 三 < 芑 。J 外一个原 因为害怕说错话 南京 财 经大学 江苏因是 南京 张笑 冉 , [ 2 ] 教育部 , 财政部 . 《 关于支持 3 日语 自身特 点 所 以 日本 人 尽 可 能 地 采 取 省 略 的 高 等职业 学校 提升专 业服务产 业发 日语 自身特点对 日语的主语省略影响比较大。 语言表达方式来避免、 减少错误 , 展 能 力 的通 知 》 ,2 0 11 . 1 1 日语中很多表达都限定 了主语 的使用 。因此 ,在会 以保全 自己的面子不至被嘲笑。 [ 3 ] 程立生. 吴小玲, 王 冰 冰 话 中,常常省略掉主语 。 现代 日 语口 语 中纷 繁复杂省 等. 海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 ( 1 )借助敬语的省略。在 日语会话中,高度 略现象可算是 日语 的一大特征 , 结构 优化研 究 [ J ] .中国职业技术教 使用敬语 ,这样的敬语动词出现时 , 该动词已经决 日语中主语省略现象充分体现了 日 本文化 的特点 , 育。 2 0 i 1 ( 3 ) : 4 0 - 4 3 . 定 了其动作主体 , 此时, 主语不言 自明, 常常被省略。 我们必须从这个高度认识它 。要 掌握 、学好 日语 , [ 4 3董 秀 娟 。 田艺 . 唐 山 产 业 首先 ,尊敬语是对他 人 表示尊敬时的形式 ,首先 必须 了解、掌握它的文化背景。 结构 的优化 及调整 研究 [ J ] . 产 业论 排除了 自 己, 所以, 主语限宅锑 二 ^ 称和第三人称, 参 考 文献 : 坛 . 2 0 1 1 ( 5 ) : 1 6 5  ̄l 6 7 . 在对话中常常被省略, 不省略则显得画蛇添足 例如: [ 1 ]山田孝 雄 .日本 口语 法蒂羲 [ M ] . 东京 : 宝 [ 5 ] 刘学东 . 做 大 做 强唐 山 高 r ( 南 e 土) 宴亨 职 岛一 ) L审 扎c 、 文馆 出版 社 。 昭和 4 5年 : 3 9 4— 3 9 8 . 等 职 业教 育 I N ] ,唐 山劳 动 日报, 急行6 : 蠲汇 合 圭寸土。』 [ 2 ] 金 田一春彦 .日本捂 特色 [ H ]. 东京 : 耩 2 0 11. 11. 2 0 ( 2 )自谦语是对说话人 自身或同 自 身关系紧 谈社 , 昭和 5 3年 :1 7 2— 1 8 0 作者简介: 密的人或物表达谦虚时所采用的表达形式 。说话人 [ 3 ]芳贺绥 .日本人 心理横造 匕日本藉 [ A ] . 李 淑芝 ( 1 9 6 ��

浅析日语中的句尾省略表现

浅析日语中的句尾省略表现

浅析日语中的句尾省略表现作者:付越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6期摘要:日语被称为是“暧昧的语言”,而省略表现即是“暧昧”方式之一,也是日本人在日常会话中常用的一种说话方式。

然而对于我们日语学习者来说,这样的表现方式却给我们理解日本人的意图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要学习日语,在理解日本人的说话方式的同时,还要了解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才能真正掌握并且更好的运用这门语言。

关键词:日语;句尾省略;日本文化相对于热情开放的西方文化来说,含蓄委婉一直是东方文化的代名词。

语言最是能够体现这一特点,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日语莫属。

日语一直被称为是“暧昧的语言”,其实语言本身是不具有暧昧性的,之所以让人觉得暧昧,不过是因为说话人太过委婉的语言表达让人觉得暧昧不清罢了。

日本人喜欢这种暧昧,这是因为受到了日本的历史、环境、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体现在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表达即是其最直观的表现。

日本人说话委婉而含蓄,例如,本论中所要探讨的句尾省略表现,也就是喜欢说话说半截(言いさし)的形式。

对于生活在同一个社会的人来说,这样的表达方式能够避免某些尴尬,更显出对对方的尊重,从而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然而,对于母语非日语的日语学习者来说,这样含混不清的表达,使得说话者的意图与想法让人捉摸不透,交流起来也就更添阻碍。

一、日语中的句尾省略表现在讨论句尾省略表现(言いさし)背后的文化内涵之前,先了解其定义,通过例句的分析对其做一个大致的分类。

(一)定义佐藤(1993)对句尾省略表现有如下定义:話し手にとって伝達すべき内容が明白であるにも関わらず話し手自身によって文が中断されていて、しかもその後に来るべき内容の文言が会話の中の他の部分に見られず、その場の状況から自明でもない場合である。

[1]日本人在与人交际的时候互相顾及对方的情感,尽量顺从对方的意志。

因此,在与对方意志相悖的时候会采取委婉而暧昧的语言表现形式来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语中省略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作者:江晶瑶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20期摘要:省略是人类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而现代日语中的省略现象则较其他语言更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日语中频繁地使用省略的语言表达方式与日本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

从心有灵犀、美学观念、少言为贵、集团意识四方面分析了日语中省略背后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日语;省略现象;文化背景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236-02省略是人类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使用省略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语言表达效率,或者也可达到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或交流目的。

现代日语中的省略现象则较其他语言更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例如:①「どうぞこちらへ(おいでください。

)」②A:「私はうどんにするわ。

」 B:「私も(うどんにする。

)」③「遅れるかも…(しれない。

)」④A:「火曜日、一緒に食事しませんか。

」B:「ええと、火曜日はちょっと…(予定があります。

)」以上四组例句中,括号内的部分皆为被省略部分,从中可以看出,省略并没有影响听话人理解句意,若添加上被省略的句子成分,反而画蛇添足,使语言表达重复、啰嗦。

语言不仅是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也是人类思想的物质外壳,直接体现了语言使用者的思想和心理,而一个社会群体成员的思想和心理又与该社会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联。

日语中如此频繁地使用省略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可以从如下四个文化背景方面寻根溯源。

一、心有灵犀整个日本民族就如同一个大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他们具有同样的文化心理和习俗,以至于可以用最简单的语言达到彼此交流的目的,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日本人之间的“心有灵犀”。

加藤周一曾说过:“仲間うちで、以心伝心的傾向が強い……だから、文章も会話も全部しまいまで言わないし、何にも言わないで、目配せすれば、意思が通じるというのが一番理想的なんです。

”日本人这种省词节句的语言表达习惯,可以从地理因素和传统文化两个方面来寻找原因。

(一)地理因素日本国土面积狭窄,四面环海,日本与亚洲大陆相对分离。

外山滋比古在《日本语百科大事典》中将这种封闭式的岛国地理环境定义为“岛国形式”(アイランド·フォーム),在这样相对孤立的自然环境中长期生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的同一性,依靠“心有灵犀”的方式达成某种程度的默契与交流便也成为了可能。

省略的语言表达方式便是“心有灵犀”的直接表现。

即使省略部分语言,也能让对方准确地理解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说话人还达到了交谈的气力和时间的目的,也难怪日本人对于省略的语言表达方式乐此不疲。

(二)传统文化日本的传统文化是在以上所述的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这就使日本文化具有了一个特征,即地方群体的亚文化特征不明显。

因此,从日本人全体来看,其文化背景相差甚微。

比如,乐曲《雪》是日本传统音乐中著名的「地唄」,日本民族音乐中一般都使用它来表示降雪,所以听到这段乐曲,日本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冰天雪地的情景。

文学作品中也有同样的现象,提到“蛙”会让日本人联想到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提到“水鸟”便能让日本人联想到冬天。

语言是文化传递的主要形式,传统文化中的这些特征,就是日本人之间心有灵犀的文化背景。

二、美学观念日本民族是一个崇尚美的民族,从花道、庭院、浮世绘到餐具、服装、装饰品,处处显示出日本人对美的热爱。

日本人对美的重视和推崇也同样表现在语言上,省略这种语言现象同日本人崇尚模糊之美和精炼之美也有着密切关联。

(一)模糊之美日本人以模糊为美。

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岸根卓郎在题目为《日本人の「あいまいアタマ」が世界を救う》中提到这样一段话“日本人の美は部分部分は混沌としていて‘あいまい’であっても、全体としては美しく調和するところに大きな特徴がある。

…日本の美を例にとって日本文明の特徴をたずねたが、それは日本人の‘あいまいな脳’にして、はじめて創造しえた‘日本人特有の文明’であるということである。

”日本女性传统服饰的和服,与中国的旗袍将女性身体曲线衬托的玲珑浮凸相反,它将女性所有身体曲线都包裹遮掩起来,唯有艺妓允许露出雪白的后颈,给人以无限遐想。

和服可谓是日本人崇尚模糊美的典型代表。

在语言上,日本人更是将模糊美发挥到了极致。

在日本人看来,语言谈吐露骨直接是没有教养的行为,也是对听话人的不尊重,所以尽量采取模糊不明确的说话方式。

如常常可以看到日本人之间频繁使用“どうも”一词, “どうも”后可以省略“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すみません”、“お世話になりました”等等,在不同情况下表达不同的意思。

看到两个日本人见面便说“どうも”,在不知两人关系的旁人看来是无法理解其具体含义的,只有当事人才能准确理解。

(二)精炼之美短诗和俳句是日本文学作品中最耀眼的亮点,尤其是俳句,其短小精悍可谓一绝。

俳句从奈良、平安时代延绵至今,经久不衰,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俳句极其简短却内涵极深。

俳句深受广大日本民众的喜爱,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甚至家庭主妇中也有很多喜闻乐见者。

因此,俳句的短小精炼对语言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本人认为“一声千两,一字千金”,尊崇“文以短为贵,话以少为佳”,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下,省略这种表达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了。

三、少言为贵日语中有一句谚语叫“言わぬが花”,贴切地表现了日本人以少言寡语为美德的心理,正是这种少言为贵、沉默是金的心理作用下,省略也就成了日本人偏好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日本人之所以如此推崇沉默,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一)信奉“言灵”古代日本人认为,语言是一种具有魔力的东西,其神秘的力量使人说出的话会应验。

这种“言灵”思想的影响下,日本人出言谨慎,日语中很多格言、警句如“口は禍の門”(祸从口出)、“口から高野”(口出祸患)、“口の虎は身を破る”(口出如虎招杀身之祸)、“口より出せば世間”(一言不慎、世人皆知)、“舌の剣は命を絶つ”(口舌如剑、断卿性命)等等,都不断提醒着日本人遵循少言寡语出言谨慎的原则。

(二)重见轻闻外山滋比古认为,“日本人は目で考える”;柴田武也说过“人は言葉だけでは信用できない”。

可见,日本人对语言的信赖程度很低,相信亲眼所见却不相信亲耳所闻。

日本人在交谈的时候,不重视从对方的所说出的语言去理解对方的心意,而是凭借对方的眼神、表情和手势等理解领会对方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养成了日本人不单纯依靠语言进行交流的习惯,少说话也就成了日本人人际交往中的一大特点。

(三)绝不辩解日本人厌恶为自己错误辩解的人,日语中有一个贬义词“理屈屋”,意思是“爱辩解的人”,这样的人被认为是“不中用的人”,体现了日本人以不辩解为美德的心理。

在这方面有个典型的例子,有位名叫山泉三六的议员,因为在国会上醉酒调戏两位女性议员而失去了大藏省大臣的官职。

两年后他重新参加议员选举,得到39万张选票,在56名候选人中以第七名的成绩当选。

他之所以能够得到民众的认可,就是因为在被辞去官职的时候,一句辩解之词也没有说,从而博得了民众的好感和原谅。

不仅是议政大臣,就连普通公司职员也要注意尽量不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比如,由于工作失误被上司训斥的时候,无论有什么样的苦衷,都必须坚持不为自己的失误解释原因而只能不停地道歉,一旦有只言片语的辩解之词,只会让上司更加愤怒。

(四)少说少错日本人少言寡语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害怕说错话、害怕被嘲笑、害怕丢面子。

关于日本人少说少错不说不错的心理特点,本尼·迪克特和金田一春彦都分别在《菊与刀》和《日本人的言语生活》中提到过。

因为害怕说错话,所以日本人尽可能地采取省略的语言表达方式来避免、减少错误,以保全自己的面子,不至被嘲笑。

四、集团意识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与大陆相隔,日本国民作为一个集体长期以来生活在狭小的空间里。

另外,由于日本民族一直以来主要靠农耕、捕鱼为生,这都需要劳动者之间密切配合,这样的生产方式使日本人普遍产生了一种重视整体协调和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以上原因使日本人具有一种依附于集团的安全感和脱离集团的危机感,使其产生了力图保持内部和睦的人际关系的民族心理。

这种集团意识体现在省略的语言表达方式上,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避免突出自我日本民族是整体意识比较强的民族,少数民族只占人口总数的极少比例。

而且,近代日本的贫富差距之小在世界范围内也属罕见,与其他人保持一致就成了日本人的普遍心理。

这决定了日本人尽量不突出自我以保持整体和睦的民族特性。

表现在语言上,最典型的便是人称代词的省略。

日语句子中,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使用频率极低,如初次见面自我介绍时说的“田中ですが…”中省略了主语第一人称“わたし”,或询问确认对方姓名时说的“田中さんですか。

”,同样省略了主语第二人称“あなた”。

(二)避免伤害对方日本人习惯性地采用迂回婉转的说法,避免斩钉截铁的直率表达,尽量不给谈话的对方带来不快和伤害,也会采用省略的语言表达方式。

比如,在埋怨邻居家电视声音太大的时候,说“恐れ入りますが、あのテレビの音、ちょっと…”等,用省略的表达方式将不便言明的话交由对方领会,从而缓冲了对立,维持了集团内部的和睦与团结。

从以上所列举的文化背景看来,日本人既不喜多言多语,也忌讳因多言多语带来的麻烦,而且即使大量使用省略这种语言表达方式,也可以使身为同一社会集团分子的听话人准确理解自己要表达的句意,因此省略也就成了日本人频繁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1]外山滋比古.日本人の世界観と日本語[A].日本語百科大事典[Z].大修館書店.[2]渡辺昇一.日本文化と日本語[A].日本語百科大事典[Z].大修館書店.[3]鈴木孝夫.ことばと文化[A].日本文化提要[C].1977.[4]王瑞林.省略——日本文化在语言中的体现[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6,(1).[5]于吟梅.日语与日本人的生活习惯[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4,(3).[责任编辑张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