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家1973

合集下载

金融交易的圣杯-投资家1973(20120430 日“一生的等候”整理原始图文版)

金融交易的圣杯-投资家1973(20120430 日“一生的等候”整理原始图文版)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叫做“金融交易的圣杯--战无不胜的交易系统”,其实这个系统呢,我也是在讲课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讲过一些,今天在现场,我们对他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总结和拓展。

为什么说它是金融交易的圣杯?为什么说它是战无不胜的交易系统?因为它横跨股票、期货、外汇三大交易市场,涵盖了做多做空两个方向,包括了月线图、周线图、日线图和小时图这么四张图表,对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这么四级进场信号。

如何进场?如何出场?我们都有明确的量化地规定。

我们很多朋友从事金融交易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有的朋友干了二十年,但是究竟怎么样,应该怎么样做股票?应该怎么样做期货?应该怎么样做外汇?一直是不得要领。

我们呢,在课堂上倡导了一个“轻仓长线,趋势跟踪,系统锁定”这么一个思路,这个思路在论坛上遭到了疯狂的攻击。

因为我们这个论坛啊,它的背景基本上都是一些证券公司啊,期货公司啊,在后面赞助。

他们主张的论调就是“重仓短线”,“重仓短线,死了也值”。

这是他们地,我追求的就是这个快感,至于说这个快感发泄完之后呢,钱也没了,他们就去挖煤去了,这也很快感。

“轻仓长线,趋势跟踪,系统锁定”这个系统,我在课堂上大致的都有所涉及,今天我把它怎么样呢,进一步的深化。

这个系统呢,我还是从头说起吧,我们还是先回顾一下格兰维移动平均线八法则,这个要构建系统的话这个东西是必不可少的。

我先把这个图给大家画一下。

这套系统的胜算有多高呢?九成!什么意思啊?做十次有九次的成功率,但是还是要配合我们的止损法则、配合我们的控仓法则。

并不是说高胜算就可以不去控仓了,不是这个概念,这我要给大家讲的。

1点就是所谓的格兰维移动平均线法则1,这个点就是过60单位均价线,什么叫60单位均价线呢?图中的虚线在月线图中代表60月均线,在周线图里面它就代表60周均线,在日线图里面它代表60日均线,在小时图里面它代表小时图的60单位均价线。

当我们这个日K线啊或者是周K线,月K线各个级别的K线从60单位均价线下上穿60单位均价线,这就叫做格兰维移动平均线法则1,我们《金融交易学》呢叫做共振理论。

1973的套路--投机要讲究规矩

1973的套路--投机要讲究规矩

1. 6.1 顺势(顺5、10、20日均线的势,简易柔顺法则)
不能逆势,首先不能逆K51020日均线的势;支撑位不做空,压力位不做多;除非超涨/超跌发生,否则决不做逆势操作,对回调中的做空,我们希望它发生超涨;对反弹中的做多,我们希望它发生超跌;对于下跌行情之中出现的反弹,以及对于上涨行情之中出现的回调,若无超跌/超涨,一般没有参与价值,通常我们只做主趋势。
2)进场原则:
? 趋势交易三步曲:1、找个高胜算的入场点;2、设好止损位;3、系统锁定 ;
? 只要60日均线是向上的,我们都假设中期趋势是向上的,出现的下跌仅仅是上升趋势中的回调,其下跌走势一般不会太流畅。在上升途中的回调中做空,盈利总是很艰难;
? 一波上升途中的正常回调,不能将第二波上升的起始段击破,将上升框架摧毁,否则必需调整操作思路;
? 作为职业期货交易员,禁止在累计涨跌幅时间过长,累计涨跌幅过大的品种上开新的顺势头寸!如果一定要开,至少要以中继形态开始突破的临界点作为进场点;
? 要有慎战思想,不要轻易挑起战争,交易质量与交易次数成反比,任何时候对任何人来说都一样。
3)加仓
? 是否出现了加仓关键点/节凑点?
? 小时级别的进场信号:5、10、20、30、60共振是四级进场信号;
? 超宏观金融交易系统:60月线代表5年线,120月线代表10年线,240月线代表20年线;
? 只有大盘具备四级或者四级以上的进场信号,而个股具备三级或者三级以上的进场信号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以进场做多;
磁悬浮跟共振做多的功效等同;
反悬浮跟反振做空的功效等同。
做多信号:共振、磁悬浮、N型底;
做空信号:反振、反悬浮、N型顶。
1.4 四级行情:月线图、周线图、日线图、小时图

世界上十一位最伟大的投资者

世界上十一位最伟大的投资者

世界上十一位最伟大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约翰·邓普顿小托马斯·罗·普莱斯约翰·内夫杰西·利弗莫尔彼得林奇乔治·索罗斯沃伦·巴菲特约翰(杰克)博格尔卡尔·伊坎威廉·H·格罗斯伟大的基金经理就像金融界的摇滚明星。

最伟大的投资者都从他们的成功中发了大财,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帮助数百万其他人获得了类似的回报。

这些投资者在交易中采用的策略和理念大不相同;有些人想出了新的创新方法来分析他们的投资,而其他人则几乎完全凭直觉挑选证券。

这些投资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能够持续跑赢市场。

❖本杰明·格雷厄姆本格雷厄姆是一名出色的投资经理和金融教育家。

除其他作品外,他还撰写了两部具有无与伦比重要性的投资经典著作。

他还被公认为两个基本投资学科之父——证券分析和价值投资。

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的精髓在于,任何投资的价值都应该远高于投资者必须为此付出的代价。

他相信基本面分析,并寻找资产负债表强劲的公司,或者那些负债很少、利润率高于平均水平且现金流充足的公司。

❖约翰·邓普顿上世纪最顶尖的逆势交易者之一,据说约翰邓普顿在大萧条时期低买,在互联网繁荣时期高卖,并在这期间做出了不止几个好的判断。

邓普顿创建了一些世界上最大和最成功的国际投资基金。

1992年,他将邓普顿基金卖给了富兰克林集团。

1999年,Money杂志称他为“可以说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全球选股者”。

作为居住在巴哈马的归化英国公民,坦普尔顿因其众多成就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封为爵士。

❖小托马斯·罗·普莱斯小托马斯·罗·普莱斯被认为是“成长型投资之父”。

他在成长过程中与大萧条作斗争,他学到的教训不是远离股票,而是拥抱股票。

普莱斯认为金融市场是周期性的。

作为反对者,他开始长期投资好公司,这在当时几乎闻所未闻。

他的投资理念是,从长远来看,投资者必须更多地关注个人选股。

1973年股灾

1973年股灾

1973年股灾——香港股市史上最大规模股灾从香港恒生指数上世纪70年代的股市示意图可以看出1973年前后股市跌幅剧烈。

《窃听风云2》涉及以1973年香港股灾为代表的香港股市风云,反复出现1973年股灾这个背景。

其实1973年香港股灾就是香港股票普及化后第一次股灾,亦是香港股市史上最大规模的股灾。

从1968年到1973年的近五个年头里,香港股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牛市”,全港人民都沉醉在股票生财的梦里,很多人甚至辞去工作专门炒股,当时政府已经再三提醒民众过多民间资本流入股市,容易引发股市泡沫,但香港股民嗤之以鼻,当年全港股市暴跌,中恒生指数从1973年3月9日最高的1774.96点跌至1974年12月10日恒生指数最低的150.11点,跌幅91.5%。

股市崩盘,数以万计的股民顷刻之间倾家荡产。

而此次股灾的罪魁祸首之一——大量外资借香港股市长期以来积累的虚高之势,先注资哄抬股价,又在高盘将所有股票抛出,获利离场,导致恒生指数一泻千里。

影片开头层层浮现的字幕如“1965年,恒生指数跌幅24.71%”“1973年,恒指大跌91.54%”一直到“2008年,金融海啸……”,便是涉及了1973年股灾。

此外,地主会几位元老也曾反复提及,其实他们就是靠头脑和理智在1973年股灾中幸存下来的股民,当年股灾爆发时,这几位华人大股东组团救市自救。

股市黑幕交易——为获取暴利或洗钱通过制造股价的剧烈波动,股市幕后操纵者们大发横财。

片中股市黑幕交易是地主会的常用手段。

其实,从股票诞生至今,股市黑幕交易就一直存在,一般情况下能操纵股价的往往不是个人,而是一个大集团,如某些金融巨头互相串通,运用手头的财势,在市场上兴风作浪,推波助澜,促使某些股票在市场上时而狂涨,时而暴跌,从而使他们在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中大发横财,而使一些中、小股东在这场恶战中倾家荡产,以此来敛财。

在股票市场中,操纵股价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就是一些金融集团利用股市在疲软之时,低价大量买进,然后设法哄抬价格,以便低进高出。

全球18位最伟大的投资家之交易思想

全球18位最伟大的投资家之交易思想

全球18位最伟大的投资家之交易思想(上) 全球18位最伟大的投资家之交易思想(上)2015-06-15作者| 中科院_研究员一、伯纳德·巴鲁克(Bernard Baruch),享年94岁(1870年8月19日-1965年6月20日)●经历了美国1929年股灾仍能积累几千万美元财富的大投资家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风险投资家,一位曾经征服了华尔街,后又征服了华盛顿的最著名、最受人敬慕的人物。

1897年以300美元做风险投资起家,32岁积累了320万元的财富,经历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之后,仍能积累起几千万美元的财富。

巴鲁克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几位“既赚了钱又保存了胜利果实的大炒家”。

据估计,巴鲁克1929年财产最高值可能在2200万元至2500万美元之间。

1931年11的财产清单显示巴鲁克那时的总资产是1600万美元,其中现金870万美元,股票369万美元,债券306万美元,借贷55万元。

巴鲁克留下来的物业价值超过了1400万美元,一生对各项事业的捐款将近2000万美元。

《Lessons from the Greatest Stock Traders of All Time, John Boik, McGraw-Hill, 2004》(中译本名为《至高无上:来自最伟大证券交易者的经验》),巴鲁克被列为5位最伟大证券交易者之一。

美国共同基金之父罗伊·纽伯格(也是我选的18位最伟大的投资家之一)说:“巴鲁克是能最好把握时机的投资者,他的哲学是,只求做好但不贪婪。

他从不等待最高点或最低点。

他在强市中买,在弱市中卖。

他提倡早买早卖。

”●“群众永远是错的”是巴鲁克投资哲学的第一要义巴鲁克的一个经典小故事:有一天,他在华尔街上擦鞋,擦鞋童向他提供了股票赚钱的秘诀。

巴鲁克一回到办公室就把所有的股票全部抛出去了。

“群众永远是错的”是巴鲁克投资哲学的第一要义。

他很多关于投资的深刻认识都是从这一基本原理衍生而来的。

阻力最小的秘密-投资家1973

阻力最小的秘密-投资家1973

O ,阻力最小”的秘密在这个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均遵循着“阻力最小”原则,尽管我们很多时候并未留意。

光与水的智慧光是节约时间的典范,它永远以最短路径行进。

在真空中,光以30万千米/小时的速率沿直线传播;反射时,光所走过的路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折射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比例,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保持着特定关系。

光的行为,取决于介质的根本结构,光在介质中始终以“阻力最小”的方式传播,任何一条其他路径都是“弯路”。

再来观察水。

水的智慧,远非世间常人所能及。

河道宽,则水流缓慢;河道窄,则水流湍急;水的行进路线也取决于河道结构,或直或弯。

若水流遇到一块巨石拦路,它不会去“努力翻越”,而是明智地绕道而行。

结构决定行为现实生活中,有人欢喜有人忧。

如果要给幸福和痛苦分别下一个简单的定义,不妨这样理解:所谓幸福,就是能像光和水那样,让自己的行为顺应结构;所谓痛苦,就是逆势而为,不顾周遭结构的约束,试图用“努力”或“毅力”,以自身行为与环境相对抗。

心理学家很少真正解决过问题,他们不过是告诉患者,“凡事要想得开”,“不要在网上宣泄情绪”……这些金玉良言或许能立马见效,但功效不会长久,不消时日,患者便不得不再度拜访。

原因很简单。

心理学治疗总是从行为入手,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压抑患者的消极情绪与非理性行为。

然而结构是因,行为是果。

情绪发泄,其实只是自身与外部结构所决定的“阻力最小”途径。

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试图纯粹地改变行为,只会让患者更加痛苦。

当然,在这个商业社会,心理疾病和所有疑难杂症一样,治不好反倒比能治好更加赚钱。

戒毒也难以一蹴而就。

瘾君子虽在戒毒所遭受百般折磨,但只要把他(她)重新置于先前沾染毒品的环境之下,例如父母不和、无所事事、恶友相伴,此时此刻若再有人重新递上一包海洛因,后果便可想而知了。

戒毒所的治疗方式也是单纯地让患者克服阻力、改变行为,但人类的意志力,其实远非想象那般强大。

孟母三迁,而非寄希望于谆谆教诲,实乃值得后人借鉴的大智慧。

18位最伟大的投资家

18位最伟大的投资家

18位最伟大的投资家18位最伟大的投资家如下(按出生时间排序):1、伯纳德.巴鲁克(Bernard Baruch),享年94岁(1870年8月19日-1965年6月20日)2、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享年63岁(1877年7月26日-1940年11月28日)3、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享年82岁(1894年5月9日-1976年9月21日)4、是川银藏,享年95岁(1897年-1992年9月)5、杰拉尔德.勒伯(Gerald M. Loeb),享年76岁?(1899年-1975年?)6、罗伊.纽伯格(Roy R. Neuberger),享年96岁(1903年7月21日-1999年)7、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享年93岁(1906年-1999年9月14日)8、菲利普.费舍(Philip A. Fisher),享年96岁(1907年9月8日-2004年3月11日)9、斯尔必.库洛姆.戴维斯(Shelby Collum Davis),享年85岁(1909年-1994年5月24日)10、约翰.邓普顿(John Templeton),享年95岁(1912年11月29日-2008年7月8日)11、约翰.伯格(John Bogle),(1929年5月8日-)12、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1930年8月12日-)13、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1930年8月30日-)14、约翰.聂夫(John Neff),(1931年-)15、威廉.欧奈尔(William J.O’Neil),(1933年3月25日-)16、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1942年10月19日-)17、彼得.林奇(Peter Lynch),(1944年1月19日-)18、安东尼.波顿(Anthony Bolton),(1950年3月7日-)●绝大多数最伟大的投资家为什么都健康长寿?已经去世的10位投资家,有6位超过了90岁,共8位超过了82岁。

股票投资者:大卫·德雷曼人物简介

股票投资者:大卫·德雷曼人物简介

• 定期评估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
• 强调止损和止盈策略
• 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投资策略
03
大卫·德雷曼的投资案例与分析
德雷曼投资苹果公司的案例分析
投资背景
⌛️
• 2000年代初,苹果公
司股价大幅下跌
• 德雷曼认为苹果公司具
有强大的盈利能力和良好
的发展前景
投资结果

• 德雷曼在苹果公司股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投资过程
上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 持有长期,等待价值回归
德雷曼的选股策略与技巧
选股策略
选股技巧
• 专注于寻找具有强大盈利能力和良好财务状况的公司
• 通过财务报表和行业分析,发现被低估的股票
• 重视公司的竞争优势和行业发展前景
• 关注公司的管理层和公司治理
德雷曼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方法
风险管理
风险控制方法
• 通过分散投资组合降低风险
DOCS SMART CREATE
股票投资者:大卫·德雷曼人物简介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大卫·德雷曼的生平与成就
大卫·德雷曼的早期生活与教育背景

1941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
• 父亲是一位证券经纪人
• 从小对投资产生兴趣

1963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 在校期间,德雷曼开始对价值投资理论产生浓厚兴趣
投资结果
• 德雷曼在这些企业股票上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
04
大卫·德雷曼的投资建议与启示
德雷曼对投资者的建议与忠告
建议
• 专注于价值投资,寻找被低估的优质股票
• 重视风险管理和控制,避免过度依赖市场趋势和短期波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力最小”的秘密在这个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均遵循着“阻力最小”原则,尽管我们很多时候并未留意。

光与水的智慧光是节约时间的典范,它永远以最短路径行进。

在真空中,光以30万千米/小时的速率沿直线传播;反射时,光所走过的路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折射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比例,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保持着特定关系。

光的行为,取决于介质的根本结构,光在介质中始终以“阻力最小”的方式传播,任何一条其他路径都是“弯路”。

再来观察水。

水的智慧,远非世间常人所能及。

河道宽,则水流缓慢;河道窄,则水流湍急;水的行进路线也取决于河道结构,或直或弯。

若水流遇到一块巨石拦路,它不会去“努力翻越”,而是明智地绕道而行。

结构决定行为现实生活中,有人欢喜有人忧。

如果要给幸福和痛苦分别下一个简单的定义,不妨这样理解:所谓幸福,就是能像光和水那样,让自己的行为顺应结构;所谓痛苦,就是逆势而为,不顾周遭结构的约束,试图用“努力”或“毅力”,以自身行为与环境相对抗。

心理学家很少真正解决过问题,他们不过是告诉患者,“凡事要想得开”,“不要在网上宣泄情绪”……这些金玉良言或许能立马见效,但功效不会长久,不消时日,患者便不得不再度拜访。

原因很简单。

心理学治疗总是从行为入手,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压抑患者的消极情绪与非理性行为。

然而结构是因,行为是果。

情绪发泄,其实只是自身与外部结构所决定的“阻力最小”途径。

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试图纯粹地改变行为,只会让患者更加痛苦。

当然,在这个商业社会,心理疾病和所有疑难杂症一样,治不好反倒比能治好更加赚钱。

戒毒也难以一蹴而就。

瘾君子虽在戒毒所遭受百般折磨,但只要把他(她)重新置于先前沾染毒品的环境之下,例如父母不和、无所事事、恶友相伴,此时此刻若再有人重新递上一包海洛因,后果便可想而知了。

戒毒所的治疗方式也是单纯地让患者克服阻力、改变行为,但人类的意志力,其实远非想象那般强大。

孟母三迁,而非寄希望于谆谆教诲,实乃值得后人借鉴的大智慧。

在国家经济层面,我们时常看到各国政府出台一系列价格管制、汇率管制、资本管制,谓之“宏观调控”,却屡屡成为“空调”,原因亦同。

价格永远是正确的,它反映了供需关系这种根本结构,无论高低,均是一种“阻力最小”的表现形式。

在市场经济下,“价格违法”是无稽之谈。

遗憾的是,决策者总喜欢以价格作为修理对象。

把汽油价格从8元降到5元,出租车司机就能得到实惠了吗?未必。

没有人是傻子。

不要忘了,汽油供应也会因利润下降而减少,导致加油站不得不排起长队。

出租车司机为了省3块钱,却要多花1个小时排队加油,而这一个小时,他本来可以挣50元。

反腐败,“越反越腐”是另一个典型例子。

反腐败运动总是关注腐败行为本身,而无视产生腐败的结构性问题——制度。

在利益分配格局扭曲的结构下,唯有腐败才是当权者的“阻力最小”路径。

那些试图用意志力“逆势而为”的清官,不是主动请辞,就是惨遭暗算。

努力乃痛苦之源现代教育崇尚努力和竞争。

宣传名人早年充当“拼命三郎”的报道比比皆是,似乎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但真是这样吗?让孩子每天比别人多练两个小时钢琴,将来他就能成为莫扎特?比别人多画两个小时的画,就能成为达芬奇?“天才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没错。

但不要小看那1%,它决定了剩下99%的汗水的性质。

拥有这1%,努力便是成功之源;缺少这1%,努力只能成为痛苦之源。

努力,即试图用强大的意志克服“最小阻力”的约束,与环境和自身心境对抗。

从这个意义来看,天才或许从来都没有“努力”或“勤奋”过,在常人眼里是在做拼命三郎,但事实上他们不过是顺应自己心灵的召唤而已。

半夜12点,小莫扎特在练琴;凌晨1点,在父母棍棒驱使下的一个小男孩同样在练琴。

外表相似的行为背后,是全然不同的结构。

前者在享受整个音乐行云流水的过程,后者或许仅仅出于不愿挨打的目的。

“顺心”根本无需努力,只有“违心”才需要努力。

爱因斯坦曾说:“我从来没有工作过一天”。

如果您发现自己每天工作都不开心,都在努力克服许许多多的障碍,一切只为等待发薪日,那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您不是做这件事的天才。

∙画家每画一笔,想着这一笔能给自己带来多少财富,他不会是一个好画家;∙不热爱足球,只希望借助踢球让自己拥有豪宅的球员,不会是一个天才球员;∙立志要得诺贝尔奖的人,一定得不了诺贝尔奖;∙不能享受投资和交易的过程,只求在交易中快速获利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好的交易员更看重“享受过程”,还是更看重“享受结果”,或许正是少数成功者与多数失败者之间的根本差异。

克服内心的挣扎,试图用“努力”来麻痹神经,从交易的角度来讲其实就是逆势。

那些让您彻夜难眠的交易单,十有八九会以亏损收场,因为很明显,您已经不是在享受过程了,而是在被整个过程煎熬,不断地寄希望于这个过程早点结束,好让自己最后得到“煎熬的回报”。

不幸的是,人的心灵往往是最准确的罗盘,逆势而为不仅让整个过程痛苦不堪,而且结果也往往不尽人意。

改变结构,方能改变结果以努力作为手段的行为是治标;唯有改变结构方能治本。

这犹如治水,堵不如疏。

要想改变河流的走向和强度,必须在河道上做文章。

不想让水太急,可以把河道修宽一些;一味封堵可能决堤;而积极疏通反能引水灌溉农田。

拥有大智慧、享受治国的过程,而非以治国为手段牟利的政治家是极其稀少的。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全球会有如此多的管制和“以堵为先”的政策。

由于涉及到太多的利益集团,决策者一般都不愿选择“动结构”,只能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缓和症状。

反腐败与反贫穷的战役,不知还要再打多少年。

愚蠢的一个定义,就是反复做同一件事,却期待得到不同的结果。

对个人而言,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现状不满,那么这时最需要的是自省,而不是“继续努力”。

换一份工作,换一个环境,从结构进行调整,要比运用意志力重要得多。

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搞清楚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究竟是做什么的。

天生我才必有用。

让姚明去打乒乓球,巴菲特去做中文系教授,恐怕他们再怎样努力也难以获得现在的成功。

一旦寻找到这份上帝安排的职业,就找到了心中的“势”,从而顺势而为,为过程而快乐,而非为了得到一个结果委曲求全。

对交易者而言,必须认识自身结构——性格与心理;认识市场结构——分形与波浪理论,做到知己知彼。

市场是自然的函数。

稳定获利的途径,也注定是一条阻力最小的通途;而非让人心力交瘁的战场。

成熟的投资者会把心态问题留给别人有人说期货盈利要素中,技术水平、资金管理、心态管理的重要性各占三分之一,也有人说技术水平只占10%,资金管理和心态管理合起来占90%。

不管怎样,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没有良好的资金管理模式和心态,只是有能够盈利的操盘技术依然很难实现持续盈利。

当这种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传播后,很多投资者也就越来越重视资金管理和心态管理了。

只不过资金管理和心态管理看上去容易,实际上比操盘技术更难理解和掌握。

也就是说,即便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和解决资金管理和心态管理的问题,也不见得有效,而如果花过多的时间在这两方面,则用来提高技术水平的时间就变少了,技术的进步可能变慢了,最终的交易结果恐怕还不如以前。

虽然资金管理和心态管理在期货盈利要素中占大头,但投资者却不能花大头的时间去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实际上,在这两方面花的时间越少越好。

资金管理包括日常交易的仓位管理,还包括不同时段资金投入规模的管理。

什么时候应该重仓,什么时候应该轻仓,什么时候应该加仓,什么时候应该减仓,什么时候应该把盈利取出,什么时候可以扩大投资规模……等等这些问题,理论上都无法取得一个完美的方案,更不用说在实际交易中无法获知下一步行情的具体变化、无法获知下一个阶段自己的方法能否适应行情的发展,也就更难获得一个完美的执行措施。

心态管理说起来很容易,就是要克服贪婪、恐惧、骄傲、懒惰、冲动、妒忌等人性缺点,要保持冷静、理性、淡定,要勇于尝试,要不怕犯错,要敢于止损,也要敢于收益。

实际上上述的任何一点,几乎每一个投资者都明确知道或隐约知道,但在看着行情操作的时候,难免会受到外界和内心的干扰,无法真正做到。

资金管理和心态管理这么难,那些所谓的高手是不是真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才实现了持续盈利呢?不见得。

某些有天赋的高手,确实可以灵活处理仓位,确实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心态,但这样的人,在高手群体中也是少数。

很多高手也会遇到仓位问题和心态问题,他们并不是完全把问题解决了,而是巧妙地把问题推给了别人。

很多成熟的投资者,并不追求资金管理的最高境界,也不追求心态管理的最高境界,如果一定要让自己在这两方面达到最高境界,那得花太多太多的时间,也并不是不值得,而是当下实实在在的需求是赚钱,当下真真切切的任务是比别人技高一筹。

很多成熟的投资者,深知完美的资金管理和心态管理难以企及,因此用了取巧的办法,即把资金管理模式固化,同时把心态问题规避。

他们会选择一套不错的加减仓规则和资金规模大小变化的规则,并把它相对固化,而不是不断寻找最优的资金管理模式;他们会选择一套能够约束自己的纪律,并严格执行,而不是不断去追求心态的至高境界。

他们把无法完美解决的问题固化了或规避了,自己就不再承受这些问题的干扰,别人则依然在这些问题中煎熬,由此建立起来的对比优势是十分强大的。

虽然资金管理和心态管理在盈利要素中占大头,但它们可以通过规则来固化,通过纪律来规避;虽然技术掌握在盈利要素中占比小一些,但却必须不断完善,必须花很多时间去提升,必须适当调节自己的交易方法让它和行情节奏保持适当的共振。

交易技术是永无止境的科学,也是永不完美的艺术,把资金管理固化、把心态问题规避后,多花点时间研究技术、提升技术不但是值得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在对抗性竞争中,它会让你取得能够胜出的相对优势。

方法、性格、行情的共振】在期货市场,从来不缺奇迹。

我们总是会在正规媒体上、在网络论坛上、在朋友圈子里看到或听到,某某某赚了大钱,甚至赚了超级大钱。

这些年来,期货市场确实造就了很多千万富翁,也有若干亿万富翁出现。

循着传奇、望着财富,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大部分人也希望自己成为投资高手,赚取可观的金钱。

让自己成为高手的方法之一就是向高手学习,于是不少投资者会经常去参加各类免费或收费的培训、讲座等,希望听听曾经创造过辉煌的高手是怎么做的,希望自己能学个一招半式。

要在期货市场实现盈利,确实需要掌握一套或数套方法,也可以去借鉴某些高手的方法,但最重要的并不是高手在用什么方法,或是市场现在流行什么方法,而是要找到和自己的性格共振的方法。

交易方法、交易者的性格、行情走势,这三者共振时,交易者能够盈利,共振的次数越多,盈利的次数越多,共振的时间越长,盈利的时间越长。

首先,使用的交易方法和自己的性格能产生共振,交易者才能坚持使用,才能贴合执行,才能知道该方法的核心优势和核心劣势(从而可以充分发挥优势,尽量克服劣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