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答辩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答辩

机械设计答辩

机械设计答辩
机械设计答辩是指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后,需要进行口头答辩的过程。

该答辩通常由学生、导师和评委组成。

学生需要在答辩中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设计过程和设计思路,并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以证明自己对机械设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导师在答辩中充当指导和支持学生的角色,评委则专门负责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评估和考核。

在机械设计答辩中,学生需要准备一份完整的答辩稿,包括设计的背景、目的、设计过程、设计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学生需要清晰明确地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所用工具和方法、设计结果的可行性与优越性等,以便评委能够全面了解并评估其设计成果。

机械设计答辩的评分标准一般包括设计的创新性、合理性、可行性、技术难度、设计成果的实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

评委会根据这些标准对学生的答辩内容和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决定是否通过答辩并取得毕业证书。

总之,机械设计答辩是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后必须进行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也是学生展现自己机械设计能力和水平的一次机会。

机械课程设计答辩题目

机械课程设计答辩题目

机械课程设计答辩题目机械课程设计答辩题目1 在传动系统总体设计中电机的型号是如何确定的电动机的选择主要有两个因素。

第一是电机容量,主要是额定功率的选择。

首先要确定长期运转载荷稳定的带动工作机的功率值以及估算整个传动系统的功率,以此计算出电机所需的功率,然后按照额定功率大于实际功率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电机。

第二是个转速因素。

要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系统的性能、尺寸、重量和价格等因素,做出最佳选择。

2 在传动系统总体设计中传动比是如何分配的首先根据电机转速和工作机的转速计算出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而后将总传动比合理分配给各级传动,分配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1附表中有常用传动形式的传动比范围,不要超过该范围。

2 各级传动要尺寸协调,结构匀称,便于安装,对应到齿轮就是各级直径相差的不能太大,3对于这次的双级圆柱直齿轮的设计,考虑到两个大齿轮的材料,齿宽系数,接触强度相等,传动比有经验公式i1=sqrt(1.3to1.4 *i总)。

最后要说的是传动比分配只是初步的,后面算齿轮时,实际传动比会和设计的传动比有出入,但是在允许范围内即可。

3 说明传动系统各轴间转速、转矩、功率、传动比、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各级之间转速只是受传动比的影响。

而功率和转矩是动力特性,在各轴之间传递时都要受到传动效率的影响。

当然转矩还要受传动比的影响。

4 谈谈是如何选择传动零件(齿轮,蜗轮,蜗杆)的材料以及相应的热处理的方法,其合理性何在?对于齿轮来说,其材料的基本要求是齿面硬、齿芯韧、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经济性。

首先根据齿面硬度要求将齿面分为硬齿面和软齿面两种,两者的材料均为中碳钢,但是热处理的方式不一样,后者需要高频淬火,精度要求高,而软齿面也能满足该设计题目中的要求,且软齿面便于加工,所以选择软齿面。

软齿面一般选用优质中碳钢,扭矩大时可选低合金钢。

常用的中碳钢是45钢,热处理方式有两种,调质和正火,调质以后的力学性能要优于淬火。

由于小齿轮的啮合次数比大齿轮的多,为使两者的寿命接近,一般要使小齿轮齿面硬度比大齿轮高出25to50HBS所以在热处理时,小齿轮(即主动轴齿轮)选用调质的热处理方式,大齿轮选用正火。

机械课程设计答辩提问内容

机械课程设计答辩提问内容

机械课程设计答辩提问内容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核心知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机械设计问题,如齿轮传动、凸轮机构等。

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不同机械结构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合。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基本的机械设计和制图,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2. 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掌握机械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具备初步的设计与创新能力。

3. 学生能够在团队中有效沟通与协作,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机械领域的好奇心。

2. 培养学生面对设计挑战时的耐心和毅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改进。

3.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国家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在掌握基础机械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综合性,要求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际操作和团队协作。

通过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机械设计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机械设计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涵盖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基础知识,以课本相关章节为依据,深入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

2. 机械设计方法与步骤:介绍机械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制作与调试等,结合教材实例进行分析。

3. 常用机械传动机构:讲解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等常用传动机构的特点、选用原则及设计方法,参考教材相应章节。

4. 机械结构设计:分析不同机械结构(如轴、轴承、联轴器等)的设计原则,结合教材案例进行讲解。

5.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以实际机械设计项目为例,指导学生完成图纸绘制。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答辩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答辩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答辩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流程,理解机械结构的功能与组成;2. 学习并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如力学、材料力学、机构学等,完成课程设计任务;3. 了解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和技术,如CAD/CAM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具备初步的机械设计能力;2. 学会使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装配,提高绘图技能;3.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答辩等形式,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价值;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敢于面对挑战,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答辩,以实践为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求知欲,但缺乏实际设计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达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回顾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设计流程,以课本第三章内容为基础,深化理解。

- 理解机械结构功能与组成,参考课本第3.1节;-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参考课本第3.2节;- 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流程,参考课本第3.3节。

2. 机械设计相关知识点:结合力学、材料力学、机构学等内容,学习并应用于设计实践。

- 力学原理在设计中的应用,参考课本第4章;- 材料力学在零件选材与设计中的应用,参考课本第5章;- 机构学原理在机械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参考课本第6章。

3. 机械设计实践:运用CAD/CAM软件进行设计实践,参考课本第7章。

机械课程设计答辩环节

机械课程设计答辩环节

机械课程设计答辩环节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熟悉机械零件的主要类型和功能。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具备分析机械系统性能的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设计过程、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等。

2.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包括运动学、动力学和运动方程等。

3.机械零件的主要类型和功能,包括轴承、齿轮、链条等。

4.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包括CAD和SolidWorks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机械系统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主要类型和功能。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机械设计基础》作为主教材,辅助以相关参考书籍。

2.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用于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实验设备:准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实验设备,用于实验操作和设计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作业:布置相关的设计练习和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考试: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机械设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机械设计毕业答辩技巧详解

机械设计毕业答辩技巧详解

机械设计毕业答辩技巧详解一、答辩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机械设计毕业答辩之前,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自己的毕业设计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总结。

同时,还需要对答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预演和准备。

以下是一些答辩前的准备工作:熟悉毕业设计内容:在答辩中,考官会就你的毕业设计内容进行提问,因此你需要对自己的设计方案、理论基础、实验方法等方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总结研究方法:回顾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总结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以便在答辩中能够清晰地表达。

准备PPT:制作一份清晰简洁的PPT,用于在答辩过程中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帮助考官更好地理解你的毕业设计。

模拟答辩:可以邀请同学、老师或朋友组织模拟答辩,模拟真实答辩场景,提前适应答辩氛围,增强应变能力。

二、答辩过程中的技巧在机械设计毕业答辩过程中,除了充分准备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答辩过程中的技巧:自信表达:在答辩过程中要保持自信,坚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展现出对毕业设计的充分了解和把握。

言简意赅:回答问题时要言之有物,不要啰嗦冗长。

简洁明了地回答问题,突出重点,让考官清晰地理解你的观点。

礼貌待人:与考官交流时要保持礼貌和谦逊态度,尊重考官的提问和意见,不要争执或冲动。

举一反三:在回答问题时可以适当扩展思维,展示自己对相关领域的深入理解和思考能力。

沟通能力:与考官交流时要注意语言流畅和表达清晰,避免使用行话或术语过多,让考官易于理解你的观点。

三、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在机械设计毕业答辩中,常见问题主要集中在设计思路、创新点、实验方法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设计思路问题:考官可能会就你选择的设计思路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实际需求等方面提问。

此时可以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案例进行回答。

创新点问题:考官可能会就你的毕业设计是否有创新点、与现有研究相比有何不同等方面提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答辩经典题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答辩经典题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答辩经典题目1.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是根据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和工作机转速得出的,可以通过各级传动比的连乘积计算得到。

V带传动的传动比范围在2-4之间,单级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范围在3-6之间,通常前者要小于后者。

2.在闭式齿轮传动中,若将齿轮设计成软齿面,则应该使小齿轮齿面硬度比大齿轮高20-50HBS。

这是因为在同样时间内,小齿轮轮齿工作次数较多,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较大齿轮低,为了使强度和寿命接近,应该使小齿轮齿面硬度较大齿轮高。

3.减速器上部的窥视孔的作用是可以看到传动零件啮合处的情况,以便检查齿面接触斑点和齿侧间隙。

润滑油也可以通过窥视孔注入机体内。

窥视孔应该开在机盖的顶部,大小适当,以便于检修。

4.轴上的传动零件(如齿轮)用普通平键作周向固定时,键的剖面尺寸b×h值是根据与齿轮相配合处轴径的大小从标准中查得。

在答辩时,可以以从动齿轮上键联接为例,让考生实际操作。

5.当被联接件之一不易作成通孔,且需要经常拆卸时,宜采用螺钉联接。

6.在设计单级原柱齿轮减速器时,一般减速器中的最大齿轮的齿顶距箱体的距离大于30-50mm,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油搅动时沉渣泛起,齿顶到油池底面的距离不应小于30-50mm。

圆柱齿轮和蜗杆蜗轮浸入油的深度以一个齿高为宜,但不应小于10mm。

7.齿轮传动采用浸油润滑方式,轴承采用飞溅润滑或脂润滑方式。

以飞溅润滑为例,可以在剖分面联接凸缘上做出输油沟,使飞溅的润滑油沿着机盖经油沟通过端盖的缺口进入轴承。

8.减速器的油标的作用是检查减速器内油池油面的高度,经常保持油池内有适量的油。

油标应该装设在箱体便于观察、油面较稳定的部位。

9.当齿轮和轴满足一定条件时,应该将它们一体化,作成齿轮轴。

涂上适量的润滑油,以便于拆卸时更加顺利。

同时,在拆卸时应该注意不要使用过大的力量,以免损坏零件或者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机械设计答辩问题附答案

机械设计答辩问题附答案

机械设计答辩问题附答案1.1 闭式软齿面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是什么?软齿面疲劳点蚀,,也可能发生轮齿折断其他失效形式,按接触疲劳强度设计,校核弯曲疲劳强度硬轮齿折断,也可能点蚀胶合等失效形式,按弯曲,校核接触1.2 为什么斜齿轮的螺旋角一般控制在8°~20大,重合度大,运动平稳降低噪声有利,但轴向力大,根据工作要求加工精度而定1.3 为什么减速器要设置通气器减速器工作时箱体内的温度和气压都升高,通气器能使热膨胀的气体及时排除,保证箱体内外气压平衡,以免润滑油沿箱体接合面轴伸出处及其他缝隙渗漏出来2.1 一对啮合的大小齿轮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都相等吗?2.2 减速箱的剖分面凸缘宽度如何确定?扳手空间2.3 使用杆式油标需要注意什么问题?3.1 影响标准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复合齿形系数(齿形系数,应力修正系)重合度系数载荷系数齿宽系数,小齿轮直径3.2 如何确定与联轴器配合轴段的轴径?先初算轴颈,同时根据联轴器的配合尺寸电动机轴径3.3 Y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有哪些优点?效率高,堵转转矩高,具有较高的最大和最小转矩,温升裕度大,具有降低噪声,震动的措施,标准化,体积小等4.1 闭式硬齿面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是什么?硬轮齿折断,也可能点蚀校核等失效形式,按弯曲,校核接触4.2 如何确定轴的联轴器定位轴肩与轴承盖之间的距离?与联轴器、带轮和齿轮配合的轴段长应比轮毂宽短2~3mm,在联轴器、带轮与透盖之间的外伸轴段长应方便透盖螺钉取出,初取12~16mm;4.3 为什么要将箱座底面做成凹凸结构?增大机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电动机的散热速度5.1 为什么一对相啮合的齿轮许用接触疲劳应力不相等?材料,力学性能硬度,残余应力,热处理方式机械加工质量等影响5.2 零件用套筒固定时与之配合的轴段长度如何确定?轴段长应比轮毂宽短2~3mm,5.3 如何确定轴承的定位轴肩尺寸?用轴肩定位的相邻轴段轴径相差6~10mm6.1 为什么齿面点蚀最先出现在节线附近的齿根表面上?节线附近常为单齿对啮合,轮齿受力与接触应力最大,节线处齿廓相对滑动速度较低,润滑不良不易形成油膜摩擦力较大软化油计入裂纹,使裂纹扩张6.2 轴颈处常要标注哪几类形位公差?形状位置公差6.3 为什么螺栓联接的支承面常做成凸台或沉头座?凸台或沉头座是为了接触面平,保证螺母、螺栓受力在轴线上7.1 影响标准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的主要参数有哪些?中心距,齿宽系数,齿数比,弹性系数,重合度系数,在和系数7.2 如何确定轴承旁联螺栓凸台高度?根据结构确定,那个拔模斜角等等,端盖的直径按螺栓的扳手空间C1和边缘厚C2得凸台宽度,由此确定高度h,所得凸台尺寸应圆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答辩经典题目(整理版)
1.你所设计的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如何确定和分配的?
nm nw答题要点:由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和工作机转速,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i
总传动比为各级传动比的连乘积,即 ii带i齿轮,V带传动的传动比范围在2—4间,单级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范围在3—6间,一般前者要小于后者。

2.在闭式齿轮传动中,若将齿轮设计成软齿面,一般使两齿轮齿面硬度有一差值,为多
少HBS?,为什么有差值?
答题要点:20—50HBS;因为一对齿轮在同样时间,小齿轮轮齿工作次数较大齿轮的材料多,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较大齿轮低为使其强度和寿命接近,小齿轮齿面硬度应较大齿轮大。

3.简述减速器上部的窥视孔的作用。

其位置的确定应考虑什么因素?
答题要点:在减速器上部开窥视孔,可以看到传动零件啮合处的情况,以便检查齿面接触斑点和齿侧间隙。

润滑油也由此注入机体内。

窥视孔开在机盖的顶部,应能看到传动零件啮合,并有足够的大小,以便于检修。

4.轴上的传动零件(如齿轮)用普通平键作周向固定时,键的剖面尺寸b ×h值是根据何
参数从标准中查得?
答题要点:与齿轮相配合处轴径的大小;答辩时,以从动齿轮上键联接为例,让考生实际操作。

5.当被联接件之一不易作成通孔,且需要经常拆卸时,宜采用的螺纹联接形式是螺栓联
接、双头螺柱联接还是螺钉联接?
答题要点:螺钉联接。

6.在设计单级原柱齿轮减速器时,一般减速器中的最大齿轮的齿顶距箱体的距离大于30
—50mm,简述其主要目的。

答题要点:圆柱齿轮和蜗杆蜗轮浸入油的深度以一个齿高为宜,但不应小于10mm,为避免油搅动时沉渣泛起,齿顶到油池底面的距离不应小于30~50mm 7.你所设计的齿轮减速器中的齿轮传动采用何种润滑方式?轴承采用何种润滑方式?简
述润滑过程。

答题要点:齿轮传动采用浸油润滑方式;轴承采用飞溅润滑或脂润滑方式。

以飞溅润滑为例,当轴承利用机体内的油润滑时,可在剖分面联接凸缘上做出输油沟,使飞溅的润滑油沿着机盖经油沟通过端盖的缺口进入轴承
8.简述减速器的油标的作用。

答题要点:检查减速器内油池油面的高度,经常保持油池内有适量的油,一般在箱体便于观察、油面较稳定的部位,装设油标。

9.齿轮和轴满足何种条件时,应齿轮和轴一体,作成齿轮轴。

答题要点:圆柱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与轴径很接近时,一般齿根圆与键槽底的距离x≤2.5m,作成齿轮轴。

10.请简述你所设计的从动轴上主要零件的周向和轴向定位和固定方式。

答题要点:一般介绍齿轮、轴承的定位和固定方式。

略。

11.简述减速器上的通气器的作用。

答题要点:减速器运转时,由于摩擦发热,使机体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导致润滑油从缝隙(如剖面、轴外伸处间隙)向外渗漏。

所以多在机盖顶部或窥视孔盖上安装通气器,使机体内热涨气体自由逸出,达到机体内外气压相等,提高机体有缝隙处的密封性能。

12.在闭式齿轮传动中,若将齿轮设计成软齿面,应按什么准则进行参数设计,按何种准
则进行强度校核。

答题要点: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准则设计齿轮参数和尺寸;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强度校核。

13.请介绍你所设计的齿轮减速器中在什么地方需要密封,采用的是何种方式。

答题要点:主要在轴承盖处、箱盖和箱体的剖分面上、油塞处等。

14.在轴的设计中,如果采用轴肩固定轴承内圈,在确定轴肩高度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为什么?
答题要点:当固定滚动轴承时,轴肩(或套筒)直径D应小于轴承内圈的外径(厚度),以便于拆装轴承。

15.在传动装置的设计方案中,V带传动放在高速级,有何优点。

答题要点:V带传动布置于高速级,能发挥其的传动平稳、缓冲吸振和过载保
护的优点;
16.简述轴承盖的作用。

答题要点:固定轴承、调整轴承间隙、承受轴向载荷。

17.你所设计的减速器中的轴承盖的类型是凸缘式还是内嵌式,有何优缺点。

答题要点:嵌入式轴承端盖结构简单,但密封性能差,调整轴承间隙比较麻烦。

需打开机盖,放置调整垫片。

凸缘式轴承端盖拆装、调整轴承方便,,密
封性能比较好。

但和嵌入式轴承盖相比,零件数目较多、尺寸较大、外观不平整。

18.简述定位销的作用,定位销孔的位置应如何放置。

答题要点:为保证每次拆装箱盖时,仍保持轴承座孔制造加工时的精度,应在精加工轴承孔前,在箱盖与箱座的联接凸缘上配装定位销。

图中采用的两个定位
圆锥销,安置在箱体纵向两侧联接凸缘上,对称箱体应呈非对称布置,以免错装。

19.为什么大、小齿轮的齿宽不同,且b1>b2?
答题要点:为易于补偿齿轮轴向位置误差,应使小齿轮宽度大于大齿轮宽度,因此大齿轮宽度取b,而小齿轮宽度取bl=b+(5~10)mm。

20.简述启盖螺钉的作用。

答题要点:为加强密封效果,通常在装配时于箱体剖分面上涂以水玻璃密封胶,因而在拆卸时往往因胶接紧密难于开盖。

为此常在箱盖联接凸缘的适当位置,
加工出1-2个螺孔,旋入启箱用的圆柱端或平端的启盖螺钉。

旋动启盖螺钉便可将上箱顶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