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教学大纲
《内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内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20433课程名称:内部控制英文名称:Internal Control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学分:32适用对象: 本科生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会计学,审计,财务管理,经济学、管理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针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按照本科生培养的课程特点和会计人才培养框架,《内部控制》课程拟从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讲授这门课程,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计划以案例分析、项目教学、课堂讨论和专题拓展为主要模块,拓展课程实践教学的空间,形成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衔接。
英文简介:Account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 requirement of development scheme of accounting students, we plan to teach internal control from theory parts and practice parts respectively. This course includes case analysis, project teaching, discussion and theme developing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connect the theory contents with practice.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力图综合宏观地引导学生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进行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思考,运用已有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储备,全面深入地讲授现代内部控制思想在企业运用时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以及中国内部控制框架建设的实际例证,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帮助他们熟练运用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
《内部控制学》教学大纲

《内部控制学》教学大纲一、性质:《内部控制学》是会计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学科,是会计类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型均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理解内部控制理论,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践,为企业更好地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初步解决企业内部控制实践问题的能力。
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和健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与本课程相关的法律知识与行政法规、规章制度,掌握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独立完成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评价与报告能力,初步具备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控制与监督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一)教学目标《内部控制学》是在阐明内部控制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阐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的会计专业选修课程,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系统性和适用性。
通过了解内部控制的环境、掌握内部控制的要素、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处理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基本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设计能力、洞察关键控制点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内部控制的理论,具体包括内部控制的起源、发展情况;COSO报告和“巴塞尔体系”的内部控制思路;我国政府和行业内部控制的规范。
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进行较全面的理解与剖析,包括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企业价值链,以及信息技术和监督报告制度等。
通过对企业实际内部控制案例的学习和讨论,初步掌握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运用内部控制手段,达到提高经营效益和管理效率的目的。
教学目标具体要求如下: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知识,并且掌握内部控制各个要素的内容;教学目标2: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知识了解如何建设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教学目标3: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知识了解如何评价内部控制及如何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教学目标4:要求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对内部控制有更好的理解,能够分析内部控制情况。
《内部控制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部控制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必须支撑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1.知识方面,内部控制学是财务管理、会计审计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学理论与实务是完善财务管理工作,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理论知识,因此,通过对内部控制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补充和完善整个财务管理、会计审计知识结构,学生将能够丰富自身的财务管理、会计审计专业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专业知识的储备,掌握财务管理、会计审计专业知识的理论指导,为毕业以后的职业生涯储备了较好的专业知识结构;2.能力方面,财务管理工作对人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也需要比较合理的财务认知、财务分析、财务风险防范、财务流程管理和财务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内部控制学作为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范畴,可以较好的充实和提升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的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工作能力会有较大的提升,可以较好地利用内部控制学的相关理论指导自己的财务管理和控制工作,从而使自身的财务工作能力得到提高;3.素质方面,除了知识和能力以外,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一个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人员全面素养的体现,会计审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掌握企业会计、政府事业单位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等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内部控制学知识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可以满足专业人才培养是全面素质提升的需要,通过内部控制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全面素质会得到一个较好的提升和完善,系统性思维和风险意识将得到培养。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四、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1)教学目标1的达成度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平时完成作业的形式进行综合考评;(2)教学目标2的达成度通过课堂讨论、课堂练习、课堂小论文等形式来完成进行考评;(3)教学目标3的达成度通过出勤、课堂听课表现和课堂小组讨论的成绩综合考评;五、成绩评定课程成绩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平时出勤、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和听课表现。
《内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详细完整最新标准版

《内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内部控制适用专业:审计学学时:48学时。
其中讲授32学时,实践16学时。
学分:3学分开设学期:第4学期大纲执笔人:XX大纲审核人: XX制定时间: XX年XX月一、课程简介: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内容要点:基于目前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以及国家五部委的要求,都使得内部控制成为现代管理人才所必备的知识。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维护财产物资的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保证经营决策的贯彻执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和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执行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相关案例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和健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掌握内部控制五要素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到实际企业分析中;最终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基本理论框架和企业内部控制实务分析能力。
先修课程:《会计学基础》、《管理学》、《经济学》后续课程:《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实务》二、课程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内部控制》课程理论部分(32学时)《内部控制》课程实践部分(16课时)四、课程考核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其中:平时成绩(100分)=出勤×15%+课后作业×20%﹢课堂表现×25%+项目展示×40%。
期末成绩(100分):试卷。
五、参考书(一)推荐教材:[1]方红星、池国华,《内部控制(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年。
[2]潘琰《内部控制(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二)参考资料:[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2010》,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
[2]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主要风险点、关键控制点与案例解析(2020年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20年。
内部控制教学大纲

内部控制教学大纲内部控制教学大纲引言内部控制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旨在确保组织的目标能够有效地实现,并保护组织免受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内部控制教学大纲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原则和实践,以及如何应用内部控制来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本文将从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内部控制的原则和要素、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在本部分,我们将介绍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内部控制的目标。
首先,我们将解释内部控制的定义,即内部控制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
然后,我们将讨论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保护组织的资产、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促进运营效率和有效性、以及确保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标准。
第二部分:内部控制的原则和要素在本部分,我们将介绍内部控制的原则和要素。
首先,我们将讨论内部控制的原则,包括明确责任、建立适当的控制环境、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适当的控制活动、进行信息和沟通的监控。
然后,我们将介绍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控。
第三部分: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评价在本部分,我们将介绍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评价。
首先,我们将讨论内部控制的设计,包括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流程和程序、以及内部控制的责任和权限。
然后,我们将介绍内部控制的评价,包括内部控制的自评和外部评价。
我们将讨论评价的方法和工具,以及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应用。
结论内部控制教学大纲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内部控制的概念、原则和实践,以及如何应用内部控制来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通过学习内部控制教学大纲,学生将能够掌握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了解内部控制的要素和设计,以及掌握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和工具。
这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使他们能够在组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内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内部控制是研究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一般规律的学科,本课程以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内部控制制度为主线,既反映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又密切结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同时充分体现最新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
内部控制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管理和控制能力,为学习今后从事会计、财务和审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Internal control is a subject that studies and designs the general rules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This course takes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enterprises, especially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s the main line, and reflect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theory, also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internal control of our enterprises, while fully reflecting the latest internal control norms. The aim of internal control course is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basic procedure and basic method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bility, to learn from the future engaged in accounting, finance and auditing work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8 -2.设计思路本课程引导高年级会计学专业学生通过内部控制知识来了解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掌握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从而在实践中准确、恰当地使用内部控制知识。
内部控制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部控制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265030课程名称:内部控制学学分:3课内学时:48学时教学对象:12级财会系审计学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内部控制学是审计专业本科生三年级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重点讲解内部控制的发展、基本概念、内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评价及审计。
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之后,学生将实现以下转变:1、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知识,并且掌握内部控制各个要素的内容。
2、结合课本知识了解如何建设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3、结合课本知识了解如何评价内部控制及如何进行内部控制审计。
4、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对内部控制有更好的理解,能够分析内部控制情况。
二、相关教学环节安排1.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
2.案例分析课单列,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
3.每节课前进行课前分享,丰富学生对内部控制的了解。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内部控制概述4学时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2学时第三章内部环境 4学时第四章风险评估 4学时第五章控制活动 7学时第六章信息与沟通 3学时第七章内部监督 3学时第八章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7学时第九章内部控制评价 2学时第十章内部控制审计 2学时复习课 1学时案例分析 7学时答疑 2学时四、评估方法评估方法比重期末考试60%案例分析10%课前分享10%作业10%考勤10%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蒙丽珍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主要参考文献:1. 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 池国华,《内部控制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 财政部会计司、中注协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2010年。
4. 杜安国,《扫清绊脚石——企业风险管理案例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年版。
5.龚杰等,《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方法与案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内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内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内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内部控制》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
课程涵盖了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相关理论、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以及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并掌握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并能够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课程目标1、理解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目的。
2、理解并掌握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
3、能够分析和评估现有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4、能够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三、课程内容1、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和理论基础2、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目的3、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则5、内部控制的实施方法6、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估和改进7、内部控制的应用和实践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讲解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理论、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内部控制在实际企业环境中的应用和挑战。
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中的问题。
4、实践活动: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亲自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体系。
五、评估方式1、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论文或报告,以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大纲表格七、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实施方法和评估改进。
2、教学难点:理解和应用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能够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八、参考资料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
2、《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3、《风险管理:整合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
4、《审计理论与方法》。
5、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报告和相关法规等。
九、教学时数本课程总共包含36个教学时数,其中课堂讲解24个时数,案例分析6个时数,小组讨论4个时数,实践活动2个时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课程(含带实践的理论课)
《内部控制》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定位
内部控制作为资产评估专业的专业限选课之一,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本课程既阐述内部控制的理论渊源、理论体系,又分项介绍各重要经济事项的控制程序和控制方法;既论述如何对经济事项进行控制,又介绍如何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前沿理论问题,进一步把握内部控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运用内部控制理论与方法分析与解决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
四、先修课程要求
基础会计、管理学
五、各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
六、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内部控制基本理论(2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内部控制的含义、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的分类
2.熟悉内部控制假设、内部控制方法、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
3.了解国外内部控制的演进、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
【主要内容】
1.内部控制的含义、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的分类、国外内部控制的演进、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
2.内部控制假设、内部控制方法、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
【重点和难点】
1.重点:内部控制假设、内部控制方法、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
2.难点: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
第二章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框架(6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2.熟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3.了解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和完善
【主要内容】
1.我国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完善
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标准体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重点和难点】
1.重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2.难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第三章企业内部控制环境(8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的概念
2.熟悉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的主要问题、制定和实施
3.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的概念和特点
【主要内容】
1.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的概念、主要问题、制定和实施
【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的主要问题、制定和实施
2.难点: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的制定和实施
第四章企业主要业务的内部控制(8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的内部控制;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资产管理内部控制;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2.熟悉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的内部控制;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资产管理内部控制;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3.了解各个业务的基本流程
【主要内容】
1.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的内部控制;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资产管理内部控制;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重点和难点】
1.重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的内部控制;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资产管理内部控制;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2.难点:资产管理内部控制;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第五章企业内部控制评价(8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内部控制的评价、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底稿
2.熟悉内部控制的评价、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3.了解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
1. 内部控制评价的含义、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
2. 内部控制缺陷的概念、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标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流程
3.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底稿、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重点和难点】
1.重点: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标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流程
2.难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标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流程
七、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一)教材选用
1.刘胜强.企业内部控制(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2.夏宁.内部控制学.科学出版社.2018
(二)教参资料选用
1.王廷章.企业内部控制.科学出版社.2018
2.郑洪涛、张颖.企业内部控制学(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