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三首》习苏教版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2课《冰心诗三首》优秀课件 (共29张PPT)

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2课《冰心诗三首》优秀课件 (共29张PPT)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年8月21日 星期六 7时43分36秒19:43:3621 August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下 午7时43分36秒 下午7时43分19:43:3621.8.21
谢谢大家
2021/7/25
33
“贡献你自己!献”和牺牲。
象征着丰硕、 甜蜜和美丽。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2021//25
24
3. “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能否调换 ?
三个词不能互换,因为它们说的话与各自 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这三节诗内容上是递进关系,“芽儿”“ 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是果树从抽芽、 开花到结果的生长顺序,也暗指青年的成长过 程。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年8月21日 星期六 7时43分36秒19:43:3621 August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下 午7时43分36秒 下午7时43分19:43:3621.8.21
谢谢大家
2021/7/25
32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8.2121.8.21Satur day, August 21,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8.2121.8.2119: 43:3619:43:36August 21,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8月21日 星期六 下午7时43分36秒19: 43:3621.8.21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8月 下午7时43分21.8.2119:43August 21, 2021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冰心诗三首教学案-苏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冰心诗三首教学案-苏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2 冰心诗三首教学案苏教版基本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默写2. 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体会诗中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

提升目标:理解诗歌想象的丰富,构思的奇巧。

教学重点: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体会诗中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想象的丰富,构思的奇巧。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资料补充】冰心(1900一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重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相信“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母爱、童真、大自然是支撑她爱的哲学的三根支柱。

一、默一默鸟.ch..á.o.()折.di..é.()载.()着惊羡.()浸.()透嫩.()绿冰心,原名,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代表作有诗集《》《》,散文集《》。

二、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做到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思考:这三首诗歌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设计目的:解决基本目标1,整体感知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设:三首小诗都非常简洁易懂,学生在朗读过后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前两首诗歌是歌颂母爱的,后两首诗歌是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的。

三、想一想1.再读《母亲》《纸船》这两首诗,思考:两首诗都是写的母爱,所表达的感情有怎样的区别?你从诗中哪个地方看出?设计目的:通过对诗歌语言的赏析,进一步理解两首诗歌的思想感情,完成基本目标2。

新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2冰心诗三首2

新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2冰心诗三首2

品读、思考:
1、“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 里”,鸟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
2、“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 里”,“心中的风雨”指什么呢?“只” 字在这句诗里有什么好的表达效果? “心中的风雨”指产生的烦恼、困难、病痛 等等。“只”强调了唯一,别无选择,从而 更能突出母爱的力量。
3、诗中两个“躲”字前后有什么联系吗?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你有过这种体验吗?
课堂讨论:
3、读完这首小诗,你能品味出其中 蕴含的哲理吗?
《嫩绿的芽儿》讴歌了青春的健美和 活力,赞美了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 促人奋进,催人向上,给人以前进的 勇气和力量,富有积极意义。
嫩绿的芽儿
嫩绿的芽儿
淡白的花儿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一个青年,专注地看着芽儿、 花儿、果儿,由此及彼开展 联想,有了许多感受。慢慢 地,似乎不是自己想到了什 么,而是那些芽儿、花儿、 果 儿 在 对 他 诉 说 … …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我只躲到你 的怀里”,诗人巧妙地借前一个“躲”字 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 避风雨一样,儿女有难了,就只会躲到母 亲的心中。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内比, 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 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温情体验:
作者认为母亲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 难所,在这首诗中体现了这一情绪, 联系我们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这句 话的理解。ຫໍສະໝຸດ 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品读这首诗
读:读出一个女儿远离母亲时的感情; 唱:读这首诗时,你想到了哪首歌颂或表现 母爱的歌曲,唱出来给大家听; 讲: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情景,讲讲你对 这首诗感受最深的地方或你最喜欢的诗句是 哪些,为什么喜欢。 问:质疑诗中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写:写几句体现母爱的诗句或要对母亲说的真心 话。

【拔高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冰心诗三首》教案 苏教版

【拔高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冰心诗三首》教案 苏教版

《冰心诗三首》《冰心诗三首》一课是冰心所作,选自诗集《繁星 春水》,其中,《母亲》、《嫩绿的芽儿》两首诗题目是编者加的。

这三首诗,前两首是以母爱为主题的,后一首是鼓励青年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的哲理小诗。

这三首诗意蕴隽永,语言清丽,风格细致明丽。

【知识与能力目标】1. 体会诗中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2. 学习这三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3、学习欣赏名家优美诗文,提高阅读兴趣;4、了解有关冰心的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领会作者诗歌中所表达的精神,感受作者的殷切希望之情;3、通过学习课文,触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1. 体会诗中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2. 学习这三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1. 了解诗人及其诗集《繁星·春水》的有关知识;2. 体味母爱的珍贵,培养努力奋斗、积极奋献的精神品质;3. 学习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体会诗中丰富的情感以及深刻的哲理。

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冰心的资料。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播放朗读《游子吟》导入新课)这是一个平凡母亲的平常故事,但平凡的细节中却折射出母爱的光芒,因而成了千古绝唱。

母爱如玫瑰,馨香儿女的一生一世,它是世上至真至纯的爱,今天我们就借助冰心的《母亲》和《纸船》这两首小诗走进母爱的温馨世界,来感受母爱,体验母爱,理解母爱。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简介作者、作品;2、检查预习:学生补充学过的冰心作品,出示PPT导课练习语基检测作业。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习《母亲》1.朗读诗歌:学生跟PPT朗读诗歌,跟读完之后自由朗读,注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 《冰心诗三首》 教案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 《冰心诗三首》 教案设计

冰心诗三首【教学目标】1.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

2.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3.通过欣赏优美诗文,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中抒发的情感及感悟人生哲理。

2.朗读并背诵。

3.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构思,凝练的语言的把握则是难点。

【教学手段】以读开路,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999年2月28日21时,中国“文坛祖母”冰心老人在北京逝世,时年99岁,冰心老人自“五四”运动步入文坛,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她一直坚持写作,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三首小诗,借此来纪念这位文坛世纪老人。

(一)请学生介绍冰心老人。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作品有《春水》《繁星》《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

)(二)提问: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三)明确:温暖、宽广、安全等。

(四)请诵读冰心的小诗《母亲》。

(五)要求:要领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把握亲切、舒缓的语调,请学生提出疑问,把握以下两个问题:1.“心中的风雨”指什么?明确:内心的苦闷、烦恼,精神上的挫折。

2.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是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同时也歌颂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六)请学生再次朗读并背诵。

《纸船》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作为儿女,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请大声朗读《纸船》。

(七)补充背景:1923年秋,冰心赴美留学,海浪滔滔,天风卷吹,诗人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油轮上,远离亲人,驶入陌生的国度。

不知何时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强烈思念故国、亲人,越发孤独、惆怅。

(八)指导朗读: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语调是深情、低沉、缓慢。

二、引导学生质疑,合作探究。

(一)“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意?明确:对母亲思念很深,由来已久。

(二)纸船不会漂向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叠着”?明确:愿望能否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排除孤独,忧伤的惟一方式。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冰心诗三首》教案5篇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冰心诗三首》教案5篇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冰心诗三首》教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冰心诗三首》教案精选5篇(一)教案:《冰心诗三首》教学目标:1. 了解冰心的背景和作品;2. 了解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3. 分析诗歌的意境和写作手法;4. 学习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格。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格;3. 运用诗歌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 理解和分析诗歌的意境和写作手法;2. 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格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冰心诗三首》教材;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冰心的照片,向学生介绍冰心的背景和作品;2.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了解学生对诗歌的了解和认识。

二、整体阅读(10分钟)1. 要求学生默读《冰心诗三首》,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整体阅读;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抒情。

三、诗歌分析(15分钟)1. 学生对比三首诗歌,分析其意境和情感表达;2. 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格,如比喻、拟人、排比、对仗等。

四、诗歌创作(20分钟)1. 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创作一首与自己有关的诗歌;2. 教师带领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评。

五、诗歌欣赏(5分钟)1. 教师选择一首经典的诗歌进行朗读,让学生欣赏和感受诗歌的美;2. 学生自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

六、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格的运用;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诗人,了解其作品和生平;2. 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更多的诗歌创作,形成自己的诗歌作品集。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冰心诗三首》教案精选5篇(二)教案名称:郑人买履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郑人买履的相关背景知识;2. 能够理解、分析和解读《郑人买履》这一古代寓言故事;3. 能够借助故事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并能运用到相关的写作和口头表达中。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冰心诗三首》——《母亲》《纸船》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冰心诗三首》——《母亲》《纸船》

《冰心诗三首》——《母亲》《纸船》教学设计常熟市王庄中学姚文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诗中丰富的想象,精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品味,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情感目标:体味人间真情,感受伟大母爱,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体味人间真情,感受伟大母爱,懂得感恩。

教学难点:学习诗中丰富的想象,精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设想:1、为了更好的营造氛围,选择新学堂歌《游子吟》、诗歌朗诵录音在合适的时候插入教学过程,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

2、以小组合作活动单导学为课堂学习模式来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时数:1教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前播放音乐《游子吟》)导入新课(ppt《游子吟》)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个平凡母亲的平常故事,但平凡的细节中却折射出母爱的光芒,因而成了千古绝唱。

母爱如玫瑰,馨香儿女的一生一世,它是世上至真至纯的爱。

今天我们就借助冰心的《母亲》和《纸船》这两首小诗走进母爱的温馨世界,来感受母爱,体验母爱,理解母爱。

二、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

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主要作品有《春水》《繁星》《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

她的诗艺术精巧,文笔隽永,独成一派,被称为“冰心体”。

“爱”的哲学——自然、童真、母爱。

三、品读赏析《母亲》和《纸船》(一)初读,读准读顺。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ppt)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自由朗读→组内合作扫除字词障碍→组内互读→尝试展示→全班朗读展示)(课前指导朗读的展示方法:小组长分工,组内合作。

齐读、轮读、男女生读、有创造性的读:如重要句子重复等。

)(二)二读,读懂诗意。

下面请同学们再次大声朗读诗歌,理解诗意,读准节奏、重音。

小组内无法解决的,等会儿举手提问。

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三首》课件1(第2课时)

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三首》课件1(第2课时)

22岁——角逐议员落选;
23岁——生意再度失败; 26岁——爱侣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最终51岁 当选总统
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
林 肯 宣 读 解 放 黑 奴 宣 言
学习目标
1.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 2.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3.通过欣赏优美诗文,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1/11/62021/11/6November 6,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1月2021/11/62021/11/62021/11/611/6/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1/62021/11/6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冰心( 1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 长乐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 文学作家。《繁星》是诗集,由164首小诗组 成。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爱的赞歌, 她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真,同 时也赞颂大自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冰心诗三首
01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cháo)里。

B.我从不肯妄.(wǎng)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

C.母亲,倘.(tǎng)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D.嫩.(nèn)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2.下边句子中的“/”和“·”分别表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鸟儿/躲到
../它的巢里
..
B.叠成/一只一只
..../很小的/船儿
C.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
D.这是/你至爱的
.../叠的
.../女儿/含着泪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中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你读过篇幅短小却蕴涵丰富的短诗吗?这种诗被称为小诗,五四运动后它曾盛行一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冰心的《繁星》和《春水》这两部作品以宣扬“爱的哲学”而著称。

A.“”、,B.“”,。

C.《》,。

D.《》、,
4.(柳州模拟)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柳州市各行各业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建设“五美五好”柳州。

B.汛期来临,是否提前做好抗洪抢险的准备工作,是能否保障城市安全的关键。

C.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改进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D.柳州市政府将严格控制中、高考期间的噪音污染,给考生营造安静的考试环境。

5.本课的最后一首诗富于哲理,请参照例句,根据提示,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例句:墙角的小花,不计较所处的位置,它只是为装点春色而开放。

仿写:石缝间的小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的一位同学生病住院治疗,你前去探望,准备送他一本《繁星·春水》,并在书的扉页写上一段赠言,你打算如何写赠言?
7.诗是文学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它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灵魂。

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漫步诗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策划】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项目。

(2)【请你撰写】班级决定在黑板报上开设“诗歌”专栏,请你写一段宣传词。

02课内精读
(一)母亲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8.“心中的风雨”指什么?
9.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纸船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0.结合全诗说说画线句中的“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11.明知纸船不会漂到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地叠着?12.朗读这首诗时应该用怎样的语调?
(三)嫩绿的芽儿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3.诗中用“嫩绿”“淡白”“深红”分别描写“芽”“花”“果”的色彩,这样的色彩分别体现芽、花、果什么样的内在特征?三者的顺序能否互换?
14.芽、花、果对青年人说的话分别是什么含义?
03拓展阅读
母亲的爱
汪国真
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我们的爱是溪流
母亲的爱是海洋
芨芨草上的露珠
又圆又亮
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
四月的日子
半是烂漫半是辉煌
那是春风吹过的地方
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
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街场
15.在诗歌前两节中,诗人通过________、________、春风这些意象,来表现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6.调动积累说说诗句“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半是辉煌”中“又圆又亮”和“半是烂漫半是辉煌”都比喻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7.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街场”的理解。

18.本诗和冰心的《纸船》相比较,两首诗在内容和情感方面有何异同?
二冰心诗三首
1.B(解析:“妄”应读“wàng”。

) 2.C(解析:该项重音应在“不灰心的”“每天的”上面,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母亲执着的思念。

) 3.B(解析:“小诗”一词是一个特定的称谓,应用引号。

) 4.C(解析:C项搭配不当,把“改进”改为“提高”。

) 5.不计较生存的环境它只是为展示生命活力而生长 6.示例: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心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

真爱的伟大、童真的圣洁、自然的美好,会让你笑对未来,快乐生活。

7.(1)示例:“诗歌欣赏”讲座诗歌朗诵会(2)示例:为了使同学们走进诗歌,了解诗歌,领略诗歌魅力,我们决定开设“诗歌”专栏,陆续向同学们介绍一些著名的诗人以及他们的代表作,敬请同学们关注。

8.指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烦恼、困难、病痛等。

9.诗人巧妙地用第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躲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受到打击,总要找母亲倾诉,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

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之情,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和伟大。

10.“我”对母亲的思念很深,由来已久,要用纸叠成纸船,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11.“我”要纸船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心田中去,这一愿望能否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我”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和忧伤的唯一方式。

12.因为这首诗表现的是思念母亲,感情基调是孤独忧伤的,所以语调应该是深情、低沉和缓慢的。

13.芽儿的“嫩绿”显示着健壮、旺盛和朝气;花儿的“淡白”蕴含着朴素、纯洁,不追求表面的华丽;果儿的“深红”象征着成熟、丰硕和甜蜜。

不能互换,因为三者在内容上是递进关系,它们的顺序暗指果树的成长,象征青年的成长。

14.“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

一旦开出“花儿”,不是要孤芳自赏,而是要装点大地,又如青年要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入旺盛的活力。

最终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甘于牺牲,为社会创造巨大业绩,使人生更显辉煌。

15.海洋太阳浓厚、深广、无私奉献16.比喻我们(子女)的成长、成功。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17.母亲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我们的身上,无论我们走多远,母亲的爱都会陪伴在我们的身边,为我们牵肠挂肚,为我们分担忧愁。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略。

18.同:两首诗都写的是母爱,歌颂了母亲的伟大。

异:《纸船》是青年期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感恩和回报,着力于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母亲的爱》着力于写母爱的付出,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