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第二讲:我们的汉字

合集下载

第2讲 汉字的性质

第2讲  汉字的性质

2 .文字的符号形式。据此将文字大体分为3类: (1)图画文字,即原始阶段的语段文字。(2) 象形文字,如古代汉字和古埃及字。(3)符号 文字,包括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国现代的方 块字、古代印度等的蚯蚓字和鸡肠字。
3 .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据此分为:(1)记义 传音文字,文字的符号直接与词的意义发生关系, 词的声音是被意义粘着而进入文字符号的,汉字 的象形字和会意字就属于这类。(2)记音标义 文字,文字的符号结构同时与词的音、义发生关 系,既记词音又标词义,如汉字的形声字。(3) 记音传义文字,从记音入手来记词,所记录的是 粘着意义的词的声音,如汉字中的假借字。(4) 表音文字,文字的符号专门用来记录不粘着任何 意义的语音单位——音节和音素,表音文字记录 的不是词音,而是纯粹的语音单位。
第二讲 汉字的性质
一、关于汉字性质的论述
(一)论述概况 17世纪,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基督教远征中国记》:
“中国文字很像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马尔蒂尼《中 国上古史》:中国古文字是象形文字。 18世纪,法国孟德斯鸠:字形与语义有逻辑联系(表意)。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叶的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 中把世界现行的文字明确分为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两种 体系,以为表意体系的文字“一个词只用一个符号表示, 而这个符号却与词赖以构成的声音无关。这个符号和整 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 联系。这种体系的典型例子就是汉字”。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把汉 字符号的类型称为“词文字(Word Writing)”。 50年代美国学者I.J.Gelb在1952年发表的《A Study of Writing》一书中,又提出汉字是“词——音节文字 (Word—Syllbic Writing)”说。

小学、初中、高中语文学科知识点目录

小学、初中、高中语文学科知识点目录
语文园地八
补充
山城的雾我爱故乡的杨梅-王鲁彦小狮子爱尔莎-乔伊·亚当逊(奥地利)在金色的海滩上-庄之明七色花-卡达耶夫(苏联)妙不可言的位置手术台就是阵地除三害-朱家栋
四年级上册
第一讲自然奇观
(第一课—第四课)观潮-赵宗成、朱明元雅鲁藏布大峡谷-杨逸畴鸟的天堂-巴金火烧云-萧红
语文园地一
第二讲观察与发现(认识事物间的联系)
语文园地二
第三讲爱护美丽的地球,爱护共同的家园(识字3)
(第九课—第十二课)两只鸟蛋松鼠和松果-林颂英美丽的小路-缪启明失物招领-胡霜
语文园地三
第四讲有趣的夏天(识字4)
(第十三课—第十七课)古诗两首:所见;小池荷叶圆圆-胡木仁夏夜多美要下雨了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四
第五讲动脑筋想办法(识字5)
(第十八课—第二十一课)四个太阳-夏辇生乌鸦喝水司马光称象
口语交际·习作六
回顾·拓展六
第七讲难忘国耻
(第二十一课—第二十四课)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沈重
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李小雨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讲走近毛泽东
(第二十五课—第二十八课)七律·长征-毛泽东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晓年毛主席在花山-翟志刚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补充
黄果树的瀑布斗笠太空“清洁工”-朱建群鞋匠的儿子剥豆
(第五课—第八课)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爬山虎的脚-叶圣陶蟋蟀的住宅-法布尔(法国)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魏格纳)
语文园地二
第三讲中外童话(综)
(第九课—第十二课)巨人的花园-王尔德(英国)幸福是什么-埃林·彼林(保加利亚)去年的树-新美南吉(日本)小木偶的故事-吕丽娜

汉语言文学专业训诂学复习重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训诂学复习重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训诂学复习重点训诂学复习纲要第一讲训诂学·绪论【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训”和“诂(故)”经常连用,称为“诂训”“训故”“故训”“训诂”等,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双音词。

第二讲训诂小史一、萌芽时期—先秦的训诂(一)萌芽表现:文献正文里的训诂+随文释义的注疏1.形训《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

”《左传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蛊。

”2.声训《礼记乐记》:“是故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管子心术上》:“义者,谓各处其宜也。

”《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

”3.义训《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者三代共之。

”《韩非子·解老》:“凡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者之渭迷。

”二、兴盛时期—两汉的训诂(一)兴盛的原因(l)统治者尊经、博士讲经,促进了训诂的发展(2)秦火之后,要抢救古籍(3)隶书通行,人们看不懂古文经籍,需要注解(二)兴盛的表现(1)儒家经典的注释大批涌现(2)道家和其他著作也有一些注释(3)出现了通释语义的专著(三)两汉训诂的特点(1)确定了随文注解和通释语义两种基本形式词义系统∈本义、基本义—引申义—语境义(2)开始从语文学领域进入语言学领域(3)把形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4)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之争对训诂的影响汉代经学中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的斗争,对训诂影响极大,这两个学派都重师承、讲家法,成为汉代训站的又一特色。

三、继发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训诂魏—唐训诂的特点1.内容上:扩大了训诂的范围经部—史部、子部、集部2.体式上:出现了义疏和集解(义疏:是兼释经注的一种训诂形式,它萌芽于汉末,而盛行于六朝。

后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

《五经正义》:《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

集解:一种是汇辑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

文字学笔记整理

文字学笔记整理

第一讲汉字的产生序言:中国文字学是研究中国文字产生、性质、发展演变、形音义的关系的学科。

一、汉字产生的理性思考汉字产生遵循适用原则汉字产生:记事刻画符号→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汉字体系:记事刻画符号、图画→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汉字产生的两个要素:①一定数量的记事符号和象形字②假借方法的运用小结:成熟体系的文字系统是吸收了记事刻画符号、象形、指事等原始表意方式,合理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假借、形声等造字方法,逐渐发展而来。

二、汉字产生的时间推测甲骨文记录的是商代晚期的文字,不是汉字的起源,因而不是最早的文字如《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汉字大约在夏商之际形成,即裘锡圭夏商文字一系说。

小结:种种迹象表明,夏代应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作为文明起源的标志之一,文字应该形成于夏代。

夏商周三代使用的文字属于同一系统,西周文字与商代晚期的文字一脉相承,商代前期的文字则传承和发展了夏代的文字。

第二讲汉字的性质序言:汉子性质问题是中国文字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核心之一。

普通语言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即用某种符号把语言记录下来(文字符号系统记录语言系统,通过文字形体联系声音意义。

即文字形体表示语言,语言又分声音和意义)一、汉字性质研究回顾20世纪的几种争议:1、表意文字说瑞典索绪尔北师大王宁: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子因义构形黄伯荣、廖序东:汉子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是运用大量表意符号记录汉语的词和语素。

2、意音文字说周有光:意音文字的产生是文字制度的第一次飞跃,拼音文字的产生是文字制度的第二次飞跃3、表音文字说4、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说5、表词文字说和语素文字说(从文字记录语言单位的角度划分)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朱德熙:汉子是语素文字布龙菲尔(美):汉子是表词文字二、裘锡圭的理论观点1、字符理论:一种文字的性质由该文字所使用的符号的性质决定。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自身作为一种符号系统。

1-14讲汉字字理(修改版)

1-14讲汉字字理(修改版)

第一讲汉字起源一:表示宇宙之初,世界混沌一片的样子;也表示万事万物的起点。

二:上面一横表示天,下面一横表示地,天地一分为“二”。

三:上面一横表示天,中间一横表示人,下面一横表示地。

王:“以一贯三为王”;大王要管理天地之间的所有人和事物,所以王字里,用一竖贯穿了三横。

玉:王者佩玉,大王佩戴在腰间精美的石头。

王,指王者。

点,指玉。

士:能文能武的人,推十合一为士。

人:古人行礼;面朝黄土背朝天;人要相互依靠互相帮助才能立足社会。

从:一人在前,一人在后,跟从的从。

众:三个人表示很多人,很多人称为众。

比:两人在一起比身高。

北:背靠背为北。

在北半球晒太阳,面南背北,北就是背部的意思。

后来人们发现用北表示北方的意思很方便,所以就借走了“北”字,从此用一个专门的“背”字来表示背。

化:一人头向上表示生,一人头向下表示死,代表活着和死去。

生老病死是人的一生的变化,人从出生到死去都在不断变化。

夫:夫上面的一横表示“发簪”,下面是人的形状。

在古代,成年男子称为“夫”,男子汉、大丈夫。

行:大路路口称为“行”,非常整齐、笔直。

引申为:药行、银行、车行。

上:小篆的上,点表示指事符号,上面的上,上是一个指事字。

下:小篆的下,点表示指事符号。

点在下为下,下是一个指事字。

武:横、横、斜钩、点表示武器;止表示脚趾头;人扛着武器去习武。

休:单人旁表示人,木表示树;人靠着树木休息。

第二讲雷公公打喷嚏日:竖、横折、横表示太阳的轮廓;中间的一横表示太阳的光芒。

日,太阳。

月:撇、横折钩表示月亮的轮廓;横、横表示月亮上起伏的山丘。

月,月亮。

夕:撇、横撇表示月亮的轮廓;点表示遮住月亮的云;晚上月光不明亮叫夕。

夕是傍晚、黄昏的意思。

夕,夕阳。

气:金文、小篆、的气中:横表示锅;横下三点表示火;横上三点表示米;现在的气省略了下面的米。

撇、横、横、横斜钩表示流动的气;气,气流。

云:横、横表示天空;撇折、点表示流动的云。

云,云朵。

风:撇、横斜钩表示风的方向;撇、点表示刮风的样子。

汉字艺术简说

汉字艺术简说

西狭颂
楷书
❖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始于汉末,盛行于东晋、南 北朝。
❖ 楷书用笔灵活多变,讲究藏露悬垂,结构由隶书的 扁平变为方正,追求一种豪放奇逸的美。
❖ “笔笔着力,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极其自然,乃 为有法。仍须带逸气,令其萧散;又须骨涵于中, 筋不外露。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方是藏锋,方令 人有字外之思。”——宋曹《书法约言》
草 书(精神之舞的时间迹化)
东 晋


怀




《 初 月 帖 》
千 字 文 ( 局 部


唐 张旭 《诗书四帖(局部)》
唐清孙傅 Nhomakorabea过


《 书 详 谱 (
《 诗 书 帖 》







黄 庭 坚
草书
❖ 草书产生于汉初。
❖ 广义的草书,包括草篆、草隶、章草、今草、狂草 等。狭义的草书,指具有一定法度而自成体系的草 写书法,包括章草、今草和狂草。
❖ 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用笔上起 收抢曳,化断为连,一气呵成,变化丰富而又气脉 贯通。草书在所有书体中最为奔放跃动,最能反映 事物多样的动态美,也最能表达和抒发书法家的情 感。
简牒
今可见者有 《青川木牍》、 《侯马盟书》、 《云梦睡虎地 秦简》、《武 威汉简》等。 竹木简牍和帛 书,告别了钟 鼎器物的依托, 使书法以墨迹 的形式系统地 出现了;而且, 这些墨迹书体, 已经由长而扁, 由圆而方,开 始了隶变之先 声。
汉代木简作品
隶 书(书法雄强气势的拓展)
礼器碑
曹全碑
❖ 行书有体无法,又容易识辨,最具亲和力, 故流传广远,历久不衰。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汉字知多少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从汉字的产生、发展直至今日,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也很多。

20世纪前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国家官方的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对汉字进行创作。

一、结绳记事说结绳记事就是原始人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事,打结的不同位置和形状,表达不同的意思。

汉字中的部分数字,如十、廿、卅,可能源自结绳记事。

十廿卅shí;十全十美niàn;意为二十sà;意为三十二、八卦说坎卦——水八卦文字汉字由____________演化而来。

八卦的卦爻(yáo)与数有关,还有人认为八卦“坤”、“坎”、“离”卦对应的是“地”、“水”、“火”。

离卦——火《易纬·乾凿度》乾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离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xùn)卦,风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gèn)卦,山字的古文;兑卦,泽字的古文。

八卦有不同类型,分为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及当代人提出的中天八卦。

八卦中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

在先天八卦中:乾代表_____,位正北坤代表_____,位正南巽代表_____,位东北震代表_____,位西南坎代表_____,位正东离代表_____,位正西艮代表_____,位东南兑代表_____。

位西北天地风雷水火山泽三、仓颉造字说仓颉(jié),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

黄帝统一华夏之后,感到用结绳的方法已经远不能满足记事的要求,命令史官仓颉想办法造字。

仓颉周游天下,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鸟兽的足迹,依照其形象首创文字,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开创文明之基,因而被尊为“文祖仓颉”。

四、刻契说刻契是古人在结绳以后,新发现的一种帮助记忆的实物,多作为契约用,比结绳记事方法进步多了。

刻契是在木片或竹片上刻上道道或锯齿,表示一定的意义用以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学案 第二讲 汉字的正确书写(Word版,含解析)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学案 第二讲 汉字的正确书写(Word版,含解析)

第二讲汉字的正确书写考情分析综合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中考对汉字的考查具有以下特点:1. 从书法考查试题的题型看,多以选择题呈现,题目以图片形式呈现出书法作品,之后对该作品进行赏析,选出正确的一项。

2.从书写考查试题的内容看,给出一句诗,或者名言,或者默写古诗文,让学生用楷书写在田字格中。

3.从辨别书写考查试题的题型看,多运用词语考查题型,双音词语和四字短语结合设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考点梳理一、书法赏析了解楷书四体,他们是:唐初欧阳询、盛唐颜真卿、唐朝柳公权、元朝赵孟頫。

唐朝欧阳询: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唐朝颜真卿(颜体) :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唐朝柳公权(柳体) :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元朝赵孟頫: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二、规范书写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小到大(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

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丶。

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

一般规则如下:1、先撇后捺:人八入2、先横后竖:十王干3、从上到下:三竟音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5、先外后里:问同司6、先外后里在封口:国圆园圈7、先中间后两边:小水补充规则: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立为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瓦我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座屋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画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同用风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医巨匠区注意:(1)汉字书写规范化主要是只指硬笔书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文的特点
三、六国古文阶段
大体上,春秋战国时的文字分为两大体系。 一是秦系文字,即王国维所说的西土文字。 秦系文字基本上承袭了西周金文的特点并 有所演进,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后 人称之为大篆的字体。 一是东方六国所使用的所谓六国古文,即 王国维所说的东土文字。
大篆
六国古文是战国时期通行于六国的文字, 它是上承商周的甲骨文、金文,在诸侯割 据条件下所形成的区域性文字书体。它的 形体很不统一,笔画草率,简体、俗体大 量涌现。 从时代来看,六国古文始于春秋,盛行于 战国,终于东汉。
大家猜猜看?
十二生肖
甲骨文特点:
部分字形不定、异体字较多。 字形大小不一。 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二、金文阶段
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为 秦汉以前的人把铜叫做金,所以铸在青铜 器上的文字就叫做金文。古人又把铜称为 吉金,因此金文又称为吉金文,商周青铜 器上比较常见且形制较大的主要是钟和鼎, 上面铸的字也比较多,因此人们又把金文 称为钟鼎文。 青铜器上的金文文辞习惯上称为铭文。
二、“六书”说新的探索 1、“四体二用”说 清代学者戴震提出,即“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四者,字之体 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 也。” 2、“三书”说 现代文字学家唐兰提出,即把汉 字归纳为“象形文字、象意文字、 形声文字”。
第二章 中国汉字的形体演变
一、甲骨文阶段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 文字”、 “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 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在殷代都城遗 址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
思考 3 从下面一个字中你能看出什么社会现象?
有趣的汉字之二 会意字
会意字
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表达一个新的意义造字。



寒 逐 牧 莫
下面这几幅图,分别是哪个字? 你猜得出来吗?
会意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 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 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 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 字是会意字。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一、汉字结构之象形文字
1、象形字
“象形者,画成其物,日月是也” 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 表达词义 主要是名词 独体,从中不能分出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字形。
象形
返回本章目录
猜一猜下面象形字?
象形
象形
象形
象形
象形
下列象形文字中蕴含着哪些中国传统文化?
大篆,也称籀文。 大篆的代表作,一般认为是“石鼓文”。
四、小篆阶段
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进行整理规范,淘 汰异体,使文字结构定型,简化了一些字 的结构和笔画,规范了偏旁的写法,并使 之固定下来。
五、隶书阶段
隶书是在小篆的基础上经过改进而形成的一种 字体。 1、古隶,也叫秦隶。是把篆文的圆弧笔写成 平直,把篆体的长方体写成扁平,而且字体笔 画更趋于简易,但还没有完全脱离篆文的体式。 主要通行于秦汉之际。 2、今隶,又叫汉隶。 是西汉以后在古隶基础 上进一步简省,改变某些偏旁的书写样式,注 意字体的波势笔画而形成的。主要通行于汉代 到魏。
“攵 ”=攴 (pū ), “敞、效、敛、放、收、牧” 意思是“轻轻地击打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 字注』 小击也 。
辵(chuò )跟走动有关。 “迁、迈 、过(咼 guā声) 、 进。。。。。。”
“剪、劈、割” 形旁是“刀”,表该字跟刀有关。 “悲、愁、 惨、恨 恭、慕 形旁是“心”,以“心”作形旁的形声字大 多跟心理情感有关。
指事-符号


返回本章目录
指事-象形字加符号
刃:刀锋
末:树梢
甘:甜 曰:说
牟:mōu,哞
亦:腋
卒:步兵
返回本章目录
指事-夫
返回本章目录
寸 厷 中 朱
形声字 突破了纯表义的局限,音义结合,提高了文字对语言的适 应能力,所以数量多。如:氧、镁、锂、吨 据王筠《文字蒙求》统计,《说文解字》共9353正篆中, 象形有264字,指事有129字,会意有1260字。这前四书 共占18%。形声有7700字,占82%。 据估计,甲骨文中的形声字占20%左右,《说文解字》中 的形声字大于80%,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大于90%。
国学课注意事项:
1. 课堂表现,课堂参与度:40%
2.平时作业:20%
3.其中及期末考试:40%
第一编
我们的汉字
(小学部分)
主讲:郝明杰
世界三大古文字
1.古埃及象形文字
世界三大古文字
2 古巴比伦楔形文字
世界四大古文字
3.玛雅文字
世界四大古文字
4.中国的甲骨文
第二讲:汉字的结构
汉子结构的“六书”
如:休、牧、从、比、步、益、 采、炙、囚……
用连线的方法,把左边的一个意义与右边的一个 意义会合成新的意义,组成新的字。填在右边的括 号里。
一个意义 另一个意义 草长于田 手采摘树上的果实 人关在笼子里 两个人一前一后,紧紧跟随 二木为林 新的意义 组成的字 ( ( ( ( ( ) ) ) ) )
D、声符表示的读音有些和形声字的读音是一致的, 有些是近似的。由于发生历史音变的原因,形声字的 音符许多已不能起到准确标音的作用。如:
形声-读音的变异
皮:陂 披 疲 坡 破 波 跛 彼 被 各:胳 格 恪 貉 路 洛 酪 略 客
tāi tái dài zhì yě yí shǐ gē gé kè hé lù luò lào lüè kè
礻 (示),与鬼神祭祀有关,如: “社(土神)、祖(祖先神)、祝。。。。 彳:chì象纵横相交的十字路 ,从“彳”的 字多与行走、行为和道路有关。如:“行 、 往、征、徘、徊。。。 目,与眼睛有关,如:“督(察看)、眷 (回头看)、相(仔细地看)。。。。
(3)假借与通假的区别: “本无其字”与“早有其字”
bēi







bèi
台:胎 合:盒






gěi
冶 给

shí始Leabharlann qià鸽答


返回本章目录
E、许多形声字的意符或声符,其形体与它们 独立成字是的写法不同,如: “阝” (左)= 阜 “防、阵、陆、险、陵 ” 象形,甲骨字形,像山崖边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 势或升降等意义 。阜作左边偏旁,楷书写成阝。 本义:土山) “阝” (右)=邑 “部、邦、郊、” 甲骨文字形,上为囗( wé i),表疆域,下为跪着的 人形,表人口。合起来表城邑。“邑”是汉字 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从“邑”的字多 和地名、邦郡有关。本义:国)
会意
返回本章目录
“宀”
读miá n 象形,取房屋屋顶 及其两侧墙壁之象 (如图中红色部分 与粉色框起来的部分)。
本意为房屋。 但经演变而得的“宀”, 现多不单用,而是作为偏旁使用。
会意
返回本章目录
会意-步
返回本章目录
会意-伐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本章目录
形声字的声符表示形声字的读音。如: “请、清、情。。
形声字形符、声符的位置关系
①、左形右声(最多),如:江、柏、论、锤 ②、右形左声,如:鸠、刚、攻、放 ③、上形下声,如:草、宇、雾、景 ④、下形上声,如:婆、忘、贡、架
⑤、外形内声,如:圆、阁、匾、衷 ⑥、内形外声,如:闻、哀、风(从虫,凡 声 )、辩(从言,辡( biǎn)声 ) ⑦、义符占一角, 如:颖(义符:禾,顷声 )、腾(义符:马, 朕( zhè n)声 )、修(义符:彡( shān),攸 ( yōu)声 )、聖(义符:耳,呈声 ) ⑧、声符占一角, 如:碧(从玉,从石,白声 )、病(疒nè 形,丙 声)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本章目录
会意-涉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本章目录
3、指事 (1)许慎的解释:“指事者,视而可 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2)概念 :指事是用抽象符号或在象 形字上加指示性符号来表现抽象概念 或指称物体中的一部分的造字法。 (3)方法 :用抽象符号,或以象形为 背景,在此基础上加指事符号。
六、楷书阶段
尽管汉字由甲骨文到楷书,历时一千余年,其形 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可以夸张地说,变 得面目全非了。但是,汉字有一点没有变,始终如 一,这就是文字制度。所谓文字制度,就是构成文 字的基本方式和本质特征。汉字主要是从原始图画 脱胎而来,它的以形表意象物的根本特征没有改变, 只是象形表意的意味大为减弱而已。它的基本构成 方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方式没有改变。 后来形声方式占主导地位,反映了汉字表现汉语的 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意符和声符 形声字的意符表示形声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 畴,(这种意义是模糊的,只能表示形声字 本义的范畴,而不能准确表示出形声字的本 义,更不能准确表示形声字的引申义)如: “江、河、泻、注、沐。。。。。”(跟 “水”有关) “虬、蚂、蚁、蚓。。。。。。(跟“虫” 有关) “督、眷、相、。。。(跟眼睛有关) “社、祖、祝、祸。。。(跟鬼神祭祀有关)
甲骨文
1. 甲骨文的发现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 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 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 兽骨占卜 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 验的卜辞 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 之甲骨,整整100年了,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 殷至纣亡王室遗物。 以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 辞,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 余字,公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文 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