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件外观检验常见不良分类与判定标准

合集下载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摘要:一、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概述二、塑胶件常见不良现象及原因三、塑胶件检验流程与方法四、提高塑胶件外观质量的途径正文:一、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概述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颜色、表面光滑度、形状和尺寸、结构完整性以及功能符合性。

检验时,需对比产品实物与设计图纸、承认书等资料,确保塑胶件的外观质量满足要求。

二、塑胶件常见不良现象及原因1.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2.气丝: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3.塌坑: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4.熔接痕:由于两条或更多的熔融的塑胶流汇聚,而形成在零件表面的线性痕迹。

5.缺料: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他原因,造成成品有射不饱和缺料情形。

6.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三、塑胶件检验流程与方法1.检验前准备:了解产品设计要求、图纸、承认书等资料,熟悉检验标准和方法。

2.实物检验:对比实物与设计要求,检查外观质量,如颜色、表面光滑度、形状和尺寸等。

3.功能检验:根据设计要求,测试产品功能是否符合规定。

4.不良品处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类、记录,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5.检验报告:编写检验报告,记录检验结果,包括合格品数量、不良品类型及处理方法等。

四、提高塑胶件外观质量的途径1.优化原材料选择:选择优质树脂和添加剂,确保塑胶件的色泽和表面质量。

2.严格模具设计:合理设计模具结构,降低熔接痕、塌坑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3.完善生产工艺:优化成型条件,如温度、压力、时间等,以提高塑胶件外观质量。

4.加强品质管理:严格执行检验标准,提高检验人员素质,确保产品质量。

5.及时处理不良品:对发现的不良品,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予以改进,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新进员工培训教材常见塑胶产品缺陷及外观检验标准

新进员工培训教材常见塑胶产品缺陷及外观检验标准

低的条件如下:
(1)机筒温度偏低(包括喷嘴)
(2)模具温度偏低
(3)浇口偏小
(4)分流道偏细
(5)保压力设定值偏低
202(1/76/5)注射速度偏低
18
(7)材料流动性偏低
溢泰(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滑痕 (顶针刮花)
❖ (1)何谓滑痕(外观)?
“滑痕”是指一度固化的表层屈服于随后的压力而发生移动的 一种现象。 一度固化的表面在保压或注射压的作用下发生横向滑动,被再 次挤压到模具上,于是成型品表面出现其花纹。
2021/7/5
25
溢泰(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浇口残留 (水口高)
❖ (1)何谓浇口残留(外观)
是指浇口残留在成型品表面上的一种现象。 点浇口或隧道浇口在开模时会自动断开,但如果浇口的形状
和大小不合适,则不能彻底断开。
图1. □50平板的浇口残留(点浇口Φ0.7)
2021/7/5
26
溢泰(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成型不良 - 银纹 (冲花)
❖ (1)何谓银纹(外观)?
银纹是指成型品表面出现气体或空气的一种现象。 气体是由树脂或添加剂的分解、或者不同树脂的混 入引起的,空气则是计量时卷入的。此外还有水分 的影响。
图1. □120平 板表面上出现 的银纹
2021/7/5
图2. 彩板表面 上出现的银纹
(板的尺寸约 17 为5cm)
2021/7/5
※气体通常这样从排气口排出。
※因排气口堵塞而导致排气 不畅时,无处可逃的气体便 会受到压缩并形成高温,从10 而导致树脂被烧焦。
溢泰(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玻纤析出
❖ 玻纤析出的起因与“光泽不好”相同。 详情请参阅光泽不好页。

常用塑胶产品的缺陷及识别

常用塑胶产品的缺陷及识别
特别高内压力部位变白,例如浇口附近、顶出受力处。
2、与机器相关的可能原因
1)充填太急
2)融胶温度不当
3)射压太低
4)射咀直径太小
5)射咀温度太低
3、与模具相关的可能原因
1)模温太低
2)胶道直径太小
3)胶口位置不当
4)冷胶井不足
5)剧弯剧变厚度
6)顶出受力太大或不均
4、与材料相关的可能原因
1)材料未充分干燥
3.披锋:产品边缘多出一块很薄的皮,常发生在①分模面;②模具活动芯位;③顶针位,柱位,孔位,扣位。
4.气泡:产品表面有一与周围颜色不同的泡,一般分为①由未及时排出之气体、空气、水气形成的气泡;②热冷缩引起的真空泡。透明部品要特别注意。
5.结合线:两股以上的料流融合时在产品表面形成一条很深之熔结痕。一般发生在多股料汇合处。
4)胶口凝固太早
5)肋太宽
6)包风
7)流动不平衡
4.与材料相关的可能原因
1)材料流动性、收缩性不合
2)掺太多二次料
四、气泡(Voids)
1.现象
成型品内部有空泡,可能是未排出之气体、空气、水气或收缩引起的真空泡。
2.相关的可能原因
1)射出温度太高
2)射出压力太低
3)保压时间太短
4)保压材料不足
5)料管各区温度设定不良
七、翘曲(Warpage)
融胶流出模穴(流入分模面或滑块间隙)。
2.融胶在料管时间太长
3)融胶温度太高
4)周期时间太长
5)锁模力不足
3.与模具相关可能原因
1)合模面接触不良(模具破损或合模面平行度不好)
2)模具强度支撑不够
3)排气不良
4)胶道太长
5)模具配件尺寸不精密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塑料外观查验标准一、目的 :为规范塑料外观查验标准,保证经IQC 查验之部品切合产质量量要求。

二、职责本标准一定经由培训合格之查验人员履行查验中若有疑问及争吵,须由MQE 主管协调办理。

若出现本标准中未波及的项目,应立刻通知MQE 工程师改正或解说本标准。

三、参照文件GSM FQA 外观查验标准DBTEL 电池板外观查验标准客户要求的有关文件四、缺点定义点 (含杂质 ):拥有点的形状,丈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毛边:在塑料部件的边沿或联合线处线性突出(往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银丝:在成型中形成的气体使塑料部件表面褪色(往常为白色 )。

这些气体大多为树脂内的湿气,某些树脂易汲取湿气,所以制造前应加入一道干燥工序气泡:塑料内部的隔绝区使其表面产生圆形的崛起变形:制造中内应力差别或冷却不良惹起的塑料部件变形顶白:成品被顶出模具所造成之泛白及变形﹐往常发生在顶出稍的另一端(母模面 )缺料:因为模具的破坏或其余原由﹐造成成品有射不饱和缺料情况.断印:印刷中因为杂质或其余原由造成印刷字体中的白点等状况。

漏印:印刷内容缺划或缺角或字体断印缺点大于0.3mm,也被以为有漏印。

色差:指实质部品颜色与认可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高出允收值。

同色点:指颜色与部品颜色相靠近的点;反之为异色点。

流水纹:因为成形的原由﹐在浇口处留下的热溶塑料流动的条纹熔接痕:因为两条或更多的熔融的塑料流汇聚,而形成在部件表面的线性印迹装置空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空隙外,由两部组件装置造成的空隙细碎划伤:无深度的表面擦伤或印迹(往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 )硬划伤:硬物或锐器造成部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往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 )凹痕缩水:部件表面出现凹陷的印迹或尺寸小于设计尺寸(往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颜色分别:塑料生产中,流动区出现的条状或点状色痕(往常因为加入重生资料惹起 )不行见:指瑕疵直径< 0.03mm 为不行见, LENS 透明区除外 (依每部品资料所制定之检测距离 )碰伤:产品表面或边沿遭硬物撞击而产生的印迹油斑:附着在对象表面的油性液体漏喷:应喷漆之产品表面部份因异样原由此致使油漆没有喷到露出底材之现象修边不良:产品边沿处因人工修边而产生缺口等不规则形状毛屑:散布在喷漆件表面的线型杂质。

常见塑胶产品缺陷与外观检验标准

常见塑胶产品缺陷与外观检验标准
充填不足 成型品无法完全充填的现象。
银纹 浇口附近呈现出细小流痕(树脂流动花纹)的现象。主要原因 是带入了水分或气体。
压花不均匀
在使用压花模具时,由于成型品的某些部位与模具没有完全吻合所引 起的不均匀的现象。保压或模具温度较低时容易发生这种现象。
滑痕 已固化的表面发生移动并在表面留下当时移动的花纹的现象。 4 顶出针或无R转角部容易发生这种现象。
塑胶件外观缺陷
08.04.2020
1
一、常见塑胶缺陷分类
分类
成形 不良
a:缺胶 (断裂或走不齐)
e:拉高
f:料花
j:裂纹 \爆裂\开裂
n:色差\混色
a:水口漏加工\水口高 e:修伤
作业 不 良 I:碰伤(齿伤)
不良缺陷
b:白化(发白) g:气纹 k:夹水纹(夹线) o:披锋
b:脏污 f:披锋漏加工 j:模号混装
气泡 成型品表面拱状鼓起的现象。
变色
5
成型品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原因估计是滞留或树脂分解等。
常见塑胶缺陷种类
BS(黑点)(异物)
❖ (1)何谓“黑点”(外观)? 黑点是指成型品中出现黑色的点或条纹的现象。 成型品表面上出现的黑色的点便是BS(黑点)。由于某 些原因,其成分估计是焦化树脂或碳化树脂。
熔合纹 (夹水线)
❖ (1)何谓熔合纹?(外观)
❖ 熔合出现在树脂合流之处。如下图所示,在有开孔的部 分必然会现成熔合。
图1. 在本公司的外观评价用的试样上形成的熔合纹(*图片中的孔的大小约为 2mm)
08.04.2020
8
图2.在本公司的手柄型试样上形成的熔合纹(*手柄的大小约为7cm)
❖ (1)何谓烧焦?(外观)
光泽不好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文件编号: Rev: 1适用范围 :期 : 2006年4月29日修订记录一、目的:1.1为规范塑料外观检验标准,确保经品保检验之部品外观符合客户的品质要求。

二、职责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检验人员执行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质量主管协调处理。

若出现本标准中未涉及的项目,应立即通知质量主管修改或解释本标准。

三、适用范围:此规范的检验标准仅针对中兴客户之产品,其他产品参考崇正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四、缺陷定义点(含杂质):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毛边:在塑料零件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 (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亮痕(银丝):在成型中形成的气体使塑料零件表面退色(通常为白色)。

气泡:塑料内部的隔离区使其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变形:制造中内应力差异或冷却不良引起的塑料零件变形顶白:成品被顶出模具所造成之泛白及变形﹐通常发生在顶出稍的另一端(母模面)缺料: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它原因﹐造成成品有射不饱和缺料情形.断印:印刷中由于杂质或其它原因造成印刷字体中的白点等情况。

漏印:印刷内容缺划或缺角或字体断印缺陷大于,也被认为有漏印。

色差:指实际部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

流水纹:由于成形的原因﹐在浇口处留下的热溶塑料流动的条纹熔接痕:由于两条或更多的熔融的塑料流汇聚,而形成在零件表面的线性痕迹装配缝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凹痕缩水:零件表面出现凹陷的痕迹(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油斑:附着在对象表面的油性液体漏喷:应喷漆之产品表面部份因异常原因而导致油漆没有喷到露出底材之现象修边不良:产品边缘处因人工修边而产生缺口等不规则形状毛屑:分布在注塑件、喷漆件表面的线型杂质。

刮痕:硬物或锐器造成零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用手指甲感觉有感、有层次感。

刮伤:无深度的表面划痕,用手指甲感觉无感、无层次感。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文件编号: Rev: 1适用范围 : 日 期2006年4月29日修 订 记 录一、目的:1.1为规范塑料外观检验标准,确保经品保检验之部品外观符合客户的品质要求。

二、职责2.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检验人员执行2.2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质量主管协调处理。

2.3若出现本标准中未涉及的项目,应立即通知质量主管修改或解释本标准。

三、适用范围:此规范的检验标准仅针对中兴客户之产品,其他产品参考崇正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四、缺陷定义4.1 点(含杂质):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4.2 毛边:在塑料零件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 (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4.3 亮痕(银丝):在成型中形成的气体使塑料零件表面退色(通常为白色)。

4.4气泡:塑料内部的隔离区使其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4.5变形:制造中内应力差异或冷却不良引起的塑料零件变形4.6顶白:成品被顶出模具所造成之泛白及变形﹐通常发生在顶出稍的另一端(母模面) 4.7缺料: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它原因﹐造成成品有射不饱和缺料情形.4.8断印:印刷中由于杂质或其它原因造成印刷字体中的白点等情况。

4.9漏印:印刷内容缺划或缺角或字体断印缺陷大于0.3mm,也被认为有漏印。

4.10色差:指实际部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

4.11流水纹:由于成形的原因﹐在浇口处留下的热溶塑料流动的条纹4.12熔接痕:由于两条或更多的熔融的塑料流汇聚,而形成在零件表面的线性痕迹4.13装配缝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4.14凹痕缩水:零件表面出现凹陷的痕迹(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4.15油斑:附着在对象表面的油性液体4.16漏喷:应喷漆之产品表面部份因异常原因而导致油漆没有喷到露出底材之现象4.17修边不良:产品边缘处因人工修边而产生缺口等不规则形状4.18毛屑:分布在注塑件、喷漆件表面的线型杂质。

4.19刮痕:硬物或锐器造成零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用手指甲感觉有感、有层次感。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塑胶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材料,其外观质量是评判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确保塑胶件的外观符合要求,制定一套严格的外观检验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塑胶件外观检验的标准和相关要点。

一、外观缺陷分类首先,我们需要对塑胶件的外观缺陷进行分类。

主要的外观缺陷包括以下几类:1. 表面缺陷:表面光洁度不佳、气泡、气孔、毛刺等。

2. 几何尺寸缺陷:尺寸不准确、嵌注痕迹、异物粒子等。

3. 颜色缺陷:颜色不均匀、色差过大等。

4. 拼接缺陷:拼接处不牢固、存在接缝、开裂等。

二、外观检验标准针对上述分类的外观缺陷,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

以下是常用的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1. 表面缺陷检验标准:检查表面光洁度、气泡和毛刺等缺陷。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使用环境,可以制定相应的允许范围和级别。

2. 尺寸缺陷检验标准:测量塑胶件的尺寸,并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

对于关键尺寸,需严格控制误差范围。

3. 颜色缺陷检验标准:根据产品要求的颜色标准,使用色差仪或人眼对塑胶件的颜色进行检验。

将颜色差异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4. 拼接缺陷检验标准:通过物理测试或加工试验验证拼接处的强度和牢固性。

确保拼接处无开裂或接缝现象。

三、外观检验方法外观检验应根据不同的缺陷类型采用相应的检验方法,以下是常用的外观检验方法:1. 目测检验:使用肉眼对塑胶件的外观进行检查。

此方法适用于表面缺陷和颜色缺陷的检验。

2. 借助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细小的缺陷进行观察和测量。

适用于尺寸缺陷和拼接缺陷的检验。

3. 物理测试:应用拉力测试机、冲击试验机等设备对拼接处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以验证其牢固性。

四、外观检验记录与评估在外观检验过程中,需要记录检验结果并进行评估。

以下是相关要点:1. 检验记录:记录每个样品的检验时间、检验人员、缺陷类型和数量等信息。

确保有准确的记录可供参考。

2. 缺陷评估:根据标准要求,对检出的缺陷进行评估和分类。

将其分为轻微缺陷、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等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胶件外观检验常见不良分类及判定标准
编制:审核:批准:
文件依据:公司文件ZQ/SIP08-QA-001《塑胶件来料检验标准》名词解释:
A级面: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直视看得到的面。

B级面:表面外露,但不明显,在正常使用时,直视看不到的面。

C级面:在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面。

熔接线)
2
划伤
碰伤不良现象:
触摸有凹凸感或没有凹凸感但明显的发白与零件面色不一致,目视明显。

A级面:不允许
B级面:长度少于5mm,数量不超过2处并且相距需超过30mm。

C级面:允收
上图所示有凹凸感划伤喷油无法遮盖,喷油前需检出;
下图所示无感发白划伤,喷油可遮盖,
序号不良项目图片示例判定参考
3
划花
划痕不良现象:
呈线状,触摸一般没有凹凸感,目视不明显,(臂长距离看不见)。

A级面:臂长距离看得见不允收
臂长距离看不见允收
B级面:允收
C级面:允收
此类不良下列情况需加严检验:
喷油件:需比普通件严格
重要客户:CHD、OLYMPIA等等。

4 拉白不良现象:
呈条纹状,一般在产品侧壁出现,表面像划痕并伴随有发白。

A级面:不允收
B级面:允收
C级面:允收
如拉白较轻微(只呈现点雾状),喷油件及非重点客户零件可允收。

序号不良项目图片示例判定参考
5 缩水不良现象:
呈凹坑或凹孔状,一般在产品厚壁或加强筋位置出现。

A级面:臂长距离看得见不允收。

臂长距离看不见允收。

B级面:允收
C级面:允收
如拉白较轻微(只呈现点雾状),喷油件及非重点客户零件可允收。

序号不良项目图片示例判定参考
6
黑点
杂点不良现象:
在材料表面存在点状的与产品颜色不一致的黑点或其它颜色杂点。

A级面:直径少于0.3mm允收,数量少于2,间距需大于30mm。

B级面:直径少于0.5mm允收
C级面:允收
如是CHD、OLYMPIA等重点客户产品以及透明件需标准加严。

如是需发外喷油件不需检验。

序号 不良项目
图片示例
判定参考
7
脏污
油污
不良现象:
呈斑点状或油污发亮状。

A 级面:小面积可轻易擦拭允收。

大面积难擦拭不允收。

B 级面:小面积可轻易擦拭允收。

大面积难擦拭不允收。

C 级面:允收
序号不良项目图片示例判定参考
8缺料不良现象:
缺胶导致零件不完整。

A级面:不允许
B级面:不允收
C级面:需根据是否影响功能、强度以及装配效果判定。

序号不良项目图片示例判定参考
10
批锋
毛边不良现象:
在零件表面或边缘存在片状或丝状的多料现象。

A级面:不允收
B级面:不允收
C级面:不影响装配的情况下允收
序号不良项目图片示例判定参考
12 料花不良现象:
在产品表面存在与其它地方不一致的现象,但生料,注射纹均可归为此类。

A级面:不允收
B级面:不允收
C级面:允收
如是发外喷油件不需检验全部允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