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与词的关系共22页

合集下载

论“字”对汉语词汇和语法的影响

论“字”对汉语词汇和语法的影响

论“字”对汉语词汇和语法的影响0.引言“字”在汉语中有两个意义:第一是方块字的意思,这里的“字”是文字学的单位;第二是指汉语中可从语音、语义、语法(至少是构词法)角度来分析的一个单位。

在下面的讨论中,如无特殊的说明,“字”都取第二个意义。

当然,这一意义上的“字”与汉字是密切相关的。

下文我们将谈到,汉字对汉语语素单音节特点的形成和存续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现今为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以西方语言为基础而形成的语言学理论体系中,没有“字”这一级单位,也没有“字”的概念。

然而对于汉语来说,“字”却是确确实实的存在,是绕不过、躲不开的事实。

“字”在汉语中,已超出了文字学的概念。

在分析汉语的语义和语法时,以及在做中文的信息处理时,都不能无视“字”这一单位的存在。

(赵元任,1968,1975;吕叔湘,1980;孔宪中,1992;徐通锵,1998)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字”是单音节的“字”。

1.音节、语素、“字”语言底层最小的单位是单个的音素,即元音或辅音,然后音素构成音节,音节构成语素,语素构成词,词构成短语,短语构成句子,……,如此层层组合,直到最高层次的单位--语篇。

在这个从下到上的层次结构中,意义最初从音节这个层次进入,也就是说,音节以下的语言单位不具备语义,开始附着语义的最小单位一般是音节,当人们约定俗成把音节用于指称某个事物时,音节就有了意义。

具有意义的音节或音节组合叫做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承载意义的最小单位。

语素是构词的单位,也称为词素。

(Bolinger, 1981:52)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双音节以上的语素数量不多,可列举无遗。

汉语具有语素单音节的特点,绝大多数汉语研究者对此都不持异议。

(赵元任,1968;朱德熙,1985;张永言,1988;杜永道,1992;吕叔湘,1996)汉语具有意义的音节是带声调的音节。

脱离语境和没有上下文的单音节有时具有不止一个的备选义,亦即有可能等同于多个语素,但在具体的使用中,一个音节通常等同于一个语素。

《谈谈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谈谈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谈谈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早就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结构主义语言学学者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在他划时代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明确地把世界文字符号划分为两种不同体系,一种是表意体系,字形依赖语言的意义来构造;另一种是常所说的表音体系,字形依赖语言的意义来构造。

这种划分其实是从文字符号与语言的哪个要素发生直接关系的角度为标准来判断的。

汉字属于索绪尔所说的第一种类型,表意文字。

汉字与汉语相互促成,没有汉字的汉语是可以满足社会沟通和交际的,但是只能停留在口语交际的低端,无法升华到书面语的精粹,也几乎无法传承轴心时代的价值体系,它们的关系既有高度的适应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性,所以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具体体现在:汉字与汉语关系十分密切,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这是在拼音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中看不到的。

其一汉字是汉语的符号,表意性是汉字的根本特征,首先从汉字符号的来源与构形原则看;其次从汉字表达汉语的情况看:汉字是音节的表意文字。

汉字集形音义三位一体,表达的并不是字面传达的、视觉可见的意义,而是与字面意义有关的与语言结合起来的词义。

大多数词义是不能由符号直接表达出来的,因此字意只是符号与词义之间的中转站。

正因为字意不等于词义,光靠直观视觉感受并不能知道汉字所代表的意义。

其二汉字是汉语的辅助工具,正是有了汉字,汉语才超越口语进入了书面语的崭新阶段。

由于交际环境和条件的需要,不同地方的各种口头语和书面语都会有差异。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或不同地区的人们可能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方言,例如水族的水族先生在解释他们自己的水族文字时,往往是众说纷纭,答案不一。

而汉字弥补了这一点,汉字具有超方言性,每个民族或不同地区的人看了也能明白它所指的意思,并且这个意思是约定俗成的。

尽管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语音发生了很多变化,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尤其是最常用的单音核心词却大体上是稳定的。

这样一来,汉字对于人们扩大交往起到了沟通桥梁的作用。

从联绵词看汉字与汉语词的关系

从联绵词看汉字与汉语词的关系

2004年10月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Oct.2004第25卷第4期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25No.4[收稿日期] 2004-04-09[作者简介] 黄 献(1966—),女,广西宾阳县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语言学教研室讲师。

从联绵词看汉字与汉语词的关系□黄 献(广西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摘 要] 汉语中字和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字是音形结合的书写符号,词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就联绵词而言,承认它是由字构成的词,但它的字形又与词义无关,而是“因声表义”,可以说,联绵词的形音义关系集中反映了汉语字词之间复杂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字;词;联绵词[中图分类号] H1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227(2004)04-0104-03 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写单位,二者本不是相同的概念,由于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古汉字更具尚形的特点,于是人们常用“形训”之法,即通过汉字的造字的结构去掌握字义,古汉语中单音词很多,掌握了字义往往就等于掌握了词义……实践证明,“形训”是行之有效的,遗憾的是,传统的训诂把形义统一的现象片面化、绝对化了,把字与词看作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这样就导致从理论上抹杀了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的性质,而误以为字是直接表示概念的,造成字词不分,有的还导致了错误的实践。

本文拟从联绵词的形音义关系这个角度来谈汉字与词的关系。

一、关于“字”、“词”概念的有无汉语到底有无“字”与“词”这两个概念?徐通锵在《“字”和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一文中认为汉语以“字”为结构本位,其突出的特点是“一个字・一个音节・一个概念”的一一对应的强制性和顽强的表义性。

认为汉语是没有词这个概念的,词是印欧语的基本结构单位。

03二古汉语的字与词的关系

03二古汉语的字与词的关系

第二章古汉语的字与词的关系一、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汉族祖先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基本上是用一个字来代表语言里的一个语素(能单独成词和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换言之,每一个汉字(字形)都有一定的读音,一般都表示一定的意义。

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因此,汉字是非常适合于记录汉语的。

正因为如此,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楷书,延绵三千多年,一直很好地为汉族人民服务。

二、词词是语言学中的一个最一般、最基本的概念,揭示其本质和特征,要涉及语音和语义、词汇和语法、语言和言语等诸多层级和方面,而结构类型不同的语言,词的结构形式又各具特点,因而给词下个概括而准确的定义,是很困难的。

大致可以说,词是具有一定的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具有独立的称谓功能和造句功能、在结构上具有完整性和定型性的一种现成的或给定的语言单位。

1、词是社会约定的音义结合体词由语音、语义两方面构成,语音是词的物质形式,语义是词的意义内容,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一个词具有什么语音形式和什么语义内容,这是社会约定的,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

例如:“日”的语音形式是rì,语义内容是太阳;而“月”的语音形式是yuè,语义内容是月亮。

凡是由一定的语音(或语音组合)表示一定的语义的,都可称作语言单位。

不仅是词,语素、词组等也都是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它们的区别是,各自处于特定的层面上(详下)。

2、词是用于称谓和造句的现成语言单位在言语活动(说话或写文章)中,要称谓有关对象,要说出或写出一句一句的话,而词就是用于称谓和造句的现成语言单位。

正是在这一点上,词既区别于语素,又区别于词组。

语素是具有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其功能是构词而不是称谓和造句,不能在言语活动中自由运用。

词具有独立的称谓功能和造句功能,是在言语活动中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词组虽然也可用于称谓和造句,但它不是现成的语言单位,而是在言语活动中临时组合的,从中可以分析出几个现成语言单位或能自由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的联系与区别

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的联系与区别

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的联系与区别作者:王小峰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年第03期摘要:每一种语言的研究,必有一个单位是基本单位,它是从事语言研究的出发点,在英语中是“词”,而在汉语中则是“字”,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他们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关键词:汉语的“字” 英语的“词” 联系区别1 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的联系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存在一定的对应性,即他们都是各自语言研究的基本单位,但是只有在他们各自语言中的地位才有对应性,具体来说他们都具有四个特点:①是语言的天然单位。

②是本民族认识世界的基本点。

③是语言各平面的交汇点。

④在语言组织(语法)研究中起承上启下作用。

2 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的区别“字”是汉语的基本单位,而“词”则是英语的基本单位。

The word is the unit par excellence of traditional grammatical theory. (Lyons,1968:194)“In the beginning,there was the word.”太初有道(logos)词是英语民族认识世界的基本单位。

《圣经》创世纪第一章:Word=reason (logos)词是语言各平面研究的交汇点:Phonological/orthographical wordGrammatical wordLexeme词在语法上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位置,是词法和句法交汇点。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英语的word即“词”,可以分为morpheme即“词素”,而morpheme又可以分为自由词素(free morpheme)和粘着词素(bound morpheme),自由词素可以独立成词,例如,bed,tree,sing,etc.而粘着词素则必须依赖一定的词根才能成词,例如,s在dogs,al在national,以及dis在disclose中。

汉语字与词的关系.ppt

汉语字与词的关系.ppt
不仅仅是记录汉语的符号,而且作为中国
人观念中的一个“中心主题”在某种程度
上也是体现词义的物质外壳,具有第二语 言的功能。
• 早在1975年赵元任先生首先提出:“按西方语 言学家的眼光来分析汉语并确定像结构词 这样的单位可能有用……但这不是汉人想 问题的方式,汉语是不计词的,至少直到 最近还是如此。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字’是 中心主题, ‘词’则在许多不同的意义上都是 辅助性的副题。”
• 第一个提出“字词之分”的学者是章士钊 先生,他在1907年出版的《中等国文典》 里第一次提出了后来成为汉语语法基础的 “词”的概念,说:“句,集字而成者也 ,如《孟子》云:‘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共九字为一句,分视之则为字,合观 之则为句,此字与句之区别也,右所引句 ,共九字也,而自文法上观之,则‘孟子 ’、‘齐宣王’、‘雪宫’皆名词;‘见 ’,动词;‘于’,前置介词,共五词也 ,是一字可为一词,而一词不必为一字。 泛论之为字,而以文法规定之则为词,此
(赵元任《汉语词的概念及其结构与节奏》 )
索绪尔的观点
• 索绪尔认为,世界上的文字有两种不同的体系, 一 为表音体系, 一为表意体系。表意体系的文字,“这 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 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 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这种体系的典范例子就是 汉字”。“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 文字符 号“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 就 是语言的音、义投射到了符号上, 符号具有了音、 义。所以, 索绪尔又进一步阐述说:“对汉人来说 , 表意字和口说的词都是观念的符号;在他们看来 , 文字就是第二语言。在谈话中, 如果有两个口说 的词发音相同, 他们有时候就求助于书写的词来说 明他们的思想。但是这种代替因为可能是绝对的, 所以不致像在我们的文字里那样引起令人烦恼的 后果。汉语各种方言表示同一观念的词都可以用 相同的书写符号。”

汉语字与词的关系

汉语字与词的关系

索绪尔的观点
• 索绪尔认为,世界上的文字有两种不同的体系, 一 为表音体系, 一为表意体系。表意体系的文字,“这 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 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 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这种体系的典范例子就是 汉字”。“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 文字符 号“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 就 是语言的音、义投射到了符号上, 符号具有了音、 义。所以, 索绪尔又进一步阐述说:“对汉人来说 , 表意字和口说的词都是观念的符号;在他们看来 , 文字就是第二语言。在谈话中, 如果有两个口说 的词发音相同, 他们有时候就求助于书写的词来说 明他们的思想。但是这种代替因为可能是绝对的, 所以不致像在我们的文字里那样引起令人烦恼的 后果。汉语各种方言表示同一观念的词都可以用 相同的书写符号。”
王宁的观点
• 字与词在国外语言学里完全不是一回事,但在汉语 尤其是古代汉语,情况比较复杂,有时候它绝对需要 分开,混淆会出大纰漏;有些时候,分不分没有关系 ,原则上两个术语可以通用。 • 例如说到“通假字”,绝不能换说“通假词”, 因为它说的是书写方式问题。“申”字借作“信 ’’,字是两个,记录的却是同一个词,“信”字当 “信用”讲,与当“申展”讲写的是一个字,记 录的却明明是两个词。在这些地方“字”和“词 ”不能乱用,不能混同。又如,在汉语里,“词根” 也不好叫“字根”,它跟字形没有必然联系,而字 是没有“根”的,它有“初文”,却不标志词的最 初来源。尽管中国古代文献管实词一律称“字” ,“字根”恐怕实际指的是“词根”,但为了说 得确果说成“同源字”,只要局限 在说单音词,这是可以的,不会引起混淆。王力先生的《 同源字典》《同源字论》,都用的是“字”,不是“词” ,不熟悉中国古代文献的人总要纠正它一下,其实大可不 必。《同源字典》搜集的都是古汉语单音词,这些词到了 现代汉语里不少已变成不独立成词的语素,如果站在贯通 古今的立场上,就得说“同源词”或语素,那多麻烦。说 “同源字”,这“字”表示一个单音节的语言单位,是很 科学的。再说,早期汉语大量采用字变手段来造词,词的 派生如果没有语音变化,就要以另造新字为分化的标志。 所以,同源字就是同源词,它们是两个等同的概念,在理 论上不会犯任何错误。不理解作者的用心,非要在这里掰 “字”和“词”的区别,就显得有点教条了。 • ——王宁《论形训与声训——兼谈字与词、义与训在 实践中的区分》

简谈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简谈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简谈汉字与汉语的关系字的形音义与词的音义之间的关系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通用口语,由来已久。

汉语先于文字的产生,由于其在书写方面的缺陷,汉字应运而生,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语言符号,它是记录汉语的书面体工具。

因此,汉字与汉语密切相关。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由此观之,汉字的音形义之重要,而汉字的音形义与汉语的音义也息息相关。

在语言产生以后、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年代里,上古人民也曾结绳记事。

在一些部落里,人们为了把本部落的风俗传统和传说以及重大事件记录下来,流传下去,便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在上面结成不同距离的结,结又有大有小,每种结法、距离大小以及绳子粗细表示不同的意思,由专人(一般是酋长和巫师)循一定规则记录,并代代相传。

后来由于时间过长,人们的记忆遗忘,结绳记事也就失去了一些效用。

但随着时间的演进,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逐渐发展,不断的完善着中国的汉字体系。

最初人们用文字记录祭祀场面或者生产活动,但,后来,需要用到的汉字越来越多,汉字由繁至简,逐步发展。

由此观之,汉字产生于汉语之后,并适用于汉语的发展。

但,汉语与汉字之间也有许多差别。

一:解释“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词”: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

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二:词音与字音汉语的语音结构简单,往往一个音节就有许多不同的意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同音字,例如:qū,由这个发音我们可以联想到"驱""岖""躯"三个字,"驱"寓意驱赶,"岖"寓意山区,而"躯"是身体的意思,再比如wán,我们由发音联想到“玩”“顽””“完”,它们分别是玩耍,顽皮,结束的意思。

诸如此类的同音字还有很多,于是便衍生了数量众多的汉字来以形析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