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井下作业施工中常见的危险与有害因素进行辨识

合集下载

钻井主要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钻井主要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作业工序危害(部位)(潜在)(1)人员高处坠落(2)人员跌倒(3)塌方(4)火灾、爆炸(5)爆炸物品丢失(6)交通事故(7)暴雨洪灾(8)山体滑坡(9)自然界的伤害及其它(1)交通事故(2)损坏道路、民房、电力、通信设施(3)暴雨洪灾(4)山体滑坡(1)高空坠落(2)起重伤害(3)物体打击(4)触电(5)机械伤人(6)人员跌倒(7)工具伤害(8)顶天车(1)井喷失控(2)H 2S中毒(3)高空坠落(4)起重伤害(5)物体打击(6)触电(7)机械伤人(8)人员跌倒(9)高压伤害(10)工具伤害(11)化学物品腐蚀(12)噪声危害危害和风险类型人员伤亡、车辆、设备损坏人员伤亡、车辆、设备损坏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井位勘定及钻前工程钻机设备搬迁钻井设备安装与调试钻进作业4钻井主要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辨序号123(13)井漏、井塌(14)卡钻(15)井下落物(16)钻具事故(17)钻头事故(18)丛式井井眼相碰(19)火灾、爆炸(20)雷电、静电危害(21)H 2S 对金属材料的腐蚀(22)H 2S 对钻井液的污染(1)井喷失控(2)H 2S中毒(3)高空坠落(4)起重伤害(5)物体打击(6)触电(7)机械伤人(8)人员跌倒(9)高压伤害(10)工具伤害(11)化学物品腐蚀(12)噪声危害(13)卡钻(14)井下落物(15)钻具事故(16)火灾、爆炸(17)顿钻(18)顶天车(19)雷电、静电危害(1)井喷失控(2)H 2S中毒(3)高空坠落(4)起重伤害(5)物体打击(6)触电(7)机械伤人(8)人员跌倒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钻进作业起下钻45(9)高压伤害(10)工具伤害(11)化学物品腐蚀(12)噪声危害(13)套管及固井事故(14)实心套管(15)顿钻(16)顶天车(17)雷电、静电危害(18) 井漏(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触电(4)机械伤人(5)起重伤害(6)高压伤害(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人员跌倒 (4 ) 高压伤害(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人员跌倒(4)触电(5)机械伤人(6)高压伤害(7)工具伤害(8)化学物品腐蚀(9)噪声危害(10)H 2S中毒(11)火灾、爆炸(12)H 2S 对钻井液的污染(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人员跌倒(4)触电(5)机械伤人(6)工具伤害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固井换装井口作业安装防(放)喷管线泥浆净化与处理9678(7)H 2S中毒(8)火灾(9)放射线危害(10)测井仪掉井(11)断电缆(12)爆炸(13)电缆被卡(14)其它测井事故(1)高空处坠落(2)物体打击(3)人员跌倒(4)触电(5)机械伤人(6)工具伤害(7)H 2S中毒(8)火灾、爆炸(9)雷电、静电危害(10)井喷(11)化学物品腐蚀(12)录井资料漏取(13)监测失败(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人员跌倒(4)触电(5)机械伤人(6)工具伤害(7)火灾、爆炸(8)雷电、静电危害(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人员跌倒(4)触电(5)机械伤人(6)工具伤害(7)H 2S中毒(8)火灾、爆炸(9)雷电、静电危害(10)化学物品腐蚀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测井综合录井设备修理辅助作业10111213(11)暴雨洪灾(1)井喷失控(2)H 2S中毒(3)高空坠落(4)起重伤害(5)物体打击(6)触电(7)机械伤人(8)人员跌倒(9)高压伤害(10)工具伤害(11)化学物品腐蚀(12)噪声危害(13)井漏(14)井塌(15)卡钻(16)井下落物(17)钻具事故(18)钻头事故(19)火灾、爆炸(20)雷电、静电危(21)H 2S 对金属材料的腐蚀(22)H 2S 对钻井液的污染(1)井眼相碰(2)井喷失控(3)H 2S中毒(1)传染病(2)山体滑坡(3)营区火灾(4)营区人员触电(5)环境污染(6)其它伤害(7)交通事故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完井测试丛式井其它141516因素辨识影响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人员、财产损失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损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人员、财产损失人员、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声誉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

井下钻探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预防

井下钻探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预防

井下钻探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预防
1、施工各类钻孔不按规定操作,探异常区域、突水、有毒有害气体超标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造成透水及瓦斯突出事故,有害气体中毒;防范措施:严格按照钻机操作说明书及要求操作,施工过程中发现透水、突出预兆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撤出人员。

2、未掌握钻机一般故障的识别和排除方法,设备带病作业,可能造成机械伤人;防范措施: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熟悉各类钻机设备原理、故障识别及排除方法。

3、安设钻机后未打设压戗柱或打设不牢,可能造成运行后钻机易移动而使人员受伤;防范措施:钻机必须用地脚螺丝固定或用压戗柱支撑牢固。

4、各种电气设备防护装置不全,易造成伤害;防范措施:各种电气设备必须防爆,机械传动部分要安装防护栏、保护罩。

远程操作按钮应安放在操作人员使用方便的地方。

5、未按设计和施工要求施工钻孔,可能造成诱发事故;防范措施:严格按照测量人员标定的孔位及钻孔施工要素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动。

6、液压管路连接松动,可能造成伤人;防范措施:各部件连接可靠,油水管连接正确无误。

7、打钻施工时有设备或矿车运行,可能造成机械转动伤人、矿车撞人;防范措施:作业地点两侧闸车,确认好周围设备情况。

8、钻机、钻具使用不规范,可能造成转动部位伤人;防范措施:钻机安装必须平稳,防护装置完好。

9、钻杆竖直摆放,可能造成钻杆倒落伤人;防范措施:钻杆必须平放在巷道底板上。

10、放水管上没有安装压力表或压力表失灵,可能造成不能观察压力状况、放水时伤人;防范措施:放水管上安装压力表并及时检修。

钻井作业危险因素辨识

钻井作业危险因素辨识

钻井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钻井作业过程包括钻井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过程、钻进施工过程和完井作业施工过程。

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井喷失控、火灾、爆炸(包括化学爆炸和物理爆炸)、中毒和窒息、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触电、车辆伤害、坍塌、淹溺、灼烫和其它伤害,存在的有害因素有:噪声、振动、粉尘等。

(1)井喷失控如果井口防喷装置密封不严或故障,麻痹大意违章操作,井场发生井喷失控,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事故。

现场和危险区域的人员如果撤离不及时,可能发生人员中毒和死亡的事故,危害范围大,影响恶劣。

造成井喷的原因有:1)井口未安防喷器或防喷器安装不符合要求。

2)压井液密度过低。

3)防喷设施损坏。

4)起下管柱时,可能发生抽汲现象造成井喷。

5)起下钻作业过程中无专人负责观察井口或发现溢流或溢流增大等井喷预兆时没有立即抢装内防喷装置或关闭油管(或钻杆)旋塞,关闭防喷器。

6)在起下封隔器等大直径工具时,没有控制起下钻速度,产生抽汲或压力激动,导致井喷。

7)起下作业没有严格执行防喷器的使用规程操作。

8)在未打开防喷器的情况下进行起下管柱作业。

9)在未打开旋塞的情况下上、卸旋塞。

10)换套时,没有打水泥塞或桥塞封住油、气、水生产层;或洗井液不合格;或洗井液没有灌满井筒就进行作业;或无法封堵生产层时,没有先安装防喷器,再进行换套施工;或没有按标准扭矩进行套管上扣;或套管对扣回接后,没有依据地质方案要求进行试压均可能造成井喷失控事故等。

(2)火灾发生井喷事故,一旦处理措施及应急预案不能控制井喷,产生的原油、天然气等可燃液体、气体遇点火源将会产生火灾事故。

造成井喷的原因有:1)设计或施工失误:不能正确预测气层位置,钻井中遇到漏层或气层夹带漏层,钻井液漏失造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

2)钻井液密度过低,液柱的压力不足以平衡地层压力;或钻井液粘度过高,滞留于钻井液中的气体不能很快排出,使钻井液密度降低。

3)钻井过程中技术套管破裂,气体从套管裂口喷出地面。

井下作业现场风险识别与防范

井下作业现场风险识别与防范

井下作业现场风险识别与防范
井下作业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但同时也是危险系数最高的作业之一。

为了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进行,需要进行风险识别与防范。

一、风险识别
井下作业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火灾和煤尘爆炸:井下作业常常产生大量的煤尘,如果不及时清理将会引发火灾和煤尘爆炸。

2、坍塌和水害:随着采矿深度的增加,井下作业所面临的高气压、高温、湿度大等困难也不断增加。

同时,地质构造变化频繁,煤岩不稳定性增加,经常发生山体滑坡、决堤等水害事故。

3、机械伤害:机械设备的维修和运行时的人员操作失误等都可能引起伤害。

4、人为因素:一些非专业人员误闯井下,或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的风险等。

二、防范措施
为了遏制井下作业风险的发生,需要落实以下措施:
1、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对井下作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定专门的作业操作规范,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指导和管理。

2、加强现场安全检查:对井下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3、完善井下作业安全设施:包括通风、除尘、防火等设施,以
保障现场环境的安全。

4、强化人员安全意识:注重人员安全教育,加强自身防护意识
的培养和提高。

5、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加强机械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强化设备监控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井下作业的安全风险必须引起重视,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进行防范。

只有真正做到风险识别与防范,才能确保井下作业的平
稳进行。

煤矿井下重大危险源辨识

煤矿井下重大危险源辨识

煤矿井下重大危险源辨识煤矿井下重大危险源辨识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存在多种重大危险源。

本文将分别探讨瓦斯、煤尘爆炸、井下火灾、水灾、顶板垮落、机械伤害、电气事故、窒息与中毒、职业病危害以及其他危险源等煤矿井下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1.瓦斯、煤尘爆炸煤矿井下空气中可能存在高浓度的瓦斯(甲烷)和煤尘,当浓度达到一定值时,遇到火源会发生爆炸。

瓦斯、煤尘爆炸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辨识方法:定期检测煤矿井下空气中的瓦斯和煤尘浓度,严防明火、电火花等火源。

2.井下火灾井下火灾多由电气设备故障、电缆短路、违章操作等引起。

火灾产生的浓烟和高温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辨识方法: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防止短路和过载。

加强电缆管理,防止破损。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的能力。

3.水灾煤矿井下透水事故多因地下水或地面水进入矿井而引发。

水灾可能导致人员溺亡、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

辨识方法:定期检查矿井防水、排水设施,确保正常运行。

加强水文地质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情况。

4.顶板垮落煤矿井下顶板垮落事故多因顶板支撑不当或自然因素造成。

垮落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辨识方法:加强顶板支撑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顶板。

在易发生垮落的地段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5.机械伤害煤矿井下机械设备众多,操作不当或维护不良可能造成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辨识方法: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维护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为员工提供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6.电气事故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众多,操作不当或维护不良可能引发电气事故。

电气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辨识方法: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维护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为员工提供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电气设备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7.窒息、中毒煤矿井下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长时间接触可能造成窒息、中毒等危害。

浅论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

浅论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

浅论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井下作业是指在矿井、隧道、地下建筑等场所进行的作业活动。

由于井下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存在着许多危害因素,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井下作业的安全问题。

井下作业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害气体:井下作业中常常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这些气体是无色、无味、无毒的,但在高浓度下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危害,如窒息、中毒等。

二、高温高湿:井下作业环境通常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容易造成工作人员体温过高而中暑或脱水。

三、噪音:井下作业中常常会发出很大的噪音,对工作人员的听力造成损害。

四、光照不良:井下作业区域光照不良,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和眼部疾病。

五、物理障碍:井下作业空间狭小,地形复杂,存在很多物理障碍物,如石块、垃圾、管道等,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发生碰撞、跌倒等意外事故。

六、易爆易燃物质:井下作业环境中常常存储有易爆易燃的物质,如煤矿中的瓦斯等,一旦泄漏或遇到明火,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

为了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一、通风系统:井下作业地点应设置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及时排除有害气体。

二、防暑降温:在井下作业中应加强劳动保护,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防暑降温设备,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三、噪音控制:采取隔音措施或佩戴防护用品,减少噪音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四、照明设施:井下作业区域应配置足够的照明设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明亮,减少对视觉的伤害。

五、安全防护设施:井下作业区域应供应充足的安全帽、防护服、防护鞋等安全防护设备,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六、严禁烟火:在井下作业区域严禁吸烟、使用明火或易燃物品,以防止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

井下作业存在着许多危害因素,严重威胁着工作人员的安全。

只有重视安全问题,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井下作业的危害,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钻井施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

钻井施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

钻井施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一、引言钻井施工是一项高危行业,钻井作业场地复杂,作业任务繁琐,一旦发生危险事件,其后果将非常严重。

因此,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障施工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二、危险有害因素在钻井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是指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安全设施或环境,包括钻井机、输送带、高处坠落、机械施工等。

2.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指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化学物质或化学物品,包括各种危险物品、有毒气体等。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生物或生物因素,包括各类病毒、细菌等。

4.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包括不合规施工、化工装备设施不良、工艺流程设计不合理、违规操作等。

三、风险评估钻井施工存在的危险因素可能对施工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以确认各项危险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风险。

下面是对钻井施工危险因素的风险评估方法:1.危险程度描述通常用四种颜色标识法来表示各项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红色:表示高危险•橙色:表示危险•黄色:表示一般危险•绿色:表示低危险2.危险等级确定对各危险因素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减少危险风险的对策,最终确定危险因素的风险等级。

3.风险因素控制在对各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后,必须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能够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增加工作安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四、应对措施在确定危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后,施工单位必须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来减少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常见的应对措施:1.巡视检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设立警示标志牌在重要位置设立警示标志牌,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3.培训教育开展定期职业健康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

4.配备安全防护设备根据工作环境和需要,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带、防护眼镜等。

井下作业风险识别和评估

井下作业风险识别和评估

• • • • •
四、其他危害及影响 1、野生动、植物的伤害 ①蚊虫可咬 ②野兽袭击 ③有毒植物
• • • • • •
2、疾病与意外 ①食物中毒 ②水源污染 ③突发性疾病 ④突发性意外 ⑤传染性疾病
• • • • •
3、气候 ①中暑 ②冻伤 ③雪盲 ④紫外线
• • • • • • •
4、自然灾害 ①山洪 ②泥石流、山体滑坡、雪崩 ③地震 ④沙尘暴、台风、飓风、龙卷风 ⑤暴风雪 ⑥雷击等
• 6、潜在的危险化学品在运输,储存、作业中对施工 人员的伤害,化学品泄漏失控,如配酸液制过程中, 酸液及其发挥物对配液人员造成伤害。 • 7、压裂(酸化)施工前后和过程中化学品的发挥, 管线的刺漏,残液的排放对环境造成危害和影响。 • 8、压裂(酸化)在施工期间,产生的腐蚀性残液, 废气或因采油、机油泄漏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 9、在吊装高压管汇时,由于钢丝绳断裂、吊物突然 落下,将设备砸坏或将人员砸伤,砸死。 • 10、连接高压管线与安装井口保护器,在上下压裂车 和进行作业时,安全措施不当或人员疏忽,造成人员 坠落以及落物引起人员伤害。
• 12、检泵过程中,由于电力系统的原因造成人 员触电。 • 13、潜在的危险化学品在运输、储存,作业中 对人员的伤害,化学泄漏失控。 • 14 、在打捞、事故处理、套管整形作业时, 使用爆炸物不当,造成人员伤亡,设备破坏。 • 15、在冲砂、钻塞、压井、套铣、侧钻等作业 中,由于施工压力超过水龙带,高压管线,井 口的压力等级原因,引起管线破裂,造成人员 伤亡,设备损坏。 • 16、从井口排出的作业废水及落地原油等,造 成对土地、农田、水体等的污染。
• 5、民众纠纷
• 二、试油 气)过程中的危害和影响 试油(气 过程中的危害和影响 • 1、井喷。 • 2、在井场搬迁,运输人员和设备以及危 险物品时发生交通事故,可造成多人伤 亡。 • 3、落物导致人员伤亡。 • 4、高空坠落,导致人员伤亡。 • 5、井架倒塌,造成人员伤亡。 • 6、钢丝绳断裂,造成人员伤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井下作业施工中常见的危害因素类型及成 因分析
根据井下作业施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特点并 结合《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1992)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 分类》(GB6441一1986)的有关规定,综合考 虑施工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 态等,对井下作业施工中常见的危险与有害因 素进行辨识
(1)火灾、爆炸
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的 部位有:
一是液化气罐保管或使用不当发生的火灾、爆 炸。产生的原因有:①液化气罐在作业井场搬 家过程中未能有效固定而发生倾倒或与其它物 体撞击致使减压阀损坏等;②液化气管线未能 及时更换产生的老化露气现象;③炊具的损坏 等。
二是起下油、抽工序中所产生的油水溢流或溢 出的可燃气体由于控制不当发生的火灾事故。 产生的原因有:①井场动用明火烧烤工具;② 井场或外来人员吸烟引燃溢流或可燃气体;③ 井场使用电气焊未签动火报告或采取控制措施 不全面;④静电或雷击引燃可燃气体。
(2)井下作业施工可能发生事故的影响因素具 有一定的复杂性。
由于井下作业施工都是露天作业且大多数施工 井都不能当天完井。同一作业场所受环境因素 影响较大,在不同的工作时间中风险也有可能 不相同,作业人员有可能随时面临新的工作环 境;不同的工种面对的风险也不一样且这些作 业人员又处于同一作业层面中,相互之间的影 响很大,增大了危害因素辨识的难度。
(3)各工种间的相互配合的协调性将直接影响 现场施工安全。
不同工种的作业人员分散于作业现场的不同部 位,面对具体的施工问题,一般靠自己的主观 意识做出判断,易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 工作环境改变等不安全因素,如施工准备及收 尾转运期间由于井场每一个工作人员需要做的 工作不同,而且又是同步,如果不能有效配合 易造成现场混乱极易引发事故。
井下作业风险识别
钻井作业HSE风险识别
二、井下作业危害因素的识别 井下作业施工是确保油田原油生产任务顺利完
成不可或缺的关键点,也是油田原油生产过程 中重要环节之一。因其作业场所在野外,因此, 井下作业施工具有点多面广、施工场地流动性 和差异性大、施工作业环境复杂、劳动强度大、 危险系数高等特点。所以对井下作业施工中存 在的各类危害因素进行系统识别和评价,并有 针对性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风险削减措施,对 保障作业施工现场人员人身安全、全面保障油 田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④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等因素都直接关 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是各类作业活动中都可能存在 的风险,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 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的人身伤 亡事故。井下作业施工中可能发生物体 打击的施工工序有:
1 油田井下作业施工的特点
(1)井下作业施工流动性大、施工场所分散。
井下作业施工场所不固定,作业施工过程中经 常转战于各个井场,同一个施工井队所面临的 每一处施工井的井场条件、运转路线也不相同。 因此,每一口施工井的转运路线的路况、运输 车辆的安全性、井场的工作环境等因素都对作 业施工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
气候影响,纵观中石油的大部分油田春 秋季节多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自 然环境恶劣,作业施工人员长年都是进 行着露天的体力劳动。这样,就容易导 致作业人员生理或心理发生一定的变化 (如疲劳、情绪不稳定、缺少睡眠、疾病 等)。
(5)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作业队伍呈现 年轻化。
井下作业施工的特点是:作业环境差、卫生条 件差、劳动强度大、危险性大等原因。从业人 员文化水平较低、人员年龄结构偏低,对各种 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QHSE“两书一表” 的掌握有一定难度,在工作中经验主义、好奇 心理、侥幸心理占有优势,什么都不怕,什么 都敢干,对于井下机械设备总想摸一摸、看一 看、操作一下,且年轻人自负心理较重爱面子, 对于事故隐患往往视而不见,认为事故是别人 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淡化了安全意 识,增加了危险和有害因素。
(6)作业现场的危险与有害因素的多样性和动 态性。
井下作业施工除具有与一般工作场所相同的危 险与有害因素以外,还有其特殊的多样性,如 高空落物、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起重 伤害、火灾、中毒、中暑、冻伤、传染病等; 工作场所的不断变迁,使危险与有害因素呈现 出明显的动态性。鉴于上述特点,一般情况下, 可根据井下作业施工井场周边环境、天气状况、 施工工序、施工人员构成等,对现场危险有害 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削减 措施,必要时应停止施工。
三是用电线路老化搭铁或用电设备、设施线路的火灾事故有:①野外露营 房内堆放杂物较多且与电热板距离过近致使堆 放的杂物由于烧烤时间过长引起火灾;②施工 人员在露营房内吸烟时烟头随处乱丢未及时掐 灭而引起火灾事故。
(2)高处坠落
由于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攀爬井架、 摘挂、刺洗抽油机驴头等工序,稍有不慎就有 可能发生高空坠落的事故,对执行这些工序的 人员造成伤害。产生的原因有:
①执行这些工序人员的身体状况不良(如:睡 眠不好、带病工作、情绪不稳定、精神疲劳、 恐高症等)的原因登高作业时极易引发高处坠 落事故 ;
②气候条件异常(如酷寒、酷暑、五级 风以上)引发的事故;
③设备、设施缺陷(如井架梯子开焊、 断裂、结冰、结霜、抽油机刹车损坏、 梯子缺失、无处系安全带、岗位安全带 完好情况);
(4)作业环境及施工条件差异大。较复杂的地 理条件和环境条件会对井下作业施工安全造成 影响。
油田大部分油水井均处于野外,且常常被农田 包围,附近的一些村民随意占用井场征地种田, 致使一些施工井的井场面积狭小,从而导致这 部分施工井安全通道不畅;野外露营房无法按 规定距离摆放;管、杆桥也不能按要求搭摆; 施工溢流随时有可能流淌到农田中,同时附近 村民还经常到施工现场捡拾落地原油,严重干 扰了正常的施工秩序,无形中增加了施工井的 难度和施工人员的工作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