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置换法在杂填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北方地区强夯置换法在路基处理中的运用

北方地区强夯置换法在路基处理中的运用强夯法是强夯置换法构建的基础与前提。
在处理含水量较大的粘土时,强夯法效果并不明显,施工质量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强夯置换法就是在此种背景下出现,不良地基是强夯置换法应用的主要范围。
加固效果显著、施工周期较短是强行置换法的明显特征,在施工费用方面,强夯置换法同样占据绝对优势。
因此可在大面积内推广应用该种方法,为北方地区路基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应有贡献。
一、作用原理强夯置换法是利用夯锤高起吊后落差产生的高冲击能将块石、片石等性能较好的粗颗粒硬石材料强力挤入地基中,在地基中形成多个粒料墩,在强夯置换过程中,原土基结构被破坏,地基土被压缩并产生裂隙,增加了排水通道,粒料墩一般都有较好的透水性,利于土体中超孔隙水压力消散产生固结,随着时间的增长,土体结构强度会逐渐得到恢复,粒料墩穿过软土层达地质持力层,同时与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地基整体承载力得以显著提高,沉降也明显减小,从而使地基各项指标满足工程要求。
二、工程概况某高速公路一段路基通过濒海地段,分布有较多渔民养殖虾池,淤泥质粉质粘土分布在地表,深度一般为3.9m,局部最深处达5.5m,软土主要为近代河相沉积,软土层下为粉质粘土层或角砾层,地下水位也较高,淤泥质粉质粘土具有高压缩性,承载力低,物理力学性质差。
高速公路路基宽28.0m,公路一级荷载,设计时速120km/h,软土路基段平均填土高度6.0m,路线通过区域空旷,附近没有居民区和建筑物,工程环境对噪音敏感度低,综合考虑设计方案采用强夯置换的方式处理。
三、准备以及调试强夯置换设备在实际开展强夯置换工作时,需要使用大量机械设备,一般带有门架的履带式强夯机是开展现场施工时应用的机械,这对强夯机械设备提出较高要求,其单击夯能必须超过2000kN·m,强夯锤质量以及起吊高度都有明确要求,其质量需要严格控制在20吨,起吊高度为10m。
高强度结构钢管材焊接是构成起重臂应用的主要材料,在刚度以及重量方面,起重臂占据绝对优势,尤其是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
强夯法在处理路基中的应用分析

强夯法在处理路基中的应用分析摘要:当前工程建设中大量存在堆填不久的松散土问题,采用强夯法加固新近回填土地基具有较大的普遍性。
公路路基施工中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不仅能提高地基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而且还能改善其抵抗液化的能力和消除黄土的湿陷性。
关键词:强夯法路基施工技术应用强夯法亦称为动力固结法,有别于静力固结法。
强夯分为主夯、副夯和满夯三个阶段,是改变深层土体结构的动力方法,其原理是:将很重的锤起吊到一定的高度后自由落下,使其很大的势能转变成冲击能。
这种势能转换为冲击能,同时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冲击力。
如此反复冲击地面,使深层湿陷黄土的结构产生裂隙,结构破坏,孔隙变小,水分从孔道被强行挤压出去,减少压实土的含水量,增加土的密度,达到处理湿陷黄土的目的。
一、强夯法的概念强夯法又叫动力固结法,是将重锤(一般l00kn~400kn)从高处自由落下(一般为6m~40m),给地基以冲击能和振动。
国外最大的夯击能曾达至u50mn·m。
它适合加固从砾石到不饱和黏性土的各类地基土。
强夯法不仅能提高地基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而且还能改善其抵抗液化的能力和消除黄土的湿陷性。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士和素填土等地基。
强夯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它不仅能提高地基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而且还能改善其抵抗震动液化的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对饱和黏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使土粒重新排列从而降低其压缩性,强夯法是我国目前最为常用和最为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之_。
强夯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机具简单,施工方便,加固地基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泛,能缩短工期和降低工程造价等优点。
强夯法在开始时仅用于加固砂性土和碎石土地基,经过几十年的应用与发展,通过改进施工方法和改善地基土的排水条件,强夯法逐渐适用于加固从砾石到黏性土的各类地基。
强夯法在处理公路路基中的应用分析

强夯法在处理公路路基中的应用分析摘要:强夯法由于具有设备简单,施工便捷,适应范围广,节省材料,降低投资,工期短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具有施工速度快,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文章通过分析强夯法在公路路基中的施工工艺,提出了在施工中应注意的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强夯法路基检测Abstract: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has simple equipment,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wide adaptation range, save material, reduce investment, short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other advantages,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processing of gravel, sand, low saturation silt and clay, collapsible loess, miscellaneous fill foundation and soil, high construction speed, good treatment effect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in highway subgrad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ut forward to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construction points an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Key Words: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Roadbed; Testing引言强夯法常用来加固碎石土、砂土、非饱和粘性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等类地基基础,广泛应用于工民建、公路、铁路路基、机场跑道、码头等地基处理工程。
强夯置换法在沿海半挖半填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强夯置换法在沿海半挖半填路基处理中的应用【摘要】在某滨海核电站三通一平工程中,沿海道路路基采用半挖半填设计。
部分填方路基处于沙滩和乱石滩上(ⅰ级软土fak<80kpa),因此通过强夯置换法,使路基承载力达到fak≥250kpa,此工法简单易用,加固效果显著,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强夯法;沿海路基;半挖半填;1.工程概况本道路工程位于广东珠江出水口附近,道路设计等级为二级公路,路线沿海岸线布置,大致呈南西-北东向展布。
道路整体位于沿海坡面上、沿岸的沙洲上或近岸海水中,起始里程碑桩号是k0+0.00~k2+827.142,全长2.83km,在0.00~+25.00m高程范围内延伸。
施工区域地貌属于低山地貌,道路通过地段地势险峻、地形复杂,地表分布大量不规则花岗岩球状微风化掩体,起伏变化大,线路的趋向基本顺沿山势。
主要构筑物有路基、涵洞等工程等,总造价约5000万,工期12个月。
2.工程地质条件本道路工程穿越的地层总体为第四季冲洪积层、残积层和燕山期岩浆岩,侵入时代早白垩世(燕山四期)γ53(1),为浅色的花岗岩,见图1。
图1 道路示意图通过工程地质详勘获得的岩土参数见表1。
该区域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该南海区域潮汐多为不规则的半日混合潮流,为往复流,潮时不等,潮差一般2~3m,潮流受海岸线弯曲和岛屿地形的影响,平均海水面1.40~1.90 m。
3.强夯设计及施工本道路设计标准为二级公路,设计年限30年,设计最高潮位3.47米,路面标高设计为8.5米,路面宽12米,路基宽15米,路基要求承载力fak≥250kpa。
路基采用半挖半填进行土石方平衡的设计方案节省投资。
部分路基需要填海,回填高度为6~8米。
其中k0+205~k0+600路基区域海滩存在0.4~2.1米厚淤泥及0.5~1米厚淤泥质粉砂,且位于常水位以下,海深1.2米。
普通的地基处理施工方法无法进行处理,因此采用强夯置换的处理方案。
强夯置换法就是采用动荷载对地基进行加固的方法,通过重锤破坏原有土体结构并使之重新排列,在形成的凹坑中用强度较高的土石填满,再次夯实,最后达到一个较为密实、稳定的地基承载力高的岩土结构。
道路路基处理中强夯法的应用

道路路基处理中强夯法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发展逐渐加快,涉及建设行业的范围也随之扩展,良好的地质条件能够为工程施工提供有利条件,但也避免不了在恶劣的地质状况下对公路工程进行施工。
在地质不良的状态下对公路工程进行施工时,应先对地质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
由于地基处理的方法多样,因此应运用于工程实际相符的方式进行应用。
本文对道路路基处理中强夯法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路路基处理;强夯法;应用强夯法可以说是当前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的使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地基处理的质量,确保工程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其最为主要的优势就是应用范围较广,在任何土壤结构中都能够使用,即使是我们最为头疼的软土地基中强夯法也能够取得较为突出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地基施工的质量,并且还能够有效节省施工材料,加快工程施工进程,这些优势也使得该方法在当前地基处理中颇受重视并且其发展前景也极为不错。
1强夯法施工技术基本概述及优势分析1.1强夯法施工技术的基本概述强夯施工方法也叫动力固结法,指的是将重锤提高到一定的高度,然后使其自由下落,依靠重锤强大的夯击力和冲击波,使工程地基迅速固结的方法。
强夯法适用性比较强,无论是砂性土还是非饱和粘性土,亦或杂填土的地基都可以使用强夯法快速的夯实地基,只是在夯实的时候具体的夯实变数以及所用的重锤的质量、形状等是不同的。
例如,对于非饱和的粘性土地基来说,使用强夯法处理工程地基的时候,所使用的重锤必须表面光滑,在具体夯实的过程中一般采用连续夯击或者分遍夯击的方法,夯击的次数和夯实的深度要根据具体的工程地基施工要求来定。
强夯法的应用范围比较广,能够应用在建筑、水利、机场、公路、铁路、港口码头等各种工程地基的施工当中。
相比于其他的地基夯实方法,强夯法具有显著的加固效果,能够使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得到显著的提升,降低压缩系数和孔隙比,从而避免振动液化的出现,有效消除地基的湿陷性和膨胀性。
浅谈强夯置换法在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2 工 程 概 况
某 高 速公 路 一段 路 基 通 过濒 海 地 段 , 分 布 有较 多渔 民养殖 虾池 , 淤 泥质粉 质 粘土分 布在 地表 , 深 度
一
等坚硬粗颗粒材料 , 粒径和含泥量需严格控制, 不宜 大 于夯 锤 底 面 积 直径 的 0 . 2倍 , 粒 料 含 泥量 不 超 过
高速公 路路 基 宽 2 8 . 0 m, 公路 一I 级荷 载 , 设 计 时速 1 2 0 k m / h , 软 土 路 基 段平 均 填 土 高 度 6 . 0 m, 路
线 通过 区域空 旷 , 附 近没有 居 民区和建 筑物 , 工 程环
增 刊
王希超 : 浅谈强夯置换法在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进 一步 提 出了强 夯 置换 法 来 处 理 不 良地 基 , 强夯 置
现 场施 工 机 械 采 用带 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门架 的履 带 式 强 夯 机 ,
换法是利用巨大的冲击能将块石 、 碎石等粗颗粒材 料夯击形成连续的强夯置换墩 , 并使强夯置换墩 穿 过软土层达地基持力层 , 强夯置换法具有加 固效果
1 0 %, 同时控 制粒 径 大于 3 0 0 am 的颗 粒含 量 不超 过 r
全重的 3 0 %。
般为0 . 0— 3 . 9 m, 局 部 最 深处 达 5 . 5 m, 软 土 主 要 为近代 河相 沉积 , 软 土层下 为 粉质粘 土层 或 角砾层 ,
地 下水 位也 较高 , 淤 泥质粉 质 粘土具 有 高压缩 性 , 承
生裂隙 , 增加了排水通道 , 粒料墩一般都有较好的透 水性 , 利 于土 体 中超孔 隙水 压力 消散 产生 固结 , 随着
强夯法在市政道路杂填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强夯法在市政道路杂填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摘要:摘要:本文以鄂西北十堰地区某市政道路工程为实例,根据杂填土的具体性质、力学特征及工程特性,针对性地提出路基强夯处治方案,为类似杂填土路基处治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杂填土;强夯;夯击能;压实度;1、杂填土工程性质杂填土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地面填土层。
杂填土的工程性质主要有:1)性质不均匀,厚度和密度变化较大;2)地基变形大,并伴随着湿陷性;3)土层压缩性大,强度低;4)孔隙较大,渗透性不均匀。
杂填土的工程性质决定了其不能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必须进行处理,满足工程要求后才能作为路基使用。
2、工程地质条件某市政道路工程位于鄂西北十堰地区,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50m,设计车速60km/h。
道路走廊带范围地势不开阔,地形起伏较大,沿线丘陵、冲沟相间分布,地形地貌较复杂。
①杂填土(Qml)层:杂色,松散,不均匀,高压缩性。
②粉质黏土(Qel):黄褐色,可塑~硬塑,主要为残积砂质粘性土,,中压缩性,中等干强度。
③-1强风化绢云石英片岩层(Pt2):灰黄色~青灰色,强风化。
③-2层中风化绢云石英片岩(Pt2):青灰色,中风化。
③-3层微风化绢云石英片岩(Pt2):青灰色,微风化。
3、杂填土路基处理方法杂填土地基处理一般采用换填法、灌浆法、沉管挤密砂石桩法、石灰桩法及强夯等处理方法。
强夯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适用土质范围广、加固效果明显以及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由勘察资料可以看出,该市政道路的杂填土多为开山弃方,属于粗颗粒土,无生活垃圾,适合采用强夯法处理。
与其它处理方式相比,强夯法具有工程效果好,工程造价低的特点,同时也能加快施工进程,缩短施工工期。
4、强夯法简介4.1强夯法强夯法亦称动力压实法或者动力固结法,是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夯实,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改善地基性能。
强夯法处理杂、素填土地基,即使用冲击型动力荷载,使土体中的空隙体积减小,土体变得更为密实,从而提高土体强度。
浅析强夯置换法在道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浅析强夯置换法在道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5-10-15T09:51:20.42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6月总第199期供稿作者:战军王卫东施进贤[导读] 1.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青岛开发区分院,山东,青岛,266555 2.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青岛,266555) 3.青岛正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555 强夯置换法在软基处理中效果显著、且造价低、处理时间短,具有其它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1.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青岛开发区分院,山东,青岛,266555)(2.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青岛,266555)(3.青岛正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555)【摘要】文章通过对比分析道路软基处理的各种方法,得出强夯置换法在软基处理中效果显著、且造价低、处理时间短,具有其它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强夯置换法的施工工艺并对设计参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强夯置换法;滨海道路;软基处理引言软土在我国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湖盆地周围及山谷地均有广泛分布。
所谓软土,从广义上讲就是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
根据空隙比及有机质含量,结合含水量、压缩系数、渗透系数、快剪强度及天然容重等,可将软土划分为软粘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及泥炭等五种类型,前三种天然容重在16~19KN/m3之间,后两种天然容重在10~16KN/m3之间。
习惯上常把软粘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总称为软土。
我国各地的软土都有近似相同的共性,主要表现在:<1> 天然含水量高、空隙比大:含水量在34%~72%之间,空隙比在1.0~1.9之间,饱和度一般大于95%,液限一般为35%~60%,塑性指数为13~30,天然容重约为15~19 KN/m3。
<2> 透水性差:大部分软土的渗透系数为10-8~10-7c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强夯 在 经 济 上 是 合 理 的。 强 夯 法 消 耗 的 材 料最少,采用换填 方 案 需 换 填 土 方 约 15×104 m3,造 价增加1~2倍,且 垃 圾 外 运 对 环 境 影 响 大。 采 用 打 入 桩 方 案 造 价 估 算 要 增 加 3~5 倍 。 推 广 强 夯 置 换 法 应用必将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表 1 各 土 层 有 关 设 计 参 数
层序 ①1 ①2 ①3 ①4 ①5 ②
岩土层名称 杂填土 淤泥
淤泥质填土 素填土 素填土
中风化砂岩
土 层 厚 度/m 2~5 4~6 4~6 4~8 1~2
承载力特征值 fak/kPa 70 40 60 100 180
1 200
压缩模量 Es/MPa 3.5 2.0 2.5 4.0 10.0
夯 击 次 数 与 遍 数 :夯 击 次 数 一 般 每 遍 取 3 次 ,一 般 夯3遍,再进行满夯。每一夯击点夯完一击后,即用块
收 稿 日 期 :2010-06-24;修 改 日 期 :2010-08-02 作 者 简 介 :单 红 军 (1970- ),男 ,安 徽 宿 州 人 ,安 徽 省 天 元 路 桥 建 设 有 限 公 司 工 程 师 .
后地基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试验采用中等 能 量 级 3 000kN·m 的 夯 击 能,
夯 锤 重 180kN,直 径 1.2 m,落 距 16 m。 试 验 内 容 包
括 :有 效 加 固 深 度 、置 换 深 度 、地 基 容 许 承 载 力 。
2.2 强 夯 地 基 质 量 检 验
对 强 夯 置 换 地 基 ,无 法 取 得 土 的 代 表 性 的 物 理 力
间 歇 时 间 :各 遍 间 的 间 歇 时 间 取 决 于 加 固 土 层 中 孔 隙 水 压 力 消 散 所 需 要 时 间 。 本 工 程 为 强 夯 置 换 ,可 连续夯击施工。
现场测试设计现场的测试工作是强夯施工中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施工之前应进行现场试 夯,以便取得设计 数 据。 根 据 本 段 地 质 条 件,可 仅 对 地面及深层变形、振动加速度测试。 其目的是:① 了 解地表隆起的影响范围及垫层的密实度变化。② 研 究 夯 击 能 与 沉 降 量 的 关 系 ,用 以 确 定 单 点 最 佳 夯 击 能 量。③ 确定场地 平 均 沉 降 和 搭 夯 的 沉 降 量,用 以 研 究强夯的加固效果。④ 通过测试地面振动加速度可 以了解强夯振动影响的范围。将地表的最大振动加 速度为0.98m/s2 处作为设计振动影响安全 距 离,为 了 减 小 强 夯 振 动 的 影 响 ,可 在 夯 区 周 围 设 置 隔 振 沟 。 1.3 施 工 要 求
p/kPa 50 100
150 200
s/mm 0.36 0.69 1.01 1.45
计 算 结 果 p/kPa p0 大于200
图1 夯后静载荷试验 p-s曲线
从夯后p-s 曲 线 可 以 看 出,当 压 力 增 加 到 200 kPa时,p-s曲线仍 呈 直 线 变 化,从 沉 降 速 率 和 下 沉 量 来 看 地 基 的 承 载 力 远 远 大 于 200kPa。
对 强 夯 置 换 深 度 采 用 地 质 雷 达 探 测,地 质 雷 达 (GPR)方法 是 一 种 用 于 探 测 地 下 介 质 分 布 的 广 谱 (10MHz~1GHz)电 磁 技 术。 通 过 对 接 收 的 反 射 波 进行分析就可推断地下地质情况。检查强夯加固的 范围同深度。
夯实置换深度检测在夯实区沿纵向布置了4条 侧线,横向布置了10条侧线,点距0.2 m。 图 2 为其 中一条横向测线成果。
1 强夯设计
1.1 原 理 强夯置 换 法 在 国 外 亦 称 “动 力 置 换 与 混 合 ”法
(Dynamic replacement and mixing method),因 为 墩 体 填 料 为 碎 石 或 砂 砾 时 ,置 换 墩 形 成 过 程 中 大 量 填 料 与墩间土混合,越浅 处 混 合 的 越 多,因 而 墩 间 土 已 非 原来的土 而 是 一 种 混 合 土,含 水 率 与 密 实 度 改 善 很 多,可与 墩 体 共 同 组 成 复 合 地 基,取 得 较 好 的 工 程 效果。 1.2 强 夯 设 计
地基与基础
D I J I Y U J I C H U
单 红 军 :强 夯 置 换 法 在 杂 填 土 路 基 处 理 中 的 应 用
强夯置换法在杂填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单红军
(安徽省天元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强夯法多年来广泛应用在建筑、水利、交通、港口等多种工 程 地 基 加 固 上,文 章 介 绍 了 强 夯 置 换 法 在 城 市 道 路 深 厚 杂 填 土 及淤泥质土地基加固上的应用,内容包括试验、施工、检测。采用强夯置换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益 和 社 会 效 益 ,目 前 正 是 中 国 城 市 建 设 的 大 发 展 时 期 ,可 供 同 类 工 程 参 考 。 关 键 词 :地 基 加 固 ;强 夯 置 换 法 ;锤 重 ;落 距 中 图 分 类 号 :U412.222;TU472.3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3-5781(2010)05-0664-03
3 结束语
(1)强夯 在 技 术 上 是 可 行 的。 目 前 该 工 程 施 工
《工程与建设》 2010年第24卷第5期 6 65
地基与基础
D I J I Y U J I C H U
单 红 军 :强 夯 置 换 法 在 杂 填 土 路 基 处 理 中 的 应 用
已结束,经检测地基 满 足 设 计 要 求,证 明 强 夯 置 换 法 在 处 理 杂 填 土 、淤 泥 质 土 地 基 是 完 全 可 行 的 。
施 工 中 对 局 部 土 层 较 软 地 段 ,可 填 入 片 石 、碎 石 , 强 夯 挤 淤 。 强 夯 处 理 经 验 收 合 格 后 ,填 筑 路 基 前 在 地 表填一层0.4 m 砂 砾 垫 层,加 强 路 基 排 水。 另 外 在 施 工 过 程 中 要 求 对 路 基 左 侧 淤 泥 进 行 适 当 卸 载 ,以 挤 淤隆起量不超过路床高为限。对路基外侧采石坑余 部 建 议 将 其 征 用 ,作 为 城 市 绿 化 用 地 。 因 为 该 处 若 不 控 制 地 表 荷 载 的 稳 定 性 ,将 可 能 导 致 地 基 侧 向 位 移 造 成道路破坏。 1.4 质 量 检 测
6 64 《工程与建设》 2010年第24卷第5期
单 红 军 :强 夯 置 换 法 在 杂 填 土 路 基 处 理 中 的 应 用
地基与基础
D I J I Y U J I C H U
石 、碎 石 填 平 夯 坑 。 满 夯 是 以 低 能 量 1 000kN·m“搭 夯”即锤印彼此搭接。
垫 层 铺 层 稍 硬 表 层,可铺设2m 碎石垫层。
合肥市樊洼路 B 段 为 废 弃 采 石 坑,长 约 120 m, 土,含有大量建筑垃圾(见表 1)。路基 范 围 内 坑 底 最 宽70~80 m,坑 深 约 18 m。 道 路 沿 坑 南 侧 通 过,道 低处高 程 约 为 7 m,填 土 厚 度 约 15 m,基 底 为 砂 岩, 路红线30m,其中约20m 位于坑内。工程勘察设计 路基范围内土方量近2×104~3×104 m3。为此问 题 时坑底 淤 泥 约 2 m,水 深 约 7~8 m。 由 于 铁 路 箱 涵 业主邀请了多名环境地质专家作了专题论证,经与换 施工向采石坑东侧倾倒了大量弃土、以及后期采石坑 填、打入桩等方案综合比较后认为采用强夯置换对路 西侧的堆弃的建筑垃圾,造成采石坑工程地质环境复 基范围地基进行处理是比较合理的方案 。 [1-4] 杂化,经补充勘察采 石 坑 中 土 层 为 淤 泥 及 杂 填 土、素
学指标,只有通过现 场 载 荷 试 验 来 确 定 地 基 承 载 力,
为 此 ,强 夯 后 进 行 了 载 荷 试 验 。
仪器型 号 Mt-3A 型 荷 载 试 验 机,承 压 板 面 积 0.5m2,夯 后 静 载 荷 试 验 成 果 见 表 2、图 1。
表 2 夯 后 静 载 荷 试 验 结 果
强夯施工结束 后,间 隔 14d 对 地 基 加 固 质 量 进 行检验。检验方法对承载力可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 验确定。检测点分 别 布 置 在 夯 坑 内、夯 坑 外、夯 击 区 边缘。测点数每 30 m 里程长不少于 3 点,据现 场 情 况 可 要 求 加 密 。 检 验 深 度 应 不 小 于 设 计 处 理 深 度 ,对 强夯置换的范围与深度可采用地质雷达检测。此外, 质量检验还包括检查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 据和施工记录。
2 强夯施工
2.1 强 夯 试 验 根据工程要 求,2007 年 5 月 对 工 程 区 域 采 取 了
试夯,通过现场强夯 试 验,确 定 工 程 强 夯 设 计 有 关 参 数,验证中等夯击能 量 级 的 夯 击 能,是 否 能 达 到 有 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