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强夯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探讨强夯法是一种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广泛应用的工程技术,它能够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液化能力,使之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
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强夯法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对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其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强夯法的工作原理强夯法是通过利用冲击力将夯锤重复地击打地面,使得夯实杆(或管)在软土地基中进行下沉和振实,从而增加地基土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其主要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冲击作用:夯锤受到外部力的作用,将其能量传递到夯实杆上,形成冲击力,通过冲击作用使得地基土得到挤压和排水,增加土体的密实度;2. 夯实效果:夯实杆通过冲击力的作用,不断地向下振实土层,使得土颗粒紧密结合,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3. 地基改良:通过强夯作用,改善软土地基的物理性质,提高土体的稳定性,解决软土地基的沉降和液化等问题。
二、强夯法的适用范围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软土地基处理:软土地基具有较差的承载性能和稳定性,易发生沉降和液化等问题,通过强夯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其物理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液化能力;2. 基础加固:建筑、桥梁、道路等工程需要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基础加固,可采用强夯法对软土地基进行深度处理,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3. 沉降控制:对于需要控制沉降的工程项目,可以采用强夯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沉降变形;4. 抗液化处理:软土地基在受到振动或地震等外力作用时易发生液化,通过强夯法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力,增强其抗液化能力。
三、强夯法的优点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高效快速:强夯法作业简单、高效,施工周期短,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对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2. 成本低廉:强夯法施工成本相对较低,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仅需少量的人力和夯实设备即可进行施工;3. 环保节能:强夯法是一种无污染的地基处理技术,对周边环境无影响,是一种环保节能的施工方式;4. 适用性广泛:强夯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软土地基,可以针对不同的工程要求,选用不同的夯实设备和施工方法。
预浸水法-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预浸水法\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摘要预浸水法是利用黄土浸水后自重湿陷的特征,从而达到消除黄土的湿陷性。
强夯法是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预浸水法和强夯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关键词预浸水法;强夯法;地基基础;湿陷性黄土1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1.1 工程概况富蕴八钢蒙库选矿厂位于距富蕴县90km的蒙库,额尔齐斯河主要支流喀拉额尔齐斯河东岸岸坡上,场地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面坡度6%~14%,自然地表起伏不平,场地周围无重要建筑,地基处理面积约5 000m2。
1.2 地质条件根据新疆地矿局第四大队完成的《新疆富蕴八钢蒙库选矿厂工程》地勘报告,拟处理的该选矿厂的筛分间、粉矿仓、主厂房3处建筑场地地基土为黄土状粉土层具湿陷性,拟建场地为非自重湿陷性场地,Ⅲ级湿陷性黄土地基,深度6m~10m。
2 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根据该工程的地质条件,我们进行了多个方案比较:2.1 换土基础换土基础就是把湿陷性黄土全部挖出,然后再回填级配好的戈壁土进行分层夯填。
由于湿陷性黄土比较深,地基处理面积约5 000m2,考虑这种地基处理方案施工的工期长,而且工程造价高。
2.2 挖孔桩考虑到该地基填土厚度有6m~10m,加之拟建建筑物设备基础比较大而多、荷载大,所以采用人工挖孔桩构造要求很复杂,增加了造价,延长了工期,这样的方案也不可取。
2.3 预浸水强夯法地基加固效果显著,使用设备简单,施工方便,速度快,投资省,既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又能增强抗液化稳定性。
经上述方案对比研究后,确定采用预浸水强夯法对地基加固,然后进行钢筋混凝土浅埋基础施工。
3 方案设计及工艺技术3.1 浸水根据场地地质条件,确定单位用水量2.0 m3/m2~4.5m3/m2来安排输水能力。
浸水坑间距为5m,正方形布置,深度5.0m~8.0m(视现场情况定),浸水坑面积以基坑面积为准,当面积较大时可分段浸水。
浅析强夯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浅析强夯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摘要】强夯法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意义和历史背景,然后详细探讨了强夯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技术、优势和局限性,以及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其在地基处理中的实际效果。
还探讨了强夯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发展趋势,并总结了其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展望了强夯法在未来在建筑工程中的发展前景,强调其在解决地基处理难题中的重要性。
强夯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强夯法, 建筑工程, 地基处理, 应用技术, 优势, 局限性, 案例分析, 发展趋势, 总结, 未来展望.1. 引言1.1 强夯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意义强夯法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强夯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意义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地基承载力:强夯法可以通过将钢筋或预应力筋插入土中,然后进行夯实,从而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这样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2.改善土壤性质:强夯法可以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如提高土壤的均匀性、密实性和稳定性,减小土体的沉陷和变形,从而有效地改善地基的工程性质。
3.提高施工效率:相对于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强夯法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效率高的特点。
通过强夯法处理地基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1.2 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历史背景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使用强夯法来处理土壤和地基,尽管当时的技术和工艺与现代有所不同。
在18世纪和19世纪,欧洲的工程师开始将强夯法引入建筑工程中,用于加固土壤和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20世纪初,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在大型建筑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强夯法成为一种重要的地基处理方式。
浅谈强夯法地基处理设计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3 强 夯 法设 计
强夯法设 计主要 参数包括 : 有效加 固深度 、 单击 夯 击能 、 单位 夯击能 、 最佳夯击 能 、 夯击 次数 、 击遍 夯 数、 时间间 隔 、 夯击点 布置和处理 范 围等。
和动应力 , 可提 高地 基土 的 强度 , 低 土 的压缩 性 , 降
改善砂 土 的抗 液 化性 能 消 除黄 土 湿 陷性 条 件 。 同 时, 还可 以提高土 的均匀性 , 减少将来 可能 出现的差
高饱 和度 的粉 土与粘性 土等地基 若对变形 控制不 严
的在夯坑 内回填块石 、 碎石或其 它粗粒材 料 , 并应 通 过现场 试验确定 其适用 性 。 强夯法适 用于城市广 场 、 堆场 、 公路 、 机场 、 工业 与 民用建筑 、 油罐等地 基处理 面积大 的工 程 , 济技 经
深度: H=a ( h ・M・ )
对细 颗粒 饱和 土 , 巨大 的 冲击 能 在土 中产 生 很 大 的应力波 , 破坏 了土体 原有 的结 构 , 使土 体局部 发
生 液化并产生许 多裂 隙 , 增加 了排 水通道 , 孔隙水 使
收 稿 日期 :0 8— 8 7 修 订 日期 :0 8—1 20 0 —1 ; 20 0—1 ; 辑 : 亚 蜂 5编 高 作 者 简 介 : 文 喁 ( 9 8一) . 理 t 程 师 , 李 乌 17 , 助 主要 从 I 地 基 艇 础 』 施 . 地质 勘 察 [ : 作
20 0 8年 第 4期
李文 鹏等 :浅谈 强夯 法地 基 处理 设计及在 工程 中的应用 弱的 细粒土 , 必要 时夯击遍 数可适 当增加 。
浅谈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弹性 的空间体 , 那么 , 夯锤 自由下落过程 也就 是重力势能转换
为动能的过程 , 即随着夯锤 下落重力势能越来越 小 , 动能则 随 之越来越 大 , 在落到地面以前 的瞬间, 力势 能的极大部分都 重
转换 为动能 , 夯锤夯击 地面时 , 这部分 动能被分 化成 三部 分 :
一
部分以声波形式向四周传播 , 一部 分 由于夯锤 和土体摩擦
分析 , 软土强夯效果决定于地基土的含水量 、 粒径 级配及孔隙
比的大小 。此外 , 软土的土层性 质也很 重要 。我 国工程 技术 人员根据多年 的工程经验 , 认为对含水量大于 6 % , 隙比大 o 孔 于 15 粒径小于 0O 5 m粘粒 占 3 % 以上 的饱 和软粘土不 ., .0 m 0 宜采用强夯法 。国外 , 一些 国家认为粘 土粒径 小于 0 O 2 m .0 m 不能用强夯法处理 。第十届土力学及基 础工 程会议认为土 中 小于 0 0 5 m 的颗粒 占 2 % ~3 % 时不适宜采 用强夯法处 .3m 5 5 理 。德国有学 者认为 颗粒直径 小于 0 O 2 m 占 1% 一1% .0 m 0 5 时 , 用强 夯法 要慎 重 , 果采 用 , 击 的间隙 时间要加 长 。 采 如 夯
个波场。强夯 理论认为 : 压缩 波大部分通过 液相运动 , 使孔
隙水压力增大 , 同时使土颗粒错 位 , 土体骨架解体 。而 随后 到 的剪切波使土颗粒处于更 密实 的状态 。占总能量 6 %的瑞 利 7
波, 其竖 向分量起到松动土的作用 , 但其 水平分量 可使 土得 到
我 国在处理填海 地基 的工程 中使用强 夯法 取得 了成 功 , 夯 强 法便在沿海地区进行 了推广 应用 , 取得 了较好 的经济效 益和
浅析强夯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浅析强夯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强夯法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它是在地面上使用锤击钻机或重锤等设备,将钢制板件或者钢管不断地打入地下,以改善地基土的力学性质,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
在建筑工程中,强夯法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基处理工程中,例如建筑物的地基处理、道路工程的地基处理等等。
一般来说,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地基承载力和抗沉降能力在进行建筑工程时,地基的承载力和抗沉降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地基不够稳固,不仅会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会导致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等问题。
强夯法通过在地下不断打击老旧的土壤,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加密土壤颗粒,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处理坚硬难以处理的地质环境在一些坚硬的地质环境中,如黏土、沙岩、石灰岩等,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强夯法可以利用锤击钻机或重锤的强大动力,将锥形钢筒或钢管不断地打入土层中,从而有效地改善地基的物理性质。
3. 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成本相比于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如灌注桩、板桩等,强夯法不仅施工速度快,而且施工成本低,因为它不需要使用大型机械或设备,只需使用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完成处理。
另外,强夯法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地基处理,从而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效率。
4. 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强夯法不同于其他的地基处理方法,它不需要挖掘大量的土方,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噪音和震动。
因此,强夯法在一些城市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以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强夯法是一种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不断锤击土壤,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缩短施工周期,减小影响,改善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然而,在使用强夯法的同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切勿在不适合使用强夯法的地质情况下强行使用。
强夯法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强夯法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摘要:强夯法对基底的加固处理具有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较低等特点,现广泛用于机场跑道、高速公路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地基的处理施工。
针对以往的施工经验对强夯法在地基处理的经验进行阐述,借此与同行彼此交流。
本文从强夯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全面系统地归纳了强夯施工与质量控制之间的要点,并阐明强夯法对加固地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强夯法;施工;地基;控制检测中图分类号: tu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强夯法的由来、定义强力夯实法简称强夯法,强夯法加固地基一般是反复将夯锤(质量一般为10~40t)提升到一定高度使其自由落下(落距一般为10~40m),对土进行强力夯实,其特点是先将机械能转换为势能、再变为动能(即夯实能)对土体产生冲击作用,夯锤通过很大的冲击能(500~8000knm)使地基土中出现冲击波和很大的动应力,排出土(石)体中的气体和水体,迫使土(石)体迅速固结,降低其压缩性,改善土的振动液化条件,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等,并能提高土层的均匀程度。
强夯法首先由法国于1969年用于夯实滨海填土,由于方法简单,快速和经济,在地基中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自从1975年在技术刊物上介绍强夯加固技术后,引起广泛重视,并迅速得到推广。
从粉土、粉细砂土可液化地基到湿陷性黄土地基都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强夯法的施工设备和工作流程1、强夯法的施工设备比较简单,包括:1.起重设备(履带吊即可);2.大吨位重锤(可用铸铁锤或钢壳包混凝土芯锤);3.门支架;4.自动脱钩装置;5.水压力观察计;6.水准仪,经纬度仪等测量设备;7.推土机。
2、强夯的工作流程(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2)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3)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6)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重复步骤至(3)和(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7)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8)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浅谈软基处理中的强夯法

浅谈软基处理中的强夯法摘要:本文介绍了强夯法在软基处理中的作用机理,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强夯法;软基处理;质量控制前言:软土地基因强度低,压缩性高,渗透性小等特征而不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甚至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处理,使其变得足够坚固,提高地基的固结度和稳定性至设计的要求。
强夯法是利用强烈的夯击能量加固地基的方法,可提高土体的固结度与承载力,降低土的压缩性,消除固结沉降。
由于强夯法处理地基速度快,效果显著,施工机具简单,可以利用某些废料,变废为宝,且适用土质范围广,所以在铁路、建筑、水力、港口等工程的地基处理中应用较多,在软基处理中也有更好的前景。
1:强夯法的作用机理及适用范围: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法国梅那尔公司在重锤夯实基础上创造的一种动力加固地基的方法。
它利用起吊设备,将10~25吨的重锤提升至10~25米高处使其自由下落,依靠强大的夯击能和冲击波作用夯实土层,从而使地基土在强大的冲击能的作用下土体强制压缩或振密,局部液化,夯点周围产生裂缝,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溢出,经过效压密,使土体重新固结,从而提高土体的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改善地基的受力性能。
强夯法在开创之初,仅用于加固砂土和碎石土地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应用,它已经适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的处理,它也可和其他技术结合处理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黏性土地基,主要用于砂性土、非饱和粘性土与杂填土地基。
对非饱和的粘性土地基,一般采用连续夯击或分遍间歇夯击的方法;并根据工程需要通过现场试验以确定夯实次数和有效夯实深度。
现有经验表明:在100~200吨米夯实能量下,一般可获得3~6米的有效夯实深度。
2:强夯法的施工工艺:强夯法的施工工序如图1所示3:强夯机具的选择:强夯机具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机具选择的不当对施工效果的影响比较大,而且有时理论方案可行,但是施工难度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强夯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5-07T11:55:43.65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作者:李秉琪
[导读] 强夯法的施工工艺简单,速度较快,适用性强,可提升3倍的地基强度,使土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而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抵抗外界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
强夯法适用于碎石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杂填土和软土等地基处理,能大大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符合现代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
李秉琪
中铁建工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丰台区 100070
摘要:强夯法的施工工艺简单,速度较快,适用性强,可提升3倍的地基强度,使土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而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抵抗外界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
强夯法适用于碎石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杂填土和软土等地基处理,能大大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符合现代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强夯法;承载能力;地基处理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不良地质条件对于施工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其中软土地基就是一种不良地质。
为了保障工程的安全实施,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强夯法是最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强夯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专业探讨,希望为相关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1建筑地基施工中应用强夯技术的目的和优势
在建筑地基施工中应用强夯技术,是为了通过外力的夯击能和冲击波,来改善地基土层的内部结构,利用强大的撞击来密实土层中的颗粒,消除土层中存在的缝隙,排除掉土体重的水分,以此来加强建筑地基的稳固性,使其能够承受更多的重力,提高建筑地基基底的承载力。
强夯技术加工处理具备一定的优势:第一,能够对碎石土、粉土、砂土、粘性土、素填土等在各类建筑地基软土层进行加固,在运用一般处理方法对大块碎石类土及建筑生活垃圾或工业废料构成的杂填土进行处理无法得到加固时,运用强夯法则具有显著效果,与其它技术措施相结合也能在软土地基加固中得到使用。
若是加宽旧建筑,将新拓宽的建筑与之前所修的建筑完美结合起来,则也可以运用到强夯技术;第二,强夯技术所需要的成本比较低。
其在施工过程中无需额外制作建筑材料,只是利用夯击的力量来处理土层,这就使得其在运输费用、施工费用方面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也缩短了建筑地基的施工周期,能够节省一定的施工成本。
除此之外,强夯技术的实施过程中,不会运用到太多的机械设备,工程造价比较低。
而且其施工速度比较快,对于建筑地基施工来说,强夯技术是一项极具经济性的施工技术;第三,强夯技术在操作上比较方便,其所需要的施工工具比较简单,主要为履带式起重机、工具式门架、夯锤等,当存在有限的起吊能力时,可结合龙门架等设施进行运用,设备比较简单;第四,强夯技术在建筑地基施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好,能够真正起到固结的作用。
利用强夯法对建筑软地基进行处理后,能够使地基承载力及压缩模量得到显著提升,提升干密度,使得压缩系数及孔隙比得到降低,对场地均匀性得到提升,进一步将湿陷性及膨胀性消除,避免振动液化出现。
通常情况下,有效强夯处理深度为3~6m,最大8m。
第五,强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保证建筑地基的均匀性,在实施建筑地基强夯技术的时候,无论是落锤的高度,还是速度都是保持一致的,并且夯锤的重量也很固定,这样就可以保证夯点的均匀性,可有效避免建筑地基土层出现不均匀沉降。
2工程概况
2.1工程内容介绍
重庆轨道交通十号线朱家湾车辆段整体处于半填半挖状态,挖填方总量约为750万方。
由于车辆段处于山腰位置,填方高度较高,最大填方边坡高度约64m,为减少工后沉降及保证工程质量,故采用强夯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强夯总面积达1099808㎡。
2.2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地基夯实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后续施工作业在把控范围内,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地形地质勘查、重型机器设备等的准备、夯实工艺的确定等。
首先,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地形进行勘查,预测其未来发展状态。
其次,根据勘查结果合理选择强夯机、起重机及其他大型施工设备。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根据强夯工艺来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
在进行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开展活动,进而从根本上确保夯实牢固。
施工现场的勘查是前期准备工作的重点,勘探人员要利用专业的设备进行钻探,并进行原位测试,组织土木试验,分析施工现场的填土面积、成分、地下水位和未来地质的变化等。
经过勘查发现,该建筑工程的回填区水分含量较高,且由于原址为水塘,因此土层较为湿润。
场地地层由上至下分别为第四系全新统素(杂)填土(Q4ml)、崩坡积层块石土(Q4col+dl)、残破积层粉质粘土(Q4el+d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岩层,基岩中厚层砂质泥岩、砂岩为主。
根据勘查结果,继续开展试夯工作。
试夯能为强夯工作奠定基础。
根据勘探人员对地质的考察结果,对回填区域进行试验作业,进而获取实际的夯实距离及锤重等信息。
本次试验场地为回填区北两侧,设计填土的厚度为9m。
准备强夯设备,将其击能设计在2000kN/m2。
试验时间为30d。
试验后,根据国家规定的有关条款对地基进行检测,检验强夯效果。
本次试验的沉量为1m,有效加固深度5m,夯击次数7~8击,夯距5m。
在相同面积进行第二次试验,结束后与第一次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5.5m以内土层结构基本达到要求,由此可以判断有效加固深度为5.3~5.9m,但底部仍旧有2.4~3m的土层结构未能达到标准。
在两次试验结束后,最终确定对厚度大于4m的土层应分成两步进行夯实工作。
2.3实际夯实工作
通过试夯得出:土层若大于4m,将得不到有效的夯实处理。
因此,对于大于4m的土层,需要进行三次夯实处理,但三次强夯击能值应控制合理范围内,这样才能满足回填土的实际需求。
本工程第一次夯击能为2000kN/m2,第二次夯击能为2000kN/m2,第三次夯击能为2000kN/m2。
三次夯距均设定为5m。
在正式开展强夯工作后,每一次的夯实都应按照施工方案严格进行。
通常,会将两次的夯击点穿插进行,以确保夯击时所传递的能效均衡。
在整个夯击工作进行中,都应以降低夯锤质量、缩短落锤距离的方式,尽可能发挥夯击的有效性,提升土层结构的稳固性。
由于回填土层的水分含量较高,在夯击时又常遇到降雨天气,场区内出现大量积水。
因此,为疏通排水,在场区内设置了30m×30m的集水井,并利用钢筋笼包过滤网,填满碎石,利用水泵抽水,通过消防水带将水引向周围水沟。
3施工注意事项
3.1质量控制
当夯锤的高度达到一定高度时,需要在暂停之后继续提升,在脱钩之后,使锤缓缓下降,整个过程应连续进行,避免在不合理停滞情况下影响施工效果。
在每次的捣固中,应保证夯锤的稳定性。
在动态压实过程中,压实点距离的偏差不能超过10cm。
捣固时,如果捣固坑底部不平整,需要对底层的垫片进行处理。
如果出现降水情况,夯实坑应及时回填,避免坑内渗水,最大程度地保证压实效果。
3.2其他注意事项
在压实的过程中,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需要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对振捣的范围进行控制,同时详细了解各个施工设备以及地上和地下管道的结构,设置相应的控制措施,充分适应现场的施工环境。
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是强夯施工时使用的主要设备,在重夯实过程中,要求我们提前在夯实范围内检查施工土的含水率。
一般确保建设土壤含水量在10%左右,如果含水量太大,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通过排水或双昞减少水分后施工。
为减少施工中各个环节中的数值误差,需要对含水率进行详细检查,使其符合规定标准。
4结语
强夯法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施工技术要求不高,操作简捷,同时可以起到很好的地基加固效果。
作为施工人员,在使用强夯法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应严格按照强夯法施工操作流程进行把控,按照地基适应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案,最大限度的保障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为建筑工程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晓.强夯法在新疆干旱地区湿陷性黄土基础处理中的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3):114-115. [2]保国平.浅谈强夯法在水利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3):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