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病理影像诊断
小细胞肺癌的影像学表现

小细胞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摘要目的: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现收集我院经病理及细胞学证实的小细胞肺癌180例进行分析、以总结出小细胞肺癌的X线及CT表现,从而提高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水平。
方法:180例均有CT或X线检查并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X线及CT表现为肺门或纵隔边界清楚分叶状肿块影108例,表现为肺内病灶呈结节状或分叶肿块状影45例,表现为阻塞性肺炎或阻塞性肺不张22例,表现为中量或少量积液,纵隔未见明确移位5例。
肺转移100例,脑转移5例,肝转移7例,肋骨转移3例,胸膜转移10例。
结论:小细胞肺癌以肺门纵隔肿块(即中央型)最为多见,阻塞症状较轻,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较高,早期发生转移,早诊断早治疗极为重要,CT及X线检查对小细胞肺癌诊断有极为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X线表现;CT表现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40例、女性40例,年龄在19~81岁,平均年龄约为45.8岁,36~40岁发病率最高,均有X线胸片或胸部CT为依据,经X光引导下穿刺取病变组织活检,痰检、纤支镜检及手术病理证实为小细胞肺癌。
临床上有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消瘦等症状。
2主要X线及CT表现180例小细胞肺癌,右肺100例、左肺80例,其X线及CT表现如下:2.1肺门、纵隔型X线表现:肺门或纵隔边界清楚肿块,密度均匀。
多呈分叶状,少数表现为肺门结构不清。
CT表现:以肺门、纵隔肿块为主共108例,单侧肺门肿块65例、双侧者43例,难以分辨原发灶和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2.2周围肿块型X线表现:肺内病灶呈结节状或肿块状,可有分叶。
边缘光滑或有毛刺,均有深分叶或短毛刺。
CT表现:肺实质内肿块或结节状为主要表现,均有深分叶或切迹,共45例,同侧肺门淋巴结有肿大32例,纵隔淋巴结肿大13例,远侧有阻塞改变3例。
2.3气道阻塞型①表现为阻塞性肺炎或阻塞性肺不张;②CT表现为阻塞性肺炎或阻塞性肺不张共22例,其中阻塞性肺炎改变8例,一侧性肺不张9例,上叶肺不张5例,隐约可见肺门肿块3例,肺内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轮廓不清。
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表现与诊断方法

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表现与诊断方法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的CT表现、分型及诊断途径。
方法对60例SCLC的CT表现回顾性分析,18例病理对照、观察,分析SCLC的CT表现与病理关系。
结果肺内肿块、肺门与纵隔淋巴结广泛肿大,是SCLC的CT表现特点,CT诊断的可靠性大约为80%,结合经皮穿刺活检可提高到90%。
结论CT螺旋扫描结合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是SCLC确诊的主要手段。
标签:小细胞;肺癌;CT表现;诊断小细胞肺癌(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相比,发展快、预后差,易通过淋巴与血行转移。
合理有序的综合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少数病例可能治愈。
1 材料与方法用的60例SCLC的临床、CT与病理资料为我院2012年~2014年经治病例。
确诊依据为术后病理(11例)、纤维支气管镜(16例)、经皮穿刺活检(33例),其中各检查结果之间可有重叠。
根据术后标本观察,结合影像学材料作回顾性分析,SCLC的大体病理形态可分为周围肿块型(19例),长轴进展型(41例)两大类。
全部病例的CT扫描层厚、层间距均为10 mm的螺旋扫描,部分病例还有病变层面的薄层扫描图像重建及增强CT扫描[1]。
2 结果2.1周围肿块型(19例)X线平片与CT图像均可发现4级以下支气管源性肿块,直径>5 cm者13例,肿块边缘光滑、锐利酷似良性肿瘤,但多有分叶征;周围肺血管集束征阴性,但可有推移,其中9例误诊为良性病变。
CT薄层扫描圖像重建后可见支气管中断6例;增强效应阳性(增强后CT值上升30 Hu以上)者1例;同侧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者12例。
根据术后病理观察,肿块穿透支气管壁向周围肺组织侵犯。
镜检可见癌细胞呈堆积性生长,周围肺组织出现压迫性肺不张,未见渗出性改变,本组19例中仅有1例在术前明确诊断,余者皆为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后证实。
2.2长轴进展型(41例)X线与CT图像表现为肺门、纵隔肿块者34例,其特点是以支气管为中心的纺锤型肿块或广泛的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所形成的纵隔固定。
肺小细胞癌、多灶性肺癌

肺小细胞癌、多灶性肺癌文章来源于熊猫放射肺小细胞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肺癌,被认为起源于Kulchitsky细胞。
(左) 小细胞肺癌。
PA胸片显示典型的影像表现,包括巨大的纵隔和右肺门淋巴结肿大。
(右) 同一患者,轴位CT显示巨大的纵隔和右肺门淋巴结肿大,导致上腔静脉完全阻塞(箭)。
淋巴结转移是小细胞肺癌的典型表现,是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常见原因。
(左) 小细胞肺癌。
PA胸片显示右肺门周围分叶状肿块,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引起的气管右旁凸起。
小细胞肺癌通常表现为纵隔淋巴结肿大。
(右) 同一患者,冠状CECT MIP图像证实右侧中央型肿块伴右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这些是小细胞肺癌的典型影像表现。
(左) 小细胞肺癌。
胸片显示左肺门肿块,导致左肺下叶支气管和左肺下叶肺不张。
(右) 同一患者,轴位CT和PET/CT图像显示左肺门区一个巨大的中央型软组织肿块,包裹并阻塞左肺下叶支气管,导致左肺下叶肺不张。
肿块表现出强烈摄取 (最大SUV = 11)。
(左) 小细胞肺癌患者,呼吸困难。
PA胸片显示一个巨大的右肺门区肿块,分叶状,边界不清。
(右) 同一患者,冠状CT显示右肺门肿块,右肺上叶支气管闭塞(黑箭),气管隆突下淋巴结肿大(白弯箭)。
小细胞肺癌典型表现为中央型肿块,其代表原发肿瘤和/或转移性淋巴结肿大。
(左) 小细胞肺癌。
轴位CT显示左肺上叶不规则实性结节,边缘有分叶,周围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孤立性肺结节是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罕见表现。
如果没有转移,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右) 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矢状CT显示多个椎体发生硬化性骨转移。
来源于:太帅图库多灶性肺癌Mutlifocal Lung Cancer•同时存在的肺癌: 同时检出2个或2个以上肺癌,无转移•异时性: 不同时间检出2个或2个以上肺癌,无转移•原发性肺癌伴卫星病灶•肺癌伴相同的组织学转移(左) 转移性肺癌。
小细胞肺癌25例影像学诊断

76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 年 12 月第 1 卷第 12 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Dec 2007 .Vol. 1,No. 12
2 结果
本组 25 例小细胞肺癌中,化疗 23 例,化疗合并放疗 1 例,化疗合并手术 1 例。虽然疗效好,但发展较快,转移较 早,预后较差,其 1, 3, 5 年生存率分别为52% ( 13 例) , 16%
(4 例) ,4% ( 1 例) 。治疗前穿刺活检及手术后病理切片
见后。
3 讨论
小细胞肺癌在 X 线影像上绝大部分表现为中央型肺
肺癌采用 X 线 CT 等诊断,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结果 25 例小细胞肺癌中,中央型24 例,周围型仅 1 例, 中央型中初次胸片 X 线表现为:肺门肿块型4 例,纵隔型肺癌表现 7 例,肺门及纵隔肿块伴肺野内阻塞 性改变 13 例。结论 小细胞肺癌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早发现早诊断有利于及时治疗。
示同情和理解,使患者拥有信赖和安全感,并提示紧张与脆
弱不利于疾病恢复。此外 ,对患者 的提 问及疑虑要 耐心解 释,消除不必要的紧张。要使患者懂得 ,积极 的动机未必带 来积极的效果,只有加上科学 的治疗才可能取得 良好 的
效果。
小 细 胞 肺 癌 25 例 影 像 学 诊 断
李大林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25 例小细胞
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2. , 学会控制 自己的情绪 传染病患者必须学会 自我排 遣,特别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将不 良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 使之不扩展、不蔓延。 2. 8 为人处事要胸怀坦荡 患者与人交往中,只要胸怀开 阔,以信求实,以实求信 ,不愉快的事就会少得多。 2. , 学会“自思” 这是一种思维 自我净化的过程,传染病 患者可以日记等形式回忆一天的生活,进行 自我“冶炼”,久 之 ,就会形成一种善于“克 己”的高尚品质 ,不仅有助于洞开 视野 ,改善心境 ,同时也丰富了知识。
小细胞肺癌的CT征象、诊断和鉴别诊断

小细胞肺癌的CT征象、诊断和鉴别诊断作者:韦文桦何启辉陈乾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04期[摘要]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的CT征象。
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各36例。
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检查,比较两组的肿瘤位置、强化、形态、支气管闭塞和肺不张、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大血管受侵情况等。
结果小细胞肺癌多为中央型,肿瘤与支气管长轴平行,晚期发生支气管闭塞合并肺不张,而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即可发生阻塞性改变;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或者融合、大血管受侵犯发生率高。
结论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有一些特征性区别,可作出倾向性诊断。
[关键词] 肺癌;小细胞肺癌;CT诊断[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4-0086-01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肺癌中的一种类型,占肺癌的20%~30%,近年来发生率不断上升。
为提高对小细胞肺癌影像学的认识水平,本文对36例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SCLC 36例,男32例,女4例,平均年龄(60±12)岁,非小细胞癌(NSCLC)36例,男30例,女6例,平均年龄(59±8)岁。
1.2 检查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64层VCT,行层厚为1.25 mm螺旋容积扫描。
扫描参数:探测器配置64×1.25,射线束宽度20.00 mm,电压120 kV,电流135 mAs,由肺尖到膈肌连续扫描,螺矩1.375:1,重建间隔1.25 mm;所有病例均做平扫和增强扫描,用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100 mL,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速率(3.5~4) mL/s。
小细胞肺癌病理影像诊断71页PPT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小细胞肺癌病理影像诊断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病理角度看小细胞癌的CT特征

病理角度看小细胞癌的CT特征黄医生 19:32这是1例小细胞癌话雪 19:32恩,是,有融合趋势俊豪 19:32这是小细胞癌吗?血管漂浮征啊,我还想考虑淋巴瘤呢?话雪 19:33主要看融合黄医生 19:33这是另外一例小细胞癌+大细胞癌话雪 19:34恩,对,圆,没毛刺话雪 19:34等下话雪 19:35这样能解释不?俊豪 19:36生长均衡,相当于冰冻血管?话雪 19:37不是,生长均衡说的是圆话雪 19:38冰冻纵隔说的是侵袭强俊豪 19:39因为血供丰富,才不容易坏死,因为没有坏死,才没有形成血管破坏吗?黄医生 19:39既然侵袭性强,为什么肿瘤内的血管没有侵及?王兆宇 19:41我的理解是:小细胞癌侵袭力强,破坏力不如鳞癌强黄医生 19:42@王兆宇?嗯,明白了,多谢王老师!王兆宇 19:43病理上,SCC细胞较小,胞质很少,黏附力差,肿瘤有一种软软的感觉。
俊豪 19:47就是说,能看到完整的血管,除了淋巴瘤,还要想到小细胞肺癌吧?王兆宇 19:49二者形态还是有差别,小细胞癌是实性结节,原发性淋巴瘤常有GGO(粘膜相关淋巴瘤GGO特别多)。
俊豪 19:53嗯,我再按照这个思路延伸一下,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小细胞的肿瘤是不是有个共同点——细胞结合比较致密,血供相对丰富,少见坏死,容易包绕血管生长,也少见钙化。
比如淋巴瘤,小细胞肺癌,小圆细胞瘤。
这个观点能站住脚么?黄医生 19:53早期小的小细胞肺癌,血供是差的俊豪 19:54所以假如比较软,血供比较丰富,看到内部血管,少见坏死,就要想到小细胞的肿瘤?比如腹部淋巴瘤,确实比较软,容易包绕血管生长俊豪 19:56早期肺癌,肺动脉供血的时候,血供大都是偏差的吧?黄医生 19:59大腺癌常显著强化,CT值可达100以上黄医生 19:59但小腺癌王兆宇 20:00早期SCC血管没太多关注,坏死在病理上还是有的,只是很细很散,坏死区直径常小于1mm,所以影像上不容易看出坏死,增强时常有均匀散在低密度的感觉。
肺小细胞肺癌: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基因、影像学表现及治疗进展

形 ,细胞质很少 ,有很细的颗粒状核染色体 ,但缺乏或看不到
核仁 。 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率 很高, 平均2 mi l l 有8 0个有丝分 裂细胞 , 这在显微镜 下可帮助 区别于其他的肺非小细胞肺癌【 ” 】 。
现在或曾经是吸烟者[ 3 1 , 但 是, 仍有少数患者是从未吸过烟 者[ 4 1 。
是 细支 气 管肺 泡 癌 的 早期 征象 [ 2 0 - 2 1 】 。大 约 三 分 之 一 的 鳞状 细 胞
腔静脉综合征【 1 。少 见但 却有鉴别诊断意义 的临床表现是副肿 瘤综合征 、副肿瘤神经异常 ( P N Ds )、神经介导性晕厥 。及早 发现这些较特异 的症状可 明显提高 隐匿性 的早期并有很高治愈
肺 小细胞 肺癌与很多特殊 的基 因表 达有关【 7 j 。一些重要 的 基因及分子特 点都被报 道过,包 括原癌基 因的激活 ,损 失或 失 活其他肿瘤抑制基 因等 。 几乎所有 的肺小细胞肺癌都在 3 p ( 1 4 ~ 2 3 )上存在肿瘤抑制基 因 F HI T 的失活 。另一个常见的发现 是
在7 p 2 2 . 3上拷贝数增加 ,这是遗传上编码有丝分裂纺锤 体组装 检查点蛋 白 MA D1的阎。几乎所有 的患者都有肿瘤抑制因子视
胞肺癌标本 中, 这有助于鉴别于淋 巴瘤。K i . 6 7蛋 白是细胞增殖 的标记物 ,小细胞肺癌对 . 6 7蛋 白有高表达 率,一般标本 中
平均表达率为 7 0 % ̄9 0 %。有病理学家建议如果标本中 . 6 7 的表达率低 于 2 5 %,基本可以排除小细胞肺癌【 ” 】 。 五、影像学表现 1 9 5 7年,美 国退伍军人肺癌研究协会将小细胞肺癌 分为两 组 :局限型— —肿瘤体积可被一个放射野包括;而 其他的被 定 义为弥漫型I 】 。5 0年 后,国际肺癌研究协会推荐运用第 7 版 肺 癌分期分类标准对 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分期。 1 . 周 围性肿块:周围型小细胞肺癌基本 占全部小细胞肺癌 类型的 3 5 %口 。分叶征是周围型肺 癌最 主要 的 C T征象 ,形成 分 叶征 的基础为: ( 1 )肿瘤细胞在每个方 向上的生长速度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