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形体与形体结构正方体球圆柱
几何归纳法 名词解释

几何归纳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几何化归纳法
一切形体都可概括为简单的几何形体组合,这就是几何归纳法。
归纳法是以各个特殊的、个别的情况的论断作为基础,归纳出一般的或整体的结论。
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叫做归纳法。
它是通过对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进行考察,找岀它们的共同属性,然后概括岀这一类事物都具有这个属性的一般性结论。
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塞尚发现,一切物象的形态无论结构多么复杂,都可以概括为几种几何形体,即立方体、圆柱体、圆球体和方(圆)锥体的结构形式。
这种将客观物象归纳、概括为基本几何形体的方法,我们将其称为“几何归纳法”。
一切形体都可概括为简单的几何形体组合,这就是几何归纳法。
几何要素是几何公差(旧标准称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简称为要素。
要素——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
几何要素计算法即上述的这些要素的计算方法。
1。
立体图形梳理

立体图形的框架结构分析内容领域:空间与图形一级结构:立体图形二级结构:立体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测量教材对立体图形分三个层次安排的:1、直观整体感知。
(第一学段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2、具体刻画特征。
(第二学段认识长正方体和圆柱圆锥的特征。
)3、度量。
(第二学段从测量表面积、体积的角度认识)第一学段第二学段一上二上三上四下五下六上六下认识物体观察物体观察物体观察物体认识长方体展开与折叠露在外面的面观察物体面的旋转认识圆柱体认识圆锥1、教材呈现形式:一上:(1)通过分、摸实物认识几何体特征。
(2)建立实物与立体图形的联系,认识立体图形。
(3)拼搭积木进一步认识几何体。
二上:(1)观察长方体实物(讲桌)体验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观察长方体模型辨认正、侧、上三个面。
(3)观察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辨认表示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4)搭建简单物体并观察,体验不同物体的某一面的形状可能相同。
三上:(1)根据指令搭积木,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2)问问题搭立体图形,想象所搭形状,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四下:(1)根据观察点想先对象形状的变化,判断位置与变化图的对应关系。
培养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推理能力。
五下:(1)长方体的认识:a、借助生活场景辨认长、正方体。
b、借助长、正方体模型认识顶点、面、棱。
c、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长、正方体的特点,并利用表格进行整理,加深对长、正方体特点的认识。
(2)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a、剪长、正方体盒子,直观认识长、正方体的展开图。
b、通过将展开图折成长、正方体,体会展开图与长、正方体的联系。
(3)露在外面的面:a、呈现堆箱子的生活情境,观察并求出露在外面的面积。
b、用学具摆出其他的堆放方法,体会堆放方法不同,露出的面积可能会发生相应变化。
c、按图摆放小正方体,探索露出部分的变化规律。
(4)折叠:a、通过想、画、做将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圆柱体、球体、正方体与圆锥体的结构素描_素描初步:几何体基础教程_[共7页]
![圆柱体、球体、正方体与圆锥体的结构素描_素描初步:几何体基础教程_[共7页]](https://img.taocdn.com/s3/m/721e9fc8b7360b4c2f3f64c7.png)
难易指数: 训练指数: 临摹时间: 60 分钟
训练目的:
在刻画时要注意每个物体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刻画灰面 的过渡变化时要自然。深入了解各个物体的结构形体的 绘制,把握整体的轮廓线与结构线。
4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绘画步骤
步骤一 安排好画面的整体构图,以较长的直线概括地画出各个物体的轮廓线。进一步完善圆 柱体与球体的形体绘制。刻画球体的轮廓时,要深入了解球体的透视与结构。整体外 轮廓的线条较圆润、平滑。
3.2 圆柱体、球体、正方体与圆锥体的结构素描
圆柱体,是长方形水平旋转的形态,其顶面和底面的圆平面的圆心连线是圆柱体的中轴 位置,形成了其宽度为圆面直径的圆柱形态,外观轮廓为方形。球体,是一个连续曲面的几何体, 由球面围成。正方体,是各个面都相等的特殊长方体。圆锥体,类似平面中的扇形,是由扇 形和底部的圆形组成的几何形体。
列举头部五官基本几何形体,肢体基本几何形体

列举头部五官基本几何形体头部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之一,包含了五官,每个五官都有其独特的基本几何形体。
以下是头部五官的基本几何形体的列举:1. 眼睛(Eye)眼睛是头部最重要的感官器官之一,它的基本几何形体是圆形。
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眼睛的形状都是圆形或接近圆形的。
眼球的外形是一个球体,而眼睛的眼睑则呈现出圆形的形状。
眼睛的基本几何形体决定了它在头部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距离。
2. 鼻子(Nose)鼻子是头部另一个重要的感官器官,它的基本几何形体是三角形。
鼻子的形状由鼻梁和鼻尖组成,鼻梁是一个向上延伸的三角形形状,而鼻尖则是一个向下延伸的三角形形状。
鼻子的基本几何形体决定了它在头部的位置和相对大小。
3. 嘴巴(Mouth)嘴巴是头部的一个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几何形体是矩形。
嘴巴的形状由上唇和下唇组成,上唇呈现出一个向下凸起的矩形形状,而下唇则呈现出一个向上凸起的矩形形状。
嘴巴的基本几何形体决定了它在头部的位置和大小。
4. 耳朵(Ear)耳朵是头部的另一个感官器官,它的基本几何形体是半圆形。
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的形状是一个向外延伸的半圆形,中耳和内耳则是位于头部内部的半圆形结构。
耳朵的基本几何形体决定了它在头部的位置和相对大小。
5. 头发(Hair)头发虽然不是一个感官器官,但它也是头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几何形体是线条形。
头发的形状由无数条线条组成,线条的长度、粗细和密度决定了头发的整体效果。
头发的基本几何形体决定了它在头部的分布和造型。
列举肢体基本几何形体肢体是人体的四肢,包括手臂和腿部。
每个肢体都有其独特的基本几何形体。
以下是肢体的基本几何形体的列举:1. 手臂(Arm)手臂是人体上肢的一部分,它的基本几何形体是圆柱形。
手臂由上臂和下臂组成,上臂从肩膀到肘部呈现出一个向下延伸的圆柱形状,而下臂从肘部到手腕则呈现出一个向下延伸的圆柱形状。
手臂的基本几何形体决定了它的长度和粗细。
2. 手(Hand)手是人体上肢的末端部分,它的基本几何形体是椭圆形。
形体结构

3、切挖形体:外部形体与切挖掉的空间的形体 组合。如切开的苹果,砚台等。
4、其它复杂不规则的组合形体。
小结:
运用基本形和组合形体的观念去 概括对象,是一种符合造型规律 的科学方法。只要首先抓住了对 象形体结构中最基本的几何形及 组合关系,就能把握作画对象特 征和整体感觉。
四、什么是基本形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到 的物体的立体形象是多种多 样的,但是可以概括为六面 体、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 四类,我们把这些形体称为 基本形体。
基本形体
圆柱体——以矩形的一边为轴, 使矩形旋转一周所形成的立体。 锥体——横剖面向一端逐渐缩小 的尖状立体形态。 圆锥体——直角三角形以夹角的 任意一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 立体。
二、如何把握形体结构:
我们要把物体画得正确,就 要从各个角度来观察、理解和 分析。要把不透明的物体看作 透明框架式的物体。 那么,这个框架式的物体就 是这物体的形体结构。
三、运用概括的艺术手法
不同物象形体变化很多,但如果加以简化,均可 概括为单纯的几何形体。“画鸟两个蛋 ,画马 两片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形 体 结 构
一、什么是形体结构?
形体结构是绘画最主要的因素, 能否表现出结构深度, 是衡量绘画水平的重要标志。 形体指对象的形状体积,结构指形体 的组合关系。要描绘客观对象 时,都要准确表达对象形体结构, 这是绘画的基本特征,是现象与 本质的区别,概括对象形体结构的实质, 对形体结构的观察理解至关重要。
基本形体
六面体——具有六面体和长宽高的立 体形体,含立方体、长方体、扁方体 等。 立方体——六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围 成的,立体,也叫正方体。 球体——圆面所包围的立体,球体的 表面称为球面,是半圆以直径为轴旋 转而形成的立体和表面。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1.形体的对比与调和不同形状和体量的形态构成使形体呈现出对比与调和的关系。
反映这种关系最典型的是简单的几何形体。
如正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它们之间具有统一感和整体性,使人最容易认识和理解对比与调和。
几何原理的形式美感不仅从它本身得到体现,还在其他艺术中、建筑小表现得淋漓尽致。
世界上许多著名建筑因为很好地运用了几何原理成为建筑艺术史上的丰碑。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古罗马的万神庙,还有古罗马大角斗场。
无不折射出这种最主要和简单的对比与调和。
设计师的成功就在于巧妙地将各种形状从属于基本形,使基本形这一特征得到强调。
形体的对比与调和要突出主体,强调其他部位对主体的从属关系,同时通过控制主从关系,尽量用形体中细部的形状来取得对比与调和的效果(如古罗马大角斗场每一个细小的形体都从属于椭圆形状)。
强调高度,加强高低对比是突出主体的一种方法,因为当形体高低反差大,且有―定的体量结合时,就会产生力量感。
另一种突出主体的方法是次要部位的形状与主体相同而体量较小,尺寸也较小。
如同法国巴黎的凯旋门中央门道的尺寸明显大于两边步行门道的尺寸。
一方面,在视觉上、高的形体比低的形体更容易吸引人的视线,圆的比直的更令人注目,因此对比手法的运用能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另一方面,人的视线也会因动静对比而产生趣味感。
建筑设计师有意将楼梯的尺寸做大,其实质就是让暗示运动的要素充满趣味。
利用形状来协调形体使之形成统一感在形体构成中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如果大的形体中所有小形体的尺寸和体量是一样的,这些小形体排列的距离也一样.无形中这些形体会呈现出一种几何美感,表现出强烈的统一感。
一旦形状和尺寸的协调同形体的细小部位结合,那么这种由外及里的协调则会表现出形体的整体性,是对比与调和的高度体现。
2.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研究形体的色彩具有积极的意义.构成形体的天然色彩材料与经过施色的材料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关系。
它们相互对比在视觉上给人以紧张感和刺激感,一旦它们形成调和关系则给人以色彩的秩序感。
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篇一」(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篇二」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圆柱体、圆锥体、球体、正方体画法步骤

学习素描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石膏几何体概括了自然界各种不同的形体。
从研究石膏几何体和静物着手,是素描入门的开始。
研究几何体,便于理解物体的形体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便于理解物体的明暗调子和立体感。
素描这些最基本的规律,也贯串在其它一切复杂的形体中间,几乎包含了素描造型的各种关系。
通过对几何形体的理解和描绘,可以培养表现各种复杂形体的概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素描打下基础。
我们今天先画一下石膏几何体的结构素描!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几何体吧!这些几何体你都叫得出名字不?没关系我们要画得好就行了!当然我们先从最简单容易的开始吧!球体的描绘圆球体与立方体相比较两者有着强烈的反差,圆球体的结构特征与立方体刚直的形态对立。
完全是由弧形构成的,给人以柔美、圆润、含蓄而灵动的感觉。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象均可以概括成立方体和圆球体这两种基本形态,也可以说立方体和圆球体是自然界中两种最基本的形态,两者的对立关系也完全符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矛盾着的统一体之中”的这一基本规律。
矛盾着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转让,方中寓圆,圆中有方,这两种视觉形象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符号化的客观依据。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圆球体的形体结构。
如图1是概括了的圆的形体结构。
图1圆球体圆球体的结构关系,要比方体复杂得多了,为了便于了解我们还是要对圆球体的结构关系加以概括,便于理解其形态构造。
如图2所示,是圆球体基本构造。
图2 圆球体的形体结构圆球体的绘画步骤① 首先画一个正方形,画出对角线,找出一个交点为圆球体的圆心点,通过此圆心点作水平线和垂直线,找出圆球体外轮廓线与正方形相切的四个切点,(图3)。
图3-1 圆球体的绘画步骤一② 然后用“切”的方法渐次地把这个方形由方的形态变为圆的形态。
如图3-2所示,先用短直线逐渐的画出圆形的大体轮廓,再调整成圆形。
图3-2 圆球体的绘画步骤二③ 调整线条,用圆滑曲线将圆修整一下。
用橡皮反复调整,直到感觉圆形画圆了为止,(图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立方体1、构成①三大面立方体是规范化的形体。
它是长、宽、高都相等的正方体。
也就是说,从立体造型的观念观察,它由六个相等的正方形组成,它所占有的空间,是一个规范化的立方体(图35)。
图(35)立方体是一切物体造型的最抽象化的形体,其长、宽、高形成了三个方向的空间尺度,这就是所谓的三度空间(三维空间)。
每一个具体的特定的物体,都可以表现为立方体三度空间(边长)的不同比例变化。
正是不同的空间长度造就了不同物体的特殊的形体状态,并构成千差万别不同形状的面。
美术造型,就是从标准化的基本立体的构成规律出发,去观察一切具有特殊形态的形体(图36)。
图(36)②五调子可以发现在立方体受光和背光的转变棱线处(a),由于视错觉的作用,明部显得更亮些,暗部更暗些,这个更暗的棱线称为明暗交界线;由明暗交界线向暗部(b)为暗色调(暗灰);再向深处色调渐亮(c)是为反光(中灰);在明部由于顶面和垂直面的折射光线不同,顶面(d)更亮(亮调);垂面(e)是顺光稍灰(亮灰)——如此,在立方体的三个不同面方向上,就有了五个基本的明度差别,这就是五大调子(图37)。
图(37)由此可知,在任何一个置于有光空间的物体体积上必然都有这五种基本的明暗要素。
只不过,由于形体和光线的复杂程度不同,这些明暗变化或丰富或概括或强烈或含蓄而已。
2、透视透视,是人从不同角度、距离观看物体时的基本视觉变化规律,它所包含的主要视觉现象是近大远小。
①近大远小从绝对正视或顶视的角度去观察物体,几乎不可能为画家所取。
我们对立方体的写生,一般都处在一定的倾角下。
从一个立方体的构架中,前面的方形面看上去大于后面的方形面,这是固定的视点形成视觉透视缩小的结果。
从(图38)中可以了解透视大小变化的基本规律。
认识这个透视的原理很重要,掌握了它,对于后面将要学习的课题和表现一切物体的空间透视变化都有了科学的依据。
图(38)②透视变形立方体的侧面和顶面又是另一种透视变化。
在正方形向纵深的延展中,由于透视变化使其高边不等,纵深的边缩短,从而成为不规则的长方形(顶面也如此)。
这就是透视中方形面的透视变化。
由此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向纵深伸展的倾斜面都因为不同的倾角产生不同程度的缩小和变形。
③消于一点由六个面组合的正立方体,在透视的变形中,可呈现多种不同的形态。
其中,向纵深的伸展(形成由大至小的变化)最后都必须消失在地平线的一点上(消点),而向两侧延伸,消失于地平线的两个点上(灭点)(图39)。
图(39)3、明暗从任何一个倾角上观察立方体,都能看到三个方向面。
能够正确地画出三个面的透视形和组合的外形,就能画出正确的立体空间,然而,素描还必须进一步借助明暗的变化层次,表现出更真实的体积的量感、光感以及空间感来。
这些表现,要借助科学的规律,更要靠艺术的感觉。
4、写生①画线画立方体首先要练习正确握笔画直线、横线、竖线都要轻松而不死板,这些线,开始画是假定性的,可以调整和移动(图40)一个方形是由反复地对四个边的长短比例、垂直角度的调整而后,才画得正确的。
图(40)②看形画形在画立方体时要时刻看到两条线之间所含有的方形,首先是画立体高度的顶横线,然后以此为根据画出方形的底边位置,接着以其高为尺度,画出方形两边的位置,在画透视的两侧和顶面方形时,也同样要先看出它透视变形的特殊形,然后再如前法画位置,最后要回到整个立方体透视轮廊上来调整(图41)。
注意向纵深透视的边线最终要都能在视平线(地平线)的一个点消失。
图(41)③画明暗画大明暗系统。
明部暂时空白,首先抓住明暗交界线的方棱向暗部涂色调,从上向下,从前向后,依次涂出由暗渐渐过渡到次暗的反光部分(图42)。
立方体的影子较反光稍暗,这样才能衬托出暗部反光的透明感。
明部是用比暗部亮得多的灰色,把中间亮色调画出来,这样最亮的层次就显现出来了。
图(42)④排线涂调子暗色调往往是多层次反复加暗的。
排线要均匀细腻,两层有交叉,这样色调柔和而润泽。
所以,最初的线和明暗都只能是试探性留有较大余地的色调,只要达到预想明度的七八分就可以了(图43)。
图(43)⑤调整调度对已经画出的立方体要用感觉去看,检查是否符合一个规范的正立方体感觉(图44)。
图(44)二、圆球体1、圆球体的构成圆球体是立方体的变化。
它是以立方体的中心对角线的交点为心点,均匀旋转的形式。
因此本质上圆球体是由无数个方形面组合而成的,它具有多面性和多向性。
圆球体仍有六个基本的方向面,不过是六个规范的弧面罢了(图45)。
图(45)2、圆球体的透视与立方体不同,从任何角度观察圆球体,都具有同样的圆形的轮廊,这一轮廊都与视点距离相等。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圆球体的明暗交界线是处于透视变形状态的,即近弧大远弧小,参照(图46)就能了解明暗交界线实际是两个半圆球的结合线(即球体剖面)。
这个剖面的透视在方形面的透视中就能发现它的正确透视规律。
圆球体的明暗交界线和投影,随光源的投射角的变化而转换不同的位置,其交界线有不同的倾角透视,而阴影则总是与其摆置的平面,消失在同一视平线上。
图(46)3、圆球体的明暗规律在一定角度的固定光源下,圆球体明暗交界线的球体剖面总是与光源呈垂直状态的。
这是一个圆形的暗色调带,由这个交界处向暗部转就产生了渐亮的反光色调,接着由于转向了阴影区又渐暗;在交界处向明部转去,色调由顺光弧面的亮灰色明度逐渐增强到明亮的亮光带。
圆球体的色调转变是极细微的,其细微程度,就如人们在圆球面上看不到一个实在的平面一样难以观察。
我们试把圆球的明暗色调变化比作地球上的昼夜轮回,其明部是白昼,其中有太阳初升的晨曦,日上中天的正午(高光)和日落西山的傍晚,明暗交界线的另一方是夜的黑暗,而暗中也有月亮升起的反光(图47)。
图(47)圆球体的明暗交界线实际并非单一的暗色调,它向两侧的弧线是渐明的,最暗的部分只是一个椭圆形的面。
而其它的中间色,也是以一种有规则的新月形的面,由中间向两侧渐亮或渐暗转变的。
这是因为,圆球体除受到主体光源的直接照射外,还会受到周围物体反射光的弥漫性的照射。
任何一种光源都会形成一种新的明暗转变系统,这种多向的光照射就使最强的明暗体系发生了明度的变化。
因此,观察圆球体明暗变化,必须沿球体旋转的轨迹去看,多方位地观察这些明暗色调交叉的层次。
4、圆球体写生圆球体的轮廊是极难画准的,因为人的眼睛视圆锥(即视线明晰视野的范围)是椭圆形的,往往会在画圆形时产生视差,因此可以先从方形高宽的基本尺度画起,渐次由方及圆(图48)确定圆球的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和比例是决定圆球正确透视的关键。
图(48)由明暗交界线向暗部画出基本暗色调的层次,即明暗交界的形和反光的形,这样球体就有了丰富变化的基础(图49)。
在明部确定最亮的形和亮光(辉点)位置,由明暗交界处的顺光弧面向最明亮部分面,控制好这一个灰色调的基本明度,使其在向亮部转变时不致越出它的范围而与反光雷同,造成混乱。
图(49)画圆球体,对色调微妙变化层次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需要从控制基本色调关系出发,细心地比较,渐次增加其丰富性。
企图一蹴而就的方法会适得其反的。
球体的轮廊线与其衔接的弧面色调是自然的吻合。
由于轮廊本来就是一个极窄的弧面,因此它不能是实在的线,与立方体的线比较,它的变化要丰富得多(图50),当然,要具体观察实物的状态才能得到正确的依据。
图(50)既然圆球体造型趣味的特点,在于其色调和轮廊的微妙渐变与丰富性,那么,排线的方法应是从轻浅的层次开始,多层反复多方面地增加色阶的浓度才行。
在某种情况下由于铅笔排线的局限,也可以用柔软的布或手指轻轻擦一下,使铅笔的色阶进一步展开,但要注意单纯依靠擦出来的色调画素描,没形而虚假,是不可取的。
三、圆柱(圆锥)体1、圆柱体,圆锥体的构成圆柱体是立方体水平旋转的形态,其顶和底面的圆平面的心点是柱体的中轴位置,形成了其宽度为圆面直径的圆柱形态,外观轮廊为方形,圆柱体的立面基本有六个方面,如棱柱体。
圆锥体是圆形底面直径为锥体宽度向顶面心点缩减的圆形轨迹,其圆心的垂直轨迹仍为圆锥体中的轴的形态。
外观轮廊为规范的等腰三角形(图51—53)。
图(51)图(52)图(53)2、圆柱体(圆锥体)的透视圆柱体(圆锥体)的透视变化,主要在于圆平面的弧形透视,其规律与圆球体的剖面透视相同,但圆柱体特点在于由底面至顶面是无数圆平面的垂直重叠。
因此从一定的视点观察,其顶面的消失线与底面的消失线交于地平线的消点上,产生了底面与顶面的面积透视缩减的差别。
圆锥体也是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石膏圆柱的圆底(顶面)向后转过去的转角处,它很容易被视为直角转折,从而看不到它其实是前面较长的半圆面至后面半圆面的圆形沿伸,是圆透视的重要深度的弧形边。
圆锥体亦有同样的情形(图54—56)。
图(55)图(56)3、画圆柱体(圆锥体)形开始,要注意柱体中轴的角度,或垂直或倾斜,都要画准确,并以它为依据,用线画出柱体外形轮廓。
圆柱体的外形应从高和宽画出正确的比例,其底面(或顶面)的宽度即柱体的深度透视形,要注意其变化了的长度与高、宽的正确比例。
在画圆柱体时要先从方画起,特别是两个端面的圆透视。
其宽度的直径要垂直于中轴线,这样才能端正地画出柱体来(图57)。
圆锥体的画法同样应注意这些要点。
图(57)4、圆柱体(圆锥体)的明暗规律如果先把圆柱体(圆锥体)看作六面的棱柱形,那么它的明暗转变就确切了。
在一定光线下,柱体的某个棱面处于背光的暗部,其它面则为明部。
而其中明部的不同转向面的明度又各不相同;暗部也有反光的棱面,这就包含了立方体的五调子的基本要素。
圆柱体也有这几个基本调子,不过它们的变化更微妙,层次更丰富罢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圆柱体的一切明暗变化中,其每个明度的形都应是上下同等宽度,而不能有任何随意的涂抹。
特别是要以明暗交界线为中心,向暗部和明部均匀地展开。
明暗系统的形应是围绕圆柱的透视变化而变化(图53)。
画柱体和圆锥体在涂色调时要参照圆球的画法,排线要均匀,开始确定明暗变化差别时,铅笔要留有余地,以便于调整,层层加暗(图57—59)。
图(58)图(59)明暗素描\结构素描特点以及结构素描画法明暗素描明暗素描是通过光与影在物体上的变化,体现对象丰富的明暗层次。
明暗是表现物象立体感、空间感的有力阶段,对其真实地表现对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明暗素描适宜于立体地表现光线照射下物象的形体结构、物体各种不同的质感和色度、物象的空间距离感等等,使画面形象更加具体,有较强的直觉效果。
在早期的绘画中,就有人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种手段。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这种手段的成熟,形成了明暗造型的科学法则。
这时期的三杰:达·芬奇、米开郎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大师的研究实践把前人的经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初学者在开始学习时,最好采用灯光下的几何体来练习,它能帮助你认识物体在光源下的明暗变化;接着再结合静物进行练习,进一步了解光源在复杂形体的明暗变化,以更深一步了解和掌握光源的变化及对象所表现的立体感、质感、明暗、空间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