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虎门销烟金田起义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1.鸦片贸易2.虎门销烟3.穿鼻草约4.南京条约5.虎门条约6.五口通商章程7.领事裁判权8.望厦条约9.黄埔条约10.租借11.海国图志12.亚罗号事件13.马神甫事件14.瑷珲条约15.天津条约16.通商章程善后条款17.子口税18.北京条约19.拜上帝教20.金田团营21.永安建制22.讨粤匪檄23.天京变乱24.苏福省25.天朝田亩制度26.圣库制度27.乡官制度28.资政新篇29.湘军30.厘金制度31.淮军32.总理衙门33.三口通商大臣34.五口通商大臣35.辛酉政变36.海关总税务司37.赫德38.丁戊奇荒39.蒲安臣使团40.校邠庐抗议41.洋务运动42.洋务派43.江南制造总局44.福州船政局45.福州船政学堂46.轮船招商局47.官督商办48.北洋水师49.京师同文馆50.台事专约51.马嘉理事件52.中英烟台条约53.天津教案54.中法会议简明条约55.马尾海战56.镇南关大捷57.中法新约58.丰岛海战59.马关条约60.中日修好条规61.三国干涉还辽62.中俄密约63.辛丑条约64.门户开放65.康有为66.新学伪经考67.孔子改制考68.公车上书69.中外纪闻70.时务报71.梁启超72.变法通议73.谭嗣同74.仁学75.时务学堂76.严复77.天演论78.劝学篇79.中体西用80.应招统筹全局折81.保国会82.百日维新83.戊戌政变84.戊戌六君子85.扶清灭洋86.东南互保章程87.清末新政88.江楚会奏变法三折89.五大臣出样考察政治90.预备立宪91.预备立宪公会92.张謇93.政闻社94.钦定宪法大纲95.咨议局96.资政院97.国会请愿运动98.皇族内阁99.奏定学堂章程100.十九信条101.新建陆军102.驳康有为论革命书103.苏报案104.天义报105.兴中会106.军国民教育会107.华兴会108.光复会109.中国同盟会110.民报111.三民主义112.新民丛报113.黄花岗起义114.文学社115.共进会116.保路运动117.武昌起义118.湖北军政府119.南北议和120.优待条例12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22.宋教仁案123.善后大借款124.二次革命125.中华民国约法126.筹安会127.洪宪帝制128.中华革命党129.府院之争130.张勋复辟131.新文化运动132.新青年。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1、虎门销烟:在当地群众和开明官绅的协助下,林则徐采取严厉果断措施,迫使英商陆续交出鸦片2万多箱,共计237万多斤。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来的这些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气焰,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抵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揭开了近代中国反帝爱国斗争的序幕。

2、《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是近代中国走向半殖民地的第一个重要标志。

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废除“公行”制度。

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英国从中又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3、《北京条约》:《北京条约》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继续和扩大,它不仅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而且攫取了一些新的侵略权益:增开天津为商埠,使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大肆掠夺华北经济的侵略据点;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割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给俄国,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准许外国人招募华工出国;外国教会侵略势力更加深入和日益猖獗。

这些使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了。

4、总理衙门:为了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清政府于1861年在北京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

是主管外交,通商以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

到1901年改为外务部,共存在40年。

是半殖民地性质的机构。

它的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的标志.5、辛酉政变:1861年11月慈禧勾结奕訢,在外国公使支持下发动政变,处死载垣、端华、肃顺,史称祺祥政变(又称辛酉政变)。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汇集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汇集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汇集1、《望厦条约》《望厦条约》即《中美五口贸易章程》。

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美国专使顾盛1、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

共34款,。

规定美国享受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比《南京条约》有所扩大。

并规定准许美国人在通商口岸传教,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

2、《穿鼻草约》亦作《川鼻草约》。

鸦片战争中清钦差大臣琦善背着清政府擅自与英国代表义律私订的议和草约(未正式签字)。

主要内容为:(1)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元,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2)英军撤出沙角、大角炮台,归还定海。

琦善蒙哄清政府,诡称赔款为“商欠”,割香港是允许英人在外洋一小岛寄居。

广东巡抚怡良以义律在香港发出的布告为证,向道光帝揭参3、虎门销烟一八三九年三月,林则徐奉命到达广州查禁鸦片,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于三月十八日通知外国鸦片贩子,限三天之内将其船所有鸦片尽数缴出,由洋商查明共缴苦干箱,造具清册,并要他们出具甘结,保证以后永不再夹带鸦片。

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斗争,英、美鸦片贩子于四、五月间被迫陆续缴出鸦片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又二千多麻袋,合计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余斤。

从六月三日到二十五日,在林则徐主持下,用卤水和石灰将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清除烟毒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4、闭关政策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以“民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为由,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今连云港)三口,仅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

清政府建立“公行制度”垄断外贸,规定外商来华办理贸易及其他事务,均需与经其特许之公行商人进行。

还先后颁发《防范外夷规条》(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民夷交易章程》(1809年,嘉庆十四年)、《防范夷人章程》(1831年,道光十一年)等,对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住处所、行动自由等,作了苛细而烦杂的规定,“俾民夷不相交结”,对出口商品的品种与数量也加以限制。

近代史名词解释

近代史名词解释

1.虎门销烟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持查禁和销毁的鸦片的著名事件。

鸦片输入给清朝统治带来严重危机,道光皇帝采取了禁烟派的主张,并于1838年12月31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林则徐到达广州后,于3月16日晓谕外国烟贩,限期呈缴所有鸦片。

在禁烟压力下,英国烟贩被迫缴出鸦片2万余箱,美国烟贩也缴出1500箱,共计237万余斤。

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子1839年6月3日志25日,将所有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一个大胜利。

2.《穿鼻草约》鸦片战争终不过,英国代表义律私拟的一份议和草约。

鸦片战争爆发后不久,道光皇帝由主战转向主和,于1840年11月派2钦差大臣琦善到广州与英军谈判。

英国对华全权代表义律拟就此草约,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恢复广州等地的通商,归还定海等。

义律与1841年1月单方面公布了这项草约。

但事实上双方未正式签约。

事后,中英政府都不承认这项草约。

3.《广州合约》鸦片战争中清将奕山与英国代表义律在广州订立的停战协议。

鸦片战争开始后,清政府虽然宣战,但并无真正抗战的决心。

道光皇帝派往广州主持军事的奕山、杨芳等官僚昏庸无能,在对英作战中一触即溃。

1841年5月27日,奕山与义律签订了屈辱的《广州合约》,规定清军六天内撤离广州60英里以外的地方;一周内缴纳600万元“赎城费”;赔偿英国商馆损失30万元。

4.《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2年8月,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有:(1)中国将香港一岛割让给英国;(2)开放广州、福建、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为通商口岸;(3)赔偿英国鸦片烟价600万元,商欠300万元,军费1200万元,共计2100万元(不包括广州“赎城费”600万元),分四年付清。

《南京条约》条约使中国的独立主权受到严重侵犯,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司法、关税等主权开始丧。

中国近代史期中考试名词解释

中国近代史期中考试名词解释

闭关政策: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

闭关并非完全绝断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虎门硝烟: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关天培:清朝著名爱国名将,民族英雄,于虎门之战中殉国。

《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片面最惠国待遇: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洪秀全:是太平天国以宗教名义发动民变的领袖。

洪仁轩:是太平天囯天王洪秀全的族弟,曾在香港居住多年,1859年到天京(即南京),获封为军师、干王,一度总理朝政。

湘军:湘军是晚清时对曾国藩所创建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

厘金:厘金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

厘金最初一般分行厘(活厘)和坐厘(板厘)。

前者为通过税,征于转运中的货物,抽之于行商;后者为交易税,在产地或销地征收,抽之于坐商。

天京事变:发生于清朝后期的1856年,是一次太平天国领导层的严重内讧,地点在首都天京。

三河镇大捷:三河镇大捷是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在安徽三河镇(今属肥西县)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著名范例江北大营:清廷为了阻击太平军北进在江北扬州建立的军营。

江南大营:清廷为了阻击太平军在天京城外建立的军营。

亚罗号事件:853年英美等国掀起了“修约”交涉未能得逞。

1856年10月8日,英国侵略者制造“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事件是中国近代时期英国一系列粗暴践踏中国主权和损害中国管辖权事件中的一个。

马神甫事件: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是法国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制造的借口。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题库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题库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题库1. 鸦片战争:这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件啊!就好比一个国家的大门被强行踹开了一样。

想想看,英国人为了赚钱,拼命往中国卖鸦片,这能忍吗?林则徐虎门销烟就是对他们的有力回击!这难道不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吗?2. 太平天国运动:哇哦,这可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呀!就像是一群受压迫的人奋起反抗,想要打破旧秩序。

洪秀全带领着大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社会,那场面,肯定很壮观吧!难道你不想知道更多关于他们的故事吗?3. 洋务运动:嘿,这可是清朝的一次大尝试呢!就像一个生病的人想要通过吃药来恢复健康一样。

李鸿章、张之洞他们搞工厂、建海军,想要让国家强大起来,可惜最后没完全成功,但也留下了不少东西呀!这是不是很有意思呢?4. 甲午中日战争:哎呀呀,这场战争可太惨啦!就像被人狠狠打了一拳。

日本野心勃勃地来侵略,我们的北洋舰队奋力抵抗,结果却很悲壮。

邓世昌他们的英勇事迹,难道不让人感动和气愤吗?5. 戊戌变法:这可是一群有理想的人想要变法图强啊!就如同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康有为、梁启超他们努力尝试,虽然最后失败了,但那种精神值得我们记住呀!这难道不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吗?6. 义和团运动:哇,这是老百姓的愤怒爆发呀!就像火山喷发一样。

他们勇敢地对抗洋人,虽然方式可能有点简单粗暴,但那股子劲头,真让人佩服!这是不是让人热血沸腾呢?7. 辛丑条约:哎呀,这个条约简直是太屈辱啦!就像被人死死踩在脚下。

那么多苛刻的条件,让中国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这难道不是一段痛苦的记忆吗?8. 辛亥革命:哇塞,这可是推翻封建王朝的大事件呀!就好像是打破了一个旧世界,迎来了新的希望。

孙中山他们的努力,终于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啦!这是不是很了不起呢?9. 新文化运动:嘿,这可是一场思想的大解放呢!如同给人们的脑子来了一场洗礼。

陈独秀、李大钊他们倡导新思想、新文化,让人们的眼界大开呀!这是不是很有意义呢?10. 五四运动:哇哦,这是青年们的怒吼呀!就像一阵狂风席卷而来。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汇集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汇集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汇集1、《望厦条约》《望厦条约》即《中美五口贸易章程》。

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美国专使顾盛1、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

共34款,。

规定美国享受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比《南京条约》有所扩大。

并规定准许美国人在通商口岸传教,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

2、《穿鼻草约》亦作《川鼻草约》。

鸦片战争中清钦差大臣琦善背着清政府擅自与英国代表义律私订的议和草约(未正式签字)。

主要内容为:(1)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元,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2)英军撤出沙角、大角炮台,归还定海。

琦善蒙哄清政府,诡称赔款为“商欠”,割香港是允许英人在外洋一小岛寄居。

广东巡抚怡良以义律在香港发出的布告为证,向道光帝揭参3、虎门销烟一八三九年三月,林则徐奉命到达广州查禁鸦片,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于三月十八日通知外国鸦片贩子,限三天之内将其船所有鸦片尽数缴出,由洋商查明共缴苦干箱,造具清册,并要他们出具甘结,保证以后永不再夹带鸦片。

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斗争,英、美鸦片贩子于四、五月间被迫陆续缴出鸦片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又二千多麻袋,合计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余斤。

从六月三日到二十五日,在林则徐主持下,用卤水和石灰将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清除烟毒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4、闭关政策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以“民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为由,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今连云港)三口,仅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

清政府建立“公行制度”垄断外贸,规定外商来华办理贸易及其他事务,均需与经其特许之公行商人进行。

还先后颁发《防范外夷规条》(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民夷交易章程》(1809年,嘉庆十四年)、《防范夷人章程》(1831年,道光十一年)等,对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住处所、行动自由等,作了苛细而烦杂的规定,“俾民夷不相交结”,对出口商品的品种与数量也加以限制。

金田起义名词解释

金田起义名词解释

金田起义名词解释
金田起义是指 1851 年 1 月 11 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起的一次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此次起义是由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太平天国领袖发起和组织的。

他们认为清朝的统治腐败不堪,社会黑暗,人民贫困,于是决定发动起义,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太平天国”政权。

金田起义的爆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太平天国领袖们对清朝统治的不满、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恶化、太平天国宗教思想的宣传和组织等等。

起义期间,太平天国军队击败了清朝的军队,占领了大片领土,震惊了全国。

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它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危机,促进了中国人民对革命斗争的认识和觉醒,为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2、金田起义,是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爆发的一次农民起义,即太平天国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寿诞之际率起义军在金田村向清王朝宣战,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成为太平军,封五军主将,并颁布简明军律。

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从金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