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
聋哑学校语文教案

聋哑学校语文教案【篇一:浅谈如何对聋哑学生实施语文课教学】浅谈如何对聋哑学生实施语文课教学特殊教育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群体。
基础教育难,特殊教育更难。
特殊教育中的语文教育难上加难。
多年从事聋哑教育的老师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聋哑生的语文最难教,花的精力最大而收效较小。
这是什么原因?是否有良策可治?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实践中也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现我的体会如下:一、抓好语文学科的主阵地聋哑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这样写到:语文是对聋哑学生“进行发音、听话(看话)、说话和祖国语言文字教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话(看话)、说话、阅读和作文能力,发展观察和思维能力,并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一)、低年级要打好字词基础。
聋哑学校低年级语文要求学生掌握398个普通话常用音节的读音(直呼音节),这样有利于学生借助拼音学词识字和说话。
在汉语拼音教学的同时要打好字词基础,让学生在理解、掌握课文中词语的基础上,认识生活中遇到的生字新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宽识字学词的渠道。
称之为“每日一词。
”(二)、中年级要严格进行句和段的训练。
随着年级升高,在句子教学中,不但要通过直观让学生理解复杂的句意,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认识事物间关系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正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懂得句子间的内在联系。
运用多种练习方法(如句式练习、用词造句、缩句、扩句、改换句式、仿造句子、看图写句、看演示写句子等),使句子教学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各种练习中逐步掌握句子,为连段成篇打好基础。
称之为“每日一句,逐句成段。
”(三)、高年级进行篇章的综合练习。
作文练习,主要形式有“片段练习”、“看图作文”、“命题作文”、“应用文练习”、“对话练习”。
除抓好这些教材规定的篇章练习外,还要结合本地实际和聋哑生活动范围增加一定数量的篇章练习。
如“日记”、“书信”、“读书笔记、“参观记”等。
称之为“每日一段,逐段成篇。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

文化素养的渗透
总结词:文化传承
详细描述: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文学 作品、历史故事等方式向学生传递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 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文化素养的渗透
总结词
跨文化交流
详细描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还应注重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通过 引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文化习俗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 文化多样性,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互动教学法的应用
总结词
互动教学法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提问、 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详细描述
互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师 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讨论、发表观点、提 出疑问等,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这种 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 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理解。聋校语源自课堂教学目录 Contents
•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概述 •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 •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案例
01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概述
聋校语文教学的特点
适应性
聋校语文教学需根据学生的听力 障碍程度和认知特点,调整教学 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
总结词
写作教学是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难点之一,通过采用有效的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 兴趣。
详细描述
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有效策略,如仿写、扩写、缩写等,这些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 巧和写作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兴趣。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制 , 往 不 能达 到一 些 较 复杂 活 往 动所 包 含 的全 部 技 能 要求 , 不 但 能 因此 而 不 让 他 们 参 加 这 些 活
动 。教 师 应 鼓 励 学 生 部 分 参 与 其 中 , 而 运 用 已有 技 能 , 展 新 的 从 发
子 失败 后 , 容 易 失去 信 心 , 是 很 或
五 、 课程 教 学 研 究 结论 本
代 替 ,使 这 些 孩 子 失 去 了 许 多 锻
炼 生 活 自理 能 力 的 机 会 , 直 接 这
过 程 ,可 以 帮 助 盲 学 生 获 得 事 物
的整 体概 念 。例 如 喝水 , 师 要 教 带 领 他 找 到杯 子 和水 源 , 一 杯 倒
不 知 如何 引导 、 发孩 子 去实 践 。 激
这 时 , 校 的配合 往 往 是 关键 。 学
通 过 家 校 联 系 ,指 导 家 长 利 用 日常 生 活 指 导 与 训 练 学 生 参 与 劳 动 。根 据 学 校教 育 训 练计 划 ,
把 在 校 学 到 的 生 活 技 能 在 家 中加
教 苑 责 编 :玉 任 辑沈 赫
A UNL F J RA O O
M D R o E N
S PECI L ED UC AT- N A o
> 听■被 学研究 >
让 语 文 课 堂 更 精 彩
●
听 力 残 疾 直 接 影 响 了聋 生 语
许 寅 虹
语 文 态 度 ” 问 卷 调 查 , 94 % 的 的 6 .9
定 生 活 自理 能 力 后 的 无 限 欢 欣 鼓
度 重 、能 力 弱 的 学 生 只 参 与 吃 汤
圆这 一 环 节 就 足够 了 。
如何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克服手语中的省 略、 颠倒 、 反 复、 抽 象等缺陷 , 尽量做 到与有声语言协调统一 . 在课 堂上势 必会到达更好 的语言训练效果
三、 黑板在聋校教学课堂中的有效使用 多年以来 .我在 驾驭课 堂的同时也一直 在驾驭 着黑板 . 备课 时为 了让学生 掌握 重点 . 理解难点 . 我在板 书设计上 没少下 工夫 . 偶尔 设计的让学生板演 、 练习 . 也 没拿学生当过使 用黑板的主角 。 2 0 0 9 年去上海参加培训 : “ 怎
速太快 . 从 口型上更是看不出教师在说什么 .
多媒 体这 一科 技手段 的 出现着 实 为弥
补聋 生 自身 的缺 陷 带来 了极 大的 益处 . 它
解释和揣摩的 . 所以, 在课堂上打出有效手语 是多么的重要 。 所谓有效手语 . 我认为不仅是 要熟练掌握聋人 手语 .看得懂 聋生打出来的
不 断提高 自身 的技 能 。教 师在研 究学 生 的 基础 上亲 自设计 实用课 件 .在聋 生学 习语
得 的进步 或发展。在聋校 , 由于 聋生 自身 的
缺陷. 语言 思维严 重受 限 . 语 言文字 的学 习
言 中起 到帮助理解 , 画龙点 睛的有效作用 。
二、 双语在聋校教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我 国聋校 的九年义务教育采用 以口语为
几方面体会 。 多媒体在聋校教学课堂中的有效作用
一
每位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在课堂中我
们教师应该怎样正确运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 挥双语 的有效作用呢? 我以为, 不是每节课每 位教师都用 口语 、手语讲课就算完成 了双语 教学的任务 .而是一节课中有效语言的成分 占多大 比重 。教师在授课 过程中 的态势 、 表 情、 语 速、 发声 、 手势的规范程度 、 口型 的清晰 程度等都是影 响双语在课堂 中是否有效运用 的因素 。 近几年 .我在研讨聋课堂教学过程 中总 结了如下无效教学语言案例 : ( 1 ) 教 师在前面 激昂地讲课 。 自我感觉好到极点 . 而学生却少 有动容 , 反应迟缓。 为什么呢? 原来教师的语
交互式电子白板让聋校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交互式电子白板让聋校语文课堂绽放精彩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根本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学生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地听老师讲授,枯燥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到疲惫,产生厌学情绪。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需求,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优化了教学结构,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特别是刚刚兴起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媒体教学模式增添了特有的“功效”,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师生互动的频率,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交互式电子白板将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做成课件,使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学生的直观感觉,成为丰富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一、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有效的教学需要学生具有有意义的学习心向,即学习兴趣,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聋生以目代耳,视觉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认识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
语文课通常是阅读大量的文字,由于长时间依靠视觉,不能随意变样,聋生极易失去耐心和兴趣,甚至产生视觉疲倦感,乃至产生一定的逆反情绪,这就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功能使学生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
如我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由于学生对鲁迅晦涩的语言文字不理解,尤其是鲁迅先生描写的云雀、叫天子、油苓、斑蝥等小动物,学生从未见过,在指导学习时,我利用“电子笔”轻轻一点直接导出图片或视频,学生亲眼目睹这些小动物的形态、动作,感受到了它们的可爱,体会到了鲁迅对百草园的深切感情,从而进入了学习情境。
二、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引发想象,激活思维。
当代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让聋校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
~
创 新 课 堂
让聋校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章 勇 ( 建 省龙 岩 市特殊 教 育学校 3 4 0 ) 福 6 0 0
1 手让聋生去“ ” . 放 演 新 课程标 准 强 调语 文 教 学要 将 语 文教 材 中枯 燥 、脱 离学 生 前 苏联 著 名 心 理 学 家 维 果 茨 基 指 出 : 利用 表 演 进 行 教 学 , “ 实际的语文知识 ,还原成取之 于学生生 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 意 义 的语 文 问题 , 发 学生 学 习语 文 的兴 趣 。 陶行 知 先生 的 “ 激 生 本身也包含创作的诸 因素 , 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 激发孩子们的 活教 育 ” 论启 示 我们 : 理 聋校 的语 文 教学 不 应该 脱 离 聋 哑学 生 的 创 作 意识 。” 中学 语 文教 材 中也 有一 些 故 事性 强 的 童话 或 故 事 , 生 活世界,因为它是作为学 习和生活双主体的聋哑学生学习语 许多课文的片断或词句也可让学生投人地扮演故事的角色。在 文 的源泉 , 也是他们 丰富生命体验 、 完善健全人格 、 实现回归社 “ ” 乐” 把静止的语 言文字变成鲜 活的画面。在活动 中 动 与“ 中, 会的重要渠道。为改变传统聋校语文教学中重书本 、 轻生活 , 重 发展语言 、 思维 , 升华感情 。聋生虽然耳朵听不到, 但性情活泼 , 学习 、 轻应用的倾 向, 我们尝试改 变封 闭的语文教学环境 , 拓展 喜欢 表 演 , 我通 过 “ 闻 其 声 ” “ 临 其 境 ” 移情 作 用 , 学生 如 、如 的 让 语 文学 习的 时空 , 发展 学 生 的语 文综 合 素 养 , 聋校 中学 语文 教 缩 短 与 教 材 的 心 理 距 离 ,因 而 课 堂 上 , 我 们 要 放 手 让 聋 生 去 为 学 开辟 了一方 新 的 天地 。 “ ” 演 。 让 教 材 活 起来 如《 皇帝的新装》 塑造 了一位愚蠢可笑 的皇帝形象 , 在教 我 教 材 是课 堂 的重 要 资 源 , 生 的 一个 独 立 的对 话 伙伴 , 是学 它 授 本 文 时让 学 生发 挥 想 象 ,带 上 道 具 上 台表 演 皇帝 试 新装 的情 可以凭借符号信息 向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刺激 ,发出对学生心灵 节 , 一环 节把 课 堂教 学 推 向 了高潮 。“ 帝 在镜 子 面 前会 有 怎 这 皇 的呼唤。 教学 内容与生活实践的整合 , 表现在两方面 : 联系生活 , 样的表现呢?” 学生透过字面大胆想象 , 进行表演体会。有 的学 由生 活导 向新 知 ; 向生 活 , 走 南生活 决 定 教学 。新 知 的呈 现方 式 生表演出皇帝整整皇冠 , 摸摸衣角的细节 ; 有的学生表演出皇帝 寓于生活现象之 中, 将使聋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 自主 、 为积 疑惑却故作镇定的虚伪表情 ,把文 中的潜台词通过想象也都表 更 极 、 为 活泼 。 更 现 出来 。 如此 教 学 岂不 “ ” ? 活 哉 方面, 由生 活 导 向新 知 , 指 通过 再 现 生活 这 一环 节 走 向 是 2 予 让聋 生 去 “ ” . 放 问 课 堂 。例 如 ,走 一 步 , 走一 步 》 文 阐 述 了这 样 的人 生 哲 理 : 《 再 一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 : 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 , 便是思 在人 生 的道 路 上 , 遇 到 怎 样 的危 险 和 闲难 , 要 把它 分 解 开 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有显著的发展。他们开始不满足于现成 的 无论 只 来 , 步 一 步 战胜 小 困难 , 后 就能 战胜 最 大 的困难 。这 篇 文章 答案 ,喜 欢独 立 地 探 究 和争 议 各 种事 物 现 象 的原 因和 规律 。叶 一 最 所 要 阐述 的 人生 哲 理 十 分贴 近 聋生 的 生 活实 际 ,我 们 应 该好 好 圣陶说 :如果把孩子解放 f来 ,孩 子也能办 大事 ,也能互教互 “ n 挖掘教材的内涵 。我们要是能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 中曾遇到 的 学 , 自己 当小 先 生 。” 以对 课 堂上 学 生 的 疑 问 , 师 要 积极 鼓 所 教 困难 , 及 面对 闲难 时 的 心 理 , 学 生 产 生 深 刻 的人 生 体 验 , 以 让 效 励 、 引导 , 使学生由“ 不敢 问” 敢问” 由“ 到“ , 不会问” 会问” 到“ 。 果就会好得多 ,学生学到的将不只是知识 ,更多的是人文的思 如我在讲《 愚公移 山》 这篇课文时 , 学生提出 : 有些 愚公移 山 想, 提高 的是 自身的素养 。这样的课堂才会是生动的、 有活力的 这件 事 , 在我 们 现 在看 来 是 件 近乎 愚 蠢 的 事 了 , 为什 么还 要 向他 课堂 。 通过 我所 提 的问题 , 的学 生们 回答 是 非常 积极 的 , 我 他们 学 习 呢? 我顺 势 提 出 建议 :全 班 分成 八 个 小组 讨 论 愚公 移 山的 说 在 学 习上 遇 到难 题 时有 些 灰 心 丧气 , 等着 老师 来 给解 答 ; 想 晚 利 弊 。各 个小 组 纷纷 展 开 讨 论 , 为事先 对 这 个 问题 有 看 法 , 因 所 上一个人走夜路 时 , 一个人在家 时总 是提心 吊胆 , 望能有个 以讨 论 进行 得 很 激 烈 。最 后 , 一 半 的 人认 为 愚公 值 得 赞扬 , 希 有 另 人来 陪 自己 ; 雨天来学 校时 , 阴 道路泥} 自己曾想 不来 上学 有近一半 的人认为愚公的做法不值得赞扬 ,还有几个学生有不 宁, 我及时地 引导学生 : 面对 困难 , 我们应 该怎样 克服 它呢? 同看 法 。 赞成 者 认 为 愚 公 移 山 虽 苦 、 累 , 为 己利 人 , 一 件 虽 但 是
浅谈如何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者:田玉芳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23期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聋哑学生来说更是不易把握,那么聋校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掌握课文精髓,就成了聋校语文教研永恒的话题。
本文根据我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把自己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体会总结出来与各位老师探讨。
关键词:聋校阅读教学有效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能把阅读课上好,可以说,他基本胜任语文学科的教学。
而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则是精讲课文的教学,那么语文教师如何通过精简课文贯穿自己的语文教学新思想,运用先进的教学的理念和规律,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致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呢?一、研读文本要做到“精讲”,文本研读是基础。
所谓研读文本,不同于以往所提的“钻研教材”,本质的不同是研读的内容更宽泛更有深度。
教材中每篇课文内容和形式都不一样,读多了才能摸到门道。
以眼前看,研读文本是为了上好课,而从长远看,研读文本可以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也许有人会说:教几个聋孩子,我现有的知识足够对付。
可要使我们的聋生一代更比一代强,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仍停留在十年乃至二十年前,学生怎么会获得长足的进步?所以文本研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那么该怎样研读文本呢?简而言之“品读”、“感悟”、“揣摩”。
精讲课前,匆匆看一遍课文,马上埋头写教案、做课件,这样做肯定不行。
教师要暂时忘却自己的身份、教学任务,而是以一个普通读者的心态来放松地欣赏作品,获得真实自然的感受和体验,就文本进行前伸和后延,了解与文本相关的内容,对课文中的每个字每个词每个句都不能轻易放过,必要之处加上批注与着重号,此过程为“品读”。
接下来再跳出具体的字句,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
如想想圈划出的某一段中表示动作的词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慢慢融入文本,适时还原生活,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一边读一遍到现实中去看。
此过程为“感悟”。
最后还要进行换位思考:咱们的聋孩子读这篇课文能读懂多少,有哪些地方读不懂,有哪些地方会误读,如果误读或不懂,我们该怎样引导……此过程为“揣摩”。
入情入境 “演绎”精彩课堂

在聋校语文课堂中,课文语言文字优美,故事生动形象,教师朗读声情并茂,课文讲解清晰到位……这些并不足以将聋生的注意力锁定在课堂。
聋生由于听力损失和思维发展的限制,常常体会不到文字之美而神游天外,感受不到情感碰撞而懵懂失神。
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数十年和学生朝夕相处,深深感到儿童是有情之人,儿童生来爱美,且潜在着无穷的智慧。
我认为,聋校语文课堂应着力突出情境教育的“真、美、情、思”四大元素,寻找情境教育思想与特校教育教学契合之处。
由此,我从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获得灵感,将课堂表演予以放大,通过师生的语言、动作、表情,入情入境,情景交融,“演绎”不一样的精彩课堂。
一、以演求真,呈现真实的世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孩子对外界的情感变化正是源于他所感知的客观世界。
李吉林老师认为语文是生活的写照,是典型化了的生活,语文的学习必然不能是封闭的。
与健全学生相比,听障孩子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更少,他们在家和学校之间单调地往返,听力的缺失让他们认识世界更加的困难。
每每和学生谈论某个城市,某处风景,某本书籍,收到的反馈总是很少,电视、网络里不经意的接触并不能给听障孩子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
因此,我倡导教师要以演求真,通过师生的表演,将学生带入情境,建立语文课文和客观世界的联系。
如,新疆对于听障学生而言是遥远陌生的。
在导入课文《葡萄沟》时,我先给学生们表演了一段维吾尔族舞蹈,移颈、翻腕、拍手、旋转,意不在动作之精确,而在于气氛之感染。
通过教师的表演,学生一下子有了地域文化的初体验,浓浓的维吾尔族风情扑面而来,学生仿佛置身于新疆吐鲁番,看见了茂密的枝叶,成串的葡萄。
在课文的结尾,我请学生跟着视频,跳起维吾尔族舞蹈,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亲切热情,向往葡萄沟这个好地方。
二、以演赏美,感受美丽的事物美学大师王国维认为要使“境界”生成,作为审美主体必须要做到“能感之”。
这里的“能感之”指的是审美主体在对象面前要做到“能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
摘要:信息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普遍应用,特别是电子白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电子白板的应用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有实效。
关键词:聋校;语文课堂;信息技术;电子白板
一、电子白板视觉敏锐性强,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直观、更加精彩
在聋校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深刻地感受到电子白板对于听障聋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由于聋生自身的生理缺陷,他们在学习知识时,导致他们的视觉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而电子白板的直观性特别适合聋生学习的特点。
聋校语文课堂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使教学内容多方位的展示,引发聋生的积极参与,更好地促进聋生与聋生之间、教师与聋生之间的互动与协作。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地把自己上课需要用到的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文字、图片、动画或课件等)保存到交互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以便课堂上随机调用;教师在引导聋生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呈现相关的资料以便更好地指导聋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思考和探究,使语文教学变得越来越精彩。
例如,我在执教《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播放课件展示爬山虎的脚的样子,通过动画演示,聋生直观地掌握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
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并利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及时板书;利用放大镜功能清楚观察爬山虎的脚,从而突出课文重点。
另外,我还用flash课件演示爬山虎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动作,聋生轻松地抓住重点词语:细丝—巴住墙—直—弯曲—拉嫩茎—贴墙上来轻松直观地理解了爬山虎爬的过程。
这样教学就充分调动了听力障碍聋生的视觉敏锐性,扬其所长,使教学更加直观、更加形象。
由于课件与交互电子白板的有机整合,使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得到较好的落实,而聋生的思维也较好地被调动起来,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可见,电子白板的运用,使聋生学习更加直观、更加专注、更加精彩。
二、电子白板功能性多,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更加精彩
1.解放双手,更好地与聋生进行交流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由于聋生的特殊性,口语和手语都显得十分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我个人认为,白板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把教师的双手解放出来了。
以往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总是摆脱不了鼠标的牵绊,一节课中回到计算机旁按鼠标的次数非常
多,严重影响了教师与听障聋生之间借助手势语及身体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
而电子白板的应用使教师不必考虑鼠标的操作,在白板上就可以操作计算机,调用各种程序和资源,又不影响与聋生的交流和信息的交换,使课堂变得更加紧凑、高效。
2.灵活操作,更好地体现聋生自主学习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白板上灵活操作、生动讲解,聋生也
可以亲自动手在白板上书写绘画。
此时,白板成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平台,让聋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3.电子白板教学更为高效
电子白板的运用为聋校语文课堂,提供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技术可能和方便,能够创设情境、建构知识、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创新设计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与聋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方式,为建立以聋生主动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了技术基础,使聋校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充实、越
来越高效、越来越精彩。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盲聋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