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合集下载

1-1万DLG数据全要素代码表(5位)

1-1万DLG数据全要素代码表(5位)

08.16 08.17 08.22 08.21 08.28 08.32 08.29 08.01 08.30 08.35 08.31 08.18 08.19 08.10.1 08.10.2 08.11 08.36 08.37 08.38.a 08.38.b 08.38.c 08.38.d 08.38.e 08.38.f 08.38.g 08.40 08.41.1.1 08.41.1.2 08.41.1.3 08.39 08.12.a 08.12.b 08.12.c 08.42.01 08.42.02
线、闭合线 面 点 点 点、面 点、面 闭合线 点、面 点、面 点 面 点、面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有向线 有向线 有向线 点 点 点、面 线 点 点 点 点 中心线 中心线 中心线 中心线 边线 面 中心线
3210 3220 3231 3240 3250 3270 3082 3310 3410 3420 3430 3510 3520 3530 5600 5750 3610 3730
线 线 线 线 点、面 点 点 面 点、面 面 点 线 线 面 线 线 线 线 面 线 面 面 面 面 面 面 面 面 点、面 点、面 点、面 面 线 线 线 点 线
单线堤 6410
5 3
3 6440
32 30 30 30
蓝 蓝 蓝 蓝
1
6481 3
28 3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120 42130 42150 42210 42300 42342 42400 42500 42543 42600 42700 42901 42902 42911 42912 42913 42921 42922 42931 42932 42941 43010 43011 43012 43020 43021 43022 43030 43031 43032 43033 43040 43050 43051 43070 43100 4311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数据分类分层8.1测量控制点类8.2居民地类8.3工矿建筑类8.4 交通类8.5管线类8.6水系类8.7境界类8.8地貌土质类8.9植被类8.10等高线8.11高程点8.12地图整饰类注:本标准中所有的要素的骨架线必需完整,图廓等块不能炸开,否则,数据不予验收!!!附注一:面状要素处理细则1、面状要素处理原则(1)采用端点捕捉及“C”功能使面状要素严格闭合;(2)两个或多个图形要素共用边且不在同一层时,将公共边复制到面状要素所在层,并赋给该线以面状要素相同的代码,然后截取公共边、捕捉公共线段端点使面状要素闭合,例如:防洪墙与双线河流共线,需要复制防洪墙边线到双线河流层,使河流严格封闭。

(3)同层不同属性、结构的面状对象,各自独立闭合采集。

(4)所有面状要素都需要添加“面心点”,对于一般房屋要求输入相应的扩展属性,其它面状要素参考标准,需要在Thickness字段中输入相应编码。

(5)面状地图在图廓边处不需要使用辅助线闭合,除非自由边。

2、部分面状要素处理举例(1)植被面植被面要素主要指公园、街心广场、学校内部的草坪等。

对于边界不独立的地块,在构面时使用构面线在绿地外圈出范围即可。

植被层统一使用植被面心点构面,不在细分类别。

构面线与面心点都放在GMFZ层。

打图时不打印。

注:小区里的绿地、绿化隔离带、农田可以不构面。

(2)水系面水系面要素主要指塘、水库、运河、双线河道等。

不同类别水体,使用相应的面心点编码来区分其类别。

水体面过路、过桥或与其它地物产生共公边时,水系层的公共边部分使用水系构面辅助线表示,辅助线及面心点放在GMFZ层,打图时不打印。

但要与水系层线对象严格捕捉。

(3)房屋面房屋面要素主要一般房、棚房、简易房、架空房、过街楼等。

对于一般房边线不在按结构细分,统一使用211007即可,不同类或不同结构房屋在采集时要独立封闭采集。

除一般房屋需要扩展属性外,其它房屋面只需要点入面心点,并在Thickness字段中输入相应编码,不需要扩展性。

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数据(DLG)生产技术规定

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数据(DLG)生产技术规定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生产技术规定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ducing 1:10000 digital line graphics (DLG) of fundamental topographic features( 征求意见稿)国家测绘局二○○一年一月目次前言 (I)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术语 (1)4基本要求及技术指标 (2)5作业方法与工艺流程 (3)6数据采集技术要求 (7)7操作规程 (10)8质量控制 (14)9数据更新 (15)10文件命名和数据组织形式 (16)11产品归档 (17)前言本规程是应1:10000数字化测绘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对1:10000核心地形要素生产技术规定的需要,根据目前技术水平制定的。

本规程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陕西测绘局山西省测绘局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曹建成李建平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生产技术规定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ducing 1:10000 digitalline graphics (DLG) of fundamental topographic features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1:10000核心地形要素生产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工艺流程。

适用于1:10000矢量核心地形要素的采集、更新与建库。

其它专题矢量要素及相关复合产品的制作也可参照其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本规程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3990-92 1:5000、1:10000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ZBCH02-85 1:5000、1:10000地形图航片综合判调作业规程GB/T 5791-93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7798-1999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10000矢量地形要素内容与分类GB/T××××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定GB/T××××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GB/T 13989-9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 2260-9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 917.2-89 国家干线公路路线名称和编号GB 1945-87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路线名称代号SL213-98 水利工程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定3 术语3.1要素真实世界现象的抽象。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编制说明张坤肖学年周一马晓萍段怡红吕玉霞(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西安 710054)摘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是在当前采用的多种分类编码标准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对其修订背景、编制原则,以及与相关标准的关系和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该标准的制定解决了当前实际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基本内容问题和矛盾。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基础标准;比较随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各省市都在积极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在省级数据库建设中可供1:10 000 DLG要素使用的分类编码标准或方案多达4种,而各省自订演变的版本则更多,在横向上明显地表现出1:10 000 DLG数据的不一致性。

与此同时,国家1:1 000 000、1:250 000 DLG数据库已经建成,1:50 000 DLG数据正在采集,并即将完成。

目前1:10 000、1:50 000、1:250 000、1:1 000 000以及1:500~1:2 000 DLG的要素内容、分类代码各自独立,从纵向上体现出不同尺度地理空间数据的不一致性。

除分类代码外,DLG数据还在其他更多方面体现了各省数据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DLG数据的用途定位不一致(制图,建库,制图与建库);2)DLG数据选择的要素内容不一致;3)DLG数据的要素数学模型不一致(面向制图,面向对象);4)DLG数据的结构体系不一致;5)DLG数据的取舍原则不一致。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DLG的标准化问题,国家测绘局于2003年6月立项,形成了以上述1:10 000 DLG要素分类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的全系列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

此外,国家测绘局于1998年立项对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进行修订,该项目于2003年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形成了2套方案(方案一和方案二),而该项标准的分类代码也是立足于全系列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

1:1万地形图更新方法及技巧

1:1万地形图更新方法及技巧

1:1万地形图更新方法及技巧作者:杨红英戚文韶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21期杨红英戚文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测绘院乌鲁木齐 830001)摘要:本文通过对1∶1万比例尺地形图更新已有资料的分析,根据作业的基本流程,本人在数据利用方面提出了具体作业的技巧,并对生产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也为各种比例尺数据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1∶1万比例尺更新方法技巧中图分类号:TH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7(c)-0057-011∶1万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国民经济建设、国土整治、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国防建设等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地理空间信息资料。

乌鲁木齐市、昌吉市1∶1万比例尺地形图基础测绘资料大多是2002年、2003年编制而成,近年来,随着乌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原有基础测绘资料的现势性已不能满足现在国民经济建设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基础测绘资料的更新,以满足乌昌地区公共应急平台体系基础地理信息及经济建设的要求。

针对乌鲁木齐市、昌吉市1∶1万比例尺地形图基础测绘资料的实际情况利用IKONOS卫星影像对乌昌地区基础测绘资料进行更新。

1 已有资料分析1.1 基础数据1∶1万地形图DLG数据,格式为*.dwg和*.E00,现势性为2003年。

此数据按1993年版的图式进行生产,E00数据中缺乏必要的属性信息。

乌昌地区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期,人工地物变化很大,更新工作量较大。

1.2 补充数据电子调绘数据是由IKONOS卫星影像图叠加已有DLG矢量数据而成,经外业在其基础上进行调查核实,对已变化的地物进行补测,并对必要的属性信息进行补充,为内业更新提供精确依据。

其数据格式为*.DWG。

外业成果经检查发现会出现以下主要问题:图幅间存在要素空间位置、属性不接边;地物相互关系交代不清,相互矛盾;土质,植被表示欠完整;线状地物等级、宽度调绘不完整;部分独立地物未调性质等。

水总研二[2015]27号文件附件4_洪水风险图地图数据分类编码与结构要求(试行)

水总研二[2015]27号文件附件4_洪水风险图地图数据分类编码与结构要求(试行)

洪水风险图地图数据分类、编码与数据表结构(试行)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组二○一四年十二月目录1 适用范围 (1)2 地图数据分类 (1)3 地图数据分层、编码及数据结构要求 (1)3.1 基础地理数据 (1)3.2 水利专题数据 (2)3.3 洪水风险专题数据 (2)附表1 1:10000基础地理数据分层与命名 (3)附表2 1:50000基础地理数据分层与命名 (4)附表3 1:50000基础地理数据要素编码表 (6)附表4 1:50000基础地理数据属性表结构 (15)附表5 水利专题数据分层与编码表 (19)附表6 水利专题数据表结构 (23)附表7 洪水风险专题数据分层与编码表 (24)附表8 洪水风险专题数据属性表结构 (25)1 适用范围本要求主要适用于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的洪水风险图地图数据。

2 地图数据分类洪水风险图中的相关地图数据分为以下三类:(1)基础地理数据(2)水利专题数据(3)洪水风险专题数据3 地图数据分层、编码及数据结构要求3.1 基础地理数据(1)1:10000基础地理数据将1:10000基础地理数据处理成符合国家地理信息测绘局2012年试行的《1:10000(1:5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的规范化数据,导入绘制系统后可直接使用全要素自动完成符合1:10000地形图图式标准的底图配置。

国家地理信息测绘局2012年试行的1:10000基础地理数据标准的分层与命名见附表1,分层编码表与数据表结构见《1:10000(1:5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

大于将1:10000比例尺基础地理数据,目前尚无国家统一标准,本项目使用中可参考执行水利专题数据要求。

(2)1:50000标准基础地理数据各省1:50000基础地理数据已经实现了全国统一标准,可直接导入绘制系统,系统自动完成符合1:50000地形图图式标准的底图配置。

国家地理信息测绘局1:50000基础地理数据标准的分层编码与数据结构规定见附表2~附表4。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编制说明张坤肖学年周一马晓萍段怡红吕玉霞(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西安 710054)摘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是在当前采用的多种分类编码标准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对其修订背景、编制原则,以及与相关标准的关系和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该标准的制定解决了当前实际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基本内容问题和矛盾。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基础标准;比较随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各省市都在积极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在省级数据库建设中可供1:10 000 DLG要素使用的分类编码标准或方案多达4种,而各省自订演变的版本则更多,在横向上明显地表现出1:10 000 DLG数据的不一致性。

与此同时,国家1:1 000 000、1:250 000 DLG数据库已经建成,1:50 000 DLG数据正在采集,并即将完成。

目前1:10 000、1:50 000、1:250 000、1:1 000 000以及1:500~1:2 000 DLG的要素内容、分类代码各自独立,从纵向上体现出不同尺度地理空间数据的不一致性。

除分类代码外,DLG 数据还在其他更多方面体现了各省数据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DLG数据的用途定位不一致(制图,建库,制图与建库);2)DLG数据选择的要素内容不一致;3)DLG数据的要素数学模型不一致(面向制图,面向对象);4)DLG数据的结构体系不一致;5)DLG数据的取舍原则不一致。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DLG的标准化问题,国家测绘局于2003年6月立项,形成了以上述1:10 000 DLG要素分类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的全系列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

此外,国家测绘局于1998年立项对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进行修订,该项目于2003年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形成了2套方案(方案一和方案二),而该项标准的分类代码也是立足于全系列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JMD
line
continuous
简单房屋面心点
212071
简单房屋面心点
JMD
point
扩展编码,记录不需要属性的面的面心点,
建筑中房屋
213007
建筑中房屋
JMD
polygon
continuous
要构面.不需要属性
建筑中房屋面心点
213071
建筑中房屋面心点
JMD
point
扩展编码,记录不需要属性的面的面心点,
118011
不埋石图根点
KZD
point
gc117
118023
不埋石图根点分数线
KZD
line
continuous
水准点
121011
水准点
KZD
point
gc118
用注记区分类别,使用规划局成果即可
121023
水准点分数线KZDli来自econtinuous
GPS控制点
130011
GPS控制点
KZD
point
115011
导线点
KZD
point
gc115
115023
导线点分数线
KZD
line
continuous
土堆上的导线点
116011
土堆上的导线点
KZD
point
gc167
埋石图根点
117011
埋石图根点
KZD
point
gc116
117023
埋石图根点分数线
KZD
line
continuous
不埋石图根点
三角点分数线
KZD
lin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