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 (1)

合集下载

修辞学 权威版

修辞学 权威版

1、修辞、修辞学(1)修辞就是言语交际参与者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运用相应的语言形式,恰切地建构话语和解构、理解话语,以达到理想交际效果的活动。

是努力提高语言表达和接受效果的活动。

(2)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表达和接受效果的规律的科学,就是研究言语交际表达主体如何依据和利用语境选择语言材料和修辞手段,组建能够适切表达思想内容的话语,以及接受主体如何正确理解和接受表达主体所传话语信息的规律、规则的学科。

2、修辞和修辞学的本质属性?(1)修辞是言语现象。

是运用语言增强交际效果的活动,任何修辞活动都要依据具体的言语环境去运用语言表达手段恰切组建话语和透过语言表达手段正确理解话语,才能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和效果。

修辞主要依据动态语境。

随动态语境选用语言表达手段组成的话语是语言运用的产物。

人们运用语言,不管在口语还是书面语的表达和接受,都会有修辞上的考虑和要求。

修辞寓于语言的具体运用之中,人们运用语言总是离不开修辞。

(2)修辞学属于语言运用科学或者说言语科学范畴,是一门既有系统性理论,又有很强实用性的科学。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修辞现象,修辞现象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产物,它的本质特性属于语言运用的范畴。

修辞学以普通语言学尤其是语用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语言学对修辞学体系的建立和探索分析至关重要。

3、修辞和修辞学的社会价值(1)修辞是兴国立业的重要手段。

如外交辞。

(2)修辞是提高自我修养、文明礼貌的重要手段。

善于运用修辞规律,有利达成交际目的和塑造自身的美好形象。

一个人在言语交际中选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段和表现手法组建话语,显示出什么样的语言风貌、格调和能否正确理解话语,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精神风貌和形象。

(3)修辞是商品社会中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手段。

(4)修辞学在社会科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等。

修辞的意义:1、帮助我们说的话更加动听,文章写得更优美2、帮助我们欣赏别人的语辞3、对一篇作品,不但可以知其然美,而且还可以知其所以然(为什么美,美在何处)4、帮助我们分析作者的措辞、造句技巧、认识语辞、文辞美在何处的知识。

现代汉语修辞学 吴礼权

现代汉语修辞学 吴礼权

折绕:含蓄委婉、迂回曲折地表达本意,即“拐弯抹角”。

例子: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了皮袍子了,天气却还并不冷。

(对于革命者蜕化的讽刺)“我们台湾的水,我们台湾的蔬菜,我们台湾的……”。

(婉转表达对于台湾的思念)买家:亲,说好的传图片就返现2元,我的钱呢礼品呢买家:亲,把图片删了删了,我给你20!讳饰:为了避免对犯他人忌讳,有意美化或规避话语。

例子:无病无灾一路向西走。

(对于死的讳饰)副帅马失前蹄。

(对于失败的美化)藏词:将人们熟知的成语或名言的一部分藏却,只说出一部分。

注:歇后语也属于藏词的一种。

例子: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四十而不惑)故能降来仪之瑞。

(凤凰来仪)留白:将要说的意思说一半留一半,甚至将最关键的信息也略去。

即“欲言还休,闪烁其词”。

例子:“我听说要吐的……”(是否怀孕)“要是你三月来,苹果花开,……”。

倒反:正话反说的修辞文本。

例子:中国是世界上最提倡科学的国家。

没有国家肯这样给科学家大官做的。

(反讽)“你的高见,实在不敢沟通。

”推避:表意明确,而又故作掩饰,即“心是口非”。

(文本后一部分常用“不知道”之类的话推辞,或用“总所周知”、“不言自明”之类的辞令来回避)例子:他的社会主义怎么样呢,我不知道。

有多少效果呢,我不知道。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往来中断了二十多年。

讽喻:于特定语境中临时编造一个故事来讽刺或教导,即“讲故事”。

摹状:描摹事物情状以致形象逼真的修辞手法,即“栩栩如生”。

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眉间深深地印着“川”字,额头上深深地印着“三”字纹。

列锦:将名词或以名次为中心的短语进行铺排,组成多项排列的特殊非主谓句,即“名词铺排”。

例子:春雨-古宅-念珠。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四十年来家园,三千里地江山。

飞白:飞白又名“非别”,是一种明知说错或写错,而故意如实援用或仿效的修辞手法。

即“将错就错”。

例子:赵:听你妈说你搁哪研究爹呢?范:(笑)不是,没有,研究木乃伊。

(完整版)修辞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修辞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的一面,又有()的一面。

2、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指一些基本()相仿而在()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

3、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词汇和()词汇。

4、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句式,跟文章的()、文体风格和句子的()有密切关系。

5、修辞既然是一门研究()的方法和技巧的学科,就必然应以()为主要研究对象。

6、同义词用法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构词能力和()上。

7、在汉语里,时态助词、表示时态的语气词、()和()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关的概念。

8、长句的特点是()、()和容量大。

9、汉语的句式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成独词句、()、()等句式。

10、比喻的运用原则是:第一要();第二要()。

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及表达效果。

(1)、“一九七六年,十月初的一个夜晚,已经有了秋凉萧条的意思。

蟋蟀在一个角隅悲伤地啼哭!”。

(2)、“玉秀一看到他那装腔作势的酸溜溜的样子,就感到恶心。

”(徐迟:《地质之光》)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1)、战士们把敌人的碉堡炸毁了。

(改成被动句)(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在财东马房里睡觉的少年,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

”(改成整句)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1)、“黑云堆成了一整片,象一块黑铁,渐渐地往地面上沉:似乎已经盖到了屋脊上,再过一会儿就得把屋子压扁。

”(2)、“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散,意见分歧。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传统的修辞方式包括哪两大类?2、构成警策性语句的方式常见的有哪三类?3、简述什么是短句和长句及其各自的特点。

四、论述题(20分)试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的。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每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的内部规律,即它的语音、()、()的系统和规则。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1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1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1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辞达”与“言文”的结合是修辞学说的重要内容。

他的论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

2、南朝刘勰的是我国丰富的文学创作经验的理论总结,对修辞也有精深的阐述。

4、我们要学好修辞,一定要学好、、等有关知识,这样才有牢固的基础。

5、人们如果巧妙地利用的某种特殊条件进行修辞活动,就能使人语言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6、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基本方法有:、、7、成语具有意义的和结构的的特点。

8、串对又称上下联意义相承,表示连贯、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

9、现代汉语中平声指、,仄声指、10、比喻从结构上说包括、、三个部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我国最早把“修”和“辞”连用(“修辞立其诚”)的著作是A.《论语》B.《孟子》C.《易经》D.《老子》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是A.《文心雕龙》B.《文则》C.《文选》D.《文赋》3、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这一名称的学者是A.孔子B.刘勰C.唐钺D.陈望道4、“一头猪等于一个有机化工厂。

”属于比喻中的A.明喻B.借喻C.暗喻(喻体—本体)D.暗喻(本体—喻体)5、“刚才仿佛有人探了一下头似的”属于A.明喻B.暗喻C.表比较D.表不确定6、“每条岭都是那样温柔”属于比拟中的A.无生命事物拟人化B.有生命事物拟人化 C.把人拟作物D.把一物拟作另一物7、“乡下来了保姆,他不用再做马大嫂了”属于A.语义双关B.谐音双关C.对象双关D.判断8、“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属于A.正对、严对B.正对、宽对C.反对、严对D.反对、宽对9、“空山新雨后”起头的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A.平起平收B.平起仄收C.仄起平收D.仄起仄收10、“窈窕、坎坷、姐姐、太太”这些词语分别属于A.双声、叠韵、词的重叠、叠音词B.叠韵、双声、词的重叠、叠音词C.双声、叠韵、叠音词、词的重叠D.双声、词的重叠、叠韵、叠音词三、分析题(共20分,每题5分)1、从语音角度分析下面一段话的修辞效果。

(完整版)修辞学[1]

(完整版)修辞学[1]

一语法实体及其分类语法实体,是一种语言中构成语法系统的实际要素。

分为语素、词、短语、复句、句群、句子语气。

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主要作用是构词。

(花儿为两个语素)词: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

分为单纯词、合成词。

词的独立运用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能单独回答问题,即单说。

(实词)2.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实词)3.将能单说的部分踢开,将能单独与充当句子成分的踢开,剩下的总分也是词。

(虚词)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语义规则组合起来的,没有特定语调的语法单位。

小句:即句子。

指最小的,能独立表达一个意思的,有一定的证据语调的语法单位。

(一般语素不加语气构成句子,而以词+语气构成句子。

)复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在意义上密切相关,在结构上互不包含。

句群:指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的语法单位。

句子语气:指句子所带有的某种语气,属超音质成分。

语法实体——是一种语言中构成语法系统的实际要素。

专家语法系统——与教学语法系统相比,专家语法系统往往鲜明地反映专家的个人特点。

语法实体分类:单位语法实体—语素、词、短语、小句、复句、句群非单位语法实体—句子语气基础语法实体—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气—静太实体。

—其中:词、短语—构件语法单位;句子语气—致句语法单位表述语法实体—小句、复句、句群—动态实体可切分语法实体—短语、小句、复句、句群不可切分语法实体—语素、词、句子语气二汉语语法及其系统语法,指语言中语素、词、短语的结构规则。

汉语语法,指汉语各类各级语法褓的构成规则和组合规则的总和。

构成—从大往小;组合—从小到大汉语语法系统的两个定义:1.汉语语法本身的系统,即客户存在的语法系统。

2.汉语语法学系统,即对客观语法系统的主观研究和描写。

语法学:是研究语法的科学。

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历程如下:套用期马建忠(马相伯)—《马氏文通》—文言文研究—1898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白话文研究—1924年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年引发期吕叔湘—〈〈中国方法要略〉〉—1942~1944年高名凯—〈〈汉语语法论〉〉—1945年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年探求期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年朱德熙—〈〈语法讲义〉〉—1982年三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教学语法系统,指从语法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中学评议教学的需要,强调规范性,注重实践性,尽量避免有争议的观点和问题,以传统语法和现代应用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语法系统。

修辞学[1]

修辞学[1]

一语法实体及其分类语法实体,是一种语言中构成语法系统的实际要素。

分为语素、词、短语、复句、句群、句子语气。

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主要作用是构词。

(花儿为两个语素)词: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

分为单纯词、合成词。

词的独立运用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能单独回答问题,即单说。

(实词)2.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实词)3.将能单说的部分踢开,将能单独与充当句子成分的踢开,剩下的总分也是词。

(虚词)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语义规则组合起来的,没有特定语调的语法单位。

小句:即句子。

指最小的,能独立表达一个意思的,有一定的证据语调的语法单位。

(一般语素不加语气构成句子,而以词+语气构成句子。

)复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在意义上密切相关,在结构上互不包含。

句群:指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的语法单位。

句子语气:指句子所带有的某种语气,属超音质成分。

语法实体——是一种语言中构成语法系统的实际要素。

专家语法系统——与教学语法系统相比,专家语法系统往往鲜明地反映专家的个人特点。

语法实体分类:单位语法实体—语素、词、短语、小句、复句、句群非单位语法实体—句子语气基础语法实体—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气—静太实体。

—其中:词、短语—构件语法单位;句子语气—致句语法单位表述语法实体—小句、复句、句群—动态实体可切分语法实体—短语、小句、复句、句群不可切分语法实体—语素、词、句子语气二汉语语法及其系统语法,指语言中语素、词、短语的结构规则。

汉语语法,指汉语各类各级语法褓的构成规则和组合规则的总和。

构成—从大往小;组合—从小到大汉语语法系统的两个定义:1.汉语语法本身的系统,即客户存在的语法系统。

2.汉语语法学系统,即对客观语法系统的主观研究和描写。

语法学:是研究语法的科学。

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历程如下:套用期马建忠(马相伯)—《马氏文通》—文言文研究—1898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白话文研究—1924年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年引发期吕叔湘—〈〈中国方法要略〉〉—1942~1944年高名凯—〈〈汉语语法论〉〉—1945年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年探求期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年朱德熙—〈〈语法讲义〉〉—1982年三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教学语法系统,指从语法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中学评议教学的需要,强调规范性,注重实践性,尽量避免有争议的观点和问题,以传统语法和现代应用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语法系统。

Rhetoric 1 明喻暗喻拟人

Rhetoric 1 明喻暗喻拟人

体,规范,明确。
• 狭义(积极修辞):只包括各种修辞格 (figure of speech) 的运用,并通过这种运用修辞格的手法使语言发生变异,
以实现较为强烈的交际效果。要求达到形象生动。
• 概言之,修辞学就是选择、修饰语言以保证或提高交际效 果或语言运用效果的艺术。
语法与修辞的关系
狭义修辞:对语法的偏离
• 因为缺钱,而且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我申请了那 份工作,但我没有学历,没有教书经验,恐怕得 到这份工作希望渺茫。 • Being very short of money and wanting to do something useful, I applied, fearing as I did so, that without a degree and with no experience of teaching my chances of landing the job were slim.
• It (the hair) stands straight up like the wool on a sheep. It is black as night and around the edges are two long pigtails that rope about like small lizards disappearing behind her ears.
比喻中的三种成分
• • • • • 本体(tenor):需要描画的事物 喻体(vehicle ):用作比喻的事物如 比喻词(indicator),如like, as 明喻中三个成分都出现。 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 英汉基本相同:把所要描写的事物与另一具有鲜明特性的 事物通过比喻词连接起来,从而更形象更生动地说明事物 的特征。 • 英语常用的比喻词除了like, as 以外,还有seem, as if, as though, such as 等 • 例如: • Last night Bob slept like a log.

修辞1

修辞1

(二)整句和散句 • 单独的句子无所谓整句和散句之分。整 句和散句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 整句: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 • 散句: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 错运用的一组句子。例如:
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 意义鲜明。在散文、诗歌、唱词中应用较 广,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 刻、鲜明的印象。例如: 走生路,生而出新;走险路,险而出奇; 走难路,难而不俗。 (徐刚《黄山拾美》) 三部分句子字数、结构都相同,构成排 比格式。形式齐整匀称,表意简练醒目。
(四)词语的音节要匀称 音节匀称主要是指结构相似、音节数目 相等。 一句话的音节整齐匀称就可以形成节奏, 节奏是汉语语音美的一个重要内容。 先看一个反例:
春天,不仅带来希冀、新生、美、向上 的力、大自然的繁忙、五彩缤纷的新天地, 还要与亲切真诚的吐露、劳动者手上的厚 茧、描绘未来的图纸、为了真理而斗争的 硝烟、柔情的眼波、迷人的夜曲,编织成 甜蜜、幸福、闪闪发光的生活。 (冯骥才《啊!》) 这一段文字描写,有人用“杂乱不和谐” 来评价它 ,也就是缺少音节节奏的考虑。
②在那山径上,碧水边,姑娘们飘着彩色 长裙,顶着竹篮、水罐,走回开满波斯菊的 家园。 (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句则是“飘”字显出了生动。它写出 了轻盈的步态,仿佛姑娘们裙下生风,正轻 快地走来。试想,如果不是用“飘”,而是 用“穿”,还有动感美感吗?
(三)词语的活用 有时出于表达上的需要,要对某些 词语“变通”使用,有意改变其词性和 功能,这就是词语活用。 词语活用可以使得言语表达生动形 象,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例 如:
同游的一位编修顺口说道:“有犬卧通 衢,逸马蹄而死之。”另一位编修说:“有 马逸於街衢,卧犬遭之而毙。”欧阳修听了 却不以为然地说:“您二位这样写太罗嗦了。 要用此法去编写历史,恐怕写万卷还写不完 呢。”二位编修反问欧阳修:“那么照你的 写法呢?”欧阳修说只用“逸马杀犬于通” 六个字就可以了。二人听了都十分赞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cond person pronouns are used for quick reference.
Grammatical Features
Short and loose sentences(present tense and
past tense)
Minor sentences
1)A unit consisting of a dependent clause:
The common abbreviative form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1. Abbreviate the prefix. *2.Abbreviate the suffix. *3.Abbreviate the prefix and suffix.
Abbreviate the prefix.
Eg: American school slang: to dig to understand
to turn off
a rat mickey mouse break it up
to disgust
a first year student easy course in the university stop that nonsense
B (laughs for---)
A no it’s for me but it’s very plain B it’s a lovely colour A it is nice B yeah I never di I could never take to knitting except on these double o needles with string you know that’s my sort of knitting A yeah
Semantic Features
The randomness of subject matter
(because conversation is casual in nature. No one would have made a plan for what to talk about in the conversation before he joins in the conversation.)
A you got a cold B no just a bit sniff cos I’m I am cold and I’ll be all right once I’ ve warmed up do I look as I’ve got a cold A no I thought you sounded as if you were B m A pull your chair up close if you want is it B yes I’ll be all right in a minute it’s just that I’m what you have got A what have you got B stupid I had a about five thousand books to take back to senate house yesterday and I got all the way through the college to where the car was at the parking meter at the other end and realized I’d left my coat in my locker and I just couldn’t A me B face going all the way back again with this great you know my arms were aching A m
participants.
Normal non-fluency: sudden change of Apart from the above, para-linguistic
devices are used.
subject matter, hesitation, nervousness, a lack of planning of the conversation.
naturally use different phonological devices, such as pitch, short or long pauses, slow or quick tempo, elision, stress and different kinds of intonation patterns.
eg: Oh, if I were you.
2)A phrase. Eg: “all aboard.”
3)An elliptical sentence.
eg: A : I will not be back again. B: Why?
Grammatical Features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seek information) Simple nominal and verbal group structure
conversation seem flexible, general and effective)
eg: tall, fat, a few moments, about two o’cloc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nexplicitness *Randomness of subject- matter
*Normal non-fluency
General features:
1)Informality 2)Inexplicitness(含糊的) 3)Normal non-fluency 4)Lexical banality(a trite or obvious remark) 5)Syntactic looseness 6)Randomness(随机的) of subject-matter
phone (=telephone), plane (=airplane, aeroplane), bus (=ombibus).
* Abbreviate the suffix.
*ad (=advertisement) *photo (=photograph) * exam (=examination) * mike (=microphone) * mini (=mini-skirt) * memo (=memorandum) *taxi (=taxicab)
Lexical Features
General words are also used very
frequently in daily conversation. Eg: thing, do, go, come, work, etc.
Pronouns, especially first and
Lexical hyperbole (intensify the
meaning of the speakers)
eg: the students asked me a train of questions yesterday.
Semantic Features
The use of vague words.(make
The English of conversation
By Class 2 ,group 2
The English of conversation
Class 2 Group 2
*Shipin
2015-6-8
What is conversation?
Conversation refers to the act or an instance of talking together, for example, a familiar talk between friends;a verbal exchange or ideas, opinions, etc.
B it grows quickly
A yeah I get very fed up B the process though do you sew I used to sew a lot when A no I don’t B in the days when I was a human being
The use of colloquial words, expressions
and idioms; phrasal verbs
*Eg: *yeah *Cos *Kinda *In the same boat *For a donkey’s years *Give the cold shoulder *Face the music
Abbreviate the prefix and suffix.
*flu (=influenza) *fridge (=refrigerator)
Some other kinds of abbreviation
*msg=message 信息 * luv=love 爱 * bro=brother 兄弟 * sis=sister 姐妹 *gvmt=government 政府 *uni=university 大学 *cuz/cos=because *2=to 数字代替了字母 *brb=be right back
4 features
Phonological Features Lexical Features Grammatical Features Semantic Features
Phonological Features
In daily conversations, the participan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