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章

合集下载

最新-数学物理方法2-2-PPT文档资料

最新-数学物理方法2-2-PPT文档资料

z→∞时,可以只保留 f (z)–f (b) 的展开式中不为零的第一项,

f(z)f(b )1f(n )(b )(z b )2 o (z b )2
2 !
令 zbrie,f(b)aie 0代入(2-2-9)式,略去高次项,得到
f(z) f(b ) a 2 2c ro 2 s0 ) ( ia 2 2s ri2 n 0 () (2-2-10)
所谓“沿某一方向穿过 b 点”,就是先固定一个θ值,让 r从大于零减小到零,然后将θ加大π,让r从零增加到大于零。 如果对于相应的θ,(2-2-10) 式的实部取最大的正值,则在这 一方向附近,f (z)上升最陡;如果对于相应的θ,(2-2-10)式 的是不取绝对值最大的负值,则在这一方向附近,f(z)下降 最陡,因此:
解:我们用待定系数法求这个展开式。设在|z| <π /2 内, secz可展开成
secza 0 a 1 z a nzn
但另一方面,在 |z| <π /2 内,有
sezc 1
1
cozs 1z2 z4
2 4!
因此在 |z| <π /2 内,有
1 (a 0 a 1 z a nzn )1 ( z 2 2 !z 4 4 ! )
a. 幂级数在其收敛圆内解析; b. 解析函数可以展开成幂级数,且这种展开式是唯一的。 (2) 如果f(z)在D内有一阶导数存在,则f(z)可在D内每一点的 邻域内展开成泰勒级数。而对于实变函数来说,f (x) 的一
阶导数存在,它的二阶或高阶导数可能不存在,因此 f(x) 就不可能展开成泰勒级数。
f(k)(0)m (m1) (mk1)
k!
k!
代入 (2-2-4) 得
( 1 z ) m 1 m m ( m z 1 ) z 2 m ( m 1 ) ( m k 1 ) z k

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篇第2章

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篇第2章

数学物理⽅法第⼆篇第2章第⼆章数学物理⽅程和⼆阶线性偏微分⽅程分类§2.2.1数学物理⽅程数学物理⽅程(简称数理⽅程)通常是指从物理模型中导出的函数⽅程,特别是偏微分⽅程,我们这⾥着重讨论⼆阶线性偏微分⽅程.数学物理⽅程⼀般可以按照所代表的物理过程(或状态)分为三类:1.振动与波(机械的、电磁的)称为波动⽅程.例如,在各向同性的固体中传播的横波或者纵波的⽅程.有⼀维波动⽅程xx tt u a u 2=(⾃由振动⽅程),),(2t x f u a u xx tt +=(强迫振动⽅程),这⾥u =u (x ,t )代表平衡时坐标为x 的点在t 时刻的横向或者纵向位移,a 是波的传播速度.tt u 表⽰22t u ??,xx u 表⽰22xu ??;⼆维波动⽅程u a u tt ?=2,?是拉普拉斯算符2222y x ??+??≡?(⼆维的),222222zy x ??+??+??≡?(三维的). 2.输运过程称为扩散⽅程,热传导⽅程.例如,有⼀维的热传导⽅程xx t u a u 2=其中u =u (x ,t )表⽰x 点在t 时刻的温度,2a 称为扩散率或温度传导率.⽅程),(2t x f u a u xx t +=表⽰有热源的传导⽅程.3.稳定(或者静⽌、平衡)过程(或状态)称为拉普拉斯⽅程.02222=??+??≡?yu x u u . 在数学中,把⼆阶线性偏微分⽅程进⾏分类,其中有三种最重要的类型,分别称为双曲型⽅程、抛物型⽅程和椭圆型⽅程,⽽上⾯所指出的那些数理⽅程都是⼆阶线性偏微分⽅程.波动⽅程可以作为研究双曲型⽅程的模型,热传导⽅程可以作为研究抛物型⽅程的模型,拉普拉斯⽅程可以作为研究椭圆型⽅程的模型.对于仅有数理⽅程这类偏微分⽅程还不⾜以确定物体的运动,因为物体的运动还与起始状态以及通过边界所受到外界作⽤有关.从数学的⾓度考虑,物体运动的起始状态称为初始条件,物体运动的边界情况称为边界条件.求⼀个微分⽅程的解满⾜⼀定的初始条件或边界条件的问题称为定解问题.⽽初始条件、边界条件称为定解条件.若定解条件仅有初始条件的,则称该定解问题为初值问题,⼜叫哥西(Cauchy)问题;若定解条件为边界条件的,则称为边值问题.边界条件⼀般有三种类型,以⼀维的为例:在x =0点的第⼀边界条件:)(),0(t t u µ=;第⼆边界条件:)(),0(t v t u x =;第三边界条件:)(),0(),0(t t hu t u x θ=-,这⾥h 为已知常数,)(t µ,)(t v ,)(t θ为已知函数.如果)(t µ,)(t v ,)(t θ恒为零的边界条件称为齐次边界条件,⼀般将边界条件写成)()],(),([t f t M nu t M u D M =??+?∈βα,D ?表⽰区域D 的边界,n 是D ?的外法线⽅向,这⾥α,β不同时为零的常数,则是这三种边界条件的综合表述.如果⼀个定解问题中既有初始条件⼜有边界条件,则称为混合问题.例1.在杆的纵向振动时,假设(1)端点固定;(2)端点⾃由;(3)端点固定在弹性⽀承上,试分别导出这三种情况下所对应的边界条件.设杆的两端的坐标分别为x =0与x =l ,(1)端点固定,表明端点⽆位移,所以有0),(,0),0(==t l u t u ,(2)端点⾃由,此时在端点处⽆外⼒作⽤,因此有边界条件0),0(=??t xu 或0),0(=t u x , 因为在端点x =0点的拉⼒为S t xu E ),0()0(,E 为杨⽒模量,S 为细杆的截⾯积.同理在端点x =l 处有边界条件0),(=??t l xu 或0),(=t l u x . (3)端点固定在弹性⽀承上,此时端点受的外⼒与⽀承的变形成⽐例.例如,在杆的左端x =0处有弹性⽀承,⽀承的弹性系数为k ,⽀承对杆的作⽤⼒为S t xu E),0()0(,且其正向与x 轴⽅向相反,因此杆对⽀承的作⽤⼒亦为S t xu E ),0()0(,但其正向与x 轴⽅向相同,⽀承的伸长与杆的位移⼀致,因此有),0(),0()0(t ku S t x u E =,亦即 0)(0=+??-=x u x u σ,其中S E k )0()0(==σσ.同理,对x =l 处弹性⽀承的情形,类似地有0)(=+??=lx u x u σ,这⾥S l E k l )()(==σσ. 例2.对于热传导问题的边界条件设物体所占的空间域为Ω,其边界为Σ,即Ω?=∑.(1)如果边界Σ上的温度已知,则边界条件为第⼀边界条件, ),,(t M u ?=ΣΣ∈M这⾥?为已知的函数.(2)如果边界Σ上流⼊的热流密度为已知),(t M Q n ψ=-Σ,这⾥n Q 代表热流密度在边界⾯的外法线⽅向n 的分量,ψ为已知的函数,按傅⽴叶定律,nu k Q n ??-=,因⽽得第⼆边界条件 ),,(1t M kn u ψ=??ΣΣ∈M 如果边界是绝热的.则0=ψ,即边界绝热的条件为0=??Σn u . (3)如果物体的表⾯与外界通过辐射或者对流等过程交换热量,则得边界条件为第三边界条件0][hu hu nu =+??Σ,这⾥0u 代表外界温度,h 是⼀个正的常数.§2.2.2⼆阶线性偏微分⽅程分类和简化2.2.2.1⼆阶⽅程的分类上⼀段我们讨论了三种典型的数理⽅程:波动⽅程:),(2t x f u a u xx tt +=,热传导⽅程或扩散⽅程:),(2t x f u a u xx t +=,拉普拉斯⽅程:0=+yy xx u u .这些⽅程各代表不同性质的物理过程,因此它们的解也各有不同的特性,但是这些⽅程都是⼆阶线性偏微分⽅程,这⾥以两个⾃变量的⼆阶线性偏微分⽅程02=++++++g fu eu du cu bu au y x yy xy xx为例,讨论分类和简化,其中a ,b ,c ,d ,e ,f ,g 都只是⾃变量x 和y 的函数.⼆阶线性偏微分⽅程怎样进⾏分类和简化呢?我们通过作⾃变量的变换==),(),(y x y x ψη?ξ并假设在所考虑的平⾯区域内雅可⽐(Jacobi )⾏列式0),(D ),(D ≠y x ηξ,将⽅程化为标准型,这⾥要求雅可⽐⾏列式不为零是为了保证这种变换是可逆的,从⽽对⼆阶线性偏微分⽅程进⾏分类,那么这样的),(),,(y x y x ψη?ξ==是如何确定的呢?为此,称⼀阶常微分⽅程02)(2=+-c xy b x y a d d d d 为⼆阶线性偏微分⽅程02=++++++g fu eu du cu bu au y x yy xy xx 的特征⽅程.请注意,它的特征⽅程的系数与⼆阶线性偏微分⽅程的⼆阶偏导数yy xy xx u u u ,,的系数有⼀定的对应关系,xx u 的系数a 与特征⽅程中x y d d 的⼆次项系数相同,⽽xy u 的系数与特征⽅程中x y d d 的系数互为相反数,yy u 的系数与特征⽅程的常数项相⼀致.特征⽅程是关于xy d d 的⼀元⼆次⽅程,它的判别式ac b y x -≡?2),( 的符号决定着特征⽅程解的情况.依据判别式),(y x ?的符号对⼆阶线性偏微分⽅程进⾏分类:当0),(>?y x 时称⽅程为双曲型⽅程;当0),(=?y x 时称为抛物型⽅程;当0),(2.2.2.2⼆阶线性偏微分⽅程的标准形式现在分别就三种类型的⽅程讨论它的简化问题(1)双曲型⽅程例3.把⽅程06232=++--y x yy xy xx u u u u u化为标准形式,并确定它的类型.解:写出它的特征⽅程032)(2=-+xy x y d d d d ,解得 01=-x y d d ,或03=+x y d d . 积分得⽅程的通解1c x y =-,23c x y =+,21,c c 为任意常数.特征⽅程的解称为特征线,因此0),(2>-≡?ac b y x 有两族实的特征线.这⾥0431>=+=?,故这个偏微分⽅程属于双曲型⽅程. 作变量变换,令x y -=ξ,x y 3+=η,它的雅可⽐⾏列式041311),(D ),(D ≠-=-=y x ηξ,为⽅便仍⽤),(ηξu 记为),(y x u ,所以ηξηξu u u u u x 33)1(+-=?+-=, ηξu u u y +=,ηηξηξξηηηξξηξξu u u u u u u u xx 9633)1(33+-=?+-+?-=,ηηξηξξηηηξξηξξu u u u u u u u xy 3233++-=++--=,ηηξηξξηηηξξηξξu u u u u u u u yy ++=+++=2,把它们代⼊原⽅程,原⽅程就简化成012416=++-ηξξηu u u ,化简得双曲型⽅程的标准形式ηξξηu u u 4341+= (2)抛物型⽅程例4.确定⽅程02=+++++u cu bu au au au y x yy xy xx ,(0≠a 常数)的类型并把它化为标准形式.写出它的特征⽅程02)(2=+-a xy a x y a d d d d ,判别式022=-=?a a ,故⽅程是抛物型的,这时特征⽅程只有⼀族特征线 1c x y =-,那么做变量变换只有 x y -=ξ,另⼀个变量η怎么引进呢?可以做最简单的变换,只要保证这种变换的雅可⽐⾏列式不为零就可以.例如这⾥令x =η,那么有010111),(D ),(D ≠-=-=y x ηξ记),(),(ηξu y x u =,就有ηξηξu u u u u x +-=?+-=1)1(, ξηξu u u u y =?+?=01,ηηξηξξηηηξξηξξu u u u u u u u xx +-=+-+?-+--=2)1(1)()1(, ξηξξηηηξξηξξu u u u u u u xy +-=?+?+?-?-=0101,ξξξηξξu u u u yy =?+?=01,代⼊原⽅程中,化简为0)(=++--u bu u c b au ηξηη,得到这个⽅程的标准形式为u au a b u a c b u 1---=ηξηη. (3)椭圆型⽅程例5.试确定⽅程0254=++++y x yy xy xx u u u u u的类型,并把它化为标准型.写出它的特征⽅程054)(2=+-xy x y d d d d ,这时01522<-=-=?,所以⽅程是椭圆型的.解特征⽅程 0)2(=--i x y d d ,或0)2(=+-i xy d d 积分得两组复特征曲线:12c ix x y =+-,22c ix x y =--,取实部、虚部,引进变量变换,令y x +-=2ξ,x =η,这是实变量的实变换,且010112),(D ),(D ≠-=-=y x ηξ,记),(),(ηξu y x u =,于是有ηξηξu u u u u x +-=+-=2)2(, ξηξu u u u y =?+?=01,ηηξηξξηηηξξηξξu u u u u u u u xx +-=+-+-=44)2(24,ξηξξηηηξξηξξu u u u u u u xy +-=?+?+?--=201022,ξξξηξξu u u u yy =?+=0,代⼊⽅程,化简得0=++ηηηξξu u u ,于是有椭圆型⽅程的标准形式ηηηξξu u u -=+应当指出,由于所取的⾃变量的变换),(y x ?ξ=,),(y x ψη=的形式不是唯⼀的,所以⽅程的标准形式也不是唯⼀的,但⽅程的类型是不变的,即判别式ac b -=?2的符号与⾃变量变换的选取⽆关.因为判别式ac b -=?2⼀般是),(y x 的函数,因此⼀个⼀般的线性⽅程02=++++++g fu eu du cu bu au y x yy xy xx在不同区域内可以属于不同类型.例如特⾥⾕⽶(Tricomi)⽅程0=+yy xx u yu的判别式y -=?,因此,当0程是抛物型的;当0>y 时⽅程为椭圆型的.由此可见,数理⽅程中的波动⽅程),(2t x f u a u xx tt =-是双曲型⽅程;⼀维热传导⽅程),(2t x f u a u xx t =-是抛物型⽅程;拉普拉斯⽅程是椭圆型⽅程,这三类⽅程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的本质不同,因⽽这三类⽅程的性质也不同,⽽⼆阶线性偏微分⽅程的分类正是这种客观现象的实际反映.。

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章

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章

o
与之相反的方向就是曲线的负方向.
P
P
P
x
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章
2
2.积分的定义:
设函数 w f(z)定义在区D内 域,C为区域
D内起点A为 终点为 B的一条光滑的有, 向曲
把曲线 C任意分n成 个弧,段 设分点为
Az0, z1,,zk1, zk,, zn B,
y
在每个弧段zk1zk
(k 1,2,,n)
xki yk,
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章
7
n
所以 f(k)zk
k1
n
[u (k,k) iv (k,k) ]x k ( i y k)
k 1
n
[u(k,k)xk v(k,k)yk]
k1
n
i [v(k,k)xk u(k,k)yk]
k1
由于 u,v都是连续,函 根据数 线积分的存在定理,

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章
特别地,若在L上有 f (z) M,L的长记为L,则 性质(5)成为
(6) L f (z)dzML
注意:数学分析中的积分中值定理不能推移到复 变函数积分上来,例如:
2.1复变函数的积分
——复平面上的线积分
(与实函数积分相似,定义为和的极限)
1.有向曲线:
设C为平面上给定的一条光滑(或按段光滑) 曲线, 如果选定C的两个可能方向中的一个作 为正方向(或正向), 那么我们就把C理解为带 有方向的曲线, 称为有向曲线.
如果A到B作为曲线C的正向, y
那么B到A就是曲线C的负向,
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章
12
性质:
设L是简单逐段光滑曲线,f,g在L上连续,则
(1)f(z)dz f(z)d;z反转积分路径,积分反号

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章复变函数的积分

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章复变函数的积分
1 1
一般而言,复变函数的积分不仅与起点和终点有 关, 同时还与路径有关。
§2.2 柯西(Cauchy)定理
——研究积分与路径之间的关系 (一)单连通域情形 单连通域: 在其中作任何简单闭合围线,围 线内的点都是属于该区域内的点。 单连通区域的Cauchy 定理 :如果函数 f (z) 在闭 单连通区域 B 中单值且解析, 则沿 B 中任 何一个分段光滑的闭合曲线 l (也可以是 B 的 边界 l0 ), 函数的积分为零。
lim f( z z ) k)( k k 1
n
存在且与 k 的选取无关, 则这个和的极限称为 函数 f (z) 沿曲线 l 从 A 到 B 的路积分,记为


l
f (z) dz
n k k k 1
z ) d z lim f ( )( z z f(
l n k 1 max | z | 0 k
l 1 l 2
f (z)=Re (z)不是解析函数!
y i l2 o l1 1 l2
I1 Rez d z xd( x iy) 1 xd x i d y i 0 0 2 ( y = 0) (x=1)
1 1
1+i
l1 x
1 I 0 id y x d x 2 0 0 (x=0) ( y=i ) 2
l l l
v u u v d x d y i d x d y s s x y y x
又u、v 满足C-R条件 u v u v , x y y x
y
f ( z ) d z 0
l
B
l
o

梁昆淼 数学物理方法第1和2章

梁昆淼 数学物理方法第1和2章

1 2 1 2 2 ( x ) y ( ) 圆上各点 4 4
例:计算 W
解: 令
a ib
z a 2 b2
1/ 2
z a ib z (cos i sin )
W a ib [ z (cos i sin )]
z
1/ 2
sin cos
所定义的函数分别叫做反正弦函数及反余弦函数记为22柯西定理23不定积分24柯西公式21复变函数积分21复变函数积分idydxzdzreixdyxdxzdzre由此可见对于有些被积函数而言积分与路径有关ixdyxdxzdzreixdyxdxixdyxdxzdzreixdyxdxxydydxbaxyxydydx由此可见对于有些被积函数而言积分与路径无关一单连通区域qdypdx22柯西定理cddz为区域内境界线积分沿境界线正向进行内外境界线逆时针积分相等23不定积分单连通区域中解析函数reid
(二)、区域概念 (1)、邻域 由
z z0 确定的平面点集,称为定点z0的—邻域
(2)、内点 定点z0的—邻域全含于点集E内,称z0为点集E的内点 (3)、外点 定点z0及其—邻域不含于点集E内,称z0为点集E的外点 (4)、边界点
定点z0的—邻域既有含 于E内,又有不含于E内的 点,称z0为点集E的边界 点。
y1 y2 y1 y2
y
z1 z2 x1
z1 z2
x
x2 x1 x2
z1 z2 ( x1 x2 ) 2 ( y1 y2 ) 2
arg z arctg[( y1 y2 ) /( x1 x2 )]
有三角 关系:
z1 z2 z1 z2
z1 z2 z1 z2

数学物理方法第2章复变函数积分-2016方案

数学物理方法第2章复变函数积分-2016方案

(2.1.3)
(2) 化为参数积分计算.设积分曲线L的参数方程为z(t),
将z(t)及dz(t)=z'(t)dt代入式(2.1.4),可得
3
【例2.1.1】计算积分I=
其中曲线L是
(1)沿1+ i 到2+4 i 的直线,见图2.2(a);
(2)沿1+ i 到2+i,再到2+4 i 的折线,见图2.2(b);
§2.2.1 单通区域的柯西定理
定理 若函数f(z)在单通区域D 内解析,则f(z)在D内沿任意 闭曲线的积分为零
∮l f(z)dz = 0 (2.2.1)
证明 这个定理的严格证明比较复 杂, 为简单起见, 我们在“f(z)在D 内连续” 附加条件下证明这个定 理.
先将复变积分化为两个实变积 分的线性叠加
29
这就是解析函数的定积分公式,它与实变 函数中的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具有相同的形 式。
通常把f(z)的原函数的集合
称f(z)的不定积分,式中C为复常数。
30
(2.2.8)
31
§2.2.3 复通区域的柯西定理
定理 若f(z)在闭复通区域 解析,则f(z)沿所
有内、外边界线(L=L0+ 之和为零
37
【2.2.2】试计算 其中积分回路分别(图2.11) (1) |z-i|=2;(2) |z+i|=2;(3) |z|=3.
38
解 首先,将被积函数分解为部分分式(利用通 分可以凑出来)
≠0
=0
39
40
【例2.2.3】若f(z)=1/(z-a) 在z=a的无心邻域内 连续,积分回路是以a点为圆心的圆弧
由于a点在D内随意变动时,柯西公式依然成立, 有时分别用z和x代替式 (2.3.1)的a和z。将柯西公 式改写为

数学物理方法 第二章 复变函数的积分

数学物理方法 第二章 复变函数的积分
wuxia@
证明: 1 dz 1 f (α )dz (1)已知f (α ) = f (α ) ⋅ ∫l z − α = 2πi ∫l z − α 2πi 1 f ( z )dz 1 f ( z ) − f (α ) 与f (α ) = 比较,只需证明 ∫l z − α ∫l z − α dz = 0即可. 2πi 2πi f ( z ) − f (α ) (2)因为z = α为 的奇点,因此,以α为圆心,取任意小 z −α f ( z ) − f (α ) ε为半径做小圆Cε , 这样在l及Cε 所围复通区域上 单值解析。 z −α f ( z ) − f (α ) 1 f ( z ) − f (α ) 1 根据柯西定理, ∫ dz = ∫Cε z − α dz l 2πi z −α 2πi 对于Cε 上的z有:z − α = εe iϕ , dz = iεeiϕ dϕ 于是, 有: 1 f ( z ) − f (α ) 1 2π f ( z ) − f (α ) iϕ 1 iεe dϕ = iϕ ∫l z − α dz = 2πi ∫0 εe 2πi 2π
wuxia@


0
[ f ( z ) − f (α )]dϕ
(3)现在需要对上式右端做估计 因为f ( z )连续,一定可以找到∆ > 0,当 | z − α |≤ ∆时, | f ( z ) − f (α ) |≤ ε ′ 因而有: 1 2π 1 2π 1 ∫0 [ f ( z ) − f (α )]dϕ ≤ 2π ∫0 | f ( z ) − f (α ) |⋅ | dϕ |< 2π 2π =ε 1 f ( z ) − f (α ) 1 f ( z) ∴ dz = 0, f (α ) = ∫l z − α ∫l z − α dz 2πi 2πi

数学物理方法(王元明)第二章1

数学物理方法(王元明)第二章1
l
数学物理方程与特殊函数
第2章分离变量法
a 2 n 2 2 T ''n (t ) Tn (t ) 0 2 l
n at n at Tn (t ) C 'n cos D 'n sin (n 1, 2,3, ) l l n a n a n un ( x, t ) (Cn cos t Dn sin t ) sin x (n 1, 2,3, ) l l l
X (0)T (t ) 0, X (0) 0,
X (l
第2章分离变量法
特征(固有)值问题:含有待定常数常微分方程在一定条 件下的求解问题 特征(固有)值:使方程有非零解的常数值 特征(固有)函数:和特征值相对应的非零解 分情况讨论: x x X ( x ) Ae Be 0 1)

u ( x, t ) X ( x)T (t )
带入方程: X ( x)T ''(t ) a2 X ''( x)T (t ) X ''( x) T ''(t ) 令 2 X ( x) a T (t ) X ''( x) X ( x) 0 T ''(t ) a2T (t ) 0 带入边界条件
第2章分离变量法
0 x 10, t 0 t 0 0 x 10
n X n ( x) Bn sin x 10
X X 0
T 104 T 0
T 104 T 0
Tn 100n 2 2Tn 0
cos10nt Dn sin 10nt Tn Cn n un X nTn Bn sin cos 10 nt Dn sin 10 nt ) x(Cn 10 n (Cn cos 10 nt Dn sin 10 nt ) sin x 10 n u u n (C n cos10nt Dn sin 10nt ) sin x 10 n 1 n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复习:二元函数积分的格林公式
实变线积分 Pdx Qdy 在单连通区域B内与
L
路径无关的充要条件:
P( x, y ), Q( x, y)
在B内的偏导数
P Q , y x
连续,并且
P Q y x
由于复变函数的积分可转化为两个实变线积分
z2
z1
f ( z)dz udx vdy i vdx udy
1 k n
如果不论对 C 的分法及 k 的取法如何 , Sn 有唯 一极限, 那么称这极限值为 记为
f ( k ) zk . C f ( z )dz lim n k 1
n
函数 f ( z ) 沿曲线 C 的积分,
y
A
1 2
z1 z2
k z k zk 1
C z n 1
解 (1) 积分路径的参数方程为
z ( t ) t it (0 t 1),
y
i
于是 Re z t , dz (1 i )dt ,
1 C Re zdz 0 t (1 i )dt 2 (1 i );
1
1 i
o
1
x
18
(2) 积分路径的参数方程为
z(t ) t it 2 (0 t 1),
k 1
n
C f ( z )dz C udx vdy iC vdx udy
10
公式
C f ( z )dz C udx vdy iC vdx udy
在形式上可以看成是
f ( z ) u iv 与 dz dx idy 相乘后求积分得到:
C f ( z )dz C (u iv )(dx idy ) udx ivdx iudy vdy C
9
当 n 无限增大而弧段长度的最大值趋于零时,
不论对 C 的分法任何, 点 ( k , k ) 的取法如何, 下式两端极限存在 ,
f ( k )zk [u( k ,k )xk v( k ,k )yk ]
k 1 k 1
n
n
i [v ( k ,k )xk u( k ,k )yk ]
学习要求与内容提要
目的与要求:掌握复变函数积分的概念、柯西定理 不定 积分 柯西公式
重点: 1. 复积分的基本定理;
2. 柯西积分公式与高阶导数公式 难点: 复合闭路定理与复积分的计算
1
2.1复变函数的积分 ——复平面上的线积分
(与实函数积分相似,定义为和的极限)
1.有向曲线:
设C为平面上给定的一条光滑(或按段光滑) 曲线, 如果选定C的两个可能方向中的一个作 为正方向(或正向), 那么我们就把C理解为带 有方向的曲线, 称为有向曲线. 如果A到B作为曲线C的正向, 那么B到A就是曲线C的负向, 记为 C .
n
[u( k , k ) i v ( k , k )]( xk iyk )
[u( k ,k )xk v ( k ,k )yk ]
k 1
n
i [v ( k ,k )xk u( k ,k )yk ]
k 1
n
由于 u, v 都是连续函数, 根据线积分的存在定理,
L
全路径上的积分等于各段上积分之和
L
14
(5) f ( z )dz f ( z ) ds
注意到
dz dx idy (dx ) 2 (dy ) 2 ds
性质(5)可以写为

L
f ( z )dz f ( z ) dz
L
特别地,若在L上有 f ( z) M ,L的长记为L, 则性质(5)成为 (6) f ( z )dz ML
所以不论 C 是怎样从原点连接到点3 4i 的 曲线,
( 3 4i ) 2 C zdz 2 .
17
例2 计算 Re zdz , 其中 C 为 :
C
(1)从原点到点1 i 的直线段; (2) 抛物线 y x 2 上从原点到点1 i 的弧段; (3) 从原点沿 x 轴到点1 再到 1 i 的折线.
z1 z1
25
z2
z2
因此可得到复变函数的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充要条件
n 0, n 0.
重要结论:积分值与路径圆周的中心和半径无关.
23
2.2 柯西定理
讨论复变函数积分与积分路径的关系 (一) 单通区域情形 单连通区域: 在区域中做任何简单闭合围道,围 道内的点都属于该区域 复连通区域,或称多连通区域
区别:区域中任一闭合曲线能否连续变形而缩成一 点。
连续变形:变形时曲线始终属于该区域。
o
y
B
A
x
2
关于曲线方向的说明: 在今后的讨论中,常把两个端点中的一个 作为起点, 另一个作为终点, 除特殊声明外, 正方向总是指从起点到终点的方向. 简单闭曲线正向的定义:
y
简单闭曲线C的正向 P 是指当曲线上的点P顺此方 向前进时, 邻近P点的曲线 o 的内部始终位于P点的左方. 与之相反的方向就是曲线的负方向.
P P P
x
3
2.积分的定义:
设函数 w f ( z ) 定义在区域 D 内, C 为区域 D 内起点为 A 终点为 B的一条光滑的有向曲线 , 把曲线 C 任意分成 n 个弧段, 设分点为 A z0 , z1 , , zk 1 , zk ,, zn B ,
在每个弧段 zk 1 zk ( k 1,2,, n) 上任意取一点 k ,
udx vdy i vdx udy . 积分的计算法1 C C
11
积分的计算法2 函数的线 f ( z )dz 可以通过两个二元实变
C
积分来计算.
C f ( z )dz {u[ x( t ), y( t )] x( t ) v[ x( t ), y( t )] y( t )}dt
设 k k ik , 因为 zk zk zk 1 xk iyk ( xk 1 iyk 1 )
( xk xk 1 ) i ( yk yk 1 )
xk iyk ,
8
所以
f ( k ) zk
k 1 n k 1
22
当 n 0 时, 1 2π C ( z z0 )n1 dz i 0 d 2i; 当 n 0 时,
y
z
0 z
o

rxBiblioteka C1 i 2π n 1 dz n 0 (cos n i sin n )d 0; ( z z0 ) r
2i , 1 所以 n1 dz ( z z0 ) 0, z z0 r
i {v[ x ( t ), y( t )] x( t ) u[ x ( t ), y( t )] y( t )}dt


{u[ x( t ), y( t )] iv[ x( t ), y( t )]}{ x( t ) iy( t )}dt


f [ z( t )]z( t )dt .

12

C f ( z )dz

f [ z( t )]z( t )dt
如果 C 是由 C1 , C 2 , , C n 等光滑曲线依次 相互连接所组成的按段 光滑曲线, 则
C f ( z )dz C
1
f ( z )dz f ( z )dz f ( z )dz .
L
注意:数学分析中的积分中值定理不能推移到 复变函数积分上来,例如:


2
0
1 2 ei d ei 0 0 i
ei0 (2 0) 0 (0 0 2 )
15
例1 计算 zdz , C : 从原点到点3 4i 的直线段.
C
x 3t , 0 t 1, 解 直线方程为 y 4t , 在 C 上, z ( 3 4i )t , dz ( 3 4i )dt ,
y
A
1 2
z1 z2
k z k zk 1
C z n 1
B
o
x
4
作和式 Sn f ( k ) ( zk zk 1 ) f ( k ) zk ,
k 1 k 1
n
n
这里 zk zk zk 1 , sk zk 1 zk的长度,
记 max{sk }, 当 n 无限增加且 0 时,
例3 计算 z dz , 其中 C 为 : 圆周 z 2.
C
解 积分路径的参数方程为
z 2e
i
(0 2π ),
2π 0
dz 2ie d
i
C
z dz 2 2ie i d ( 因为 z 2 )
4i (cos i sin )d
0

L L
常数因子可以移到积分号外
(3) f ( z ) g ( z )dz f ( z )dz g ( z )dz ;
L L L
函数的和的积分等于各函数积分之和
(4) f ( z )dz f ( z )dz f ( z )dz, 其中L是
L L1 L2
由L1和L2组成的
C2 Cn
在今后讨论的积分中, 总假定被积函数是连续的, 曲线 C 是按段光滑的.
13
性质:
设L是简单逐段光滑曲线,f,g在L上连续,则
(1) f ( z )dz f ( z )dz; 反转积分路径,积分反号 L L
(2) Rf ( z )dz R f ( z )dz , 其中 R为复常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