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高中时事地理之四川丹巴发生泥石流,阻断小金川河,形成堰塞湖(共16张PPT)
2017年7月8日四川汶川山区突降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图甲为

2017年7月8日四川汶川山区突降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
图甲为篇一:期中考试模拟题(一)期中考试模拟题(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右图是某地昼夜年内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A.赤道附近B.回归线附近C.极圈附近D.极点附近2.在该地GPS地图中,GPS显示的方向应是()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C.上下左右都是南 D.上下左右都是北右图表示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M点吹西北风。
读图完成3-5题: 3.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4.若该系统中心天气炎热,则其可能出现在M A.1月,亚洲北部B.1月,澳大利亚C.7月,青藏高原D.7月,西太平洋5.若该天气系统位于蒙古、西伯利亚,则亚欧大陆A.等温线向北凸出B.等温线平直不弯曲C.等温线向低纬凸出D.等温线向高纬凸出6.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房屋内的光照情况,据图判断该地的经度大约是A.90°EB. 150°EC. 146°ED. 86°E美国西部时间2008年5月25日16时53分,凤凰号成功降落在火星北极区域,其核心任务是寻找水和生命痕迹。
阅读下表,完成下题。
注:“固”指固体表面。
17.在表中的四颗行星上,能体会“度日如年”的是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图是某日我国两地昼长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2题。
8.若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位于乙地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9.图示季节,下列现象最不可能出现的是:A.太阳直射点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C.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2013年7月8日四川汶川山区突降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
图甲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图乙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读图完成10-11题。
高三地理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试题答案及解析1.(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在我国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山区,当夏季发生较大的地质灾害后,有些地方的水系河道被山体碎石堵截会形成较大规模的堰塞湖(下图所示)。
结合提供信息,分析这类堰塞湖必须适时加以人工挖掘、爆破等方式来引流降低水位的原因。
【答案】时为夏季(雨季),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4分)一旦湖坝被冲刷、侵蚀等,导致湖口破裂,(2分)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重大洪灾,严重危及下游人们的生产生活。
(4分)【解析】根据材料,时为夏季,是雨季,堰塞湖是碎石阻断河道形成,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
碎石形成的堤坝不坚固,又无泻水通道,最终湖坝会被冲刷、侵蚀等,导致湖口破裂。
湖水漫溢而出,倾泻而下,易形成重大洪灾,严重危及下游人们的生产生活。
所以要适时加以人工挖掘、爆破等方式来引流降低水位。
【考点】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及原因。
2.(10分)【自然灾害】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
下图为我国北部某区域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图。
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图中自然灾害损失率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6分)(2)造成图示区域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并分析其发生的自然原因。
(4分)【答案】(1)图中东部地区从京津地区向南向西向北,自然灾害损失率逐渐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区抗灾能力;(3分)西部地区从东向西,自然灾害损失率逐渐下降,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3分)(2)旱灾(2分)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1分)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1分)【解析】(1)从图示等值线数值分布分析,自然灾害损失率是东部地区从京津地区向南向西向北等方向增大,其原因是京津地区抗灾能力强于周边地区;而西部地区从东向西逐渐下降,其原因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密度低,灾害损失小。
四川丹巴滑坡分析

四川丹巴滑坡(2005)(土石混合体型滑坡,在三峡库区分布比较广泛)1.滑坡地质条件1.1气象水文条件滑坡区位于大渡河右岸,属北亚热带干旱河谷气候,降水集中于6-10月,约占全年的94%。
1.2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滑坡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大渡河高山峡谷区,区内地形陡峭,高差极大,谷坡多在40度以上。
滑坡后缘为高陡斜坡,有四级缓坡平台。
滑坡位于二级平台前沿,地形平坦,坡度在10-20度。
滑坡区地层单一,仅分布第四系松散堆积地层和古生界志留系变质岩。
1.3地质构造滑坡区岩层受挤压比较强烈,新构造运动以抬升为主,加之大渡河的下切从而形成高差大、坡度陡的高边坡。
2.滑坡特征2.1滑坡形态特征滑坡体平面上呈圈椅状,前后缘高差219m,大致分为三个主滑区(Ⅰ)、左后侧牵引区(Ⅱ)和右后侧牵引区(Ⅲ)区域。
主滑区(Ⅰ)最先破坏,受主滑区(Ⅰ)的牵引,其左右两侧坡体产生拉裂缝并逐渐贯通,从而形成左后侧牵引区(Ⅱ)和右后侧牵引区(Ⅲ)区。
1)主滑区(Ⅰ)又分为Ⅰ-1和Ⅰ-2两个亚区。
Ⅰ-1区前缘宽度约200m,后缘宽度约150m,纵长270m,平面形态呈不规则长方形,平均滑体厚度30m,体积约150万立方米,主滑方向353度(指向河谷方向)。
Ⅰ-1区拉裂缝的扩展,使得Ⅰ-2区处于临空状态,形成次级滑体。
2)左后侧牵引区(Ⅱ)呈半圆弧状,常有掉块和垮塌发生。
3)右后侧牵引区(Ⅲ)变形相对Ⅰ和Ⅱ区小。
2.2滑体、滑带和滑床特征滑体主要为块石土。
从垂向看,坡体物质为块碎石夹杂少量粘质砂土;从平面看,古滑坡中前部一般为20-35m,后部厚度为30-45m;从横向来看,中间厚两边薄。
滑坡并非沿基覆界面滑动,而是从松散物质内部剪出,滑体厚度一般为28-29m。
2.3滑体演化进程丹巴滑坡是基于古滑坡发育而形成的。
古滑坡是由于大渡河长期的下切形成高陡临空面,斜坡在自身重力、降雨和地震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
一段时间以来,古滑坡比较稳定。
四川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四川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9题;共38分)1. (2分)沙漠中的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有()A . 风化作用B . 风力搬动作用C . 风力侵蚀作用D . 风蚀作用2. (6分) (2017高二下·湖南期中) 左图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到达甲地时,当地受()A . 西风带控制B .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 . 信风带控制D .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2)右图中序号①、②对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A . 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B . 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C . 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D . 热带季雨林、寒带苔原带(3)形成右图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 热量B . 水分C . 光照D . 地形3. (6分) (2019高三上·大庆期中) 特拉维夫滨临地中海,是以邑列最大的城市。
2019年4月16日.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为特拉维夫红线轻轨项目研制的首列车在长春下线.这是我国100%低地板列车首次出口发达国家。
车身为流线型设计.采用碳纤维、酚醛树脂、铝复合板等多种新型材料,使车身减重达60%。
100%低地板列车(下图)无需站台乘降.一步即可上车.轨道可直接铺设在路面上或利用原来的有轨电车轨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以色列特拉维夫红线轻轨项目选择中车长客股份公司100%低地板列车的原因不是()A . 技术先进B . 质量优C . 安全性好D . 造价低(2)该列车车身采用碳纤维、酚醛树脂、铝复合板等多种新型材料的目的是()A . 降低制造成本B . 提高安全性能C . 延长使用年限D . 降低运营成木(3)为以色列特拉维夫红线轻轨项目设计的列车要考虑的运行环境是()A . 高温B . 干旱C . 潮湿D . 地形起伏大4. (4分) (2020高三上·广州月考) 长白山天池是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口湖,湖面海拔2 189米。
2014文科自然灾害对人类危害

(2008海南文综)(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 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 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图 10)。完成下列要求。 ⑴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4分)
涝 旱 旱 涝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⑵夏季风的强弱与我国的旱涝灾害
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 形成洪涝;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降水少,多旱灾。 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长期控制南方,南方降水多,形 成涝灾;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多旱灾。
【高效记忆】夏季风的强弱与我国的旱涝灾害
强 南方 弱 北方 单一气团控制 单一气团控制 旱 旱 北方 夏 季 风 锋面雨带控制 涝
探究淮河流域的洪涝频繁的原因
雨带
气 候 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 集中于夏季,多暴雨 流域地形 河流干流落差小,流速缓 自然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低,涵养 流域植被 原因 水源能力差。 淮河 洪涝 原因 人为 原因
支流多,集中于北侧,同时进入 雨季,洪水集中;中游许多河段, 水系特征 河道弯曲狭窄,河道淤塞,泄水 不畅;黄河夺道,河道淤塞 流域内植被破坏,降低涵养水源的能力; 围湖垦田,降低湖泊对河流的调蓄能力; 占用河流两岸洼地,缩小蓄洪空间等。
洪涝 防治
生物措施: 上中游植树造林; 非工 程措 施
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监测和预报 ②洪泛区土地管理(严格控制滥砍滥伐,提 高森林覆盖率) ③预定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 ④实行实行防洪保险
荆江分洪闸
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 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 意图。读图填空并回答:
人教版四川高考专题地理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四川高考专题地理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2015年6月23日临安昌化山区降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
图1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图2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读图完成下列下列小题。
(1)临安昌化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A: 地势起伏不大且坡度较缓,侵蚀作用强B: 暴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质C: 持续干旱是引发泥石流的根本原因D: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泥石流的直接原因(2)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右图中O点,合理的逃生线路有()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BA【解答】(1)由题中资料,2015年6月23日临安昌化山区降暴雨,暴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质。
故选B。
(2)读图可知,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泥石流发源于山谷中,所以图中泥石流的流动方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流。
①是沿着与泥石流流动的方向相垂直的高坡跑,故正确。
②与泥石流流动的方向相垂直的高坡跑,故正确。
③的逃生路线经过泥石流,故错误。
④与的逃生路线与泥石流流动的方向同向,最危险,故错误。
故选A。
第2题.挠力河是乌苏里江左岸的较大支流之一,其上游建有龙头桥水库,中下游流经三江平原腹地。
近年来,挠力河流域的湿地大面积萎缩,下图为挠力河流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挠力河流域()A: 含沙量较大B: 中下游地区水流湍急C: 有凌汛现象D: 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2)修建龙头桥水库的最初目的是()A: 防洪、灌溉B: 发电、旅游C: 水产养殖、供水D: 航运、抗旱(3)龙头桥水库开始放水、为蓄洪留出库容的月份最可能是()A: 2月B: 5月C: 8月D: 11月【答案】CAA【解答】(1)挠力河水系上游有条块森林和次生林,中下游为农作物及草甸子,植被较好,含沙量较小,A错误;河流上游流经山丘区,坡度较陡,中下游流经三江平原腹地,水流平缓,B错误;河流所处纬度较高,从低纬流向高纬,冬季有凌汛现象,C正确;挠力河为雨雪混合补给的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大,丰水年和枯水年交替出现。
地质灾害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6.2地质灾害课时作业一、单选题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儿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成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容易垮坝。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三个聚落都受到堰塞湖的不利影响,影响程度从小到大依次是A.a、c、b B.b、c、a C.b、a、c D.c、b、a2.与图中聚落分布规律最相似的地区是A.内蒙古高原B.江南水乡C.东北地区D.川西高原3.2020年9月15日6时40分,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白坡彝族乡突发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冲进白坡乡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导致大批人员被困。
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
完成诱发此次泥石流灾害的因素最可能是()A.暴雨洪涝B.地势陡峭C.山石松动D.植被破坏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西安主城区先后出现了14条呈北东70°左右,带状分布的地裂缝,其分布之广“泛,危害之巨大,在国内外城市建设中实属罕见,地裂缝所经之处,地表建筑物开裂坍塌,地下洞室错断塌陷、道路扭曲变形,严重制约了城市建设发展。
地裂缝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地壳运动、水的作用和部分人类活动都可以导致裂缝的产生。
下图是西安城区14条地裂缝分布图。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4.从地质构造的角度看,西安地裂缝的是在新构造时期受到哪个方向拉力的下诱导生成的断裂A.北西---南东B.北东--南西C.南--北D.东--西5.地裂缝延伸方向还可能和什么方位一致A.潜水差异下降高幅度区B.潜水差异下降低幅度区C.承压水差异下降高幅度区D.承压水差异下降低幅度区6.为防止地裂缝活动对建筑物的破坏,下列行为合理的是①增加建筑结构整体刚度和强度①设置合理的避让距离①建筑物应尽量结合成整体①原则上建筑不得跨越地裂缝分布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2021年11月17日13时54分在江苏盐城大丰区海域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7km,震中距海岸线最近约45km。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岩石圈B.下地幔C.地核D.软流层8.世界上大部分地震的成因为()A.岩层塌陷B.构造运动C.火山活动D.人类活动下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浅析丹巴县泥石流灾害诱因及风险防范

/RESOURCESWESTERN RESOURCES 2020年第二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作者简介:罗年山(1980~),男,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
我国幅员辽阔,且高原、山区沟谷纵横,部分山区水系发育,存在泥石流灾变隐患。
这种灾害灾变具有瞬发、偶发且破坏能力强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以及学术研究力度的加大,逐渐发现在特定区域内这类灾害具有较明显的群发性、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集中性等特点,特别是在川藏区域内这类诱因表象更加明显。
利用上述特性,为进一步降低丹巴县的灾变可能,本文以川藏丹巴县为研究对象,从分析该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入手,论述了该区泥石流灾害的诱因、特点,并进一步揭示了该区域的成灾机理,最终针对于此地的区域现状,给出了未来灾害防治的相关策略,以期进一步降低区域内灾变的偶发概率,并希望对川藏区内其他镇、县的防灾、减灾方案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1.研究区内地质环境概况所选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麓毗邻四川盆地的过渡区-丹巴县,区内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受峡谷影响,区域内气候类型复杂多变、垂直方向上差异性变化极为明显,呈现出“山中显四季,数里天不同,山脚花枝盛,山腰桃初笑,山顶风飘雪”的特点。
区内全年平均气温14.6℃,有记录的冬夏极端气温为-6℃和39.2℃,全年平均降水量为1325mm、平均蒸发量619.4mm,但蒸发总量大于区域降雨量。
除气候因素外,该区域内河谷密集度较高、区内水系相对发达,且平面形态呈现出平行延展的树枝状。
由于这类河谷对地表冲刷,导致该区域地形、地貌呈现出明显的具有河谷分割的水系冲刷特性,冲刷侵蚀区域可大致划分为如下四种区域:冰雪侵蚀的高山区、植被侵蚀的高原区、水系侵蚀的高山峡谷区、河谷泥沙侵蚀的高山峡谷区。
由气候水文特点可以看出,水对研究区内的灾变影响较为明显,但除上述因素外,区域内赋存的岩层岩性对灾变也具有直接影响。
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可知,该区域由于沟谷冲刷作用,在部分区域第四系、震旦系在地表出露,且岩性以变质岩为主,其次包含砂、砾、亚黏土,成分中偶伴有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对本次丹巴县发生泥石流原因的分析
泥石流的概念及其他相关概念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暴雨、洪水将含有 沙石且松软的土质进行饱和稀释,形成了洪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 发生,是一种灾害性地质现象。 因此,形成泥石流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①地形陡峻 ②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③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2.地震形成 如1941年12月,嘉义东北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引起山崩,浊水溪东流被堵,在海拔高度 580m处溪流中,形成一道高100m的堤坝,河流中断,10个月后,上游的溪水滞积起来, 在天然堤坝以上形成一个面积达6.6k㎡,深160.0m的堰塞湖。
3.熔岩形成 如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是由老黑山和火烧山两座火山喷溢的玄武岩熔岩流堵塞白河,使 水流受阻,形成彼此相连呈串珠状的5个小湖。
堰塞湖的形成有四个过程: 一是原有的水系。 二是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 三是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向四周漫溢。 四是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2020/8/13
8
2020/8/13
9
堰塞湖的主要类型
1.山体滑坡形成 由山崩滑坡所形成的堰塞湖多见于藏东南峡谷地区,如1819年在西姆拉西北,因山崩形成 了长24-80km,深122m的湖泊。八宿县的然乌错是1959年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
2020/8/13
4
在丹巴县,5条山脉与5条河流所组成的360度辐射状地貌,形若梅花,这种地貌又被称为 “漩涡状旋扭构造”。5条河流形态各异,在丹巴章谷镇汇合后向南成为大渡河。
2020/8/13
5
丹巴泥石流的形成原因
首先,形成泥石流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①地形陡峻 ②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③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时事地理 四川丹巴发生泥石流,阻断小金川河,形成堰塞湖
6月17日凌晨3点20分许,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半扇门镇梅龙沟发生泥石流,阻断小金川河,形成堰塞湖,造成G350烂 水湾段道路中断、烂水湾阿娘寨村山体滑坡。截至6月17日6:00,堰塞湖险情威胁下游6个乡镇17个村、4所学校、3所 卫生院、2座寺庙,目前共疏散5800余人。据初步统计,乡村两级救援队伍已成功救援8人,6人正在施救中,1人失联。
2020/8/13
10
丹巴县堰塞湖形成原因
丹巴县内,短时期的强降水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携带大量物质,堆积在小金川河河谷,阻塞河水,形成了堰塞湖。
2020/8/13
11
堰塞湖有什么影响 1. 淹没上游地区的耕地、道路、村庄工程设施等,造成涝灾。
2. 造成河流断流,影响下游地区用水。
3. 堰塞湖蓄水量大,堰塞体极不稳定,溃坝后容易引起洪灾,威胁两岸居民 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0/8/13
6
泥石流造成的灾害分析
①沖毀城镇、工厂、矿山、乡村等,造成人畜伤亡; ②淹没道路,阻塞陆路交通; ③冲毁水电站等工程设施,造成财产损失 ④破坏农作物、林木及耕地,破坏生产活动; ⑤淤塞河道,阻断航运,引起的概念
对本次泥石流引发堰塞湖的原因分析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等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引起 山崩、滑坡或泥石流,其堆积物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贮水形成了湖泊。
2020/8/13
2
泥石流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 体积含量最少为 15%,最高可达 80%,因此比洪水更具破坏力。
滑坡则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漫泡、 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 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4. 巨大的蓄水量可能诱发其它地质灾害等其他灾害
如何最大限度减轻溃坝威胁?
1.及时疏散两岸地势较低的居民点。 2.在堰塞体上开挖泄流槽,实施定点爆破泄流。 3.及时监测堰塞体和堰塞湖的水文特征,做出提前预判。
2020/8/13
12
变式练习
(2019高三上·河南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0月10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和四川省 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堵塞金沙 江干流河道,形成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堰塞湖地区山 高谷深),两天后堰塞湖右岸拢口完全冲开,湖水水 位下降,溃坝隐患消除。 11月3日,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原山体滑坡点发生了规 模更大的二次滑坡,造成金沙江断流并形成堰塞体, 堰塞体水面以上滑坡塌方体达310万立方米(如图)。 到11月11日9时,堰塞湖水位累计上涨57.44米,推算 堰塞湖蓄水量约为4.69亿立方米。
3
丹巴县的区位分析
丹巴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是一个以藏、 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丹巴县属岷山邛崃山脉之高山区,大渡河自北 向南纵贯全境,切割高山,立体地貌显著,是 川西高山峡谷的一部分。境内峰峦叠嶂、峡谷 幽深,地势西南高,东南低,全县最低海拔 1700米,最高海拔5820米,相对高差为4120米, 属青藏高原型季风气候,呈垂直带分布。山顶 与河谷的气温相差24℃以上,所以又有着“一 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
(1) 简析白格堰塞湖地区山高谷深的成因。
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板块挤压,地壳缓慢抬升; 该区域降水量较大,地势起伏大,流水向下侵蚀作用强烈。
滑坡的特点是顺坡“滑动”,泥石流的特点是沿沟“流动”。
二者并非同一概念。同时,滑坡与泥石流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易发生滑坡的 地区也易发生泥石流,只不过泥石流的发生需要一项必不可少的水源条件。 此外,滑坡发生后的堆积物,在一定的水源条件下易形成泥石流,滑坡还常 常在发生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
2020/8/13
1.丹巴县位于川西高山区,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地形陡峻。 2.短时间内出现强降水。 (据报道,6月16日8时至6月17日17时,四川盆地东北部、西北部、中部和川西高原局部 降大到暴雨,巴中、达州、广元、南充、广安、遂宁、宜宾等市部分地方降大暴雨,通江 县、万源市个别点降特大暴雨,超过50毫米的有66县1263站,超过100毫米的有22县208站, 超过250毫米的有2县8站,最大为通江县长坪站323.7毫米。) 3.暴雨侵蚀、冲刷地表土壤,形成大量松散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