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集输油气集输远程教育总复习答案
《天然气集输》课程综合复习题含答案(适用于6月考试)

《天然气集输》课程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商品天然气无规定的化学组成,但有一系列的具体技术指标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有:、、和。
2、烃类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增加而,随温度升高而,且随着水中含气饱和度升高,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3、从气井产出的物质,除天然气外一般含有液体和固体物质。
液体物质包括和气田水。
气田水又包含和。
气田水分为或和两类。
固体物质包括岩屑、、酸化处理后的残存物等。
4、影响天然气中含水蒸汽量主要因素有:、、和。
5、开发凝析气藏的方式包括、、油环凝析气藏开发,油环凝析气藏开发不但要考虑天然气和凝析油的采收率,而且还要考虑的采收率。
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及少量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及以上烃类气体,并可能含有氮、氢、、及等非烃类气体及少量氦、氩等惰性气体。
7、气田集输系统的工作内容包括:收集天然气,并经过、、、使天然气达到符合管输要求的条件,然后输往长距离输气管道。
8、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水合物进行结构测定发现,气体水合物是由多个填充气体分子的构成的晶体,晶体结构有三种类型:、、。
气体分子填满腔室的程度取决于和,腔室内充满气体分子程度愈高、水合物愈稳定。
腔室未被气体分子占据时,结构处于,称为;气体分子占有腔室后形成稳定结构,称。
9、甘醇再生除了常规的升温再生,还有、和。
10、按天然气中液烃含量的多少可将天然气分为和或和。
11、天然气集输管网从分布形式上看主要有三种:、和。
12、吸附剂的再生是为了除去,恢复吸附剂活性。
吸附剂的再生过程就是吸附剂的脱附过程。
工业上常用的再生方法是,因为温度愈高,湿容量愈。
通常是用作为再生气体,从进入。
脱附完成后,需要进行才能转入吸附操作。
13、有水气藏按气水界面的高低不同可分为两类,当含气高度大于或等于产层厚度时为,当含气高度小于层厚时为。
14、蒸气压缩制冷装置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压缩机、冷凝器、和。
蒸气压缩制冷分为一级制冷、、和混合冷剂制冷。
混合冷剂组分的合理选择和较难确定。
集输复习习题

中国石油大学课程复习一、填空题1 2 0.40.5 倍,否则集输系统工况的变化将影响油井产量的稳定。
3、多元体系的相特性不同于一元体系,其饱和蒸汽压的大小和与气化率有关,通常把泡点压力称为该多元混合物的真实蒸汽压。
4、油气分离的基本方式基本上可分为和三种。
5、油气分离器按外形一般分为6、油气分离中起碰撞和聚结分离作用的部件称除雾器,除雾器应能除去气体中携带的粒径为 10—100 微米的油雾。
7、和 8、形成稳定乳状液必须具备的条件:、剂的存在。
9、电脱水只适宜于要求不超过30%,否则易产生电击穿现象。
10、原油稳定的方法基本上可分为:11 天然气净化、轻烃回收。
12、理想体系中平衡常数i/xi=pi0/pi,它是体系压力和温度的函数。
13、某油田采用三级分离,一级分离压力为0.9Mpa(绝对),末级分离压力为0.1MPa(绝对),各级间压力比R为14、按管路内流动介质的相数,集输管路可分为和相流。
15、气液两相流的处理方法有和三种模型。
16、弗莱尼根关系式在计算倾斜气液两相管流的压降时认为:由爬坡引起的高程附加压力损失与线路爬坡高度总和成正比。
17、原油和水构成得乳状液主要有两种类型:《油气集输》第 1 页共 7 页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技术学院中原油田双学历班《油气集输》课程复习油型乳状液。
此外,还有多重乳状液等。
18、加热脱水。
19、沉降罐中的油水分离主要依靠2022、油气分离主要包括23、影响平衡气液相比例和组成的因素是和度。
24、管路沿线存在起伏时,不仅激烈地影响着两相管路地流型,而且原油大量地聚积在低洼和上坡管段内,使气体的流通面积减小,流速增大,造成较大的摩擦损失和滑移损失。
25、原油中所含得水,通常以26、通常,乳化水靠加或分离。
28、雷特蒸汽压测定时,蒸发空间与油品的体积比为。
29、分离器的工艺计算通常应从两方面进行计算,以确定其工艺尺寸。
30、油气分离器按实现分离主要利用的能量分为和式。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集输总复习资料

第一章1、油气田生产对集输系统的要求油气田生产是由开发、开采和油气集输等环节构成。
油气集输是油气田生产中很重要的生产阶段,无论新油气田的开发建设,还是已开发油气田的调整改造,油气集输必须适应油气田生产全局的需要。
1、满足油田开发和开采的要求根据油藏类型、储层岩石物理性质、油藏流体物理性质、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驱动能力和驱动方式等特点,由地质和油藏工程师提出合理的开发设计,由采油工程师制定开发方案,确定相应的采油措施,由此确定相应的集输系统(生产规模、工艺流程、总体布局)以及相应的工程内容,从而保证采输协调、生产平稳,促进油田的开发和开采。
油田生产的特点是连续的、又是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在于:a.油井数量增加,含水量上升,产液量增加;b.自喷井间歇自喷或改抽;c.个别抽油井改为注水井;d.生产层系调整,油品物性发生变化。
2、集输系统能够反映油田开发和开采的动态油田开发和开采的变化,反映到地面集输系统中就是:油、气、水产量、出砂量、气油比、气液比、井的油压和回压、井流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变化。
油气田开发和开采这一动态变化的生产特点,要求油气集输系统的工程设施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要考虑能以地面设施的少量变化去适用油田开发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要求。
同时利用这些基础信息,使油藏工作者能加深对油藏的认识,适时调整油田开发设计和各油井的生产制度。
3、节约能源、防止污染、保护环境油气田是能源的生产基地,也是一个能耗大户(需要消耗大量电力),所以应考虑节能的方法。
a.充分利用自喷井、抽油井的能量,减少转油环节,在有条件的油田提高第一级的分离压力,减少动力消耗;b.流程密闭,降低损耗;c.充分收集和利用油气资源,生产稳定原油、干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汽油等产品,减少油田生产的自耗气量;d.采用先进高效的处理设备,如高效分水设备、高效注水泵等。
4、集输系统应安全可靠,并有一定的灵活性集输系统的生产运行是连续的,无论哪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全局生产产生影响;另外,油田地域大,点多、面广、线长,抢修困难,要求集输系统简单、可靠、安全。
矿场油气集输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矿场油气集输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第一章测试1.大多数原油是存在于( )答案:地下岩石颗粒和沙子之间很小的孔隙里2.原油的性质( )答案:密度一般比水小;沸点不固定;不溶于水3.石油是古代海洋生物遗骸被沙泥掩盖后,在( )情况下,经过几千万年的时间形成的。
答案:高温、高压和缺氧4.油层压力称为静止压力答案:对5.油气集输生产中,可以获得( )产品。
答案:成品油第二章测试1.集输流程按管网形态划分包括()答案:枝状;环状;辐射状2.下列哪些措施不能将流程密闭()答案:大罐开口与大气连通3.原油集输流程按降黏方式包括( )加热集输流程;井口不加热集输流程;伴热集输流程4.原油集输流程有很多种形式,例如( )答案:二级布站;三级布站;一级布站5.油气集输设计的评价标准,包括可靠性、多样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答案:错6.天然气集输工艺流程不包括( )答案:井口加热第三章测试1.按管路内流动介质的相数分为()单相;多相;两相2.按管路的结构分简单管路和复杂管路答案:对3.气液两相管路的处理方法只包括均相流模型和分相流模型两种。
答案:错4.气相表观流速是指气液两相中气相单独流过管道的流速答案:对5.气液混输管路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答案:流动稳定第四章测试1.油气分离设备按( )分为气液两相和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答案:功能2.分离器由 ( )和压力控制部分等构成的答案:主体容器;液面控制机构;分离部分3.液滴从气体中分离出来的条件是,油滴沉降到集液部分的时间( )气流把液滴带出分离器的时间。
答案:小于4.在卧式分离器中,气体流向和油滴沉降方向相互( )答案:垂直5.计算分离器尺寸时通常依据150μm液滴直径来确定气体允许流速。
答案:错6.在同样条件下,()获得的液体量最多。
答案:连续分离第五章测试1.电场力脱水适用于水包油型乳状液答案:错2.乳状液有一定的稳定性。
答案:对3.交流电场内水滴以偶极聚结和振荡聚结为主,直流电场内水滴以电泳聚结为主,偶极聚结为辅答案:对4.在电泳过程中发生水滴的碰撞、合并,称( )。
油气集输带答案

《油气集输》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5.管路沿线存在起伏时,不仅激烈地影响着两相管路地流型,而且原油大量地聚积在低洼和上坡管段内,使气体的流通面积减小,流速增大,造成较大的摩擦和滑移损失。
(课本194)6.通常,乳化水靠加破乳剂或乳化剂方法或二者得联合作用使油水分离。
(课本290)7.气液两相流的处理方法有均相流模型、分相流模型和流行模型三种模型。
(课本175-180)8.一元体系的蒸汽压与体系的温度有关,二元体系的蒸汽压与和有关。
(课本107,109)9.油田常用的集输流程为:油井→计量站→接转站→集中处理→矿场油库,这种布站方式称三级布站。
若油井能量较大,可取消其中的接转站,此时的布站方式称为二级布站。
(课件绪论26页)10.水滴在电场中的聚结方式主要有电泳聚结、偶极聚结和震荡聚结。
11.闪蒸按操作压力分为负压、常压和微正压三种流程。
(课本338)12.影响平衡气液相比例和组成的因素是气液相组成、分离相压力和分离温度。
13.按管路内流动介质的相数,集输管路可分为单相、双相和多相流。
14.集输系统由油气分离、原油净化、原油稳定、天然气净化和轻烃回收五个工艺环节组成。
15.沉降罐中的油水分离主要依靠水洗作用和重力沉降作用。
(课件第五章46)16.原油和水构成得乳状液主要有两种类型:油包水型乳状液和水包油型乳状液。
此外,还有多重乳状液等。
(课本279)17.埃尔乌斯划分的气液混输管路的流型有分层流、波浪流、环状流、气团流、段塞流、气泡流、弥散流和分散气泡流。
18.原油稳定采用的方法基本上分为闪蒸法和分流法两类。
(课件第六章12页闪蒸和分馏)二、判断题1.一定温度下,某固定组成的石油体系的系统压力等于该温度下的泡点压力,则该体系处于气液相平衡状态。
(√)(课本109)2.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气-油界面是由分离器的气体出口压力调节阀控制的。
(Х)(课本242)3.气液混合物沿起伏管路流动时的静压损失用流动密度计算。
《油气集输工程及设备》超详解期末复习题库习题及答案

《油气集输》作业习题及答案2016 年编制绪论一、填空1. 在油井井口到集中站之间有不同级数的站场,流程内只有(集中处理站)的称一级布站,三级布站有(计量站)、(接转站)和(集中处理站)。
2.集气站主要功能是脱出气体中夹带的(凝液)、(水)和(机械杂质),对各气井进行计量。
3. LNG代表的意义是(液化天燃气)。
4.油气集输系统的功能是:将分散在油田各处的油井产物加以收集;分离成(原油)、(伴生天然气)和(采出水);进行必要的(净化)、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油田商品以及这些商品的储存和外输。
5.填充如下图所示的油气生产工艺系统中空格中(1)~(5)的名称(1) 胶酸气、脱水;(2)NGL 回收;(3)脱水、脱盐;(4)原油稳定;(5)水处理6.填充如下图所示的油气集输系统生产流程中的(1)~(5)名称(1)计量站;(2)联合站;(3)合格原油;(4)合格天然气;(5)合格的水或砂7. 油气集输研究的对象是(油气田内部原油、伴生天然气的收集、加工和运输)。
8. 天然气的露点温度是指(一定压力下,降低温度出现第一滴液体时的温度)。
最高输送压力下天然气的露点要求(低于输气管埋深处最低环境温度5℃)。
9.油气集输流程是油气在油田内部流向的过程,主要包括(油气收集、油气加工处理、油气输送和储存)等环节。
10. 三级布站集输流程是指(计量站、接转站、联合站);二级布站集输流程是指(计量站、联合站);一级布站集输流程是指(计量阀组分井计量、联合站)。
二、简答1.油气集输系统的功能是什么?2.不加热集油流程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3.单管加热集油流程的适用条件。
4.掺热水集油流程的适用条件。
5.三管热水伴热集油流程的适用条件。
6.油气集输系统的三脱、三回收是指什么?7.简要阐述油气集输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
8.简述油气集输流程设计的主要原则。
9. 阐述油田联合站的主要工作内容。
10.三级布站集输流程中接转站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油气集输系统的功能是什么?【答】将分散在油田各处的油井产物加以收集;分离成原油、伴生天然气和采出水;进行必要的净化、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油田商品以及这些商品的储存和外输。
【免费下载】油气集输带答案

《油气集输》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5.管路沿线存在起伏时,不仅激烈地影响着两相管路地流型,而且原油大量地聚积在低洼和上坡管段内,使气体的流通面积减小,流速增大,造成较大的摩擦和滑移损失。
(课本194)6.通常,乳化水靠加破乳剂或乳化剂方法或二者得联合作用使油水分离。
(课本290)7.气液两相流的处理方法有均相流模型、分相流模型和流行模型三种模型。
(课本175-180)8.一元体系的蒸汽压与体系的温度有关,二元体系的蒸汽压与和有关。
(课本107,109)9.油田常用的集输流程为:油井→计量站→接转站→集中处理→矿场油库,这种布站方式称三级布站。
若油井能量较大,可取消其中的接转站,此时的布站方式称为二级布站。
(课件绪论26页)10.水滴在电场中的聚结方式主要有电泳聚结、偶极聚结和震荡聚结。
11.闪蒸按操作压力分为负压、常压和微正压三种流程。
(课本338)12.影响平衡气液相比例和组成的因素是气液相组成、分离相压力和分离温度。
13.按管路内流动介质的相数,集输管路可分为单相、双相和多相流。
14.集输系统由油气分离、原油净化、原油稳定、天然气净化和轻烃回收五个工艺环节组成。
15.沉降罐中的油水分离主要依靠水洗作用和重力沉降作用。
(课件第五章46)16.原油和水构成得乳状液主要有两种类型:油包水型乳状液和水包油型乳状液。
此外,还有多重乳状液等。
(课本279)17.埃尔乌斯划分的气液混输管路的流型有分层流、波浪流、环状流、气团流、段塞流、气泡流、弥散流和分散气泡流。
18.原油稳定采用的方法基本上分为闪蒸法和分流法两类。
(课件第六章12页闪蒸和分馏)二、判断题1.一定温度下,某固定组成的石油体系的系统压力等于该温度下的泡点压力,则该体系处于气液相平衡状态。
(√)(课本109)2.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气-油界面是由分离器的气体出口压力调节阀控制的。
(Х)(课本242)3.气液混合物沿起伏管路流动时的静压损失用流动密度计算。
油气集输——精选推荐

12、简述等压降温反常气化的概念。 13、简述等压升温反常冷凝的概念。 14、试分析烃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15、试推导泡点、露点方程。 16、什么是会聚压?会聚压的大小说明了什么?画图说明。 17、在T~P坐标系中画出C1~C2和C1~C3二元混合物的会聚压~温度曲线,并简要说明会聚压与组成的关系。 18、一次分离分出的天然气所含重组分较多级分离分出的天然气所含重组分多得多,但多级分离所得原油的密度反而较一次 分离为小,试解释原因。
37、讨论滑动比s=0、s >1、s <1三种情况下,管路内体积含气率β与截面含气率φ的关系。
38、试推导用?和x 表示的滑动比计算式。
39、油气混合物沿上倾角3°的管路流动,管径d=150mm ,Qg=0.036m 3/s ,Q L =0.03m 3/s ,ρ
L =850kg/m 3,ρg=2.5kg/m 3,µL =100mPa ·s ,σ=25×10-3N/m ,试确定管内流型。 40、用Flanigan 相关式计算例3-1起伏管的附加压力损失,并与例3-1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41、用M-B 法求例3-2的管路压降。 42、试用洛-马。杜克勒Ⅰ、Ⅱ法,B -B 法和我国大庆油田计算公式计算气液混输管路的压降,并和实测值进行比较。 43、已知:凝析油流量=127m 3/d,水流量=36.6 m 3/d ,凝析油相对密度=0.87,水的相对密度=1.05,粘度=3.0mpa ·s , 长度=2133.6m ,进口压力=6.2MPa ,温度T =26.7℃,求内径为50.8mm 和101.6mm 的液流管线内的压降。 44、已知气流量=6.5×105Nm 3/d,粘度=3.0mpa ·s ,相对密度0.85,长度2133.6m ,进口压力=6.2MPa ,温度T = 26.7℃,求内径为101.6mm 和152.4mm 的气管线内的压降。 45、空气/水混合物沿D =20mm 水平管流动,G =1791kg/m 2·s ,?=0.001,假设0.5l H s ρρ??= ???,并已知:31/0.84 g kg m ρ=,31000/l kg m ρ=,321.00210/l N s m µ-=??,521.78910/g N s m µ=??,单相摩阻系数0.20.148Re λ=, 求:(1)气液相折算速度和滑动比。 (2)截面含液率和截面含气率。 (3)气液流速和质量速度。 (4)混合物的真实密度和流动密度。 (5)单相压降梯度(四个)。 (6)若两相压降梯度为200mbar/m ,求压降折算系数(四个); (7)洛-马参数和Chisholm 物性参数。 46、有一内径为38.5mm 的垂直上升蒸发管,进口为饱和水,进口水速11/w m s =。设流体管长均匀受热,总吸热量为 75366kJ/hr ,管内工质绝对压力为66bar ,求: (1)该管出口处蒸汽的折算系数和汽水混合速度; (2)该管出口处截面含液率和截面含气率。 47、矿场集输管网有哪几种类型? 48、怎样理解气液两相间的滑动和持液率的概念? 49、证明:当两相介质流动的实际速度相等时,即0g l v v v ==时,两相混合物的真实密度与流动密度相等。 第三章原油和天然气的分离 1、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影响平衡气液相比例和组成的因素是什么?。 3、二元体系的相特性与一元体系的相特性有什么不同? 4、多元体系的饱和蒸汽压与一元体系相比有什么特点? 5、对两种纯组分构成的物系,进行平衡计算时是否可用手工精确计算,是否必须用状态方程? 6、简述二元体系的相特性。 7、各国油田的油气分离压力一般总在4~5兆帕以下。请简述原因。 8、为什么在远高于甲烷临界温度的油藏温度下,还能全部或部分液化? 9、甲烷的临界温度为190.7K,在地面分离条件下,它能否存在于原油中?并解释原因。 10、简述等温降压反常冷凝的概念。 11、简述等温升压反常气化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集输》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国家对商品原油的质量要求是:质量含水率、饱和蒸汽压和含盐量。
2、多元体系的相特性不同于一元体系,其饱和蒸汽压的大小和_温度_与_气化率_有关,通常把泡点压力称为该多元混合物的_真实蒸汽压_。
3、油气分离中起_碰撞_和_聚结_分离作用的部件称除雾器,除雾器应能除去气体中携带的粒径为_10-100_微米的油雾。
4、气液两相流的处理方法有均相流模型、分相流模型和流型模型三种模型。
5、试列出原油脱水的任意三种方法:化学破乳剂脱水、重力沉降脱水、加热脱水。
6、油气分离器按实现分离主要利用的能量分为重力式、离心式和混合式。
7、三相分离器中油气水的分离过程主要包括将混合物初步分成气液两相、分离出水和油和经除雾分离出气体三部分。
8、影响原油乳状液粘度的主要因素为:外相粘度,内相体积浓度(含水率),乳化剂及界面膜性质,内相颗粒板面带电强弱。
9、雷特蒸汽压测定器上下两部分的容积比为4:1。
10.试列出原油脱水的五种方法:化学脱乳剂脱水、重力沉降脱水、加热脱水、利用离心力脱水和机械脱水。
二、判断题:
1、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气-油界面是由分离器的气体出口压力调节阀控制的。
(X)
2、双电场脱水是在电脱水器含水量较低的中下部建立直流电场,在含水量较高的中上部建立交流电场。
(X )
3、测定蒸汽压时,雷特蒸汽压测定器的空气室中的气体包括油气、空气和水蒸气。
(√)
4、雷特蒸汽压测定器上下两部分的容积比为1:4。
(X)
5、多元体系的相特性与一元体系的相特性一样,其饱和蒸汽压的大小只和温度有关。
(X)
6、油田生产中,通常选择的分离方式是连续分离。
(X)
7、破乳是原油脱水中的关键环节,目前破乳只能依靠化学方法实现。
(X)
8、原油稳定过程中应控制C6的拔出量不超过稳定前原油中C6总含量的5%。
(X)
9、井排来油在二相分离器中的停留时间比在三相分离器中的停留时间长。
(X)
10、在两相混输管路计算中引入折算系数的目的是把求两相管路的摩擦压降问题转化为求折算系数的问题。
(√)
11、多级分离稳定可以使原油得到完全的稳定。
(X)
三、选择题:
1. 油田生产中,通常选择的分离方式是(C)
A.一次分离B.二级分离C.多级分离 D.连续分离
2.下列多相管流压降计算方法属于均相流模型的是 (C )
A .杜克勒Ⅰ压降计算法
B .杜克勒Ⅱ压降计算法
C .洛克哈特-马蒂尼里压降计算法
3.对于轻组分含量高的原油宜采用(A )的原油稳定工艺。
A .加热闪蒸分离法
B .负压闪蒸分离法
C .大罐抽气法
D .多级分离法
4.测定蒸汽压时,雷特蒸汽压测定器的空气室中的气体包括 ( D )
A.油气
B.油气和水蒸气
C.油气和空气
D.油气、空气和水蒸气
5.气相和液相的折算速度与气液相的实际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C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大于或等于
6.除雾器能除去气体中携带的(C )的油滴。
A .小于10µm
B .大于100µm
C .10~100µm
7. 下面哪种计算方法既适用于水平气液两相管路的压降计算,又适合于倾斜或垂直管路的压降计算:(B )
A .Dukler I 法
B .Dukler II 法
C .L -M 方法
D .Beggs -Brill 方法
四、简答题
1.多级分离较一次分离有哪些优点?
答:
1)多级分离所得的储罐原油收率高
2)多级分离所得原油密度小
3)多级分离组成合理,蒸汽压低,蒸发损耗少,效果好
4)多级分离所得天然气数量少,重组分在气体中的比例少
5)多级分离能充分利用地层能量或采用机械的能量减少能耗和输气成本,降低气体的气化费用。
2.试用公式说明体积含气率和截面含气率的关系。
并说明各在何种条件下ϕβϕβϕβ>=<,,. 。
3.当温度升高时,乳状液的稳定性如何变化,为什么?
当温度升高时可降低乳化剂的稳定性,是因为
1)可降低外相原油的粘度
2)提高乳状液乳化剂—沥青质、蜡晶、树脂等物质的溶解度,削弱界面膜强度
4.试画出加热闪蒸的原理流程并加以简要说明。
5.国家对商品原油的质量是如何要求的?
质量含水率、饱和蒸汽压、含盐量
6.交直流电场皆能促使含水原油脱水,请简单说明两种电场中的聚结方式及各自的优缺点。
交流电场内水滴以偶极聚结、振荡聚结为主;直流电场内水滴主要在电极附近区域进行,以电泳聚结为主,偶极聚结为辅
优缺点:交流电优点:脱出水清澈,水中含油率较少,电路设备简单。
缺点:脱水效率较低,耗电量大;
直流电优点:脱水效率较低,耗电量大。
缺点:脱出水中含油率较多,电路设备较复杂
7.说明立、卧式油气分离器油滴能够沉降的必要条件,写出数学表达式。
油滴的沉降速度必须大于或等于气体在流通截面上的平均流速数学表达式:Vg≤V
8.双电场电脱水器中电场是如何布置的,并解释双电场电脱水的原理?。
9.解释多级分离会获得较多的液体量且液相组成较合理的原因。
1、多级分离所得的储罐原油收率高
2、多级分离所得原油密度小
3、多级分离组成合理,蒸汽压低,蒸发损耗少,效果好
4、多级分离所得天然气数量少,重组分在气体中的比例少
5、多级分离能充分利用地层能量或采用机械的能量减少能耗和输气成本,降低气体的气化费用。
10.油气分离器内油滴在重力沉降空间内的匀速沉降速度以下式表示:w
gd
l g
g
=
-
4
3
()
ρρ
ξρ
,试
说明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11.简述气液两相管路的特点。
1)流型变化多2)存在相间能量消耗3)存在相间传质4)流动不稳定5)非牛顿流体和水合物
12.简述一下雷特蒸汽压是怎样测定的。
.。
五、计算题
1、已知:某卧式分离器圆筒部分有效长度8米,原油处理量为500m3/h,要求原油在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为2分钟,气液界面控制在一半直径处,载荷波动系数β=1.25,假设出油口在分离器底部,试估算该分离器的直径。
2、已知:某卧式分离器圆筒部分有效长度10米,原油处理量为950m3/h r,要求原油在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为3分钟,气液界面控制在一半直径处,载荷波动系数β=1.5,假设出油口在分离器底部,试估算该分离器的直径。
(根据课本235公式进行求解其中参数可参考课本223-225页)
答:Q0=950m3/hr,β=1.5,Le=10m,tr=3,当气液界面控制在一半直径处hD=0.5,由课本225页表4-3可知,m=0.5000,由公式πD2m Le/4=Q0tr,把数值带进去求解,就得到直径D 的值了。
(自己代数计算)
3、已知管长L=1000米,管内径d=0.081m,在管路平均温度和压力下,原油流量Q l=1.418×10-3m3/s,密度ρl=819.31kg/m3,粘度μL=10×10-3Pa·s;天然气流量为0.01777 m3/s,密度ρg=5.602kg/m3,粘度μg=1.2×10-5Pa·s。
试用杜克勒Ⅰ法计算两相水平管路压降。
答:气液体积含率β=Qg/Q , 汽液混合物总体积流量 Q=Ql+Qg ,流通截面积 A=πd2/4 , 气液混合物流速w= Q/A , (Q 、A、w、β由已知量可求出来)杜克勒Ⅰ压降公式(图片中第一个公式的结果是水平管路压降),根据已知量,先求β,根据下面的公式求μ,求ρf , 求Re,求λ,最后将求的ρf 、w、λ、d 带入第一个式子,就是所求结果。
4、卧式分离器直径3米,圆筒部分有效长度8米,要求原油在分离器的停留时间为3分钟,气液界面控制在一半直径处,载荷波动系数β=1.5,假设出油口在分离器底部,试估算该分离器以米3/日计的原油处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