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M50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M50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书M50一、设计说明按合同和规范要求,已完成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

设计稠度为14-18s。

根据试验室7天及28天标准养护抗压试验试验结果,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比例为:水泥:水:压浆剂=1:0.35:0.12二、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 119-88三、原材料名称:1、水泥:xxxxxx有限公司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2、压浆剂:xxxxxx有限公司四、配合比设计1、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分别选定水灰比为0.34、0.35、0.362、确定压浆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2%3、水泥净浆的表观密度为1906kg/m3。

五、试拌水泥浆拌和物,试拌10L水泥净浆所需各材料用量确定配合比1、分别按照0.34、0.35、0.36水灰比试拌水泥浆拌和物。

六、检验强度七、确定配合比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水泥浆拌和物的稠度为14-18s,拌和后3h的泌水率<3%,且24h内重新全部被浆收回,24h后测其膨胀率<10%的规定,水灰比为0.35的水泥净浆拌和物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要求,且强度满足要求,稠度测定值为15s,泌水率为0.5%,膨胀率为3.0%,保水性良好,满足施工要求。

确定配合比为(Kg/ m3)水泥:水:压浆剂= 1300:450:156=1:0.35:0.12八、试验结论根据以上试拌结果和强度检验结果,确定水泥浆配合比B为施工配合比试验:计算:复核:审核监理工程师:日期:。

M40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M40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书M50一、使用部位:孔道压浆设计稠度:14-18s二、原材料名称:1、水泥:渑池仰韶水泥有限公司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2、压浆剂: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压浆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0%三、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 119-88四、配合比设计1、单位用水量:确定单位用水量为455Kg2、确定水灰比:根据经验采用0.35的水灰比进行试拌3、确定每m3净浆水泥用量(mco):按规范要求取每立方米净浆的水泥用量mco= mwo /(W/C)=455/0.35=1300kg4、基准净浆配合比:水泥1300Kg 水455Kg五、试拌水泥浆拌和物,试拌10L水泥净浆所需各材料用量1、分别按照0.32、0.35、0.38水灰比试拌10L水泥浆拌和物。

各材料用量2、工作性:拌和物经测定,稠度、泌水率、膨胀率符合要求,六、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净浆强度试验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采用不变水量法,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3,进行调整:抗压强度如下七、根据试配情况,7d、28d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水泥浆拌和物的稠度为14-18s,拌和后3h的泌水率<3%,且24h内重新全部被浆收回,24h后测其膨胀率<10%的规定,水灰比为0.35的水泥净浆拌和物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要求,且强度满足要求,稠度测定值为15s,泌水率为0.5%,膨胀率为3.0%,保水性良好,满足施工要求。

确定配合比为(Kg/ m3)水泥:水:压浆剂= 1300:455:130=1:0.35:0.10九、试验结论根据以上试拌结果和强度检验结果,确定水泥浆配合比B为施工配合比试验:计算:复核:审核监理工程师:日期:。

C5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5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50细石砼配合比设计计算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招标文件和图纸设计。

二、使用部位及技术要求1、使用部位:梁绞缝2、技术要求:①设计标号:C50。

②施工坍落度:50mm ~70mm三、原材料1、水泥:①河南七里岗水泥厂,“回生”牌,P.O42.52、碎石:禹州石料厂,5~10mm连续粒级碎石。

3、砂:泌阳砂场,中砂。

4、水:地下饮用水。

5、外加剂:山西凯迪建材有限公司,NOF-2型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1.0%,减水率19.6%6、掺合料:粉煤灰,平顶山姚孟电力粉煤灰开发公司,I级。

四、计算步骤:1、试配强度:fcu,o=fcu,k+1.645σ=50+1.645×6.0=59.87Mpa其中: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2、水灰比W/C=(αa.fcu)/(fcu,o+αa.αb.fce)=(0.46×1.1×42.5)/(59.87+0.46×0.07×1.1×42.5) =0.35式中:αa、αb—回归系数fce=γcfce,g:γc—水泥强度等级的富裕系数,取1.1; f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根据公路桥规要求,确定以0.35为基准水灰比。

3、确定用水量:mwo=210×(1-0.196)=169Kg;4、确定用灰量:mco=mwo/(W/C)=177/0.35=483Kg;5、砂率:βs=33%6、粗、细骨料的确定:(采用重量法)由下式计算: mco+mgo+mso+mwo=mcpβs=mso/(mso+mgo)×100%mco--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m--每立方混凝土的碎石用量(Kg) mso--每立方混凝土的砂用量(Kg) mw--每立方混凝土的水用量(Kg) mcp--每立方混凝土拌合物假定容量(Kg),取2450Kg。

水泥厂设计手册

水泥厂设计手册

水泥厂设计手册
水泥厂设计手册是用于指导水泥厂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参考资料,其中包含了水泥生产设备的选型、工艺流程、安全规范、环保要求等内容。

由于水泥生产涉及到工程设计、设备选购、生产工艺等多个方面,设计手册的内容非常复杂和全面。

一般来说,水泥厂设计手册可能会包括以下内容:
原材料处理工艺:包括破碎、磨矿、混合等工艺流程,以及相关设备的选型和布置要求。

窑炉和熟料生产:涉及水泥窑炉的设计、燃料选择、熟料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水泥磨和成品制备:包括水泥磨的选型、生产工艺、成品包装等内容。

环保与安全:对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废气处理、粉尘控制、安全生产规范等方面的规定。

能源消耗和节能要求:关于水泥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的要求和节能技术的应用。

设备维护和管理:关于水泥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安全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由于水泥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设计手册的内容通常会非常详细,并且需要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如果你需要具体的水泥厂设计手册,建议向专业的工程设计公司或者水泥生产设备供应商进行咨询。

5000吨水泥厂生料车间工艺设计参考说明书

5000吨水泥厂生料车间工艺设计参考说明书

湖南工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 0湖南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3)湖南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检查表 (6)湖南工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表 (7)湖南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评语表 (8)湖南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表 (9)湖南工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最终成绩评定表 (11)摘要 (12)ABSTRACT (13)第一部分:总体设计 (14)1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简述 (14)1.1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特点 (14)1.2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发展 (15)2配料方案的确定 (16)2.1熟料率值的确定 (16)2.2熟料热耗的确定 (16)2.3矿渣、石膏加入量的确定 (17)3物料平衡的计算 (18)3.1配料计算 (18)3.1.1原料及燃料化学成分 (18)3.1.2煤灰掺入量的确定 (19)3.1.3计算干燥原料的配合比 (19)3.1.4 计算湿物料的配合比 (20)3.2物料平衡 (20)3.2.1工厂生产能力 (20)3.2.2原料消耗定额 (21)4.全厂工艺流程的确定 (24)4.1物料的储存与均化 (24)4.1.1物料的预均化的确定 (24)4.1.2物料破碎 (24)4.1.3生料的制备系统 (25)4.1.4生料粉均化系统 (27)4.1.5熟料烧成系统的确定 (27)4.1.6包装与散装系统 (29)4.2全厂主机设备的选型 (29)4.2.1各种主机小时产量(周平衡法) (29)4.2.2主机平衡表 (34)4.2.3全厂堆场及储库计算 (35)4.3全厂总平面布置图的设计 (44)第二部分:生料粉磨车间设计 (47)1车间工艺流程的确定 (47)1.1生料粉磨车间流程的确定 (47)1.2流程选择 (49)1.2.1配料系统的确定 (49)1.2.2配料设备的确定 (49)1.3 喂料设备的选型 (49)1.4磨机系统 (50)1.5输送设备 (51)1.6通风和收尘 (52)1.7车间安全设施的设计 (52)2提高生料粉磨系统产质量的措施 (54)结论 (55)谢辞 (56)结束语 (57)参考文献 (58)湖南工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 指导教师 李坦平 学生姓名|刘磊课题名称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生料立磨车间工艺设计一、 设计题目与内容1、 设计题目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生料立磨车间工艺设计2、 设计内容(1) 完成全熟料生产线到熟料储库的物料平衡、主机平衡计算; 完成全 熟料生产线主机选型与堆场、储库选型;(2) 完成“生料立磨车间”的主机与附属设备的选型计算; (3) 完成“生料立磨车间”工艺布置设计,制图。

年产1000万吨水泥工厂工艺设计设计任务书

年产1000万吨水泥工厂工艺设计设计任务书

材料工厂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年产1000万吨水泥工厂工艺设计——水泥工厂车间布置设计二、设计内容:1、水泥工厂选址和全厂布置设计2、水泥工厂工艺流程设计3、水泥工厂设备设计4、水泥工厂车间布置设计5、水泥工厂初步经济技术分析三、设计要求1、论述厂址选择,完成总厂布置图;2、工艺选择,完成工艺流程图;3、设备选型,完成设备图;4、车间物料衡算,完成车间布置图;5、初步经济核算,完成经济技术分析;6、编写设计说明书包括以下几项:(1)封面:(课程设计题目、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成绩);(2)目录;(3)设计任务书(总任务书和分解任务书);(4)设计方案的说明;设计计算与说明;设计论证;对设计的评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5)参考文献。

(6)附图;五、设计时间安排:1周六、设计班级:11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七、参考资料:[1] 金容容主编,《水泥厂工艺设计概论》,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2] 郑岳华编,《陶瓷工厂设计手册》,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3] 杨保泉编,《玻璃厂工艺设计概论》,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4] 《水泥厂工艺设计手册》编写组编,《水泥厂工艺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6年;[5] 手册编写组编,《立窑水泥厂工艺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3月;[6] 白礼懋主编,《水泥厂工艺设计实用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6月;[7] 陈帆.《现代陶瓷工业技术装备》,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年9月;[8] 郑岳华. 《陶瓷工厂设计手册》,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9] 裴秀娟. 《陶瓷墙地砖工厂技术员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年5月;[10] 刘振群主编,《陶瓷工业热工设备》,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11] 蔡增基、龙天渝主编,《流体力学、泵与风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4月[12] 沈慧贤、胡道和主编,《硅酸盐热工工程》,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八、设计成果:设计说明书一份、附图。

日产5000t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本科生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日产5000t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本科生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的水泥厂生料磨工艺系统的设计前言一、生料粉磨作业的功能和意义生料粉磨是水泥生产地重要工序,其主要功能在于为熟料煅烧提供性能优良的粉状生料。

对粉磨生料要求:一是要达到规定的颗粒大小;二是不同化学成分的原料混合均匀;三是粉磨效率高、能耗少、工艺简单、易于大型化、形成规模化得生产能力。

由于生料粉磨设备、土建等建设投资高,消耗能量大(一般占水泥综合电耗的1/4以上),因此采用高新技术,优化生料粉磨工艺,对水泥工业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粉磨的基本原理物料的粉磨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冲击、挤压、研磨克服物料晶体内部各质点及警惕之间的内聚力,使大块物料变成小块以至细粉的过程。

粉磨功一部分用于物料生成新的表面,变成固体的自由表面能;大部分则转变为热量散失于空间中。

三、现代生料粉磨技术发展的特点随着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日趋完善,生料粉磨工艺取得了重大进展,其发展历程经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烘干兼粉碎钢球磨机发展阶段(包括:风扫磨及尾卸、中卸提升循环磨);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辊式磨及辊压机发展阶段。

其发展特点如下:(1)原料的烘干和粉磨作业一体化,烘干兼粉磨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并且由于结构及材质方面的改进,辊式磨获得新的发展。

(2)磨机与新型高效的选分、输送设备相匹配,组成各种新型干法闭路粉磨系统,以提高粉磨效率,增加粉磨功的有效利用率。

(3)设备日趋大型化,以简化设备和工艺流程,同窑的大型化相匹配。

钢球磨机直径已达5.5m以上,电功率6500kw台时产量300t以上,辊式磨系列中磨盘直径已达5m以上电机功率5000kw以上,台时产量500吨以上。

(4)采用电子计量称喂料、X荧光分析仪或γ-射线分析仪、电子计算机自动调节系统,控制原料配料,为入窑生料成分均齐稳定创造条件。

本科生毕业设计(5)磨机系统操作自动化,应用自动调节回路及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带他人工操作,力求生产稳定。

水泥厂设计范文

水泥厂设计范文

水泥厂设计范文水泥厂是指用于生产水泥的工业设施,主要包括石灰石的采矿和破碎、粘土的采矿和破碎、原料的预处理、烧成系统、磨矿系统、储存和装运系统等。

首先是石灰石和粘土的采矿和破碎。

石灰石和粘土是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需要在矿山中采矿,并通过破碎设备进行处理,将颗粒大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接下来是原料的预处理。

石灰石和粘土在进入烧成系统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确保其化学成分和颗粒大小满足生产要求。

预处理方法可以包括破碎、磨矿、混合等。

然后是烧成系统。

烧成系统是水泥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目的是将预处理后的原料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煅烧,使其分解成新的化学物质,并形成熟料。

烧成系统主要由炉体、燃烧系统、烟气处理设备等组成。

磨矿系统是水泥生产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将熟料研磨成细粉。

磨矿系统主要包括磨矿机、分选机、输送设备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磨矿设备。

储存和装运系统用于存储和装运生产完成的水泥产品。

储存设备一般包括水泥仓、装车机等,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容量和类型的储存设备。

装运设备一般包括卡车、铁路车辆等,用于将水泥产品运输到销售地点。

此外,水泥厂设计还需要考虑环保措施和能源利用。

在烧成系统和磨矿系统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渣,需要通过合理的烟气处理和废渣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同时,水泥厂还可以考虑使用新技术和设备,如余热回收和废气脱硝等,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水泥厂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原料的采矿和破碎、预处理、烧成系统、磨矿系统、储存和装运系统等各个环节,同时还需要考虑环保和能源利用等因素,以确保水泥生产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毕业(设计)论文专业班级指导老师学生姓名2011 年 3 月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和评语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无机非金属材料指导教师工作单位设计(论文)题目拟建XXX公司日产4000t/d熟料生产线一、考核委员会(小组)评语及成绩评定二、成绩评定答辩委员会(小组)负责人(签名)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2011年月日目录目录 (3)毕业设计任务书 (5)前言 (10)第1章绪论 (12)1.1项目名称及业主 (12)1.2项目建设性质 (12)1.3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1.5结论及建议 (13)第2章配料计算 (14)2.1配料方案的确定 (14)2.2熟料热耗的确定 (15)2.3配料计算 (15)第3章工艺平衡 (22)3.1物料平衡 (22)第4章主机平衡与选型 (30)4.1车间工作制度的确定 (30)4.2主机选型 (30)4.2.1 破碎机的选型 (30)4.2.2 生料磨的选型 (30)4.2.3 窑的选型 (31)4.2.4 煤磨的选型 (33)4.2.5水泥磨的选型 (33)4.2.6 包装机的选型 (33)4.3主机平衡表 (34)第5章物料储存 (35)5.1、物料储存方式 (35)5.2、物料储存期 (35)第6章预分解窑烧成窑尾工艺设计 (37)6.1窑的选择及产量标定 (37)6.2窑需用的功率及物料运动速度计算 (37)6.3窑的热工计算(物料平衡及热量平衡) (38)6.3.1原始资料 (38)6.3.2物料平衡 (40)6.3.3热量平衡计算 (46)6.3.4系统风量计算 (51)6.3.4.1原始资料 (51)6.3.4.2单位熟料需空气与生成废气量的计算 (54)6.3.4.3窑尾各部位烟气量的计算 (55)6.3.4.4窑尾各部位烟气量汇总表 (60)6.4分解炉的设计 (61)6.4.1 TTF的特点 (61)6.4.2 参考资料 (62)6.5预热器主要结构及参数的参考数值: (62)6.5.1天津设计院4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烧成窑尾预热器参数 (62)6.5.2系统简介: (64)6.5.3、设计条件及原始数据 (64)6.5.4、窑尾排风机选型计算: (64)6.5.5.废气管道计算 (65)6.5.6.附属设备选型 (65)第7章全厂工艺平面布置 (67)第8章烧成车间工艺布置 (68)总结 (70)致谢 (71)参考文献 (72)武汉理工大学09级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专升本)毕业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水泥公司4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程。

2、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厂址位于新疆XXXX工业区东南角,XXXX热电厂一期工程北侧,厂区围墙内占地面积423.5亩。

厂址据XX市中心约3.5km。

3、项目建设规模建设规模:日产熟料4000吨;年产水泥150万吨,其中年产P.C 32.5复合硅酸盐水泥100万吨,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50万吨。

配套建设水泥窑余热利用系统,设置窑尾余热锅炉、窑头余热锅炉和过热器,产生的饱和蒸汽送往热电厂,由热电厂统一输送至XX市采暖用热二、建厂条件1、拟建厂址及区域位置水泥生产线建于XXXXX工业区东南角处,XXXXX热电厂一期工程北侧,厂址距离市中心约3.5km。

厂址北邻工业园的XXXX路。

水泥生产线总占地面积423.5亩。

2、原料及燃料(1)石灰质原料考虑在XXX市自建石灰岩矿。

XX市已探明石灰岩储量丰富,矿石氧化钙含量48%以上,是生产水泥的良好原料。

XX市及沙湾县境内有多处石灰岩矿山资源。

经调查,求得储量1600万吨。

XX市XX河上游XXXXX一带石灰岩矿床,由XXXXXX公司XXX地勘大队于1977年至1978年进行了详查,计算出储量1932.4万吨。

矿石品位:CaO:46~52%,MgO<2.5%,SiO23~12%。

其中有益、有害组分含量均符合水泥用石灰岩矿石的质量标准。

(2)硅铝质原料及硅质校正原料XX市境内有丰富的硅铝质原料及硅质校正原料资源。

A.砂岩、泥岩矿XX市周边砂岩、泥灰岩等水泥配料用硅铝质原料矿山较多,储量丰富,可作为硅质料正原料。

砂岩化学成分中SiO2含量66.79%偏低,但硅酸铝值较高,基本符合硅质校正原料要求。

B.热电厂粉煤灰、煤渣粉煤灰来自中电投XX热电厂煤粉锅炉,热电厂一期工程年干排粉煤灰13.9万吨、煤渣1.55万吨。

(3)铁质原料铁质校正原料采用XXXX市XX县铜矿冶炼废渣—铜渣或采用XXX市、XX市化工企业生产的硫酸渣,化学成分稳定,质量满足水泥工业生产要求。

(4)燃料XX市境内有着十分丰富的煤炭资源。

本工程所需燃料由年产100万吨优质原煤的四棵树煤炭集团供应,原燃料化学成分原料及煤灰化学成分(%)烟煤工业分析(%)(5)石膏采用中电投XX热电厂的脱硫石膏灰作为水泥缓凝剂。

拟用脱硫石膏的SO3含量较高,其质量符合国标的技术要求,满足本项目水泥品种的生产需求。

(6)混合材A.采用中电投XX热电厂粉煤灰作为混合材,本项目可全部消耗由中电投XX热电厂一期工程产生的粉煤灰,即产生的13.9万吨粉煤灰可全部使用,而不产生外排。

B.采用XXXX煤矿的废弃物—烧煤矸石作为混合材,其质量符合国标要求,满足本项目水泥品种的生产需求。

(7)各种原燃材料的进厂粒度、水分等三、基础设施条件1、电源本项目用电有工业园区110kvXX变电所供电,据水泥生产线供电距离5km,线路架设方式为空中架设。

2、水源供水水源:XX市给排水供水二水厂(地下水),可满足水泥厂年需要量。

3、热源水泥生产线热源由中电投XX热电厂一期工程提供蒸汽,水泥厂设换热站一座,用以向各个采暖点提供热量进行采暖。

4、工程地质、抗震设防烈度及防洪水泥生产线建于XX石化工业园区一期规划区内,园区位于XX市东部。

场地地貌为荒漠戈壁,在XX河的冲洪积扇的中部,地势平坦开阔,南高北低,地形坡度为1%,厂址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厂址区域均不具备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条件。

四、气象条件1、气温年平均气温:5.3℃极端最高气温:42.2℃极端最低气温:-37.5℃2、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59%3、气压年平均气压:964.5hPa4、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为S 相对频率:11%冬季主导风向为S 相对频率:10%五、交通条件水泥生产线位于XX石化工业园区一期规划区内,园区位于XX市东部,距离XX 市市中心3.5km,紧靠XXX国道、XXX高等级公路、XX铁路等交通运输线,距离XX 仅9km,距离首府XXX260km,园区内电信、移动等现代通讯网络已全面建成。

六、设计任务生料粉磨车间工艺设计(第一组)、烧成车间窑尾工艺设计(第二组)、水泥粉磨车间工艺设计(第三组)。

各组名单见附表1、设计文件内容:(1)全厂生产车间总平面图(2)工艺设计说明书及工艺平衡计算书(包括:设计选型依据、物料平衡、主机平衡和储库平衡)(3)生产车间全剖面图,部分剖面图,能反映出车间工艺布置特点(4)编制工艺设备表2、设计深度要求(1)设计全厂生产车间总体布置(2)设计各生产车间工艺流程(3)设计原燃料的消耗(4)选择主机设备型号、规格、生产能力和数量(5)设计各车间内部工艺布置3、设计图纸要求(1)图纸比例:一般用1:100或1:200,也可视具体情况定(2)设计本生产车间的柱网和各层的层高以及各层平面上的设备布置(3)设计各层平面上的孔洞大小以及楼梯的位置(4)绘出各种设备在平面上的荷重以及检修吊钩的位置和荷重七、工作量1、初步设计工艺布置图:全厂车间总平面图(1号图纸一张);各车间工艺布置图(3-4张一号图)2、初步设计工艺计算书3、初步设计工艺设备表4、设计说明书及对设计的问题分析八、时间安排2月28日—3月6日写出开题报告和工作计划,3月7日—4月3日完成工艺平衡计算; 4月4日—4月10日完成全厂总平面布置图;4月11—5月8号完成相应生产车间工艺流程图及车间内部工艺布置图;5月9号—15号编制设计文件及答辩准备;5月16—20号毕业答辩。

XX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材料工程系 XXXX年X月XX日前言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目前国内外尚无一种材料可以替代它的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水泥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推动国内水泥行业快速发展。

据统计,1978年我国水泥产量为6524万吨,2005年的水泥产量达到10.60亿吨,我国水泥年产量净增9.95亿吨。

自1985年起我国水泥产量已连续21年位居世界第一位,现如今已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48%左右。

水泥产量的迅速增长,从数量上已经基本满足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至今为止,立窑水泥比例仍然占有较高份额,这严重阻碍了我国水泥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随着新型干法水泥设备与工艺的日臻完善,大型水泥装备的国产化已经基本解决,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竞争力大大提高。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就是以悬浮预热器和预分解技术为核心,把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最新成就,如:原料矿山计算机控制网络化开采,原料预均化,生料均化,挤压粉磨,新型耐热、耐磨、耐火、隔热材料以及IT技术等广泛应用于水泥干法生产全过程,使水泥生产具有现代高科技为特征和符合优质、高效、节能、环保以及大型化、自动化的现代生产方法[1]。

我国在新世纪中,迎来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在加大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的同时,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中,更加注重清洁生产,节约资源、能源,研发降解利用工业、生活垃圾,废渣废料,有毒、有害、危险废弃物和提高再声能源替代率的新技术。

在研发新型技术装备、提高大型装备质量和国产化率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5000t/d级大型生产线已经成为中国新型干法生产线主导生产线之一。

以新型干法生产为切入点和支柱,水泥工业向生态环境材料型产业转型。

本次设计的任务是4000t/d水泥熟料预分解窑烧成窑尾工艺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全厂工艺平衡计算,主机设备选型,储库平衡,全厂平面布置及烧成车间布置。

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将目前国内外水泥行业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尽量的应用于水泥生产的全过程,使水泥生产高效、优质、节约资源、清洁生产、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做到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保持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合理。

在全厂布局时,采用“L”形布置形式,这种形式主要是基于我本人亲自参观过设计任务书中所提到的工厂即将施工的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