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可注射缓释微球产品上市及研发情况
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内容摘要缓释制剂(sustained release preparation,SRP) 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与其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顺应性的制剂[1]. 本文主要对缓释制剂的载体材料、缓释制剂的剂型、缓释制剂临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关键词缓释制剂;载体材料;剂型;发展前景引言早在上世纪30年代,国外就开始了缓释制剂的研究开发,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缓释制剂作为第三代药物制剂它克服了频繁给药的弊端,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体内药物有效浓度,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从而可大大提高患者服药的顺应性,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随着现代药学的发展,缓释制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 缓释制剂的载体常用的载体材料一般分天然高分子材料、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全合成高分子材料3种.1.1 天然高分子该类材料具有囊材要求的多种基本特性,稳定、无毒、成膜性好,廉价易得,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类囊材,如明胶、阿拉伯胶、蜡、海藻酸钠、蛋白类、松脂、淀粉、丝素等. 但天然材料由于来源不同,同一材料的分子量、物理性质等可能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这将对药物释放性能造成不稳定[2 - 5 ].1.2 半合成高分子这类材料以纤维素衍生物为主,一般毒性小、粘度大、成膜性能良好,但可能水解、不耐高温,稳定性差,有些需现用现配常用的有羧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羟丙基一甲基纤维素及纤维素醋酸酯等[2-5].1.3 全合成高分子可分为生物降解和非生物降解两类。
该类材料的优点是化学稳定性好,成膜性能优良。
如聚乳酸、聚乳酸乙醇酯共聚物、聚氰基丙烯酸烷酯、聚丙烯酸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聚酰胺类等. 缺点是合成过程中,某些残留物质可能不易去除,造成一定毒性[2-5].2. 缓释制剂的剂型缓释制剂按剂型可分为片剂、胶囊剂、膜制剂、眼用制剂、微球、微丸、注射植入剂等. 2.1 片剂片剂(tablets) 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片剂以其服用方便,制备工艺相对简单,质量易于控制等优点成为缓释制剂研究开发应用最广、技术最成熟的一个剂型.在1996〜2000年间,国内经批准上市的缓释、控释制剂品种约30种,其中片剂就占了18 种,如单硝酸异山梨醇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6], 粱桂嫒等[7] 用替加氟为主药,以甲壳胺为辅料,采用湿颗粒法制备了替加氟缓释片•以0. 1mo1. L盐酸溶液作为溶解介质,采用转篮法测定了替加氟缓释片的释药情况,其在酸性溶液中释药可持续达12h以上.与市场上所售的替加氟片相比,具有显著的缓释效果,其处方为:替加氟50. 0g,甲壳胺100. 0g,乳糖50. 0g,硬脂酸镁2. Og,共制成2 000片.施文等[8]用乙酰氨基粉、淀粉、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镁等制成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 通过测定颗粒的可压性和片剂释放度来评价并确定制备工艺,实验证明,分层制粒为较理想的制备工艺。
可注射缓释微球的进展及展望

张月红( 1986 ~ ) ,女,河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新型药物制剂 陈彤( 1987 ~ ) ,女,河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新型药物制剂 梁园园( 1989 ~ ) ,女,河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新型药物制剂 焦俊超( 1984 ~ ) ,男,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引言 缓释微球是随着生物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及药物学的发 展逐渐兴起的一种医药制剂,它是指药物分散或被吸附在高 分子聚合物基质中形成的 1μm ~ 300μm 的固体颗粒分散体 系。微球注射剂的本质特征是作为药物的承载者进入生物 体内,使药物 释 放 的 部 位、速 度、方 式 等 具 有 靶 向 性 和 可 控 性。缓释微球作为一种新型给药技术,其优点主要有: 一是 通过调节和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实现长效的目的。二是微 球与某些细胞组织有特殊的亲和性,能被组织器官的网状内 皮系统所内吞,实 现 靶 向 性。 三 是 改 善 首 过 效 应,生 物 利 用 度高,降低给药剂量。四是提高病人依从性,便于疗效。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已批准的 8 种微球产 品中,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自主开发的微球注射剂申请新药注 册,只有仿制的亮丙瑞林微球注射液获准生产。本文主要从 多肽、蛋白质类、疫 苗 类、抗 癌 药、局 麻 药 等 几 个 方 面 对 缓 释 微球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二、可注射缓释微球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 蛋白质多肽类缓释微球国内外研究进展。采用生 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如聚乳酸( PLA) 、聚( 乳酸 - 羟基乙酸) 共 聚物( PLGA) 为骨架材料,包裹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制成微球 使在体内达到缓释目的,是近十几年来各国学者集中研究的 热点。在 众 多 多 肽 缓 释 微 球 中,黄 体 生 成 素 释 放 激 素 ( LHRH) 及其类似物是研究最为成功的品种。LHRH 为 10 个氨基酸组 成 的 小 分 子 多 肽,它 是 由 下 丘 脑 分 泌 的 十 肽 激 素,能促进垂体合成并释放黄体生成素 ( LH) 和卵泡刺激素 ( FSH) ,激发青春期发育和调节生殖、生育及性激素产生。曲 普瑞林是 LHRH 激动剂类似物,其缓释 1 个月的 PLGA 微球 由法国 Ipsen 公司开发,是第一个多肽微球产品,采用 w / o / w 溶剂挥发法制备。醋酸亮丙瑞林是一种强效促性腺激素释 放激动剂,1989 年每月注射一次的微球制剂在美国、日本等 国上市,1995 年 3 个月注射一次的微球制剂在美国批准用于
丝素蛋白缓释微球的研究进展

丝素蛋白缓释微球的研究进展刘小甜;杨明英;张海萍;朱良均【摘要】微球是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包裹或吸附药物而制成的微小球状实体,粒径范围一般为1~500μm。
丝素蛋白是从蚕丝中提取的天然蛋白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理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手术缝合线、人工皮肤、组织工程材料、细胞培养基、药物缓释载体等。
以丝素蛋白为原料制备的丝素微球,具有比表面积大、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地研究。
本文介绍了丝素蛋白缓释微球的研究现状,并对丝素微球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Microspheres are tiny spherical entities made of polymer as a carrier for wrapping or adsorption drugs, its par-ticle size range are generally1~500 μm. Silk fibroin is a natural protein extracted from silk, which possesses good bio-compatibility, biodegradability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ilk fibroi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operation suture, artificial skin, tissue engineering, cell culture, drug controlled release carrier and so on. Silk fibroin based micro-spheres, with large surface area, biodegradabil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We introduce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silk fibroin sustained-release microspheres and makes a expect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ilk fibroin microspheres.【期刊名称】《蚕桑通报》【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4页(P12-14,58)【关键词】丝素蛋白;微球;缓释【作者】刘小甜;杨明英;张海萍;朱良均【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应用生物资源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应用生物资源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应用生物资源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浙江大学应用生物资源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6.9微球作为一种重要的控/缓释给药体系,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
缓控释制剂的开发案例

HLSG-10 (浙江,中国) Rotary Tablet Presser-8 (上海天祥)
Page | 20
药物的释放表现与NM 30 D 用量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2
4 6 8 10 12
8% polymer 10% polymer 12% polymer 15% polymer 18% polymer 20% polymer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国药准字H20066984)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国药准字H20066213)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国药准字H20033220)
差异性 产 品?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国药准字H20023856)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国药准字H20000717)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国药准字H19991137)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国药准字H19980039)
双氯肠溶缓释胶囊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国药准字H10960217)
解热镇痛抗炎 1 双氯芬酸肠溶缓释胶囊 (国药准字H20000656)
EUDRAGIT® Polymers Shanghai lab,China
Page | 18
双氯芬酸钠缓释骨架片的研发
Diclofenac Na
40
DCP
51.5-39.5
EUDRAGIT® NM 30 D
(dry polymer)
8-20
Mg stearate
0.5
Total:
100 (%)
Weight 100
128.75-98.75
20-50 1.25 250 (mg)
** EUDRAGIT® NM 30 D dry polymer (6 levels):
2024年药物缓释制剂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药物缓释制剂市场分析现状引言药物缓释制剂是一种通过控制药物在人体内释放速度的技术,可以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减少用药频率,提高药物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慢性疾病的增加,药物缓释制剂市场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药物缓释制剂市场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1.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药物缓释制剂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在过去的五年中,该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0%左右。
预计到2025年,全球药物缓释制剂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美元。
2. 主要产品类型药物缓释制剂市场中,主要的产品类型包括微粒、胶囊、贴剂等。
其中,微粒类型的药物缓释制剂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其在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3. 应用领域药物缓释制剂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物缓释制剂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4. 主要市场驱动因素4.1 人口老龄化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药物缓释制剂作为一种可以减少用药频率并提高疗效的技术,得到了老年患者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4.2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药物缓释制剂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新的技术手段的引入使得药物缓释制剂在药物疗效提高、副作用减少等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性能,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4.3 医疗保健支出增加全球各国对医疗保健的支出不断增加,推动了药物缓释制剂市场的发展。
政府对医疗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同时患者对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这都为药物缓释制剂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5. 主要市场挑战5.1 知识产权保护药物缓释制剂技术属于高新技术领域,涉及到研发的专利保护。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保护知识产权成为制约市场发展的重要挑战。
5.2 临床试验周期长药物缓释制剂的研发需要经历严格的临床试验,这一过程通常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
聚乳酸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聚乳酸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方群 Fangqun摘要:聚乳酸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吸收性的脂肪族聚酯类高分子材料,主要原料乳酸来源于玉米等天然材料,其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对人体高度安全,对环境友好,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成型,被公认为新世纪最有前途的药用高分子材料和新型包装材料。
本文详述了聚乳酸类材料药物缓释材料及临床应用等药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聚乳酸类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方向,为在克服聚乳酸材料原有缺陷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用途的药学类材料提供有效的资料依据。
关键词:聚乳酸药用高分子材料现状发展趋势Domestic and overseas study and developing trends of PolylacticAcidAbstract:Polylacticacid is an aliphaticpolyester with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biodegradeability and bioabsorbability,and has been extensively applied in biomaterials.The principalraw material,lacticacid,is derived from cornandother natural materials.It is nonirritating and has nontoxic effects,and is thus safe for humanuse.Because of its biodegradability,it is also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Polylacticacid shows high plasticity and is easy to form,and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promising biomedicalndpackaging material.Finally,we discuss the future prospects for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polylacticacid biodegradable materials.This paper also provides effective information to help researchers develop new medical materials to overcome the current limitations of polylacticacid-based materials.Key Words:PolylacticAcid , polymers for pharmaceuticals , Status quo,developing trends面对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符合潮流的生物降解材料作为高科技产品和环保产品正成为一个研发热点。
缓控释制剂的研发现状及其临床应用

缓控释制剂的研发现状及其临床应用摘要】目的介绍缓控释制剂研发现状及其临床应用概况。
方法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对缓控释制剂研发现状及其临床应用分别进行介绍。
结果近年来缓控释制剂有口服、注射、植入、透皮等各种给药方式,并应用于心血管、肿瘤、呼吸系统、疼痛等疾病的治疗中。
结论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充分满足了临床的需要,但是与理想剂型还有一段距离,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缓控释制剂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5-0143-03缓控释制剂是第三代药物制剂,该制剂可以缓慢地、持久地释放药物,减少用药频率,避免或减少血药“峰谷”现象,易被患者接受,并可提高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近年来缓控释药物制剂的技术发展迅速,广大药学工作者结合临床研究了多种缓释、控释制剂,并有效的应用于心血管、呼吸系统、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本文就其近年来的研发现状及其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1 缓控释制剂简介1.1缓控释制剂定义缓释制剂是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持续作用的制剂,其中药物释放主要是一级速度的过程。
控释制剂是指药物能在较长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制剂。
广义上讲,控释制剂是指包括控制释放药物的速度,方向和时间的制剂。
狭义的控释制剂则一般是指在预定的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的速度释放的制剂[1-2]。
1.2缓控释制剂的特点与普通制剂相比,缓控释制剂有以下优点[3]:(1)对半衰期短的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减少服药次数,提高病人服药的顺应性,使用方便。
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心绞痛、高血压、哮喘等。
(2)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减缓“峰谷”现象,保持平稳而有效的血药浓度,从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特别对于治疗指数较窄的药物,制成缓控释制剂后,可避免频繁用药引起中毒危险,如茶碱。
RenHW中国蛋白多肽类缓释微球研发调研报告-01

蛋白多肽类缓释微球研发报告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新药研发中心A. 前言目前,已发现的天然多肽类物质已有数万种之多,涉及到激素、神经、细胞生长、生殖、肿瘤病变、神经激素传递质及免疫调节等领域。
蛋白多肽作为药物来开发始于近20年,在这20年里,世界各国开发上市的多肽类药物至少有100多种,2009年,全球蛋白质/多肽类药物总销售额已超过800亿美元,预计2011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20%以上。
国外主要生物制药企业包括葛兰素史克、辉瑞公司、默克公司、诺华公司等,生产国际市场畅销的各种蛋白多肽产品,包括亮丙瑞林、戈瑞林、布舍瑞林、促黄体激素拮抗剂、Fuzeon和利用生物工程手段生产的各种药物(如人生长激素、白介素、人胰岛素、干扰素和集落细胞生长因子等)。
国内主要生物制药企业包括华兰生物、科华生物、天坛生物、达安基因、双鹭药业、海王生物、华北制药、哈药集团等,主要生产重组人干扰素rhIN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白细胞介素IL-2、人生长激素hGH、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GM-CSF、尿激酶rUK、链激酶rSK、葡激酶rSAK、碱性成纤维细胞生成因子bFG、表皮生长因子EGF、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及其衍生物、神经生长因子NGF和人胰岛素等蛋白多肽类基因工程产品。
我国生物基因药物市场仅占世界畅销生物技术药物的两成份额。
B. 蛋白多肽类缓释微球目前,市售蛋白多肽多为常规冻干制剂,具有半衰期短,需长期频繁注射给药等缺点,近年来多肽蛋白的研究的热点开始集中在药物动力学、结构修饰、口服给药和缓释载体等方面。
下文为相关蛋白多肽类缓释微球调研信息。
一.神经生长因子1.简介:略2.市场:目前国内的神经生长因子的医药产品主要有以下三个:苏肽生、金路捷和恩经复。
3.专利信息:仅一篇NGF脂质体专利,无缓释微球专利。
1)名称:神经生长因子(NGF)脂质体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78378.X4.订购产家:已有样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可注射缓释微球产品上市及研发情况
一、品种上市情况
发达国家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可注射缓释微球的研发工作,其中LHRH激动剂类似物缓释注射剂是研究最为成功的品种。
第一个产品是曲普瑞林(triptorelin)PLGA微球,由法国Ipsen公司开发,1986年上市,可缓释1个月。
亮丙瑞林(leuprorelin)是LHRH类似物,生物活性为LHRH的15倍。
其缓释1个月的微球注射剂由日本武田化学制药公司开发,于1989年进入美国市场,随后有多种LHRH 类似物缓释微球注射剂上市。
这些产品临床上都用于治疗一些激素依赖性疾病,如前列腺癌、子宫肌瘤、乳腺癌、子宫内膜异位及青春期性早熟等。
2002年由强生公司研发的利培酮注射缓释微球上市,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明显的阳性和阴性症状,每两周注射一次,成功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小分子化学药领域。
截止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了8种可注射微球剂型药品(见表1):
表1 美国FDA批准上市的微球剂型药品
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有4种可注射缓释微球产品,均是国外进口产品:日本武田制药的抑那通(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益普生法国生物技术公司的达菲林(曲普瑞林微球)、西安杨森的恒德(利培酮微球)和瑞士诺华制药的善龙(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
2009年7、8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别批准了北京博恩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丽珠制药有限公司的亮丙瑞林注射缓释微球的仿制品种。
除了以上上市品种,由于可注射缓释微球技术的巨大市场潜力,世界各国的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正在研究多种药物的这类制剂,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γ-干扰素(γ-IFN)、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IL)-1α等。
可注射缓释微球是一个技术壁垒高、市场壁垒低的制剂领域。
我国也在积极发展微球技术,不少药物研究院所和企业都积极开展了相关的研发工作,并发表了不少的研究论文,真正产业化的项目较少,和国外的技术还有一定差距。
二、工艺研究概况
可注射缓释微球采用的包封材料为PLGA,制备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复乳-液中干燥法、低温喷雾提取法、相分离法、喷雾干燥法等:
Ⅰ、复乳-液中干燥法
将PLGA溶解在有机溶媒(二氯甲烷或醋酸乙酯)中,水相中加入定量的多肽成溶液或混悬液。
将水相加入上述有机相中,匀化或超声振荡成初乳(w/o),初乳再转入含PVA的水溶液中,搅拌成复乳(w/o/w),升高系统温度,除去有机溶媒,固液分离后,干燥得微球。
Ⅱ、低温喷雾提取法
将多肽及其稳定剂的粉末或冻干品和PLGA的二氯甲烷溶液均匀混合,混悬液经喷头以雾状喷至冰冻的乙醇溶液中,后者界面封以液氮。
在-70℃温度下,乙醇将微球中二氯甲烷不断抽提,经过滤去除乙醇,干燥得流动性佳的微球。
Ⅲ、相分离法
在高分子材料溶液中,将药物溶解或分散成混悬液或乳状液,通过降低温度、调节pH值或加入脱水剂、非溶剂等方法,使高分子材料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最后固化成球。
Ⅳ、喷雾干燥法
将PLGA溶于挥发性溶剂中,如二氯甲烷、丙酮等,药物以固体粉末形式通过高速匀质机分散到PLGA的有机溶液中,再用喷雾法将此混合物喷入热气流使溶剂迅速挥发,得到固化微球,真空干燥除去残留溶剂。
复乳-液中干燥法是目前制备多肽微球最常用的方法,它具有工艺稳定、设备简单等特点。
比较复乳-液中干燥法与低温喷雾提取法,前者制备的微球突释效应常达15%~35%,而用低温喷雾提取法制备的微球可明显改善上述缺点,而且据报道药物包裹率可达100%,国外已有从实验室到中试规模的设备。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